第 34 章节
旁边,跟个受冻的小鸡崽似的!”
谁……谁像小鸡崽?还是受冻的小鸡崽!
黎玉帛心想,我看起来有这么可怜吗?
都怪霍曜长得大高大太凶了!像□□老大似的!
见恭和帝和淑妃,黎玉帛感觉到紧张。但刘太妃慈祥柔和,黎玉帛很放松,有种见对象家长的感觉,忍不住抿嘴笑:“太妃娘娘,我早就习惯啦。”
刘太妃瞪了一眼霍曜,噘着嘴对黎玉帛说:“玉帛,曜儿就这样,打小就冷着脸。不过他肯定真心疼你,不然也不会把你送到我这来。你别怕,来我这。”
黎玉帛走到刘太妃那边,转过身来,笑着朝霍曜吐了个舌头。
作者有话要说:
第 44 章
刘太妃虽然不是恭和帝的生母, 但也曾有恩于恭和帝,所以一直得恭和帝善待礼重,小日子过得很是有滋有味。
跟着刘太妃的日子非常轻松, 刘太妃并不要求黎玉帛每天学习多少规矩, 待他超级好, 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而且刘太妃一向避世,安心过她的老年退休生活,和宫里的其他妃嫔很少打交道,黎玉帛也就跟着自由自在。
只是入宫后, 黎玉帛确实不大方面和霍曜见面了。
霍曜是响当当的王爷, 不便入后宫,如果常常到刘太妃这见面,容易落人话柄, 就这么分不开一时半刻吗?还会被恭和帝言语敲打。
所以黎玉帛只顾眼下生活,也不想方设法要见霍曜,就当出来度假,每天住高级酒店,吃高级餐食,还有高级服务员专心伺候, 多舒服啊。
刘太妃闲来无事,将霍曜小时候写的字、作的画、玩的玩具拿给黎玉帛看,黎玉帛自叹弗如,自己的水平竟然还完全比不上小时候的霍曜,简直没天理, 霍曜不愧是书里独一无二的青年才俊男主, 简直傲视群雄……不, 是群渣。
刘太妃指着一张小巧的花梨木桌子笑道:“小时候,他就坐在那写字,端端正正的。其实他现在和小时候没多大区别,板正有礼也沉默冷静,好像永远没有情绪似的。”
那张桌子临窗而放,打开窗户,窗外便是开得灿烂如霞的花朵,风一吹,花枝袅娜,花香四溢,熏得人微醉。
黎玉帛几乎可以想到霍曜坐在那,认认真真写字,两耳不闻窗外事,就是听到了也会假装没听到,一心做自己的事。
黎玉帛翻了翻小时候霍曜写的字画,有一张纸上有泪水洇湿的痕迹,上面写的是:“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①”
很显然,这是小霍曜在思念他的母亲。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含着泪水,悄悄思念母亲,甚至不敢哭出声。
想到这,黎玉帛心里一阵难受,因此吃晚膳的时候都没什么胃口。刘太妃打趣道:“你这是又想曜儿了吧?”
“没有没有。”黎玉帛不好意思承认,况且他在刘太妃这儿真的挺开心的,流露出悲伤神色实在不该。
刘太妃笑呵呵道:“还说没有,你的眼睛已经都告诉我了。你这双眼睛会说话,平时亮晶晶的,在想念曜儿的时候就会迷离朦胧,比我的老花眼还不经用。”
黎玉帛被她说的不好意思,连忙扒了几口饭。
晚膳毕,丽嫔牵着三皇子霍旭来到福康宫。刘太妃是丽嫔的姑姑,两人同宗同族,关系亲密,丽嫔时常带着三皇子来这探望老人家,博她老人家笑一笑。
三皇子霍旭才四岁年纪,正是玉雪玲珑讨人喜爱的时候。黎玉帛拿了一片西瓜逗三皇子,三皇子立刻扑进他怀里,要吃西瓜,黎玉帛反正闲着无事,亲自喂给他吃。
丽嫔道:“这哪敢啊?梁王妃金枝玉叶,伺候三皇子的事还是让下人来做吧。”
黎玉帛笑笑:“不打紧。”毕竟说起来他还是三皇子的二嫂呢。
三皇子声音软软糯糯,非常好听:“谢谢哥哥。”
丽嫔拍了下三皇子的脑袋:“什么哥哥,这是你二嫂。”
三皇子道:“哥哥长得好看,我就想叫他哥哥。”
黎玉帛揉了下三皇子软乎乎的脸蛋,说:“你想叫什么就叫什么。”
丽嫔笑了笑,突然哪壶不开提哪壶:“可惜梁王妃是个男子,不然和梁王三年抱俩,以你们两人的风貌,孩子一定很可爱。”
黎玉帛:我拒绝,我最多和孩子玩五分钟,再多一会儿,我就会嫌烦。
刘太妃看着满屋的热闹,心里非常高兴,说道:“夫妻和顺最是重要,有些夫妻生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事争吵不休,没个安宁,如曜儿和玉帛这般干干净净,倒很好。”
三皇子皱着小眉毛道:“太妃祖母是讨厌我这个小孩子吗?”
一句话惹得众人发笑,黎玉帛将三皇子抱起:“你这么可爱,大家都很喜欢你,谁会讨厌你呢。”
三皇子嘻嘻发笑:“哥哥长得真好看,我今晚要和哥哥睡。”
丽嫔啐了一口:“没良心的东西,才和梁王妃见了一面,就要和梁王妃睡,你羞不羞?”
三皇子往黎玉帛怀里缩了缩,不肯出来。
福康宫一片欢声笑语,这时淑妃大摇大摆地来了。
各自请过安后,刘太妃脸上的笑容就不像先前那么自在:“这么晚,淑妃贵人临贱地,可是有什么事?”刘太妃和淑妃井水不犯河水,基本不走动。
淑妃看了黎玉帛一眼,笑道:“梁王妃在宫中小住,我特意送些东西过来。”
太监们端上来的东西有各色吃的,还有上好绫罗绸缎。
刘太妃让人收下,说道:“淑妃有心了。”
黎玉帛知道淑妃不安好心,那些东西他才不会吃不会用。
淑妃的目光看向三皇子,朝他伸出手笑道:“旭儿,淑娘娘这有好多吃的,淑娘娘抱抱。”
三皇子拉着黎玉帛的手,不肯走向淑妃。
淑妃尴尬地收回手说道:“没想到三皇子这孩子居然和梁王妃有缘。如此甚好,梁王妃,就算将来你出了宫,得空也常进宫看看。”
黎玉帛沉默不语,他不想和淑妃多说什么,只希望她赶紧离开,还福康宫一片清静。
淑妃原本也不想久留,她过来是因为听说丽嫔带着三皇子来到福康宫,刚好她也想亲眼看看黎玉帛在这过得如何,便过来了。知道自己和这群人只是面上过得去,没说两句话,她便打道回府。
回长乐宫的路上,淑妃对身边的大宫女叹息道:“三皇子这孩子一点都不亲本宫,本宫就算除去丽嫔,皇上也未必会让三皇子养在本宫膝下。”
淑妃回忆起收养大皇子霍晔的往事。当初柔嫔“不慎”溺水而亡,她接了大皇子过来,大皇子生病数日,她衣不解带地照顾,大皇子才信任了她。皇上让大皇子选养母的时候,大皇子选了有恩情的淑妃。
如今也该创造个机会让三皇子亲近她,将来才好收养。
如果淑妃对三皇子有救命之恩呢?
既然三皇子和梁王妃那么亲近,不如借机除掉梁王妃!
作者有话要说:
①出自唐·白居易《慈乌夜啼》。
第 45 章
黎玉帛的小孩缘打小就好, 来到这,也不例外,三皇子霍旭粘着他玩, 每天都要来找他。这天黎玉帛带着三皇子在御花园散步, 先是捕蜻蜓, 再是荡秋千,三皇子一时兴起,又要去摘莲花。
这个季节,太液池里的荷花开得粉嫩,亭亭玉立如女子娇嫩的脸庞, 微风拂过, 荷花轻轻摇动,荷叶微微卷起,如一幅画, 更兼清香四溢,别说三皇子,就是黎玉帛也想摘两朵大的带回去养着。
三皇子霍旭指着一朵开得极灿烂的莲花说想要那朵。那朵莲花离岸边倒也不远,不用撑船,只是要绕过假山。三皇子噘着嘴,可怜巴巴地撒着娇, 谁见了这么冰雪可爱的孩子也要哄他一哄。
于是黎玉帛牵着他走上假山,路窄,两人小心翼翼地,黎玉帛吩咐宫女太监们不用跟着,他和三皇子去去就回。
到了岸边, 黎玉帛让三皇子等着, 他伸手去采摘莲花, 手刚碰着莲花,忽然听到三皇子尖叫一声,接着扑通落水,不过四五岁的孩子,又不会游泳,很快就往下沉。
太监宫女们离得不远,闻声惊慌失措赶来,黎玉帛已经跳下去救三皇子。他大学学过游泳,但学得很差,游个五十米都够呛,别说救人,就是跳下水自己都得适应半天才能找到一点游泳的感觉。
但这个时候顾不得自己是个菜鸡的事实,再说他以为岸边水会比较浅,但没想到人一跳下去,脚踩不到底,他也往下沉,慌得心跳加速,连忙蹬腿,双手拼了命地去捞三皇子,捞住之后,他就感觉自己要和三皇子一起狗带了,浑身像灌了铅似的,根本游不动。
好在有个太监及时跳下来,带着黎玉帛和三皇子一起上了岸。
三皇子溺水,脸色苍白,闭上眼浑身一动不动。黎玉帛战兢兢伸手探了他的鼻息,好在还有气,只是昏迷;黎玉帛也因此吃了不少水,胃里翻江倒海得恶心难受。
早有人去报知丽嫔、刘太妃,一群人风风火火赶到,又风风火火将三皇子送到丽嫔的宫里,请了太医来瞧。
黎玉帛懊悔万分,若是没有去采摘莲花,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真是奇怪,明明他让三皇子在旁边等着,三皇子也确实乖乖站在边上,怎么会突然毫无征兆地掉进池子里?
黎玉帛没有离开,也一直守在房间里。一来他是真心觉得三皇子可爱,不舍得他受这个苦,希望他赶紧醒过来;二来三皇子是跟着他溺水的,他逃脱不了责任。
刘太妃看出黎玉帛的紧张,拍了拍他的后背道:“别紧张,没事的。我让人将你的衣裳拿了过来,你去换一身,别着凉了。”
黎玉帛自责的话已经说过,此时只是叹口气,便去换了衣裳回来。
这件事惊动满宫上下,恭和帝和淑妃已经到了,先发落了今天跟着伺候的太监宫女,淑妃怒气冲冲道:“本宫断断不能容忍宫里有你们这样伺候不周的奴才!”
她又泪眼朦胧地看着躺在床上的三皇子,啜泣道:“三皇子平日多乖巧,定是你们这些人怂恿他去河边的!看他受苦,本宫心如刀绞,宁愿溺水的是本宫!太医,三皇子怎样了?”
淑妃掌管后宫,她来了,坐在床边拉着三皇子的手,一副心疼的模样,连三皇子的亲生母亲丽嫔都得让开,给淑妃腾位子,站在一边。
太医道:“回禀淑妃娘娘的话,三皇子惊吓过度又喝了太液池的水,所以昏迷不醒。微臣已经给三皇子催吐,没有什么大碍,还请娘娘放心。”
淑妃拿手帕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道:“放心?本宫如何放得下心?今天能闹出溺水,来日还不知有什么幺蛾子!皇上,三皇子也太可怜了!皇上一定要为三皇子做主啊。”
恭和帝有了大皇子霍晔、二皇子霍曜后,隔了十多年才得了三皇子四皇子,四皇子尚在襁褓之中,因此对这两个幼子非常疼爱,又因太子被废、梁王和他离心,所以对年纪稍长的三皇子寄予厚望。
恭和帝瞧了眼丽嫔,皱眉道:“怎么回事?连孩子都看不好!”
丽嫔立刻扑通跪了下去,她不善言辞,见了皇上就紧张地说不出话来:“臣妾……是臣妾不好……”
这时,跪在地上的太监有一个磕头如捣蒜,说道:“娘娘,奴才们是有错,但……但梁王妃带着三皇子去假山那边采莲花,是梁王妃不让跟着的,三皇子溺水的时候,只有梁王妃跟在旁边。”
这时,众人的目光纷纷转向黎玉帛,让他感到如坐针毡。
黎玉帛还没开口为自己分辨,刘太妃先骂道:“混账东西!分明是你们伺候不周,还敢赖上梁王妃!要是梁王妃有心害三皇子,他何必跳进池里去救?”
先前黎府还兴旺的时候,淑妃就从黎府知道黎玉帛的每一个特点,其中就有一个不会游泳,所以才会在今天趁机推三皇子下水,诬赖到梁王妃身上。没想到梁王妃竟然会游泳,还菩萨心肠地跳水救人。
事已至此,淑妃只好见机行事,她苦着脸说道:“梁王妃,三皇子这么小,难道你真想害他不成?”
要知道现在太子被废,剩下几个皇子都有可能继承皇位,那梁王让梁王妃谋害三皇子就说得过去。而恭和帝最厌恶皇子们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所以淑妃这句话可以说是踩在恭和帝的心眼上了。
黎玉帛辩解道:“我没有想害三皇子的心,更没有做那样的事。当时我正在帮三皇子采摘一朵莲花,三皇子在旁边等着,突然就掉下水了……”
淑妃咄咄逼人:“你的意思是三皇子自己跳下水了吗?”
“不是,我想,是有人推他下水的。”黎玉帛说出自己的猜测。
淑妃问道:“当时除了你,附近还有别人嘛?”
跪在地上的宫人道:“没有,绝对没有。奴才们赶过去的时候,就只看到梁王妃和三皇子都在水里,没有其他人。就那么点大地方,奴才绝不会看漏。”
黎玉帛一时无法辩驳,局外人看来,似乎就是他做的手脚,没有别的可能。他急得有点不知该怎么办,感觉到恭和帝和淑妃看他的目光都不太友善。
经过几天的相处,刘太妃看得出来黎玉帛是个善良实诚的好孩子,对三皇子也是真心真意。倒是淑妃,其心可诛!她说话的语气就好像三皇子是她生的一样,刘太妃在宫里待了这么多年,什么事都遇到过,一眼就能看穿淑妃的狐狸尾巴。
刘太妃道:“请皇上明察。要是梁王妃真的要害三皇子,又怎会拼了命跳下太液池去救三皇子?又怎会留三皇子性命?这么做不正是给人抓把柄吗?”
淑妃待要反驳,却刘太妃快言快语道:“我知道有人要说梁王妃这是兵行险着,是要帮助梁王。但请皇上细想,这件事如果真的是梁王授意,以梁王的智慧和谋略,断不会用这么笨的方法引火上身。我老了,越老,看事情越糊涂,但皇上龙体康健,想必比我看得清楚。”
恭和帝沉思,犹豫不决。
淑妃推波助澜道:“皇上,人糊涂的时候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三皇子从前养得多精细,从不出错,偏就今天落水,险些丧命。您看看三皇子多么可怜啊,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