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红楼]拯救美强惨姑娘 > 第70章 壹(70)一更

第70章 壹(70)一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间飞逝,一转眼过去月余,宫中太上皇病重,皇上已经数日没有上过朝,一直在侍疾。

    邻近十月,上京的气候越来越冷。

    这日夜里宫中传来钟声。

    昌国侯府就坐落在主大街,离皇宫很近,钟声也听得格外清晰。

    晨钟暮鼓,钟只有在清晨才会敲响。

    但现在已经入夜,都过了一更天,这个时候宫中响起钟声,只有一个解释。

    贾琏数着钟声,连响二十七下。

    看样子是太上皇驾崩了。

    月前就传出太上皇病重,熬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驾崩,也叫贾琏挺意外。

    太上皇新丧,满朝上下都要守丧,贾琏自然也不能例外。

    虽然年前太上皇的丧礼就办完了,但帝王丧仪十分繁杂,目前太上皇的棺椁还停灵在几筵殿。

    几筵殿是帝王殡宫,历代帝王死后都停灵在这里,丧仪结束之后,再择定吉日葬入帝陵。

    太上皇驾崩,全天下的人都要为其守孝三年,这是自古传下来的规矩,本朝也沿袭了这个规定。

    国孝期间,禁止婚娶。

    原本这事儿跟贾琏是没什么干系的,可偏偏他原本是打算让迎春后年二月嫁出去的,但现在却是不行了。

    因为后年二月,还在国孝期间呢,那可犯法的。

    太上皇是崇宁十八年十月驾崩的,说是守孝三年,但并不是完完整整的守三年整的孝。

    不过守孝制度,历经数个朝代,变化也不小。

    从前朝开始以孝治国,因此对孝道十分看重,那么如何确定一个人是否孝顺呢?

    守孝时间就是一个明确的指标。

    以前朝为例,家中长辈离世,直系儿女为父母守孝三年,实际上只守二十七个月,也即是说从死的那天开始算,一直满二十七个月,就算守孝结束。

    太上皇十月驾崩,从十月开始算,今年结束就是三个月,明年结束就是十五个月,后年二月那才守孝十七个月,怎么也得后年结束,国孝才算完。

    也即是说,迎春的婚期得推迟到崇宁二十一年。

    其实,即便到了崇宁二十一年,迎春也不过十七岁,倒是宋家小公子,崇宁二十一年,都已经十九岁了,马上就要及冠了。

    不过国孝,宋家那边也没辙儿,全天下都禁止婚娶,又不是贾琏故意挑事。

    这些年,贾琏同后街的秦项明混得熟了,对医术也算是有了些了解,尤其是女子生产的事。

    根据秦项明多年的经验,女子年龄若是太小,怀孕对身体的负担会很大,也容易一尸两命。

    之前要不是宋家小公子比迎春大两岁,贾琏说什么也得将婚期再推迟一些,这也是为了迎春的身体着想。

    不过,现在太上皇驾崩,国孝当头,倒是省了贾琏的担忧。

    四王八公都是太上皇的旧臣,因此即便爵位已经名不符实,这些人在上京依旧过得风光无限。

    可如今太上皇一朝登天,给他们撑腰的靠山也就倒了,皇上也就开始清算这些太上皇旧臣。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四位异性王爷,皇上没动他们的爵位,但却找各种由头免了他们身上的官职。

    随后就是几位国公府。

    严格算起来,宁国府的爵位在贾珍死后,就彻底到头了,贾蓉并没有爵位可以继承,这敕造宁国府是要归还朝廷的。

    不过太上皇恩典,还叫昔年宁公的后代住在国公府里。

    可惜,太上皇一死,皇上就来算账了。

    贾蓉无官无爵,还刚出孝期没多久,哪里敢和天下之主硬刚?当然是非常痛快的从宁国府里搬了出来。

    也亏得贾蓉的媳妇秦氏讨了王熙凤的欢心,王熙凤看在秦氏的面子上,送了个三进的宅院给他们安身,否则一时找不到地方住的贾蓉一家,就得露宿街头了。

    宁国府的大门贴上了封条。

    出了这么大的事,在玄真观修道的贾敬,依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修成仙,对老妻和幼女也是不闻不问。

    也亏得秦氏良善,将李氏和贾琬也带上了,否则这母女俩还真没地方可去。

    至于尤氏,怎么也是贾蓉名义上的母亲,贾蓉是打算读书入仕的,孝道可不能让人拿住把柄,因此也将尤氏带上了,也不过是家里多个人吃饭罢了。

    宁国府虽然被收了回去,但并非是家里犯了事,宁国府里剩下的家财还是带了出来。

    贾蓉之前除孝后,还在贾琏的指点下,将府里那些贪婪的管事都告上了衙门,将他们从宁国府贪去的财物都讨了回来,如今他们还是不缺钱的。

    因此,安置好之后,秦氏估算了一下这座宅院的价格,特意登门将钱还给了王熙凤。

    王熙凤倒也没有坚持不要,她对蓉儿媳妇家里的资产清楚的很,知道他们暂时不缺钱,只是敕造宁国府收回得很突然,他们没有准备,才需要王熙凤的帮忙。

    贾蓉安顿好之后,也去找了贾琏,提了贾家宗祠的安置问题。

    宁国府被封,贾家的宗祠自然也得另外寻地方安置。

    贾蓉的意思是,如今贾琏是贾家地位最高的人,宗祠就挪到昌国侯府来。

    但贾琏拒绝了。

    他们这一支的长房嫡枝,是贾蓉这一支,贾琏这一支严格来说,算是京城贾家的旁支。

    只有从荣国公贾源这一支开始算,贾琏才是嫡枝长房。

    除非同宁国府这边分宗,从贾源开始另立族谱,宗祠才能安置在昌国侯府,否则不合礼法。

    贾蓉提出将宗祠弄到昌国侯府,也是有自己小心思的,他想借贾琏的势。

    可惜,贾琏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三言两语就打发了他。

    没辙儿,贾蓉只得回去跟秦氏商量。

    秦氏觉得他太冒失了,这么做会得罪贾琏。

    贾蓉觉得自个儿的媳妇聪明,商议了半天,最后听了秦氏的建议,将他们这座三进宅院边上的两座宅院都买了下来,推倒重建,建了一座祠堂,只是规模要比宁国府的小一些。

    毕竟他现在无官无爵的,按照宁国府的规格修建祠堂,那可是逾制的。

    宁国府被收回,荣国府却没有。

    这也是因为贾琏已故的祖父不降等继承了太爷爷的国公爵位,他祖母史氏这个超品国公夫人尚且还在世,即便贾赦只袭了一等将军爵,只要贾史氏还在,这荣国公府就暂时不会收回。

    可一旦贾史氏病故,贾赦这个一等将军是没有资格住国公府的,皇上可以命人收回。

    虽然荣国府没有收回,但贾赦也被吓到了。

    他带着邢夫人去昌国侯府拜访贾琏,他想搬到贾琏的侯府里住。

    贾琏没有答应。

    贾赦有些恼怒,可也不敢触怒贾琏,因为惹怒贾琏,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祖母的身体好得很,只要祖母还在一天,荣国公府就不会收回,你现在担心这些还太早了。”

    听了贾琏这话,贾赦算是安心了一些,回到了荣国公府。

    如果说贾赦只是害怕,那贾政就是想死了。

    因为他身上的官职,一开始就是太上皇恩赐的,皇上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才一直让他待在工部混日子,如今太上皇驾崩,皇上也将他身上那个破主事的官职革除。

    贾政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虽然工部主事官职很低,可好歹是个官儿啊,还是六部的实职,现在官儿没了,他就是一个白身。

    跟他不对付的贾琏是正三品工部侍郎,跟他闹翻的儿子是正五品刑部郎中,因为宝玉跟他断交的妹夫也是正三品的户部侍郎。

    哪怕是他那个废物哥哥,都因父亲的遗泽,继承了一等将军爵位。

    身边每个人都过得很好,就他过得不好。

    贾政都不敢出门见人,身边那些清客走的走,散的散,不过一两日,就不见踪影。

    而贾政也在这短短几日间,似乎老了十岁不止。

    至于贾赦,见弟弟比他还倒霉,一下子就高兴了,整天去贾政的书房炫耀。

    贾政忍了大半年,终于忍不下去了。

    他决定搬出荣国公府。

    这个决定让王夫人很生气,她不肯搬,但贾政心意已决,他不但要搬出荣国府,还要离开上京回金陵,王夫人也想赌气不搬,可出嫁随夫,贾政要是一个人回金陵,王夫人都能想象到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没辙儿,王夫人只好去求贾母。

    贾母根本不理会王夫人,她原本就觉得王夫人的存在会教坏她的宝玉,贾政的官儿没了,整个人都颓废了,贾母看着也厌烦,既然贾政决定回金陵,贾母也觉得眼不见为净。

    贾宝玉一听贾政和王夫人都要回金陵,就有些纠结。

    他爹要去金陵,贾宝玉举双手赞成,这样就没人逼着他读书了。

    可王夫人还是很疼他的,他有些舍不得。

    还有探春和贾环,这些年府里同他年岁相当的,就只有探春和贾环,他们要是走了,贾宝玉就更没什么同伴了。

    贾宝玉的纠结被贾母看了出来,于是在贾政夫妻临行前,又将探春和贾环留了下来。

    最后回金陵的,只有贾政和王夫人。

    贾琏是在贾政夫妻登船之后的第二天,才从王熙凤这里知道他们回金陵的事。

    他愣了许久,一时竟有些恍惚。

    “侯爷?你没事吧?”见贾琏神情不对,王熙凤有些担心的握住他的手。

    贾琏回过神,回握王熙凤的手,摇摇头,“我没事,就是有些反应不过来。”

    他二叔当年是何等的风光肆意啊。

    那个时候,整个府里,他只需要在贾母面前低头,可以说地位仅在贾母一人之下,即便是他嫡兄贾赦,贾政也完全不用给他面子。

    可现在,只是被皇上革职,他就灰溜溜的回金陵去了。

    作者有话说:

    卡文卡死我了

    头秃_(:з」∠)_

    感谢在2022-10-17 22:53:18~2022-10-18 23:14: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XYZ 20瓶;哈士奇爱拆家 10瓶;难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