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苏二结婚
张秀芬提议:“咱们去那边那个小公园转转怎么样, 就是挨着小铁路那边的。”
“行啊,早就听说小铁路那边的公园有很多花,一直没有机会看。” 苏安安同样赞成这个提议。
李上进犹豫不决, 沉吟半晌:“姐, 嫂子, 咱们这样真的好吗,就丢下一堆人咱仨在外边潇洒。”
他想起最近工地上繁多的事情, 能出来就很不容易, 他们建筑队马上也要成立正规的公司,要招揽人才, 别看他才出来一会儿,林耀国那边的任务指定不小。
张秀芬是最能理解李上进的,毕竟那么多声姐不是白叫的,微微一笑,“买车了你和你哥出去也方便,工作的速度也会提高,一会儿你就开着车去找你哥,效率也高。”
“真的?” 李上进不是很敢相信,“这样好像确实快点儿。”
苏安安脸靠在车窗边上,享受迎面而来的清风, “那咱们还等什么, 看完再回去。”
饶是如此三个人也没在外边待太长的时间,张秀芬心里也还惦记着张记,她离开的太久万一哪个点心卖光了来不及补上就不好了。
苏安安也忙着自己的补习班开业,不能在外边玩耍太久。
来到江城的一年多时间, 钱有恒的变化最大, 苏安安都看在眼里, 为了能够距离张秀芬不是很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林耀国拿下新商场的工程之后,钱有恒问清楚了具体的位置,之前他就在附近买下了一栋院子,现在他还要再买第二栋房子。
位置就放在新商场的旁边,有名校江城师范,旁边还有商业街,不久还会建成一座新商场,附近的条件便利,新商场建成之后,周围的房子价格至少还能再往上窜一窜,他要趁着没涨价之前先买下攒着。
出租或者等到以后房价升值再卖出去都能赚不少钱,这些话苏安安都是从林耀国口中听来的。
她惊讶于钱有恒这么早就有买房的眼光,比别人提前了很多年。
不仅需要眼光,还需要有胆量。
钱有恒现在根本没有攒下那么多钱买房,再怎么便宜江城的房价也是从万起步的,钱有恒刚买了房子现在根本拿不出来那么多钱。
他来找林耀国和李上进借钱,能拿出来一点是一点,最后打下欠条他拿着钱又买下了一栋房子。
苏安安知道钱有恒买第二套房的时候,也和林耀国商量着要不要买一套房子。
晚上,苏安安晃着腿坐在床沿,夏天林耀国给她洗脚的时候,她不喜欢擦干水珠,喜欢自然风干。
林耀国一进门,苏安安就开口讲自己的想法,“耀国,咱们现在是不是也要买栋房子先放着,就和钱大哥的做法一样,以后新商场建成肯定会涨价的。”
“你想买的话现在就能买,不买的话,就等着以后我盖一栋楼给你。” 林耀国拿起擦脚毛巾给媳妇儿擦干。
他倒了洗脚水,又冲了凉,苏安安脚上还有些小水珠,他没再等下去,拿起干毛巾给她擦干。
被扑倒在床上的时候,苏安安的心才回过神。
林耀国说的很对,现在买不买都无所谓,以后林耀国可是真的盖起了大楼,想住哪里还不是自己挑选,现在不着急买。
这一年过的很快,新年在所有人不经意的时候来了。
今年过年苏安安六个人要早回家几天,苏二在过年的时候结婚,几个人要提前回去。
苏安安收到稻花镇上寄来的信件的时候,格外开心,苏二的婚事终于有了着落,娶的是镇上街道办新来的女同志,蔡大姐保的媒。
苏家人都见过这个女同志,也是非常喜欢来张记买点心,来的次数多了人就相互熟悉起来了。
婚期已经定下来了,在年二十六,林耀国几个人都是要提前回去的。
张秀芬也决定提前关门回去参加婚礼,苏二可是她一手带出来的徒弟,结婚的时候她怎么能够不在场,她还要再准备一份大礼。
新商场这边需要有人一直看着,过年也不能回去,林耀国决定在二哥结婚的时候回来一天,年就不在家里过了,他还要看着新工程,不能出问题,各个工地也都留的有负责任,今年建筑队的年假时间他都减少了,保证给各位工人都是双倍的工资,工程结束重新给工人补假,大家也都没什么不满意的,双倍的工资谁会不愿意,能拿到高工资,便是不回家过年又如何。
李上进和林耀国一样,都是要留在江城的,他们成立了公司,两个人一个人要不断的往返于各个工地,另一个要留在公司。
同样只是在苏二结婚的那天回来,正好车上的位置也不够,苏安安几个人二十五号回去,二十六号再来,参加完两个人的婚礼当天就走。
“安安,我也想和你们一起去,尤其是你二哥的婚礼,让我也去吧。” 王雅琴坐在张记烤着火说道。
她早就想要去苏安安说的小镇上看看了,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她爸妈肯定也会同意的。
苏安安帮一个人拿完点心之后,回过头看向火炉旁边睁大眼睛的王雅琴,说:“当然可以啦,你只要说服叔叔阿姨,我很欢迎你和我们一起的。”
王雅琴“噌”地一下站起来,“我爸妈那边没问题,我也去收拾收拾东西。”
王雅琴的动作很迅速,不过还是被父母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王雅琴也找不出来任何的错误,理由很简单,再怎么亲近的人过年的时候也不能一直住在人家家里,别人还要串亲戚,自己一个陌生人跟着多多少少总是会有些不合适的地方。
住个一天两天的没问题,他们完全相信苏安安的人品,过年不回家一直住在别人的家里是不行的。
王雅琴垂头丧气地重新坐在火炉边,耷拉着嘴角,整个人萎靡不振,“安安,秀芬姐,还是失败了,我爸妈说一整个过年的时间太长,不能让我住那么久,一天两天还可以。”
她只简单的住一两天完全没必要这样折腾,不是她担心自己被折腾,是太折腾苏安安了。
她的来回苏安安肯定是要一起的,哪怕是不一起苏安安也不会让她单独一个人的。
路上的安全问题需要注意。
“一两天的话。” 苏安安走路的脚步一顿,一两天的话还真有办法,就是只让王雅琴参加她二哥的婚礼,参加完婚礼就回去。
王雅琴听苏安安说话的口气,精神一震,“安安,你是不是有办法,想到什么了。我真的很想要去看一看,还是去参加婚礼呢。”
“雅琴,我丈夫和上进他们两个会在二十六号当天回去,当天晚上回去,他们两个也不在这边过年,你可以跟着他们一起来回。不过只有一天的时间,多少有些着急。”
苏安安更想的是自己送她离开,不过她的驾驶证还没考下来,秀芬姐的考下来了,她也是真的佩服秀芬姐,胆子很大,让她坐车没问题,学开车多少有些难为了,她自己坐在车里还没什么问题,路上有其他车的时候,她就开始害怕了,路上出现个风吹草动她就会犯错。
驾照怎么也考不过,尤其是教练很暴躁,她自己也不想去。
教练和她都有问题,她自己胆子太小了,教练的火爆脾气她也无法忍受。
林耀国私底下教她开车,但是路上只要有其他的东西在,她就开不下去,考驾照的事情也就此不了了之。
如果她有驾照的话完全不用麻烦其他人,自己开着车就可以带着小姐妹四处兜风。
王雅琴激动地从凳子上站起来,“急什么,一点儿都不着急,我看这主意也不错。”
她很想去,也不想给大家带来什么麻烦,现在完全就是林耀国和李上进去镇上捎带上她,也不算麻烦其他人。
当天去当天回她爸妈会更加的满意,王雅琴再次快速做了决定,“没问题,就这样定了,我选一下送给你二哥的新婚礼物,再选选衣服。”
苏安安拦下了风风火火地王雅琴,距离回去还有几天,不急于这一时,来回跑来跑去也很冷的。
二十五号当天,苏安安又回了一趟学校,告诉王雅琴明天上午她丈夫和李上进在学校大门口接她。
寒假期间学校大门是封闭状态,不允许外人进入,那时候只能让王雅琴的父母送她出来。
回去的路上是钱有恒开车,林耀国李上进两个人饿继续留在江城,等到明天一大早钱有恒再来江城接三个人。
自己开车回去的路上比坐火车省一多半的时间,三个小时他们就从江城回到了镇上,钱有恒计算着时间,以防明天回来的时间晚了。
自家二哥结婚,苏安安在江城买了好多东西回去。
车子开进镇上,引起了不小地轰动,毕竟在小镇上摩托车还没几辆,自行车见几辆不稀奇,这可是小汽车。
车子停在张记门口的时候,外边围了一圈人,街坊邻居都出来看小汽车,看从里边出来的到底是什么人。
苏家大嫂听见动静就出去看了,一脸骄傲,当时苏安安回信的时候都写清楚了,他们买了小汽车,回来开小汽车回来。
苏母得了空也出来了,她可是一直记着今天的日子,今天可是小闺女一家回来的时间,外边有点儿声响她就要出来看看。
“娘,大嫂。” 苏安安下车打开车门,对着站在门口的两个人喊道。
“安安,秀芬,亲家,你们回来了。” 苏母高兴地走上去。
几个人从车里出来,手上都拿着大堆的东西,大包小包的拿不下。
钱有恒没将车子停在街上,东西数好一些留在张记,另一些拿回去家去。留在张记的东西是给苏大苏二的。
两个人就住在张记,苏二结婚后还住在张记,买房的话当时考虑过,不过苏爷爷想的是买一栋大点儿的,不行的话现在苏家就直接买块地在镇上盖栋宅子。
也就是现在攒下来家底了苏爷爷才敢这样想,他的想法很传统,无论孙子娶谁,孙女嫁到哪里,他们都还是一家人,一家人当然要有个大家庭了,不能每次小孙女一家回来都分开住,连个住在一起的地方都没有。
所以买房这件事情就耽误下来了。
苏安安带回来的东西给两位哥哥的就直接留在张记,剩下的东西全部放在车里由钱有恒带回去,苏安安在张记等着关门大家一起回去。
钱有恒开着车子回家,聚在张记门前的人群才渐渐散去。
“二哥,明天都要结婚了,你今天怎么还在这儿忙。” 苏安安绕到后边先看到了苏二。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点都不假,苏安安看到现在的二哥感觉他整个人更加精神了,面色红润,脸上还一直带着笑容。
一说起他结婚苏二脸上的笑容就会放大,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讲,“都忙完了,闲着也没什么事情,等到明天张记就先关门两天。”
看着自家二哥脸上的甜蜜,苏安安起了八卦的心思,凑到灶台那边,悄咪咪地问:“二哥,我二嫂和你谁先给谁表的白,你们咋看对眼的,蔡大姐是你找来的吧。”
在信里她也没有办法多问,看到是蔡大姐保的媒她就知道肯定是自家二哥找的,蔡大姐为人热情,她们是离开镇上了,可是关系还在,能找蔡大姐的肯定自家。
“是我找的,嘿嘿。” 苏二揉着面团,现在他揉的是明天婚宴要用到的红豆包的面团。
面对妹妹的调侃。他还是有些羞涩,脑海中总是会闪现那张肉肉的脸。
苏二的新娘子刘月是镇上的姑娘,爹娘都在镇街道办,当初知道自家闺女看上苏二的时候,一度不同意。
今天苏安安几个人回来闹出来的动静大,一辆小汽车的影响在人群围观张记的时候可见一斑。小镇上的风传话速度很快,张记门口停了辆小汽车的事情很快就在镇上传遍了。
刘家,明天的准新娘刘月的父母也都听说了这件事情。
“看来苏家还真是有钱,现在回来都有小汽车了。” 刘父放下报纸,扶了扶鼻梁上的镜框说道。
刘母正好洗了盘水果出来,还是苏二上次送来的,放下盘子道:“也不看看张记每天来多少人,现在是两家店,不是说在江城还有一家张记吗,苏二的妹妹和妹夫不是都在江城么,人家妹妹还是江城师范的大学生呢。”
刘月大哥拿起一个苹果,靠在凳子上说道,“爸妈们,你们就少操点儿心吧,傻人有傻福,你就看看妹妹最近脸是不是又圆了。”
被说脸又圆的小姑娘捏一捏自己的脸颊,瞪着眼:“哪儿有,谁傻了,你才又傻又胖。”
说完小姑娘跑回了自己屋里,继续看自己明天的新娘服。
刘母看一眼跑开的闺女,儿子说的不错,可不算是傻人有傻福吗。
在女儿说起对张记的小伙子有意思的时候,她到现在还记得当时自己的反应,一向对感情迟钝的女儿竟然主动说自己有喜欢的人。
她第一反应就是女儿被人骗了,也怪不得最近家里总是会有很多张记的点心。
他们三个轮番去张记看那个叫苏二的小伙子长什么样,他们家都是在街道办,张记再怎么红火,赚的钱再多他们也不眼热,只想给闺女找个门当户对的丈夫,毕竟不对等在未来会有很多的麻烦,只看到眼前暂时的喜欢走不长远。
刘母想,如果那个苏二是个凤凰男,苏家人品不行,说破天她也要棒打鸳鸯。
一家人轮番去张记考察过苏二之后,发现苏二人不错,苏家人也很好,苏家大嫂看着都是面善的。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除了是从村子里走出来的,在镇山没有买房子之外,因为有张记在,条件和他们家还算般配。
闺女也喜欢,也不是单恋,嫁过去不吃苦能相处得来这门亲事也还行。
两个人的结婚真的是一波三折,同意两个人结婚她还有个条件,必须要买下房子,不能让闺女委屈在那小隔间里。
房子的事情又是不小的波折,那几天她闺女脸上的肉都下去了。
还是苏家老爷子出面,彻底讲清楚,保证不出明年在镇上肯定有属于苏家的大房子,苏家老爷子赌上整个苏家的尊严,他们外人也不知道苏家到底有多少钱,不过相信苏老爷子。
历经种种,两个人才修成正果。
听到有小汽车停在张记门口,一家四口,三个人都松了一口气,只有一个没心没肺贪吃的傻丫头感觉不到。
刘母预估过张记应该很有钱,在镇上买房不是问题,家风也正,条件不差,女儿还没嫁过去脸都吃圆了,嫁过去了肯定也不会差。
退一万步讲,真的有什么问题,他们一家全部都在镇上住,无论怎样都会是女儿的后盾。
第二天早上,钱有恒起的最早,先去江城接上三个人回来。
苏二兴奋了一晚上,等到早上才迷迷糊糊地睡着,再醒来是被大哥叫醒的。
“你还睡什么睡,你看看都几点了,还不赶紧起来穿衣服收拾收拾,一会儿就要去接新娘子了。” 苏大很不客气地进屋掀开了弟弟身上的被子。
早上起来他都在门口放过鞭炮了,那么大的鞭炮声都没能吵醒他,苏大看向自家弟弟的眼神很无奈,今天结婚大喜的日子都起不来,幸亏刘家人没看到,不然还不得说是不上心。
铺天盖地朝身上袭来的冷空气让苏二头脑瞬间清醒,他拍拍自己的脑门,结婚这么重要的日子他怎么还没睡醒。
接过来哥哥手上拿的衣服,迅速穿上,“对对对,得赶紧起来,鞭炮还没放。”
苏大脸色这才柔和了点,看床上的人一眼,还不算太糊涂,“早放过了,赶紧起来一会儿得去接新娘子。”
“谢谢大哥。”
苏二快速穿好衣服,站在镜子前边整理自己。
他们这边结婚的风俗是早上要在家里放一挂鞭,让大家都知道今天这家办喜事儿,等到两家人起来都穿好衣服,计算着那边新娘子上妆的时间,差不多了就去刘家接人,回来闹闹洞房也就差不多开席了。
宴席摆在钱有恒家的院子里,请的人多,还有水稻镇上的很多邻居都要请来,小胡同街道上也摆了好几桌酒席。
苏母都提前拿着喜糖给胡同里的几家邻居拜访过,酒席摆在路上肯定会挡到路,旁人来来往往不方便,纵然是办酒席,也要去给大家讲一下。
送了喜糖,几家邻居都很自觉地绕道走,没谁说偏要少走那一段路在人家酒席那里窜来窜去的。
苏安安第一次见到婚宴,她从屋里出来的时候,请来做饭的师傅已经开始忙碌了,这次酒席办的很隆重。
苏爷爷要求怎么热闹怎么来,一方面是对于刘家要求的房子自家现在没法买,有些亏欠的心,另一方面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当然不能小气,必须热热闹闹的。
私底下苏爷爷还叮嘱过苏母让她给苏大媳妇点补贴,自己弟妹的婚礼比自己当面隆重热闹,饶是当初生活条件没有现在的好又如何,本来两个孙媳妇家世之间也有些差距,不能让人觉得偏心。
只不过是补贴些钱而已,能换来家庭的和睦算不得什么。
是以苏家大嫂现在忙前忙后,她也真的是尽到了做嫂子的责任,从收到婆婆的补贴钱之后,她就不好意思偷懒,再看着二弟和二弟妹的酒席,她再没有旁的半分心思。
钱有恒出发的早,在早上七点钟的时候到了江城,回去的路是林耀国开的车,不能让钱有恒那么辛苦地来回开车。
王雅琴和李上进坐在后排座位,一路上王雅琴都在好奇地问小镇上的事情,问那边结婚有什么风俗和注意事项,在别人的婚礼上,她可不能说错了话,犯别人家的忌讳可不行。
一路上两个人话就没停过,你讲讲我这边,我讲讲你那里。
作者有话说:
宝子们,这本现在在收尾阶段啦,马上要完结了。
我的打算是先把穿书地府这本发表三万字,
满三万字后我发表八零年代混混这本,
八零年代嫁混混这本我保证在四十万字以上,
晚安啦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