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自我修养
让赵士程失望的是, 在他做好准备之后,东边传来消息,大雪封路, 张克戬没法在新年前过来了, 只能等到年后雪化, 才能动身。
这是客观条件不允许, 赵士程也无可奈何,这几年的天气越来越古怪了, 冬天极长, 好在密州储备的石炭极多,倒也没有什么雪灾冻殍出现。
只是苦了种蜡树的民户们,不但要给树木捆上干草保温,还隔三差五地入蜡树林里点烟,免得冰封时间太长, 树木冻死。
就是周围的灾民又多了不少, 纷纷涌入密州, 平白添加了救灾的工程。
赵士程帮忙之余,又有些担心辽东。
大雪和冰封让消息传递暂停,山东都这么大灾了,辽东肯定也跑不掉, 也不知陈行舟他们如何怎样了。
那边的开局, 可比大宋这边的困难多了。
辽东,新城。
白雪铠恺, 长河冰封,一片空旷的田亩覆盖着厚厚的积雪, 在太阳下, 反射着耀目的白。
几名裹着麻衣的汉子正在拿着铁锹, 挥汗如雨。
雪把土地冻得如岩石一样坚硬,一锹下去,震得双手生疼,也只挖出浅浅的缺口。
他们都没有停留,咬着牙弯着腰,除去地表的杂草,砍去干枯小树灌木,撬起土下的老根……
一名满头白发的老人有些体力不支,摇晃了两下,旁边的少年急忙扶住他:“阿爷,你歇歇吧。”
“没事,我还能作,”那老人喘了两口气,本能地捏紧了少年精瘦的胳膊,“这开两亩地,就能拿得一亩,这是上辈子积德才能遇到的运气,咱家绝不能松懈。”
“可是,明明在辽东,自己开出来的地,全是自己的……”少年忍不住小声抱怨了一句。
“屁!”那老人大怒,抬手就给孙儿一耳刮子,“你懂啥,自己开荒,你开得了吗?!你不花上三五年积蓄粮食,你哪来的力气开荒?你农具哪来,你要不要去当佃户养活自己,你不把自己饿死都难,哪来的工夫开荒?”
少年低下头,唯唯诺诺称是。
“这秋冬时节,地虽然硬,却是最好开的时候,”看孙子服从,老者神色缓和,软声道,“草木枯黄,挖了那草木不会长,晒干了既是柴火,烧了又能肥地,等到开春雪化了,就赶上农忙,多少也是一季收成,你要等雪化地软了,那一年收成可就没了!”
他喘了一会,又感激地道:“如今城主发了口粮,又借了农具给咱们开垦,还愿意把开出的荒地分咱们一半,他若是苛刻一点,就算不分给咱们土地,咱们能说一个不字么?没城主收留,咱们一家老小,早就一起饿死了!”
少年听得面红耳赤,连连点头。
于是一行人又卖力地干起活,午时,两名妇人送来了饭食,十几个黑面馒头,一碟盐菜,再加上一盅热汤,妇人也未直接回去,而是挑上挖出的泥土,将这片洼地的低洼处填得平整,免得下雨积水不平,淹了禾苗。
一天下来,小半亩的土地渐渐有了雏形,几人脸上带着笑意,回到了新修的村子里。
村里的屋子修得很高,有三层,最下一层是厚厚的石块垒成,上层是泥土混着石砖垒成,四四方方,住着数十户人家,用来抵御海寇和流窜的饥民。
这次,他们看到村坞外的大路上,一阵马蹄声和风雪飘起,顿时眼前一亮:“郭都头!”
……
郭药师被热情好客的村民们硬拉着进去坐了一会,没多久就落荒而逃了。
“老大,人家送你的鞋啊,你怎么不试试!”一名小兵调侃道。
郭药师怒道:“你家没糊过鞋吗,要积多久的布头才能粘个鞋底,糊一双鞋得费多少时间、多少眼睛,一年能有一双就不错了,他们自己都舍不得穿,咱能占这便宜?”
小兵也不惧怕,他是郭药师的同乡,忍不住笑道:“老大,当年你带我们打家劫舍时,可不是这么说的。”
郭药师恼怒道:“那都是什么时候的老黄历了!再说了,那时咱是饥民,饿极了哪管得了那么多!”
那小兵愣了一下,有些古怪地道:“老大,这也就是两三年前的事吧?”
郭药师一滞,那一瞬间竟然有些恍惚。
才,才两三年么?
他怎么感觉像是过了几辈子那么长?
……
回到堡内,陈行舟和耶律雅里、郭药师一起窝在屋里,围着火堆,烤着鹿肉。
耶律雅里这一年多来在这里无人管教,成了打猎达人,快乐地荡漾在这辽东的冰天雪地里,最近还迷上了冰嬉,简直是个快乐无限的少年。
陈行舟就没有那么快乐了,今年他们一共收拢了上万辽东饥民,开垦分发田地,建立了新的村落,只是在这寒冬腊月,平时难以度过的辽泽成了一马平川,辽东的饥民和装成乱匪的部族官兵时常骚扰他们的村落,郭药师的碰碰船被冰封在港口里,如今只能带着兵马四处巡逻防御,好在兵甲足够,已经在辽东打出了威名。
“父皇又去了大鱼泺,完颜部最近越来越不听命令,不但减少进贡,还联络渤海族、室韦族、铁骊族、兀惹族,”耶律雅里无奈道,“我给父皇递了消息,但一直没有回音,估计又被萧相拦住了。”
陈行舟正在给烤肉刷盐和胡椒,并未来回答。
耶律雅里不满了,伸手戳他:“说话,你说话啊!”
陈行舟无奈地放下刷子,叹息道:“梁王殿下啊,陛下他就算知道,又能如何,这事不是每一次上书了,去岁萧兀纳就上书女直力农积粟、练兵牧马的证据,后来又上书说女直其志非小,宜先发制之,陛下都置之不理,现在的国库,是什么情况你也懂,只要女直不直接反叛,他便能忍着,否则,这讨伐的兵马,谁去出呢?”
“说过多少次了,叫我撒鸾,”他不满地抱怨了一句,随后道,“难道就这么看着?一个不好,便又是北疆之乱。”
陈行舟随意划了一块肉,递给他:“咱们做咱们的事情,就算对得起天下了。”
耶律雅里眼睛一亮:“对了,年底了,咱们今年赚了多少?”
他激动是有理由的,这辽城的兴建,他可是把自己的身家全投进去了,要不是他从辽东购来上千头青牛,今年开拓的土地,绝对达不到现在的数量。
陈行舟不用去翻账本,就如数家珍地道:“今年咱们一共开垦了七百一十二顷三十六亩地,刚刚开荒的田就不要指望产量了,新建宅楼一千两百二十七座,耗费木材……”
耶律雅里听了一会,就神色萎靡:“怎么还没有赚啊。”
陈行舟轻嗤一声:“能有这样的机会,您就偷着乐吧,那些饥民也是运气好极了,才能正正经经地开荒土地。”
“开荒有那么难么?”耶律雅里不解,在他看来,辽泽的开垦再容易不过了,锯掉树木,用牛马拉出树根,再平整一下土地,来年只管种就是了。
陈行舟给他解释了农人开荒有多苦,大多贫民没有隔夜粮,想要开荒,先咬牙挤出三五个月的口粮,且劳动强度极大,累死家里一两人都是常事,如今有人主动给粮开荒,还愿意分地,这种好事,哪是能轻易遇到的。
“而且,这些饥民,一旦分了地,便算有了稳定的粮食,能安稳活下去,”陈行舟继续道,“接着就会有女子愿意嫁给他们,生儿育女,那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对,”郭药师在一边补充道,“这些日子,他们不但自己倚靠的坞堡打退了好些饥民,甚至还把渤海族的私兵撵得跟狗一样,那杀人的气势,一点都不比咱们的军卒差。”
陈行舟在一边点头,回忆着师父在信里早就分析过土地对士卒战斗力的影响。
耶律雅里甚是感动:“这些人确实实诚,去岁开河,平时用鞭子抽他们,他们都不愿意做河工,那次却是自带干粮,全家上阵,堵河口那么危险的事情,他们系着绳子就下水了,没一个后退的。”
“那怎么一样呢,”郭药师撕了一块肉,慢条斯理地嚼着,“把那条河截弯取直了,下边上千顷的地都不怕被水淹,为了土地,一家出一条命又算什么。”
耶律雅里托着头捧着脸,感慨道:“你们总是那么有道理,真是我的张良和韩信,咱们一定能做一番大事业。”
郭药师想到千里之外的某个人物,轻咳一声,移开了视线,不说话。
什么大事业,你就是陈行舟找的幌子,他的心全都在他师父身上呢,你这真心,还真是放错了地方。
而对面,陈行舟则是迎着耶律雅里信任的目光,微微一笑:“您说的是。”
一顿饭吃完,郭药师悄悄溜到陈行舟的房间里,见他又在写信,不由得翻了个白眼:“这大雪天,鸽子都飞不出去,你写这么多信做什么?”
陈行舟淡然地放下笔,平静道:“每天给师尊写的信,是我梳理心绪的最好手段,师尊料事如神,他说过女直起事就在最近一年,咱们得早做准备。”
郭药师眼睛一亮,忍不住搓了搓手:“那这是,要和渤海人打一场么?”
陈行舟点头:“渤海遗民不听撒鸾调遣,将来女直动乱,不会成为助力,反而会成为麻烦,再者,将来辽国大乱,撒鸾的身份,是咱们一张底牌,也会是最大的风险。”
郭药师越听越不对:“你这是,想做什么啊?”
陈行舟笑而不语。
他只是觉得,如果能拿下辽东连带幽云,再归附大宋,必然能在朝廷身居高位,给师尊带来无穷助力,实现他匡扶天下的大愿。
让小师父不必再去指望一些不懂他理想宏愿的半路和尚。
他才是师门中的第一人。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