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不世功勋!
    天色微亮,在亲兵的侍候下,用冷水洗漱完,秦易正吃着干粮,也就是粟米饼,突然听到了脚步声。
    只见茅力夫急奔入帐,面带欣喜,“王爷,耀城守将派人前来,说是愿意献城投降!”
    秦易讶异了一下,旋即笑道,“如此甚好!”
    这样一来,就不用花时间去攻城了。
    突然,又有一名亲兵奔入进来,“王爷,兴泽城送来一封书信,表明愿意臣服!”
    “王爷,隙城城守亲自前来,在营前单膝跪地,说是愿意俯首称臣!”第三名亲兵奔入帐中,欢声汇报。
    秦易闻言,不由轻笑。
    这些城守,还挺识时务的嘛,招式也玩得挺花的。
    “既如此,那就出营受降吧。”秦易微微笑着,起身说道。
    就在这时,又有几名亲兵奔入帐中,传来某某城守愿意臣服的消息。
    天色刚亮,就有六名城守乞降,这情况,让秦易颇为惊讶,毕竟以往,都是他兵临城下,众多城守无可奈何,方才献城投降。
    而如今,他兵马未动,这些城守就纷纷投降,看来这些家伙,很懂得什么叫做大势难挡。
    接下来的几日,秦易一直忙碌于接收城池、调换官员、安抚民众、安排城防等等,直接从武将,变成了文官。
    可谓是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
    城守派三大城守败亡,剩下的城池,都已明白流康变天,乃大势所趋,非他们所能抵挡。
    因此,不论是否心悦诚服,不论是否甘愿,二十城城池,仅有三座顽抗,其余城守,无不献城投降。
    第五日,秦易便已带着重兵,来到了流康最北边的城池,隙城。
    隙城城守,也就是玩得最花的城守,大晚上不睡觉,得知三大城守覆灭,就从流康最北边,一路南奔,直至天色大亮,才风尘仆仆地出现在秦易营前。
    或者说,准时地跪在秦易营前。
    而如今,秦易率领重兵,跨过流康全境,自南往北,来到了最北边的隙城,得到了隙城人民的热烈欢迎。
    在隙城城守的安排下,不少百姓出城迎接,如此模样,秦易差点以为这隙城城守,是临瞻派去的卧底。
    当然,热情归热情,程序还是得照常,隙城城守再如何拍马屁,也得调换到其他城池,从小吏做起。
    接收完隙城之后,流康六十一座城池,已从名义和实际上,全部归属于秦易,由其一人统辖!
    而流康王朝,也在这一日,瞻庆六年八月十一日,彻底消无,被临瞻所吞并!
    临瞻的疆域,直接从一朝之地,变成了坐拥两朝!
    如今,在疆域和实力上,临瞻已今非昔比,也非大离所能比拟!
    它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任由大离肆意欺辱的王朝了。
    直接从临瞻小弟,变成了临瞻大老,从一朝之地,变成了临瞻加峦国加流康。
    而这一切,由秦易一手缔造!
    可以说,秦易当初的宏愿——创下不世功勋,已经完成了!
    接下来,便是全力发展民生,强兵强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同时,也得积蓄国力。
    毕竟忘战必危,没有人能确保,象戎不会危及临瞻。
    纵使象戎无法入侵临瞻,但如果,象戎未能解决大离的话,秦易不介意做大离终结者。
    毕竟这个王朝,乃是临瞻宿敌,双方必须分出个你死我活。
    此世不决,定会遗祸千年,殃及后代!
    因此,往后还有战争,是秦易以及麾下,都存有的共识。
    弄妥了流康六十一城的管治之后,秦易率领兵马,回返康都。
    安顿下来后,他便给瞻京传去文书,让吏部开始派遣官员,前来管治流康六十一城。
    这庞大的疆域,该划分为多少府县,该派遣多少知府,多少县令,需要多少官员,这些烧脑的问题,秦易全部交给吏部来安排。
    吏部中养了一大批官员,就是用来做这事的,秦易岂会白白消耗自己的脑力。
    毕竟流康不同于峦国,峦国小,直接划分为一个峦府即可,而这流康,约有临瞻的三分之二大小,估计得分成四五个府才行。
    官吏派遣之事,交给吏部即可,但军事方面的任命,秦易直接上手,这方面他熟,就无须交给兵部了。
    与流康北部接壤的,仅有大荆和天佑,战力一个比一个差,且都与临瞻关系不错,所以流康疆域中,无须设置太多兵马。
    秦易便决定,将康都改造成军镇,名唤平流军镇!
    而这镇帅任命,他也未曾纠结,早已有了合适的人选,孙兴棱!
    此人对王朝以及对他,都是忠心耿耿,且随他立功许久,理应得到升迁。
    再加上,孙兴棱为人稳重,不莽撞,守成有余,在康都戍守半年,熟悉流康及康都的情况,乃是最佳人选。
    自己人,信得过!
    做出这个决定后,秦易召集众将,说出了这个安排,顿时引来众人的惊诧。
    愣了片刻,众人回过神来,纷纷望向孙兴棱,眼中尽是浓浓的羡慕!
    极其羡慕!
    跟随秦易,他们起初是为了立功,毕竟秦易战无不胜,跟着他,能够尽快积累战功。
    但到了后面,女帝失踪,秦易成为新帝的不二人选,众人心中,就多多少少有了跟随秦易,立下从龙之功的想法。
    这会让他们受益无穷!
    而如今,没想到,孙兴棱会是第一个收益者!
    因为跟随秦易,而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提升,说是一步入青云,也绝不为过!
    毕竟镇帅,可是二品大将!
    而镇帅,又远超普通的二品大将。
    唯有深得天子信任,才能被封为镇帅,掌管一镇之兵马,负责数府之安危。
    此乃众多武将,梦寐以求的职位!
    “兴棱,恭喜你啊!”
    “孙将军,大喜啊!”
    “将军,如此喜事,你可得请客,请我们吃顿好的啊!”
    众人纷纷道喜,脸上都有着挥之不去的羡慕。
    而孙兴棱却愣住了,眼眶逐渐泛红。
    沉默寡言的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心中的感谢!
    当初,他家境潦倒,遭受邓煊欺压,心灰意冷,准备求死之时,是秦易救了他。
    是秦易给了他希望,也是秦易带着他,一路建功立业。
    秦易对他的重用与信任,他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无以为报,只能尽忠职守,以此报答知遇之恩。
    瞻京失陷,秦易率兵南下,将康都,一座王朝帝都,交于他手。
    将十数万兵马的掌管权,也悉数交于他,这份信任与重担,让孙兴棱矜矜业业,纵使衣带渐宽,也不敢稍有马虎,只担心毁了秦易的心血。
    如今,秦易竟然直接,将他提拔为二品大将,成为临瞻屈指可数的镇帅,这个职位,他从来不敢奢望过!
    这份恩遇,让他满心感动,喉咙哽咽,完全说不出话来!
    带着无尽的感激,孙兴棱起身,朝着秦易,倏地单膝跪下,极其用力,且郑重地说道,“末将,定不负王爷!”
    一如既往的言简意赅,但这,却是他的承诺!
    秦易上前,伸手扶起了对方,“无须多礼,往后,希望你继续为王朝,为临瞻苍生,恪守职责,勠力效劳!”
    孙兴棱郑重点头,才缓缓坐回原位。
    紧接着,秦易望向众多将领,说道,“各位随本王征战,立下不少功劳,回京之后,本王定会论功行赏!”
    此话并非客套,这些将领,乃是临瞻栋梁,自然需要好好培养,也应有功就赏。
    就如慕浩壤,以他的能力,待到年老将领卸任后,封个镇帅也不为过。
    众将闻言,顿时欣喜,连忙拜谢起来!
    ……
    又在康都待了几日,待到一切弄妥,秦易便传下命令,收拾行囊,准备回返。
    十六万兵马,他只带走其中一万易字营,剩余的十五万兵马,留在平流军镇,归孙兴棱管辖,镇守流康疆域。
    此外,他也赐封了几名将领,个个皆是官升一级,辅左孙兴棱,留守平流军镇。
    而后,秦易便准备出发,可着甲之时,他突然想到一些问题,便派人去叫孙兴棱,准备在离开前,将事情尽量安排妥当。
    不多时,孙兴棱疾步赶来,拱手行礼道,“末将拜见王爷!”
    秦易点了点头,嘱咐道,“无须多礼,你往后驻守此处,须记住,安抚民众的同时,也须尽快让黎庶百姓,接受流康并入临瞻的事实,减轻他们的抵触感。”
    “待到融合的差不多了,便可开始从流康疆域征集兵马,数量不可多,十万左右便可,新兵训练妥当之后,可与临瞻士卒混编。”
    “当然,一切以改善民生为主,毕竟经过长期的战火殃及,此地疲敝不堪,得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改善民生之事,我会让往后上任的知府去做,你好好戍守即可,若是有不轨之人生起叛乱,须尽快镇压。待到民生改善之后,你觉得时机妥当,便写封奏折,送回瞻京,征得允许,即可开始征兵练兵。”
    毕竟流康疆域不小,而平流军镇仅有十五万兵马,并不太够,秦易才生起如此想法,特意嘱咐孙兴棱。
    孙兴棱连忙点头,恭敬说道,“末将谨遵王爷教诲!”
    停顿片刻,他继续说道,“末将恰好有事,想要问询王爷,康都北侧三十里,有一处舟船建造营,其中有众多工匠,不知该如何处置,还请王爷示下。”
    秦易沉吟片刻,旋即答道,“这些工匠若肯臣服,就继续聘用,我军也应有水师,毕竟海外有岛国,我军若无水师,难以抵御。”
    孙兴棱当即点头,“末将遵命!”
    安排妥当后,秦易便着甲上马,带着些许将领,以及亲兵和易字营,在留守将士的恭送下,出了康都,朝着南方急驰而去!
    出征数月,如今,已是归时!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