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穿书打工手札 > 第39章

第39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天光慢慢暗了, 夕阳的金辉被天边厚重的云彩遮挡,连光芒也浅淡得如同数条灰线。

    周妙斜靠着车壁,心里忐忐忑忑, 一会儿想先前的木射,一会儿想孟澜,一会儿又想自己帷帽丢了,这张脸连庆王都瞧得出来, 更别说今日宫里头来了那么多人, 个个人精似的。

    哎, 实在倒霉!

    直到马车停在了将军府门口,周妙才生生顿住了脑中起伏的念头,撩开车帘跳下马车, 抬眼便见, 李佑白也被仆从推着自前面的高顶马车下来。

    他转头对周妙道:“你随我来。”

    周妙忙两步上前跟着他去了剑阁。

    进门过后,李佑白挥退了跟来的仆从,双手扶住两侧扶手, 站了起来。

    腿毒虽解,但他的双腿因长时间经脉不通, 尚未完全复原,每行一步,足下如有锥心刺痛。

    他行了两步, 朝周妙招手道:“你过来。”

    周妙上前, 机灵地扶住了他的右侧手臂。

    她感觉他的手臂微微一僵后, 才缓缓地放松下来。

    李佑白在室中行过两圈后, 周妙抬头再看, 他的鬓边已出了一层细汗。

    “殿下, 不若先歇一会儿, 此非一日之功。”复健毕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李佑白闻言,松开了她的手臂,径自坐回了书案前的高背椅中。

    “去取药箱来。”他的目光朝一侧的立柜看去。

    周妙心领神会地走到立柜前,一眼认出了眼熟的梨木药箱,这药箱在固远侯府时,她就见过。

    她抱着药箱回身,却见李佑白已俯身撩袍,露出了双腿。

    周妙吃了一惊,他的右腿上隐约可见干涸的血迹,走近一瞧,原是细碎的竹屑扎进了皮肉里。

    “殿下伤了?先前为何不说?”

    李佑白揭开盒盖,自取了棉布,擦拭伤口。

    “小伤罢了。”

    周妙细细再看,他膝下的箭伤,似乎不像从前一般狰狞了,四周肤色不再青白。

    小腿肌理骨节分明,健壮却不赘余。箭伤处黯淡的一型红色,似乎平添了一种异样的错觉。

    性/感,周妙脑中忽然蹦出来了,性、感二字。

    然而,李佑白擦拭过伤处,很快地放下了袍角。

    他抬眼正对上周妙的目光,见她目光一闪,又假咳一声,旋身将药箱放回了原处。

    正事要紧。

    周妙打着腹稿,正准备开口,却听李佑白道:“今日之后,你且在府中,蛰伏几日,若有需要的东西,吩咐陈风便是。”

    这个道理,她自然懂。眼下当然只能静观其变。

    李佑白见周妙点了点头,脸上依旧愁云密布。

    “你还有话要说?”

    孟澜。

    周妙脑中闪过了此人的名字,但是孟澜要如何说,难道说她从前有个相好,但她把人忘了?还是忽然不爱了?可那人如今找上门来了仿佛要再续前缘?

    周妙暗暗摇了摇头,说出来狗都不信,况且李佑白听罢,估计只会冷笑一声,说一句与他何干。

    周妙念头百转,最终摇了摇头,福身道:“我无事了,殿下早些歇息。”

    李佑白垂眸,“嗯”了一声。

    周妙转身刚走两步,终于想起来今天还忘了一件大事。

    女主呢!

    她回头急急问道:“殿下,简姑娘呢?简姑娘今日如何回来?”

    李佑白面上微变,似乎是没料到她有此一问,答道:“简大夫自与陈风一路回来。”

    周妙这才松了一口气。

    风平浪静的三日过去。

    周妙身在将军府,身边最常见到的便是秋雨和冬雪,二人消息并不灵通,至于将军府的高墙之外,发生了什么事,她们一概不知。

    想到孟澜,周妙不由地想起了小春。

    小春究竟知不知道有孟澜这么一个人,如若知道,为何先前从未提过?

    周妙猜测小春既是周夫人给原身的丫鬟,原身从前那点风花雪月,想必不会同小春说。

    周妙想了一阵,还是出了院门,打算去寻陈风,问一问小春的去处。小春到将军府后,也学了一段时日规矩了。

    岂料,府中的奴仆说,陈风一早便出了门,随殿下去了宫里。

    皇后娘娘召大殿下进宫觐见。

    坤仪殿中,柳嬷嬷扶着皇后在垂帘后的四足阔椅坐定。

    皇后低咳了两声,问:“茶备下了么?是不是阿笃常爱喝的龙井?”

    柳嬷嬷笑道:“茶点都备下了,都是殿下素来便爱的,娘娘宽心罢。”

    皇后依旧忧心忡忡,又问:“你说,那人真和娴妃生得极像?”

    这几日,皇后将这些话翻来覆去地问了好几遍了,柳嬷嬷徐徐答道:“听琉璃宫里宫人说,是有七八分相似,只是宫里头的事情,以讹传讹久了,传成了一模一样罢了。”

    “七八分相似亦是相似,孟仲元如今还压着底下人呢?”

    柳嬷嬷蹙眉,点点头:“这事奴婢也觉着奇怪,琉璃宫的人也就罢了,陛下一时半会儿见不着,可孟仲元回宫后,让去了琉璃宫的人都闭上嘴,不可乱嚼舌根。那几个妃嫔,想来是打算去陛下面前给娴妃上眼药,也被孟仲元喝止了,不晓得他究竟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皇后面色沉下,此事里里外外透着蹊跷,当年给阿笃议亲事,也未见他对董舒娅青眼相看,二人虽是熟识,但阿笃待她,也不见有何特殊?难道是自己没瞧出来他的心思?

    不会。

    当年皇帝立了娴妃,她特意召了阿笃进宫,本欲宽慰一二,可他当时似乎也并不伤情。

    真会为了董舒娅,寻个眉眼相似的人摆在身边?

    皇后摇摇头:“阿笃并不是糊涂的人,兴许真是讹言。”

    “大殿下求见。”殿外拉长的声音唱道。

    皇后忙抬手道:“快快宣入殿。”

    陈风推着李佑白入殿,皇后坐于垂帘之后,一眼便见到了他身下的木轮车。她不禁倾身往前,喉中一热,又咳嗽了起来。

    李佑白躬身而拜后,语含关切道:“母后风寒之症未愈?可请了太医来看?”

    皇后接过柳嬷嬷递来的茶,抿过一口,止住了咳:“太医们早就瞧过了,药也吃着,只是这病得养着,今日垂帘而见,也是不愿将病气过于你。”

    “母后万万珍重。”

    皇后细看李佑白片刻,他今日穿着月白大氅,发间竖白玉冠,看上去精神尚佳。

    她不愿提他的伤心事,避过伤腿不谈,只问:“归京之后,将军府还住得习惯么?若是有缺的,你便同柳嬷嬷细说,改日便给你送去。”

    李佑白笑了一声:“谢母后惦念,儿臣府中一切都好,样样不缺。”

    皇后颔首,见宫人轻手轻脚地将茶点摆到了他身前。

    “你尝尝今年新贡的龙井,你之前还没来得及尝?前些时日,道七禅师来宫中讲禅,赞过此茶呢。”

    李佑白端起白玉盏:“闻之,清香扑鼻,果是好茶。”

    皇后笑了笑:“你喜欢便好,我让人给你取了两罐,你走时切莫忘了。”

    李佑白眉目舒展,道:“谢母后恩典。”

    此刻时机尚好,皇后斟酌片刻,开口道:“我近日听说了一桩趣事,说击鞠球会时,你身侧有个女郎,不知是哪家女郎?”

    李佑白放下手中茶盏,答道:“非是京中人士,她自衮州来,是衮州沧县令周仲安之女。”

    李佑白对此并不避讳,皇后心中稍定。

    “哦?从前倒没听你说起过周家女郎?”

    李佑白笑道:“她于我有恩,暂居将军府中。”顿了顿,半真半假道,“儿臣进京时,曾在盘云山遇袭,周家女郎救过儿臣的性命。”

    皇后闻言一惊,追问道:“竟有此事?是何人所为?”

    李佑白摇头,道:“并不知是何人。”

    皇后沉默了须臾,二人明明心知肚明,却无从说起。

    她轻叹道:“陛下这几日服过灵丹,尚在问仙宫中闭门不出,无人得见。”

    李佑白听懂了她的弦外之音,看来,孟仲元还未将击鞠赛当日之事告与皇帝。

    皇后话锋一转,笑道:“下月初八便是你生辰了,我提前备了些贺礼,你也一并带走。”

    李佑白又是一拜:“谢母后恩典。”

    皇后摆摆手:“我知道你惯不爱这些,不过是我的心意罢了。”

    李佑白从小就不爱过生辰,皇后胸中有数,却从不说破。

    李佑白的生辰十月初八,亦是他的生母金翎儿的忌日。

    他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生恩,养恩,孰轻孰重,他想得明白。皇后自也不瞒他。

    说话间,殿门外又传来了唱声:“碧落殿娴妃娘娘求见。”

    皇后不由蹙眉,低咳了两声:“让她回去,本宫今日身体不适,不见客了。”

    宫娥领命而去。

    皇后顿觉兴致全无,她低头仔细地看了一眼李佑白,一盏茶的功夫虽是短了些,可他也不能久留。

    皇后自嘲地笑道:“好了,我也乏了,今日坐得久了些,胸口发闷。”

    “母后万万珍重。”李佑白又道。

    皇后扶着柳嬷嬷,起身道:“告退罢。”

    “儿臣告退。”

    陈风推着李佑白自坤仪殿转出,走出殿门,转过石板道,却见娴妃的步辇缓缓地行在前面。

    李佑白抬手道:“且等等。”

    陈风顿住了脚步。

    董舒娅回首再看,只见李佑白的身影停在了宫道尽头的高墙下。

    他在避嫌,他不愿看见自己。

    董舒娅满心苦涩,看过这一眼,她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可是心中又不禁暗暗追问道,既然不愿见她,为何又把那个周施主放在身边。

    他不愿见自己,却找个相像的,难道就是因为她是娴妃,她是皇帝的妃子?

    愤懑,怨怼,不甘,原本尘埃落定的心绪卷土重来。

    董舒娅硬生生扭回头,冷声吩咐宫人道:“行得快些。”

    作者有话说: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