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玄幻修仙 > 姑娘造反吗 > 第39章 .君子于役(三合一)

第39章 .君子于役(三合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她轻描淡写地开了口:“我和你一样, 都与常人不同,说出来怕你不信, 我其实是个神仙, 只是下凡投胎走个过场, 过完这辈子,我就修成正果了。”

    说罢, 她没有理会呆若木鸡的重钧, 笑了一笑,道:“我是神仙,他是凡人, 且不说溯心镜里的影像是不是真的, 仙凡有别, 我们注定没什么结果。”

    尾音散在夜风里, 她把玩着腰带上的流苏坠子,心中忽然如释重负。

    越是熟悉的人,遇事时反而诸多顾忌,她能把自己的秘密剖给重钧, 却丝毫不敢说与李未阳和谢颜知。

    若是他们得知,其实也不过如重钧一般惊诧片刻, 李未阳或许会寻根究底地刨问一番, 问完一切也就如常了。

    可她到底还是不敢冒这个风险。

    对于重钧而言,两人都不是什么正常人, 她反倒有些同病相怜的意味, 当一个人向你推心置腹时, 往往很难对这人起什么疑心,反而会忍不住互相倾诉。

    乐岚这个秘密在心里憋了十七年,一朝吐出,大为畅快,至于听者信与不信,都不重要了。

    重钧呆立了半晌,仍然不能置信。

    他刚刚讲的那个故事,实则是编出来唬她的,二十年前他刚醒过来时,混混沌沌像个傻子,寨子里的人把他看得牢牢的,怕他情绪受刺激,压根不敢让他看见外人。一水儿的精兵看护,别说姑娘,母猪都瞧不见一头,怎么可能喜欢上一个女子,甚至还为了她肝肠寸断?

    他的直觉告诉他,乐岚此时估摸着听了出来,礼尚往来也编了个瞎话唬他,可瞧她神色落寞之至,又不像作假,迟疑了片刻,他问:“你说的都是真的?”

    乐岚甩了他一个“无聊”的眼神,起身道:“故事讲完了,睡觉去。”

    重钧追问:“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你真是神仙转世?”

    “真的,你不信就算了。”她丢下这么一句,便下了房檐。

    这就等于是逐客了,重钧一个人站了会儿,没多大意思,只能离开。

    阖上房门时,乐岚却忽然想起了自己投胎前的事。

    她临下凡前,玄商上仙将她拉到一边,悄悄叮嘱说:“你这是头一次下凡,不知道凡间的日子是怎么个过法,以后难免吃亏。我告诉你一个小窍门,等会下井的时候,你把眼睛睁着,千万不可阖眼。如此一来神识虽封,元神却是醒着的,到了投胎时,你仍记得自己是谁,日后就算遇到了什么难处,处理起来也简单些。”

    玄商是出于好意才告诉了她这些,乐岚照做了,降仙井中有光剑万仞,她硬生生忍住了刀剑穿身的惊悚画面,瞪着眼睛落了凡。

    上仙诚不欺她,投胎后果然记忆未失,从出生伊始,她就是个七百岁的小婴儿了。

    在遇到丹渚之前,日子无波无澜,风调雨顺过了十七年,天宫上的记忆除了让她显得少年老成之外,并没有多大用处。

    她的元神百无聊赖地醒着,不但没什么用武之地,反而因此被丹渚一眼看穿了身份,此后惹来无数祸患。

    旁门左道果然不可取,那时她若是循规蹈矩地闭眼,老老实实地投胎,将天庭上一干记忆忘诸云外,只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郡主,而今说不定也就没这么多糟心事了。

    倘若她的元神没被发现,此时她就不用紧防着丹渚,担心他不知何时会突然出手;

    倘若她只知自己是个凡人,此时就不用忧心什么仙凡有别,百年之期俯仰便至。

    玄商一句好言相劝,倒真是害她不轻。

    房顶轻微响动了一声,是重钧离开了。

    乐岚走到桌前,却并未就寝,而是抽了张白纸铺在桌案上,提笔描起了符。

    画好之后,她找来灯台,点上一支鱼脂蜡,将符纸放在烛上烧了,青烟袅袅而起,薄烟之中,青衣的仙人渐渐在空里现了身形。

    “我刚刚才把通灵的法器收起来,这就又来信了,出什么了不得的事了?”

    她问:“我上次说的事情,你转告给上神了吗?”

    玄商道:“祖宗,你从上次说完到现在,统共才过去了一个时辰,就算是律令,这么点时间也追不到瑶风身边去。”

    乐岚“噢”了一声,有些小小的失落,玄商透明的身子绕着烛烟,将她打量了一圈,见她犹犹疑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沉吟道:“你莫不是又惹了什么麻烦了?”

    “差不多。”她道,“我把下凡的事情泄露出去了,好像犯了天条,就想问你一下,这种过错一般要受多大的罚?”

    玄商:“……”

    他恨铁不成钢道:“你怎么不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一块抖露出去?明知道是天条还犯,到时玉帝追究起来,你拿不了仙衔,我看你怎么回南溟跟你爹娘交代!”

    玄商有一个特点,就是凡事喜欢反其道而行之,越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他越能守口如瓶,谈笑风生仿若无事一般;而对于那些无关轻重、鸡皮蒜毛的小事,反而大惊小怪危言耸听。

    他将后果说的越是严重,乐岚反而明白,这其实只是个无伤大雅的小过错,于她的成仙大业并无丝毫影响。

    于是她就顺坡下驴道:“既然天条已经犯了,犯一次也是犯,犯两次也是犯,不如就把我的法力给我,我还能除两个妖怪,将功补过折折罪。”

    说来说去,她的目的到底还是绕回了拿回法力上。

    玄商的回答干脆而果断:“没门。”

    乐岚仍不死心:“你都答应上神照料我了,难道眼睁睁地看着我被人捉去剥皮削骨?若是上神在这里,她定不会见死不救。”

    她动不动就把瑶风上神搬出来镇他,非是故意如此,而是玄商这人软硬不吃,只吃这一套。

    他之前大概欠了瑶风上神一整个天宫那么大的人情,是以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但凡和瑶风上神扯上关系,玄商必定服软。

    不看僧面看佛面,这个法子她以前百试百灵,此时故技重施,不料却失了灵。

    玄商的态度并没有丝毫松动的意思,他正了正色,道:“一码归一码,再一不可再二,别人下界都是历劫,只有你是下凡享福,玉帝已是厚赐,你不好好安守本分,还想作什么妖呢?”

    享福?

    他管如此提心吊胆的日子叫享福?

    乐岚道:“命格上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莫要管命格怎么样,”玄商微微一笑,道;“你娘找过司命之后,你父君又去找了他一次,要他不许听你娘的话胡来,司命他老人家也不容易,哪个都得罪不起,不敢左右你的命局,于是只好拿一份假命格糊弄过了你娘。你在下界,所行所取皆凭你自己心意,是福是祸,也都由你自己修行,无拘无束,难道这样的日子还不好?”

    乐岚懵了,她一直耿耿于怀的命格,竟是份假的?

    “一切皆无定数,你能修成什么样的果,全在你自己,故此就不要想着投机取巧了,违犯天条的后果可不是你能承担得起的。”

    玄商说罢,顿了一顿,心还是软了三分,不着痕迹地提点了一句:“眼下有些事情或许确是难了些,动动你的小脑袋瓜,除了凭蛮力解决之外,有其他更好的法子也说不定。”

    她没精打采地问:“什么法子?”

    他用手指在脑侧比了个“动动脑筋”的手势,道:“好好想想。”

    真没意思。

    符纸燃尽,玄商的身形随着青烟渐渐散去,乐岚对着满桌纸灰叹了声气。

    要她智取,那也得说一声怎么个智取法啊?

    果然求人不如求己,他这天神当的还不如李未阳靠谱。

    说到李未阳……她的头不禁隐隐作痛,重钧的事情究竟要不要提醒他一下呢?

    虽说重钧本人没什么恶意,可他和太子既然有所计划,计划里万一出了纰漏,结果岂不是功亏一篑?

    他们想要兵不血刃地将这场隐患终结在发动叛乱之前,可招安了重钧,不代表就能招安斧师山。

    斧师山后的主使既然另有其人,找到这个真正的幕后“主人”才是关键。

    重钧在斧师山上待了二十年,以他的身份和资历,竟连这些秘密的边都摸不着,可见这些人的防备之心有多重。

    倘若他真的是死而复生的安阳王,那些旧部和下属又怎么会抛弃自己的旧主,转而拥立新主?

    诚如李未阳所言,他们即便真的计划谋逆,其中的主导既然不是重钧,安阳王的旧部又会听命于什么人?

    乐岚苦思冥想,思路却如同一团乱棉,理不出个头绪来。李未阳的忧,她这辈子怕是都分担不了,因自己并没有这个头脑。

    一个丹渚她尚且应付不过来,领悟不到玄商说的“智取”是怎么个智取法,还妄想分析更为复杂扑朔的朝中局势,简直是异想天开。

    她死了心,拿不到法力,也理不清线索,只得安分守己在府中度日,琢磨着玄商话里的意思。

    某一日,李未阳却匆匆找上了门来,似有什么急事,一来便道:“阿玥,我要请你帮一个忙。”

    <<<

    李未阳闲来无事时,溜达去了西市。

    端午虽一早就过去了,河口却还停着几艘花红柳绿的龙舟,此时龙舟未发,几个小孩子在舟上拿桨划水玩。

    一条蜈蚣风筝正在蓝天之上遨游,颜色灰不溜秋的,庞大且丑陋,尾巴上还风骚的挂了一串铃铛,随风摇动时哗啦作响。

    那几个坐在龙舟上玩水的小孩子有眼无珠,指着大蜈蚣兴奋喊道:“快看!龙!”

    谁家在放这么丑的风筝?

    他正鄙夷着,天上那条大蜈蚣忽然“咯吱咯吱”响了两声,接着浑身抽搐几下,一猛子扎了下来,掉进了河里。

    几个小孩叫道:“掉下来了!”纷纷放下划船桨,也不下地,直接跳下水里,朝大蜈蚣陨落的地方游了过去。

    从小长在河边的小孩子就像成了精的鲤鱼,护城河自城内开了一条分支,支流的水流并不很急,那几个小孩水性绝佳,活鱼一样在水里踊跃几下,便游到了风筝残骸处,几人齐心协力,要把那奇丑无比的大蜈蚣拖到岸上去。

    岸上有一人跳着脚叫道:“那几个小鬼!快把风筝放下!”

    他隔着河往对岸看了看,那人打扮像个小厮,模样有些眼熟,他没在意,继续往前走过了一道街口,前面忽然驶来一辆庞然大物,挡住了他的去路。

    抬头一看,只见一辆华盖大车,赵二公子端坐在上,洋洋得意地俯视着他。

    显然,成功堵了李未阳的路让他觉得意气风发,为了表示目中无人,他把下巴卯足了劲往后仰,让人不禁怀疑他是在用鼻孔说话,“那个谁,你挡了本少爷的路了。”

    这人是来找茬的。

    说他横着走,他还真把自己当螃蟹。那么宽的街他哪边不走,非要同他争一块小小的拐角,也是闲人多事。

    李未阳道:“二公子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我人走得好好的,怎么会挡了螃蟹的路呢?”

    赵瑞被他骂成是螃蟹,顿时暴跳如雷,从车上一跃而起,气道:“你不过就会耍几句嘴皮子,有什么真本事!”

    李未阳笑道:“有道君子动口不动手,我当然只能耍耍嘴上的功夫,哪像二公子本领高强,说出手时就出手,干脆利落不含糊,在下望尘莫及,甘拜下风。”

    赵瑞被他拐弯抹角损了一圈,待要骂回去,又骂不过他,气得一挥手,家丁齐齐而上,虎视眈眈把李未阳围了起来。

    这厢气氛正剑拔弩张,长街另一头却走来一队人马,为首的一人道:“哟,这是有什么热闹?”

    赵瑞听见这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白袍劲装的年轻小将策马而来,顿时一愣,惊讶叫了一声:“萧小侯?”

    萧锐向场中瞄了一圈,向李未阳打趣道:“你约我到西市来,是提前预料到了会遇见麻烦,特意找我过来解围的?”

    李未阳笑道:“哪里哪里,只是节外生枝而已。”

    赵瑞看着二人熟稔的模样,脸色渐渐窘迫了下来。他是和李未阳看不对眼,可萧锐身为安国侯府的世子,向来是京城各大家族的拉拢对象,赵家也不例外。

    何况他生性胆小,也就只敢和李未阳叫叫板,遇见手腕硬些的便立即怂成一团毛球。

    萧锐人如其名,他出身军旅,气如斧钺,锐气逼人,和李未阳打着招呼,话锋还未转到自己身上,赵瑞心下已经生出了几分怯意,忙朝家丁使眼色,示意他们把人放过去。

    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仆人,家丁们个个榆木脑袋,只当自家少爷的眼睛抽了筋,不但未放行,见有外人插手,反而把人包围得更紧了。

    萧锐驱马走近,看了赵瑞一眼,赵瑞背上顿时起了一层毛,不待他出口,忙招呼了手下,溜之大吉了。

    两人到了万钟楼,萧锐命随从在楼下坐等,与李未阳上了二楼,落座便问:“说吧,找我什么事?”

    李未阳道:“你马上就要带兵去徐州剿匪了,我当然是给你践行的。”

    萧锐把玩着杯子,不以为然:“你的消息倒灵通,陛下的圣旨还没下,你就知道我什么时候动身了。”

    李未阳道:“我的消息再灵通,也都是从朝上打听来的,中间弯弯绕绕不免耽搁了些,自然有人消息比我更灵通。”

    他顿了顿,问:“我听闻,此次剿匪是你主动请缨?”

    这话一出口,萧锐便知这席践行酒绝非仅仅是践行那么简单了。

    他道:“是我主动向陛下提起的,徐州的匪患猖獗已久,到现在朝廷都没派人收拾收拾,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点事做,有什么问题么?”

    “没什么问题,只是怕你这一趟要扑了个空了。”

    扑空?

    贼寨建在山上,又不会长脚跑了,怎么会扑空,萧锐没听大懂,问:“何出此言?”

    “你在请缨之后,有没有人向你打听过此次行军的动向?”

    萧锐身为军中翘楚,又兼新驸马的尊贵身份,一举一动自然备受瞩目,从他上报开始,前来问候关怀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有关心军情的,他说了声“有”,李未阳又问:“那你可记得向你打听的都有什么人?”

    萧锐把剑眉一挑,“有点多,记不住。”

    与斧师山密信往来的那人,定不会放过京中的一举一动,朝廷出兵剿匪这样的大事,不可能坐视不管,事先必定会摸清楚了萧锐的行军部署,再飞信通知斧师山早做防备。

    他原想着,只要弄清楚了打探消息的都有谁,顺藤摸瓜总能找到些蛛丝马迹,可萧锐既说没能记住,这条线索便作废了。

    他不在这个问题上多做计较,转而跳到下一个话题:“其实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请你相帮。”

    萧锐笑道:“我便知天下没有免费的酒筵,便是践行酒也不例外。”

    李未阳跟着笑道:“这话说的倒令我汗颜了。”

    萧锐道:“你既知错,有话就快说,别误了酒兴。”

    他沉吟了片刻,谨慎地开了口:“我想请你放一放水,到了徐州时,且饶过斧师山,恐吓恐吓他们就算了,不要真与山寨起了冲突。”

    萧锐此次出兵本就是奔着剿匪去的,身为官兵,不和山匪起冲突,难道还要和他们同修联谊不成?

    这要求提得忒荒唐。

    他若有所思地把杯子放下,深深地看了李未阳一眼,道:“说来也怪,加上你,一共有三个人同我提过这个意见,我很好奇,你们都是怎么想的。”

    李未阳闻言一振,问:“都有谁问起过?”

    “除了你,昨天太子也跟我说起了这事,”萧锐摇着杯子回想道,“噢,对了,还有皇后。”

    太子意在招安,不想动什么兵戈,与萧锐说起此事无可厚非,可皇后身为后宫之主,怎的忽然关心起前朝的事了?

    萧锐并不知道斧师山中藏着的不仅仅是一窝悍匪,更是安阳王府的残兵旧部,因此才觉得招安悍匪的想法荒诞不经,他便问了一句:“不知皇后娘娘为何会问起此事?”

    萧锐道:“娘娘觉得,我与公主新婚未久,不宜分居,何况剿匪之时难免身陷险境,若有差池,岂不让连懿徒增担忧。”

    李未阳附和了一句:“娘娘心思周道。”

    萧锐却嗤笑一声,语气有些莫名,听不出是赞成还是暗讽,“皇后娘娘的心思确实周道无遗。”

    他已有了些酒意,口中也渐渐无遮无拦起来,话过一循,忽然没头没脑扔下一句:“你和太子是一路的人。”

    李未阳笑道:“我同你也是一路的人。”

    萧锐摇了摇头,反驳道:“你是太子的人,我可不是。”

    他倒了杯酒,戏言道:“我只是帮了重明一把,你便说我是东宫的人,照如此算,你娶了连懿公主,岂不是就是中宫的人了?”

    他这话里别有所指,萧锐闻言却只一笑,“我生平最厌的,便是朝中趋炎附会,只图权利富贵,却忘了自己的本分。比如那什么天命司,一群道士在那里胡说八道,下面就人奉为圭臬,太子有意铲除天命司是好事,可他之所以这么做,无外乎是为了给将来继位铲平道路。遍观朝野,能不涉权争勤恳护国的,只有定边侯一位,而冷侯爷不久也要挂印请辞,致仕山野,朝中再无纯臣了。”

    他的这番高谈,将朝野上下,连同自己的老爹安国侯在内,一齐踩了个遍,独独捧了定边侯一家,李未阳笑道:“这不还有你弘明祖志,发扬光大么?”

    萧锐酒意上了头,便有些熏熏然了,笑道:“我定当全力以赴。”

    言讫,他道:“你和太子的意见我会考虑,但要我只是驻扎徐州,不作不为,我还不如不去,也省了这趟气力。”

    “你心中把握好度便可,要你手下留情,并非真的无所作为。”

    李未阳叹了一声:“这座匪寨不是你想得那样简单,背后的水可是不浅,我同你说起这些,也是想提醒你,这趟浑水能别趟就别趟,湿了鞋不打紧,就怕卷了进去,从此再难脱身。”

    萧锐说了声“我会留心”,两人把酒喝过一循,便散了场。

    萧锐回去练兵,他则直奔定边侯府而来。

    <<<

    “你要我入宫试探皇后?”

    待听李未阳说完了来意,乐岚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失了聪,“你怀疑皇后和斧师山有关系?”

    “还不确定,”李未阳道,“我观萧锐的神色,皇后与他说的恐怕绝非是劝他注意安全那么简单。她以为联姻之后,安国侯府的势力自然而然收归翼下,却没料到萧锐是个这么出格的。我在国舅府安排的眼线上报说,国舅爷近日来没少往安国侯府走动,却不是找安国侯,而是找世子说话,其中颇多反常之处。”

    他按了按眉心,愁叹一声:“倘若没有关系则罢,若是有……这局面就乱得有点大了。”

    李未阳在发愁,乐岚也在犹豫,她翻来覆去斟酌了良久,觉得重钧的事情还是跟他提点一下,于是递了个黄桃过去。

    李未阳接到手里,说声“谢了”,刚咬了一口,听见她说:“我有些事情要告诉你,有些曲折,你先做好心理准备。”

    她心里向来揣着一兜不为人知的小秘密,他顿时来了兴致,问:“什么事情?”

    乐岚看他一眼,鼓足了勇气,道:“先是重钧,他并非是安阳王的遗腹子,他就是安阳王。”

    李未阳好笑道:“安阳王已经伏诛二十年了,阿玥,你就算是编故事,也朝实际些的方向编。”

    “我没有编故事。”乐岚道,这种死而复生的天方夜谭听来确实虚幻,可她也只能如实转述。

    “这是重钧亲口告诉我的,他二十年前曾经死过一次,后来在徐州醒来,却记忆全失,被看管在斧师山上。此后廿载,他的容貌丝毫未变,期间记起了一些零星的往事,件件都指向他的生前,确是安阳王无疑。”

    “他给我看过他的手,手心没有掌纹,只有两条十字刀疤,他说他的胸口也有道一模一样的伤口,我没有亲眼所见,不知是真是假。他来京城也并非寻亲,而是想借天命司的法器查明自己的身世。”

    乐岚长纾了口气,道:“我所知晓的就这么多,听起来确实匪夷所思,如何取证全在于你,但我总觉得和天命司脱不了干系。”

    李未阳擎着半只黄桃,早忘了下口,半晌,他把黄桃放下,“倘若你说的都是真的……”

    “还有,”乐岚今日不吐不快,既然说了,她便打算把事情吐个彻底,“那日你问起我和天命司之间的过节,我怕说了只会让你多想,便没有告诉你。”

    “其实我同天命司并没有什么过节,只跟丹渚之间有些恩怨,他总以为我和常人不同,外表是个凡人,内里是只妖怪,几次三番想把我捉回去剥皮拆骨。”

    她一气说完,垂了双眸,笑道:“这些事情我谁都不曾告诉,就连我爹娘也不知情,眼下说与了你,算是开诚布公了吧?”

    李未阳倒吸了一口凉气。

    重钧的身份倘若只是给了他当头一棒,打得他措手不及,乐岚接下来的话,便直如泰山压顶,一口将他拍扁在了地底。

    “你……”他张了张口,思绪太多太纷杂,竟如茶壶倒饺子一般,什么话也说不来了。

    他僵坐在原地,连自己的来意都忘了。

    乐岚观他面色不佳,也知一时间要他消化掉这些信息有些困难,遂笑了笑,问:“这些事情先暂时搁下,你方才说,除了试探皇后和斧师山之间的关系,还有其他的么?”

    “不了。”李未阳道,他的三魂七魄总算找回了本体,慢慢归窍,“皇后那边我会另想法子,你好好留在府中,哪里都别去,余下事情等我回来再说。”

    乐岚:“……”

    为什么但凡谈起丹渚和天命司,所有人都要她蹲在家里,不要出门惹是生非?

    似乎只要她不轻举妄动,是非就不会自己长脚找过来似的。

    她骨子里就是个坐不住的,连血脉里流的都是倒刺儿,想要她安分下来,除非盘古重新开天辟地,把他们这族的秉性打回去重造。

    李未阳走后不久,她便按捺不住,同冷夫人知会了一声,进宫去了。

    因是进宫,不是去往其他险地,冷夫人倒也未拦,遣了侍女跟着,便放她出门了。

    连笙自从病好之后,便搬回了自己的寝宫,陛下将丹渚指给她当师父,她始终赌着口气,宁可自己在寝殿之中禁足,也不愿看见丹渚。

    陛下自上次遇刺之后,觉得是自己德行有怠之古,故而上天降下刺客警示,一直闭关潜心修炼,无心管教于她,丹渚也未勉强,除了例行问安,便没怎么出现过,看来也没把这个金枝玉叶的小徒弟当过真。

    如此,两人的相处倒太平无事了。

    乐岚若想名正言顺地参见皇后,不免要先去见一见连笙,便先去了连笙所居的朝阳殿。

    宫中空闲地方多栽绿植,她在宫娥的引路下,从花鲜柳妍的小园里穿过,却在园中瞧见了三个人。

    太子同连懿公主以及驸马爷正在谈笑,乐岚停住步子,遥遥向他见了礼。

    重明微微一笑,点头示意,连懿扬起了一双与连笙如出一辙的大眼,好奇地把她望着,萧锐却微微蹙起了眉,似乎不理解她为何会出现在宫里。

    待到了朝阳殿,宫人前去通报,连笙喜出望外,小跑出了殿门,一把拥住了她,可怜兮兮道:“父皇不许我出宫了,我好久都没有见到你们了呀。”

    她所指的“你们”,约莫还包括了李未阳,乐岚揉着她的头,将自己的腿从她怀抱里解救出来,笑道:“我有事要求见皇后殿下,顺道过来看看你。”

    听见她说“顺道”二字,却不是专程过来探望自己的,连笙顿时有了情绪,闷闷地踢了踢鞋尖,乐岚摸了摸她的头发,哄道:“这次我是有正事要办,下次看你的时候,我带谢颜姐姐一块来好不好?”

    谢颜的美貌想来已经在连笙心里扎了根,她闻言顿时露了喜色,展了眉头,道:“母后正在午睡呢,我陪你慢慢走过去,稍坐一会儿就好啦。”

    乐岚点点头,同连笙一起往玉藻宫去,快到宫门时,她忽然一拍腰包,大惊失色道:“坏了!母后要我抄的字帖忘带了,她肯定又要训我!”

    她急急地就要回去拿,此时玉藻宫已经近在咫尺,乐岚在等候时闲来无聊,便四处散着步,一面思考接下来的对策。

    不知不觉,她走到了后偏殿的廊下,竹木郁郁葱葱,场景有些眼熟,她才想起这是那日和丹渚对峙的所在,一时间头皮发麻,转步便要离开。

    刚踏出两步,她忽然听见从竹林里隐约传来一句人声,声音极浅极轻,亏得她耳力甚好,勉强听出了内容:

    “二十年前的事情,我们不早就两清了么?”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