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皇帝他为老不尊 > 第46章 男人的好

第46章 男人的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肆提着鸽笼跨过门槛, 进入福宁殿内。

    萧询正端坐在龙椅上批阅奏折,听到动静,他头也未抬。

    李肆把鸽笼放置一旁的地上, 打开笼门,把手伸进去, 小灰毛自觉地跳到他的食指上。

    他取出鸽子腿上系着的木棍, 抽出塞在里面的纸条,转身疾步上前,递给萧询。

    “主子, 青州那边的回信来了。”

    萧询闻言, 双眸噌地一亮, 忙放下手中朱砂笔, 接过纸条展开阅读。

    “安好,勿念。”

    一共四个字,字迹龙飞凤舞,字里行间溢出那丫头对他的嫌弃、不上心。

    萧询心里一梗,他写了一长串,她就回四个字,多一个也不愿。

    这丫头太懒了, 也不知道提醒他天冷加衣。

    由此可见, 她必定在青州玩得乐不思蜀。

    算了, 暂且不与她一般计较,赖他咎由自取, 谁让他把人惯成这样。

    萧询把纸条妥帖收好,决定再过几日回信给她, 省得她嫌烦。

    正要提笔继续批阅, 萧询眸光一顿, 抬头唤姜德一,“摆驾宝慈殿。”

    一盏茶后,宝慈殿。

    萧询还未走到殿门口,便听到殿内太后爽朗的笑声。

    “曦儿有心了,哀家就知道她回青州还惦念着我,嬷嬷你瞧瞧,曦儿给哀家寄的这身衣裳好不好看?”

    “主子穿啥都好看!”常嬷嬷的夸赞声也跟着传了出来,“公主眼光好,知道什么色的适合主子。”

    萧询步伐一顿,脸色微妙。

    跟在他后面的姜德一见状,心疼自家主子,上赶着疼惜曦和公主,到头来一份礼物未收到。

    哎呦,这人呐剃头担子一头热,委实不太好。

    萧询咳嗽一声,姜德一立即扯嗓子,“皇上驾到——”

    殿内的一众宫人纷纷跪地行礼。

    “免礼。”萧询掀起袍子,跨过门槛,“都散了吧,朕和太后说会儿话。”

    宫人们鱼贯而出。

    常嬷嬷忙起身给萧询斟茶。

    太后见到萧询,止不住地乐呵,笑容就没从脸上下来过,“皇帝来得正好,快来瞧瞧曦儿给哀家寄的这身衣衫,可好看?”

    萧询落座到椅子上,视线在太后身后溜达一圈,章丹色外袍,等闲人压不住,那丫头眼光确实不错。

    “好看。”

    太后闻言忙咧嘴笑,指着摊在桌上的信,“嬷嬷刚念完一半,皇帝继续念给哀家听一听。”

    萧询这才注意到桌上放着厚厚一叠信纸,他眸光几变,心上仿佛被人插了一刀。

    姜德一憋着笑,把信纸接过来,转递给萧询。

    萧询捏了捏,微勾唇角,小丫头片子厚此薄彼,写的真多。

    他收敛醋意,仔细朗读——

    “太后恭启:

    晨曦在青州一切皆好,外祖父身体康健,舅父舅母、姨母姨夫待晨曦如旧……”

    整整三页信纸,讲诉她在青州的点点滴滴,小女儿家的心思一览无遗。

    大抵同为女子,有些话适合对太后讲,却不便对他说。

    萧询吃味,却又无可奈何。

    太后摇头一笑,“哀家听出来了,曦儿外祖一家疼她入骨,她想在青州多住一段时日,虽然哀家挺想她,但青州那里毕竟是她的亲人,她留在青州过年也行。”

    过年?

    那可不行,近半年见不着人,萧询会疯,至多给她过完仲秋,不能再多了。

    萧询叠好信纸,不经意转移话题,“母后,再有一月智空大师便能回来,朕届时会请大师进宫一趟,为后宫众人诵经祈福。”

    提及此事,太后愣住,“哀家差点忘了这茬,曦儿今年运气多舛,是得回来一趟,公主府刚搬进去,也得好好热闹一番,皇帝,正好你在,你替哀家去信一封。”

    萧询如愿以偿,“我愿为母后效劳。”

    常嬷嬷去准备笔墨纸砚。

    姜德一眼皮一颤,暗忖姜还是老的辣。

    ————

    两日后,苏子恒终于赶回青州,带回来一堆稀奇玩意。

    他无意中瞄到李一,觉得此人身形气质像极了崇州萧景身边的护卫,于是旁敲侧击问江晨曦可曾去过崇州。

    “二表哥怎会如此问?当日商船在崇州停靠半日,我并未下船。”江晨曦眼也不眨地撒谎,暗忖是否哪里露出马脚。

    苏子恒挠了挠头,或许是他多虑。

    晚上就寝前,江晨曦额外叮嘱兰英与夏菊,切不可对外透露她与萧询的事,即使苏家人也不行。

    俩丫鬟点头如捣蒜,举手发誓绝不乱言。

    没过几日,江晨曦频频打喷嚏,惹得苏家众人格外上心,熬姜茶的熬姜茶,缝制冬衣的缝制冬衣,舅父苏明文还严令禁止苏子瞻带她出去疯玩。

    大表嫂范氏还未出月子,舅母体贴她生双胎辛苦,务必让她坐满俩月再下床。

    范氏听说后,忙劝慰江晨曦,“小妹,你甭搭理公公的话,你难得回青州一趟,只要不着凉,敞开玩便是,孩子有人带,表嫂只有一事相求,晚上让你大表哥早些回家。”

    江晨曦羞愧不如,一边哄孩子一边笑道:“大表嫂体贴,曦儿可不能不讲理,明日我和二表嫂去捉螃蟹,不用大表哥作陪。”

    翌日,江晨曦与二表嫂葛氏泛舟湖上,葛氏快人快语,妙语如珠,逗得江晨曦笑得前俯后仰。

    “小妹,我若是你,下半辈子就不再嫁人,找几个面首养着,岂不快活?”

    葛氏语出惊人,江晨曦一点儿不意外,葛氏痛恨这世道,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只能从一而终。

    江晨曦即使最后不与萧询在一起,也不会花钱养面首,她自有主张。

    “表嫂,曦儿视钱如命,舍不得花钱养男人,惟愿一人潇洒过半生。”

    葛氏是过来人,自然能察觉江晨曦还是处子之身,四下无人,婢女们都在另外一艘船上。

    葛氏低声打趣她,“傻丫头,你还没体会到男人的好罢了,夫妻敦伦,有利于身心康健,你前夫莫不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语也就葛氏敢说出来!

    江晨曦霎时羞红了脸。

    男人的好不好,她暂且不知,反正萧询疼宠她时,她的确不由自主……

    欢喜。

    江晨曦摇头,握着船桨,有一搭没一搭划水,“表嫂,曦儿不怕您笑话,太子心中有旁人,背着我把人带回府厮混。”

    关于萧承熠,江晨曦不想多说,已经和离,多提无意。

    葛氏瞠目结舌,竟不知和离真相如此。

    “也罢,该你的跑不了,嫂子不该提这事,嫂子不好。”

    “无妨,曦儿谢表嫂关心。”

    晚间,葛氏把此事透露给苏子恒,苏子恒听后一语不发。

    葛氏知他心里不好受,那人到底是当今太子,他们娘家人帮不上忙。

    良久,苏子恒轻声一叹,“不管如何,有太后替小妹撑腰,京城还有她父兄,往后余生不会太难过。”

    葛氏走至床沿,弯腰整理床铺,“我若是小妹,就不回京城,碍着皇家的颜面,京城世家高门哪敢与她结亲,还不如待在青州养老,找几个看得顺眼的公子聊聊人生——”

    “你拾掇小妹养面首?!”不愧是夫妻,苏子恒一下子猜出葛氏的用意。

    葛氏翻了一个白银,扔了被子,两手叉腰,“怎的?小妹贵为公主,她若下半辈子不嫁人,你这个当表哥的还不允她养几个相好?非要给她弄几座贞节牌坊?!”

    “哪跟哪,娘子相岔了,为夫不是那个意思……”见葛氏故意找茬,苏子恒按捺脾气,忙过去柔声劝哄。

    葛氏看在小妹的面子上愿意主动从娘家回来,省却他不少功夫,他千万不能再把人得罪了。

    苏子恒没有那么迂腐,只认为江晨曦值更好的,人与人的姻缘说不准,没准下一个就更好。

    “啧啧,你心里不会已经替小妹物色好人选了吧?”

    葛氏顺台阶下,不过她精明,一下子戳中苏子恒潜藏的小心思。

    苏子恒狡辩,“别胡说!不早了,快就寝吧。”

    ————

    秀景苑里,江晨曦做梦梦到了萧询。

    她回来至今,约莫过去二十天,第一次梦到萧询。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大抵白天想到了他,夜里不可控制地梦到他。

    梦到二人还在回青州的商船上,她坐在他怀里,他讲前朝野史给她听。

    画面一转,又梦到他把她压在身下亲,惹得她声声哭啼。

    这一梦,便一发不可收拾。

    思念如山倒如海啸,奔流不息,徘徊不去。

    仲秋当晚,她与苏家人吃螃蟹喝美酒,众人成双成对赏月,她形单影只,面上兴致高昂,回厢房后,心里空落落的。

    千里之外的京城,忠勇侯府小侯爷今夜小登科,府外车水马龙,府里张灯结彩,席开百桌。

    江如海与礼部同僚坐在一处推杯换盏,江晨宴离席,站在后花园里,对月饮酒。

    须臾,身后有脚步声响起。

    “江大哥?”

    江晨宴听到熟悉的叫唤,忙转身四顾,只见崔琳琅与其侍女站在抄手游廊处,朝他微微行礼。

    江晨宴一饮而尽杯中酒,随后缓缓朝崔琳琅走去,他站在游廊外,守着礼节与她寒暄。

    “崔姑娘,好久不见。”

    平京第一美人名不虚传,即使并未刻意盛装打扮,发髻上只别了一跟玉簪,也丝毫不输席间众多贵女风采。

    侍女有眼力见,悄无声息离开游廊,候在远处。

    崔琳琅行事落落大方,面对江晨宴的淡淡打量,她双眸坦荡,“江大哥,你可曾收到曦儿妹妹的来信?她可有提到几时回京?”

    江晨曦不在公主府,崔琳琅收不到她的信,也不便私下去找江晨宴,今日王靖康与江蕙兰大婚,江晨宴定会出席,遂早早过来等他。

    见崔琳琅如此问,江晨宴不由得哂笑,“在下替小妹谢过崔姑娘,那丫头估计回青州玩得太开心,忘了给我等写信。”

    江晨宴如此一说,崔琳琅善解人意道:“那倒也是,琳琅家乡就在平京,不曾体会过亲人在他乡的经历,既然江大哥也不知,那琳琅便再耐心等一等。”

    “崔姑娘放心,若在下得了信,便立即派人去贵府告知。”

    “那有劳江大哥。”

    京城众人心里乐不思蜀的某人,却在闺房里伏案画花样。

    江晨曦决定给萧询绣制一副围脖,她先弄个花样出来,回头求二表哥去猎几只野兔,做个兔毛围脖。

    为了掩人耳目,她还给苏鹤之、苏明文等一众长辈也绣了。

    夏菊不会刺绣,主动选择去猎狐狸,兰英与苑里的丫鬟们帮忙打下手。人多力量大,半月便做出了十幅兔毛围脖,一只狐狸毛围脖。

    给萧询的那副,江晨曦不假他手,一针一线亲自绣。

    苏鹤之等人收到后高兴至极,转头便赠送江晨曦不少银子。

    九月底,江晨曦收到太后寄来的回信,太后盼她回京过年,顺道提了一句相国寺的智空大师十月底回京 ,届时会进宫给众人祈福芸芸。

    江晨曦熟悉萧询的字迹,一看便知是他代写,太后催她回京,其中不泛他在里面推波助澜。

    思及此,江晨曦心里说不出来的滋味。

    既盼回京,也想在青州多留一段时日,一时陷入两难。

    作者有话说: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