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漏掉的三千字补上了
佟珍珠回到自己住的西厢房, 用钥匙打开一直锁着的旧皮箱,翻找出那两块布料,看到了许运昌送给她的那件裙子。
她忍不住从纸袋里拿出来往身上比了比。
是一件鹅黄色碎花的连衣裙, 质地和做工都不错,而且款式也很时髦,是现在很时兴的款,今天她和张明兰逛东单的时候, 还看到了类似的。
一件可贵着呢, 好几十。
她把裙子叠好又放回去了。
算算时间, 从北京到版纳,寄信差不多要十天到,如果是包裹, 估计得半个月, 现在已经八月初了,等她做好了,再寄给许运昌, 估计就要九月了。
佟珍珠犹豫了一下,想着不如干脆先给他做。
反正她现在不缺衣服, 她姑姑前几天来过,又送给她两条她表姐不穿的旧裙子,也不是很旧, 都有六七成新, 就是款式不流行了。
既然要做, 那就要做好。
佟珍珠找了一些旧报纸, 开始认真的打版了。
上一世她没做过成年人的衣服, 而且也没量许运昌的尺寸, 这就有些为难了, 因此,一个纸版打了好几天。
纸版打好了,她仍然不敢下剪子,跑到附近的裁缝店请教了半天,回到家,才有些忐忑的把布料给裁了。
一旦上手了就快了,只用了三天的功夫,许运昌的两身儿衣服都做好了,这天下午只有两节课,她去隔壁借了熨斗,很快就熨好了。
第一次做成衣,怕做不好,选择的款式都是十分普通的,但她看着崭新的衣服,觉得许运昌穿上一定会特别帅气。
可惜她是看不到了。
也不知道许运昌什么时候能够返城,印象中,上一世他是七五年冬天,是他父母都平反了之后,才从云南回来的。
她那时已经跟赵建林结婚了。
也是挺巧,因为许运昌家,和赵家竟在一个胡同里,她见过许运昌两次,后来没多久,就听说他出国了。
佟珍珠看着剩下的布头,觉得手有些痒,干脆都收拢在一起,连设计图都不用,直接就缝了一个很可爱的小熊布偶。
只是找不到棉花和海绵,她走出门四下里看了看,拿了个凳子去摘银杏叶子。
才刚摘了一小把,佟珍琳背著书包放学了,她好奇地问,“姐,你在干嘛呢?”
佟珍珠笑笑,“帮我拿个东西盛着。”
佟珍琳跑到屋子里拿了个搪瓷盆子递给她,她采了满满一盆子,觉得差不多够用了。
平铺着晒到屋里的窗台上了。
“姐,你这到底做什么用啊?”
佟珍珠拿出那个小布偶给她看了看。
佟珍琳眼睛一下子亮了,“它好可爱啊!”
佟珍珠说,“中间得填上东西才好看,叶子干了就能放进去了。”
佟珍琳拿着不放手,忽然冲她作了个揖,“姐姐,我的好姐姐,我的漂亮好姐姐,这小熊给我成吗?”
佟珍珠笑了,“成啊,你别后悔啊。”
佟珍琳说,“我指定不后悔!”
她拿上小熊跑到正房里屋,打开最靠里的大衣柜,踩着凳子把一床新棉絮好一顿拽,拽下来的棉花都塞到了布偶里。
第二天,佟珍珠刚进教室,张明兰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塞给她一封,“你的!云南来的。”
佟珍珠接过来看了看,上面的字迹刚劲有力,是她从未见过的。
但她有一种预感。
果不其然,信是许运昌写的,内容非常简短,就问候了一下,催促她尽快把衣服做好,然后,没了。
佟珍珠看了一下落款,是她离开农场的第二天。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封简单的信,佟珍珠一连看了好几遍。
她不知道,其实这封信,许运昌也写了好多遍,改了又改,最后选择了最短的一张。
佟珍珠走后,对于其他人来说,没什么影响,大家还是如常上工,如常赶场,最近五分场为了活跃气氛,搞了一个文艺宣传队,赵建林和刘爱玲都参加了,大家都还挺乐呵的。
唯有许运昌,成天冷着一张脸。
他没了干活搭子,好多女知青都动心了,跟他一起干活儿,那指定特别轻松,之前佟珍珠那待遇,谁不羡慕?
可惜许运昌都不同意,就连孙娅娇滴滴的冲他哭,他都不松口,最终,农场安排的是男知青高志军。
这天上午两个人一起开荒栽树,许运昌本来好好的,不知为什么一下子晕倒了。
其实在农场这种情况还挺常见的,天气热,劳动强度太大,不过大多数晕倒的都是女知青。
男知青比较少。
而且晕倒的一般都是平时身体不太好的。
按说起来,许运昌不应该啊。
高志军赶紧叫了马组长,后来许运昌被送到营部医院,接待的大夫中医出身,很擅长针灸,在人中扎了一针之后,许运昌才悠悠醒来。
他歉意的笑了笑,说,“没事儿,我有血糖低的毛病。”
护士过来抽了血,检查结果出来之后,大夫看着血糖那一栏,那飙高的数据,异常震惊。
病人自己说有低血糖,但实际恰恰相反,他是血糖高,高到一定的程度,引起的昏迷。
这大夫怀疑结果有误,下午又测了一次,这次数据略降,但跟正常人比,那还是非常高的。
最终,他在疾病诊断一栏上写下了糖尿病三个字。
从营部医院回来,许运昌立即写了因病要求返城的申请书,并且主动又去了设在景洪的团部医院,复查结果差不多,血糖数值是正常人的两倍多。
团部医院也下了同样的诊断,还给他开了假条,让他休息一段时间。
一开始,刘书记也以为他真病了,觉得他这种情况,的确不适合在农场工作了。
但同时也特别疑惑,许运昌平时身体好得很,从来没有病过,怎么就一下子得了这么大的病呢。
刘书记就给团部一个相熟的军医打了电话,结果他把许运昌的情况说了说,他的老同学一开始还认真的分析了,但在各种症状都对不上之后,忽然就笑了。
他说其实正常人的血糖,如果在摄入大量糖分后立即检测,数值也会很高。
不过也说不准,备不住许运昌就是很少见的轻症,这种轻症,最近其他农场也有,都上报了好几个了。
话说到这份上,刘书记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天傍晚,他让人把许运昌叫到了家里。
刘书记从抽屉里拿出那张诊断书,瞪着眼问,“运昌,这怎么回事儿啊,你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
许运昌特平淡的说,“这上面不写得很清楚吗,您不会看不懂吧?”
刘书记气急反笑,“即便你因此顺利回了北京,这个是要写在档案上的,你年纪轻轻就有糖尿病,哪个单位敢用你?”
“没有工作,还不如在农场呢!”
这两年各个农场知青流失严重,其中因病回城休养的也不少,生的病五花八门,心脏病高血压哮喘肝炎风湿病什么都有。
除了风湿病有可能是真的,其他统统都是假的。
都是知青趁着回城探亲的时候,托关系找大夫开的。
农场领导对此心知肚明,可为了□□,一般都是给盖章签字的,至于团部放不放人,那就要看运气了。
因为上头的领导,也不知道具体怎么规定的,有时候卡得松,不需要复查,有的时候是突然派一辆车,把要求病返的知青都拉到团部医院。
今年春天,五分场几个知青就碰上了,结果除了一个风湿病的,其余都是伪造,不但没有走成,还被记了大过,在整个团部通报批评了。
许运昌浑不在意,“先回去再说,工作可以临时去找,北京城那么大,我还能找不到一个吃饭的地方?”
刘书记气呼呼的说,“你这是弄虚作假,你以为你这样就能顺利返城?一旦复查被发现是假的,你不但走不了,还会在档案上被记大过。”
记大过可比生过病更严重,生病可以治,治好了拿出痊愈证明就成了,但档案上的大过,那是要带一辈子的。
许运昌还装糊涂,“强哥,你说的这都什么啊,我是真的生病了,团部什么时候要求复查都可以。”
刘书记叹了口气,“运昌,有些情况你可能不太了解,我也不方便透露太多。”
“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老师和师母的问题,应该很快就会被解决了。”
“到时候无论你是上学还是工作,都非常容易了,档案上也是清清白白的。“
许运昌却嗤笑一声,“很快是多快?我六八年就来农场了,都已经六年时间了,还要再等几年?”
”这地方我待够了,一天都不想多待了。“
之前刘书记各种张罗帮着许运昌回城,许运昌自己从来没有表现得这么迫切,现在竟然连这种损招儿都想出来了。
那指定是有原因的。
除了佟珍珠,还会有别的原因?
刘书记劝他,“运昌,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你也不能使这些歪路子。“
”人这一辈子长着呢,得多想想以后。“
说完却又奚落道,“我之前就说,这次的上学指标不给佟珍珠,等你的返城手续办好了再说。”
“你当时非说让她先走,现在后悔了吧?”
许运昌却说,“我后悔什么啊,我根本没跟她处对象,她走了就走了呗。”
刘书记两口子都大吃一惊。
刘大嫂说,“运昌,你说什么胡话呢,你和珍珠处对象,这不咱农场都知道吗?”
“她才回北京,就要跟你分手了?”
许运昌矢口否认,“什么分手,想什么呢,我俩真的没处对象,就是一块儿去山上挖药材,被赵建林那孙子看到了,说得特难听,他说佟珍珠和我好,是她瞎了眼。”
“我这一时冲动,就跟佟珍珠商量个一下,就假装处对象。”
刘书记盯着他说,“能有这么简单,你答应她什么了,帮她回城?”
许运昌笑了笑,“我能帮她什么呀,以她的表现,这次招生指标不应该归她啊?”
刘书记气得不行,“你是没帮她,我帮她了,如果你们不是这种关系,我会帮她吗?”
许运昌说,“强哥,我知道,你对佟珍珠一直有芥蒂,可当初那事儿,佟珍珠是受害者,假如她是你亲妹子,你会咋想?”
刘书记哼了一声,说,“我可没有这么有胆量的妹子。”
他和陈营长是多年的好友,陈四海是个单身汉,的确嘴花花了一点,可人品是过关的,他把佟珍珠叫到自己办公室,不过是想聊一聊,尽快彼此了解一下,不会真把佟珍珠怎么样。
没想到为此挨了一刀。
军人不怕流血,挨一刀没什么,可佟珍珠实在太狠了,捅了人就立即去找了赵团。
也是巧了,前几天二分场有个知青偷了花生,一个副营长就把这个知青捆起来打,这种管理方式太过粗暴,为了这个,赵团刚刚在电话里被上级严厉批评了。
听到又发生了这种事儿,而且是发生在团部,简直是雷霆大怒,陈四海不但被关了一个月的禁闭,还被一撸到底,从副营长成了普通的大头兵。
但要是换位思考,人家千里迢迢来支援边疆的女学生,刚来到这儿,一个五大三粗的军官就要求单独聊天。
年轻姑娘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说来说去,的确也是陈四海的错。
只是任谁也没想到,一个娇滴滴的姑娘,竟然随身带着刀,还竟然真敢下手。
刘书记皱了下眉,说,“运昌,你这不符合规定,这体检表你自个儿拿回去吧。”
许运昌怒了,“凭什么不行啊,我血糖高,真有糖尿病,不信我可以去团部医院复查。”
刘书记嗤笑一声,毫不留情的戳穿了他的谎言,“你是有糖尿病,还是糖水喝多了?”
刘嫂子眼见两人要吵起来,连忙说,“国强,我看运昌最近气色是不大好,没准儿真的是病了。”
“要我说,运昌都在农场六年了,也没入党也没提干,回城也不见得是坏事儿。”
“档案上留底也没啥,又不是其他错误,谁还能不生个病啊?”
刘嫂子适应不了南方潮湿的天气,就落下了风湿病,好在不算太厉害,吃点药就能熬过去。
许运昌走后,刘嫂子埋怨丈夫,“你这人可真是的,你帮不了运昌,人家自己想了办法,你还拦着干啥?”
刘书记特别无奈,觉得身边人觉悟都太低了,“他那是什么办法,是歪门邪道!”
刘嫂子直接骂道,“你是不是傻啊,别人用这个法子回去了,你的兄弟凭啥不能?佟珍珠回北京了,他能不着急?”
“那姑娘长得那么招人,别看他不承认,他指定喜欢人家!”
“就像你当年,不也是傻乎乎的追我追到山东了吗?”
刘书记拿出一支烟,转身出去了。
收到信的当天傍晚,佟珍珠就把衣服寄走了,本来她打算把那条裙子也一起寄走,可临到填单子,她又反悔了。
直接从包裹里又拿出来了。
她也给许运昌写了一封信,也特别简单,比许运昌的还短,就寥寥问候了几句。
她和他的关系,说陌生,当然不陌生,说熟悉,却也算不上太熟悉,毕竟实际相处的时间并不长。
但的确又是,不太一样的。
每当想起他,她的心里就觉得暖暖的。
佟珍珠虽然住在轻工局家属院,但平时忙着上学,周末一般就去了杏儿胡同,和周围的邻居都不熟。
可还是有不少人生了心思。
因为他们觉得,这佟局长的大女儿,不但十分漂亮,待人接物也大方得体,这院里不管是谁给她打招呼,她都是笑吟吟的。
不像那个齐珊珊,高兴了还成,不高兴了就拉着一张脸。
这么好的姑娘,介绍对象可得抓紧了。
这天是周六,机关单位都休息半天,轻工局的一个姓陈的女干部找上门了。
佟贵民不在家,齐珊珊懒得做饭,打发儿子去国营饭店买了肉包子,这会儿吃完了正看电视呢。
她的态度不冷不热的。
陈科长四十多岁了,是轻工局有名儿的媒婆,一张嘴简直了,还特别会察言观色,她不提别的,先是噼里啪啦把齐珊珊夸了一通。
齐珊珊脸上有了小模样,这才想起来问,“陈大姐,你有什么事儿啊?”
不忘补了一句,“要是局里的事儿,那就甭说了,还是等老佟回来,你直接跟他说。”
陈科长笑了笑,“不是,我今儿来,是为了你家珍珠。”
齐珊珊一听又不高兴了,“哦,她这么了?”
陈科长说,“我这儿有个适合的人家,想跟她说一说。”
齐珊珊跟佟珍珠斗法,到现在都还是落下风呢,这心里早就憋得难受了,最气人的是,因为都是些小事儿,她甚至都不好告状。
她也不是没跟佟贵民提过,可佟贵民根本都不当回事儿。
反而还让她大度一点,说她毕竟是长辈。
要是早早把佟珍珠嫁出去,那倒也不错。
齐珊珊说,“什么人家?”
媒人的嘴骗人的鬼,陈科长半真半假的说,“小伙儿大专毕业,是冶金局的干部,今年二十三了,长得也好,特别精神,父母也都是干部。”
“眼光可高了,我给他介绍多少姑娘都没看上。”
齐珊珊一听还真不错,“那行吧,等老佟回来,我告诉他。”
陈科长赶紧说,“那成,齐院长,我就等着您的好消息了。”
晚上九点多,佟贵民才回了家。
齐珊珊关了电视,让佟珍琳回了西厢房,说,“贵民,我有事儿跟你商量。”
佟贵民好奇,笑着一把搂住她,“什么要紧事儿啊?”
齐珊珊说,“今儿陈红来了,说要给珍珠介绍一个对象。”
佟贵民听了却皱起眉头,“这条件听着也很一般,陈红那人说话向来没谱,就这说不定还有不少水分呢。”
“我记得陈红家里有人就在冶金局上班,好像是他的姐姐,备不住介绍的是她的亲戚。”
“不成。”
齐珊珊不高兴了,“怎么就不成了,你咋知道人家说的就是假话,总得见一见再说吧?”
自从大女儿搬进来,佟贵民虽然不经常在家,可也注意到了,佟珍珠真的挺不错,性格和处事没得挑。
一点儿都不像他那没脑子的前妻。
最妙的是,她谁都不打怵,在这个家里,齐珊珊都被她压了一头。
他这人心思敏捷,齐珊珊说的那些事儿,他怎么会不懂,只是装糊涂罢了。
至于长相,那就更不用说了,是糅合了他和沈玉梅的优点长的,别说外人了,有时候他回家一看,都觉得可真是太漂亮了。
他还跟护士培训班的老师打听了,说佟珍珠在学校表现的也挺好。
总之一句话,他满意极了。
佟贵民觉得,他这个大女儿,可不是一般人家能娶的,就算是嫁到市长家里也完全可以。
岂是一个小小的冶金局干部能肖想的??
他耐心的解释,“珍珠找对象还不急,我留意着就行了,赵区长家的老三,听说也没找对象呢。”
他话只说了一半,齐珊珊就听懂了,佟贵民这是想把佟珍珠介绍给区长的儿子。
她这心里就更酸了,不过,自从她父亲从副区长的位置上退休了,她在家的地位大不如从前了,她不敢出言讽刺,只能漫不经心的说,“那也挺好的。”
佟贵民捏了一下她的脸蛋,说,“这事儿你甭管了。”
第二天,佟珍珠吃了早饭,预备先去枣花胡同打个照面,然后去杏儿胡同帮着姥爷干活儿。
沈老爷子最近接了一批不算小的活儿,给一家幼儿园做五个桌子,其他工序还成,就是做成白茬之后,刷漆的活儿不太行,因为他老了,手偶尔会抖,请人又不值当的。
佟珍珠昨天练习了一下,还算可以。
佟贵民却把她叫住了,说要带她拜访朋友。
佟珍珠面露犹豫,“中午之前能回来吧?”
佟贵民倒是巴不得在赵区长家吃饭呢,但这种可能性不大,他说,“指定回来了。”
司机拉着佟贵民和佟珍珠,没一会儿就在东城一处四合院门前停下了。
佟珍珠认出来了,这是榴明胡同。
赵区长出了名的不爱应酬,周日果然在家,只是对他这个局级干部的到来,有点不冷不热的,佟贵民也不觉尴尬。
基本都是他在说,赵区长在听。
佟珍珠有点无聊,从旁边书架上拿了一本书随便翻翻。
过了一会儿,赵区长的爱人,卫生局的副局长梅爱华来了,她的态度可比赵区长热情多了,这是因为多年前,她和佟贵民曾经是夜大同学。
当时班上她的年龄最大,和所有人关系都挺好。
“贵民来了,我这出去办了点事儿,才回来。”
“这是你闺女啊,也都这么大了,长得可真漂亮啊。”
佟珍珠笑着喊了一声梅阿姨。
梅爱华又夸了她几句,去厢房把自家老三叫来了,赵宏斌本来正在屋里研究人体解剖学呢,有点不耐烦。
但看到佟珍珠后眼睛都直了。
呵,这谁家的姑娘,比他们医院的院花还漂亮呢。
梅爱华瞪了一眼呆头鹅一样的儿子,介绍道,“宏斌,这是你佟叔叔家的女儿,叫珍珠,还在上中医学院的护士培训班。”
“珍珠,这是我儿子宏斌,他在第二人民医院工作。”
赵宏斌高中毕业后,梅爱华就安排他直接参加了工作,在医院行政上,工作很轻松,收入还挺高。
他不是学医的,但说起相关话题,竟然头头是道的。
佟珍珠虽然算是专业的,可学的是护士,而且上得是培训班,重实践轻理论,到目前为止,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不算多。
倒是还不如赵宏斌这个外行懂得更多。
估摸着,他应该是看了不少书。
因而,两个人聊天,多半都是赵宏斌在说,她听着,时不时给一点反馈,反正总体来说,聊得还算成。
梅爱华在旁边看着挺高兴,她一共有三个孩子,这前头两个大的都已经成家立业了。
唯独她最偏爱的小儿子,让她不省心。
眼瞅着这都参加工作三年了,今年都二十四了,还没找到合适的对象。
她这当妈的,四处找人张罗,各路媒人也介绍了不少了,要照她的眼光看,大多数姑娘都挺不错的。
可他这儿子,每次都是见上一面就没下文了。
下班后没别的,成天闷在屋子里看书。
梅爱华真是没想到,佟贵民竟然有这么漂亮的女儿,这可真是的,怎么不早带着来家里做客啊。
她和佟贵民老早就认识,自然也能猜出来,佟珍珠应该是他和前妻的女儿,不过这也没什么,也不算是啥丢人的。
瞧瞧老三那劲儿,可真能聊,一边说话,一边还挺殷勤的给人家姑娘拿水果,还给续了茶水。
梅爱华再偷偷观察佟珍珠,更是越瞅越喜欢,这姑娘生得可真是好,白嫩嫩的小脸蛋,水汪汪的大眼睛,唇红齿白的,别说小伙子了,她都爱看。
这么漂亮的姑娘,打扮得却一点都不招摇,身上的裙子看着有些旧了,款式也不时兴了,沙发把手上放着她的布包。
是那种用碎布剪成三角形,一点点拼起来的,倒也不难看,可这种包,现在哪还有人用啊,都是节俭的家庭妇女才会使。
爱美的姑娘,哪有背这个的呀,都是去东单或者王府井去买上海产的皮包。
不少工人都去买呢。
看来,这前头的闺女,还是受到了薄待。
赵区长态度比刚才热情了不少,佟贵民和赵区长两口子聊天,聊得那叫一个热闹,直到佟珍珠第二次给他使眼色,他才笑着告辞了。
“赵区长,梅姐,我就是带孩子来串串门,这就走了。”
梅爱华说,“贵民,急什么,中午留下吃饭吧,今儿有新鲜的鱼虾!”
佟贵民是很想留下来的,无奈佟珍珠扯了扯他的袖子,他笑着说,“不了吧,太打扰了。”
梅爱华倒是没有再坚持,她让赵宏斌去厨房拿了一只塑料桶,里面有一条挺肥的鲤鱼和一些虾,说,“这东西就得赶紧吃,放不住。”
佟贵民隔一段时间就来赵区长家,每次自然都不空手,带的东西都不算贵重,但都是实用的,这次来带的是五斤一小包的大米。
这还是他第一次收到回礼呢。
他高兴的接过来了。
临上车,赵宏斌跑过来,特意跟佟珍珠说,“刚才忘了说了,我在第二医院院办上班,你要有什么事儿,可以去找我!”
佟珍珠随口答应了一声。
车子拐出胡同,绕过一条街,在王府井前面停下了。
佟贵民说,“珍珠,爸爸工作太忙了,也没空陪你,走,咱们去逛逛,看上什么就买什么。”
渣爹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周末,商场里很热闹,佟珍珠先去了钟表柜台,挑了一只手表。
价格不太贵,但也不便宜,六十七块。
佟贵民痛快付了钱,佟珍珠直接把手表戴上了。
她早就想买一只手表了,手里也有钱,只是一下子花掉几十块,她有点不舍得。
这会儿时间不早了,都十一点了,佟珍珠生怕干不完刷漆的活儿,说,“爸,我没有别的想买的了,我从这儿直接去杏儿胡同了,有一趟公交车可以直接到。”
佟贵民却说,“来都来了,怎么能只买个手表啊,走,去服装柜台看看。”
也成吧。
佟珍珠就跟着他去了,飞快地挑了一条杏黄色的裙子,佟贵民还嫌不够,指着一件月白格子衬衫,问,“这件也不错吧?”
她点了点头。
路过箱包柜台,又买了一只奶白色的皮包。
因为买东西耽误了时间,佟珍珠赶到杏儿胡同都十二点多了,沈老爷子还在院子里吭哧吭哧的锯木头呢。
“姥爷,您还没吃饭了吧?”
老人家擦了把汗,笑呵呵的说,“就剩最后一点活了,我寻思干完再吃。”
佟珍珠举了举手里的小桶,说,“这儿有鱼有虾,我这就做给您吃啊!”
最近她每次都带着东西,不是鸡蛋就是面条,要么就是从国营饭店买来的肉包子,看到鱼虾,沈老爷子挺心疼,“珍珠,你那儿买的,这玩意儿挺贵的,下次可别再买了。”
佟珍珠说,“没花钱,不是买的。”
这年头,鱼虾是稀罕物儿,有钱也没地儿去买,估摸着佟贵民也不咋能吃到,她提出要把鱼虾拿上,他还愣了一下呢。
当时看着渣爹心疼,她还挺高兴。
佟珍珠做了个白灼虾,红烧了鲤鱼,祖孙俩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顾不上歇,赶紧的就开始干活了。
因为怕油漆沾到身上,佟珍珠找了一个旧围裙,还戴上了套袖和帽子,她刷的特别认真,先上一层底漆,然后再刷浅褐色的油漆。
眼瞅着天快黑了,活儿也马上干完了。
佟珍珠刷完最后一道油漆,把刷子放到桶里,刚摘下手套,沈玉梅从外面进来了。
她本来是怒气冲冲的,但看到一老一小在干活儿,以及摆成一排的新桌子,只能憋回去了,瞅了一眼女儿,“珍珠,你这干什么呢,瞧弄得这一身埋埋汰汰的。”
佟珍珠说,“我干什么,你没看到啊?”
她摘了帽子和套袖,脱了围裙,接了一盆水洗手洗脸。
这大热天的,她被捂了一身汗。
沈玉梅转身想要走了,忽然看到她手腕上一只亮晶晶的手表,“哟,买新手表了,你爸给买的?”
佟珍珠点了点头。
沈玉梅盯着那崭新的手表,整个胃都在往外冒酸水了,当年她嫁给佟贵民,佟家倒也给了三转一响,可手表是最便宜的,也就二十几块钱的。
佟珍珠这个,看样子还挺贵的。
她原来那只二十几的手表,现在也没了,被佟贵上偷去还赌债了。
她是纺织厂的老工人了,每个月能有六十多,买一块手表不算太难,可这一大家子人呢,吃的喝的用的,费钱着呢。
也就一直没买。
“这陈世美总算有点良心了,还买了什么?”
佟珍珠有些不耐烦,“没有了。”
沈老爷子此时把工具都收好了,皱着眉头问,“玉梅,你干什么来了?”
沈玉梅连忙笑着说,“我这不是担心珍珠吗,往常她都是早早家里了,我特意跟人换了班,等了溜溜一天也没见着人。”
“这不实在纳闷,过来瞧瞧。”
以往,佟珍珠都是先去枣花胡同打个照面,然后再来姥爷家,今天这不是急吗,干脆直接来了。
沈老爷子没说话,一瘸一拐的去生炉子。
佟珍珠抢着过去了,说,“姥爷,您歇会儿,我来做饭,今儿咱就煮面吃,成吧?”
沈老爷子说,“怎么都行。”
炉子生好了,水烧开了,佟珍珠煮了面条,还荷包了两个鸡蛋。
老爷子在花盆里栽的小葱长得挺好,她拔了一棵切成葱花,临出锅撒上了。
沈玉梅也还没吃饭呢,看到这面条咽了咽口水,可闺女只端来了两碗,没她的。
这心里又不痛快了。
她看到佟珍珠放在桌子上的布包鼓鼓囊囊的,早就想问了,“珍珠,这里头又是什么好东西啊?”
佟珍珠说,“不是什么好东西。”
沈玉梅不信,捞在手里看了看,这就看到了里头崭新的小皮包和两件新衣服。
不用说,这指定也是那陈世美买的。
沈玉梅瞪了闺女一眼,“这怎么回事儿,哪来的,别告诉我你自个儿买的!”
佟珍珠特看不上她这样,“妈,您这是干什么,审我呀,我爸给我买点东西不是应该的呀?”
“您不也常说,他欠我的吗?”
沈玉梅说,“对,他不但欠你的,也欠我的!你别以为,他给你点东西,你就觉得他是好人了,他坏着呢,你可得小心。”
“别把你卖了,你还帮他数钱呢。”
沈老爷子听不下去了,喝道,“玉梅,你这是又犯了什么拧了,珍珠是你亲闺女,你就不能盼着她点好?”
“没事儿你赶紧走吧。”
当着女儿的面挨训了,沈玉梅心里更不痛快,她一把捞起那皮包,“我的包都坏了半年了,这个给我使吧!”
“让你爸再给你买一个。”
佟珍珠劈手抢过来了,“妈,您一个月挣六十五,还没算加班费和奖金,您连个皮包都买不起啊?”
“您的钱,都花哪儿了?”
说起这事儿,沈玉梅也委屈,能花哪儿啊,佟贵山是个不靠谱的,发了工资几天就没了,她的钱都贴到家里了呀。
她忍不住呜呜的哭了起来。
上辈子,虽然明知道亲妈又蠢又坏,专门吸血她这个亲闺女,可只要沈玉梅一哭,佟珍珠还是觉得她妈挺可怜的。
想要什么就给了。
当然了,也是因为她那时候嫁给了赵建林,手里特别宽绰。
但现如今她可不惯这臭毛病,对着亲妈的哭声无动于衷,拿起筷子又开始吃面,一碗面吃完了,沈玉梅还抽抽搭搭的哭。
沈老爷子叹了口气,“珍珠,不早了,你赶紧的走吧。”
佟珍珠都走出门槛了,却又回头,对着沈玉梅说,“妈,您要是总觉得手头紧,我给您出个主意,每个月发了工资,先交给姥爷二十块。”
回到轻工局家属院,已经晚上八点多了,佟贵民不在家,不知道干什么去了,齐珊珊还是没搭理她。
倒是佟珍琳问,“姐姐,你怎么才回来啊,吃饭没?”
齐珊珊阴阳怪气的说,“指定吃了,人家还吃了鱼虾呢。”
要不说有些事儿特别巧呢,今天下午她去东单买鞋,恰巧碰上了住在榴明胡同的表姐,俩人聊了几句家常。
她表姐忽然说,“我今儿还看到妹夫了,领着一个挺漂亮的姑娘去了赵区长。?”
”那就是他前头的闺女?“
齐珊珊不高兴的点了点头。
她表姐却又说,“妹夫这人可真成,去区长家做客,人家还送他一桶鱼虾呢。”
“这现在想买个鱼吃,可真难,有钱都花不出去!”
齐珊珊当时就愣住了,中午佟贵民回来的挺晚,说是在外头吃过了,压根儿没提这事儿。
佟珍珠开心的笑了,“对啊,没错,这密云水库的鱼虾是挺好,都可真鲜!”
说完,转身走了。
一般来说,西厢房都会有些西晒,佟珍珠住的这件屋子也不例外,她一走进屋,就把前后的窗户都开到最大。
凉爽的穿堂风立即吹进来了。
佟珍珠坐在椅子上歇了一会儿,拿起脸盆出去了。
此刻天早已黑透了,院子里没有灯,银杏树和柿子树在夜风中舒展着枝叶,树影晃动,不知为何让她想起了黑白的电影片。
她此刻心情很好。
佟珍珠把新买的两件衣服洗了,晾到了架子上。
第二天她早早就醒了,先把外头的衣服收进来了。
不知为何,她看着昨天匆忙挑选的裙子,越看越觉得有一种熟悉感。
佟珍珠打开皮箱,拿出那件许运昌送给她的裙子,然后就笑了。
这两条裙子,除了颜色不太一样,以及细节略有不同,总体相似度是很高的。
也不知道许运昌收到她的信和包裹没有。
算算日子,都差不多二十天了,按理应该到了。
作者有话说:
因为周六上夹子,15号和16号都只有一更哈,零点更新,晚上九点的更新就没有了。多谢大家支持,本章有红包。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