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证人
来宁远侯府的人是芸娘, 而不是杨夫子,杨夫子有事情就没有过来。
“怎么是你?”杨氏皱眉。
“师父说了,她的医术不一定就比宫里的御医强。”芸娘道, “想必你已经找了宫里的御医了吧。师父说, 让你们自己找烈酒,尝试着用烈酒给他擦擦身子看看。也不用盖那么厚的被子, 天气热,盖这么厚的被子也容易出事。”
“姑母呢?”杨氏又问。
“师父有事情,没空过来。”芸娘强调,“你当我想过来吗?”
芸娘一点都不想过来,她不想踏入宁远侯府。若非杨氏的孩子生病,杨夫子一时间又走不开,这才让芸娘过来。
“要是你想救你的儿子就试一试。”芸娘道, “这里还有一些药丸子, 是师父制作的。你还年轻, 还能继续生,也能生儿子,不用担心我在药里下毒,要是毒死了你的儿子, 你发疯起来, 对付我的孩子怎么办?”
芸娘可不傻,她没有想过杨氏的儿子没了,自己的儿子就能继承宁远侯府的爵位, 这不现实。
宁远侯府的爵位未必就有那么好, 杨氏的儿子没了, 不代表杨氏不能再生, 祁煜的妾室也能生孩子。
芸娘太明白这些事情了, 下狠手,完全没有必要。
“还是要我先吃一颗?”芸娘问。
“不用了。”杨氏连忙拿过药瓶,儿子都已经这样了,不能再让儿子继续烧下去,她就怕儿子变成傻子。
一个傻子儿子有什么用呢,她必须让儿子好好地活着。
杨氏连忙给孩子喂药,让人按照芸娘的说法去做。
芸娘就站在一旁看着,她没有出手帮衬一二。她的身份到底还是有些微妙,没有必要出手,省得真要是有什么事情,别人都说是她的错,那可就不好办。
因着杨氏的儿子没有退烧,芸娘就在宁远府多待一会儿。
过了半个时辰,杨氏的儿子退烧了。
杨氏这才有心思跟芸娘说话,只是她还没有开口,芸娘就先开口。
“你的儿子退烧了,没有我的事情,先回去了。”芸娘道,“家里还有事情。”
“那你……你先回去吧。”杨氏不好意思让芸娘继续留下来。
芸娘走后,宁远侯夫人过来。
“怎么样了?”宁远侯夫人问。
“已经退烧了。”杨氏道。
“这被子怎么……”
“芸娘说姑母说了不能盖太后的被子,那样会让孩子出事情。”杨氏道,“就把被子给拿开了。”
“既然是你姑母说的,那就没有问题。”宁远侯夫人点头,“怎么你姑母让她过来?”
“姑母有事情,没有空过来,就让芸娘过来了。”杨氏解释,“芸娘跟着姑母学习那么久,她的医术也很不错。而且,她拿的药丸子也是姑母制作的。”
等于芸娘过来之后就没有亲自动手,杨氏知道宁远侯夫人在担心什么,宁远侯夫人就是担心芸娘下黑手。
“芸娘不蠢,她不可能伤害我的孩子。”杨氏道,“若是她的品性不够好,姑母也不可能收她为徒。”
“如此就好。”宁远侯夫人道。
那也是祁老夫人没了,要是祁老夫人还在,芸娘必定不被允许进侯府。
“先前,大夫说了,要是他没有退烧,怕是不好,就算命保下来,也可能傻了。”杨氏道,“如今,退烧了,应当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过就是还得盯着一点。”
“盯着一点吧。”宁远侯夫人道。
当芸娘回去女子医学院的时候,杨夫子已经处理好其他事情。不是杨夫子不去宁远侯府,而是她也是要救人,杨氏的儿子是人,别人的性命也得救啊。
“怎么样?”杨夫子问。
“孩子已经退烧了。”芸娘道,“我过去的时候,他们还给还在盖很厚的被子。孩子还那么小,一床又一床的被子,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就把被子盖下去的,也不怕孩子承受不住。”
“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着凉了,风寒了,那就多盖几床被子。”杨夫子道,“一床不够,就多盖几床被子。”
杨夫子以前去给人看病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人家。哪怕杨夫子说别给病人盖那么多被子,他们还不相信,说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
见鬼的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错误的方法就应该被淘汰,而不是一直沿用。
杨夫子每一次都有查看什么方法是对的,什么方法是错误的。
“你当大夫了,也得注意,对的药材就用,错的就别用。”杨夫子道,“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对的。”
“是。”芸娘应声,“好在孩子没事。”
芸娘想要是孩子有事情的话,也不知道杨氏那些人会怎么想。
“本不应该让你去的,可就算你没有去,他们还是会说你,倒不如去一下。”杨夫子道,“稍微收拾一下,把那些药草拿出去晒了。”
“是。”芸娘点头。
杨夫子对芸娘还算重用,没有让芸娘多受苦,就是学医的苦得受着。
景王府,梁玥收到了宝庆郡主成亲的请帖。
“怎么这么快?”梁玥都震惊了,宝庆郡主和卫庆元才定亲没有几天,怎么那么快就要成亲。
“怕夜长梦多吧。”梁诚也收到了请柬,“她也是……还真就那么嫁过去。”
梁诚有空就过来景王府这边,就是他成亲之后,过来的次数就少一点。
这一次,梁诚还带了他和他的妻子谢氏一起做的糕点。
“尝尝我和你嫂子做的糕点。”梁诚道,“其他不听话的人,就不用去管了。不管他们把日子过成什么样子,都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来,吃糕点。”
“你们怎么想起来做糕点的?”梁玥问,“还送糕点过来?”
“就是让你尝尝啊,你吃的糕点多,看看这糕点的味道如何。要是糕点的味道不好,下一次再改进。”梁诚道,“我说应该多放一点糖的,你嫂子说太甜了,腻味的,非得把我放进去的糖再舀出来。”
梁诚认为糕点还是得甜一点,不甜的糕点,算什么糕点呢。
“你尝尝,不够甜的话,下一次多加糖。”梁诚让梁玥快点吃糕点。
“……”梁玥怀疑梁诚不是让自己尝尝糕点好不好吃,而是让自己吃甜腻的狗粮。
“尝尝啊。”梁诚催促梁玥。
“吃,这就吃。”梁玥点头。
梁玥拿起一块糕点,尝了一口,“够甜了,不用再甜了。”
“里面放了一些山楂,山楂比较酸。”梁诚道。
“……”梁玥深呼吸一口气,控制住自己的双手,没有让自己把糕点直接扔在梁诚的脸上,“堂兄,你和堂嫂的感情很好就很好,没有必要非得让我嗅到酸臭味啊。”
“没事,等你成亲了,要是你夫君对你不好,我一定好好教训他。”梁诚故意这么说。
“……”梁玥还是怀疑梁诚在秀恩爱,自己还没有成亲,还得几个月。
梁玥到不着急这么快就嫁出去。毕竟在她的前世女子就能很晚嫁人,没有必要这么快嫁人,十八岁还没有到法定结婚的年龄。
“味道好吗?”梁诚又问,“有什么意见,我记下来,回去就告诉你嫂子。”
“没意见,不用说了。”梁玥道,“真要是有意见的话,就是你们下一次不用送糕点给我了。王府有厨子,他们做的糕点不差,你们要是做多了糕点,就出去路边,分发给那些乞丐。”
“这就算了,分给乞丐,乞丐很多的。”梁诚道,“要是不喜欢吃糕点的话,下一次就换别的。”
“……”梁玥无语了,她不想说话,堂兄一定是故意的。
颍川伯府,伯夫人已经把事情调查清楚了,写信的是庶长子。她的夫君有一个庶长子,那个庶长子还是颍川伯的表妹生的。
颍川伯的表妹早就已经去世,是难产去世的。
当年,颍川伯夫人才嫁进来没有多久,颍川伯的柔柔弱弱的表妹就来了。表妹一副没有了出路,就只能来投靠颍川伯府的样子,等到后面,颍川伯夫人还没有怀远,那个表妹就跟颍川伯睡了。
表妹的肚子大了,颍川伯夫人就只能让那个表妹做妾。
那个表妹着实能折腾,还没有生下儿子,她就想把儿子记在颍川伯夫人的名下,还说什么她的家人曾经帮助过颍川伯府很多。
这让颍川伯夫人非常无语,她绝对不可能把一个妾室生的儿子记在自己的名下。最为重要的是颍川伯夫人当时还年轻,她能生下属于她自己的儿子,她的儿子才是伯府的继承人,哪里让一个妾生子压在自己的亲生儿子头上。
为此,那个表妹还闹腾,那些人就让颍川伯夫人答应,还说那个孩子越不过颍川伯夫人的儿子。颍川伯夫人就是没有答应,她要是答应了,下一次就得答应别的事情。
颍川伯夫人又不傻,这才这么做的。
那个庶长子一直都很安静,那也就是表面上的安静。
这一次,那个庶长子让故意仿造卫庆元的笔迹写信,还把颍川伯夫人的嫡子、嫡女都牵扯进去。
颍川伯夫人非常愤怒,她直接要求颍川伯把庶长子夫妻分出去。
“您要是留着他们,那就让他们住在您的院子,我让人砌墙,他们就别去别的地方了。”颍川伯夫人道,“太后和皇后都知道了我们府里的那点破事了,宝庆郡主是皇室之人,他的做法就是藐视皇室。”
“让他们搬出去吧。”卫老夫人原本是想留着大孙子夫妻,但是她一听到藐视皇室,她就不敢让他们继续留下来。
“这一次的事情,看似解决了,那也是让庆元去娶宝庆郡主。”颍川伯夫人道,“我还跟人说,庆元原本就没有跟秦家女定亲,这让我在朋友的面前脸面都丢尽了。”
颍川伯夫人知道秦大夫人不高兴,可是她也是没有其他的法子,只有让卫庆元和宝庆郡主定亲,这一件事情的影响才能最小。
不然呢,她的女儿被牵扯进去,女儿的名声要是毁了,女儿以后还怎么嫁人呢。
那就只能委屈秦大夫人的女儿,秦大夫人无法,也就只能咽下那口气。秦家女本来说亲就困难,要是秦家把事情闹大,让大家的脸面都下不来,秦大夫人的女儿只会更加难嫁人,所以他们就只能吃下这个闷亏。
“好好的一门亲事,变成这个样子。”颍川伯夫人道。
“别说了。”卫老夫人道,“让他们搬出去吧。”
卫老夫人不想再多去说,她的年纪已经老了,哪里管得了那么多事情。
若是卫老夫人早知道那些事情,她一定阻止大孙女,不让大孙子去做那般愚蠢的事情。
宝庆郡主是皇家女,大孙子怎么敢假冒卫庆元去联系宝庆公主呢,还把事情弄得那般天衣无缝。
“他还说让庆元娶宝庆郡主,还是为了整个伯府好呢。”颍川伯夫人都要被那个庶长子给气笑了,“什么为伯府好,他就是想让我们得罪皇家,就没有想着让我的儿子好,他惦记着伯府的爵位。”
颍川伯夫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呢,那个表妹妾室确实是难产去世的,但是那个表妹还留下了人。那些人被安排去照顾庶长子,他们就告诉这个庶长子,伯府的爵位本应该是他的。
真真是可笑!
一个妾室生的庶子,哪里有资格继承伯府的爵位。
颍川伯夫人以前见那些人也就是小打小闹,她也就没有管这一件事情。这一次,颍川伯夫人是真的忍受不了,她绝对不能再让这些人坏了府里的规矩,也不能让他们继续待在府里。
“好了,不必说了,让他们尽快搬出去就是。”卫老夫人道,“事情都这样了,也不必怕人说,让他们搬吧。”
卫老夫人本身就没有十分宠着庶出的大孙子,就是觉得家里的长辈还在,那些小辈就不该分家。可这一次的事情太大了,颍川伯夫人再三强调事情的严重性,卫老夫人也就不能当作什么都不知道。
颍川伯府的庶长子被赶出伯府的事情被传开了,伯府当然不可能说庶长子假冒卫庆元的事情,就说是庶长子忤逆不孝,让庶子分出去。
在古代,忤逆不孝,那就是大罪。
颍川伯府故意给庶长子盖上这么一个罪名,也是为了避免皇家认为他们对庶长子的惩罚太轻。
庶长子本身确实有功名在身,还在工部有一个闲职。
因着颍川伯府的人说他忤逆不孝,颍川伯还特意上奏折了,皇帝就废了颍川伯庶长子的功名,让他不能再去工部做事情,罢官了。
那个庶长子很愤怒,可惜没有用。
颍川伯不可能为了一个庶子就不顾整个伯府,他必须把事情都处理妥当。
当梁玥去看林老太太的时候,林老太太都知道颍川伯府的那些事情,不过林老太太不知道那个庶长子假冒卫庆元给宝庆郡主写信。假冒人写信,这一件事情本身就很微妙。
林老太太就知道那位庶长子忤逆不孝,她还跟梁玥说,“这京城还真是热闹,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
光光是吃瓜就能吃很多,林老太太也就不用担心跟别的老太太没有话题了。
“你那个表妹怎么样了?”林老太太问。
“定亲了。”梁玥道,“就要嫁过去了。”
“这么着急吗?”林老太太道,“听说那个男子先前跟秦家女定亲的,后面又说不是,我可不相信。”
“不管如何,宝庆她如愿以偿了。”梁玥道,“她有错,颍川伯府也有错,他们就是各退一步。”
宝庆郡主跟卫庆元定亲,那么宝庆郡主就不能再去计较那些事情。
梁玥认为太后等人都没有多高兴,他们都希望宝庆郡主说不嫁,希望宝庆郡主拒绝卫庆元。可是宝庆郡主没有,这一位郡主还十分安心。
很多亲戚朋友都收到了宝庆郡主婚宴请柬,宝庆郡主就是迫不及待嫁入颍川伯府。
林老太太听梁玥那么说,也就没有问更多的关于宝庆郡主和颍川伯府的事情。老太太是八卦一点,却也知道有的事情不好问太多。
“宝生要成亲了。”林老太太磕着瓜子。
“对。”梁玥点头,“我们都没有回去,就让人送一些东西过去,那些人已经在路上了。”
“我准备的东西都还没……”
“我告诉他们了,也在信里写了,就说那些东西是我和您准备的。”梁玥道。
林老太太能有什么东西呢,梁玥认为还是别让老太太送了。
“您就留着那些东西。”梁玥笑着道,“三表嫂也该生了,您的曾孙子、曾孙女都好几个了。您的这点东西要是要分给他们,还不够分呢。”
“分给他们做什么?”林老太太板着脸,“又不是他们老子老娘孝顺我的。”
“宝生不需要您多准备东西的。”梁玥道,“我准备了,就跟您准备了一个样。”
梁玥感觉林老太太还是苍老了很多,别看林老太太有人伺候,但二花失踪的事情还是让林老太太操心了。
“哪里一样了。”林老太太道,“你这个孩子。”
“我的库房里有很多东西。”梁玥道,“我还能去我爹的库房,能拿里头的东西。我爹说,那些东西,以后都要给我。除了爵位不能给我之外,其他的东西都给我。”
“王爷还真是……对你不错。”林老太太道,“他也不怕你护不住那些东西。不过倒也没有什么关系,你的堂兄是太子,没什么。”
皇帝哪里可能看中梁玥手里头的那些东西,真要是看中,那未免太过小气。
“所以啊,就送一些东西给他们,免得生了灰尘。”梁玥倒也没有送非常多东西过去,差不多就行了。
小时候,林春梅总是对梁玥很好,吴宝生和吴宝林还没有那么多零食,就梁玥经常吃林春梅送来的东西,林春梅还经常给她做衣服。
他们同样都是林春梅的孩子,梁玥得到的东西更多。
梁玥恢复了前世的记忆之后,又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她也就愿意多给两个弟弟一些东西。
另一边,陆元卓正带着人在一处村庄调查溺水女尸案,他们已经找到一个人证,那个人证看到了女子被人捂住口鼻,女子很快就晕倒了。然后,女子就被人扔到了湖里,害那个女子的男子就在河边站了一会儿,见女子没有起来就走了。
那个人是村子里的一个二赖子,他原本不打算说的,又没有会相信他说的话。他们都觉得他游手好闲,认为他偷鸡某狗,都认定他没有做好事情。
也就是陆元卓带人来调查,二赖子的亲娘又觉得儿子不大对劲儿,这才让陆元卓等人发现异常。
“她的未婚夫还真是狠。”二赖子道,“看上去人模人样的,谁知道他还真狠心。”
“带回去。”陆元卓道。
“你们不会让我坐牢吧?我这一段时间都没有去偷东西。”二赖子道,“我当时其实是想去救那女的,但是我怕死啊。”
二赖子就怕自己被那个人发现,自己也得死。
两个人都死的话……那不值得。
二赖子原本想的是自己没有娶妻,要是能救了那个女子,让女子嫁给他,那也不错。可在性命和娶妻之间,二赖子还是选择性命。
“不是让你坐牢。”陆元卓道。
“我跟你们说,他是真的狠,把人约出来,还说几句好听的话,就把人弄死了。”二赖子道,“要是那女人跟我定亲,我保准不弄死她的,我一定会对她很好的。”
二赖子想来想去还是觉得那个女人太可惜了,如果那个女人跟他在一起,那该有多好。
那个女人的未婚夫根本就没有想到他所做的事情被二赖子看到了,他原本还以为万无一失,甚至还装模作样十分伤心,还说是自己害了未婚妻。说如果他没有去参加科考,没有功名在身,也许未婚妻就不会死。
村子里的那些人还以为未婚夫说的都是真话,以为未婚夫是真的难过。毕竟那个未婚夫之前没有为了退亲而闹得太难看,大家都以为那个未婚夫有难言之隐,他们也觉得女子配不上她的未婚夫。
男子有功名了,就是女子配不上,成了女子的过错了。
还有人在那边说风凉话:“早就该退亲的,早早退亲,也就没有这些事情。”
“你们就是太贪心了,才害了你们女儿。”
“门不当户不对的,你们不该那样啊。”
……
陆元卓没有听到那些话,他正带着二赖子回去衙门,若是他听到了,一定会说,“你们分明就是在幸灾乐祸!”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