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清穿六福晋49
说句真心话, 四爷自己,都没想,老爷子召皇子们进园子一趟, 传位诏书就砸自己个儿头上了。
这一时里, 真就一点准备都没有。
能怎么办?
再没准备, 皇位掉头上了,得接着呀。
一脸懵逼的接了旨意,受了大臣们的礼。
皇子们也懵逼呢, 特别是八爷,他能服气?他自己不想出头,就偷摸着给十爷使眼色。
十爷能出这个头吗?他又没疯。跪在那里,一脸被惊呆了的样子, 啥也看不见。
八爷一看最莽的十爷不动,就拿手拽九爷的衣服。
九爷这些年, 常年的在外面跑, 是唯一一个不常驻京城的皇子。外面不知道多自在, 还能施展他的才能。十三行那边儿的九王爷府修得, 都成了过往商人口中的传奇景致了。
不才在京城, 那京城的争斗, 他离得就远。
再怎么实诚, 这些年他八哥明里暗里的套路他的银子,他心里能没数儿吗?看在小时候的情份上,给哥哥弟弟花点钱, 不算什么。
大事,他才不参与呢。
就他现在身上这些个功劳, 谁当皇上, 他的亲王位也跑不了。现在不瞎掺和, 以后差事干好了,说不定也能给子孙挣个铁帽子。
为啥要多此一举的参与夺嫡的事儿呢。再说老十四那样儿的,也就八哥不嫌弃他,他都要烦死了。一天天仰个头,狂得没边儿,跟谁欠他钱似的,德性。
所以,八爷怎么拽他,都不为所动。
八爷一看这个情况。不能就让老四这么容易的就继位吧?
“皇阿玛,皇阿玛你龙体康健,万岁万岁万万岁,皇权不能旁落啊,皇阿玛。”
这会子,他那哭声里,有八分都是真的,既然自己没争赢,那他到是真想皇上万万年的长在龙椅上才好呢。
皇子,和皇弟,那是天差地别。
康熙老爷子能不知道这区别嘛。要能长在龙椅上,他想下来呀?这不是没法子嘛。老六话没明说,意思很清楚,死他一时半会儿的肯定死不了,但也没能力让他恢复到正常人的健康程度,政务肯定是处理不了的。
他都没法子,太医更没办法。那天他单独招见医正,医正磕着头冒死跟他说了句实话,要不是老六说什么都不放弃,尽了全力救治,他就醒不过来了。
院正是他用了几十年的老人,命都交在人家手里,能不是心腹吗?
几方验证,他心里确定了,老六对他这个爹,是真尽心尽力了。
还是这么个结果,不放手能怎么办?
原来想着立了太子叫监国,可一看折子,就晕得天旋地转的。
想来想去的,还是大局为重,别占着位子,挡着人家大展鸿图了。
把这么些人都叫来,当着面宣旨,他也是要把他四儿子给架起来,必须往父慈子孝的那个方向上走,他才能善终。
早把后面的事情都想得明明白白的了,还能让八爷给刺激着?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四季更迭,天道循环,朕也不能千年万年的长在皇位上,给你们找个坚钢不能夺其志的主子,也算是朕为大清国最后尽个心。到了那头,不用愧对神宗。”
皇上一字一句的,说得慢,但是条理清楚,思维明晰,谁也不能说,老爷子这是糊涂了,被四爷给蒙住了。满屋子的大臣,园子围得铁桶一样,安全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这谁都看得出来。
想说皇上是被李渊,被迫禅让都不成的。
“皇上,禅位是大事,新帝登基,大将军王不在,不合适。是不是该诏大将军王回来再举行登基大典?”
裕亲王保泰就是个二杆子,真养成猪了。这会子了,还一心的跟八爷走呢。把十四爷提溜出来拖延时间。
怎么想的?你都亲王了,能折腾出来啥?
皇上一脸的欣慰,夸他呢,“说的也是。那就着人去给老十四送个信儿,让他回来吧?老四,你和他们看着安排吧。朕得养病,宫里我就不回去了,把你额娘她们都接过来吧。政事上你去做,不用过来问朕了。也别老折腾着出来看,你们少折腾点儿,我还轻省些。让老臣们时常进园子来说说话,就行了。”
从善如流的同意召十四回来。坚接着就把事情全扔给四爷。还说了,我啥也不管,你也别来烦我,自己折腾去。再加一个让老臣进园子陪说话。这就是把朝臣们的嘴都堵死呢。省得谁说太上皇被软禁了。老臣们都能随意进出园子,软禁啥。
四爷除了跪下接旨,还能咋办。
他都要愁死了。
手里就一个传位召书,要啥没啥,就把一个大清国扔头上,一脑门官司要处理。
阿哥们一看皇上都这么说了,别磨叽了,赶紧的跟新帝行礼,争取个良好表现要紧。
三爷最怂,也最能认清形式,更是还在朝堂的四爷唯一的哥哥,起来重新对着四爷跪下去,叩拜新君。
三爷一跪,后面的兄弟,那家伙,一个比一个跪得快,六爷不用说,人家是四爷亲弟弟。十三更不用说,关了这些年,谁对他有恩,他最清楚。
十六是康熙朝后期最受宠的皇子,常在皇上身边待着,皇上的心思猜不到十成,也能猜到五六成。
他又是跟弘晖关系最好的,四爷上位对他有利无害。
小的几个,无所谓,谁上去都没他们的份儿,跟这些冤种哥哥也没啥恩怨情仇的,咋的都是奴才,跪谁都是跪。
五爷七爷十一十二都是中立,跟小的几个心态也大差不差吧。
十五跟弘晰关系好,弘晰都跪了,他还能咋。
九爷十爷现在生意里面说是六爷占大股份,内里要是没有四爷的份子,他们自己都不信。十爷是跪得相当容易。九爷跪下之前还拉了拉八爷的袍子角,算是他的心意了。
八爷被老爷子盯着,别看是最后跪的,其实相差也没几秒……
“行了行了,都出去吧。”
老爷子看着这些个儿子,也挺闹心。这二十年,跟他们生老鼻子气了,没一个省心的,总算是解脱了。再也不想见这些个完蛋犊子。
直接赶人。
阿哥们出了园子,都回府吧,接下来就等着登基大典。没登基,名不正言不顺的,谁那么贱皮子,上赶着跑去干活啊?老四那一脸谁都欠他钱的倒霉样,才不去触那个霉头呢!
连八爷都乖乖的回府,闭门谢客了。不是他不想折腾,是明知道折腾不起来,就别费那个劲了。
回京城一路都是提督衙门和五城兵马司的兵寸步不离的“护送”的,一进了京城,九门就看死了。往外送个信儿都不行。各府上也都被兵马围住,出入都要登记。
人都是老爷子的人马。
还能做啥?
别人都回府躺平了。
六爷不行,他得照看老爷子的身体呢。
倒没说非得让常驻园子,晚上还是能回家的。白天拿小轿抬着,给送到这边儿就成。
四爷就更不能休息了。
出了府就招集了大臣们开会,皇子里就十三陪着呢。
“派谁去接替十四爷的位置……”
张廷玉这话,也算老成持重之言了。
派去的人,得能顺利的让十四听话回来,还得能顺利的接收军权。前方的战事,早已万事俱备,得能带着大军出战,尽快结束战斗。
这人,身份得够贵重,能力得够强,还得会行军打仗……
想到这个,满屋子人就都看十三爷,实在是,他每一条都符合。
除了身体不咋滴。
十三:……
你们都这么看我了,我不站出来,成啥了。
“皇上,臣弟去吧。”
特别乖巧的站起来,请命。
一句皇上,把四爷叫得还有点飘飘然,也没给他高兴的时候,就紧急上岗了,真得适应适应……
“不行,你不能去。老六费了多大的精神,才把你身子调养好,千叮咛万嘱咐的不让你剧烈运动忘了?再说,京城里千头万续的,也离不了你。你不能去。”
如今这京中绝大部分的兵权都在老爷子手里,但总有那么三五个不能说死的。秦桧还有仨朋友呢。
再说,老爷子不可能一直手里握着兵权不松手,那他要松手的时候,他这边不也得有个人能接得住,还得让老爷子放心的吗?除了十三,就是老六,或者弘晖了。弘晖不合适,老六没带过兵。
这就跟当初十四当大将军王,是他不是他都得是他一样。隆科多掌着九门,不可能再给他更多的军权。除了十三,别人担不下。
四爷这么一说,大家也都认可。
可十三不去,谁能去?
“我去吧。”
弘晖是被老爷子打发来的,这会子四爷正忙乱,他不在也不好。
人到用时方恨少。
四爷冷面王的缺点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关键时刻,没有用了。
弘晖一说他要去,大家都沉默。
他是雍亲王世子,这身份就注定了,以后若是继位人不是他,他一家子都没有活路了。只要他好好活着,那下一任帝王就不可能是别人。
可一个太有权势的太子,谁坐在皇位上都是容不下的。前太子就是最好的例子。
要是弘晖去合适,大家也不会都盯着十三爷了不是。
弘晖也无奈啊,他接收京城的兵权更不合适。
偏西北大营又是目前的重中之重,他阿玛又无人可用,他能就这么看着呀?
四爷现在还没生出来猜忌得心呢。他这人本来也是爱憎分明,信谁那就是掏心挖肺。
他是信弘晖的,尤其弘晖还亲自去过西北大营,对于弘晖的能力,也没人比他这个当阿玛的更有信心。
唯一犹豫的点就是,四爷怕有心人趁着弘晖在外面,对他不利。万一有个闪失,可怎么办?
又在心里过了一遍,心里出现的人.
年羹尧?带兵是行。但是太桀骜了。自家只是他的主子,可不如弘晰跟他关系近,他心里怎么想的,且不好说。
曹颙?身份合适,忠诚也不用怀疑。只是他虽在西北待了几年,但没有实际带兵的经验。实在不行,也只能用他了。
正想着该怎么定,被一个声音打断了。“阿玛,我去吧。大哥不能出京,他目标太大了。”
是弘晗。
说起来,弘晗如今也是成了家的大人了。
只是一直在弘晖的光环下,人活得比较低调,也没什么人对雍王府的四阿哥多注意。再是嫡次子,上面有个弘晖,别人也就看不到他了。
除了亲近的人,很少有人知道,雍王府的这位嫡出的四阿哥,其实习文练武,也是出类拔萃的。
十三爷一看到弘晗出现,眼睛就亮了。
是了是了,要说起人选,还有什么人比弘晗更合适?他那话对,弘晖的目标和象征意义太大了,轻易不能动的。但弘晗不一样啊,低调点,带上一队侍卫,不显山不露水的,能悄悄的就到西北大营。
嫡皇子的身份也足够压住西北大营的将士。没带过兵也不要紧,最后一战了,派个会带兵的将领,就可以。再让曹颙从旁辅助,还有讷尔苏也在营里,乱不起来的。
对对对,就该是他。
他去,跟当年老爷子派十四去,身份上都是一样的。至于说尾大不掉的事,更不用担心了。皇上如今正值盛年,就是寿数与老爷子如今差不多,也还有二十几年的时间。
战事不可能打那么久的。
越想越觉得合适。
“四哥,臣弟觉得弘晗去合适。”
一着急,直接喊上四哥了。
四爷心里算计着也觉得合适。
弘晖有点儿急,看着弘晗说他:“你又没有出去过,人生地不熟的,还没有带兵的经验……”
弘晗可稳了,一看就是动脑子想过的,“我没去过,有人去过呀。弘昼当年不是跟大哥一起去过西北吗?他如今也大了,帮我做个向导总没问题吧?没带兵经验更不是问题……”对着他阿玛行礼,“阿玛派个会带兵会打仗的将领去。我保证只看不说话,不干预他怎么带兵打仗。”
四爷:你可真会安排,还把弘昼给安排上了。他到是肯定乐意跟你出去跑去。就是你六叔,六婶,你再想去蹭吃蹭喝,怕是难了。
“各位再议一议,看看这一仗,谁能打?”
这话,就是要挑带兵的将领的意思了。
也就是说,同意了弘晗的请求。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选一个带兵的。
……
弘昼听他四哥说要让他一起去西北换十四叔回来,坐镇打最后一仗。整个人举奋到不行。
上一次出去,回来得瑟大了,被收拾了这几年。人是稳下来了,锋芒也收敛了许多,整个人都沉稳了不少。
但毕意也才是十二岁的孩子,再成熟能成熟到哪里去。又是心心念念要出去的地方。不兴奋才怪。
“说起来,皇上也是够难的,这都得让没成丁的侄子上前线去了。唉,皇帝当成这样,明明兄弟们各个都有能耐,却不能用。得多憋屈。”
林染给弘昼收拾行李,这次真是又急又重的大任务,必须得快马急行的。带得东西就是最最必须的基本需求。药给备上,衣服只带了一套换洗的。吃的都没带了。
但还是在孩子们出发之前,先飞鸽传书给沿途的店铺掌柜的,说府里的阿哥要出门,让给备着些日常所需,吃喝换洗啥的。
放出去,再多的就管不了。
“额娘,我也想去……”
茉雅琪撅着嘴,送弘昼出门之后,她觉得可委屈呢。
老觉得自己也能开疆扩土。
“你要真有这么志向,额娘不拦着,但你得先好好的长大,连好了本事,学好了知识。等成了亲,找个跟你志同道合的额附,到时候,你们小两口有商有量互想扶持着,想去哪里,想做什么,我都不拦站。你要能开出新的商路,或是拿下新的疆土,我跟你阿玛一起去找皇上给你请功去都行。”
林染并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她自己都是女的,凭啥重男轻女?女人就该被捧到手心里。没什么不对的。
“真的吗?”茉雅琪眼睛亮亮的抓着林染的手臂。
“前提是你得好好长大,学好了本事。”
至于有没有那个命找到一个也跟你一样野得没边儿的额附,这个真是谁都说不好的。
但茉雅琪还是很高兴啊,挺胸抬头就差敬理了,“保证完成。”
行吧,那你就好好学吧。
不只是茉雅琪学呢。
许是被弘晗和弘昼给刺激得,各王府的小阿哥们,没一个服气的。都是一样的皇孙,一样在六叔(六伯)府里养过的,一样学的武功,一样在南书房进的学,谁比谁差在哪了?
好家伙,一个比一个努力啊。
老阿哥们一个个的窝在府里种蘑菇,谁也不出头。除了十三,也就是十六有差事。但十六没几天就被过继给庄亲王,继承庄亲王爵位了。人家当差天经地义。
小阿哥才不管那些呢。因着老爱往六爷府上蹭饭吃,差不多小时候也都在六爷府上待过,熟得很。常不常的也都嘴着弘昀弘晗他们往四爷府上跑。跟他们四伯也都熟,四爷再冷面,对侄子们不会绷着死人脸。
这不是,都圆明园,也不说面圣。人家就冲着弘昀弘昐弘晞使劲。大家心思都是一样的。
都想出去浪嘛。
弘昐弘昀还能矜持点儿,弘晞真是气得不行了。咋滴呀?都是额娘生的,凭啥就他得关在家里,不让出门?哼。
人家也直接找他阿玛,他阿玛千头万绪的,忙得不行,才不去触那霉头。
也不找她额娘,皇后娘娘事情也不少。太后太妃们在宫里住了四五十年,要往园子里搬,且是麻烦事情呢。
人家就去畅春园,找着机会,就身前身后的围着老爷子和那么三两位有资格陪老爷子喝茶钓鱼的老臣,狗腿得端茶倒水。
把几个老头给烦得不行。
“朕不给你做主,你自己想办法去。”
老爷子根本不吃他这一套。
说不管就不管,连问都不过问外面的事,爱咋咋滴。他自己也清楚,父子两个脾气不同,处理事情的方法也不同,问了才闹心呢。只要天翻不过来,他就当个普通的老头儿。
虽说了不管吧。但孙子找来了,不能只看着。
到底给使了眼色,让找他六叔去。
他六叔别看万事不管,说句话,还是管用滴。
弘晞:就等您这句话呢!
屁颠屁颠就去找他六叔去了。
他六叔这回没说不管。
也没立刻就管。
而是在皇上忙得焦头烂额,没人用的时候,提了一句,侄子们也都长大了。
四爷真听进去了。
能力肯定是不如老阿哥们。但是也没有太废物的。何况,这不是小崽子们犯了错的话,他那些冤种兄弟可不会像是看他热闹似的不管亲儿子。
对,就这么干。
想明白了。人家也狠。
觉得哪个问题哪位老阿哥能办,就派那家的小阿哥去。去吧去吧,伯父信得着你。
老阿哥们心里恨得不行不行的,再怎么腹诽四爷太损了。该在背后护着不是还得护着嘛!
六爷和林染就没有这个顾虑,才不管弘昼呢。你作出大天去,你四伯且得给你兜着呢。
成年的小阿哥们陆陆续续的也都有差事了。
四爷被弘晞磨得不轻,也是觉得一样的儿子,该一碗水端平,刚好九爷看老爷子身体恢复挺好,又请旨南下。他就让把自家的熊儿子给带上了。
弘昐弘昀也想去,但是他俩的身子确实不如弘晗弘晞,这是生下来带的,谁也赖不上。谁敢让他们往远处走。
去盛京吧,代皇上祭个祖,巡视一下皇庄,慢慢走,不着急。
把人都给打发出去了。
弘晗与弘昼出发之前,四爷选中了岳中麒做将军,下旨让直接去西北大营上任。又升了年羹尧做川陕总督,总督两省军政。还给曹颙和李卫下了密旨,让他与弘晗和弘昼一起去大营。无论如何要让十四回京。
也不知道俩小子是怎么哄的,反正十四一个半月之后真就回到京城了。身边只带了二十个侍卫,还有五十个“保护”大将军王的大内侍卫。
回来了,进京城之前,为了应对大将军王进京,好家伙,全城戒备了都。
结果人家就这么回来了……
看热闹的老百姓都会嘘一声的程度!
太水了吧。
老爷子在畅春园看到胡子拉碴的十四,那个心情哟。
也不知道该庆幸,免了一场纷争,还是该恨铁不成钢骂一句完蛋玩意儿。
这会子老爷子已经能每天出门慢着点让人搀扶着走个把进辰了。坐上一两个时辰也没问题。只要别干动脑子的事儿,都还行。
看着十四这样儿,也是没治了。随便问了两句,就给撵去见德妃娘娘了。
德妃娘娘恨得呀。
还以为他有多大的能耐呢,赶压着大军不出战。结果就这?
这害她担心的,天天的晚上愁得睡不着觉,怕俩儿子打起来,想死的心都有了。
咋滴呀?知道你阿玛不能杀你,你哥不能惯你毛病,怂了?
你是不把你阿玛气死不甘心就是。
“滚滚滚,看见你都得少活两天。”
十四被骂了还不知道为啥,觉得自己可委屈,死赶活赶的就怕爹娘被老四给软禁起来,急三火四的回来救人,结果老头老太太活得好好的,连个好脸也不给,咋滴呀?
他哪里做得不好了?
“您怎么还不是太后呢?老四他什么意思?是不是欺负额娘了?您受委屈了尽管跟儿子说,我找他去。”
还气势汹汹的要给他额娘做主呢。
德妃就更生气了,拿起手边锤腿的小锤子就扔到十四脑门上了。“我三个儿子,你又不是死外面了,有你没你我到是不在意。那些个御史老究的,不是不让嘛。我跟你说,你给我老老实实的,再造腾,看老娘不打劈了你。”
哟哟哟,十四直撇嘴,这老太太,要当太后了,看这硬气的。老四嘴那么损,可算是找到根儿了。
但他还真不敢跟老娘顶嘴。不怕别的,他六哥在一边坐着呢,咧着嘴笑得老瘆人的看着他,就感觉他要敢反抗一下,就要毒哑他似的。
特别吓人。
算了算了。
光是老四,还能跟他支棱支棱,老爷子活得好好的呢,他可没胆子在老爷子眼皮子底下支棱。手底下那些人,有老爷子在,也不能跟着他造反哪。
怎么着,也得跟他个亲王干干,谁让咱会投胎呢。反正六哥有什么,他就得有什么,不给他就找老爷子老太太闹。
爱咋咋滴!
就这样儿,人家十四爷老老实实的回京了,一点儿没折腾,特别乖巧的看着他四哥登基做了皇上,又看着他额娘做了太后。八爷话里话外的没少挑拨,人家也不为所动。
就一点,此后贯穿整个雍正朝,他就跟十三爷飙上了。十三有什么,他就得有什么。不看十三干了多少活儿,就看人家得了什么赏。就连赏道菜,让他知道了,都得去要。不给?不给就找爹妈告状。
三岁孩子都干不出来的事儿,他就能干得出来。
老爷子老太太烦得不行,回回给他打出来。那四爷能当啥都不知道吗?
连十三每回四爷给赏了啥,都主动提醒四爷,带着十四一份吧。省得他闹。
六爷跟看神经病一样,一天到晚的看大戏,看了后半辈子。
多年以后,送走老爷子老太太,除了仅有的几个人,能偶尔劳动他给把把脉开开药。悯亲王当得不知道多悠哉。庄子上试验出来的新粮种,新机器,都在四爷和弘晖的大力推广之下,为老百姓温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越往后,他们老两口的日子越清闲。弘昼成亲以后也是猴性儿,接了他九叔的班,常年的在外面跑。他媳妇也跟着跑,总不能让两口子才分居吧?俩人也是心大,生了孩子往回给爹娘一送,人家在外面浪得可放心。
茉雅琪到底找了一个武官家嫡次子额驸。没负担,身体还好。两口子可算是投了脾气,也是一年到头的往外跑,还就爱去没开发的奥州,跑马圈地,挖矿种田的。
养了俩孩子,到老都不在身边。
林染和六爷可不缺人孝敬。
为啥的?
简单呀,那些年,小辈里,有几个不是在府里长到进学才回自家的。这份养育之恩,在京城的那些个小崽子,能忘吗?
一天天的,不知道多热闹。
林染以为的凄凉晚年,并没有发生。
一直到闭上眼,都是儿孙满堂,子孙绕膝的。
作者有话说:
宋 朱熹《近思录》卷一:“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
完结啦。下一章新地图,格格吉祥。
哈哈。下章见
感谢在2022-02-28 01:58:36~2022-03-02 23:45: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燕 10瓶;人生若只如初见 5瓶;云之晚歌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