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男配[穿书] > 第72章

第7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售货员拿出方便面介绍道:“这个是咱们本地产的方便面, 你可以试试。”

    丁志发眼前一只眼亮,“咱们本地也能生产方便面了?”

    他边接过面,边想, 早知道不买那么多麻花和曹子糕了, 吃饭还是得有点咸淡味儿, 要不哪吃的饱。

    再一看包装, 塑料包装,上面印着诱人的碗面,面里还有各种海鲜,包装左上角端正写着‘杜师傅方便面’几个大字。

    嗯,这个包装看上去倒是比鸭油方便面高档一点, 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他看着包装袋上的碗面,开玩笑道:“这面里这么多海鲜, 不会是面包里也有吧?”

    他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果然售货员引导他看到袋子最右下角的一行小字“以实物为准,图片仅供参考”。

    行吧,他就知道。

    “那这个多少钱一袋?”他想着,本地产的应该会便宜些吧,以前的那款要两块, 这个怎么也得一块八吧?

    毕竟这东西就不是便宜货,能生产的厂家这么少, 物以稀为贵, 必定便宜不着。

    然后他就听到售货员说:“本地生产, 少了许多运费, 零售价一块钱一袋。”

    “哦, 那先给我来......, 什么?多少?”他刚想说先来一袋尝尝吧,毕竟还不知好不好吃呢。

    就听到一块钱一袋的价,他瞪大眼睛,便宜一半吗?

    这、这也太便宜了?

    他瞬间有点捡到宝的感觉,就算这个不好吃,但这个价格可真美。

    其实要是算起来,一块钱一袋方便面还是很贵的,这年头精面才几角一斤,一斤面能做多少面条了。

    可还是那句话,物以稀为贵,他出差在外,总不能自己带点面粉现揉面,也没地方煮啊。

    再加上有着对比,他就觉得便宜了。

    于是在得到售货员有些不耐烦的肯定答复后,他赶紧改了主意,“那、那先给我来两袋吧。”

    就算不好吃也差不到哪去吧,好歹是方便面,出门在外能喝碗热汤也是好的。

    第二天,他就拎着一个小行李包,包里面有买好的一斤槽子糕,这东西不禁放,他怕坏掉,就带着了。

    其他的就只带了两包方便面和一个泡面用的饭盒,其实昨天他刚买回来时是想泡一袋尝尝味道的,不过他忍住了,还是去食堂吃了饭,方便面还是留着跑上吃。

    早上一早上车,在长途客车上坐了将近五个小时的丁志发,腰酸背痛的下了车。

    车子停在了中途休息站,这个站除了可以加油和要一些热水什么也没有,他和同事小李每人要了一点热水。

    小李拿的是喝水的搪瓷茶缸,而丁志发拿是的大铝饭盒。

    两个人找了个地方坐下,小李掏出自己带的干粮,看到丁志发一满饭盒的热水,就说:“你这是又打算泡馒头啊,那破馒头一泡就软了,你上次不是说买些槽子糕顶一顶嘛。”

    “你看我这发面饼,我媳妇昨天晚上烙的,里面还夹了点肉片和咸菜,就着热水吃,可比那食堂那崩掉牙的凉馒头强多了。”

    发面饼凉了后,其实也是有点硬的,不过好歹比瓷实的馒头软和些,是比啃馒头强。

    不过小李说话归说话,就是总让他想揍人。

    不就是有媳妇给做饭吗?

    得意什么呢?

    不过丁志发没功夫跟他废话,现在天眼见着凉了,这热水打到钣盒里可凉的快,他赶紧从行李包里掏出一包方便面,打开包装就把面饼往里头一放。

    他吃过方便面,自然知道里面有油包。

    于是又往袋子里找小包,却没发现有两个呢?

    没想到这本地产的方便面,居然做的不错,不过另外一包是什么呢?

    他把两小包都打开,分别放进饭盒里,然后迅速盖上盒盖,等着面泡好。

    面泡上他才他仔细两个小包,小包都是塑料袋做的,一包上写着‘油包’,另一包上写着‘料包’。

    “又吃方便面?你上次不说好几个月买不到了嘛?”小李说道:“我说你可真有钱,顿饭吃掉两块,这也太奢侈了,我说小丁你可赶紧娶个媳妇吧,以后有媳妇给做饭,就不用这么浪费钱了,想喝口汤这么贵。”

    小李刚开始出差就是跟丁志发一块学徒,出师后也时不时一块搭伴,关系算是不错,不过小李这人业务能力有,就是为抠门,还总喜欢催丁志发娶媳妇什么的。

    跟单位里那些在办公室边织毛衣边聊天催婚的大婶似的,丁志发就不怎么爱听。

    结婚这事,当然得碰上自己喜欢的才能结啊,找个做饭洗衣服的算怎么回事,那样的话找个保姆不就行了,简直莫明奇妙。

    这个时候丁志发就不怎么理小李。

    小李见他不理自己,就不提这话茬,就又转到吃上了。

    “嘿,好了没,这汤给我喝一口吧?”小李虽说是这样说,但比起没滋没味的热水,还是想喝上一口汤的。

    以前他跟小丁出来时也见他泡面,就跟着蹭点汤喝,虽然他不会买这个,但不妨碍他觉得不错。

    丁志发没理他,掏出槽子糕吃了起来。

    小李便只得啃自己的饼子就热水,心想不就是放点油的面汤嘛,不喝就不喝呗。

    过了几分钟,丁志发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把盖子掀,然后一股浓郁的鲜香就冲了出来,直直的钻进他的鼻子里。

    丁志发愣了愣,这也太香了吧?

    他之前还觉得本地产的,又这么便宜,肯定好吃不到哪去,他也就是买两包试试,可能搭着吃就行,却没想到居然这么香。

    尝了一口汤,嗯,怪不得叫鲜虾面,果然有虾的味道,也非常的鲜。

    再吃口面,嗯,面条也非常筋道弹牙,既不糟也不生硬,刚刚好。

    他大口吃了好几口面,一时间手里的曹子糕都放到了一边,等再抬起头,他就看到对面小李眼巴巴看着自己。

    “嘿嘿,老丁,别这么小气,你看我这还有我媳妇弄的酱菜,我分你点就着吃。”说着他果然从行李里面拿出一个用罐头瓶子盛着的咸菜,里面有腌好的萝卜条、黄瓜条,还有青豆等,看上去是不错。

    他把咸菜罐的盖子打开,然在上面一些,推到丁志发面前。

    丁志发瞟了他一眼,低头继续吃面,不过还是把饭盒往他的方面推了推。

    小李意会,拿出勺子就舀了一勺,“嗯,好喝,太香了。”

    喝完一勺他又接着舀,一下子连舀三四勺,丁志发终于出声了,“差不多得了。”

    小李嘿嘿笑着,挑眉示意他看四周。

    丁志发一看,附近好多人都投来目光,一看就是被他的面汤香味吸引,他不禁往自己饭盒面前护了护。

    方便面卖的不错,苏振兴很高兴。

    月底的时候,杜向东来结钱的时候,苏振兴就说:“这面没想到那么受欢迎,这两天食品专柜又排上队了,你不是承包的厂子嘛,怎么产量这么低?20箱太少,还是得多供点。”

    杜向东边数钱边说:“我那就是个小破厂,承包前都快倒闭了。我这砸进家底,还欠着人家一半承包费呢,机器也就进了那么几台,产量自然上不去,我那还有挂面呢,要不你先来点顶着?”

    苏振兴道:“你这挂面跟别的厂有什么不同?”

    杜向东道:“更好吃算不同吗?”

    苏振兴:“......行吧。”

    出于对杜向东的信任,方面面他就不尝了,订了20箱挂面,后面的方便面数量也翻了倍,改成了每月40箱。

    杜向东回去就直接去了县挂面厂,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厂里职工。

    厂长林武德得知产品不但卖的好,而且还有了新订单,高兴的满脸通红,“好好,太好了。”

    其实这些日子虽说杜向东折腾出的新品质量是不错,但他总是不免有些担心,实在于是因为厂子半死不活太久了,如今终于有了转机,他是真心为厂子高兴。

    其他员工得知此事也挺高兴,他们这十几个人虽然留下工作了,但也觉得厂子现在是承包的,也不知哪天就不能干了,所以时不时还是有些担忧的,如今开门红,他们提着的心也稍稍的放下了。

    不过还有更高兴的等着他们,杜向东把自己收回的钱给已经成为会计的媳妇入账,同时跟林厂长商量,“下个月开始咱们调整一下工资制度。”

    之前他只给郭会计和林厂长分别涨了一点工资,其他员工却是最低的工资标准,这也是当初林厂长跟他们谈好的。

    林厂长想法很简单,这都快没工作了,厂子以后还不知行不行,还是给杜向东省点钱,没准能多撑一阵子,所以大家伙不论以前在厂子里多老的资历,一律都是22.5块的工资。

    不介意的员工就留下了,想倚老卖老的就甩袖而去了。

    那时杜向东得知林厂长这么为他着想,当即就说等厂子上了轨道,一定给大家伙涨工资。

    “现在咱们厂有订单了,就先小涨一些,等以后慢慢的发展壮大了,再多涨些。”杜向东接着就说工资制度。

    其实很简单,以前工资制度基本就是死工资,不过以前工人中是分学徒工、一级工、二级工这次,涨一级涨一定的工资,但说到底还是固定的,要是再大厂,职级还能定高点。

    但他们这小厂子,员工也不多,所以能上涨的空间也很有限,最低的学徒工22.5元,最高的三级工也就42.5元,以前也就有那么两个技术不错,岁数挺大的。

    那可真是熬资历熬上来的。

    杜向东有后世的经验,自然知道这种工资制度并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老员工资历熬上来了就懈怠了,新员工没什么出头机会,也容易懈怠。

    于是他就将工资分好几部分,首先定一个并不怎么高的底薪,然后再有绩效、奖金、全勤等等。

    工人们听说有新工资制度,还以为是要减工资呢,毕竟厂子虽有了订单,到底后面需要投入也大,可没想到听林厂长这么一说,原来是给他们涨工资。

    听着新工资制度,有人就盘算开了。

    “底薪还是22块5,如果上满勤就多五块,按产量给定绩效,然后最高的还有奖金?”有员工脑子快的,就给总结了一下。

    “对,就是这个意思,现在咱们产品卖的挺好,大家伙努力搞生产了,咱们努力多挣点钱。”林厂长说着都有些羡慕了,都想不搞管理,搞生产去了。

    职工们虽然还算不明白绩效最后能有多少,但还是卯足了劲开始搞生产。

    从县里回来,杜向东骑着车带着媳妇到生产队天还没黑,家里大家还都在干活。

    刚进屋没一会儿,果婶儿就找到杜向东,说要说几句话。

    杜向东不明所以,两人到了个角落,果婶儿面上带着些不好意思,又有些尴尬,“向东,我、我想请你帮个忙。”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