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吕雉
这也是竹凌此行的目的,如果五国之间只有一个女帝,那么长公必然要承受常人意想不到的压力,可若是有两个,她身上的压力就会大大的减少了。
吕雉无疑是个强权太后,同时也是个出色的统治者,她有手腕有心机,如今就差一个契机,就能借此东风扶摇直上!
竹凌此去就是要给她送这个契机,而这个契机只要送的巧妙,以后紫霄国与元苍国就是连襟的好姐妹好亲戚。
两个女帝结成同盟,不仅可以抵御男权的流言蜚语和礼教打击,还能互通有无,促进两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长公主对这件事很重视,不仅给竹凌划拨了几百暗卫保护她的安全,连在元苍国的探子和暗线都全权交给她使用了。
有了这些便利,竹凌此次混进元苍国,几乎没花什么力气。
她的任务身份是一位上层名流老学者的外孙女。
竹凌对这个身份很满意,她毫不吝啬的夸了长公主一句,这么牛逼的大人物都能发展成暗线,这能力不做皇帝真是亏大了。
借着身份打掩护,竹凌一路从元苍国边境来到了他们的国都。
一路上,她也没忘记探查风土人情,临近国都的时候,心里对接下来的事情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
老学究姓孟,有两个儿子在元苍国朝廷为官,书香门第,家世清贵。
到了孟家第一天,孟家老两口抱着竹凌老泪纵横的哭了一场,仿佛她真是他们远嫁女儿的孩子,那演技炉火纯青,甩后代当红小鲜肉们一百条街!
竹凌在心里竖了个大拇指,然后一抹眼睛,一口一个外公外婆,哭的比他们还情真意切。
孟家老两口:“……”
豁~来了个小狐狸啊!
在长公主带领大部队,竹浣纱带领游击军攻打三皇子的时候,竹凌已经成功混进了上流社会的宴席。
这是她入元都后参加的第五场宴席,孟老太君十分宠溺这个外孙女,一大把年纪还亲自带着她出门赴宴,为她造势。
因为孟家早就明言是要为这个大龄孙女招赘的,所以那些贵女们虽然觉得招赘有些不体面,但也没人故意找她的茬。
只要不是来和她们抢优秀的青年才俊的,这种突然冒出来的孤女,她们也愿意关心几分,给自己营造大方友好的形象。
于是竹凌仅凭三寸不烂之舌,飞快的发展起了自己的友谊脉络,没用多久,元都贵女圈里,孟小姐的大名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毕竟一个说话好听,办事好看,出手大方,还能帮人解忧的解语花,谁会不喜欢呢?
于是不出意料的,她受到了三公主的召见。
三公主自然是吕雉所出的大女儿,她为人亲和,性格沉着冷静,聪明而有谋略。
今年的她正值豆蔻年华,生的美丽而富有威仪,她看着竹凌:“听说你有个解语花的雅号,不知可否为本公主解忧?”
竹凌谦卑道:“不敢当公主谬赞,若是公主相信臣女,臣女愿为公主尽绵薄之力。”
于是三公主就说了自己的烦恼:“若有一人做的明明是好事,可外人都不理解,应当怎么办?”
她说的很委婉,但竹凌是什么人,立刻就明白她是想为自己的母后分忧。
这也正是竹凌所求的,就算三公主第一个问的不是这个问题,她也会引导她问出来。
竹凌装作思索了一会儿,这才道:“那必然是因为别人都不知道她的好心,误解了她的好意,此种情况,需要将她做的事与缘由昭告天下才是。”
三公主讶然的看着她:“如何昭告天下?”
竹凌含笑,吐出两个字:“报纸!”
三公主不明所以,做洗耳恭听状。
竹凌娓娓道来:“想必公主清楚邸报的作用,此报纸与邸报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它受众更广,传播范围更大……”
两人在内室里聊了大半天,终于确定了办报纸的各项事宜,竹凌出门时,三公主罕见的亲自送她离开,虽然只送到二门,但也可见她的殊荣了。
引路的宫人不禁频频对她侧目,心中暗暗记下她的容貌,嘱咐自己日后必要小心对待。
……
三公主无疑是极其受宠的,她以玩乐为由要创办一份民间报纸,吕雉虽不知道报纸有何用,但还是宠溺的给她拨了钱款和人手,任她去折腾。
于是元苍国的第一份《全民日报》就诞生了!
这份报纸每日发行一次,收录了小说连载,奇闻趣事,科普知识……以及最重要的有关朝廷的政令解读和大事播报。
这些政令无疑都是吕太后发布出来的,她的施政初衷,中间遇见的难处,最后取得的结果,都被编成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小故事,很快在百姓中流传开来。
本来只有读书人才会看报,因为只有他们才识字,但没过多久,底层百姓发现上面有许多图文并茂的农耕和医药方面的知识,也都纷纷购买起来。
一份报纸才几文钱,只要家里不是穷的揭不开锅,基本上都买得起。
诚然,三公主肯定是不赚钱的,甚至她还在用自己的私库贴补宣传,水军一波波的出动,舆论和噱头都拉到极致,报纸这样东西很快就风靡起来!
人们对吕太后的偏见主要来自于朝堂上的争权,以及对她性别的短视,但能上朝的人自然只是小部分,更多的人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
当报纸发行后,人们沉浸在故事中,抛开她的性别,只去看她的处事手段和为天下办的实事时,愕然发现她居然是一位优秀的统治者。
吕太后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出奇的漂亮,不论是处理政务难题,还是平衡百官势力,都有自己独特的技巧和方法。
如此一来,不少往日随波逐流看不起她的读书人和底层官员,都对吕太后刮目相看,甚至许多人对她崇敬不已,被她的风姿和手段所折服。
一女子能做到如此,不可谓是不厉害了!
而百姓们就单纯多了,当有识字的人去了乡下,给他们读了报纸上的内容,告诉他们吕太后对底层百姓的各项仁政之后,这些人立马对吕太后赞不绝口,人们开始称赞她,甚至庆幸小皇帝有这样一位雷厉风行的母亲。
小皇帝年幼,即便百姓们相信帝王的后代天赋异禀,但涉及自身利益,他们也不敢让一个五岁幼童去处置国事的,如今有人能更好的管理这个国家,哪怕是个女子,他们也能接受。
百姓们管谁当权执政吗?只要谁让他们过好日子,谁就可以当掌权人!
……
吕太后素来机谨,《全民日报》自发行之后,动静不同凡响,她怎么可能不知道报纸的影响力。
听完心腹官员的调查回话,她面上虽无太大波动,但心中却是狂喜——
女儿,这是给她送了个大杀器啊!
三公主虽然眼界不凡,但毕竟年幼,许多政治手段还没来得及学透。
换了吕雉这个帮渣男丈夫打江山的老政治人,自然立刻就看出了报纸的更多的了不得的用途。
她压下心中的激动,挥手道:“去叫长乐来见我!”
长乐是三公主名字,也是她的封号,这两字蕴含了吕雉对自己亲女的无限爱护和祈愿。
三公主去见自己母后时,虽然知道是什么事情,但心中还是忐忑的。
因为报纸是个绝对新鲜的玩意儿,她自己心中的把握的并不算很足,所以一开始没敢和母后明说,只打着玩闹的幌子去办的事。
如今事办成了,她半是欣喜,半是忧愁,毕竟没有和母后通过气,她也怕自己做的这些并不符合母后心意,毕竟母后与朝廷那些官员时交锋时,为了不恶化关系,虽也强硬,但更多的时候是以低调为主的。
长乐胡思乱想着就进了大殿,此时殿内没有其他人,她一进去就看见母后坐在上首,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她脚步顿了顿,像往常一样活泼的朝母亲跑过去,然后依偎在她身边:“母后,你叫儿臣来有何事?”
吕雉伸手摸了摸女儿的鬓发,又点点她的鼻子,也没卖关子,直接问道:“你这个小机灵鬼儿,从哪找的好主意,做出了报纸这样的东西?”
三公主立马松了一口气,靠在她怀里撒娇:“儿臣想为母后分忧,可是专程找了许多人,才得了这么一个主意。又怕做的不好,之前都不敢与您说……”
吕雉闻言挑眉:“哦?你在哪找的智囊,竟有这样了不得的手段!”
三公主自然不会隐瞒,立刻把竹凌的报了出来:“是孟学究的外孙女,她的母亲过世了,家中无人,前两月才来元都投奔自己的外祖父。
此人真真是个妙人!只是参与了几场宴会,便得了个解语花的雅号,不然我也不会将她叫进府来交谈。
她确实是有几分本事在身上的,我只不过和她略提了一句,她就明白了我的意思,随即就给我出了报纸这个主意!”
吕雉也来了兴趣:“你将她传进宫来,我要见见她。”
如此大才,若是真的,必然是要收之麾下的。
三公主高兴的点头:“我明日便叫她来拜见您!”
竹凌收到太后传召旨意的时候,正在安排紫霄国发行报纸的各项事宜,在这个世界里,紫霄国算是她的母国加大本营,有好东西自然不能忘记自己人。
听到宫里来人,她放下笔出去接了旨,回屋之后,唇边露出了尽在掌握的神秘笑容。
吕太后终于来了,不枉她几个月的精心谋划!
现如今,长公主已经将三皇子拿下,只剩攻破紫霄国京都这最后一步了,在这之前,她必须说服元苍国当权人站队。
第二日一早,宫中便来人教导竹凌礼仪,然后等她都学会了之后,才带她进入宫觐见。
系统:“以前还说打死不给人行礼,现在是不是flag破灭了?”
竹凌抹了抹眼角莫须有的泪水,忧伤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吕雉此时已经处理完了政务,和三公主坐在大殿里说着报纸的事情。
见竹凌进来,这两人顿时把话题转移到了她身上。
竹凌从容不迫的回答着她们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一番谈话下来,不仅每句话都有理有据,而且见解非凡。
三公主对她满眼赞赏,转头对自己的母亲道:“母后,我早就说了她是个钟灵毓秀的人儿,您现在信了吧!”
吕雉虽然也渴求她的才华,但更多的却是疑惑。
如此有才能的女子,怎么会拖到二十多岁还未出嫁,而且她出身孟家大族,哪怕只是个外孙女,但有着这层关系,也定是金尊玉贵养大的,怎么可能在闺阁时一点才名都没传出来?这很不合理。
吕雉上上下下的大量她,然后问道:“你这一身学问,师从何处?”
竹凌站起身,给她行了个士人礼:“臣女知娘娘对我疑惑众多,但请娘娘屏退左右,臣女有一物献与娘娘,娘娘一看便会知晓。”
吕雉蹙眉:“是什么物品?”
她身份尊贵,是最出不得差错的,竹凌如此逾越的话说出来,便叫人忍不住怀疑她的用意。
连三公主都替她心惊,生怕母后动了气降罪于她,连忙道:“有什么东西拿出来便是,此处没有外人。”
现在殿内确实没有外人,四周俯首帖耳站立是都是吕雉和三公主的仆从。
竹凌却坚持己见,强硬道:“臣女所拿,必是娘娘此时急需之物,若是娘娘不放心,可以让隐卫用弓箭瞄准我,如此便可保管臣女绝无异动的机会!只是这里人多口杂,是必定不能留有这么多人的。”
见她为自己思虑周全,又说的信誓旦旦,吕雉眯眼细瞧了她一会儿,同意了她的请求。
宫人垂首退了出去,竟有几十人之多。
殿内恢复沉静,气氛也格外严肃,一如竹凌与长公主会谈的那日。
三公主看了一眼瞧不出喜怒的母后,心中有些焦急,她对竹凌开口:“孟姑娘,现在你可以说了吧?究竟要呈什么东西。”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