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直男穿成苏培盛后(清穿) > 第45章

第4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培能理解胤禛的挣扎与痛苦。

    虽然说先前康熙已经警告过朝臣不许站队,支持某个皇子阿哥,以争得从龙之功。

    富贵险中求,人人都遵纪守法的话,就没有贪官污吏了。朝堂上的大臣,看到康熙如此安排,肯定会暗中倒向十四阿哥。

    胤禛面对当前的朝堂局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抉择。

    不成功便成仁,胤禛不会天真以为,一心想做闲散王爷,就能得到善终。

    天家没有父子亲情,更没有兄弟亲情。

    别说祖上父子兄弟之间的互相厮杀,一笔笔的血腥都还历历在目,就拿圈禁的老大与太子,还有许多年未能露面的十三阿哥,都时刻在提醒着胤禛,一不小心踏错,将会迎来粉身碎骨的局面。

    苏培当时看到许多关于雍正杀兄弟的事情,还有电视剧演的什么血滴子,篡改诏书等,各种离奇的剧情五花八门。

    他好奇之余,也曾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换作其他人登基,是不是康熙的儿子们就能得到善终。

    他妈听到他的高谈阔论之后,很是鄙视他。

    他妈说,首先,人生没有如果,其次,人生若有如果,就跟溪流归于大海一样,最后都殊途同归。

    外在压力永远存在,利益是永恒的,只要这两点不变,不管谁坐上那个位置都一样,事情的结果永远不会改变。

    假设十四阿哥登上大位,大权在握之后,以前支持他上位的兄弟朝臣,会不会要求回报?

    十四一旦尝到了权势的滋味,他会甘于处处受到制擎,不想真正一言九鼎吗?

    最后,又将是一场血腥厮杀。

    苏培作为胤禛团队的人,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只能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

    只有立场,没有对错。

    点亮灯盏之后,苏培默不作声上前,将倒下的椅子扶了起来,并不多劝,退到一旁等着胤禛自己调节心情。

    不知过了多久,胤禛低垂的头抬起来,眼睛潮红充血,神色困惑,喃喃说道:“为何,为何会如此,我该如何做?我该如何做?”

    声音越来越低,低得苏培以为是幻觉,胤禛身上浓得化不开的悲怆,令苏培跟着一阵酸楚。

    身而为人,都好难。

    苏培脑子里突然冒出这句话,以前他会以为这句话,实在是太酸,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如今他真的深有体会,哪管你王权富贵,还是贩夫走卒,都有各自的难处。

    苏培只恨没有多看点鸡汤,好拿来安慰如困兽般的胤禛。

    如今,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拿出仅有的手段,冷静分析眼前存在的问题。

    斟酌了一阵,苏培走上前,恭敬地说道:“爷,奴才愚钝,无法替爷解惑,只依着当前的局势,爷需得更加小心谨慎行事。奴才以为,皇上如此安排,定有皇上的深意,并不是世人所见的那般。”

    胤禛眼神如刀,直直看向苏培,撑着书案,慢慢坐回椅子里,哑声说道:“继续说。”

    苏培依着历史的走向,大胆揣摩康熙的意思,认真说道:“皇上乃是圣明之君,任命十四爷为抚远大将军,爷也清楚,十四爷全无打仗的经验,无论如何,都担不起这么大的重任。皇上不会拿天下江山来冒险,所以调了四川的年将军前去支援。长途奔袭于将士来说,本身就是大忌,何况青海西藏乃是高原之地,对将士的身体来说,乃是巨大的考验。十四爷亦如此,他驻扎青海还好,若是贸然进藏,说不定仗还没打,他自己先倒下来了。要想有功,首先得能活下来。”

    西藏本来空气稀薄,进藏的人要面对高原反应,青海虽好一些,对京城过去的十四阿哥依旧是个巨大的考验。

    十四阿哥是打仗的新手,战场上瞬息万变。在苏培看来,十四阿哥镀金是镀金了,却是拿着命在镀金,要是有个头疼发热,说不定就嗝屁了。

    胤禛陷入了沉思。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刀剑无眼,如果换作他,会不会把储君扔到战场上去?

    苏培说道:“奴才以为,现今的局面,也是皇上对爷的考验,皇上虽然是皇上,还是一个父亲。爷与十四爷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皇上说不定想看的是,爷在这件事情中的举动。”

    胤禛猛地盯着苏培,他是聪明人,很快就听懂了苏培话里的意思。

    康熙考验他,有两层意思。

    于公,他是否会顾虑到天下江山,以及朝廷的兵丁,他会借此拿来争权夺利。

    于私,他是否会顾虑兄弟之情,在这么好的机会下,是否会借此除掉十四阿哥。

    胤禛心情渐渐平缓下来,恢复了冷静理智,说道:“磨墨,我要给年羹尧写信。”

    苏培怔住,磨蹭着走上前,胤禛斜睨着他,嫌弃地说道:“快些,你真以为我那么小心眼,我是令年羹尧竭尽全力,守护大清江山。”

    哟呵,这么快就能骂人了,苏培暗戳戳腹诽了一句,上前倒清水磨起了墨。

    胤禛提笔写完信,待信干的时候,斜了苏培一眼,戏谑地说道:“要不要检查一下?”

    苏培眼角抽了抽,老老实实告罪:“奴才不敢。”

    胤禛笑,将信坦然递给苏培,说道:“用蜜蜡封了,送出去吧。”

    苏培接过信,故意拿得远远的,当着胤禛的面,将信折叠起来,然后封好。

    胤禛似笑非笑看着苏培,哼了声说道:“瞧你那小心眼。”

    艾玛,这真是倒打一耙,苏培不敢与胤禛争辩,送了信出去之后,狠狠多吃了一碗饭,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

    饭后,胤禛甩开公务,沿着廊檐来回散步,顺便用蒙语给苏培布置作业。

    凭着苏培的蒙语基础,能听懂百分之□□十,但是听到内容之后,他就装傻听不懂了。

    胤禛领了户部调度粮草的差使,他实在是太聪明,看重了苏培做表格整理数据的本事,让他做份表格,将各种粮草弓箭银两等东西,按照数量,日期等,分门别类做好统计。

    苏培很想仰天疾呼:“老板,加工资!”

    胤禛见苏培装傻充愣,没有骂他,而是很耐心地换成汉话,还特意放缓了语速,再吩咐了一遍。

    苏培装傻没用,苦哈哈说道:“爷,奴才试试吧,只奴才不敢保证,一定能做好。”

    胤禛笑了笑,平静说道:“你一定能的。”

    话虽平淡,苏培哪能听不出胤禛咬牙威胁的意味,他耷拉下脑袋,老老实实应了。

    苏培这个工作秘书,接下来几乎快被榨干了。

    朝堂上的官员,一个个都是老油条。比如兵部在户部要粮草,户部官员两手一摊,没有。

    根本不用户部哭穷,因为工部的人天天等在户部,修河堤的银子还欠着呢。

    胤禛在户部,说起来是户部的人,可是他督促粮草,不能让前线的大军断了粮,说白了就是替兵部在做事。

    兵部的人也是看到了这一点,趁着胤禛在,想把以前户部欠的军饷,一并要回去。

    苏培看着他们吵架,最初当是在看戏,等看多了,就变成了头大如斗。

    尤其是永和宫的德妃还在添乱,经常把胤禛叫去,每次都几句话反复说,万万不能让十四阿哥在前线缺衣少粮。

    苏培听了一两次,感慨得很,猪队友才最令人可怕。

    德妃这么明目张胆地偏心,她就不怕胤禛一怒之下,让十四阿哥饿死在青海?

    胤禛听多了,积了一肚皮的气,他一生气,苏培面对他的低气压,跟着也不好过。

    苏培不好过,坏水就汩汩往外冒。

    户部是缺钱,藏富于民说不上,藏富于官,不敢去乱拿。

    胤禛毕竟还没有当皇帝,从他们包里掏银子出来,就是要逼着他们直接投向十四。

    德妃天天吃得好养得好,没事找事,实在是烦得很。

    反正德妃的私房钱多,胤禛又得不着,让她拿出来,送到前线去,户部兵部都会感谢她。

    古代帝王称帝之前,都要编一些神话传说,比如出生时天降异象,吹嘘父母的光辉形象,把他们的门面,装饰得金光闪闪的。

    再说,德妃是十四阿哥的生母,也是胤禛的生母,她的形象提高了,不管她愿不愿意,对胤禛都有好处。

    苏培知道胤禛烦着德妃,并未多加掩饰,直接建议胤禛:“爷,德主子惦记着十四阿哥,可怜德主子一片慈母心,既然德主子放不下心,就让德主子备些钱粮,随着粮草给十四阿哥一并送去呗。”

    胤禛听后,嗤笑了声,虚指了苏培半晌,然后说道:“这倒是个法子。”

    德妃再叫胤禛去的时候,他就提了这件事,并且还挖了个坑,把十四党派的人都坑了进去。

    胤禛说:“儿能体会额涅的一片苦心,只是儿爱莫能助,户部没钱,汗阿玛都没法子。儿能做的,只是将额涅对十四弟的关心,如实递到十四弟手中。额涅替十四弟准备的衣衫吃食,儿会让人快马加鞭送去。”

    德妃一听,也对啊,十四随着大军出发,她准备的行囊,他嫌麻烦只带了一两个前去。如今她可以多准备些,让胤禛送去前线。

    胤禛又说:“护着十四弟的副官亲兵,也不能亏待了他们。不过,这件事也不妥,十四弟在前线知道是额涅掏空了钱袋,他人孝顺,哪怕是拿到了额涅送去的东西,也舍不得用。”

    在德妃的眼里,十四肯定是样样好,孝顺那是一定的。

    舍不得花她的银子,那多让些人出银子,他就能舍得花了。

    只要不涉及到十四,德妃也不笨,脑子转得飞快。

    几个与十四走得近的,老九最有钱,老十也不差,他们兄弟哥俩好,不能只说不做啊。

    德妃很快跑去康熙面前,说起以前孝庄在世时,省吃俭用替前线将士筹军饷,每每想起此事,就深受感动。

    她不敢与孝庄相比,只能学些皮毛,想拿出些银两出来,支持前线的将士。

    康熙想起了以前打三藩时的窘况,孝庄主动先消减了用度,省了银子出来支持他。

    德妃这么一说,正中康熙的下怀,成天为银子发愁,能有人掏腰包,他肯定不会反对。

    于是,在康熙的默许下,从德妃到惠妃等人,全部掏了私房银出来。

    一般来说,身份低的,捐银不会高于身份高的,会低一档。

    德妃一心为了十四,大手笔出了大血,其他嫔妃见了,总不能少太多,于是咬牙跟了上去。

    她把后妃带上不说,还差人去了老九老十府上,问他们可有要给十四带的东西,好一并送去。

    老九老十这群人精得很,知道这件事有康熙在后面撑腰,为了讨好康熙,显得兄弟情深,更是为了朝廷分忧,掏出了大笔银子出来。

    苏培不会打算盘,心算那是培训过的,自不在话下,拿到钱一合计,顿时心情大好。

    军饷虽然不够,至少可以支撑一阵了,德妃见饿不着十四阿哥,能消停好一阵。

    胤禛还能打发掉户部兵部两拨人,心情松快不找他麻烦,他几乎没乐歪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苏培没有完全松懈,想到户部那团烂账,堆着的一堆借据,将眼光投向了朝臣官员,坏水咕噜噜往外冒。

    趁着胤禛吃过晚饭,得闲在散步的时候,苏培斟酌再三,上前说道:“爷,奴才想到一个法子,或许能清一些户部的欠条。”

    户部的欠款,胤禛以前大刀阔斧收缴过,弄得朝臣跑去康熙面前哭穷,康熙不想朝堂动荡,最后没能彻底执行下去,囫囵了事。

    如今听到苏培提起,胤禛马上停下了脚步,扯着他一转身,大步往书房走去:“走,回去仔细说!”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