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重生之文豪崛起 > 第244章 【金陵春梦】(修)

第244章 【金陵春梦】(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回香港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

    霍耀文匆匆回了家,本来想着进门小心点,不打扰到家人休息,可谁知道突然被一阵狗叫给吓了一跳。

    父亲房间的灯光也顺势亮起。

    “谁在外面?”霍成才手上拿着一根木棒,站在别墅的大门口处,试图透过门眼看外面的人,但乌漆嘛黑的,也看不出是谁。

    见父亲都醒来了,霍耀文说道:“是我,耀文。”

    听清儿子的声音,霍成才打开门,看着拎着行李箱的霍耀文,皱着眉头问道:“你怎么突然回来了,不是说要在美国多待几日吗?”

    “事情处理完就回来了呗。”霍耀文看父亲手上拿着根木棒,不由笑道:“老豆你怎么拿着个木棒?”

    “唉,这还不是小偷闹的。”

    霍耀文心里一紧,连忙问道:“家里进贼了?”

    霍成才摇摇头:“那倒不是。是前面一家进贼了,就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今天早上有好几辆警车过来,听隔壁邻居说,那家人晚上都在睡觉呢,可谁知道第二天起来发现屋子内被翻得不成样子,也幸好这小偷只求财,要是图财害命那就死的太冤了。”

    “别叫了,旺财别叫了!”

    霍成才走到门边柱子旁的一个狗窝,朝着里面的小狗喊了几句,那狗倒也聪明,立马就不叫唤了。

    一听是前面住户家里进贼了,霍耀文松了口气,想起外面那条小土狗,问道:“外面拴着的那条狗是你抱回来的?”

    霍成才笑道:“嗯,我托人抱来的一条土狗,别看这么小,但机灵的很,长大后看家护院想来是条好狗。”

    借助屋内透露出来的一丝丝光亮,霍耀文这才看清了这条土狗的长相,大约只有两三个月大,难怪刚刚叫唤的狗吠声总觉得奶声奶气的,原来是条小狗。

    待父子二人转身进了屋,霍耀文把门给关上。

    霍成才随手将木棒放在了门边,带着一丝埋怨的语气道:“真是的,当初买房子的时候,那个中介说这边治安是整个九龙最好的,谁知道居然还有小偷,比屋邨的治安还差!”

    屋邨别看人流混杂,但几乎很难很少有小偷进屋盗窃的事情发生,最多就是有个别手脚不干净的人,把别人晒在外面的衣服、被子,或者是一些风干的肉脯偷摸顺走。

    “好了老豆,你早点休息吧,这事我明天会向九龙塘警署打电话的。”看霍成才似乎气的很,霍耀文笑了笑权威了几句,不过倒是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

    70年代香港的治安的确不太安稳,万事还是要多加小心才行,他可不想自己那天以这种新闻登上报纸。

    ......

    香港耀文图书出版公司。

    姚文杰汇报着这几日的工作:“董事长,最近公司出版的几本书销量都不怎么好,不过《九州》杂志目前销量已经超过了《青少年读物》周刊,三天前发行的第二期杂志卖出了两万多册,台湾青木出版社的方正德总编今天上午发来电报,问我们能不能把《九州》杂志在台湾的发行权交给他们负责。”

    “方正德要《九州》的发行权?”霍耀文疑惑的看向姚文杰,据他了解青木出版社似乎从不参与到报纸和周刊的发行制作,一直是代理香港和台湾作家书籍的发行,怎么好好的会想到要发行杂志?

    姚文杰点点头:“是的,今天早上才发来的电报,我正想着要不要答应呢,董事长你就过来了。”

    霍耀文沉吟道:“既然方总编看好我们的《九州》杂志愿意在台湾发行的话,那就交给他来负责,不过必须要按照我们杂志的格局和版面去印刷,这点你务必要跟方总编说清楚。”

    此时台湾还正处于bai色恐怖时期,去年搞签售会,他也是一直提心吊胆,要不是方正德一再强调,这事是已报备上去,台相关文化部门同意,霍耀文还真的不太愿意过去。

    姚文杰记下来:“那行,那我等会儿回个电报给方总编。”

    霍耀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忽然想到一件事,问道:“伍老那边怎么样了?”

    姚文杰深深地叹息:“伍老的儿子伍家中已经把他接回家修养了,前天我去看望了一下伍老,还是老样子,身子是大不如以前了。唉……”

    说起来姚文杰一直还想抽空感谢一下,感谢伍老把他推荐到霍耀文这当个总编,但当时公司百废待兴,除了董事长霍耀文,和他这位新上任的总编外,也就剩一个从港大出版社调过来的朱文庆。

    今年过来的时候,姚文杰准备去伍老家拜访他老人家的,但又因为种种原因,只能在电话里同伍老拜年,可谁曾想到,这1970年的新年刚过没多久,就出了这么个糟心事。

    “过两日我再抽空去看看伍老,现在当务之急就是看看能不能尽快把《良友》复刊,也算是告慰了伍老。”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态,霍耀文前些日子还有些看不开,认为是自己请伍老出山来港大出版社担任总编一职,才导致伍老过度劳累一时中风的,可随着参加了周家的葬礼后,似乎整个人升华了不少,倒是看开了很多。

    姚文杰道:“嗯,我前天去看伍老的时候,跟伍家中聊了几句《良友》复刊的事情,他说他会帮忙联系一下之前在香港复刊时的那些老编辑。”

    霍耀文一听,不由眼前一亮:“如果能够请到之前《良友》的那些编辑是最好不过的了,他们才是最懂《良友》风格的人,不过还是要注重一下创新,美国的《时代》周刊跟《良友》的定位差不多,你可以吸取一下他们的成功经验。”

    “我知道了董事长。”姚文杰是看过《时代》杂志的,这会儿听霍耀文说起来,深思了好一会儿,才发现这两本杂志的确是有共同之处。

    处理完公司的一些公事,霍耀文捧着茶杯郁闷道:“我昨天到港,就接到了港大黄主任打来的电话,他说出版社那边最近忙的很,问我总编的新人选定好了没有,这让我一时半会儿从那找人?”

    闻言,姚文杰迟疑了片刻,犹犹豫豫的说道:“董事长,如果是总编人选的话,我倒是有一个推荐。”

    霍耀文眉毛一挑:“哦?说来听听。”

    姚文杰说:“不知道严庆澎、董事长你听没听过?”

    严庆澎??

    霍耀文皱着眉头沉思了好一会儿,无论是这一世还是上一世,他对这个名字都陌生的很,下意识地摇摇头说:“没听过,是谁?”

    姚文杰一脸不出所料的样子:“也是,严先生本名的确是不怎么出名,但撰写《金陵春梦》的作者唐人,这个笔名董事长您应该听说过吧。”

    ...

    第245章 【还有人捐白花油?】双倍月票期间,求月票!!(修)

    唐人?

    金陵春梦?

    当姚文杰吐出这两个词,一下子让霍耀文的记忆倒退回读大学的时候,那时候他曾经一度痴迷过一本巨著,那本书就是《金陵春梦》。

    这本《金陵春梦》全书共分八集三百二十回,长达230万字的章回小说,写常凯申在大陆的大半生,从崛起到覆灭,遁往台湾,另续残梦为止。

    八集分别为《郑三发子》、《十年内战》、《八年抗战》、《血肉长城》、《和谈前后》、《台湾风云》、《三大战役》和《大江东去》。

    当时这本《金陵春梦》第一集 出版以后,迅速的风靡了整个香港,海外报刊争相刊登,人们纷纷打听“唐人”是何许人也,严庆澍因此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同时《金陵春梦》也是内地当时唯一允许出版的香港书籍。

    读大学时,霍耀文可是十分痴迷这本书,特别是第一集 《郑三发子》的内容,里面不仅道出了常凯申的出生,剧情扑朔迷离不知真假,让他看的是如痴如醉,只不过可惜的是,他读的并不是完整版,或者说找不到原版的。

    倒不是说这本书有删减,而是第八集 《大江东去》的内容,严庆澍后来不甚满意准备推倒重写的时候,因重病无法完成,一直到他离世时,新的第八集也没写多少内容,后来还是北京出版社帮忙完成了剩余的部分。

    所以第八集 新版的内容,有四分之三都是代笔写的,霍耀文看的就是代笔的部分。那时候网络还没完全发展起来,加上他找了很多旧书店都没有找到,推倒重写前的原版内容无处寻觅,只好作罢,一直心里感叹可惜,后来直到大学毕业后,因忙于生计,才渐渐的忘了这本书。

    除了这本《金陵春梦》,严庆澍还写过《北洋军阀演义》、《宋mei龄的大半生》、《蒋后主秘录》等多本小说,后来还构思了金陵的续篇《草山残梦》,但可惜一直到逝去都没有完稿。

    严庆澍可以说算是香港难得的高产作家了,自《金陵春梦》后,30多年里他先后写出七八十部小说、戏剧、电影、剧本,可以无所不涉。同样的笔名亦不少,除唐人外,还有阮朗、严开、江杏雨、高山客、洛风、陶奔、张璧、草山上人、今屋奎一等约40个。

    霍耀文一想到这些,把目光瞥向姚文杰,好奇的问道:“你认识严先生?”

    姚文杰笑着说:“嗯,他早年在上海担任《大公报》副刊编辑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相识了,算是老朋友了。”

    “嗯……”

    霍耀文沉吟道:“严先生他愿意担任港大出版社的总编吗?”

    别看总编的职位和权力挺大的,但工资跟严庆澎这位知名作家比,那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再加上作家写作是很耗费时间的事情,而总编也挺忙碌的,所以霍耀文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了。

    “应该是愿意的吧……”

    姚文杰也不敢在这事上打保票,毕竟他不是严庆澎,不过最近严庆澎的情况他是知道一点的,因为写作上似乎陷入了瓶颈,前两年又辞职了《新晚报》主编的工作,经济情况可能不是太好,这时候邀请对方来担任总编,最少有六七成的把握。

    霍耀文看姚文杰似乎有点信心,遂点点头说:“那行,你就帮忙联系一下严先生,询问他愿不愿意担任港大出版社的总编职位。”

    “好的董事长。”姚文杰笑着应了下来。

    待他出去后,霍耀文想起昨天晚上老豆霍成才说的事情,想了想,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播了一串号码。

    很快,电话就打通了,电话那头传来了罗巧珍的声音:“喂?”

    霍耀文拿着话筒说道:“是我,霍耀文。”

    罗巧珍一愣:“你从美国回来了?”

    “嗯,昨天晚上刚到的。”霍耀文回答了一句,便问道:“罗理事你知不知道上次过来参加我宴会的那位九龙塘市政局陈议员的电话号码?”

    “陈议员?”

    罗巧珍想了想,迟疑了几秒,说道:“是不是陈严信?”

    “对,就是他。”霍耀文应道。

    说起来霍耀文这位太平绅士当的很不合格啊,不仅九龙塘市政局官守议员陈严信号码没记住,就连在自己辖区内的警署署长的电话号码都没有。

    罗巧珍也没问霍耀文要陈严信干嘛,只说道:“你等等,我找一下。”

    话筒内传来了稀稀疏疏似乎是翻包的声音,霍耀文也是耐心的等着。

    很快,罗巧珍拿起话筒念道:“这是陈严信办公室的号码,我报你记。”

    “好。”

    “68……”

    霍耀文肩膀夹着话筒,随手拿起桌上的一根自动油笔,在桌上的一张报纸上开始记下来,总共只有六位数,记得很快。

    罗巧珍问:“记下来了?”

    “嗯,记下来了,没什么事我先挂了。”霍耀文道。

    “等等!”

    罗巧珍连忙说:“别急着挂电话,我这里还有事找你呢!”

    “什么事?”霍耀文把笔放下,将话筒放到耳边仔细听。

    罗巧珍说:“和兴堂的老板前两天打来电话,说邀请你去参加他们举办的慈善晚会,而且还说要捐赠给我们基金会一批白花油,本来你没回来我就想着我过去一趟,但你既然在香港,是不是该过去参加一下。”

    “白花油?”

    霍耀文皱了皱眉头,和兴堂的白花油他用过,主要功效跟风油精差不多,都是缓解头疼提神醒脑,和驱虫的效果,但白花油的闻起来的味道更好一点。

    在香港白花油比风油精要畅销的多,几乎家家都会备上一瓶,可以说是居家旅行,必备之良药。

    可他搞不明白的是,怎么会有人想到捐赠一批白花油给自己这个慈善教育基金会的?!

    虽然感觉有些好笑,但既然和兴堂的人愿意捐赠白花油,霍耀文不可能不要,肯定是照单全收,他回话道:“行,既然和兴堂的人办慈善晚会邀请了我,还捐赠白花油给我们,我理所应当到场。是什么时候?”

    罗巧珍在电话那头笑道:“很巧,就在今天晚上。”

    霍耀文瞥了一眼手表,此时已经是中午十一点多了,他道:“行,我知道了,下午两点我去你基金会找你。”

    “嗯。”罗巧珍应了一句。

    挂断电话后,霍耀文按照之前记好的陈严信号码拨了过去,还在盲音当中,他咳嗽了几声嗓子。

    “喂,我是陈严信,请问您是那位?”

    霍耀文笑着说:“哈哈…陈议员,我是霍耀文,最近别来无恙?”

    电话那头的陈严信明显的愣了几秒,心里大概也没想到霍耀文会打电话给他,连忙笑呵呵的说道:“原来是霍先生啊,自从上次宴会跟霍先生相识以后,我可是早就想要约你出来饮茶,但一直找不到什么好机会。”

    霍耀文道:“哈哈,陈议员跟我想的一样,不如这样吧,陈先生明天有空否?一块去莲香楼饮茶。”

    陈严信犹豫了几秒,想了想,还是应了下来:“既然霍先生邀请,那就明天上午十一点莲香楼见?”

    霍耀文一口答应:“好,那就明天上午十一点莲香楼见。”

    又客套的寒暄了几句,待那头挂断电话,陈严信放下话筒的同时,眉头依旧紧锁。

    一个多月前,陈严信参加霍耀文举办的宴会,主要是因为他是在九龙塘市政部门工作,往后难免要跟被总督委任的JP霍耀文打交道,这才选择过去结识一二。可

    以说二人顶天了是在宴会上交流了几句,相互之间认识一下,便再也没过多的交情。

    所以他有些不明白这霍耀文怎么会无端端约自己出来饮茶?

    算了,不想了。

    想不明白,陈严信也懒得去想这些事,反正不管是霍耀文有什么事情找他帮忙,或者是有别的问题,明天过去就知道了。

    而且说实话,陈严信的心里,还是挺希望霍耀文找他帮忙的,作为市政局的官守议员,今年底他的议员委任就要到期了,想要继续连任议员,除了要九龙塘区内的市民支持,还有一些有名望的人帮忙。

    如果能拉拢到霍耀文这位拥有JP勋章,又是香港闻名遐迩的大作家的支持,哪怕对方只在报纸上或者在记者采访的时候,随便说点支持自己的言论,陈严信都觉得自己连任的可能性会无形的扩大很多。

    ...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