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纪彬回家了几天,又见了不少人。
重新翻了翻账本确定家里一切都好,这也就放心了。
上次算账还是去年年底,也就是永义十九年十二月,现在是永昌元年十月十一。
引娘还有点奇怪:“怎么这会算账,是有什么事吗?还是需要钱?”
引娘虽然没接触过船务司的账本,但稍微算算就知道,那边的亏空肯定是巨大的。
船务司肯定花钱如流水,而且还是必须要花的。
研究物件,什么都要花钱。
纪彬笑:“官府的船务司,咱们不给他掏钱。”
说着纪彬道:“那件事要来了。”
说到那件事,引娘瞬间明白,下意识握住纪彬的手:“出海?”
“嗯,出海。”纪彬笑,“最迟也是明年三月,我估计二月就能出发。”
“这次出发不会去太远的地方,也只是试试而已。”
话是这么说,引娘还是担心的。
可她向来知道纪彬的想法,这件事他跟圣人筹划很久,肯定要去的。
引娘点头:“需要我做什么吗?”
纪彬向来喜欢这样的引娘,笑道:“不用,我就是担心你,所以出发前看看家里的东西物件。”
可看来看去,其实家里没什么需要他补充的。
引娘自己,都能把家里操持得很好。
纪彬笑:“等我把航线摸熟悉了,带你也去海上看看,怎么样?”
那时候估计他已经掌握安全的航线,而且知道怎么规避危险,到这引娘也更放心。
引娘立刻点头。
只要能跟着纪大哥一起,去哪都行。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翻账本。
今年的最挣钱的买卖,显然已经变成船运。
而船运又让酒坊跟刺绣坊利润翻了五倍,这还是他们做不出货的情况下。
一般来说,不管汴京还是江南,他们的酸果酒跟珠绣贝绣,永远不缺买家。
所以说各处都很挣钱。
三个杂货店里,最挣钱的自然是兴华府的那处店面,纪彬看着上面的数字,一个月就能盈利百两银子。
真的很不少了。
刺绣坊的纪彬没看,说好是引娘的私账。
酿酒坊则看得仔细些,毕竟是里长家做的账。
但纪彬的名气越大,声望越高,他家就更加不敢作妖。
以前还能拿拿里长的架势,可现在里长见了纪彬,都要想行礼的,纪彬身上的虚衔有时候也不怎么虚。
现在对上大部分人,也没人觉得这是什么虚衔,主要还是人厉害,那什么都厉害了。
所有铺子作坊船运加起来,今年到十月份,一共净利润是七十三万,其中船运占了大头。
就算去掉他又新添了两条船,利润也是如此之多。
怪不得现在一窝蜂地去做船运,不过这也因为他选的商品好,否则不能赚这么多钱。
而棉花的收益是另算的,以前挣得特别多,他家大部分家产都是这里发家。
可今年的棉花收益剩下三十万,跟之前比少了许多倍,可见今年的行情确实不好。
但这点是纪彬早就知道,所以不会有什么怨言。
做生意本就如此,当初属于棉花的红利过去,现在则吃船运红利。
没有一个行业是一直向前的,再厉害的行业也有冲到天花板的时候。
能做就做,做不了转行。
纪彬想的一直很透彻,不等纪彬说,引娘就道:“咱们那三百亩棉花,明年就开始减产,按照圣人说的办。”
“十亩地,只种半亩棉花,咱们约莫种七百多亩的麦田,种三十五亩的棉花,绝对不多种。”
纪彬点头:“对,这钱咱们也赚够了,不能顶着圣人命令不管。詹明那你放心,他肯定理解,而且这是咱们的田地,改种什么都可以。”
当初詹明想给纪彬田地的钱,算是他拿一半,但被纪彬婉拒,田地这东西是跑不了的。
还是放自己手里稳妥,现在不管种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
纪彬本人有时候很大度,但有时候账也算得清楚。
“而且这事有我们带头,邑伊县其他百姓也好接受。”纪彬继续道。
邑伊县种棉的人还是太多了,不过这样一来,估计很多人都会开始开耕荒地,只求能多种点棉,也就是限制私人拥有土地,才好解决这种事。
但凡改革都会出现问题。
这都是本地知县要做的事,事情做好了,加官进爵,做不好滚蛋。
圣人的想法一直如此。
也不怕下面的人不卖力,再有随时暗访的按察使,可以互相监督。
引娘也同意,不过她也道:“其实咱们邑伊县百姓都是赚到钱了的,你去年都在提这件事,他们肯定有准备。”
这个也是,纪彬不再担心这件事。
等他明年离开的时候,有引娘操心就好。
家里桩桩件件的事情过了一遍,最后纪彬笑道:“我看都蔡运家的琉璃瓦了,真的好看。”
说到这个,引娘还很不好意思,她悄悄又拿出一个账本:“你一直很忙,我也没来得及让你看。”
纪彬好奇,这账本比较薄,是什么新账吗?
打开一看才知道,这竟然是引娘设计的琉璃瓦售卖记录。
从今年三月份开始,竟然已经做了七八单生意,也赚了几十两银子。
引娘小声道:“我知道这不算什么,但我真的很开心。”
对比家里万贯家财,这自然不算什么。
可却是引娘独自做的买卖,纪彬明显看到,有几家的名字还差不多,明显是一家用了好,又介绍了亲戚来用。
这就是好事啊。
纪彬正色:“怎么不算什么,你真的很厉害,比我厉害多了。”
纪彬说这话真心实意,他觉得自己站在巨人肩膀上,可引娘却是没有的,她是古代女子,只是偶然得了机会就可以变得跟很多人不一样。
这样的引娘,非常厉害。
引娘以前也为这事开心,但有了纪彬亲口夸奖,这点开心变得更真切了些。
不过她怎么会有纪大哥厉害,肯定是纪大哥为了让她开心才说的。
琉璃瓦是引娘独自做的事业,自然不同。
而且引娘开始做的,不止琉璃瓦设计售卖,还跟燕芷游计划开熏香铺子,就开在兴华府。
兴华府交通便利,熏香也好卖。
两人都商量好了,燕芷游有技术,引娘有人脉手腕,对熏香也很了解。
估计这是她要开启的第二份事业。
引娘如今也才二十,能有这样的本事,真的很不错。
纪彬笑着夸了好多句,这才把账本放下。
他跟引娘手里已经有五百六十五万两银子,这些钱在手里安稳是安稳的,可惜不能用来做蒸汽船,否则是真的露富。
在纪彬引娘商议下,今年出发去汴京之前,开仓施粥,接济百姓。
只是他们估计要去请人去隔壁县施粥,现在的邑伊县真正穷苦的人不算多了。
今年也算多行善事。
纪彬知道,引娘有心为他祈福,毕竟是要出海。
大海对很多人都说对意味着危险,但其实也意味着机遇。
两者并存的事,纪彬愿意为之冒险。
为了让引娘安心,施粥就施粥,这不是什么大事。
他们这边已经开始准备去汴京,出海的事,不少人还毫无察觉,甚至觉得这夫妻两个太淡定了。
明明外面都把纪彬夸得跟什么一样,怎么他俩一点也不着急呢。
纪彬非但不着急,还了解了一下谷夫子的科举情况。
今年新皇登基头一年,原本在纪彬家私塾教书的谷夫子决定去试试,没想到还真的考上了,名次还很不错。
比去年万举人的都好。
一时间,纪彬家私塾风水好的消息都传出去。
两个夫子科举都考上了,一时间来应征的秀才特别多。
引娘做主留了两个学问不错的,分成两个房间上课,只是这夫子不稳定,倒是让他们挺头疼。
甚至万夫子,谷夫子都住过的那个客舍,都被很多秀才想要租借,为的就是沾沾运气。
纪彬也是哭笑不得,也不过是凑巧而已,哪有那么多运气可言。
但不管怎么说,纪家私塾因为这两件事,好学之风盛行,而且还有不少学问不错的人过来应征。
可算是一件好事。
反正纪彬瞧着,家里一切都好。
还是家里舒服,什么都自在。
话是这么讲,但到十一月初,纪彬就要再回海太城了。
主簿写了几封信找他,都是在讲船务司盈利的事,好像他们这次盈利的有点过于多。
特别是无烟煤的销售,那订单多的,主簿都不敢接,纪彬见此,只让他给圣人写信,官府肯定有人能处理,找他没用!
蒸汽船不是回来了一条,让蒸汽船送信,很快就能得到回信。
那又不是他家生意。
他出出主意可以,出力不成。
无烟煤卖得那么好,这件事并不奇怪,谁让无烟煤技术先进,质量还高,还没有熏人的气味。
最重要的是,经过处理之后,煤放在一旁不容易自燃,经久耐烧,好得不得了。
他又派人沿途送出去那么多。
总有家族能发现这无烟煤的好处,那些家族一买,都是上万斤的购入。
眼看又到十一月,正是对煤需求的时间。
卖得好不奇怪,卖的不好纪彬才要问问情况。
主要是纪彬不想掺和到朝廷赚钱这件事上,上次他带着蒸汽船去汴京,可是直接被户部尚书拉住聊天,那叫聊天吗,就差问他要不要去户部任职了。
去吗?
肯定不去啊。
管个船务司都不能让他经常回家,真去户部了,他估计海都出不去。
哪有现在这样自在,没事还能给自己放个长假。
估计整个南军国所有官府部门里,就他们船务司最自由,说放假放假,说休息休息。
没办法,谁让他手下大佬多,大佬们也任性啊。
只是船务司主簿那边确实有事找他,纪彬也只能暂时去看看。
而且蒸汽船确实回来了一条,名字也起好了,就叫定波号,纪念在定波府的海战胜利,也算有意义。
蒸汽船既然回来,大佬们估计也会回来,开始继续查漏补缺,他肯定是要过去看看。
也在传教士跟僧侣前晃晃,看看他们什么时候上钩,愿意给他当向导跟翻译。
只能说今年事情确实很多。
不过他跟引娘已经商议好了,等引娘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差不多十一月下旬,就去海太城找他。
两人估计在十二月初出发,一起去汴京。
圣人已经在等他们了。
可能别人说出圣人在等他们这种话是在吹牛,但纪彬说,那一定是真的。
他这还是刻意低调过了的。
若他跟着去海战,跟着去汴京,风头只会更大。
谁让他是个低调的人,除非必要,根本不往汴京那边凑。
纪彬这次离开还是一个人,陈乙又被留在邑伊县。
没办法,纪彬引娘前段时间才参加过陈乙的婚礼,他妻子是个极为温柔的女孩子,两人刚刚成亲,总不好跟着他出来。
邑伊县到兴华府的路已经特别熟悉,纪彬也不需要什么人保护。
但陈乙却觉得愧疚万分,还是纪彬引娘宽慰之后才好多了
纪彬一路去往兴华府,不少人还在偷偷看他。
这肯定是去忙了吧,说不定又能造一艘大船呢!
纪彬倒是想造大船,可再大的船需要钱啊!
圣人都为钱发愁,何况他。
不过等纪彬到船务司,看到主簿手里的账本,这才明白,什么叫订单太多,都把主播吓到了。
从开始无烟煤开始,到现在也就一个月时间。
竟然有五十万两银子的订单?
可最夸张的是,一个航模便宜到只能赚一钱银子,竟然赚了七万两银子?
也就一个月时间啊,怎么会这样。
先不提钱,就这个数量都让纪彬震惊了。
而且他从中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蒸汽船比他想象中还要火热。
单是航模都能赚这么多钱?!
这说明蒸汽船的威名,肯定已经在南军国兴起。
这兴起的速度比纪彬想象中要快很多倍。
如果说无烟煤还是因为东西本身确实好用,所以赚的钱多。
那航模完全是靠蒸汽船的名声,两者完全不一样。
纪彬觉得自己很低调,其实早就扬名南军国。
特别是海战一战成名。
不仅是蒸汽船成名,他纪彬的名字也跟蒸汽船绑定到一起。
好家伙,他低调半天,低调个寂寞。
根本没用啊。
纪彬既是无奈,也是为航模赚到钱开心。
虽然现在赚到的钱还不足以造一艘蒸汽船,但船务司的财政问题再次解决。
纪彬不知道的是,他扬名也跟船务司会挣钱有关。
毕竟蜂拥而至的订单,还有奇思妙想的赚钱方法,也就他纪财神能想到了。
不仅能造东西,还能赚钱,谁家不想有一个这样的人才?
纪彬听了这些话,都觉得无奈。
还是去看看蒸汽船吧!
船务司一共造了两艘蒸汽船,一艘叫梦华号,另一艘叫定波号。
前者已经留在汴京,作为交通使用,就算不用放港口的时候,也会有无数人围观。
听说汴京的画家们争相去画这艘蒸汽船,可见其名气。
定波号则被柴力,等人给开了回来,这会停靠在海太城码头。
一个是放在船务司旁边,方便随时检查,再造新的,二是在海岸附近放着,若是周围有什么敌寇,可以第一时间派蒸汽船过去支援。
现在蒸汽船的名号一出来,南军国周围海域的小国哪个不吓得够呛。
主要是定波府一战几乎打破了所有人对海战的想象。
原来有了蒸汽船之后,碾压性的胜利竟然这么轻而易举。
而且船务司随时有能力继续造一模一样的蒸汽船,速度还会更快,现在没继续建造,只是因为船务司的大佬们想要更新换代,要是再造第三艘,要么技术提升,要么体型变大,这样造起来才有意义。
一艘船能弄死你,两艘船打得你不敢还手,三艘船就浪费了啊。
现在两艘刚刚好。
反正有需要可以再造。
不管是纪彬还是圣人都是这么想的。
他们两个都不是乱花钱的人!
纪彬看完定波号,就知道船只保养得还可以。
这船只买回来必须要好好养护,柴力原本对这些一窍不通,但自从见识到船只的威力之后,硬生生学会了,现在隐隐有些对海战熟悉的感觉。
再加上旁边有个熟读兵法的宗亦杨,两人合作,竟然配合的还可以。
回来之后,还每日在船上操练兵士,俨然有海军兵士的感觉。
只是纪彬瞧着蒸汽船的第四层,这个地方现在是站着弓箭手,若是换个威力大点的武器呢?
比如说,大炮。
船只跟大炮简直绝配,再加上墨家传人也在这,若是能用上他家的投石车,再安装简易炮弹。
遇到敌人的时候,都不用拿船撞过来,这船只太贵了,装过去他心疼。
若是安装了大炮,直接轰对方。
就算刚开始的炮火精度不够,怎么也能把人吓死。
反正纪彬还没听说过现在的海战有用炮的。
纪彬想到这,立刻从码头返回船务司。
说起来,炮火要比船只好造多了,毕竟民间早就有鞭炮,小型炮火也是有的。
可如何固定在投石车上,如何能增加投射范围,这则是重中之重。
甚至在船上如何保存,也比较重要。
但纪彬手边的人连蒸汽机都能研究出来,墨敬仪更是对投石车这种东西再熟悉不过。
等纪彬说明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之后,在场的人全都沉默了。
就算是墨敬仪也忍不住惊恐地看向纪彬:“没想到你看着斯斯文文,竟然这么心狠手黑。”
???
这怎么就心狠手黑了。
他年后就要出海了!
出海不要带点防身的家伙,他一个小货郎随身带着大炮难道不合理吗?
合理啊。
纪彬笑:“总要更新换代,有这东西,咱们的水军绝对没有伤亡。”
“而且蒸汽船撞过去,多伤船。”
其他也就算了,大佬们一听到多伤船,下意识点头。
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上次听说船只海战的时候,是蒸汽船直接加足马力冲过去,谁不心疼船只啊。
辛辛苦苦造出来的漂亮船只,是这么糟蹋的吗?
这么一想,上面安装大炮似乎合理起来了!
现在是十一月下旬,纪彬召集过来的五个大佬已经明白纪彬要的是什么,准备开始动手制作。
应该能赶在纪彬明年出海之前做出来。
不过这些人还不知道纪彬的计划,只以为真的是为了防附近的海外番邦。
按照纪彬的计划里,引娘马上就要来了,他带着引娘,还有需要回家过年的汴京人士,一起回汴京。
然后定波号再回来,把该送回家的大佬们送到全国各地回家过年。
年后接回来,这路上也就是费点焦炭,对他们船务司来说不算什么。
要是在往年,肯定不敢有这么奢侈的计划,谁家过年回去一趟,来回至少两个月,这还是时间短的。
谁能想到现在有了蒸汽船之后,回家竟然变得这么方便。
即使是造出船只的大佬们,也忍不住心生感慨。
蒸汽船,太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了。
可惜造价还是太昂贵,不能大量普及,而且钢铁这东西也确实不便宜。
纪彬听到这话,想了想大洋彼岸的铁矿,想想都眼馋。
若是能把那些铁矿买回来,他们造船的价格肯定会往下降,虽然还没出发,虽然汴京那边还没消息。
但纪彬已经在期待了!
十一月底,引娘如期而至,她也没带太多东西,只带了两人常用的物件,身边跟了婢女棉橙,还有管事林豪。
如今陈乙不在身边,两人都要有帮手的。
林豪是管家林博的弟弟,林博不能走太远,家里很多事还要他照看。
倒是林豪夏日照看冰铺,秋日去卖棉花,现在冬天了有空,又跟着纪彬出来,简直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偏偏他还乐意得很,因为每次多干活,东家夫人都会给包红包的。
有时候林豪都不为这些红包,他也喜欢在东家身边做事。
纪彬见他们过来,笑着打招呼。
大家稍微休整下就可以去汴京了。
这次回汴京的有十二人,都是船务司各处的,因为船务司是纪彬管着,也不受限于官府,所以纪彬说什么放年假,什么时候就放年假。
现在完全可以收拾东西离开。
以前去汴京要雇车,要收拾很多东西,路上还要走很久,可现在只要人上船就行。
十二月初三,船只即将出发。
这次去汴京,纪彬却未快速登船,而是等着许多人上船之后,才看了看不远处的传教士跟僧侣方向。
他们三个在船务司翻译已经有大半年时间,现在也想去汴京看看。
主要是书籍已经翻译的差不多,而且南军国的译者们大多都是汴京人,这次也都在船上。
两个传教士的朋友,还有僧侣的弟子都在汴京,如今是南军国的过年,他们也想去看看。
他们三个一合计,就想搭船去汴京,然后向南军国皇帝请求隆恩,给他们建教会或者寺庙,他们已经基本完成自己的诺言了,书都快翻译好了。
说实话,他们四个人确实劳苦功高,而且这些日子里已经自学南军国语,虽然说话都有口音,但明显是认真学的。
而且带来的书籍翻译得还不错。
纪彬也是愿意带着他们,更知道他们想要搭船。
可是他等了许久,都不见他们主动开口,今日船都要出发了,三人才走出来。
他怎么记得,这三人以前不是这种人设啊。
特别是古佛国是僧人,当初可是跟他一起在春华门受过封赏的。
如今倒像是怕他一样?
不至于吧?
可此时三人的表情确实如此,让纪彬有些不解。
那其中一个传教士结结巴巴道:“亲爱的纪先生,您能不能让我们搭您的船,前往汴京,朝拜圣人。”
说着微微鞠躬,剩下两个也各有各的礼数。
纪彬心里不解,但还是道:“可以,你们东西收拾好了吗?我们可以再等半个时辰。”
这三人怎么也没想到纪彬会答应得这么快。
他们连忙到:“收拾好了收拾好了,立刻可以上来。”
说着,比纪彬跑的都快。
这真的是让纪彬迷惑了。
看着纪彬迷茫的眼神,来送他们的江志乌革反而笑。
江志开口道:“你猜他们为什么怕你。”
纪彬不解。
乌革笑出声:“当然是听说过了蒸汽船的战绩!”
这一下把纪彬点醒,他怎么就忘了,船只对传教士他们那种海边城市有多重要。
自己主导造出来的蒸汽船估计让他们惊愕万分,然后想到这船的厉害,骨子里欺软怕硬的想法可不就来了。
他们最能明白,这样的蒸汽船意味着什么,最能明白蒸汽船对海洋的意义。
怪不得对他态度都变了,竟然毕恭毕敬的。
也是,自己上次回家之前,估计胜仗的消息还没传得那么仔细,等他们真正听说那场海战之后,再偷偷去看看蒸汽船,估计什么都明白了。
无论是百姓们的赞誉,还是周围番邦异族抢着来朝贡,又或者是传教士们态度变化。
都让纪彬明白了一件事。
唯有强大,唯有自己国家有实力,别人的态度才会改变。
以前再客气,说话再好听,多半也是没用的。
还不如把实力展现出来,偶尔秀一秀肌肉。
那效果一定非常好。
其实这三个人的态度不是突然转变,这期间也有个过程。
先开始知道纪彬他们造出船,可是也没多想,之后说蒸汽船,他们因为语言不通也听不太懂。
直到完完整整的海战消息传来,那他们可太懂了!
古佛国僧人也就罢了,那两个传教士自出生起,身边的国家都在抢夺海洋控制权,但他们的船只相比蒸汽船实在太落后了。
一想到有船只是普通船只十倍速度,他们只觉得惊恐万分。
而那个僧人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想法。
十倍的速度!
太夸张了!
知道这个国度如此厉害,跟见识这个国度如此厉害,完全是两个感觉。
从那起,三个人看到纪彬就觉得害怕。
这可是领着众人做蒸汽船的人,如果厉害的人物,他们怎么敢多说话呢。
纪彬坐上船后,问了几个译者部的同僚,详细明白其中发生了什么,这会竟然笑得有些无奈。
引娘开口道:“他们的态度变化也太快了。”
“可能欺软怕硬,就是他们的本性。”纪彬随口道。
他们说话期间,船工已经启动蒸汽船,正式朝汴京方向进发。
纪彬早就坐过好几次蒸汽船,可引娘还是头一次坐,纪彬下意识握住她的手。
引娘倒没什么,反而是林博跟棉橙有些晕船。
可两人同样为船只速度震惊。
这还没跑开呢,船只真正跑开,速度更快。
纪彬刚跟他们解释完,就听到外面传教士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大喊着不可能不可能。
这话还是一个叫祁云峰的译者帮他们翻译的。
纪彬知道这个译者,今年才十九,语言上十分有天赋,而且看着对船只接受良好。
纪彬默默把他列入观察名单。
到时候问问,愿不愿意跟他出海当翻译。
虽然纪彬觉得传教士们当翻译不错,但怎么也要有自己人在身边。
纪彬这边还在跟大家聊天。
那其中一个传教士已经跑过来,手里捧着一张羊皮纸,自己递到纪彬面前:“纪,纪先生!还请您收下!”
纪彬却不拿,开口道:“蒸汽船是国家机密,不能外泄。”
这种划时代的产物,当然是秘密。
秘密怎么可能告诉别人?
纪彬表情淡然,那传教士果然有些心虚,这个叫纪先生的,竟然能看穿他们的心思。
这岂会看不穿?
蒸汽船的船舱下面,纪彬可是不准外人参观的。
这些洋鬼子们更不行。
反正我们没有掌握更高明的技术之前,蒸汽机的技术绝对是机密。
传教士也知道,这份羊皮纸地图肯定换不来什么东西,但他用别扭的语音道:“不,不是的,只是敬佩您,所以把地图给您。”
“您若是有远洋计划,能不能带我回家一次。”
说着两个传教士朝着纪彬深深鞠躬。
他们是想到南军国传教,坚守自己的信仰,但一想到回家遥遥无期,难免失落。
如今看到这艘船,就像看到无数希望。
他们是如此痴迷这艘船只,甚至愿意当这艘船的信徒!若是能坐这艘船回家,他们是愿意的!甚至现在回家都行!
最重要的是,若他们邻国看到这样的船只,说不定就不敢侵犯他们城池。
还能给当地城池带来和平安定,这该有多好啊。
无论什么种族什么地区的百姓,求的都是和平两个字,是所有人共同的心愿。
纪彬笑了笑,接过这人手里的羊皮纸,随意点头:“好啊,有计划的话,肯定带你们回家。”
巧了,明年开春就有机会。
唯一知道内情的引娘笑了。
纪彬果然沉得住气,若是他主动提出,让这几位当他的向导跟翻译,那必然会被狮子大张口。
反而现在这种情况要好的多,主动权在纪彬手里。
这不是纪彬求他们,而是他们求纪彬,甚至还把地图拿过来了。
不知不自觉中,出海的很多事情都已经准备妥帖。
唯独就差汴京那边同意。
而圣人也在开小会。
这小会的内容,就是南军国能不能派船只出海。
这话半点不提海禁的事,但又全都是海禁的问题。
反对的人当然说南军国地大物博,根本不需要外来的东西。
同意的人则讲,外面番邦小国甚多,应该让南军国船只过去彰显神威,让万邦来朝。
不管哪个想法,都没说到圣人心坎上。
但此时还要耐着性子引导。
圣人心里早就有主意,只是看着他们吵而已。
快了。
等纪彬过来就快了。
那个主意多,而且明白他在想什么的,有他并肩作战,必然能把此事办成。
圣人对海禁的想法只有一个。
那便是开放海禁,那就能让百姓多条路子。
如今江浙那边,明显的人口增多,地窄人稠,若是再不给点海上的活路,到时候饭不够吃,必然会勾结番邦。
这是肯定的。
按照纪彬的话来说,那就是因为地方小,人多,工作岗位也不够。
所以很多人就想要其他法子。
其中走私是最快的一种赚钱方法,之前定波府的贼乱,就有边民勾结的原因。
也有海禁太严的原因。
圣人觉得这东西堵不如疏,反正都要私下交易,不如官府建立合法渠道,既给了自家百姓活路,还能让对方臣服。
海边也能更安稳一点,圣人所想的无非是边民安居乐业,南军国迎来兴盛。
为了这个目标,海禁当然要废除。
这就是圣人的想法。
汴京朝臣们吵吵嚷嚷中,纪彬终于到了汴京。
其实也才十二月初七而已,不到三天时间,他真的又到了汴京。
无论经过多少次,汴京百姓还是绝对不可思议。
船上的传教士更是觉得不敢置信。
不愧是南军国,不愧是中央之国。
果然厉害。
他们国家要是有这样的船只,那就不会受人欺负了吧。
可惜了,这样厉害的船只他们根本没有。
传教士们只能对着南军国的船只流口水,为什么他们这块土地上什么都有,有沉甸甸的谷穗,有各种矿产,还有那么多人才。
以他们南军国的话来说,这就是人杰地灵?
这个想法一出,两个传教士下意识点头。
没错,南军国真的是人杰地灵!
特别是这个纪先生,脑子不知道怎么长的,太厉害了!
纪彬此时却只有一个想法,圣人的小会开得怎么样,也不知道出海的事谈成了没有。
他这边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朝廷的允准文书,便是那个东风!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