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赵琪对沈卫民的工作从来都是支持的, 这次也没觉得有什么,不过她家卫民哥显然并不是这么想的,进屋后就一直皱着眉头。
“哥,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这几种产品已经被模仿的差不多了, 倒不如公开配方, 好让他们知道自家成本多花了多少冤枉钱。”赵琪扬起笑脸,眼睛里都是狡黠。
沈卫民自然知道赵姑娘在安慰他, 说是配方大多被模仿, 其实也就只有蛋黄酥勉强被模仿出了味道, 其他的要想只靠试吃就能模仿根本不可能。但是琪琪都这样说了,沈卫民伸头拍了拍对方伸过来讨巧的脑袋, “嗯,他们肯定会知道的。”
“哥, 那咱们会吃亏吗?”赵琪小心翼翼的问道。
“现在知道担心了, 刚刚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吗?”沈卫民揶揄她, 刚刚听他说事情顺利进行,赵姑娘就狠狠松了一口气, 仿佛只要他说没说就天下太平一样。
“那不是我相信你吗?”赵琪理智值气也壮。
“嗯, 感谢信任。”沈卫民把额头靠在对方肩膀上,“我累了。”
“那你去床上歇歇?”赵琪忙着要去收拾床铺。
“不用。”沈卫民把人搂进怀里,“琪琪别动,容我歇会儿。”
“好。”
夫妻两个想哭依靠, 偎在沙发一侧,气氛温馨。
这时,房间里突然响起小娃娃的哭声——
沈卫民面无表情的靠着沙发扶手,看他媳妇儿手忙脚乱的给他儿子换尿布, 果然是天生仇家,臭小子!
怀里突然多了一个软乎乎,沈卫民下意识护住,抬头不解的看向他媳妇儿。
“你顾着臭小子,我去处理这个。”
沈卫民都没来得及应声,赵琪已经拿着尿布走了出去。他低头看向儿子,捏捏他的小腮帮:“你妈喊你臭小子呢,臭小子。”
孩子还以为他爹陪他玩,笑的挺欢实。
沈卫民:“……”
算了,他不跟无齿小儿一般见识。
·
那日之后,沈卫民就开始忙活开了。
和工厂这边达成合意之后,这件事才算是完成了一小半,接下来才是重中之重,沈卫民不敢有丝毫松懈。就算洛特说的天花乱坠,承诺再多好处,这订单不握在自己手里,他终归是不放心!
不过,事实证明,他的担心纯属多余。
洛特既然大费周章的,甚至还通过上面审查,最后请乔义云来办这事,想也知道肯定不会做无用功。而就目前来看,他们和汉本省机械厂的合作还要继续下去,毕竟除了种花家,除了汉北省机械厂,其他国家和地区根本没有实力满足他们集团所需,现在来说别家要生产合格品挺难。
机械是他们工厂基础产业,无论如何都要保质保量,与这些相比,食品这面作为附带品,大可不必这么小心。既然选择在种花家下订单,肯定已经做好了准备,毕竟这边国情和其他地区不同,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在食品这方面闯了祸,极大可能会影响到机械厂对他以及他身后集团的评价,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尽管外人看来,洛特染指食品行业,并且直接下订单儿戏,但是就洛特自己而言,他已经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做出了周详的安排。
接着洛特就发现和种花家的食品厂厂长打交道,真的很费脑细胞。这一个个都跟人精似的,或许刚开始因为他是外国人,心存新奇,说话有些颠三倒四,一旦涉及到利益,那是各个寸步不让,分厘必争。
其中最难缠的就是沈卫民。
不过,他倒是喜欢和对方打交道。沈虽然是一个狡猾的人,但起码讲得通道理,并且语言相通,相处起来相对轻松。
于是,订单就在相对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
签订合同之后,博览会也正式进入了尾声。
这次博览会上,沈家沟食品加工厂表现平平,不过大家都挺高兴,虽然工厂没有单独拿到订单,不过大家都听说了他们厂长促成了一个大订单,到时候有她们忙的时候。只要不闲着就行,虽然不清楚其中关联,但只要忙起来就能创造价值,这下子大家心都不慌了,一个个的精神抖擞,干劲满满。
“三柱子,我们已经商量好了明儿就回去。”沈四嫂走进门,告诉沈卫民她们商量好的决定。
“不多留两天?海市这两天还算热闹。错过这次机会,下次再想过来可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沈卫民觉得回去这事儿不用着急,既然已经出来了,当然要有出来的价值。
沈四嫂却摇摇头,“这两天逛的都差不多了,多亏了你的出差补贴,大家该买的想买的都买了。婶子们大都是第一次离家这么久,池县一家子老小都等着呢,盼啊盼啊终于盼到正事结束,可不敢留她们啦。”
沈卫民扯了扯嘴角,感情这是想家了。得,谁都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那你今天别拘着强哥和小诺了,让他们也好好逛逛去。”
中年人和年轻人不一样,男人和妇女又不一样,沈强和沈诺对海市可好奇的紧。要不是俩人还算懂事,知道这趟他们必须得跟着婶子嫂子一块回池县,不然非得闹着沈卫民带着他们去京市不可。
“要我说,强子跟我们回去就行了,让小诺跟你身边跑个腿办个事,你偏不听。”沈四嫂旧事重提。之前她都没发现本家侄子里还有个这么懂事的,沈诺这孩子乖乖巧巧也不多话,可聪明着呢,再加上心思细腻,比起大大咧咧的沈强,沈四嫂更喜欢他一点。
就这段时间沈四嫂的观察,沈诺跟在沈卫民身边的时候从来不多话,不管谁交给他的任务都尽心尽力,从来没办砸过。任务都完成是他能力出众,不忽视任何一个人就是情商问题了。
作为管理者,可以没有出众的办公能力,但必须得是高情商,能知人善任。在小辈里,沈四嫂觉得只有沈诺有这方面的资质。
就算不知道其具体天分,但这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资质这个东西,虽然能靠后天学习加以弥补,但想全部都靠后天弥补并不现实。
参加工作后,沈四嫂开始自学过管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见识到不少人,真正如沈卫民、沈东林这样智商情商双高的人并不多见。沈家沟下一辈中,沈强忠心有余,灵活不足;沈肆双商无碍,却不适合在沈卫民手下做事;其他本家兄弟,不是太木讷就是不能脚踏实地,根本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临了临了,沈诺这个小堂弟倒成了不二人选。
沈四嫂和沈卫民说这些真的是为了工厂考虑,他们工厂只是生产队副业,工人大都来自生产队,根本没有办法像其他工厂一样引进人才。这当然不只是某一方面的原因,还因为沈家沟位置太偏僻,很少有人愿意走几十里路进山。
另外,他们还不能广泛吸纳人才,毕竟工厂性质在那摆着,但是工厂要发展需要人才啊。要是沈家沟有可塑之才,当然要好好培养,对工厂也只有好处。所以,沈四嫂是想沈诺跟在厂长身边长长见识,累累经验的。
“这次就不了,算上来回路上耽搁的时间,他都出来一个多月了,家里人不定想成什么样了,这满心欢喜盼着你们回去,看不见谁家里人不得失望?”沈卫民却并不打算带着沈诺,他们一家拐去京市主要是和两个侄子道别,其他人跟着也只是浪费时间。
他当时走的着急,两个侄子算是知情。爹娘和琪琪这次过来走的更急,只来得及让熟人捎了个口信儿。虽然他家俩小子年岁不大,却已经是大人的思维方式,肯定会理解,不过都还是孩子,让他们理解这些做什么?
反正他们从海市出发,到京市转站,再回到池县,统共也多花不了多些时候。
沈四嫂看沈卫民心意已决,没有跟着再劝,左不过她也只是随口提了一句。
“那你们到京市后,替我问叶聪和家康好。”
沈卫民和赵琪都笑着答应。
第二天,大部队出发,沈卫民一路送到了大门口。
“昨儿我和几个婶子去百货大楼扯了块布,连夜给俩孩子缝了两身衣裳,你们帮着捎过去吧。”沈四嫂把手里的包袱递给沈卫民。
沈卫民愣了一下,还是伸手接过来。“那我替他们两个谢谢婶子和嫂子们了。”
大家笑着分别,没有悲伤,只有欢喜,毕竟几天后就又能见面了。
当天下午,沈卫民一家人坐上了去京市的火车。
到京师的时候是半下午,杨文也带着四个孩子过来接他们。
“小馒头都见长啊!”杨文也凑过去看孩子。
现在天气热了,小馒头又是个精力旺盛的,身上就穿了个肚兜。一路上嗯嗯啊啊的不知道在说啥,看到谁都亲相的不行,看到杨文也就往人身上扑。
沈卫民在海市见到儿子的时候,也觉得他一下子长大了,这个把月一直就在跟前儿就没啥感觉了。杨文也这时候提起来,他油然而生一种恍然,看小馒头扑扑腾腾的,可不就是见长了。
“弟弟,你还认识我吗?我是哥哥。”杨文也和爷奶打过招呼,迫不及待的跑到小馒头跟前刷存在感,至于他最亲最爱的小叔叔,则是连看都没看一眼。
“嗯嗯啊啊。”小馒头很少能见到小孩儿,刚才在火车上看到一个小哥哥就兴奋的不行,但人家小哥哥高冷根本不鸟他,他只能单方面兴奋。
现在可不一样了,哥哥从天而降,要陪他玩,一下子还是四个。
也就是小馒头还不会说话,不然现在肯定沙雕的很。
沈卫民看到他儿子理都不理离他最近对他最热情的李家康,反而兴奋的去够叶聪和程淼的时候,沈卫民忍笑不住,他儿子没救了,这才几个月大,生活都不能自理,就学会颜控了了,也不知道这都像谁。
想到这里,沈卫民隐晦的看了一眼旁边的赵姑娘。
赵琪正巧抬头,和沈卫民对上眼神,她下意识笑了笑。
得,不用想了。
孩子他妈之所以成为孩子他妈,不就是因为这个吗?
“小叔,小婶,弟弟都不记得我了。”李家康觉得委屈。
“弟弟现在还小,记性不好,不过你们时常跟他说说,他就能记住了。”赵琪出主意。
“那我以后每天都给他打电话。”李家康攥着拳头,眼里都是火光,看上去已经下定了决心。
然后,就被他小叔拍了脑袋。
“小叔!”李家康抗议。
“他现在就是一个小屁孩儿,吃喝拉撒都要大人帮忙,哪会接电话?”沈卫民没好气儿的说道,侄子的性格他是知道一点的,虽然有时候的表达让人觉得他在夸张,但这是孩子的表达习惯,说不上好不好。
沈卫民也不知道别家孩子是怎样的,但是他家孩子说出的事情都一一办到了。正因为这样,所以更要阻止。这要是天天往村里打电话,俩孩子亲近没亲近沈卫民不知道,但受苦受累的肯定是他们这些大人。
再说了,大队部统共就一部电话,工厂天天挪用,还能说是公事儿。要是村里知道他们公器私用,一次两次的不会有人说啥,这次好多了到底要遭人口舌。
当然了,这些可以不在乎,主要是没必要。
“小叔,你这是嫌我和小聪哥麻烦了?”要不说李家康聪明呢?立刻就反应过来他小叔啥意思?
“呦,听出来啦?”沈卫民丝毫不避讳,“小馒头长大还早着呢,你俩是亲哥,在他这里谁能越过你们去?等他记事儿,你们往他跟前多晃晃,想不知道你俩是谁都难,现在就让爷奶叔婶消停会儿吧。”
“真的吗?”李家康不咋相信不靠谱的小叔,转眼看向他最信任的奶奶和婶婶。
李招娣笑着点点头,赵琪也应了声“是”。
“那可真是太好了!等小馒头长大,可一定一定要记得哥哥哦!”
两位老人哄着说一定会记得。
之后,一行人约着去国营饭店吃了午饭,之后杨文也送他们回道住处,才带着两个孩子离开。
一家人要在京市留两天,还是住在之前的住处。为此连上双休,还给俩娃请了半天假。
第一天,一家人去照全家福,又去百货大楼和供销社给俩孩子买生活用品。第二天,沈卫民带着俩孩子去爬长城。
“奶奶说你们之前已经爬过了,为什么又来?”一直到地方了,李家康还闷闷不乐,他还想着在家陪小馒头呢。
沈卫民哭笑不得,狠狠地拍了拍侄子的小脑袋瓜子。“咱俩认识可比你跟你弟时间长,怎么不见你对小叔我这么上心?让你陪着爬个长城你都不乐意。”
“哎呀!小叔,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李家康看他小叔一脸受伤,到底还是个孩子,就算比一般人聪明,但到底是他在乎的人。“我这不是觉着咱们都爬过了吗?”
虽然说背井离乡,但李家康和叶聪在京市从来没受过委屈。沈卫民这边不断他吃喝,每月的零花钱都给的足足的,让他们在朋友跟前不至于自卑,而程淼和邓要武待他们又比亲兄弟还亲,两家大人又都是通情达理和熟知内情的,对这两个小子也是照顾得当。
程淼和邓要武有的,他们都少不了。
当然,俩孩子又不是没家长,这些人情,沈卫民或多或少的都替他们还了。
有来有往才叫人情。
俩孩子在京市待了多半年,除了在训练营训练,平常也没少乱跑,京市这些旅游景点他们比沈卫民熟。
“来过就不能再来了?这长城不让爬,还不让我和你俩单独相处会儿。”沈卫民把俩小子往怀里一搂,朝着入口走去。
沈卫民这个人吧,不喜欢藏着掖着,讲究做事得让当事人知道,不然要是碰到个后知后觉的,一直没察觉到,咋办?
他不是那种在背后默默奉献,觉得只要在乎的人能得到幸福就好了的性格。
又不是圣人,谁都有喜怒哀乐。
这次来爬长城,本来就是想和两个孩子多相处相处,不然他会起这么早?
沈卫民如此直白的表达,让俩孩子隐隐有些不好意思,不过眼睛里的高兴却也是真的。
接下来,一切都很顺利。
叔侄三个一边走,一边说着近段时间各自发生的趣事,其乐融融。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因为还要赶回去吃午饭,他们便提前下来了。
“明天,我开车送你们回去训练营,回来之后就该和你们爷爷奶奶婶婶还有弟弟坐火车回家,你俩是大孩子,小叔知道你们肯定能照顾好自己……”
沈卫民一边开车一边絮叨。知道是一回事,担心想念又是另外一回事。孩子不在身边待着,做长辈的哪能完全放心?
“虽然你们现在是重点发展对象,在青训营坚持下来,以后会走更远,但是也会更辛苦。要是实在坚持不下来,有哪一刻想放弃也不用害怕,咱家不说太富裕,养你们几个小子衣食无忧,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心理上,沈卫民当然希望自家孩子能够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救百姓于水火,这谁心里还没有个武侠梦?但感情上,沈卫民却希望自家孩子只是普通人,性格坚韧、心存善意、孝顺长辈、慈爱兄弟,这就够了,谁又能说在父母身边平淡一生不是一种幸福?
大家都知道拿小竹竿在小毛驴身后打屁股就能让它往前都走几步,沈卫民也一度以为自己会是那样的家长,极力督促孩子上进。但是等他真正成为家长,想法却是一会变一个样,年前孩子独自到京市那会,他觉得俩娃可怜,这么小就要离开亲人。
作为叔父他当然以他们为荣。
不过眼下,他却觉得学会放弃也没有什么不好。
人生是一条完整时间线,不管你中间如何波折,起点和终点是固定的。因为选择不同,中间会产生无数人生道路,没有谁敢肯定哪一条道路是轻松的?只能说一旦你做出选择那就是最好的。
沈卫民从来不觉得意志产生就非得开花结果,一脚踏进去发觉不对及时抽身也没什么不好,所谓及时止损。
他家俩小子还小呢,前方道路上多的是选择。
这话当然不能跟孩子说。他虽然不觉得孩子一条路走到黑就是对的,但是把孩子培养成见困难就放弃的人,也不是他这个做长辈的想看到的。
想到这里,沈卫民哑然失笑,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竟然会变成这样一个婆婆妈妈的长辈,或许这就是亲人吧,不管走到哪里,总是让他魂牵梦萦,让他变得优柔寡断。
就像戏文里演的,兄弟俩一个好人一个坏人,心肠坏的那个总是欺负心肠好的,从来都是观众看着恨的牙痒痒,恨不得把坏心肠的千刀万剐。他们的父母却永远是优柔寡断,稍不注意还会被按上骂名。
现在沈卫民就有点了解那些父母的心思了,长辈总是希望孩子们是最好的。从出生那么一小点,慢慢把他们养大,这其中得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啊!在这个世上,就没有做父母的真心认为自家孩子比别个差的。
俩孩子闹矛盾,指不定是做父母的更难受呢。
要说父母极度偏心哪个?当然也是极有可能的,古时讲究嫡庶长幼,涉及养老宗子的各种问题,就是现在,分家之后长辈跟谁住不也都是按照习俗走的。
不过这些权重和父母对孩子的感情相比较,就不值一提了。
沈卫民这会会有些感性,一腔父母爱根本无法宣泄。
俩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看他家小叔感慨的跟什么似的,一时间也没想清楚是为了啥?
“小叔,你为什么说这些丧气话?我和小聪哥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机会,一定会紧紧抓住,你就瞧好吧。”李家康哥俩好儿的拍了下沈卫民的肩膀。
比起优柔寡断、吞吞吐吐的小叔,他还是更喜欢平常的小叔。
“小叔,我和家康会努力的。对了,教官说明年开始寒暑假我们就可以回家了。”叶聪跟着说道。
“对呀,对呀,知道你舍不得我俩。可是沈同志你得明白,我们俩不能在你身边待一辈子,早晚得离开的,现在你先适应适应。”
沈卫民:“……”
肩膀被安抚性的拍了下。
“哎,我……”沈卫民觉得自己很有必要给自己解释两句。虽然说确实有些舍不得,不过还没到离开他俩,就不能活那份儿上。
另外,他在这当人生导师,怎么他俩反倒把自己当成累赘的了?
不过,这刚蹦出一个字,肩膀又被拍了下,安抚意味更加明显。
沈卫民哭笑不得,转头看了一眼。
这一看可不得了,俩侄子正坐在后座上抹眼泪呢。
相处两三年,俩孩子哭的次数寥寥无几。李家康打雷不下雨,有时候为了博得关注,更多的时候是为了陷害他小叔。至于叶聪,沈卫民从来没见这孩子在人前哭过。
叶聪这孩子懂事早,又比李家康年长几岁,再加上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在沈家从来扮演着乖乖牌的角色。这两年,个性被沈家人掰正了许多,他能够在家人面前表现出明显的喜怒哀乐,但起伏不大。
总之,跟弟弟坐在一块抹眼泪的场面,沈卫民还是第一次看见。
一时间,沈卫民也颇有感触。
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不爱孩子的亲生父母吗?当然是存在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种花家地域广阔,出几个败类不是很正常的事儿?这自古生恩不如养恩大,养孩子需要倾注更多的爱和关怀。
一时间,沈卫民也有点眼热。
叔侄仨快回到家才收拾好情绪,还没进门儿都能听见屋里的热闹。
“杨叔叔,夏叔叔!”俩孩子叫人。
“呦,出去一趟回来怎么懂事这么多?”夏扬州挨个捏脸。也不是说俩孩子之前不懂事儿,不过像这样乖乖巧巧排排站给长辈们打招呼的情况,他确实是第一次遇见,照平常李家康那个小子早就扑过来了。
“我本来就懂事,”李家康把自己的脸蛋从夏扬州手里解救出来,临走之前还不忘拉上叶聪。
“俩小子这是咋了?”
“知道我们明天走舍不得呢。”沈卫民大言不惭。
这也不算说错,这次和上次不一样,两个孩子不舍也能理解。
夏扬州挑了挑眉,没当着孩子继续说下去。
他这次过来,还是有正事的。
“这次合作非同小可,你要同时应付这么多老狐狸可得小心着点儿,一不小心就能把你给吞了。”合同已经正式签订,现在他们首要考虑的就是出货问题,所幸洛特那边要货并不着急,他们的商场要到来年才开幕。
但不要以为留给他们的时间就很充裕。几家食品厂,资源应该分配,哪家工厂生产哪种糕点都要通过协调调配。再有就是掌握配方的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到底在其中占据什么样的事身份也要确认清楚。
总之,在一切未开始之前,就需得把这些规则定下来,不然后面根本玩不转。
沈卫民的能力毋庸置疑,但也要看看他面对的是什么人,几大食品厂的厂委班子和工会,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人精练出来的?这就好像唐僧进了盘丝洞,稍不注意就会被秒的渣都不剩。
“我都会注意的。”这些沈卫民当然都知道,在他决定提议这么办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些麻烦事。之后既然选择继续,当然已经大致想好了对策。
如果这事发生在后世,沈卫民极大可能理都不会理。但是眼下之国家积贫积弱,他们需要和外面联系合作。而对于内部来讲,则是会给予全力支持,有了这个基本保障,其他就好处理了。
“我和几家工厂厂长约在池县见面,会议由县长住持,到时候大家会商量着制定出一个章程。后续的生产工作,只要大家配合无间,就不会出差错。”大家商量着制定出来的规则才会被更多人所接受认可,虽然已经掌握主动权,但沈卫民不会把这个地方当成他的一言堂,累不说,还讨不了好。
夏扬州和杨文也对视一眼,“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你就通知一声。”
“嗯,”沈卫民嘿嘿一笑,“忘了,谁也不能忘记我两位大哥。”
晚上,一家人吃的饺子,猪肉大葱馅、香菇猪肉馅、青椒火腿馅,一个个皮薄馅多,吃的大家唇齿留香。
夏扬州和杨文也吃过饭就离开了,只留一家子老小在院子里溜溜弯儿。沈卫民抱着儿子,后面跟着俩给小娃娃讲故事的哥哥,一串仨小子都围着沈卫民转。
李凯徐雅琪夫妻就是这时候到的。
赵琪生孩子,徐雅琪专门来看望过几次,每次说几句话就走了。李凯是个男人,平常又忙,很少过来,倒是和沈卫民通了几次电话。
这次过来是来给他们一家送别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年少离家,和这群朋友相识于异乡,后又在京市重逢,现在朋友即将回到那自由又安心的地方。
说不上高兴还是不高兴,这才多长时间,他们两个已经熟悉了京市的生活,这也无可厚非,京市对他们来说,是他们出生成长的地方。池县说到底,不过是他们反抗自己的命而找到的临时住宿,最后他们失败了,一败涂地,甚至到现在都还过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日子,想想就觉得难堪。
萍水相逢的朋友即将要离开,于情于理,李凯和徐雅琪都该来送别。说起来,大家可能不信到京市之后,这是夫妻俩少有的见面,昔日恩爱、相濡以沫的夫妻,弄成现在这个样,就算沈卫民不知其中内情,也是唏嘘不已。
老两口热情的把人往屋里让,给沏茶,给倒水。中间提到他们怎么不把孩子带过来的时候,李凯和徐雅琪脸上都有三分不自在,最后是沈卫民主动岔开了话题。这俩不是别人,需要时时刻刻有人提醒这件事该怎么做,那件事情该怎么办,两个头脑无比清醒的人所做出的决定,要不就是顶无奈之离举,要不就是出自真心,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他们外人能管的到的。
现在的他们根本没有共同话题,聊了几句就各自散去。
送走夫妻两个,李招娣同志叹了口气。
“您这是怎么啦?”赵琪笑着问道。
“想当初俩孩子在县里的时候,虽然生活艰难了些,但有说有笑,有商有量,这小日子过的也红火。怎么回了京市,生活条件变好了,两人反而越走越远了?”李招娣把两人带来的礼盒拎起来,放在一堆行李旁边。
李招娣虽然是半路才认识李凯和徐雅琪夫妻俩,但因为后面相处的密,她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俩人的感情,却没想到现在的小年轻啊,这回到家反而疏远了。
“俩人都是聪明人,咱们就不给他们添乱了吧。”沈卫民在旁边添了一句,就怕老太太钻牛角尖,把这事往自己身上扒拉。
“行了,行了。这事你娘我还能不知道。”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早早起床,开始收拾行李。老两口是爱惜东西物品的,这个也想带走,那个也想带走。一趟京市行,多了个小不点,行李更是多了一倍有余,运回家去肯定要费些功夫。
不过,沈卫民都没拦着。这院子因为他们来京市,才临时被收拾出来,他们走后也不会有人住进来,东西留下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坏掉。先前杨文也走关系给他们定了整一节货车厢,装下肯定能装得下,既然如此就让他们带着又何妨。
程家和邓家掐点送来了饯别礼,不算贵重,却都是精心准备的。
“咱们来来回回,你走我来的,每次都得准备礼物,程大嫂她们恐怕得烦死咱俩了。”沈卫民和赵琪说笑。
“程家嫂子不是这样的人,再说咱们不都还回去了,不叫他们吃亏的。”双方来往勤快,当然不能叫一家吃亏,他们都有回礼的。
“那是咱们琪琪贤惠,会办事儿。”
赵琪被夸,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哥,你是不是该送家康和小聪去训练营了?”
“是到点了。”沈卫民往手表上搭了一眼。
沈卫民抱着儿子走到院子里,瞧见俩侄子正和爷奶说话,“都准备好了?”
“嗯!”俩人点头。
“走吧,送你俩回去。”
“好。”
“这就到点儿啦?”李招娣舍不得。
“差不多了,送他们回去,我还要开车去玩具厂一趟。再回到家,咱们差不多就该去火车站了。”
一家人把俩孩子送到胡同口坐车,等车开出老远还能看到老两口站在胡同口来回张望。
“小叔,回到家里你一定听爷奶的话,不要惹他们生气。”李家康哼哼唧唧的告诫。
“知道了。”
“你一定要对小婶婶和弟弟好。”
“知道。”他老婆孩子,不对他们好,对谁好去?
“小叔,……”
李家康惯会顺杆上爬,现在看他小叔这么听话,觉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到最后连家里三把椅子、两把凳子恨不得都算上了,叮嘱他叔不要给摔破了。
沈卫民咬咬牙,他忍。这不是熊孩子闹脾气,是舍不得他们呢,不能打消对方的积极性。
“小叔,如果今年寒假超过十天,我们能不能回家去?”叶聪突然问道。
沈卫民算了算路程,如果有十天假期,一半都得用在路上,回家其实并不合适,不过他不会在这时候打消两个孩子的期待。
“行,到时候你们提前打电话回家,我来给你们安排。”
“耶!好耶!”两个孩子挺兴奋。
这个兴奋一直持续到他们到达训练基地,都没有消减。
叔侄仨是笑着分开的。
之后,沈卫民直接开车去了玩具厂,一是为了还车,二是给他这段时间的挂职研究员的工作画上一个句点。当他拿出几张图纸的时候,研究室的几个人眼睛都直了,抓着沈卫民的手,恨不得把他永远留在京市。
最后是谷宇正被沈卫民送了回去,然后送他们一家去火车站。
一路风顺。
不过一家人并没直接回池县,而是在省城火车站下了车。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