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大魏读书人 > 第184章 横推陈国!诸国破胆!大人物登场!照杀不误! (1)

第184章 横推陈国!诸国破胆!大人物登场!照杀不误! (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陈国王宫。

    寂静可怕。

    落针可闻。

    上至国君,下至百官,没有人不惊愕,也没有人不咂舌。

    他们知道许清宵狂妄无比。

    可他们始终都没有想到,许清宵竟然……敢屠城。

    如若说,杀降会给国家带来不详。

    而屠城,比杀降还要恶劣百倍,毕竟百姓是无辜的,战争虽然残酷,但也不可能胡乱杀人啊。

    尤其是,大魏乃是读书人的圣地,大魏文宫还耸立在京都之中。

    换句话来说,谁都可以屠城,他大魏不可以。

    可许清宵无视这个规矩,做出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决定。

    只是仔细想想看,许清宵做的哪一件事情,不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

    这一刻,陈国百官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他们低估了许清宵,总觉得许清宵不过而已,不过而已,但每一次都是因为低估,而严重影响战局啊。

    许清宵屠城,不仅仅是说,影响陈国军心,更恐怖的是,这一战过后,陈国可能要灭种亡国啊。

    这才是最恐怖的。

    哪怕当真拖垮了大魏,那又如何?他陈国也灭亡了啊。

    这是任何一个国君都不想看到的一幕。

    此时,陈国国君有些后悔了,他后悔为何要招惹许清宵,如若只是简单应对,不要如此蛮横嚣张。

    那许清宵绝对不敢屠城,许清宵之所以敢屠城,就是因为陈国所作所为,给许清宵找到了理由。

    找到了一个可以屠城的理由。

    陈国国君有些颤抖,他话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许清宵这一步棋,简直是颠覆所有人想象的一步啊。

    而此时,陈国之中。

    百姓惊慌失措,望着杀气腾腾的大荒军,他吓得浑身发抖,这些人头发是金蓝色的,但面容有中原特征。

    是异族和中原人的后人,此时此刻,他们眼中写满了恐惧,而脸上也满是无辜。

    “我等是无辜百姓,你们不能杀我等。”

    “我们是无辜的,我们手无寸铁,你们若是屠戮我等,天神共愤啊。”

    “诸位军爷,这些事情,与我们无关啊。”

    这群百姓哭喊着,有一些更是跪在地上,吓破了胆子。

    别看他们之前耀武扬威的,哪怕是城门被攻破,他们都不害怕。

    就是因为,大魏乃仁义之师,他们只能杀将士,而不能杀百姓,真要敢杀百姓,读书人饶得了他们吗?

    所以他们才会如此嚣张狂妄。

    可现在,他们发现,一切都错了,大魏军队敢杀百姓,甚至还是主动屠杀,要屠城灭国。

    在这种死亡笼罩下,人人害怕,人人畏惧。

    他们恨死了大魏,可更加珍惜自己的命啊。

    “我记得你们,前日你在城口上张牙舞爪,嘲讽我大魏军是缩头乌龟。”

    “诸位,莫要心慈手软,这种杂种,杀多少都不解恨。”

    也就在此时,大荒军中,有人认出其中一人,他记得很清楚,手中战刀死死握着,朝着对方直接劈砍下去。

    当场人头落地。

    “杀!”

    没有任何废话,所有人齐齐出手,这群陈国子民,当场被斩。

    而被斩杀之后,大荒军从这些人身上搜到了借粮据,免费借粮食给陈国军队,这种人对陈国来说,是爱国的,但对大魏来说,这种人绝对不能放过。

    此时,整个陈国,火光冲天。

    鲜血染红了整个陈国,陈国子民四处乱逃,他们已经彻底吓傻了,吓疯了。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是无辜的,我是无辜的。”

    “你们不能杀我们,我们是无辜百姓啊!”

    “大魏王朝,我跟你们拼了。”

    “陈国国君,救救我们啊,救救我们啊。”

    “国君何在啊?为何你们不来救我们?”

    “我等无辜百姓遭遇战火,国君,你为何不派人来救我们啊。”

    “我陈国的战士,为何如此软弱无用?为何连我等都保护不了?”

    百姓们的声音响起,充满着悲怨,充满着哀愁,也充满着绝望。

    此时,随着大魏军的破城,陈国国内,陈国子民们已经彻彻底底吓傻了,他们鬼哭狼嚎,他们尖叫,他们哭泣,他们哀求大魏军不要杀他们。

    同时他们恨其不争,为何陈国的士兵,会如此的窝囊?又为何如此的软弱?

    被大魏铁骑,追着砍杀,他们亲眼所见,一个大荒军追着十几名陈国将士跑。

    整座城内,百姓们四散而逃,陈国将士们,也四散而逃。

    他们彻彻底底恐惧了,在大魏将士面前,彻彻底底的恐惧。

    悲呼之声响起。

    百姓们求饶,他们痛哭流涕,恳求大魏铁骑放过他们,可迎接的只有寒刀。

    一颗颗人头落地,一具具尸体倒下,一条条生命就此消逝。

    无论是大荒军,还是藩王援兵,他们都知道,这一战之后,许清宵是彻底要成为天下人的众矢之的。

    可在这一刻,他们对许清宵只有敬佩,没有任何其他情绪了。

    哪怕是各地藩王的援兵,他们对许清宵也升起了敬佩之心。

    原因无他。

    自古以来,屠城者,为军中豪杰。

    将士在外征战,吃了多少苦?只有将士们自己心里清楚。

    风餐露宿,提心吊胆,攻城拔地,死伤无数,每一场战争,都可能带走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惶恐不安的环境下。

    其实每个人都很憋屈的,每个将士内心都很古怪,他们想要宣泄,所以一般来说两军交锋的时候,杀的更激烈一些。

    可这够吗?完全不够?

    当自己的亲兄弟死在战场上!当自己十年的好友死在战场上!当自己的朋友,为了救自己而牺牲!当一个又一个熟悉的人离开。

    这种仇恨,是杀几个敌军就能宣泄而出的吗?

    肯定不是。

    可屠城,过于恐怖,不人道,也违背儒道,天下都厌恶的事情。

    没有任何律法禁止屠城,但各国都默认这个规矩,两军交战,不屠城。

    到了屠城这个程度,就意味着四个字。

    灭种!屠国!

    当初北蛮就是抱着这个想法,如若不是大魏一品武者的震慑,只怕北蛮当真要将大魏灭种屠国。

    国门之城,有数百万的陈国子民,其数量极多,但也架不住大荒军,藩王援兵的屠杀。

    四百万大军入城,想想看这是何等的画面?几乎整座城每一个地方,都有大魏铁骑的身影。

    “射阳侯!”

    “你过分了!”

    “灭种屠城,为上苍不容,为天地不容,为读书人不容,你今日屠我陈国子民,信不信此战回去,你必被天下读书人唾骂,将你扒皮抽筋。”

    恐怖的声音响起。

    这是陈国国君的咆哮啊。

    他站在王宫之外,头发披散,气的暴跳如雷,眼睛血红,死死地望着射阳侯,声音都显得嘶哑。

    实实在在被气的头晕目眩。

    大魏屠城。

    这已经不是咬下一块陈国血肉了,这是抽陈国的骨髓啊。

    三百万陈国子民。

    四十万陈国大军。

    被大魏当狗一样去屠杀,身为国君,他如何不气愤,又如何不难受啊。

    可面对陈国国君之言。

    射阳侯的笑声响起了。

    “哈哈哈哈哈!”

    “陈国也算国?”

    “陈国也算人?”

    “杂种猪狗罢了。”

    “城内众将听令,半个时辰内,屠戮干净。”

    射阳侯大笑道,他讥讽陈国子民,讥讽陈国,不过是一群杂种猪狗罢了。

    这般的羞辱,让陈国七十二府所有百姓将士听的清清楚楚。

    如此之羞辱,如此之轻蔑,导致不少人差点吐血啊。

    “麒麟军!天子军!听令!”

    “攻伐第二城!”

    “攻城之前,再问投与不投。”

    “不投,屠城灭种!”

    下一刻,射阳侯声音冰冷无比。

    第一城还在屠戮,而第二城可以预备开始了,不给陈国一点喘息的机会,这就是许清宵的战略计划。

    营造压迫感!

    让陈国信念崩塌!瓦解国民一体的自信与荣耀。

    陈国不就是仗着自己上下一致团结吗?

    行啊,屠的你不团结!

    看你们还嚣张吗?

    而与此同时,麒麟军与天子军齐齐朝着陈国第二城攻去了。

    依旧是城下询问是否投降!

    依旧是得到拒绝!

    大战再次爆发。

    第二城明显比第一城更加牢固一些,但那又如何?在洪流般的大魏将士面前。

    一切都是土鸡瓦狗。

    尤其是第一城的屠杀。

    无数百姓被斩,那嘶喊声,哭泣声,悲嚎声,已经将第二城百姓胆都吓破了。

    不知道多少百姓想要跑,可是四城门都被堵住了,根本出不去啊。

    第一城内。

    射阳侯将战报第一时间传递给许清宵。

    屠一城,他还有胆子撑下去,可真要屠国的话,他还是要请示许清宵。

    此时此刻。

    大魏国都。

    文华殿内。

    随着射阳侯的战报传来。

    大殿众人皆然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目光看向许清宵。

    “守仁!你……你居然屠城?”

    “守仁,你屠城了?”

    “这!”

    大殿百官,几乎是射阳侯屠城之后,才得知许清宵居然下令屠城了。

    这件事情,许清宵一直瞒着他们,如今听到,百官自然喧哗。

    安国公等人也彻底愣在原地了。

    他们知晓许清宵是个狠人,可真没想到,许清宵竟然下令屠城。

    陈正儒,王新志等人更是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目光看向许清宵。

    尤其是陈正儒,他一直在思考,许清宵会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陈国之战,可没有想到的是,许清宵竟然用屠城这种方法。

    面对百官的质问,以及不可置信的目光,许清宵十分坦然直接。

    “传我军令,一城不投,屠一城,十城不投,屠十城,陈国七十二府,但凡二十城不投,往后即便陈国投降,也屠杀到底。”

    “上至国君,下至百姓,无论老少,无论男女,皆斩!”

    许清宵开口,他下达命令,言语之中充满着冷漠。

    可一瞬间,陈正儒出声了。

    “且慢!”

    陈正儒暂时打断,他望着许清宵,深吸一口气,看着他开口道。

    “守仁,屠城之事,涉及太大,你光是杀降,大魏文宫便对你口诛笔伐,如若你屠城的话。”

    “就不仅仅只是大魏文宫找你麻烦这么简单,天下人都不会放过你,陛下都很难保住你啊。”

    陈正儒是真的没有想到,许清宵竟然如此凶残,而且也不跟任何人说,直接下令让射阳侯屠城。

    杀降罪大。

    屠城罪更大啊。

    这是天理不容的事情。

    许清宵杀降,可以说是为了震慑宵小,这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也就是文宫能挑点毛病。

    可屠城不一样啊,杀手无寸铁的百姓,这就是大忌。

    影响国运不说,更主要的是,会招惹天下怒斥,甚至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会迫不及待地出面找麻烦。

    大魏是王朝。

    正常来说,打陈国是以大欺小,打一顿也就够了,要是屠城,很有可能涉及真正的王朝出面。

    退一万步来说。

    其实这些都无所谓,大不了杀完算了,可问题是,这次指挥使是许清宵,陈正儒最担心的不是其他,而是到时候有人会不会找许清宵的麻烦。

    等战争结束之后,天下读书人口诛笔伐,这种压力之下,可不是开玩笑的。

    屠一座城也就算了。

    绝对不能屠第二座城。

    更何况许清宵的意思,是想要屠国。

    面对陈正儒之言,许清宵目光平静地看着陈正儒道。

    “陈尚书。”

    “许某屠城,是为大魏百姓而屠。”

    “杀!是为了不杀!”

    许清宵语气平静,但他的眼神,无比的坚定。

    “守仁,此战如若屠城,势必对你造成很大的影响,到时候只怕连陛下都难以保住你啊。”

    陈正儒说话的声音都颤抖,他劝说许清宵。

    只是,许清宵望着陈正儒。

    声音平静无比道。

    “陈尚书。”

    “大魏打不了第二战了。”

    “这一战的目的,就是要让天下人看到,大魏的疯狂。”

    “要么不打,要么狠狠的打。”

    “我心意已决,今日,即便是陛下来了,许某也不会更改心意。”

    许清宵岂能不知陈正儒所言。

    屠城!

    这是天神共愤之事,天下人都要讨伐自己。

    可那又如何?

    今日之杀!

    是为了明日不杀!

    若不屠城,怎能真正震慑一切?

    “守仁,一定有其他办法的,屠城之事,违背人道啊。”

    陈正儒还是继续劝阻,不希望许清宵屠城啊。

    “我意已决!”

    许清宵漠视了陈正儒的提议。

    既然选择杀了,那么屠一城与屠十城,没有任何意义。

    刹那间。

    天旨焚烧。

    陈正儒看到这一幕后,彻彻底底沉默了。

    兵部的人,也沉默不语了。

    几位国公望着许清宵,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许清宵……当真是万古奇人啊。

    每次所做之事,都超乎常人之想象。

    但回过头忽然想想。

    每一次都是死局,而许清宵这种行为,好像都是唯一破局的办法。

    虽然手段激烈,但无论如何,都可破局。

    “罢了!罢了!罢了!”

    陈正儒叹息几声,他没有再说什么了。

    而与此同时。

    屠城的消息。

    也传到了司龙王宫。

    诸国使者也愣住了。

    司龙王更是发愣地看着眼前的信使。

    “许清宵……他敢屠城?”

    “他疯了吗?”

    司龙王声音都带着颤抖,他千算万算,没算到许清宵会屠城。

    陈国最大的底气是什么?

    就是陈国自古以来,对大魏的仇恨,他们非常恨大魏,极其恨大魏。

    所以陈国的国民,将会众志成城,抵抗大魏。

    国民一心。

    在这种情况下,大魏即便是有逆天手段,也不可能在短暂时间内,击败陈国的。

    不说拖什么一年两年,半年时间至少可以拖住。

    可是,屠城就不一样了。

    对百姓来说,他们援助自己国家的将士,这是在保证自己的安全之下,他们支持国家,是因为他们可以活下来。

    但许清宵屠城之令下达之后,那么一切就改变了。

    一切的一切,完全就变了。

    没有人架得住屠城。

    百姓即便是再相信自己国家,在相信自己的君王,再相信自己的将士们,可他们还是想着活下来啊。

    因为真要说的话,陈国恨大魏,无非是尊严之恨,大魏又没有对陈国做过什么非常恶毒的事情。

    反倒是陈国,经常恶心大魏,所以真到了生死存亡之时,这些百姓将不会有任何信仰了。

    他们只想着活下来。

    活下来就行。

    许清宵这一步棋,直接将死了陈国。

    将的死死。

    “司龙王。”

    “大魏军已经在围剿第二城了,如若不出意外的话,一个时辰内,第二城也会被攻破。”

    “国君请您,加大力度援助将士,阻挡大魏军啊。”

    陈国的信使开口,他声音带着哭腔,恳求司龙王帮忙。

    可听到这话后,司龙王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开口道:“你先退下,具体孤会安排的,陈国至少可以再撑一会。”

    司龙王给予回答,如此说道。

    “多谢司龙王。”

    后者感谢一声,随后退下。

    等他退下后,司龙王不由皱起眉头了。

    援兵?还怎么援兵?百国加起来的兵力,基本上已经划了三分之一给陈国,蕃国,唐国,阿木塔,突良也援助了不少。

    剩下的兵力,比起之前已经快不足五成了。

    这股兵力,是留着第五关与大魏抗争的。

    现在哪里有兵援助啊。

    而且,大魏已经派了五百七十万将士前来,这股力量,完完全全可以将陈国吞并。

    之前他们有信心,是因为他们认定大魏要打持久战。

    所以哪怕大魏占据了一两座城市也没关系,毕竟屯粮不多,你还要照顾百姓,不可能活活饿死百姓对不对?

    光是这个,就能拖累你,可现在大魏直接屠杀百姓,直接对大家造成两个不利的局势。

    第一,陈国民心溃散。

    第二,屯粮足够大魏打持久战。

    尤其是第一个,只要大魏现在愿意,占据第一城和第二城,然后没事就来搞你,他们输了,死个七八万或者是十来万人。

    可你们一旦输了,全城所有人死光,问一下,这个时候陈国民心会不会溃散?

    陈国上下谁还敢继续待着?

    所有百姓都要跑啊,不跑?不跑留着等死吗?

    众志成城是众志成城,可这是基于大魏不屠城的前提啊。

    若是大魏屠城,那什么都不好说了。

    司龙王沉默不语。

    他一直在思考破局。

    可面临大魏的杀局,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做啊。

    “轰!”

    到最后,司龙王气的一掌拍碎灯台,望着诸国来使和司龙国百官,眼中满是怒火。

    “王上。”

    “其实,不必如此生气。”

    也就在此时,有人开口,是司龙国的大臣。

    “都这个时候了,还不生气?”

    司龙王怒吼道。

    后者摇了摇头道。

    “许清宵屠城,天神共愤,这般行径,都不需要我等出手,天下读书人都会将许清宵骂死。”

    “再者,屠城之事,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不可能坐视不管。”

    “其次,许清宵他还敢继续屠城吗?老臣觉得。”

    “许清宵不过是到了绝境,他想以屠城破局,但他并不知道,屠城带来的威胁是什么。”

    “只要天下读书人开始怒骂许清宵,只要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出面,那么可直接压制住许清宵。”

    “让他不能这般猖狂,而大魏军只要不屠城,那么陈国百姓依旧是上下一心,对我等来说就是有利的。”

    “王上,许清宵已经败了啊。”

    司龙国的老臣开口,他说到最后的时候,更是直接讥讽道。

    果然,此话一说,众人的目光纷纷闪烁精芒。

    是啊。

    许清宵这般屠城,不就是仗着天下读书人还不知道,不就是仗着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暂时还不知道吗?

    真要是传开了,他许清宵还敢嚣张吗?

    “说的没错,只要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出面,他许清宵就不敢屠城。”

    “对,对,对,许清宵已经败了,他已经败了。”

    “差一点被许清宵唬住了,林大人说的一点都没错。”

    一时之间,诸国使者纷纷开口。

    听到众人纷纷支持,林大人继续开口。

    “王上,许清宵无非是打了我等一个措手不及罢了,他的目的,就是想要让我等自乱阵脚。”

    “可实际上,老臣敢保证,其一,许清宵绝对不敢继续屠城了,最多三城,这是许清宵的底线,因为屠多了,即便是大魏王朝想要保下许清宵。”

    “也堵不住这天下悠悠之口。”

    “其二,如若初元王朝与突邪王朝出面,大魏军必然不敢叫嚣,到时候大魏军士气下降,这一战他们直接输了。”

    “屠城,呵,自掘坟墓。”

    “不过,还得请王上,立刻联系突邪与初元王朝,同时让人将消息扩散出去,这样的话,才能有效制止大魏军。”

    林大人无比自信。

    而众人的自信也逐渐找回来了。

    司龙王更是思索一番后,不由大喜过望道。

    “好,既然如此,孤现在便去找突邪与初元王朝,至于扩散消息的事情,就全权交给林大人了。”

    司龙王也觉得,很有道理,自然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

    “臣,领旨。”

    “诸位使者也要多多帮忙,光靠一个司龙国也很难让整个天下人都知道,需要诸国齐心协力。”

    “记住,将事情稍微夸大一点,修辞一些。”

    后者点了点头,他本身就是文臣,想要将这消息散播出去,极为简单,不过是要靠诸国之力。

    “好,林大人放心,此事交给我等。”

    “恩,小事而已。”

    “没有问题,请林大人放心。”

    众使者点了点头,在原有的事实上面夸大一些嘛。

    他们懂。

    完全懂。

    当下,司龙王离开了,百官们也离开,至于诸国来使,也纷纷写信,要一起对抗许清宵。

    半个时辰后。

    是的。

    半个时辰。

    陈国第二城破了。

    原本陈国认为,第二城最起码能撑一个时辰,可在麒麟军与天子军双重配合,以及藩王军的援助之下。

    半个时辰,将城门攻破。

    哭天喊地的声音,也在这一刻直接响起。

    实际上,陈国的确不会这么弱,主要还是被三军给吓到了啊。

    此时此刻,大魏三军的模样,就如同从地狱爬出来的战神一般,每一个人都带着必死的眼神,每一个人都如同疯子一般,不要命的攻城。

    在这种情况下,陈国将士早就吓破胆子了,尤其是大魏屠城之事,第二城的将士们,可是历历在目啊。

    原本就有些紧张,再加上城内百姓各种四散而逃,各种哭天喊地,更是让他们心情无比紧张。

    就如此,半个时辰的时间,他们的城门被攻破。

    大魏军如同洪流一般冲了进来,如第一城一般,见人就杀,管你是不是百姓。

    也有一些百姓,知道必死,拿着武器杀回去,想要殊死一搏。

    但可惜的是,奇迹并不属于他们。

    麒麟军的战刀,比大荒军还要凶狠。

    一刀毙命。

    这还算是麒麟军仁慈,没有折磨对方,而是一刀毙命,他们只是为了战争,而不是心里有问题。

    杀,是为了不杀。

    不过大魏军没有任何仁慈,他们不虐杀对方,可也不会仁慈。

    屠杀开始,几乎是一面倒的屠杀。

    第二城失守。

    战报传至陈国。

    陈国国君阴沉着脸,他没有说什么,而是静静等待着消息,等待着好消息。

    让他投降?

    他不可能会投降的。

    七十二城,不过是没了两城罢了。

    他就不信,许清宵敢继续这样杀下去。

    此时,大荒军与麒麟军来到第三城门下。

    他们真的没有任何休息,将第一城彻底掌控之后,便出现在第三城门之下。

    “奉朝廷之令,投者不杀。”

    大魏军集结城下。

    临阳侯大声吼道,气势澎湃。

    一刻钟。

    第三城没有任何回应。

    没有任何废话。

    大军冲杀。

    第三城绝望。

    但即便是再绝望,他们也要一战。

    杀!

    依旧没有出现奇迹。

    但第三城稍微不错,坚持了半个时辰多一刻钟。

    大军入城。

    摧枯拉朽。

    到处都是血,尸骨如山,堆积在一起,那令人作呕的血腥味,传至陈国国都之中。

    七十二城,无数百姓眼中充满着绝望和悲愤啊。

    大魏军,势不可挡!

    战火蔓延三座古城。

    第四城。

    广阳侯领兵杀来。

    “奉朝廷之令。”

    “投者不杀!”

    这道如同催命符的声音响起,第四城还未开战,城中百姓已经嚎哭起来了。

    他们大声请求国君能出面,期盼天将神兵,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他们本来想要跑,只是大魏派了二十万大军,将前面二十城退路全部断绝。

    至于二十城之后的百姓,他们也跑不掉了。

    跑去哪里?跑去国都?

    国都大门已闭,不可能让他们进城的,万一有奸细呢?

    谁都不敢赌。

    也没有人敢乱来。

    这一战,他们真的害怕。

    实实在在的害怕。

    大魏杀到陈国上下胆颤。

    “停战!”

    “停战!”

    “停战!”

    也就在此时,一道洪亮的声音响起,是陈国国君的声音。

    这道声音充满着无奈,充满着悲愤。

    “孤愿与大魏和谈!”

    “停战!”

    陈国国君不是怕了,他想要拖延时间,如若放任大魏军这样无尽屠杀,即便是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出面。

    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死了十城百姓,这是什么概念?已经不是多少银子能解决的事了。

    他想要停战。

    而第四城外。

    广阳侯皱着眉头,他暂时让大军先不要动,而是写一道天旨,询问许清宵,是否答应和谈。

    不到半刻钟的时间。

    天旨回来了。

    是许清宵的回应。

    “无有和谈!不投者杀!”

    当广阳侯看到天旨后,不由深吸一口气。

    说实话,杀到这里也差不多了。

    可许清宵竟然还要杀下去。

    他震惊,是震惊许清宵一个书生模样,看不出来竟然如此冷冽。

    不过这样也好,大魏就需要一个这样的人。

    若不再强硬一点,大魏注定要完啊。

    对于将士们来说,站着死和跪着活,他们宁可选择站着死。

    “朝廷命令!”

    “无有和谈,不投者杀!”

    “全军听令!随本将,杀!”

    广阳侯的声音冲破云霄,他骑着战兽,第一个冲锋陷阵。

    百万大军跟随,依旧是那股不要命的狠劲。

    他们已经杀疯了。

    不顾一切,一往无前。

    陈国国都中。

    王宫内,当陈国国君听到广阳侯这番话,脸色不由变得无比难看。

    “许清宵!”

    “许清宵!”

    “许清宵!你该死啊!你该死啊!”

    他发出怒吼,气的浑身颤抖,他已经提出和谈了。

    两国交战,对方屠城,靠的是一股狠劲,难不成大魏想要一夜之间灭掉陈国吗?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即便是大魏真这样做了,他们也要付出至少百万伤亡。

    现在明明就是陈国亏损极大,大魏完全可以答应和谈的。

    无论自己有什么目的和想法,大魏都占尽便宜。

    他主动提出和谈,完完全全是一种服软的态度,自己已经退让了。

    可为什么许清宵还是要这样?

    许清宵,你到底是凭什么啊?

    你凭什么啊?

    陈国国君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自信,有的只是仇恨,有的只是愤怒。

    三城被屠。

    不知道多少百姓被杀,血腥味都传到王宫当中,整个陈国百姓处于惶恐之中,陈国的国运也要没了。

    若是大魏军再不住手的话,他这个陈国国君也就到头了。

    真屠了这么多城,即便是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出面,解决了这件事情,陈国百姓也不会放过自己的。

    这一刻,他陷入了绝境,真正的陷入了绝境。

    “司龙王有没有回应?他到底在做什么?他到底在做什么啊?”

    陈国国君怒吼道,他将大殿砸毁,质问百官们。

    而陈国百官,全部沉默不语,眼神之中充满着无奈。

    到了这一步,能有什么办法?他们也没有办法啊。

    而司龙国。

    随着司龙王点燃香火后,顿时一道虚无的身影出现在他面前。

    “何事?”

    声音冷漠,居高临下。

    “见过王爷。”

    面对这道虚影,司龙王直接跪在地上,诚惶诚恐,表现得十分卑微。

    “大魏军已兵临陈国,许清宵丧心病狂,更是屠杀城中百姓,恳请大人出面,震慑许清宵,否则陈国一旦破了,只怕我等也难以抵挡大魏军啊。”

    司龙王如此说道。

    然而虚影却缓缓出声。

    “本王知晓。”

    他一句话,让司龙王有些惊讶了,不过很快司龙王没有多想,这位可是突邪王朝的王爷,陈国的事情,他自然知晓。

    不足为奇,只是让他惊讶的是,突邪王朝既然知道,又为何不早点出手?

    “王爷,您的意思是?”

    司龙王好奇问道。

    “让他们杀。”

    “杀的越多越好。”

    “哼,屠城之事,天神共愤,突邪已经拟旨了,不过现在没必要宣告,必须要等大魏继续杀,等他们屠满十城,突邪再出手。”

    “这样才能干涉大魏内政。”

    突邪王朝的王爷开口,给予这个回答。

    此话一说,司龙王倒也没有太大惊讶,毕竟死的只是陈国百姓罢了,只是他没想到的是,突邪王朝已经做好了布局。

    “那属下就不多说了,不过这个许清宵,的确有些狠啊。”

    司龙王提了一句许清宵。

    他也的确怕了。

    这许清宵实实在在猛的不行,恐怖无比,屠城之事,他也敢做,真不怕死吗?

    “许清宵?他很不错,原本陛下想要拉拢他,可没想到是,他竟然如此愚蠢。”

    “自古以来,屠城有违天理,这一次,大魏王朝保不住他了,无需我等出手,天下读书人不会放过他的。”

    “行了,等陈国破灭十城,我们自然会出手,但你还是要与陈国国君传信,让他稳住,莫要投降,战后会给予他大量补偿,不会让他白白牺牲。”

    对方说到这里的时候,身影逐渐消散。

    而司龙王磕了个头,便起身离开,传信陈国国君。

    一刻钟后。

    当陈国国君得到司龙王的传信。

    整个人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

    “牺牲我陈国,来换取尔等?”

    “好啊!好啊!”

    “什么狗屁联盟。”

    “尔等给我记住,等到有朝一日,陈国发展起来,必灭你司龙。”

    司龙王的传信很简单,就是让陈国国君先稳住,突邪王朝已经知晓此事,正在交涉,最迟一日内,会正式向大魏宣旨。

    这意思陈国国君知道。

    牺牲一个陈国十城,换取突邪王朝出击的机会。

    可,他别无选择了。

    他彻彻底底没有任何选择了。

    “传令下去!”

    “援兵即将抵达,各城全力以赴,抵挡大魏军!”

    最终,陈国国君还是下达了这道命令。

    因为没有办法。

    没有任何办法了。

    投降大魏?

    大魏会放过自己吗?

    答案很显然,不会放过自己的。

    既然如此,不如拼杀到底。

    很快,陈国国君的命令传达下去了。

    的确提高了部分军心,可面对已经杀疯了的大魏,这有用吗?一点用都没有。

    一个时辰后,第五城破!

    两个时辰后,第七城破。

    三个时辰后,第八城破。

    四个时辰后,第九城破。

    五个时辰后,第十城破。

    没有任何悬念,如若不是大军需要稍稍休息一会,一个时辰,可破两城。

    大魏军已经杀麻了,他们身上全是血稠,已经不知道是敌军的血液,还是自己的血液了。

    十城破灭。

    没有一个百姓活下来了。

    陈国其余六十二城百姓,也彻彻底底绝望了。

    他们一直期待!一直等待!等待着援兵来。

    等待着有人救他们。

    可惜的是。

    没有,什么都没有。

    但就在大军集结第十一城时。

    终于。

    一道声音响起了。

    声音宏伟无比,传至整个陈国上下,也传到了大魏之中。

    “帝曰,大魏王朝!兴兵征战!凶残暴虐!犯屠城之罪!有违天理!突邪为中州王朝,不可坐视不理,限令大魏军停止杀伐,严惩此战指挥之人,大魏女帝,下罪己诏,以平千万冤魂之怨,否,突邪王朝,将援兵陈国,讨伐大魏,替天行道。”

    宏伟之声响起。

    是突邪王朝的圣旨。

    以突邪国器,传至陈国,也传至大魏。

    突邪王朝。

    终于出现了!

    陈国上下皆然松了口气。

    异族百国,也彻彻底底松了口气。

    可就在此时。

    同样一道声音,传至陈国之中。

    是许清宵的声音。

    只有一个字。

    “杀!”

    声音响起,还没来得及高兴的陈国上下,彻底愣住了。

    第185章 宣战威胁?大魏应战!国运圣旨,民意之龙!突邪怕了!

    一个杀字。

    震惊了整个陈国上下。

    也震惊了多方势力。

    突邪王朝。

    乃是中州三大王朝之一。

    与初元王朝并列。

    昔年,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是大魏的敌人,两大王朝联合才可以抵挡大魏。

    而如今,大魏没落,两大王朝各自有一品武者,只是数量少于大魏,加起来才两尊。

    其他方面,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碾压大魏,是全方位的碾压。

    否则的话,这次大战,蕃国,唐国,阿木塔,突良,包括陈国,为何有这么多粮草?为何有这么多武器战甲?

    这两个国家若说没有援助,许清宵死都不信。

    如今的大魏,打不过突邪,这是铁板钉钉上的事情。

    谁都无法更改。

    但,倘若真杀起来了,大魏也是有能力咬下突邪王朝一块肉的。

    而且是连皮带血咬下一大块肉,能让突邪王朝鬼叫连天。

    一旦如此的话,最大收益之人,便是初元王朝了,什么都不做,看大魏和突邪王朝争斗。

    只不过,不管是突邪王朝还是初元王朝,甚至是诸国,他们都知道一件事情,大魏不会战。

    大魏不敢战。

    这一次,大魏都算是硬着头皮上了,这还是平内乱之战。

    真要敢继续战的话,大魏必将亡国。

    试问一下,大魏敢吗?

    大魏的高层舍得吗?大魏又愿意吗?

    他们不愿意,他们也不敢。

    这就是突邪王朝的底气。

    可没想到的是,当突邪王朝出面了,按理说许清宵就应该收敛一点,大魏就应该收敛一点。

    可没想到的是,许清宵竟然如此。

    还要杀?

    还敢杀?

    这当真是赤果果地扇了突邪王朝一巴掌啊。

    可最为震惊的是谁?

    是陈国国君,是陈国百官,是陈国百姓。

    都到了这个时候,突邪王朝都出面了,许清宵竟然还敢杀?许清宵竟然还要杀?你到底是不是人啊?你还是不是人啊?

    人们惊愕,不敢想象许清宵到底是个什么人?这是个疯子吗?大魏竟然让一个疯子担任监国少卿。

    “许清宵!”

    “你当真是个疯子,你是个疯子,彻头彻尾的疯子。”

    陈国国君怒吼道。

    他气急败坏啊。

    本以为,突邪王朝的出现,能够压制许清宵的气焰。

    却不曾想到的是,许清宵竟然这般。

    这……这……这!

    他气的要晕倒了,气的要当场暴毙。

    而第十一城外,大魏军没有任何犹豫了,依旧是杀,无情的杀。

    既然许清宵有令。

    那就按照许清宵之令来吧。

    “诸位将士,随本侯,杀!”

    那喊杀之声,冲散了天穹之云,明月都被这股杀气给惊退了,陈国的上空,除了有血雾和战火之外,取而代之的便是乌云。

    黑压压的,压在陈国百姓上下,心情沉重啊。

    这一刻。

    司龙王宫。

    当司龙王得知这份战报后,大殿内所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一时之间,他们忽然发现,自己这次遇到的敌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疯子,但就是这个疯子,让他们有力使不上。

    所有的计划。

    所有的布局。

    所有的一切,仿佛都显得极其可笑,那些自信,那些尊严,那些骄傲,在许清宵眼中,仿佛一文不值。

    突邪王朝出面了,他也照杀不误,这等豪迈,这等气魄,古今罕见啊。

    “不!”

    “许清宵,他必死无疑。”

    “他这是自掘坟墓,得罪突邪王朝,他是要让大魏亡国灭种啊。”

    “大魏绝不会容忍他这种存在的,绝对不可能。”

    司龙王发出咆哮声,可怕的咆哮声。

    他不信。

    不信突邪王朝压不住许清宵,他更加认为,许清宵已经死了,对,他已经死了,一个将死之人。

    得罪陈国没有关系!

    屠戮陈国百姓,没有关系。

    可如若许清宵得罪突邪王朝,那么就算是神仙来了,今日也保不住许清宵。

    他之前的震撼,是震撼许清宵这个人,并不是震撼许清宵的手段。

    得罪突邪王朝,许清宵注定要死。

    大魏王朝不会因为一个许清宵,而去冒险得罪突邪王朝的。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在同一时刻。

    大魏王朝。

    文华殿内。

    一切都仿佛静止了一般。

    许清宵公然回怼突邪王朝,这一点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虽然之前许清宵说过,这一战是守国之战。

    但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又完全是另一种心态想法了。

    大魏打得过突邪王朝吗?

    打不过。

    除非动用一品。

    而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是山河破裂之时了。

    对于个人来说,脑子一热,你想要跟别人拼命,而且基本上是打不过的情况下,最多重伤对方,这是可以的。

    大不了就是为争一口气嘛。

    可对于国家来说,利益大于一切,不管大魏王朝遭遇什么耻辱,也不管大魏王朝遭受怎样的不公平对待,他们都不希望走到亡国之战那一步。

    更何况,眼下大魏蒸蒸日上,明明看到了成功的希望,眼看着就要慢慢崛起,重回巅峰了。

    让大魏拼命,开启真正的国战,他们自然不愿意?

    当年蛮族入侵,大魏都没有乱来,也只是北伐罢了,不敢涉及其他国家,就是因为国家为主。

    可现在,许清宵公然回怼突邪王朝,这算是将恶化啊。

    彻彻底底的闹翻啊。

    这对大魏不利,极其的不利啊。

    “守仁,是时候收手了。”

    “守仁,差不多确实可以收手了。”

    “守仁,若与突邪交锋,我大魏江山,当真要完啊。”

    这一刻,不是文臣们开口,而是武官们齐齐开口。

    安国公第一时间出声,他劝说许清宵收手,打到这里,大魏已经赢了,光是这些战利品,再加上各种好处,的的确确可以收手。

    这个时候,只要派出文臣与对方进行谈判,大魏便可得到自己的各种好处,虽然付出了一定代价,可对于整体来说,大魏是赢了的。

    战争,不是在乎你杀了多少人,而是你得到了多少好处,是否完成了自己的目的。

    大魏这次征战的目的很简单。

    第一,弘大魏国威。

    第二,震异族番邦。

    第三,用极少的代价,完成以上两件事,以战养战。

    以上三点,大魏都做到了,唐国,蕃国,阿木塔,突良,再加上此战过后,陈国必然要付出代价。

    大魏已经赚了,虽然他们知道,有突邪王朝的插手,大魏也会付出一些代价,但整体来说,大魏不算亏。

    既然如此的话,完完全全可以收手,然后开始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

    这一战,也向天下人证明了大魏的实力,可以收手了,是时候收手了。

    武官们劝说许清宵,可以说有些滑稽,毕竟他们开始一直喊着要北伐,喊着要宣战的武官。

    可现在他们不是怕了,而是担心事态再发展下去,会达到一个不可逆转的状态,到时候大魏不战也得战啊。

    然而。

    面对武官们的劝说,许清宵闭上了眼睛。

    众人不敢打扰许清宵,希望许清宵能够静一静,能够想一想。

    但过了一会后。

    许清宵睁开了眸子,他缓缓开口道。

    “此战!”

    “只可进,不可退。”

    “大魏,已无退路可言。”

    许清宵开口,这是他的意思,很直接,也很笃定。

    这一战,大魏已经没有退路可言了。

    “守仁,有退路的,有退路的,怎可能没有退路?”

    “只要收兵,让将士们先驻军陈国十城,我等可以与陈国交谈,另一方面,还可以与突邪王朝交谈。”

    “争取谈出一个双方满意的结果,怎么会没退路呢?”

    安国公急忙出声,与许清宵解释。

    可许清宵摇了摇头。

    他对面目光,落在沙盘之上,而后缓缓开口道。

    “大国交谈的底气,永远是刀剑与鲜血。”

    “若撤军,助长异族气焰是小。”

    “大魏好不容易凝聚的士气,也会随之消散。”

    “如若撤军,未来的事情,许某全部可以算出来。”

    “突邪王朝以陈国十城为由,大肆抨击大魏,要求大魏给予各种赔偿,赔偿于陈国。”

    “人命大于天,赔偿多少,都是由突邪王朝谈判,若谈的好,其赔偿应当是这次大魏所有战利品,再加上个几十万万两白银。”

    “若谈的不好,那便是百万万两白银,甚至突邪王朝会要求大魏割地赔偿,如若大魏不愿答应,那么突邪王朝以退为进,要求异族国脱离大魏。”

    “只因这次屠城,这些理由,完全够了。”

    “而如此一来,大魏即便是没有割地,但一定会赔偿银两,而这些银两,从国库出,也是从大魏百姓身上出。”

    许清宵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稍稍停下来了,看了一眼所有人,百官们都不说话,因为他们知道,许清宵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只要大魏现在收手,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大魏与突邪王朝之间进行商谈了。

    而突邪王朝也一定会抓住屠城这个点,来大做文章,因为这件事情,大魏的确做错了。

    “许某说的一切,还算理想。”

    “只要大魏答应,百国脱离,赔偿银两,看似大魏没有伤筋动骨,可初元王朝会不会出面?”

    “突邪王朝拿到了自己想拿之物,初元王朝难道就不想分一杯羹吗?”

    “自大魏出征那一刻开始,大魏就无有任何退路。”

    “诸位国公,难道这一点,需要许某说吗?”

    许清宵出声,他一字一句,说的铿锵有力。

    撤军?

    撤军的下场是什么,国公若是不知道,他许清宵知道。

    大魏的内政,什么时候轮得到突邪王朝来插手?又什么时候轮得到突邪王朝来弹劾?

    如若答应撤军,士气全无,突邪王朝立刻派兵增援,到时候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大魏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不答应?你屠城之事怎么解决?就算是让许清宵去赴死,又能如何?人家在乎一个许清宵吗?

    人家要的是百国脱离,要的是大魏战利品全部还回来,要的是大魏赔偿银两,用另一种方式压制大魏发展。

    这就是突邪王朝为何这个时候出面的原因,人家算计好了一切。

    这些话说出,武官们彻底沉默,不是他们想不到这里,而是他们暂时没有去想。

    此时,安国公的目光望着陈正儒,而后者没有说话,但这意思很明确,许清宵说的,一字不差。

    大殿陷入了沉默。

    “守仁,你的意思是!”

    安国公看着许清宵,他询问许清宵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等。”

    许清宵吐出这个字。

    等字。

    众人皱眉,不知道许清宵要等什么。

    但没有人过多询问,而是静静等吧。

    既然许清宵说等,那他们就等一等,毕竟现在的局势,还在掌控之中。

    与此同时。

    远在天边。

    突邪王朝。

    突邪皇宫。

    宏伟的皇宫,远胜所有异族国,其奢侈程度,不弱于大魏皇宫,而且数百座新建的宫殿,这一点是大魏比不上的。

    皇宫大殿内。

    文武百官聚集。

    突邪帝王,坐在龙椅上,这是一个中年男子,他穿着黑衣,没有束冠,目光睥睨,气吞山河,霸气至极。

    突邪帝王,阿木真。

    一位真正的帝王,自幼登基,稳固突邪王朝内政,年纪轻轻便拥有铁血手段,带领突邪王朝,辉煌鼎盛。

    而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起。

    是突邪王朝的兵部尚书。

    “启奏陛下!”

    “大魏屠城陈国,天神共愤,陈国之中,有我突邪百姓,我朝为求安宁和平,拟圣旨叫停,阻止大魏屠城行径。”

    “未曾想到,大魏王朝许清宵,依旧我行我素,指挥大魏军屠城杀将,此事,违背天理,也违背人道,陈国等异族,送来一百二十一封密函,恳请突邪出手,救诸国于水火之中。”

    兵部尚书开口,他将此事道出。

    实际上这件事情,文武百官谁能不知?大家心知肚明,无非是公开说出来,商讨一个结果。

    毕竟突邪王朝下旨,人家根本就不搭理,肯定要玩点硬的了。

    “诸位爱卿,有何意见?”

    阿木真开口。

    他语气平静,询问满朝文武,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气愤。

    此话一说,突邪武将率先开口。

    “陛下。”

    “大魏连年衰败,如今有些起色,虽然不足为患,可我等不可小视,再者异族国之中,有许多我突邪子民,尤其是陈国,更是有不少突邪商民。”

    “如今因大魏内乱之战,导致我突邪子民被屠,此仇不报,突邪王朝颜面何存?”

    “臣愿请命,带领百万大军,援助陈国,如若有必要,可与大魏宣战,让其知晓,我突邪之威,也让他们知道知道,可汗您的天威。”

    这是突邪大将,他跪在突邪皇帝面前,一番话慷慨激昂。

    “陛下,臣等支持尤塔大将军。”

    “臣等支持尤塔大将军。”

    一瞬间不少武将纷纷跪下,同意尤塔将军所言。

    而阿木真的目光,不由落在这些文臣身上,当下突邪丞相开口了。

    “陛下。”

    “臣认为尤塔大将军所言不错,大魏王朝是我突邪王朝最大的敌人,没有之一。”

    “如若不是当年北伐,只怕我等根本无法获取国运,此战大魏王朝虽是平内乱之战。”

    “可大魏千不该,万不该,便是屠城,这反倒是给了我们突邪王朝插手的机会。”

    “我朝拟旨,大魏不但不听,反而变本加厉,根据陈国战报,大魏已经屠戮十二城。”

    “如若再不及时制止,陈国极有可能会投降。”

    “还望陛下拟旨,也无需什么援兵,直接宣战大魏吧。”

    突邪丞相更狠,直接让突邪大帝宣战大魏。

    此话一说,满朝哗然。

    虽然大魏已经不行了,可还有一个初元王朝啊,突邪王朝若是宣战大魏,岂不是……对自己不利?

    的确,突邪皇帝阿木真皱起了眉头,听到宣战二字。

    不过他也只是皱了皱眉头。

    “如若大魏应战呢?”

    阿木真问道。

    然而后者摇了摇头,望着阿木真道。

    “请陛下放心,大魏不会应战,也不会宣战。”

    “据臣了解,大魏刚刚北伐,目前处于恢复状态,如今的确发展不错,这对于大魏来说,是未来的希望。”

    “大魏子民,都希望止战休养,甚至大魏百官,大魏女帝,都不愿再兴征战,如若他们敢应战,那么北伐早就开始了。”

    “无论是对于大魏王朝来说,还是对大魏百姓来说,大魏都不敢应战的。”

    “我等也不是真正的宣战,只是吓唬大魏罢了,这样一来,也可以得到异族百国的支持,到时候异族百国,极有可能成为我突邪王朝的领地。”

    “并且一旦宣战,不出三日,大魏便会派人求和,到了那个时候,索要什么好处,全部都是我突邪王朝所言。”

    “让他们给什么,他们就给什么,众所周知,大魏文宫都是一群软骨头,他们现在与大魏关系不合,我等也可以与他们沟通,逼迫他们施压大魏。”

    “一旦这样,我朝什么都不做,便可将之前援助的所有兵马粮草,全部收回,甚至还可以翻倍收回,同时也得到许多异族国的支持。”

    “是真正的赢家!”

    “而如若不宣战,臣担心,初元王朝会抢先一步,这对我朝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突邪丞相认真分析,他认为大魏不敢应战,也绝对不会应战的。

    的确,他并非是胡言乱语,也不是自信膨胀,而是通过各个情况来的,大魏王朝的确不敢应战,除非大魏王朝不想过了。

    打算玉石俱焚。

    可这现实吗?就算你想要玉石俱焚,大魏百姓答应不答应?大魏藩王答应不答应?

    这就是他们的自信。

    随着丞相此言一说,文臣们也纷纷附议。

    “臣等,支持丞相所言!恳求陛下,宣战大魏!”

    “陛下,此次乃千载难逢之机,万不可错失,恳求陛下,宣战大魏。”

    “恳求陛下,宣战大魏!”

    众臣纷纷开口。

    龙椅上,阿木真沉思了许久。

    王朝之间的宣战,绝对不可能如此随便。

    但看着满朝文武的态度。

    再加上自我的分析。

    最终,阿木真开口了。

    “既然如此,朕,同意宣战。”

    “拟定圣旨,昭告天下,宣战大魏,援兵陈国。”

    阿木真开口。

    他答应下来了。

    宣战大魏他不怕,因为大魏不敢应战。

    亦或者是说,为了国家整体的利益,大魏不会选择应战的,这可不是打一架这么简单的事情。

    弄不好,就是国破家亡的下场。

    “陛下英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一刻,满朝文武齐齐开口。

    随后,一则圣旨,从突邪皇宫宣出。

    “诏曰,大魏残暴,屠城灭国,天神共愤,人道不容,杀我子民,血海深仇,今日,突邪王朝,宣战大魏,派百万大军,援助陈国,但念天下太平不易,给予大魏三日时间,派遣使者,接受和谈。”

    当圣旨颁布而出,整个中州哗然一片。

    没有人会想到,突邪王朝竟然会宣战大魏。

    这可是两大王朝之间的事情啊。

    已经不是小国之争,而是真正的大国之争。

    弄不好,就不是什么血流成河那么简单,而是赤地万里,日月无光啊。

    消息一出,中州哗然,而后天下哗然。

    世人皆知,大魏王朝与突邪王朝势必会有一战,包括初元王朝。

    毕竟三大王朝,最终会进行统一,只是什么时候战又是谁赢,这些都不好说。

    可没想到的是,这一战,来的如此之快。

    突邪王朝的宣战圣旨,几乎不到半刻钟,便传到了大魏当中。

    因为突邪王朝是宣战大魏,自然而然,大魏会在第一时间得知宣战内容。

    文华殿内。

    当突邪王朝的宣战圣旨响起。

    所有人都惊愕了。

    因为事情已经到了一个难以调控的地步,如若再走错一步的话,当真会惹来天大的麻烦。

    只是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显得无比安静,大家的目光,皆然看向许清宵。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

    许清宵没有任何一点异样,他的目光,依旧清澈,也依旧坚定。

    只是,王朝之间的宣战,也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必须要由大魏女帝来回应。

    “陛下有旨,宣,百官入殿。”

    这一刻,声音响起,女帝出面了,到了这个地步,女帝不可能不出面。

    “诸公,走吧。”

    当下,许清宵动身,他喊了一声诸位大人,随后第一个走出文华殿。

    国公列侯,六部尚书,满朝的文武皆然沉默,但他们身子还是跟着许清宵去了大殿。

    文华殿距离朝会大殿,并不算远。

    时隔一段时间,再次来到大殿。

    百官们的心情,完全不一样。

    如若说征战异族,这是热血与骨气,可现在突邪王朝的宣战,如同一桶冷水,浇灭了他们所有的热血,让他们冷静下来了。

    而冷静下来的原因,是大魏百姓,是大魏国运,而不是敌人的强大。

    很快,百官入朝。

    许清宵为监国少卿,走在第一位,也出现在陈正儒前面。

    “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们齐齐朝着龙椅上的女帝朝拜。

    龙椅之上,女帝挥了挥手。

    “众爱卿免礼。”

    以平日的性子,女帝都是沉默不语,先是让百官开口,可今日,女帝率先开口了。

    “突邪王朝宣战大魏,众爱卿有何看法?是战是和?”

    女帝直接开门见山,没有那么多委婉了。

    此话一说,陈正儒第一个出列开口了。

    “陛下。”

    “大魏王朝,历经北伐,百姓穷苦,此战,臣认为,不战最好。”

    陈正儒是支持许清宵的,可如若在天下百姓和许清宵之间取舍,他选择的还是天下百姓。

    不是他不相信许清宵,而是他不敢赌,不敢拿大魏国运来赌。

    “臣等,也认为,以和为贵。”

    “臣同意。”

    “臣也同意!”

    文臣们一个个开口,六部尚书,皆然开口了,如陈正儒一般,他们不是不支持许清宵,而是他们不敢赌啊。

    拿大魏的国运江山来赌,输了,可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面对六部尚书的回答,许清宵并没有任何一点生气,相反他更加敬佩诸位尚书了。

    他们的选择,是站在百姓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个人角度。

    “诸位国公又是什么看法?”

    得知文臣们的想法,女帝又将目光看向大魏国公们。

    “老臣!”

    “同意丞相之言!”

    安国公沉默了一下,可最终他也是这般态度,不战最好。

    其余国公列侯,也纷纷表态,支持陈正儒。

    下一刻,女帝将目光落在了许清宵身上。

    她面容平静,看着许清宵道。

    “许爱卿,满朝文武都同意和,你如何觉得?”

    女帝望着许清宵,如此问道。

    听到女帝的询问。

    许清宵朝着女帝一拜,而后又朝着文武百官一拜,最后才开口。

    “大魏有诸位在,是大魏之福。”

    “许某敬佩诸公。”

    “但许某有些话,还望陛下,望诸公不嫌啰嗦。”

    许清宵出声。

    而后他继续开口。

    “大魏王朝,七百五十余年,自太祖建国,风调雨顺,五代仁君,使得大魏百姓安居乐业,民族强大,国家强盛,号称上国之上,八方来拜,天下共尊。”

    “然,靖城之难,大魏沦为人间炼狱,百年耻辱,刻骨铭心,大魏之伤,永不可忘。”

    “武帝北伐,扬我国威,壮我军心,立我魏骨。”

    “可北伐之后,饿殍遍地,易子相食,区区八字,道不完大魏之伤,诉不完大魏之痛。”

    “臣!许清宵!认为,大魏之痛,并非于国库空虚,大魏之伤,也并非于臣民之饥腹。”

    “大魏真正的痛,是铁骑破山河。”

    “大魏真正之伤,是民族无骨气。”

    “诸公。”

    “闭上眼睛,可否听得见那嚎哭之声?”

    “诸公。”

    “睡梦之时,可否看得见那绝望之神?”

    “此战!”

    “臣,恳求陛下,应战!”

    “集我大魏之军民,宣战突邪。”

    “我泱泱大魏,怎可容忍异族指责!”

    “此战!”

    “是为唤醒我大魏军民之心。”

    “此战!”

    “是为昭告天下,我大魏从不畏惧。”

    “陛下!”

    “大魏王朝,何惜一战?”

    “战,是为不战。”

    “杀,是为不杀。”

    “臣!许清宵,恳求陛下,宣战突邪。”

    说到此处,许清宵深深朝着女帝一拜,这一拜许清宵不为任何,没有私心,而是为大魏百姓而战。

    若不战。

    对大魏来说,无非是慢性死亡。

    若战。

    至少对大魏来说,有一线生机。

    大殿内。

    彻彻底底安静。

    许清宵这番话,让他们着实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们沉默,他们不语。

    到最后,陈正儒深吸一口气,他望着女帝,也深深一拜道。

    “请陛下,定夺吧!”

    “无论战与不战,臣皆领旨!”

    到了这一刻,陈正儒也没有什么坚持不坚持了,让陛下抉择吧。

    而随着陈正儒开口,百官的声音也纷纷响起。

    是啊。

    许清宵说的没错。

    大魏的伤痛,怎可能是因为国库空虚?

    大魏的伤痛,是因为蛮族入侵,这一战,把大魏国运都快打没了。

    吃不饱,穿不暖,至少还能吃上一口,至少还能有件衣服穿。

    蛮族入侵,差一点打没了大魏的国运,也将大魏的骨气给打垮了。

    许清宵字字珠玑,每一句话都如同刀子一般,割在百官心中啊。

    众人安静。

    而龙椅之上,女帝没有回答,而是将一份份的奏折拿出。

    “这些是各地藩王的奏折。”

    “大魏藩王如今弹劾于你。”

    “道你因一己私欲,害大魏江山于水火之中。”

    “许爱卿,朕,如何回答?”

    女帝出声,各地藩王的奏折,写的极其激烈,因为到了这一步,他们不可能不激烈,奏折之中就差没有直接写,不罚许清宵,进京勤王,发动清君侧造反了。

    可是女帝根本不在乎藩王的言语。

    只是,她许清宵回答,这个回答,不是给她的,而是给大魏百姓,以及各地藩王的。

    因为,许清宵这是拿大魏国运赌。

    赌赢了,许清宵将成为大魏第一功臣。

    赌输了,从今往后,将无大魏王朝之言。

    殿下。

    面对藩王弹劾奏折,许清宵没有任何一丝惊讶,也没有任何一丝犹豫。

    而是直接开口道。

    “陛下,平乱之战,臣偶然有感,为大魏战死的将士们,作了一诗,不知陛下愿听否?”

    许清宵问道。

    “朕,洗耳恭听。”

    女帝开口,一句话便道出她对许清宵的重视。

    而文武百官也看着许清宵,眼神之中充满着好奇。

    不知许清宵作了一首什么诗。

    感受着众人目光。

    许清宵折过身来,望着大殿之外的大魏江山。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十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许清宵缓缓出声。

    每一个字,他都注入了感情,这首诗他只修改了一处,那便是四周星改成了十周星,因为北伐之战距离现在,刚好十年。

    至于零丁洋里叹零丁,许清宵没有修改,这可以当做比喻,并无大碍。

    而随着许清宵这首诗词念出。

    刹那间。

    如江河奔涌的才气,灌入了整个大魏皇宫内。

    诗成千古,映照在大魏国都之上。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武百官们愣住了。

    这一刻,就连女帝都愣住了。

    许清宵竟然有如此的想法。

    要将自己爱国之心,映照在史册之上。

    这一刻,再也没有人敢拿许清宵的爱国之心来弹劾了。

    出口便千古。

    这般的大才,再一次的惊愕了每一个人。

    但真正让所有人震撼的,还是这首诗最后一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许清宵无畏生死,他所做的一切,皆为百姓,为大魏苍生罢了。

    此时。

    龙椅之上,女帝怔怔地看着许清宵的背影。

    过了一会。

    她的声音响起了。

    “拟旨!”

    “大魏王朝,建国七百载,历经风雨,太祖万战,塑我大魏之骨,五代仁帝,铸我大魏之魂,北蛮入侵,靖城之耻,毁我大魏山河,诛我大魏之心。”

    “今昔,突邪王朝,欲再诛我大魏之心,然,大魏虽已衰败,可傲骨依在,其魂未灭。”

    “泱泱大魏,何惜一战?”

    “七百江山,何惧一战?”

    “自即刻起,大魏征兵,不惜一切代价,应战突邪,北伐蛮族,此战,大魏绝不和谈。”

    “此战,为大魏生死之战,上至王公贵臣,下至黎民百姓,皆入战。”

    “此战,若败,朕当先,以身殉国,绝不苟活于世。”

    “此战,由大魏监国少卿许清宵统领,大魏六部,武官百将为辅,征战突邪。”

    “望,天下百姓,能明朕意。”

    这是女帝的回应。

    充满着霸气。

    突邪宣战,大魏应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