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出大事了,许清宵要叛国?女帝宣许清宵入宫! (1)
大魏京都。
守仁学堂内。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引来了不少百姓围观。
杨虎杨豹两兄弟特意买了不少爆竹,来庆祝许清宵劫后余生。
毕竟被打入天牢,再加上各地藩王上奏,本以为许清宵至少要脱一层皮,却没想到的是,只是削了品级罢了。
而且本身也不大,就是个七品,对比许清宵所做的事,这压根就不算什么惩罚。
大家伙都明白,女帝还是很看重许清宵的。
杨虎杨豹准备好柚子叶,许清宵一回来,非要喊着许清宵洗个澡,去去晦气。
架不住众人热情,许清宵也只好去洗了个柚子叶泡澡。
百姓们在外面祝词,赵大赵二兄弟两人也懂事,准备了一些东西,也算是庆祝一番。
一直等到了午时。
一切都安静下来了。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再热闹的事情,也持续不了多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
京都安宁下来了。
百姓们忙着自己的事情。
而此时,京都内,同文馆中。
这里是京都外地文人聚集的地方,因为京都过于大,而且刚来京都,很多东西都不知道,也不认识路,所以同文馆就是专门为大家准备的地方,有人会带路,或者是在这里联系京都的朋友家属。
可就在此时,一道身影出现在同文馆内。
是陈星河。
来到京都,陈星河有些震撼,对于京都的一切,都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震撼。
无论是建筑,还是形形色色的人,有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甚至陈星河还看到了金发碧眼的女人,当真是震撼人心啊。
不过震撼归震撼,陈星河知道自己此行来的目的,所以立刻来到同文馆,查询一番许清宵的位置。
书信当中许清宵说过在守仁学堂,可问题是京都这么大,守仁学堂在哪里?
他压根就不知道啊。
所以只能先来同文馆找人带路了。
进入同文馆,陈星河有些昂首挺胸,虽然自己震撼京城之大,但陈星河知道自己必须要保持一种高傲的姿态。
自己的确是第一次来京城,可要装成自己已经来过很多次了,只是隔了几年没来罢了。
来到同文馆办事之处,陈星河压着声音道。
“见过阁下,在下陈星河,想打听些事。”
陈星河开口,微微压了压嗓子,因为京城人都这样说话。
然而后者没有理会他,只是挥了挥手,让陈星河去别处问。
同文馆来来往往人太多了,十分密集,办事之人也有不少。
不过对方态度有些不怎么好,一看陈星河就知道是外乡人,所以不太愿意搭理。
陈星河有点来气,但想了想还是算了,毕竟有求于人,还是忍一手吧。
很快,陈星河继续其他地方询问,接二连三几个办事之人都很敷衍,要么不给回答,要么说已经休息了,你推我我推了,让陈星河硬是在小小一个同文馆浪费了半个时辰。
或者有几个办事之人比较细心,但前面排了几十人,大家依次排队,陈星河也只能憋屈的排队了。
又是小半个时辰,总算轮到陈星河时,几道人影直接插队过来了。
是番邦之人,绿发红眼,进来以后根本不排队,叽里呱啦不知道说一大堆什么东西。
陈星河不在乎他们说什么,他在乎的是,这帮番人插自己队,连问都不问一句,更绝了的是,同文馆的办事之人,还要显得客客气气,哪里敢有半点敷衍?
这下子陈星河觉得有些古怪了,大魏子民来同文馆想要问点东西,左推右推,干什么都要老老实实排队,这些不是大魏的子民,却能这么嚣张跋扈?
想到这里,陈星河越来越气了,在这里浪费一个时辰是小,最主要的是,心有莫名有口气。
“行行行!”
“我带你们去,帮你们解决。”
也就在此时,办事之人起身,显得有些谄媚地开口,要带这几个番人去找人,一瞬间陈星河开口了。
“先生,在下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能否帮在下解惑,只需半刻钟即可。”
陈星河真的有点来火了,自己等了快一个时辰,好不容易就轮到自己了,结果你走人?带着一群异国人走?
但来火归来火,陈星河的脾气很好,不想要闹事。
听到陈星河的声音,后者有些皱眉,而那番人见陈星河开口,不由继续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有的没的,似乎情绪很激动。
“明白明白!”
办事者陪着笑脸,随后看向陈星河道:“你有什么事等会处理,我先帮他解决一些事情。”
对方这般说道。
“凭什么?”
陈星河这下忍不住了,拦住对方,插队也就算了,还要优先处理?这是什么人啊?大魏的贵族?
“我劝你不要闹事,你知道他是谁吗?”
对方皱着眉头,提醒了一句。
“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陈星河来脾气了,他的性格不喜争,也不喜吵,但如果真恼火了,可就不管那么多了。
“你是?”
后者听陈星河这样开口,还的确有些不敢说什么了,毕竟这里是京都,万一来头真大呢。
“大魏新朝第一届府试科考,南豫府第十九名,陈星河是也。”
陈星河说出自己的来头,振振有词。
气势很足。
但同文馆中,许多人微微皱眉,饶是后者也下意识显得很惊讶,不过细细一想,南豫府第十九名?很厉害吗?
好像……也就那样吧。
还有……陈星河?
有这号人物吗?没有吧。
“行了,行了,别吵了,这里是京都,很多东西你这种外乡人不知道,得罪了这帮番人,有你好果子吃了。”
对方反应过来了,语气有些不耐烦道,而后转身就要走。
眼看着众人眼神之中略带鄙夷,以及对方的敷衍,陈星河有些难受了。
可更多的是气愤。
想到这里,陈星河忍不住攥紧拳头道。
“我师弟是许清宵!”
陈星河本来不想搬出自己师弟的名头出来,可这帮人太欺负人了,他真的很难受。
略带愤怒的声音响起。
刹那间,整个同文馆静住了。
所有目光全部落在陈星河身上。
说陈星河,他们不认识。
可说到许清宵,整个京都谁不认识啊?
这位可是当今皇上眼中的红人啊,也是大魏首号狠人,大闹刑部,怒斩郡王,每一件事都足矣在史记中留名,这种简直是绝世猛人。
没想到眼前这位竟然是许清宵的师兄?
你大爷的。
这要是真的……那岂不是得罪了一尊巨无霸?
许清宵是什么人?怒起来,刑部尚书都打,他们是什么人?同人馆的公务人员,也就是馆主是七品,其他连品级都没有。
要是得罪了陈星河,喊来许清宵,这他娘的整个同人馆谁能逃过?
“阁……阁下,您方才说,许清宵是您师弟?”
办事人脸都白了,说话都颤颤巍巍。
“那还有假?”
陈星河没好气道,他过来是救许清宵的,不过到了京城才知道,陛下已经释放了自己师弟,也让陈星河有些郁闷,毕竟自己好不容易写了一首诗,看来又没用了。
“阁下,您怎么不早说啊,您有什么事?我先帮您办。”
此话一说,整个同人馆所有人脸色都变了,尤其是之前几个敷衍陈星河的办事之人,更是立刻起身围了过来,脸上带着谄媚之色。
而此时,几个番人却听不懂众人再说什么,拉着办事之人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东西,而办事人也叽里呱啦跟他说了几句话,后者脸色一变,但也没敢继续说什么了。
只是多看了陈星河两眼。
“守仁学堂在何处?我要去找我师弟,麻烦带带路。”
看着众人态度的转变,陈星河并不觉得很开心,不过与自己师弟碰头为紧,没心思在这里浪费时间。
“我带您去,我带您去。”
“陈大人,这同人馆有时候就是忙,您千万不要介意啊,方才是我等有些眼拙,实实在在抱歉。”
“陈大人,您可别往心里去。”
对方谄媚着说道。
陈星河点了点头,但没有搭理对方,只是让其带路。
毕竟这种小事算不上什么,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好。
但让陈星河没想到的是,自己师弟在京都还是有一定威望的啊,只是喊出他的名字,就能解决这么多麻烦。
什么时候我陈星河能如此啊。
陈星河心中感慨。
就这般,半个时辰后。
大魏京都,守仁学堂。
此时此刻。
许清宵正在院子中打坐,蕴养气血。
时机也差不多成熟了,他打算一鼓作气,武道先踏入八品再说。
怀平郡王这件事情,最让许清宵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武道境界。
儒道七品。
然而武道才九品。
若是武道实力一直不提升的话,往后再遇到这种事情,死不死是一回事,被人以势压制,这点就很不爽。
如若那天没有陈心大儒在,估计自己要跪在地上,如果是那样,那就算怀平郡王死十次,许清宵也不爽。
也就在许清宵思索武道之时,一道熟悉之声忽然响起。
“许师弟。”
声音响起,许清宵不由从思索中睁开眸子。
陈星河?
师兄?
许清宵睁开眼睛,他顺着声音看去,守仁学堂之外,一道熟悉的人影,正静静地站在外面。
“陈师兄。”
这一刻,许清宵露出喜色,朝着陈星河的方向走去。
“师兄。”
来到学堂口,许清宵大喜,随后行礼。
“师弟。”
当看到许清宵时,陈星河也不由露出喜色,不过他骨子里还是略显清傲。
一旁引路的同文馆之人,看到这一幕后,更是不由咽了口唾沫,这他娘的,还好自己关键时刻反应过来了,不然的话,真要晾着陈星河,只怕自己要惹上大麻烦。
不,不是自己,是同文馆要惹上大麻烦,真招惹到了许清宵,砸了同文馆也没人敢说什么。
“小的见过许大人。”
“陈大人,既然您已经到了守仁学堂,那小的就告辞了。”
对方谄笑道。
“恩恩,劳烦了。”
见到许清宵,陈星河心情愉快了不少,也就没计较方才的事情,道谢一声后,便与许清宵一同走进学堂之中。
两人进入学堂。
许清宵便让杨虎等人取来好茶。
“师兄,您是打算这段时间长住对吧?”
许清宵开口,在京都没有一个真正的熟人,说实话偶尔也挺无聊的,可陈星河来了,让许清宵十分愉悦。
“恩,再有半年左右,科举就要开始了,打算在京都待一段时间,准备科举。”
“再者,你我都是师兄弟,你在京都无依无靠,师父让我来帮帮你。”
陈星河如此说道。
“那好,师兄若是不嫌弃,就在这里住下吧,我已经让人给你打扫好了上房。”
许清宵邀请道。
“好。”陈星河也没那么多讲究,再者守仁学堂的确好,最起码比客栈要好很多。
茶泡好了。
许清宵给陈星河先倒了一杯,不过陈星河没有喝,而是直接开口道。
“师弟,这几日师兄一直担心你会被处罚,没想到刚来京都,就听闻你已经被释放了。”
“不过有一点,师兄还是为你愤愤不平啊。”
陈星河开口,他好不容易写了一首诗,结果许清宵被放出来了,有些难受,自己没有发挥的空间啊。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郁闷,许清宵被释放出来,他自然是最开心的。
“没什么愤愤不平的,其实也还好。”
许清宵不觉得什么,这几日待在牢中,倒也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怎么没有?”
“这怀平郡王,害死百万无辜百姓,犯下滔天大错,你要斩他,陛下却不让,还将你囚于天牢之中。”
“这一点,师兄就不平!”
陈星河忍不住说道。
许清宵听后,倒也没说什么,自己师兄为自己打抱不平也正常,虽然很多事情,陈星河不懂,可许清宵心头还是一暖。
最起码换做是别人,估计只会让自己忍一忍,退一步,甚至还会觉得自己无理取闹,然而陈星河却无条件支持自己,并且还为自己打抱不平,光是这一点,许清宵就认定陈星河这个师兄了。
“算了,算了,事情已经过去了。”
许清宵笑了笑。
“哼,清宵师弟,你就是太过于圆滑了,若是师兄遇到这种事情,这件事情绝对没完。”
“怀平郡王,狼子野心,作恶多端,我辈读书人,应当惩恶,大魏文宫那么多儒者,一个个都学到狗身上去了。”
“这等学问,师兄不学也罢。”
陈星河谩骂道,说完这话,端起茶喝了一口,有点烫嘴,还是先等等。
茶杯放下后,许清宵的声音响起了。
“师兄,要是你的话,你怎么处理?”
许清宵笑道,听听师兄的意见。
“简单,既大魏容不得我这般大才,那就去其他地方,难不成就一定待在这里?”
陈星河没好气道。
“去哪里?突邪?初元?可万一他们也不重视师弟呢?”
许清宵随意问道。
“不重视那是他们眼瞎,大不了去海上天国,有那么多国家,总有一个会欣赏咱们师兄二人的。”
“不过师兄不喜名利,朝政上还是得你来,我就当个读书人,争取早日成为大儒,到时候儒道一脉,师兄支持你。”
“如此一来,文臣你最大,儒官我最大,再把这几个朋友一起喊上,去兵部熬炼熬炼,说不定就混个将军。”
“军,政,儒,三者合一,好好发展国家,指不定某一天,也能成为王朝。”
陈星河说话开始没谱了。
而许清宵喝了口茶后,不由感慨,星河师兄真厉害,这画饼的本领不错。
“那行,那师兄帮我联系联系,若真有人看中咱们师兄的才华,大不了就走。”
“反正也没什么官职品级的。”
许清宵笑着点了点头。
他纯粹就是跟陈星河说着玩,不可能有这个意图,自己修炼异术,眼下是压制的住,往后就不见得,所以待在大魏肯定好,最起码混好了以后,真没办法,再让丹神古经帮忙。
只是此话一说,陈星河沉默了。
呃……自己也就是忍不住说几句,哪里真有这种想法,可看许清宵这样子,他有些尴尬了。
“喝茶喝茶,等师兄以后找找。”
陈星河开口,掩饰尴尬。
只是两人的对话,看似比较隐蔽。
可暗中,却有探子将这些话全部记下来了。
京城之中,能有这种探子,只有一个人能做到,那就是女帝的探子。
半个时辰后。
大魏皇宫。
养心殿内。
女帝坐在龙辇上沉默不语,身旁的赵婉儿也微微皱着秀眉。
殿下,探子十分严肃道。
“陛下,许清宵亲口说,让他师兄去联系一番他国之臣,若有人看中他们师兄二人,许清宵愿意投靠。”
探子极其严肃,将许清宵与陈星河的对话一一说出。
此话一说,赵婉儿眉头皱的更紧了,这番话可不是开玩笑的啊。
“下去吧。”
“继续看着许清宵,不过他说什么,也不用与朕汇报,主要还是保护他安全为主。”
然而女帝缓缓开口,没有任何波澜,只是让探子离开,同时也让探子不要再汇报什么消息了,以保护许清宵安全为首要任务。
“是!”
探子没有废话,下一刻直接消失在了原地。
待探子离开后,大殿陷入了安静。
紫纱内。
女帝绝美的面容,此时此刻露出了一抹忧虑。
过了一会,她的声音响起。
“婉儿,你觉得许清宵这番话,是真,还是假?”
女帝开口,如此问道。
赵婉儿听到女帝开口,不由立刻道。
“陛下,许清宵自然是气话罢了,他如此大才,怎可能不知陛下用心良苦。”
赵婉儿这般回答。
“是吗?”
女帝平静问道。
而后者想了想,继续补充道。
“不过……这件事上,陛下事先没有与许清宵谈过,故此许清宵有些气愤也实属正常。”
“但依照奴婢的看法,许清宵绝对没有叛国之心,陛下莫要想错。”
赵婉儿为许清宵说起好话。
“唉。”
大魏女帝微微叹了口气,实际上赵婉儿说的没错,这件事情上,自己的确有些过错,主要是事先没有说好。
算是让许清宵受了些委屈。
本来是想通过其他方式去弥补许清宵,但没想到的是,许清宵竟然萌生这种想法。
她不生气许清宵萌生这种想法,受了委屈心里有气很正常。
可她的确担心许清宵被他国蛊惑。
“你觉得,如何能平许清宵之心气?”
女帝问道。
“额……奴婢觉得,不如赏赐许清宵一些婢女奴才,再赏点金银珠宝,其实也算是一种缓解方式。”
赵婉儿给予回答。
其实她内心想法很简单,就是道个歉就好了,但这话她不敢说。
让女帝道歉?这可能吗?决然不可能啊。
“不。”
女帝摇了摇头。
“若真派人过去,反而会让许清宵误以为朕在安插人手。”
女帝直接否决了这个。
送人过去,要是许清宵误以为是派人监视他呢?
那岂不是更加不好?
但如何平复许清宵的心情呢?
大魏女帝其实知道,那就是自己道个歉,一切都好说。
但……这不行。
她是女帝,大魏的女帝,若是向许清宵道歉,岂不是有些……不好?
再者,她说不出口。
过了一会,女帝出声了。
“婉儿,传朕旨意,宣许清宵三日后,来御花园陪朕看曲。”
这一刻,大魏女帝想到了办法,不由这般开口。
“遵旨。”
赵婉儿开口回答。
但下一刻,女帝的声音又响起了。
“算了,今晚,不要拖到三日后。”
女帝的声音响起,赵婉儿有些好奇,平日里女帝做事都不急,可今日莫名感觉有些……急了。
但不管如何,她没那么多想法,老老实实传旨就好。
很快,一刻钟后,宫中宣旨,宣许清宵入宫,陪陛下去御花园听曲。
消息传出,一时之间,引来许多猜疑。
然而最属疑惑的则是许清宵了。
陛下请自己来听曲看戏?
想干嘛?鸿门宴?
第一时间许清宵便猜想到女帝是不是再监视自己。
可很快,许清宵摇了摇头,不管监视不监视,自己也不怕什么,当真自己与师兄说的话传入女帝耳中又能如何?
难不成自己就不能不爽?
许清宵在牢中想通了是想通了,可脾气还是有的,真惹急了,直接叛国走人,管你后面是什么洪水滔天。
所以许清宵没有多想,戌时一到,就去了皇宫。
戌时一刻。
大魏皇宫内。
许清宵刚刚走进皇宫,赵婉儿的身影便在不远处等着自己。
“婉儿姑娘。”
见到赵婉儿,许清宵热情地打了个招呼。
“见过许大人。”
面对许清宵的热情,赵婉儿还好,回应了一声。
“婉儿姑娘,这是许某特意为你带的点心,叫做米豆糕,用细米制作而成,口感极好,而且洒了不少白糖和芝麻。”
来见陛下,许清宵自然不忘给赵婉儿许诺的东西。
而赵婉儿看到许清宵带来此物,美眸不由露出一抹惊讶之色。
“许大人,有心了。”
她的确没有想到许清宵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小食,虽然礼物不贵重,可许清宵这心意,让她莫名好感倍增。
“婉儿姑娘客气了。”
许清宵淡然开口。
随后两人边走边说,许清宵说话也很有分寸,一言一句,既得体也说的赵婉儿比较开心。
一路上赵婉儿的心情都不错,至少偶尔也有些笑容。
一直到来御花园后,赵婉儿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毕竟马上就要见到女帝了。
而许清宵一如既往的随意。
直到来到看戏的庭院中,许清宵的声音响起。
“罪臣许清宵,见过陛下。”
许清宵开口,朝着女帝一拜。
“爱卿免礼。”
“坐。”
庭院中,周围都是太监婢女,梨花木的凳子,摆放了两张,一张被女帝坐下,另外一张,女帝让许清宵落座。
与大魏女帝同座,这是何等荣幸,换做常人只怕已经笑疯了,同时也会客气几句,可许清宵却显得平静,直接落坐下来,倒也没有什么客气。
“最近笸箩国送来了一些上等珍果,可以养气蕴身,爱卿这几日也受苦了,朕,让人为你准备了一些,待会离宫时带上吧。”
随着许清宵刚刚坐下,女帝直接开口,赐许清宵一些珍果。
“臣,多谢陛下。”
许清宵依旧是平淡开口,嘴上说着感谢,但面容上还是十分严肃的。
一旁的女帝,余光看去,只是一眼,而后收回目光,望着戏台沉默不语。
身为帝王,她邀请许清宵入宫,上来便是赏座赐珍果,按理说也算是给许清宵一个台阶下了,却没想到许清宵还是如此。
显然怨气不小。
一时之间,女帝也有些头疼,但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看着戏台。
当下随着赵婉儿拍了拍手,一些戏子便走上戏台之中,各种奏乐之声也随之响起。
看戏亭中。
许清宵很坦然,目光落在戏台上,可脑海当中却在想一些其他事情。
女帝突然间将自己宣入宫中。
为的是什么?
赏赐一些珍果?打一棒再给一颗糖吗?
用余光看了看女帝的面容,绝世容颜显得十分平静,好像没这这个意思吧?
许清宵心中不由感慨,果然女人心海底针啊,想要揣摩皇帝的心意很难,想要揣摩女皇帝的心意更难。
算了,不想,看戏听曲。
许清宵懒得多想,将目光放在戏台上,认真看起来了。
只是半刻钟后。
许清宵顿时明白了。
戏台上的戏曲,名为‘周君请错’,这是一个典故,几百年前,有一个周国,皇帝称之为周君,他做事刚愎自用,为了让国家快速发展,不惜一切代价。
而有一位臣子,却时时刻刻劝阻周君,可周君身为皇帝,自然不听意见,甚至罢其官职,冷落对方,而国家最终因为急于心切,从而忽略根本之处。
导致出现了大问题,此时此刻,周君十分后悔,想要去请这位老臣回来,可实在是拉不下颜面,但知道对方喜欢看戏,所以精心编了一个戏,以求对方原谅。
这臣子明白陛下的心意,最终冰释前嫌,从此君臣一心,为周国努力,后来周国的确越来越好,只是后代人不行,还是被灭国了。
但这个典故却流传下来了。
这一刻,许清宵明白了。
原来陛下喊自己过来,是想通过这场戏表达自己的心意啊。
搞了半天还以为是什么嘛。
原来是道歉啊。
道歉就道歉呗,何必弄的这么复杂。
这女帝真是的,当真傲娇啊。
戏亭中,许清宵神色平静,可心里却莫名有些舒服了,最起码这个女帝还是有点良心的,知道认错,虽然表达的方式古里古怪,可最起码是有心。
但许清宵不是什么大气的人,这种道歉没用,所以他一句话不说,就坐在这里。
大魏女帝看着坐在一旁沉默不语的许清宵,心中也有些异样。
按理说许清宵应该明白自己的心意啊?
怎么还干坐在这里啊?
难不成是没看懂?
不可能吧?许清宵博学多识,不可能看不懂这个啊。
女帝心中皱眉,但想了想,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许清宵才入学两个月左右,看书看的多,又不代表什么都懂。
想来想去,女帝还是开口了。
“爱卿,喜欢戏曲吗?”
女帝问道,语气十分温和。
“臣,不喜欢。”
然而许清宵回答的很干脆,而且略显冷漠。
呃……
一句话让女帝略微尴尬,原本准备的话,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过了良久,见许清宵依旧沉默,女帝再次开口。
“爱卿,纵公务繁忙,有时也要休息休息,莫伤了身子。”
女帝开口,说了一句。
“好。”
然而许清宵依旧是比较冷漠的回了一句。
当下,女帝呼吸略显急促了,但很快便控制好了。
她沉默不语,看着戏台。
而一旁的赵婉儿却有些惊讶,今日的女帝好像……有点不一样啊。
话比平日多了不少,而且语气也温和了不少,平日都比较冷漠,对谁都一样,可对许清宵却……十分反常。
她知晓女帝是为了安抚许清宵,但还是有点……反常啊。
又是一刻钟,女帝再次开口了。
“爱卿,你博学多识,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
女帝还是忍不住开口,甚至这一次略带着一丝丝笑容,毕竟她今日找许清宵来,是希望许清宵明白自己的心意。
又不是真请许清宵来看戏的。
至于这次开口有些牵强,她自己也明白,可总不能不说话吧?闹得不欢而散?
听到女帝的声音,许清宵依旧十分平静。
“不知。”
许清宵开口,不过比之前一个字要好一点,两个字回答。
此话一说,女帝那一丝丝笑容有些僵硬住了,不过还好,许清宵不知道,她反而松了口气,要许清宵知道,还一直不回答,岂不是对自己怨念深重。
“其实朕,也不是很懂,婉儿,你说说看,这曲是什么曲。”
女帝开口,她不可能亲自为许清宵解释,只能通过身边的婢女来传话了。
当下,婉儿开口,将此戏曲比较简单的说出,不过有些隐晦,不能说的太直接,不然这不就是变相承认陛下道歉吗?
随着婉儿解释,女帝面容依旧平静,可余光却一直在许清宵身上。
她发现,许清宵根本没有任何一丝变化。
这就有些古怪了。
按照许清宵的才华,不可能不明白自己的心意啊?
可一直神色不变,这到底是为何?难道是故意想要让朕难堪?
女帝心思极多,可戏曲都快结束了,许清宵依旧是一直不说话,全程冷漠脸。
最终,女帝还是忍不住开口了。
“爱卿……明白了吗?”
女帝没有看向许清宵,而是看着戏台问道。
这一刻,许清宵开口了。
“陛下,若有什么事就直说吧,臣……当真不知道。”
许清宵开口了。
他知道女帝的想法,可他就装糊涂,倒也不是想听道歉,就是让你难受难受。
许清宵自然不会觉得大魏女帝会向自己道歉,但自己装傻也不是不行啊,让你难受难受。
的确。
随着许清宵这番话说出。
女帝沉默了。
有话直说?
这怎么直说?
总不可能说,朕知道错了,爱卿就原谅朕吧?
这话女帝说不出来。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许清宵依旧是面无表情。
到最后,女帝深吸一口气,若是仔细看去,会发现她秀美的手掌微微轻颤。
“那既如此,爱卿回去查查典故,没事也听听戏曲,莫要着累。”
“大魏江山,还是需要爱卿这种贤才。”
“好了,时辰不早了,朕看爱卿也累了,回去休息吧,婉儿,送送许爱卿。”
女帝说到这里,打算起身回去了。
该说的都说了!
反正亲口道歉是!不!可!能!的!
“多谢陛下。”
许清宵依旧是这般态度,随后起身离开,当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
女帝微微诧异。
但还是目送着许清宵离开,赵婉儿跟在后面。
一时之间,女帝倒成了孤家寡人。
待许清宵离开后。
女帝也回殿休息了。
半柱香后,女帝回到殿中。
她坐在龙銮上,沉默不语。
脑海当中一直想着一件事情。
许清宵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想法。
若说不知道,可赵婉儿已经说的如此直接了。
可若说知道,许清宵还这般模样,难不成对朕,当真有天大的怨气吗?
这不应该啊。
事,的确是自己有些过了。
但一切的一切,自己都有苦衷,许清宵应当明白。
可为什么许清宵还是这般呢?
说来说去。
女帝其实对许清宵看重,安国策就足以证明许清宵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只是安国策主推的是‘大魏钱庄’,放在盛世决然是利国神器,可放在当下,就有些不稳妥。
所以她希望好好引导许清宵,换一个思路,不过她需要布局。
让许清宵先入户部,明白大魏王朝需要什么,大魏王朝现在遇到了什么问题,否则的话,安国策在当世没有作用。
但无论如何,都无法否认许清宵的才华与能力。
是大才。
若许清宵当真对自己心生芥蒂,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女帝沉默。
一直到子时,她还是难以入睡。
脑海当中依旧在想这件事情。
丑时。
女帝长长叹了口气,一个人来到殿外闲散了几步。
最终女帝摇了摇头,算了,不多想了,先回去休息吧,只能希望许清宵自己好好想想。
很快,女帝回到殿内,也就在此时,赵婉儿走上前来。
“陛下,这是许清宵许大人让奴婢交给您的,他说一切言语,都在纸上。”
赵婉儿将一封信交给女帝。
后者一听,美眸中闪过一丝喜色。
随后接过信纸。
缓缓展开。
信纸上,赫然写着两行字。
【陛下,臣其实……】
【算了,还是不说吧】
一瞬间女帝沉默了。
一旁的赵婉儿没有看到信纸内容,有些好奇道。
“陛下,许大人说什么了?”
听到赵婉儿的声音,女帝没有回答,而是将信纸藏入袖中,沉默不语地走了。
“陛下,您去哪里?奴婢陪您。”
赵婉儿在身后开口道。
“不了,朕,想静静。”
女帝开口,再一次一个人去闲步了。
她彻底睡不着了。
满脑子都是,许清宵想要说什么。
有什么话就不能直接说吗?
何必藏来藏去?
真当朕喜欢猜吗?
女帝这回是真正的吃亏了,她继帝位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
也从来不会这般猜别人心思。
这个许清宵!
不能深交!
大殿之内,赵婉儿惊讶。
她从未见过女帝这般模样,似乎有些……郁闷啊。
这许清宵当真是有大本事啊。
自己真可以深交一番。
第111章 户部税收,皇权特许,大内龙符,许清宵又要开始搞事了!
守仁学堂。
陈星河一直在门口等候着,显得有些焦急。
一直到许清宵回来后,陈星河这才松了口气。
毕竟陛下无缘无故将许清宵召入宫中,天知道是什么事,如今看许清宵安然无恙回归,他也就松了口气。
“师兄,这么晚了,还不休息?”
许清宵走来,带着一些东西,是陛下赏赐的珍果。
“师弟,陛下找你有什么事?”
陈星河问道。
“也没什么事,就是喊我去听曲。”
许清宵随意道,陛下的心意,他已经知道了,也没什么很大的想法,自己先做好自己的事再说,其他事情,以后再说。
“听曲?”
陈星河有些皱眉了,好端端的请许清宵过去听什么曲?
但他没有多问,既然许清宵回来了,倒也就不说什么了。
“行了,那师兄先回去休息了。”
陈星河开口,而许清宵点了点头。
随后,寅时三刻。
许清宵独自一人坐在亭中,开始运气。
运转三次金乌淬体术,刹那间体内气血沸腾,大日圣体更趋完美。
体内更是有轻微的轰鸣之声。
而后许清宵再运转太阴凝气术。
气化蛟龙,纳入体内,许清宵已经凝聚两条太阴气脉,只需要再凝聚第三条蛟龙气脉,便算是九品大圆满。
到时一鼓作气,便可踏入八品。
十品养身。
九品气脉。
到了八品便是丹田之境。
随着海量的灵气入体,许清宵一鼓作气,凝聚第三条太阴气脉。
刹那间,滚滚内气在体内蔓延,许清宵凝气,一道足足数十丈的白色内气映现。
九品大圆满,凝气十米已经算是了不起的天才了,而许清宵凝气十丈,而且雄厚无比,极为可怕。
但武者七品之前,都还处于一个普通阶段,就如同武林高手一般,摘叶伤人,飞檐走壁。
真正拥有强大力量,还是七品之后的事情。
七品之后,每一品都是质的变化,越到后面越是恐怖。
呼!
吐出一口浊气,许清宵停止运气,如今自己抵达九品大圆满,只需要三条气脉凝聚,开拓丹田,就算是踏入八品了。
只是许清宵暂时没有选择直接踏入八品。
有两个原因。
一来是没有八品的修炼功法,二来是先稳固一下当前修为不能操之过急。
毕竟自己武道修行速度已经很快了。
两个月的时间,从不入品到九品大圆满,要是直接突破八品,显得有些夸张。
先稳一稳总没有错的。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相应的功法,哪怕是相应的异术也没有。
但这个还好说,皇宫当中藏有诸多功法,自己要一本应该不是一件什么难事。
九品大圆满后。
此时此刻,已经到了卯时了。
“杨虎。”
“去一趟安国公府,跟安国公说,三日后让他们的孙儿来学堂。”
许清宵开口,让杨虎跑一趟。
当初来京城答应过诸位国公教导他们的儿孙,这一点许清宵没有忘记。
只是陛下安排了重任于自己,许清宵也就没有心思去处理这档子事。
眼下刚好被禁足,许清宵倒也无所谓,正好教一教这帮熊孩子,免得他们又去祸害别人。
“遵命。”
杨虎得令后,直接朝着学堂外走去。
也就在此时,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学堂之外。
是刑部尚书张靖。
看着不远处的张靖,许清宵起身,缓缓走了过去。
“属下许清宵,见过张尚书。”
许清宵走来,显得十分客气道。
虽说自己被撤了刑部主事品级,但保留了官职,算起来还是刑部的人。
“别客气了,老夫还是喜欢你直来直往一些。”
张靖开口,有些随意道。
“尚书大人,您这是为难属下啊,属下一向直来直往啊。”
许清宵一脸无辜道。
“还装?”
张靖有些没好气了。
“那行,老张,来啊,坐。”
既然张靖这样说话,许清宵也无所谓了,直接请坐。
“你这小子,……”
张靖一听,有些懵了,让你直来直往,是说让你别这么恭敬,不是让你这么随意。
但也无所谓了。
落座下来后,张靖开口。
“我承了你的情,这份恩情,我会铭记于心的。”
张靖直接开口道,他就很直接。
当日他昏后,什么事情都不知道,等醒来以后,许清宵已经被关了,后来他写了一夜的奏折,可刚写完陛下又放了许清宵。
本来打算昨天就来找许清宵一趟,可没想到陛下又宣许清宵入宫。
所以他今日特意赶早来,向许清宵致谢。
“老张,客气了,客气了,都是一个部门的,这算什么,别看我现在要去户部,指不定那天又得去刑部,到时候可要你多多照顾了。”
许清宵笑着说道,说话也十分轻浮。
“照顾个屁。”
“你这种性子,去哪一部哪一部遭殃,现在整个户部上上下下提心吊胆,几个侍郎上下严令,不管你要查什么,必须要第一时间给你送过去。”
“在人家眼里,你就是灾星。”
张靖有些没好气地说道。
“老张,这事怪不了我,我这人做事严谨,而且从来不会先翻脸的,都是他们逼我的。”
“刑部的事,你更了解啊。”
许清宵一脸无辜道。
张靖:“……”
“行了,就不跟你说些这个,反正这个恩情我记下来了,刑部上下也记着,他们说等你禁足结束后,去腾云楼设宴几桌,向你道谢。”
张靖说道。
“这客气了,我设宴几桌吧,上次刑部的事情,也的确得设宴几桌请罪。”
许清宵一听这话,当下摇了摇头,上次大闹刑部的事情,说句实话,自己的确有些冲动,虽然有理由,但把事情闹大,其目的是为了立威。
如今经过这次危难,大家同仇敌忾,也算是化解了恩怨,自己设宴几桌请罪,也很正常。
“恩,也行。”
张靖点了点头,他没有强求什么,不过末了,张靖开始说正事了。
“守仁,其实你这次,什么都做对了,唯独还是有些激进。”
“不过,你性子就是如此,我也不好劝你什么,但你一定要记住,以后做事,一定要三思而行。”
“这一次,明显有很多地方不对劲,朝堂上的事情,也绝对不是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一时半会我也说不清楚。”
“但往后你做事,一定一定得记住,想明白了,想清楚了,再去做。”
“如今你去了户部,我可以直接告诉你,户部的水,比刑部要更深,陛下一直想要伸手到户部去,但无论怎么伸手,都无法弄清楚户部的情况。”
“你大闹刑部,本是大罪,但陛下没有真正怪罪你,一开始我以为陛下是为了平丘府赈灾案,可现在我发现,陛下的意图,绝对不是这么简单。”
“她想让你把户部的水搅浑来。”
张靖压着声音开口,这些话他本来不需要说,可欠了许清宵人情,所以他还是决定过来说一趟,让许清宵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守仁明白,多谢张尚书提醒。”
许清宵的神色也变得十分严肃起来了,收起了轻浮。
实际上在牢中时,许清宵就到了这一点。
自己大闹刑部,为的是周楠伸冤,但也为了宣泄,仗刑侍郎,这是天大的事情,可陛下只是让自己调查平丘府赈灾案。
一开始许清宵也觉得,这是陛下的计谋,让自己硬着头皮接下这个案件,其目的是为了夺取兵符。
可现在细细想来,绝对不是这么简单,毕竟自己仗刑员外郎的时候,就可以出手制止了。
可偏偏一直等到自己要仗刑尚书的时候,才出手制止。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自己宣泄完,而是敲打六部。
让自己立出这个‘无法无天’的人设。
如此一来,陛下再把自己安放在户部当中,最起码户部就不敢找自己麻烦,给自己穿小鞋?那不是自找苦吃吗?
这才是陛下的谋算。
如今张靖张大人这么一说,许清宵就更加笃定了。
女帝当真聪慧啊,能成为皇帝的人,没有一个是普通人。
昨日发生的事情,许清宵倒不觉得什么,毕竟女帝也是人,有点个人情绪很正常,但大局上女帝不会出一点错。
有这样的皇帝,其实对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最起码任何事情都有目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国家,而不是个人。
“你明白就好,如果需要刑部帮忙,直接来刑部就好,自先帝北伐,户部一直都有些古怪,我虽与顾言大人是东明会之人,但刑部是刑部,户部又是户部。”
“只要是为大魏,我一切无言,但若有人存私心,该如何查办,就如何查办。”
张靖说到这里的时候,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因为很多事情,他也只是知道一点点,需要许清宵自己去查。
不过张靖张尚书这番话的意思也很简单。
他是刑部的尚书,是朝臣,可以为大魏死而后已,党派不党派的,这是朝势问题,涉及到了国家根本,他绝对不会答应的。
“有张尚书此言,清宵便安心了。”
许清宵起身,朝着张靖一拜。
“得了,别假惺惺的了,这个月好好在这里待着,等禁足结束后,没事来刑部坐坐,查查案子,别想着偷懒。”
说到这里,张靖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起身离开,他还有事先走了。
“老张,慢走。”
许清宵喊了一声。
张靖楞了一下,最终没什么说的,走人了。
等人走后,许清宵的声音响起了。
“杨豹,持我手令,去一趟户部,让他们准备三十年来所有税收卷宗明细。”
许清宵开口。
既然这个月被禁足,那就老老实实坐在家里先备好功课再说。
一刻钟后。
杨豹回来了,不过是空着手回来的。
“怎么?他们不给吗?”
许清宵煮茶问道。
“不是不给,是太多了,大人,我得叫几个帮手。”
杨豹哭丧着脸说道。
不是人家不给,而是给的太多了,他必须要喊人过去。
“呃……”
许清宵不说话了。
不多时,杨豹喊着赵大赵二和李健李康四人去了户部。
来来回回,一个又一个箱子搬过来了,足足四十多个大箱子,里面是户部这三十年来的税收卷宗。
很显然户部很聪明,不敢给自己穿小鞋,但能给自己制造麻烦。
查税是吧?给你所有的,让你慢慢查。
四十多个大箱子,你当真要认认真真看,也得好一段时间,这是户部的小手段,比刑部要精明多了。
不得不说,这户部就是聪明啊。
按理说给点总和就行,可对方运来这么多资料,就是摆明着要让自己先安静一会。
喝了口茶。
许清宵倒也不在意户部这个手段,起身找到去年的卷宗,开始认真观看了。
许清宵看卷宗很快,他不是核算,而是了解户部现在什么情况,大魏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四十个箱子,里面有两千多份卷宗,许清宵保持一个时辰看一百份卷宗的速度。
而且许清宵一边看,一边开始列数据表。
户部不给自己总和,那自己完全可以算出来啊,用阿拉伯数字,再运用点最基础的运算方式,说直接点就是财务做表。
收入,支出,汇总。
任何看起来密密麻麻极为复杂的东西,只要列出数据表来,再加减一下,就能得出最终答案,如果算出来的结果不一致,那就再算一遍,如果还不一致,那就是有猫腻。
所以户部的手段,依旧是小儿科。
与此同时。
京都户部。
尚书房中。
顾言静静听着手下汇报,旁边坐着左右侍郎。
“大人,属下已经将所有卷宗给了许清宵,一共两千四百份卷宗。”
“不过总和卷宗并未给出,目前也在核算中。”
户部的官员开口,顾言没有说什么,左侍郎率先开口了。
“这许清宵还没来户部,就要三十年的卷宗资料,当真是胃口极大。”
“我等将两千多份卷宗给他,让他头疼去。”
左侍郎这般说道。
“恩,倒也不是针对这许清宵,只是他虽有查案的本领,可户部是财政税银,哪哪里是随便安排个人就能入职?”
“陛下也是太心急了,让许清宵来户部。”
右侍郎点了点头。
而顾言却缓缓道:“不管他如何,他需要什么就给他什么,除了户部总和卷宗以外,这样也挺好,让他消停一会,这两千多份卷宗,看需要十几日的时间,真要算出来个结果,至少需要两三个月。”
“他能消停两三个月,对户部来说,对朝堂来说,对大魏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顾言出声,他也不是针对许清宵,无非就是让许清宵消停消停,总不可能一直搞事吧?
而且现在来了户部,身为东明会三首之一,他会让许清宵闹腾吗?
答案很显然,不会。
所以他用了这个办法,不让许清宵有机可乘,刑部的教训,大家可是看在眼里。
“行了,该做什么做什么吧。”
说到这里,顾言也没多想了,做自己的事情。
就如此。
两天后。
此时,许清宵将最后一份卷宗看完了。
面前摆放着一叠厚厚的白纸,这是他统计出来的结果。
如此大的工程,整个户部需要核算至少十天,然而许清宵一个人两天完成,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只是当结果出现后。
许清宵的眉头,也皱的很厉害。
这三十年来的财政,许清宵算清楚了。
同时也知道了,如今的大魏到底面临着什么危机。
三十年前,武帝第三次北伐,当时大魏的整体营收是九万万两白银。
而直到如今,三十年后,大魏目前每年的税收是一万零四百八十六万四千八百三十五两二钱十六文。
可现在大魏一年的基本支出,就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九千八百万两白银。
也就是说大魏王朝的国库,去年进账六百多万两。
但之所以还有余存,不是大魏现在还不错,而是自武帝晚年开始,放弃了许多国家发展。
民生发展,基建发展,军事发展,甚至是教育发展。
但即便是放弃了这么多发展,可大魏王朝依旧面临着赤字危机。
甚至是说,很有可能经济崩溃。
一旦经济崩溃,国库没钱,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有灾赈不了,无数百姓饿死,想要施展利国计划,没钱只能憋着,军队发不起军饷,官员收入低。
国运直接衰败,国家也会无法继续超前发展。
这是最大的问题,所以女帝上任之后,第一时间就是削减官员工资,调到最低。
这有一定效果,但绝对不能持续,极度的压抑之下,会使官员疯狂贪污,到时候苦的还是百姓。
那么想要解决这个麻烦,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
印钱。
大魏的硬通货可不是黄金白银这种东西,这玩意除了富贵人家能拿出来,正常的货币流通是‘铜钱’和‘宝钞’。
按照一二三四线来划分的话,大魏一二线城市用宝钞的比较多,三四线城市用铜钱比较多。
铜钱的加印比较麻烦,而宝钞的加印就很简单了。
一旦国库真正面临负数,那么大魏只怕会在第一时间加印宝钞。
如此一来的话,最恐怖的东西就来了。
【通货膨胀】
这可不是小事,一旦发生了,整个大魏直接完蛋,神仙来了都救不了。
通货膨胀最恐怖的就是民心大乱,到时候老百姓们疯狂抢购粮食,引发食物恐慌,钱再也不是钱,连锁反应之下,就是疯狂的贬值,王朝信用度直接暴跌。
这个时候,某某藩王直接来一句,这些都是大魏女帝的错,兄弟们,刀在手,跟我走,推翻这个破王朝,重新打造美好新世界。
一旦如此,百姓就算是不想反也要反了。
那个时候,就是真正的血流成河了。
比北伐还要恐怖。
许清宵咽了口唾沫。
经济战争比打仗还要恐怖百倍,打仗的目的是什么?也是为了利益。
而经济一旦崩塌,就算是当世出个圣人也没用,毕竟圣人能让天下百姓吃饱饭吗?
读书喝西北风?
许清宵不看不知道,这一看整个人都有些沉默了。
如果说,在没有看户部财政情况,许清宵认为大魏的问题,无非就是生产力少了一点,各地藩王蠢蠢欲动,女帝登基名声不太好。
仅此而已。
可今日一看,许清宵才算是明白,女帝为什么要兵符了。
因为……大魏随时会崩塌。
一个三十万万的人口王朝,随时会崩塌。
望着茶桌上的卷宗,许清宵陷入了沉默状态。
这是大魏当前国库存余。
一万四千三百六十七万白银。
这笔钱,根本不能动,随便来个天灾人祸,就是几千万两,如果遇到平丘府这种事情,三五千万两都不见得能解决问题。
但天灾人祸年年都会发生,运气好点,十年二十年不出一场大事。
运气背点,今年可能就要出大事。
而且这仅仅只是赈灾问题,国家发展呢?
总不可能一直小心翼翼,烧香祈福,希望不要有什么天灾人祸?然后坐在家里等死?
要知道,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是每年都在进步。
可大魏是每年再退步。
去年国库进账六百来万两白银,指不定今年就五百万,明天四百万。
大魏!
扛不住了!
许清宵闭上眼睛,脑海中不由回响张靖张尚书说的话。
户部水比较深。
这他娘的叫水比较深?
这是海!
深不见底啊!
一时之间,许清宵真的生起一种无力感来了。
他知道大魏现在面临很多危险,但不知道大魏的问题,竟然如此之恐怖。
这绝非是一人之力可以解决的。
这是需要大魏上上下下,所有臣子齐心协力才能解决的问题。
否则,一旦爆发,那就是天大的灾祸。
无数百姓枉死。
大魏六百年的江山,极有可能就此终结。
可……要如何解决呢!
许清宵想不到办法。
这一刻,许清宵也明白为何自己写出安国策,陛下并没有第一时间召见自己,也没有给自己那种非常被重视的待遇。
因为!
安国策,不利当下。
大魏钱庄,是建立在国家发展极好的情况下,百姓能吃饱饭,手头上还有一点余钱的情况下,才是利国神器。
可现在的百姓,不说吃不饱饭这么夸张,但最起码吃的不会太好。
甚至每年越来越差,就这样子还指望百姓存钱放进钱庄里面?
这简直是不合理的啊。
“杨豹!”
许清宵再次开口。
“属下在!”
杨豹第一时间赶来。
“去户部,让户部的人,将近十年来的收支卷宗全部带来。”
许清宵开口道,想要解决办法,就要彻彻底底了解所有东西,任何细节都要了解。
“是。”
杨豹当下遵命,朝着户部走去,不过这次他学聪明了,直接带人过去。
一个时辰后。
杨豹回来,带着推车,户部支出内容更多,上百个箱子,这还是近十年的。
路上的百姓皆然惊讶,事情也传到了六部和许多权贵耳中。
一口气要这么多卷宗,常人光看都要看几个月,许清宵想要看懂少说得一年吧?
尤其是户部,目送杨豹走后,更是发出笑声,觉得许清宵完全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户部不是刑部。
刑部查案,人证物证,去调查一下就行。
而户部是税收,跟数字有关系,收入多少,支出多少,税收多少,这些东西真要算出来,不知道要多长时间。
不少户部官员甚至都在打赌,许清宵整理完这些卷宗要多长时间,目前支持最高的是半年。
而对其他部门来说,这样也好,至少许清宵总算是可以消停大半年了。
然而对于许清宵来说,上百个箱子不算什么,反而越多越好,他要一笔一笔看,一笔一笔查,这样才能更加了解户部的情况,大魏的情况。
上百个箱子,六千份卷宗,许清宵不敢太快看完,需要认真去看,并且用表格统计。
至少十五天的时间,还算不错。
就如此,翌日。
一群熊孩子出现在学堂中,许清宵无心顾及,直接让这帮熊孩子先去耕田。
没错,就是耕田。
许清宵懒得教他们什么认字识字,学堂有一块地,本身就是用来种植花草的,差不多一亩大,让这帮熊孩子耕地刚刚好。
意思也很简单,先让他们吃吃苦,然后再慢慢教,什么时候把地耕好了,什么时候再教真正的东西。
不过一帮熊孩子玩得挺开心,在泥地里面打滚,倒也没有反感。
而房内,许清宵则在没日没夜地看书。
十五日后。
六千份卷宗,许清宵全部看完,并且列好所有的数据综合,甚至还画了一张未来趋势图。
而当许清宵看完这六千份卷宗后,也总算明白大魏国库的钱去了什么地方。
四成是官员收入,底层官员极为庞大,哪怕一个人一个月一两银子,一年也是十二两,大魏目前官员三百七十万人,巅峰时期高达七百多万。
所以每年收入一上来,先有四成是要拿出去给官员们发俸。
三成是军饷,没有战争的时候,军饷不会太多,毕竟军兵的俸禄不多,主要还是在伙食住宿等上面花销大。
不过一旦打起仗来,一万万两白银都不够用半年,光是抚恤金你都不知道怎么花。
剩下的一成半,是用来赈灾一类的花销。
最后的一成半,其中一成是杂事开支,正常的国家维护,比如说某某县衙需要修补了,比如说官员要出差,包括一些外使来了,你要赏赐吧?谁做了不错的事,需要赏赐吧?
而半成,是用来发展国家的。
这就是目前大魏的开支。
简直是……穷的令人发指。
国库半成用来发展国家?这国家能昌盛吗?
而且最恐怖的一点是什么?
是许清宵看完如此之多的卷宗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些钱一笔都不能节省了,官员收入不能再减了,军饷可以动一动,可自己不敢动,这涉及到了武官上下的利益。
一成半的赈灾银之类也不能动,这是应付突发情况。
杂事开支也省不了,因为大大小小的事多,总不可能衙门破了你不去修缮吧?
而发展国家的半成,更不可能动了。
本来国家就已经发展不起来了,还动这个银两?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
想省钱是不可能省钱了。
只能赚钱了。
甚至省钱反而是加速王朝衰败。
想要解决大魏当下的麻烦。
一个字。
难!
可再难,许清宵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制定计划了。
“女帝啊女帝,要是我把这件事情解决了,你不封我个王,你别怪我真叛国啊。”
许清宵心中自语。
这个天大的麻烦,换做是任何一个人,只怕直接跑路了。
许清宵一开始也升起了无力感,但很快调整好了心态。
问题大不要紧。
主要看有什么好处。
要是自己解决这个大问题,女帝怎么着也要封自己一个王位吧?
这事一点都不开玩笑,几乎不亚于,北方蛮夷杀到京城,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灭了千万蛮夷,杀到人家老巢。
不封王,说不过去。
白纸出现。
许清宵沾染一点点墨汁,而后开始在白纸上写字。
大魏财政完全是畸形,不能省钱的情况下,就只能赚钱。
那么怎么赚钱是一个问题。
【第一:提高底层生产力】
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家富裕或不富裕,看的就是底层和中层,底层生产力起来了,就会诞生许多中层,然后国家就能逐渐富裕。
而现在大家都是底层,甚至都是地下层了,谈什么富裕不富裕。
想要提高底层生产力,三个办法可以解决。
【种子】、【水车】、【化肥】
种子很简单,类似于土豆番薯这种东西,先把肚子喂饱再说,吃的好不好无所谓,最起码不能饿着。
水车目前已经在施行,只要效果一出来,直接呈交给陛下,然后举国建设,务必争取每一处良田都有水车工程,家家户户的田里都能喝到水。
既解决了百姓争斗,又能稳定生产粮食,不至于荒废土地。
化肥,这个东西是比较超前的东西,许清宵懂一点点化肥,但这制作出来很难,不过这个世界上有仙道,就好比‘求雨符’这种东西。
所以能不能生产出‘化肥’,要是生产出来了,那简直是利国神器,不过这个先放一放,只能当做备用,能不能搞出来真不一定。
但种子和水车好说一点。
尤其是种子,这个世界上没有土豆番薯这种东西,但也有相似的东西,而且可以精确搜寻。
这就是生产力的方案。
而第二点是。
【增加税收】
是的,增加税收。
国家的收入就是收税,大魏如今的税收是三成,对比盛世的大魏来说,比较多了,但对当下百姓来说,多是多,但至少能扛得住,不过要是再往上增税,那就是大麻烦。
可许清宵这个税收,不是针对百姓征税,而是对一群特殊人员。
大魏皇室。
大魏文人。
大魏异国番邦。
大魏商人。
根据大魏律例,皇室一脉,不需要缴纳税收,而且每年可以得到不少补贴。
大魏文人,有功名在身也不需要缴纳税收。
最后就是这个异国人了,当初大魏文帝为了彰显大魏万国之上的气派,允许异国人来大魏做生意不用缴纳税收,甚至入城门都不用给钱。
反倒是百姓们进大城要缴纳几文钱。
这他娘的就是不合理。
都给爷交税。
这就是许清宵的计划。
皇室贵族们吸国家的血,已经成长为绿油油的韭菜了,可以开始割了。
还有文人,谁允许有功名的文人可以不用缴纳税收?谁允许的?
说句难听点的,当文人就应该为国效力,想不交钱?没门!
至于异国番邦?还想不交税?你他娘的做梦吧。
不但要交税,而且还要多交一点,并且严格遵行大魏律法,什么五险一金啊,什么周六周日放假啊,统统给我搞好来。
要是不搞好?就给爷滚,这里是大魏,该滚的是你们!
许清宵写满了一张白纸。
这一刀下去。
保证大魏瞬间肥起来,而这笔钱,完全可以拿来发展农业生产。
造水车要不要钱?
买种子要不要钱?
开拓荒地要不要钱?
统统都要钱。
所以这笔钱不够,但可以解燃眉之急,而且一旦施行下来,就是长久的事情,每年保守估计收割个五千万两白银一点都不过分,甚至更多都有可能。
这笔钱拿来发展大魏国家,爽不爽?
但计划非常美好,可许清宵知道。
一旦施行起来,很难了!
皇室贵族答不答应?这是第一个问题!
大魏文人答不答应?这是第二个问题!
大魏商人答不答应?这是第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许清宵有些沉默了。
啊?你说还有异国番邦啊?
在大魏做生意,许清宵还在乎这帮异族人的想法?他们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唉!这回真没脾气了。”
此时此刻,许清宵将白纸焚烧干净,他这次真的明白为什么女帝如此在乎兵符了。
以上三个问题,其实可以用一个办法解决。
武力镇压!
皇室不服?那就打,打到你服为止,杀一批人,然后再安抚一批人,告诉他们可以去做生意,自己赚银两,虽然他们自己已经开始赚了,但我公开支持你就不一样了。
文人不服,那也打,谁不服打谁,打完之后,可以玩一手以退为进。
许清宵有的是办法对付这帮酸秀才。
而商人就更好解决了,上面两个服气了,你还不服?想死就明着说。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问题。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