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苦情剧里上交国宝文物 > 第32章 门道 ·

第32章 门道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回到北京的第一站, 林蓉直接去了协和医院,把传国玉玺交给陆澄砚看。

    这是一枚青玉印玺。剔透的玉质几乎青到发白。玉石千年磨砺,温润有方。因为久居蒙尘, 玉石的精光內蕴, 却赋予了它更内敛深沉的古意。尽管已是上古残品,可那雍容素雅的气质, 却被沉淀得愈加纯粹。

    陆澄砚翻来覆去把玩着这一方玉玺, 他出生于考古世家,门道倒是看出了不少,于是道:“岁星之精, 坠于荆山,化而为玉, 侧而视之色碧, 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 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果然是名不虚传。”

    这是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在《录异记》中记载的“传国玉玺”。

    后世人大多以为传国玉玺是汉白玉做成的, 其实不然,史料中记载的玉玺都说明是青石制成。而这块青石就是大名鼎鼎的和氏璧,传说中“蔺相如完璧回赵”的主角。

    听到这段话,林蓉赞叹道:“我以为你只是个律师,没想到,你的古文涵养也这么好。直接出口成章啊!”

    陆澄砚咳嗽一声,解释道:“昨天听说你们找到了传国玉玺, 我才临时看的文献古书中关于传国玉玺的记载并不多见。这篇《异闻录》是记载最全的。”

    不看古书的话, 他根本就不知道传国玉玺长什么样, 今天可算是开了眼界。

    “哦”

    林蓉心道:还以为你比我还博学,原来是临时抱佛脚看的资料?

    她接过了玉玺, 指着上面的一角给他看:“史料中记载:西汉末年,王莽篡汉,长乐宫太后怒而摔玉玺。结果把传国玉玺的一角给摔碎了。后来王莽就命人在传国玉玺的这一角上用金子补上。”

    陆澄砚仔细看了看,这方青石玉玺在他眼中,和博馆的其他藏品没什么不同。

    外行看不出什么门道,陆澄砚只好虚心请教道:“那你怎么敢确定,这就是真品传国玉玺?”

    这就涉及到她的专业领域了,林蓉解释道:“首先是这玉玺后补的金子,汉朝时期的金子冶炼方法和现今有很大的不同,只要检测一下这金子里面的成分就知道了。还有这玉玺周身的铭文,这都是传国玉玺历代的持有者刻下的到此一游,每种文字的写法都不同。”

    陆澄砚点了点,成分检测是近代考古学新兴的一种鉴定科技,他继续问道:“我看书上说,唐太宗李世民还仿造了数十方玉玺?这会不会是唐仿秦朝的玉玺?”

    林蓉来了精神:“这肯定不是唐朝的东西,你看这底下的大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大篆的书写方法,可不是唐朝人书得来的,这就是秦朝人雕刻的金文。还有这虎纽的造型,唐朝人可不会连秦朝的虎纹也一并仿造的。”

    如果她连陆澄砚都说服不了的话,怎么去说服国家博馆的那一帮子老专家呢?

    只是她说了半天的鉴定专业知识,陆澄砚都默不作声,目光里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探究之色。

    “你看我做什么?难道你也和付雯一样,觉得这东西肯定是赝品?”林蓉无语凝噎。

    亲,这可是国家级传世之宝,你不抓紧时间多观察观察?

    马上它就要和清明上河图一个待遇,只能放在国家博馆里排队供人瞻仰了!

    陆澄砚确实有这个顾虑:“据我所知,每年都有人跑去国家博馆说上交什么传国玉玺,有的人真的以为自己捡了漏,有的人只是想出个名我当然不是怀疑你的动机。只是自秦朝没落后,每一朝帝王都会仿造传国玉玺。时至今日,仿造品层出不穷,早就难以断定玉玺真假。”

    “这可是元顺帝的陪葬品,是元朝将军从南宋民间寻得的真品,不是历朝帝王的仿造玉玺。这点我还是分的清楚的。”

    林蓉敢打包票,她相信系统提供的信息不会有错。更相信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会看走眼。

    陆澄砚看她这么认真对待这方玉玺,他当然不会给她泼冷水,只是凡事都要讲究证据。他更担心她一片热血跑去博馆献宝,结果吃了个闭门羹,到时候得不偿失。

    于是道:“我待会儿打个电话给我妈,让她亲自过来看一看这方传国玉玺,你觉得怎么样?”

    “那行。你妈是中国古董鉴定协会会长,我当然相信她的眼光对了,你说这玉玺是献给西北文局好,还是献给国家博馆好?”

    她正在举棋不定。国宝肯定是要上交的。只不过,按照文保护的条例来看,民间捐赠一般走的是博馆渠道。

    “如果这一方传国玉玺是真的,那将会是震惊社会的大新闻。”陆澄砚想了想,便安排道:“我想给你开一场记者招待会。让你当众把国宝捐献给国家博馆。就像顾世琰当初做的那样,献宝就要献得风风光光,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的功绩。”

    “谢谢你!”

    林蓉心中一喜,陆澄砚这个朋友真是太够意思了。当然,他帮忙开记者会的前提条件是证明东西为真。这恰恰是最难的一点,传国玉玺留下来的历史资料非常少

    陆澄砚看她蹙眉思考的样子,不禁问道:“洗白自己的祖先这就是你拼命去拯救国宝的理由吗?”

    “嗯。”林蓉纠正道:“但我不是想洗白祖先,我只是听我爷爷说,曾祖林定举的案子其中有冤情,我只是想替林家祖上翻案,而不是想洗白一个所谓的国贼和汉奸。而且假如我家曾祖真的盗卖文的话,那我肯定也不会包庇他的罪行的,是非对错都要讲就个公道。”

    陆澄砚赞同她的三观,再想到那封神秘的电子邮件,他继续问道:“你是不是已经追寻国宝很久了?”

    林蓉不明所以:“没有啊,我辞职以后才开始做这份工作的。距今大概三两个月吧你问这个做什么?”

    “没什么。”

    陆澄砚的眸色深了深,他欲言又止着什么,最后道:“那你下午再带着玉玺过来。”

    “那好,我先去吃个饭马上就回来。”

    她怀揣着国之至宝,到处跑也不方便,还不如就搁在医院里陪陆澄砚,反正他是她信得过的小伙伴。

    出了病房,系统这厮跳了出来:【宿主,接下来您的任务是:向世人证明这是真的传国玉玺。否则上交任务无法进行。因为国家是不会接受一枚假的传国玉玺滴。】

    林蓉点了点头,好在有陆澄砚的帮忙,如果能邀请各大文专家来鉴定,活儿应该能轻松不少。

    只是系统又发出了一声迷之提示:【宿主,陆澄砚好像对你有点特殊的想法?】

    “嗯?什么想法?”

    【他好像有些怀疑你去追寻国宝的动机?】

    也对,林雨馨毕竟是林定举的后人,当初那么多人都觉得国贼的后代不会做好事。怀疑自己是很自然的事情。

    她不会把这点小事放在心上的:“陆先生只是觉得我的行动太积极了些,他绝不会怀疑我的心思不纯的。”

    系统:【】

    也许陆澄砚还怀疑她的消息渠道是怎么来的?

    ***

    吃过午饭,林蓉再次回到了陆澄砚身边,开始跟他讲起了这次路上的所见所闻。

    她首先描述了一下救肖珩的过程:“当时啊,肖珩在左侧爬行,我在右侧爬行。咱们两个只隔了一条马路,相距不到二十米。忽然间,一颗子弹嗖地一声,射到了对面去。我听到肖珩叫了一声,就知道大事不妙,他中弹了”

    尽管知道肖珩现在没事,但听她绘声绘色讲述缉凶的过程,陆澄砚倒是出了一身的冷汗,他迫不及待地问道:“后来你怎么爬过去的?”

    林蓉庆幸道:“这多亏了付雯,关键时刻,她拎着胡子煜站了出来,转移了对方的注意力。我就趁机爬到了隧道口。往里面扔了一枚麻醉弹,把他们全部撂倒了。”

    “麻醉弹?!”陆澄砚吃了一惊,他们连军火都用上了?

    林蓉轻描淡写道:“是蓝图公司配备的麻醉弹。我从后备箱里拿了一支出来以防不测。没想到还真的用上了。”

    “”陆澄砚:他就没见过这么能莽的小姑娘,居然独自扛着麻醉弹去炸歹徒?!

    仔细一想,他真替她感到后怕:“万一胡子晖发现了你的踪迹,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下次不许这样单独行动,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商量以后再做决定。”

    “没关系,我自己就能处理大部分问题。歹徒也不是三头六臂的超人。”更不会开什么金手指。

    她走遍了大江南北,向来习惯了独自行动。

    陆澄砚好心道:“但至少要跟我商量,多一个人替你拿个主意,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样也可以避免很多陷阱。”

    这几天他们去新疆,他就连觉都睡不安稳,每隔几个小时都要和付雯林蓉各自通个话,确认她们两安全才能放心。

    “”

    林蓉:我怎么听出了浓浓的关怀之意?

    系统:【检测到宿主对陆澄砚的好感度上升,目前是55分宿主,您想开启感情线副本吗?】

    呸呸呸!她只是感谢他的关心而已,战友情谊懂不懂?

    就像付雯和肖珩那样,经常一起出任务,自然而然关系就会变得亲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恋人。

    不一会儿,门外传来了脚步声,接着陆澄砚的母亲推门走了进来。

    “伯母好!”林蓉连忙打招呼。

    何咏雪看到她很是惊喜,“小林你也在这里?!阿砚,你怎么也不跟妈妈打声招呼?我都没准备礼给她。”

    说完,何咏雪就想把自己的玉镯子给她,这可是一只满绿的老坑水种玉镯,林蓉连忙推辞不要。

    何咏雪拉着她的手,眼中氤氲着一些热泪:“我听付雯说了,这次你跟着他们去新疆,你不光救了肖珩,还逮住了杀害她爸爸和爷爷的大仇人。小林,你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这只玉镯聊表感激的心意,你千万要收下。”

    “阿姨,真的不用这么客气,大家都是好朋友,我救肖珩是应该的。”林蓉囧了囧,这玉镯少说价值三四百万,她真的受不起这么厚重的礼。

    “妈,我们只是让您过来看一方玉玺的。”陆澄砚转回了正题。

    林蓉连忙把包包里的玉玺拿了出来:“伯母,请您鉴定一下。我初步判定这是秦朝的文。”

    何咏雪顿时傻了眼:这块玉玺的光泽,好似千山点翠,万壑藏青。包浆莹润无比。玉质清澈见底。连一丝的瑕疵都没有。

    都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何咏雪一眼就敢肯定:这是秦朝的古董,这种古意盎然的包浆,没有两千年的浸润是不可能形成的。

    何咏雪再翻看下面的大篆铭文,手都在颤抖:“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难道是秦始皇的传国玉玺?!”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