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 > 第33章 宋引玉听谢临安……

第33章 宋引玉听谢临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宋引玉听谢临安说完祭祖一事后, 心里其实有些紧张的。

    不过后来她回去问过秦嬷嬷,才知道嬷嬷是一早就知道这事的。

    该备的东西,她早就命人已备好, 只等到时间宋引玉把自己带上出发即可,半点都没让她操心。

    宋引玉顿时安心了。

    不过宋引玉自己都觉得身边人实在都太宠她, 跟她上辈子的亲爸亲妈有得一拼。

    想当初她可是连去外地上大学, 她爸妈都愁得半个月没睡好觉, 生怕她受欺负。

    幸好在全家人都宠她宠得恨不得把饭都喂她嘴里时,她奶奶是个明白人。

    从她很小开始,奶奶就会和爷爷带着去她乡下住一段时间。

    培养她独立自主坚强的性格, 不然宋引玉觉得她真可能会被宠成个小废物。

    也正是因奶奶的培养,如今在面对身边人宠时,她能稳得住,从来没有变得骄横跋扈过。

    但在这个有人伺候穿衣,有人伺候吃饭的时代,宋引玉感觉自己真的在朝着小废物慢慢进化了。

    宋引玉因着这个愁了一会儿,只是很快她又欢欢喜喜地吃起来了食锦阁的糕点了。

    到了祭祖的前一天,宋引玉才知道谢临安和谢老大人不和她们一起走。

    身为家主,谢临安需和族中耆老一起主持祭祖一事。

    所以在下午他就和谢老大人一道先走了。

    临走前宋引玉把在食锦阁买的吃食打包了一大份, 塞给谢临安说:

    “我听嬷嬷说,从京城到文安村要整整两个时辰。

    这个你拿着, 路上饿了就和父亲吃。”

    谢临安哭笑不得地抱着食盒,想退回去, 宋引玉却是不听, 硬塞给他拿着。

    看宋引玉一脸的严肃,像是他再拒绝就要变脸了。

    谢临安最后无奈地抱着食盒出门了。

    送走谢临安后,宋引玉总觉得府上空落落的。

    有些失落, 夜里睡觉时还有些失眠。

    算一算,除了除夕那天,她好像还没和谢临安晚上分开过。

    已经习惯睡觉前有人躺在身边,而今陡然间只有自己一个人了。

    宋引玉觉得,这床好似都大了不少。

    天色黑沉,薄雾未散。

    阿月挑开床帐,轻轻将宋引玉推醒:

    “夫人,该起了。”

    宋引玉从睡梦中醒来,她轻轻嗯了一声,却没动。

    在阿月又唤了她两声后,宋引玉才慢慢睁开眼睛。

    床帐内一片昏暗,屋内阿星点亮了烛火。

    宋引玉睡眼惺忪,整个人都埋在了被窝里,小声问到:

    “什么时辰了?”

    阿月声儿也不大,怕惊着才醒的宋引玉:“寅时了。”

    宋引玉将将又要睡过去了,她用着气音继续问:“几刻?”

    阿月笑了一下,答:

    “五刻了。”

    宋引玉闭着眼,被子底下的手指自顾自掰着算时间。

    五根手指都掰下去后,才算出来是凌晨四点了。

    祭祖是巳时开始,现在起床差不多,除掉路上走的两个时辰,再晚起,就该迟了。

    宋引玉费力地睁开半只眼,慢慢撑着坐起身来,阿月在旁搭了一把手。

    屋内的侍从早已提壶端盆拿帕的侯着了。

    宋引玉甫一起床,阿月她们便开始服侍她洗漱,绾发。

    头发绾好后,便开始更衣。

    今日是祭祖,不宜打扮得太过隆重,花哨。

    所以宋引玉今日的头发没有学着往常一样梳着漂亮的发髻,发上簪着漂亮的珠花钗子。

    只是简单地绾上插上一只玉簪固定就完了。

    衣服也是青色,极为素雅的颜色。

    宋引玉还没这么打扮过,倒是显出了几分清雅秀丽。

    收拾妥当后,用完早膳,宋引玉带着阿月四个丫头往外走。

    一出门,刚跨过门槛,她就看见谢老夫人由安嬷嬷扶着,早已站在马车旁等着了。

    宋引玉以为来迟了,赶紧下台阶,走到谢老夫人面前,道:

    “母亲,我来迟了。”

    谢老夫人道:

    “没来迟,时辰差不多,走吧。”

    说罢谢老夫人踩着矮凳就上了马车,宋引玉忙跟上。

    一进马车,一股暖意扑面而来,宋引玉扫了一眼却为看见明火炭盆,但这暖意却是不知从何而来。

    马车内很宽敞,能容五六人。

    车内铺着地毯,最中央摆放了一个小桌子,桌上燃着个小火炉。

    此时正有一个侍女跪坐在小桌旁用炉子煮着茶。

    除此之外,还摆了不少糕点。

    是宋引玉曾在谢老夫人那儿吃过的。

    很明显,这是谢老夫人准备的。

    阿月阿星随身伺候宋引玉跟着她上了马车,两个丫头怀里还各抱了一个食盒。

    是秦嬷嬷为她备好的糕点和各种小食。

    宋引玉看见的时候,还有些哭笑不得,嬷嬷这是生怕她饿着。

    这会儿上了马车,看见小桌上也摆着糕点,阿月和阿星两人具是一愣。

    随即就看向宋引玉。

    “院里嬷嬷给你备的吃食?拿出来放着吧。”

    谢老夫人目光落在阿月和阿星怀里的食盒说到。

    宋引玉点点头,然后眉眼弯弯笑着说:

    “谢谢母亲,您院子里小厨房的糕点我想了好久,今天有口福了。”

    一边说着,她让阿月阿星将食盒打开,接着道,

    “这是秦嬷嬷照着您上次给的方子做的,母亲尝尝味道如何?”

    她笑得乖巧,谢老夫人严肃板正的脸几不可见地柔和了几分:

    “嗯。”

    很快,马车动起来了很平稳,桌上杯里的茶也只是晃了晃,并未溢出来。

    马车不疾不徐地往城外走去。

    此时天色依旧未亮,到处都是一片黑,只偶尔有些人家屋内透过窗户能看到几盏亮起的烛火。

    慢慢的,或许是马车里太舒服了,宋引玉坐着坐着,眼皮越来越沉。

    只是她潜意识还记着谢老夫人在,不敢真睡过去。

    但睡意来得太汹涌了,宋引玉很快就陷入似睡非睡中,整个人已经不能背脊挺直地坐在那车上了。

    她坐着睡觉,脑袋微垂那模样看着都累人。

    谢老夫人看着,眼里染了几分笑意,只语气还是淡淡的:

    “睡吧,到了会叫你。”

    宋引玉耳朵精准地捕捉到这句话,也知道那声音是谢老夫人的,可是强烈的困意让她已经不能深究太多。

    当她听到那句话时,就跟得了免死金牌一样,在下一瞬彻底安心地坠入梦香中去了。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宋引玉突然感觉身体往下坠,失重感一下子惊醒了她。

    宋引玉蓦地睁开眼,身体猛得坐直,看起来好似精神得不得了,然而她眼睛里还未消退的睡意出卖了她。

    醒过来后,宋引玉木了一下才搞清楚状况,然后立马看向坐在一旁的谢老夫人。

    “母亲。”

    宋引玉呐呐地喊到,小心地盯着谢老夫人的脸色瞧,怕她不高兴。

    谢老夫人没说什么,只推了推小桌上的茶被,道:

    “喝点清茶。”

    宋引玉二话没说,捧起茶杯,慢慢喝着。

    谢老夫人又问:“饿了吗?”

    宋引玉摸着肚子老实地点点头,是有点饿了。

    “吃糕点。”

    谢老夫人说。

    宋引玉没立马伸手,只是在确定谢老夫人确实没生气她刚刚睡觉之事,才放下提着的心。

    她笑着拿起桌上的糕点,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此时天光泛起了鱼肚白,天色渐渐亮了,她们马车早已离开了京城,再有一个时辰就该到地方了。

    宋引玉这一觉她感觉像是睡了很久,其实只过了一个时辰而已。

    接下来的时间宋引玉便一直捡着糕点吃,她可还记得谢临安说过,要未时才能吃饭。

    谢老夫人不怎么爱吃糕点,她吃了不宜克化。

    幸亏秦嬷嬷还给她准备了一碗鸡丝粥,宋引玉拿出来送到了谢老夫人手里:

    “母亲,您吃这个吧。我听夫君说祭祖后要未时才吃饭,您先垫垫肚子。”

    祭祖极费体力,宋引玉虽然没有参加过,但能猜到。

    毕竟要花两个时辰,整整四个小时。

    要是不吃点东西,怎么受得了。

    谢老夫人其实并不怎么饿,可看宋引玉一片好意,她也不好拒绝,只说:

    “放着吧,我等会儿吃。”

    谢老夫人是个寡言的性格,安嬷嬷怕宋引玉误会,忙笑着道:

    “老夫人应是不饿,我先替老夫人收着,等老夫人饿了,再在炉子上热热吃。”

    装粥的食盒是特质的,有夹层里面灌了热水能保温。

    这会儿拿出来还冒着热气,可要再会儿就该凉了。

    安嬷嬷清楚这点才有此一说。

    宋引玉当然不会胡乱猜忌谢老夫人,她点点头,笑着说:

    “嗯,母亲不饿的话,就饿了再吃。”

    谢老夫人颔首,安嬷嬷收起了粥。

    时候还早,两人坐在马车里,宋引玉有一搭没一搭地吃着糕点。

    而谢老夫人一直都是挺直了腰背端坐着。

    一老一少看着不搭,现在却意外的和谐。

    宋引玉一路上吃吃喝喝一点都不觉得难熬。

    等中途谢老夫人终于觉察到饿,安嬷嬷惹上端给她用了。

    不多时,她们也终于到了。

    马车停了下来,宋引玉和谢老夫人一前一后地下了车。

    车子并未赶入村里,停在了外面。

    此时外面天已经彻底亮起来了,宋引玉一眼瞧去,首先就看见了不远处大片大片的房屋。

    鳞次栉比,整整齐齐地伫立在村子中央。

    那些屋子与宋引玉想象中,古代村子的土墙不一样。

    清一色的青砖绿瓦的木质结构房屋,雕梁画栋斗拱飞檐。

    一股古朴大气之感扑面而来,有种沉甸甸的厚重感。

    这就是谢家文化根源,也是谢家的发家地。

    宋引玉还在赞叹时,早已侯在这的谢氏族人齐刷刷地上前给谢老夫人和她见礼。

    这其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宋引玉猝不及防下,差点吓一跳。

    不过这段时日她也算见过大世面的人了,很快就稳住了。

    她言谈举止十分得体地与众人见礼,半点都没失了谢家当家夫人的身份。

    宋引玉并未发现,一旁的老夫人眼含欣赏地看了她一眼。

    “请老夫人,夫人移步祠堂。”

    众人让开中间的路,让她们过去。

    谢老夫人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事,她淡定地带着宋引玉穿过人群,往祠堂走去。

    而众人则跟在了她们身后。

    祠堂在整个村子的正中央,走了约摸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

    祠堂侍从是不能跟着进去的,安嬷嬷等人都留在了祠堂门口。

    宋引玉自觉地扶着谢老夫人走了进去。

    祠堂里已经站了不少人,待宋引玉扶着谢老夫人走进去后,他们纷纷前来拜见。

    这时能入祠堂的人,都是今日参与祭祖的谢氏族人了。

    其宋引玉有些意外,没了侍从跟着,祠堂里的人,并没有宋引玉想象的那多多。

    上辈子宋引玉在新闻里看见,在现代还保留了古老仪式的家族,在祭祖时都是乌泱泱跪倒一大片。

    那人数堪称壮观。

    可谢家参与祭祖的人,却好似没有那的一半。

    这个疑惑直到后来宋引玉才知道,原来在谢家不是人人都有资格进祠堂祭祖的。

    只有各房嫡枝以及有了功名的庶子才能来。

    况且现在谢家还有许多族人外放做官,不能赶回来。

    很快人都到齐后,谢临安和谢老大人在众多耆老的簇拥下走入祠堂。

    穿过人群,谢临安站在最前面,面向众人神色肃然。

    耆老们看着时辰,到巳时后,随着一声祭祖开始。

    谢临安点燃了第一支香,整个祭祀仪式正是开始。

    整个过程一直持续了两个时辰。

    宋引玉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无比肃穆的祭祖仪式。

    她绷紧了精神,极为认真,丝毫不敢马虎。

    纵使这两个时辰,不时就要行跪拜礼,她仍然没喊一声累。

    终于,午时一过,随着最后一次跪拜后,总算结束了。

    宋引玉扶着谢老夫人起身时,自己的脚都在打颤。

    这时她才察觉到了累。

    谢老夫人面带疲色,拍拍宋引玉的手,出了祠堂后。

    安嬷嬷带着阿月她们迎了上来:

    “老夫人,东西已经备好了。”

    谢老夫人点点头,道:

    “走吧。”

    宋引玉有些茫然,她回头看了一眼还在祠堂里的谢临安,知道他还有事一时半会完不了,就跟着谢老夫人先走了。

    安嬷嬷带着他们进了一座离祠堂最近的宅子。

    听安嬷嬷说,这座宅子是他们在文安村歇脚的宅子,谢家每一房村中都有。

    宋引玉这才恍然大悟,难怪文安村的房屋修得如此精致了。

    安嬷嬷命人备好了热水和衣物送上来。

    丫头伺候谢老夫人拖了鞋,小心地放在热水里。

    谢老夫人一边泡脚,一边对宋引玉说:

    “去让丫头们给你泡泡脚,敷一下膝盖,未时三刻,到祖宅用膳,抓紧些时间。”

    宋引玉脚是挺不舒服的,原以为只能撑到回家时再处理,没想到在这已经准备好了。

    她点点头,由着阿月和阿星扶着去另外一间屋子。

    有安嬷嬷的教导,阿月她们动作很快,手脚麻利地给宋引玉脱掉鞋后,将她双脚放进已经兑好的热水里。

    同时小桃和杏儿用热帕子开始给宋引玉有些肿的膝盖敷上。

    要知道今日祭祖,跪在地上是没有垫子的,那可是硬生生地跪。

    宋引玉这身体养得身娇肉嫩,方才来来回回跪那么多遍,膝盖能不肿吗。

    所幸不严重敷一会儿就好了。

    泡好脚,膝盖的肿也消了不少后,宋引玉重新换了一身素净的衣裳。

    而另一边谢老夫人也差不多才弄完。

    她们在门口遇上,随后一道去了祖宅。

    祖宅是个极大的宅子,容纳今日来的众人完全没有问题。

    饭菜已经上桌了,谢老夫人和宋引玉走进去的时候,已经坐好的各位夫人姑娘,立马起身行礼:

    “老夫人,夫人。”

    “坐吧。”

    老夫人摆摆手,众人才坐下。

    老夫人一坐下,众人这才提筷开始用饭。

    今日菜色很丰富,虽然宋引玉在来得路上吃了不少的糕点,但也过了整整两个时辰了。

    刚才还耗费了不少体力。

    她肚子早就饿了。

    只是现在她不能像在家里一样肆意,只能让阿月给她布菜慢慢吃着。

    因为吃得慢,所以宋引玉成了最后一个下桌子的。

    倒是没人笑话她,因为谢老夫人还让身边的安嬷嬷不时替宋引玉夹几筷子,阿月夹不到的菜送进宋引玉面前的碟子里。

    虽只是两夹菜,但足够让所有人看清,这位新夫人在谢家受宠的程度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