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朕才不禅位[三国] > 第98章 九十八章

第98章 九十八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听完戏志才讲述完故事,吕布不屑地哼了一句:“我看这两方的人都是傻子,攻城最聪明的人想了半天就想出来这么个馊主意。更愚蠢的是,守城的人居然还上当了?”他怀疑地看着戏志才,心道这故事不会是戏志才自己乱编出来吧。

    戏志才笑着说:“若不是这个巨大的木马太过珍贵,普通人也许会想到打破木马的肚子,看里面究竟是什么门道呢。”

    闻言吕布心中一动:“陛下的意思,莫非是希望对方如此行事,我们将计就计?”他思忖片刻,立即就有了头绪:“难怪京中送来了火粉。火粉易燃易爆,可以采用这个用法。”

    戏志才微微颔首:“只需要备好火箭。这城中人我早已有布局,会在见到留下的木牛流马后,引导众人打开牛马的肚子,将火粉取出来堆积在众人面前。”

    “将火粉用箱子盛放在里面,箱子里还可以掺上霹雳弹。”吕布脑子转得很快:“趁着他们打开箱子的时候,我们火箭齐射,攻其不备。”

    征南大将军张辽指挥手下的兵卒,依两人计策行事。三日之后,果然出其不意地在南门打出来了一个缺口,朝廷军趁机如潮水一般涌入城中,经过激烈的巷战,拿下了重镇阆中城。

    宰杀了刘焉的亲信后,早就随军待命的未来阆中太守立即在军队的扶植下上位,着手整顿阆中。

    益州最重要的战略位置不外乎汉中和阆中两郡。汉中和阆中土处于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间,易守难攻,乃是插入益州的一根深深的楔子。而且两地土壤肥沃,人口众多,是天然的战役补给站。

    刘焉在益州的经营下还是太短了,根基尚浅,又诛杀豪强立威,使得地方豪强和官吏离心。重镇阆中城被朝廷军拿下后,消息传遍全州。官吏心下惶然无措,郡县太守纷纷向朝廷写信,表达投诚之意。

    戏志才以安抚为主,将他们的投诚尽数收下,并许诺不动他们的利益。

    议事的时候,吕布不屑地道:“这些人表面上向我们投诚,实则不过是两头下注罢了,不能轻易相信。”

    戏志才则安抚说:“当务之急是让他们在我们兵临城下的时候放弃抵抗,秋后算账的时间还很充裕啊。我们兵力有限,只能先如此行事了。”

    “反正你是军师你说了算,你和张辽商议吧。”吕布哼了一声:“别忘记了,答应了他们的诉求,若是到时不履行,那损坏的可是朝廷的名声。”说罢,摔帘子走出了主帐。

    张辽只得含笑解释:“先生请不要生气,奉先也是考虑到等接管了城池,陛下必然会派新的官吏来,这些人官位不保,必定会对朝廷心生怨怼。”

    戏志才摇了摇扇子,笑道:“无妨,我以个人名义答应的他们,以我戏志某人的项上人头做保。只是,吕将军竟然在意起名声这东西来了,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

    张辽听了,就有些不畅快:“董贼在时,奉先虽然声名狼藉,但所作所为也是为了保护皇室和并州军,如今奉先抵御外敌、平叛内乱,已非当日之名了。”

    “我非嘲讽,只是有些感慨吕将军行事束手束脚起来了。”

    张辽轻轻叹了一口气:“毕竟奉先从头开始,如今不过是校尉的职衔,心下意难平也是难免的。”自从平定了荆州,他现在已经升为了征南将军。而吕布是以庶人的身份来到益州参军的,虽然现在军衔的升级已是神速,但距离一方刺史还远。

    戏志才不紧不慢道:“待打下益州,距离官复原职也就不远了。”

    “希望如此吧。”张辽叹了一口气:“先生,如果我们答应了他们的诸多要求,束手束脚入城,以后朝廷派来的官吏怕是耐他们不得。”

    “对于这些后续投降的郡县,攻占他们的城池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重要的是要消耗掉他们的军备。”戏志才眯了眯好看的眼睛:“无妨,他们的军队我们带走大半,带去讨伐刘焉的大本营。在当地安插上咱们的人,官吏也可以给他们远距离调换下,不过要费些功夫罢了。”他顿了顿:“天子要的并不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益州,不是吗?”

    运用温和的手段拿下益州其实颇为耗费功夫。直到两年多后,益州才完全被朝廷收复。戏志才正式出任益州刺史,在吕布和张辽两员猛将的坐镇下,戏志才带领一干新上任的太守、监察院长和大理寺长整顿豪强,在当地兴办科举,选拔人才。

    初平四年,北方诸州发生旱灾。时任益州武都侯的吕布接到天子急诏,运送粮草到洛阳。

    他带着五千运输粮草的兵卒踏上了回洛阳的路。陪伴在身边的,还有当初追随他入益州的五百骑并州精锐。

    见大地干涸,百姓都在扒树皮吃,吕布心下担忧:“越往北走,灾情就越严重,恐怕再北方的地方生出了叛乱。”更令人忧虑的是,这些活不下去的人皆认为洛阳富庶,都一路扒着树皮、啃着草根要赶往洛阳。

    亲卫曹性问:“听说洛阳城特别大,人口有百万,陛下还在洛阳城外修筑了新城,亦颇具规模。不知道能不能收容这些流民?”

    旁边另一亲卫嗤笑道:“曹性你当都城是万能的吗?自古以来,哪有开城门放流民进都城的道理?一般的大城都不会放他们进去的,放进去必定生乱。”

    曹性不服气地说:“我虽然没有去过洛阳。但听说天子宅心仁厚,朝廷日日在洛阳当街施粥,还有医官免费为百姓看病,说不定会准了呢。”

    吕布摇摇头:“即使洛阳城外修筑的新城已颇具规模,但决计容纳不下这么多人。不会开门将他们尽数放进去的。”不仅是能住多少人的问题,最关键的是一口气涌入这么多张饥饿的嘴,必定无法满足。而人一旦饿狠了,穷怕了,看到别人活得好好的,能做出来什么危险的事情,谁都说不准。

    吕布心下思忖:莫不是洛阳已经有生乱的兆头?天子才要自己亲自押送粮草进京么?

    洛阳。

    这次大旱让朝中人心动荡,有主张要祭天的、有主张要陛下下罪己诏的,还有甚者,要求活人祭祀水神。

    刘协烦不胜烦,他知道这些都没有什么用,一律不予以批准。

    汉朝末年,正好是中国从温暖湿润期转为寒冷期的转变时候。正是因为气候转变期,三国末年才经常有极端的气候,亦因此催生了几场大的瘟疫。

    这次大旱牵涉北方的多个郡县。司隶州和豫州因为这些年的广修水利努力下,修筑了不少的水库、还有众多的水车汲水,旱灾的影响相对小一些。

    在前两年,在刘协的执意推广下,这两州的国有经营单位种植了不少板栗、柿子、枣树等比较耐旱的果树。而且每年刘协都派出兵卒在这两州打深井,就是为了以防不时之需。

    其他的鞭长莫及的州郡,有些太守和刺史兴修水利做得敷衍了事,如今弊端皆暴露了出来。青州、兖州和并州的太原郡是旱情严重的地方。

    大旱下,黄巾又起,青州的黄巾军声势浩大,孔融被黄巾军所困,多亏了鲍信的营救,才逃过一劫。

    然而要打黄巾军,鲍信粮草告急。黄巾可以闯入城池,肆意抢别人的粮食,但朝廷的兵卒不行。

    刘协心下发愁,只得调拨冀州邺郡的粮食给青州。然而远程运输粮草消耗极大,鲍信的士兵仍然是饥一顿饱一顿地和黄巾军拼命。

    “这样下去,人心迟早溃散。”刘协可没有忘记,在三国演义里面鲍信就是因为抗击黄巾军战死的。青州若是沦陷,在辽东修整了三年的曹操怕是会卷土重来。

    然而刘协召集朝中谋臣们商量了几次,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徐州只能自给自足,兖州现在也在闹饥荒。冀州是北方粮草出产的主力,存粮是最多的,然而这次赈灾要同时兼顾青州和太原两个地方,也有些吃不消。

    南方诸多郡县,除了益州和荆州,谁也拿不出太多的余粮。交州是当今的两广一带,山岭众多,人口少、开发得也少,运粮到北方更是艰难。扬州是当今的江南一带,河流多,水波飘扬,虽然没有受到旱灾影响,今年却有洪灾。

    除了这种烦恼,刘协还担忧演义里面提及的那几场大灾。汉末大灾连绵,蝗灾和瘟疫总是接踵而至,人们流离失所、易子而食。

    如果只是大旱,有许多人可以靠着吃野果、野菜、扒树皮活下去。但若是接踵而至蝗灾,飞蝗什么都吃,尤其喜欢吃植物肥厚的叶子,所过之处,食禾几尽,济民嚎野。

    因此在听说洛阳西郊出现了蝗灾时,刘协毫不犹豫地带着侍卫去了。

    幸而飞蝗还没有成群。

    “这蝗虫还未起飞,正是消灭的良机,你们站在这里丝毫不动是怎么回事?”见一堆人站在田埂上对着蝗虫的幼虫指指点点,刘协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刘备,之前怎么跟你说的!”

    刘备忙不迭地跪下了,大脸涨得通红:“回禀陛下,臣奉旨留意蝗灾,一听闻消息就立即赶了过来。只是……”

    刘协怒道,精致的下巴对着他:“都什么时候了,说话还吞吞吐吐的!”

    张飞抢先说:“陛下,是礼部的周侍郎拦着不让杀!说什么刑罚暴虐,上天惩罚的,不但拦着我们,还煽动村民们也不要动手!”

    刘协眉毛一挑,对着旁边的周侍郎冷笑一声:“你刚才说了什么,给朕完完整整重复一遍。”

    周侍郎没有想到天子亲至,冷汗一下子从额头上流了下来,跪下颤巍巍地道:“回禀陛下,老臣不记得了。”

    刘协料得这老头没说什么好话,转头吩咐侍卫:“掌嘴,给你长长记性。”

    许褚挽了挽袖子,抬起蒲扇般的大掌,噼里啪啦地扇了起来。

    这时候一个小吏越众而出,跪下道:“陛下,臣来得早,听得清楚。周侍郎方才在和百姓们说洛阳兴师动众,修城钻地,失天地之德,则虫为灾,要大家接受上天的处罚,不能出手干预天灾。”

    经他这么一说,刘协才恍然想起来,在古代,人们是把蝗灾这东西看得挺神圣的,不敢轻易动手去捉。

    呵,只是周侍郎这么说,仿佛是意有所指。

    刘协冷冷地瞥了被抽得哭爹喊娘的周侍郎一眼,语气尽量平静地胡诌道:“尔等凡人并不知晓,这蝗乃是鱼卵所化,大旱则为蝗,雨水充沛则生为尾鱼,与天之处罚何干?”

    说罢,直接捻起一趴在叶片上的蝗虫幼虫,扔到了嘴里。

    “陛下!”

    “陛下不可啊!”

    众人连忙阻止,刘备诚惶诚恐地伸出手去:“陛下,保重龙体啊!”

    刘协按捺住恶心,“咔哧咔哧”地嚼碎了吃了下去,厉声道:“少废话,这不过是鱼籽所化,怎么就吃不得了!”

    众人静默了片刻,过了一会儿,见陛下面色如常,方才放下心来。

    刘协让所有人都去捕捉蝗虫,并科普道:“一旦他们翅膀硬了开始飞,就难以捕捉了,所以尽量在飞之前就捉起来。”

    这一捉,就是一天。到了晚上,刘协命令在旷野里燃起篝火:“蝗虫向光,只要在夜间点火,附近的蝗虫都会吸引过来。”百姓和兵卒趁机用网捕捉,捕了许多筐蝗虫。一眼看过去,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刘协监督他们了这么久,又累又饿,于是命令兵卒们将铁锅架上,让许褚带人从洛阳食肆带过来大桶的豆油来,将蝗虫稍微一洗,扔进去炸,再加点盐进去。

    顿时,香飘十里。

    刘协带头吃了一碗炸蝗虫,其余的让兵卒和百姓分而食之。

    看到天子都吃了,这些人也就不害怕了,也都跃跃欲试。这时候,普通的百姓和兵卒,平时哪里能吃到这种油炸食品,觉得吃起来简直人间美味。

    炸蝗虫咬起来脆生生的,鲜香四溢。这个年代,大家是不敢捉和吃蝗虫的,也不知蝗虫是可以食用的。这时候主流的一种观点是蝗虫乃降下来的天罚,吃了蝗虫可能要得罪老天爷,说不定会导致降下更大的灾祸。

    “你们和我不一样,灭有天子气的庇佑,所以不可以生吃蝗虫。若是饿得不行了,可以煮来吃,但一定要高温煮熟了。如果不吃,一定要用火烧了它们。否则埋进土里或者扔到水里,还会再生。”刘协科普说,为了蝗虫而特地浪费一锅油,对普通百姓来说,简直是不切实际的事情,所以他推荐了煮熟这个吃法。

    蝗虫就是现代人俗称的蚂蚱,平时性格温和,也是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在现代人餐桌上是一道不便宜的美食。然而在大旱食物大量减少时,蝗虫们便会群聚起来,变得异常凶猛,甚至身体里面还会产生一种有毒的物质,让飞鸟不敢轻易捕食。因为害怕中毒,刘协才不让他们生吃。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更新~~~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