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朕才不禅位[三国] > 第95章 九十五章

第95章 九十五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祁家和张家的势力不容小觑,不仅有亲族世代在并州为官,还垄断了当地的食盐和布匹的生意。地头蛇总会有各种途径的消息来源,监察院的调查难免会打草惊蛇。

    发觉被调查,他们族长带着嫡系收拾了金银细软,偷偷贿赂了守城官出城,打算暂时换个州郡继续过活,这边的一切留给旁支打理,自己等风平浪静后再回来。

    “祁家和张家蓄意谋反,我绝对不会轻饶他们。”吕布心下愤怒,亲自带兵出城去追,连夜奔袭,花了两天两夜将祁家和张家尽数绑了回来。

    祁家和张家三族以内,尽数被下狱,牵连者甚广。然而在狱中,祁家和张家家主不慌不忙,推出远方旁支做替罪羊,并托狱卒带信给朝中的靠山,哭诉吕布的蛮横无理和当地大理寺和监察院冤枉好人。

    求情者络绎不绝,在巨大的压力下,并州的监察院长只得把天子御剑祭出,悬挂在监察院的大厅里,以震慑阻碍查案办案的官员。

    吸取了之前走露消息的教训,监察院不敢再带着当地的衙役查案,而是带着布衣卫在祁家和张家掘地三尺,寻找家主与反贼通信的痕迹,并对替罪羊严刑拷打,终于取得物证,终于可以对张家和祁家出手了。

    这下张家和祁家慌神了,哭天抢地,大喊冤枉。然而铁证如山,人证物证俱在,最终被判了夷灭三族,旁支也受到牵连被流放。

    张家和祁家被严惩,有此教训在前,当地士族仍不安分,尤其是对于三家田地的收回朝廷和以极为低廉的价格租给平民百姓,各种使绊子阻挠,还勾结地痞流氓骗土地。对于科举考试选□□官员的任命,也是各种不服。

    自吕布上任刺史后,当地的十几个世家就抱团在一起,表面对吕布恭敬有加,然而他们欺吕布根基薄弱,对其颁布的许多法令阳奉阴违。正是因为如此,吕布才格外重视科举考试。

    先前忙于整顿胡人侵略遗留的种种问题和搭设、完善大理寺和监察院的组织架构,吕布尚来不及对他们出手,但在科举实行前,根据刘协的要求,吕布已派属下对整个并州的大小世家做过详尽的调查。

    这太原城首屈一指世家贵族就是祁家,另外还有一个臭名昭著的豪门田家。

    “在谋反的当晚,田家嫡系皆奔逃出太原城,即使不是参与者,也必知情。”吕布疯狂催促大理寺下了逮捕令,亲自率领衙役将田家的家主和嫡系抓起来,在太原城集市上主持了公开审判。他在洛阳城见证过董卓及党羽被审判,做起来十分轻车熟路。

    在大理寺宣读了田家的劣迹后,行刑人当场用板子将田家家主活活打死,其三族也皆不得幸免,皆被大理寺判了死刑。

    围观的百姓皆拍手称快,并州的上下官员却都缩紧了脖子,嗅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

    吕布盘算了下,并州有十几个横行霸道惯了的大族。这些大族在某些郡县乃是当地一霸,勾结官员,甚至自身就混入了县吏的队伍中,祸害了不少人。只是若让大理寺办案监察,这要审讯到何年何月去?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找了替罪羊逃脱或者收拾行囊跑路,换个郡县改头换面,依然故我。或者倒打一耙,杀人灭口或者伙同他人转而污蔑大理寺冤枉好人。

    “倒不如趁着这次清查谋反,一不做二不休,都将他们给砍了,解除地方大患。”吕布心下有了计较:“即使上面责怪下来,也可以推到谋反的头上,总不至于因为这种事情就砍了我。”

    于是他以刺史的名义召集了并州的士大夫议事,引诱并州各地的世家前来,谓之“名士召集令”,要求大家共同商讨这次谋反的线索。

    亲卫们看在眼里,有十分兴奋地说着“跟随将军做一番大事业”,也有眼光长远的,劝说吕布:“将军切莫逞一时之快,依照我大汉的新修订的律法,您身为刺史是无权审判和诛杀他们的。士大夫犯了错,当由监察院对其审查和判决,平民贵族则由大理寺对其审判,您此番越权,此乃大忌啊!”

    吕布不以为然:“布为查清谋反一事奔走,事急从权,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亲卫急道:“可是将军,监察院和监军牢牢盯着刺史的一举一动。您这番举动,却要越过他们去,这呈报到朝廷上,朝臣们会如何想?陛下又会如何处置您?”

    吕布不自在地说:“还能怎么想?他们以前想我想得还不够恶劣吗?既然担了这个名声,那还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地坐实了,横竖他们也不能拿我怎么样。”

    “将军,您不能因为手下人的过错就自暴自弃啊!”亲卫急了,结结巴巴地劝说:“这上头的处罚还没下来,您可别再……”

    吕布不耐烦地挥挥手:“正是要趁着上头的处罚还没下来,才要赶紧把要做的事给做了。”

    “倒也不至于……”

    “我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吕布冷哼一声,抬眼看着他,面上俱是威严。

    亲卫无奈地跪地说:“将军三思啊,莫因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这些蛀虫,表面上看起来微不足道。”吕布指了指一蛀掉断裂的树干,若有所思地道:“却可以使得一参天大树崩塌。”

    “将军,”亲卫迟疑道:“必定还有别的法子。”

    “时间来不及了,”吕布耸耸肩:“我本以为可以由着大理寺和监察院慢慢来,但上个月大理寺刚查到祁家就出了这档子事。”他做了一个快刀斩乱麻的姿势:“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对付这些人,就当行非常之招。”

    亲卫哭丧着脸:“朝中大臣是不会明白的。”

    “也不需要他们理解。”吕布淡淡地说。

    亲卫不死心地继续劝说:“为了这些人把一刀一枪血拼来的前程赔上,实在是不值得啊。”

    “有什么值不值的,”吕布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漫不经心:“并州是我罩着的,至少在我走之前要把能做的事情给处理了。”

    “那咱们以后去哪儿啊?”

    “回草原上放牧。”吕布耸耸肩:“去种口蘑。”

    亲卫一头雾水,回草原上放牧他听懂了,但去种口蘑是什么鬼?

    吕布挠了挠头:“说起来,你们找到口蘑了吗?”

    几个亲卫们一愣:“口蘑是什么?”

    吕布比划了下:“就是那种白白的,圆嘟嘟的,能吃的蘑菇,我记得小时候看到过啊。”至少他记得再宫中,刘协是这样形容的。

    少年天子说过:不要老说并州贫瘠,其实并州物产丰富,比如养口蘑也是一条致富的路子。

    亲卫面面相觑:“将军没有下令寻找这个啊。”

    吕布悻悻道:“算了,那是太忙忘记了。”

    “名士召集令”下了之后,并州世家齐聚太原。吕布趁机扣留了那些劣迹斑斑的世家家主,并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以谋反的罪名夷灭其三族,足足杀掉了几百人。

    一时间,全郡官员听到吕布的名字就吓得发抖。自此之后,并州政令通达,科举选拔的人才也被接纳和重视,逐渐成为并州官场上活跃的一员。

    然而这却惹恼了并州的大理寺和监察院。大理寺和监察院的首脑皆是天子亲自外派,本身就有监督当地刺史的职责。吕布不通过大理寺和监察院诛杀当地大族及官员,是明显的逾越行为。

    洛阳,未央宫。

    烛火摇曳,映照着刘协冷淡的侧脸。

    荀攸侍立在一旁,神情略有纠结。

    刘协看着案几上如小山一般弹劾吕布的奏章,修长的手指敲了敲案几,缓缓地开口道:“公达,你认为当如何处理吕布?”

    “这……”荀攸为难地开口:“吕刺史对国有大功,然而其此番僭越,若是不加以惩治,就是开了一道豁口。”

    他抬头看了一眼天子的脸色,他一直认为天子对吕布是给予厚望的,然而吕布此番,显然是辜负天子的信任了。

    刘协神情不变:“鲁莽行事,坏了制度。”他话锋一转:“若说他愚笨吧,他还知道以谋反的罪名遮掩,你说这人脑子里都在想什么?”

    荀攸叹了一口气:“想要一劳永逸,想过后果,却没思虑那么深。”

    “不愧是公达,一针见血。”刘协笑了一下:“你和吕布也算是熟人,不如暂由你接替吕布掌管并州吧。”

    十日后,荀攸抵达并州太原城,宣读圣旨。

    从荀攸手中接过圣旨,吕布胸中郁气难平,一口气堵在那儿,恨不得长啸一声。他不想和荀攸寒暄,也不想问及京中的消息,把圣旨抛给身后的亲卫,径直走了出去。

    亲卫们谁都不敢上前拦住他,几个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个人站了出去:“我跟上去看看,免得将军冲动。”

    吕布一边走一边解开铠甲,走到府衙门口的时候,已将铠甲尽数除去,随手将这一套名贵的明光铠甲给扔到了草地上,大踏步走了出去。

    门卫问:“吕刺史,您要去哪儿?是否需要将赤兔马牵来?”

    吕布狠狠地道:“刺史你个头!不要管我!”

    门卫摸了摸脑袋,一脸茫然:刺史今儿是怎么了?有天子使者来不是意味着又有赏赐下来了吗?咋还心情那么差的样子!

    吕布回过头来,怒气冲冲地朝身后吼了一句:“不要跟上来,我已经不是你们的将军了!”

    转头,消失在大街上的人群中了。

    亲卫不敢再跟,只得站在门口等吕布回来。

    门卫问:“这是怎么了?”

    亲卫叹了一口气:“一会儿就会传开了,你等等就知道了。”

    吕布径自在太原城的街道上走着,心下烦乱。

    一个声音在脑子里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既然天子过河拆桥,那我也不必和他客气,回五原草场上放牧便是,自此一生守着关口,不放匈奴进来半步,这样一生也算是值得了。”

    然而另一个声音在心底里鼓荡着:我不甘心,我不甘心,我不甘心!

    凭什么要把我贬为庶人,我要拿回属于自己的荣耀!

    吕布握紧了拳头,一拳砸到了身前的墙上。

    土屑纷纷落下,飞扬的尘土糊了吕布一脸。

    吕布咬牙切齿:“该死的!”

    正当此时,一块手帕递了过来。吕布一愣,转头一看,见一个高的年轻白面小伙儿正一眨不眨看着自己,顿时恼了,问:“你是谁?”

    “某乃将军麾下鹰扬校尉统领的第二小队……”

    吕布不耐烦地打断他说:“我记起你来了,你是那个弓马娴熟,箭法精良的新兵,你不在军营里面,到这儿作甚?”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起啦,上周断更了,一直在想如何不着痕迹地跳跃到三年后,越想越卡。明天更新,我保证~

    推荐基友的文,这个宝宝是个勤快日更有坑必填哒人儿!《三国之出将入相》

    现代大学生季汐穿越到了东汉末年TAT

    谁来告诉他,他一个学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到了古代能做些什么?

    战乱、瘟疫,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百不存一。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季汐瑟瑟发抖,他要活下去,活得好,活得长久。

    一展所学,青史留名!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