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朕才不禅位[三国] > 第87章 八十七章

第87章 八十七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诸葛亮怔忪了一下,忽然伸出手紧紧抓住了刘协的袖子:“既然你自称天下第一神算,可算得了我晚饭吃了什么?”

    刘协毫不犹豫地道:“我观你脑海里萦绕着的都是椒盐排骨和油炸蘑菇,不过……只能吃到黄白二物品罢了。”

    小米粥、豆腐,可不就是黄白二物?

    诸葛亮被说中,却仍然嘴硬:“你到底是什么人?不会是家里请来故意诓骗我的吧!”毕竟家里不想让他接触木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刘协轻笑了一声:“我已告知你木牛流马的样式,等你做出来的那天,我会再来找你。”说罢,朝后面的人使了一个眼色。

    诸葛亮还想再说什么,眼前忽然兜头罩下来一块黑布,他只得松开刘协的袖子去扯开。然而等他拿下黑布,双眼重见光明之时,这街上早已空无一人,刚才摊子的半点痕迹都没有留下。诸葛亮疑惑地冲到路口,路口车水马龙,却没有方才人的半分踪迹。

    刘协心情轻松地回到宫中,然而刚到宫门口,就看到有负责军情的布衣卫在门口等着,心下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低声道:“你直接上车说。”

    上了马车,布衣卫立即呈上来飞鸽传书的的急信,忐忑地低声道:“陛下,长安被西凉马腾和韩遂攻破了!”

    刘协面色一沉,深吸了一口气:“什么时候攻破的?不,他们什么时候出兵的!”他心下震怒,为何洛阳没有收到丝毫的信息。

    “是两日前攻破的城池,”布衣卫艰涩地吞了吞口水:“对方通过挖地道的方式在深夜出其不意攻地攻入了城中,长安的军备被打得措手不及,只得匆忙往东撤离。”

    刘协的眼睛里怒火熊熊直燃,声音里面是压抑不住的怒火:“不是早就让他们加强戒备吗?那么多巡逻城墙的人是吃干饭的!”

    车内气氛压抑得很,布衣卫在天子怒火发作下感觉自己都要窒息了,跪在座位前方,头都不敢抬起。

    刘协深深吸了几口气,感觉肺部都要被气炸:“有多少人撤出了长安城?”

    布衣卫小心翼翼道:“一共两万军队。”

    刘协不怒反笑:“也就是说咱们的军队抛弃了守卫的百姓,自己径自跑了?”

    布衣卫讷讷不敢言。

    “那些给他们守城用的枪支和弹药呢?”

    “也一并带走了。”

    也就是说半夜被人偷城,这些人见满是敌人和火光,也不挣扎抵抗,就灰头土脸地跑出了长安城?刘协平复了一下呼吸,差点气得说不出话来:“这带兵的软脚虾是谁?”

    “回禀陛下,长安太守在进攻之初就被西凉人给刺杀了,统领军队撤退的是长安京兆尹。”

    刘协的手几乎把坐下的锦缎给揪烂,却也只是冷声道:“你下去吧。”

    “诺!”布衣卫跳下马车,忙不迭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心下庆幸:陛下赏罚分明,甚少迁怒于人。

    刘协立即派出黄琬率领骑兵五千,前去接管整顿逃出长安的军队,随后命成廉带领“陷阵营”三千步兵,紧随其后。

    得到命令后成廉颇为迟疑,长安距离洛阳足有四五百里地,这长途跋涉,如京中有事,必无法及时回援。他担心京中兵力空虚,然而天子之令,不敢不从,只得带着军队动身前往长安。

    长安失守后,朝中气氛瞬间紧张了起来。

    三大将军都不在京中镇守,吕布在并州,皇甫嵩去了青州,这下黄琬又去了长安。荀攸告诫天子,京城中拨出去了这么多人,城中难免有人心思浮动。

    然而刘协对京城的军事布局没有大的调动,各个军营的操练一如既往,在朝堂上的各项文件处理也是如常,对世家照样打压,丝毫不手软。不过,在荀攸的唠叨下,刘协还是多调了一千精锐增守皇宫。

    “演义里面曹魏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已经尽数为我所得,曹操的贴身保镖许褚也在我身边护卫。”刘协在一张纸上奋笔疾书:“蜀国的五虎上将我已得其三,张飞、关羽和赵云。”他想了想,继续落笔:“吕布及旗下的高顺、成廉等健将尽数为我所得,算下来,这手底也算是人才济济,却还是怎么都不够用。”他叹了一口气,下令道:“让于禁过来。”

    如今于禁统帅虎贲两千人,职位也从中郎将提拔为虎贲将军。

    刘协见到他,开门见山道:“朕知你治军严谨,有大将风范,如今有一件要紧事情交代你去做。”根据监军呈报回来的兵书,不论是大胜还是鏖战,只有于禁带领的军队特别整齐,听从军旗的指挥,既不会杀红了眼疯狂追击也不会在人员有大的损失情况下溃散,阵型从来么有乱过。监军盛赞了于禁治军的本事,夸赞他可以和昔年名将周亚夫媲美。

    于禁连忙躬身行礼:“陛下请吩咐,臣绝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在城外新起的新城里,刘协决定再新修一座军事学院,他淡淡地道:“朕和你细细说一下,你若有不赞同的或者不明白的,也要及时提出来,不要不懂装懂,或者在执行的时候糊弄朕,明白吗?”

    于禁赶紧跪下道:“臣遵旨。”

    刘协:“起来吧,坐下。”

    “谢陛下!”

    “想必你已经发现了,朕手下不缺猛将虎将,但治军之才太少,皇甫将军他们又已经年纪大了。”刘协说:“你很好,朕需要你多培育些治军的人才。”

    “陛下的意思,莫不是以后除了操练军队,也要在平时挑人教习阵法和兵法?”

    “去过洛阳门学和鸿都门学吗?”

    于禁点点头:“臣去过洛阳门学的夜校。”

    “既然儒生可以教习,那么兵卒也可以教习。”刘协道:“你在军中的时间也不短了,自然知道勇卒易得,良将难觅的道理。要培育一个将才,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只是陛下,将领的指挥和作战的能力是要在战争中不断积累的,不然很容易变成纸上谈兵。”于禁面上浮现出为难的神色:“如果像是儒生一样,在学校里面对兵卒进行教习,也很难让他们都成为名将。”

    “不必都成为名将,”刘协道出了立校的缘由:“这学校的最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其次才是培育和储备人才,只要百个里面有一个成才,那就不辜负这一番努力了。”

    于禁颇有些不解:“提高思想觉悟?请问陛下,这是何意?”

    刘协想起了在现代看过的一句标语,随口道:“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然而我们的军队里面怕死的兵却是十之八九,就连带兵的将领,都会弃城而逃,你觉得这种现象要如何才能改变?”

    于禁肃然道:“按照臣的经验,必须要严罚。”

    “怎么罚?”

    “战场不听号令者轻则三十大板,重则斩!”于禁斩钉截铁地道:“和他同队的人也必须一同受罚。”

    治军果然很严格啊,难怪监军在队伍里民意调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透露出来将军太严格了,有些吃不消的信息,于禁在军中远不如吕布、乐进等人受欢迎。

    刘协倒也没反驳,笑道:“除此之外,朕有一点要强调,你要从一开始就要培养他们保家卫国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还有要训练他们下意识的服从意识。”

    于禁挠了挠头:“保家卫国这个,臣可以反复给他们讲历史上和战场上的各种爱国的知识,陛下说的下意识是什么意思呢?”

    刘协想起了以前在某乎上看到的某个话题“军队这么吹毛求疵地进行列队和整理内务的意义在哪里”,当时他还在上面吐槽了几句叠被子这东西根本就没必要吧,最讨厌叠被子了,不过后来就被当时的高赞回答说服了。在这种反复枯燥的过程中训练军人的服从意识和增强纪律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他笑了笑:“服从意识这东西,朕倒是有个建议,你可以先从列队整齐和叠被子训练做起。”他想了想,拿起旁边的纸笔,说了些自己记得的现代军队练兵的法子,让于禁开始记笔记。

    于禁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些完全不同于兵法上的新奇东西,一时来不及消化,只能奋笔疾书。

    “爱国训练你不用担心,朕会安排将军和老兵去给他们讲抗击匈奴、西羌等胡人的故事。”若是可以,他还想找几个大儒写点爱国主义教育的篇章让兵卒们背诵和抄写。

    刘协大致安排了下课程:“一开始的话,早上跑操,上午耐力训练,下午对垒演练,晚上则上兵法课,中间休息的时间你来根据他们的体力安排。先这么安排着,未来课程的变动,你也根据实际的效果再排。”

    “诺!”于禁应下,然后问了重要的几个问题:“陛下,这能入学的兵卒是个什么标准?咱们是在哪里办学呢?”

    “十四岁到二十岁的兵卒,先从洛阳满足条件的健康兵卒里面征召,就说要夜晚教习兵法,让他们自由报名。”刘协道:“学校未来会坐落在新城,如今学校的设计图都还没有完成,白天训练你们就在朕的御林苑吧,晚上学习则去洛阳门学的空教室,朕会和蔡邕打好招呼。趁着这报名的阶段,你且将训练的法子细化,并多寻一些擅长讲解兵法的将士。”

    “诺!”

    对于庞大的汉朝而言,要提高军队整体上指挥能力和选拔更多有才干的将领,就必须依靠系统化的军事教育来培育,不然出来的名将都是在战争中历练出来的零星人才。如今,大多数的将领还是出自将门世家,他们掌握着民间几乎不可得的兵书和训练的法子,还能将自己戎马一生的治军手段传给后人。

    即使被认为是“天生我才”的吕布、于禁和乐进,家中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做过军官的,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习得兵法和一身武艺,即使入伍的时候身份是普通士兵,但起点已经超过了别人一大截,非常容易在普通的士兵中脱颖而出。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继续更新~

    可怜的小诸葛被家里没收的赏金,只能在洛阳门学的食堂点朴素的豆腐和小米粥了,不能去洛阳食肆买大餐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