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风华绝代小后妈[年代] > 第47章 成绩 论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

第47章 成绩 论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简易孵化机的第一次出勤, 孵化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两百只九斤黄种蛋孵出来一百七十九只小鸡。

    这些天为确保机器性能稳定不出意外,程山每天下班的时候都去养鸡场一趟, 自愿当起了保养检修工。

    而采用旧保温箱孵化小鸡的成功率也从原来的不到百分之五十,提升到了百分之七十。负责孵化的大嫂们时常测温度,晚上的时候还特意会调高一点温度。

    小鸡崽们陆续破壳而出,大家都搓搓手兴奋的数着数, 每出壳一只, 那都是为提高成功率做出了巨大贡献,都是给程山长脸。

    程山的脸有多大,就看小鸡们破壳有多努力。舒月也在心里给它们呐喊、加油!

    在最后破壳的两天,夜里还有两个大嫂主动留守,等待小鸡破壳以后及时喂水, 做好清洁, 防止感染。

    加上之前的一百四十只本地鸡,绽放养鸡场目前在岗的小鸡, 一共有三百八十九只!

    舒月默默的给小鸡们鼓劲儿:小鸡们, 站好岗, 你们可是军属区未来的希望啊!你们生的每一颗蛋,长得每一两肉,都是为了守备区做贡献,再往大了说,也是给国家做贡献。守备区会记得你们这些报国鸡的。

    对待为国无私奉献的小鸡, 自然不能亏待、慢怠。不仅要吃好喝好, 还得有丰富的文娱生活。

    渔村那边,小虎爸有介绍信,在军属区这边也登记过了, 所以隔几天就送一些鱼干过来,张大嫂再给磨成鱼粉。

    小鸡们慢慢长大硬朗了,吃食也逐渐丰富起来,鱼粉混着麦麸、米糠、苞谷子等一起进了肚子,再变成骨骼和血肉,眼看着就一天天跟气球似的吹了起来。

    与此同时,“小鸡游乐场”也改建完成开张。那是一块与养殖场邻接的草地,在周围拉起半人高的网子就成了。

    每天早上大嫂们上了班,小鸡们就知道,它们的放风游乐时间到!纷纷挤在鸡笼子门口,等着开门,向游乐场进发。

    它们悠闲地散着步,晒着太阳,中午找到草啊虫子啊,还能来个户外野餐。

    到了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洒满游乐场,小鸡们享受完了一天的悠闲时光,就各回各笼,各找各窝。

    看着茁壮成长的小崽子们,从零到一,从无到有,舒月感到满满的成就感,内心充实而幸福。想必,小鸡们生活在绽放养殖场应该也挺幸福的吧。

    到了年底,舒月家养的小鸡先下了第一颗蛋。

    就在小学期末考试的那天早上,程白杨被憋醒去上院子里上厕所,鬼使神差跑到鸡笼子跟前,盯着看了几分钟,当那只鸡挪开以后,一只褐色的鸡蛋就露了出来。

    程白杨伸胳膊进去就掏了出来,兴奋地大喊大叫着去敲门。

    今天的程山不是被起床号叫醒的,而是被程白杨这没见过世面的叫喊声吵醒的。

    程山开门,程白杨手举鸡蛋站在门口朝里边探头:“爸爸,鸡蛋!咱家鸡下蛋了!小妈呢?我要给小妈看看。”

    程山睡得半醒,声音带着几分困倦的慵懒,“你没见过母鸡下蛋?”

    对于他一个大人来说,鸡下蛋是件平常的事儿,有什么可兴奋的。

    程白杨却神采飞扬,兴奋地道:“见过!大妈喂过鸡。”

    程山蹙眉:“那你还这么稀罕?”

    在程山眼里,站在面前的是一个孩子。可人家小芯子里却是个吃货。

    一个孩子眼中的鸡下蛋,稀罕的是这件事,可吃货眼中的鸡下蛋,稀罕的可是这个蛋,以及脑补出来后面还会有的无数个蛋蛋蛋蛋蛋……

    小脑瓜子里此刻想的正是:哪一种吃法才是终结这枚鸡蛋的正确方式。

    论起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比起程白杨,程山还是差了点意思,至少劲头上就输了一截。

    程山让他再去睡会,然后干脆利落的把门关上。

    回到床上把边上的女人环腰一抱,眯起眼睛继续睡觉,唇角上扬。

    舒月也被吵得半醒,蹭在他结实的胸肌上继续眯了一会。等她起床走到院子里,三小只已经围在鸡笼子跟前了。

    舒月:“让我看看,是哪只鸡最争气,率先下蛋的!”

    程白杨眼神在五只鸡身上扫了扫,很快就确定了:“这只!”

    舒兰高兴地跳起来:“是我的贝壳!我的小贝壳真厉害。”

    舒月:“没错,你这只鸡独领风骚,为咱家另外四小只做出了表率,真是只争气鸡,值得褒奖。”

    程白杨:“怎么褒奖?”

    舒月:“当然是发挥它的价值,把这枚鸡蛋吃掉。”

    吃货程白杨一听,正合他意啊!看来小妈懂他,高兴地拍手叫好。

    一只鸡蛋怎么都不够分,于是舒月加了面糊和西葫芦丝进去,做了三张鸡蛋饼,给每人一张当早饭。

    饭桌上,舒月开始发表她的考前动员讲话:“咱家鸡都这么争气,你们也要好好考试哦!而且这是头一个蛋,是个好彩头,说明你们能考好,要对自己有信心。考试不要紧张,要认真,一定能考好!”

    程山看她一脸认真的样子,笑而不语。舒月塞给他一个窝窝头,堵上他的嘴。

    舒月把吃了头名蛋奔赴考场的三小只送走,自己也去养殖场上班。

    上班路上突然担心起来,如果这个头名蛋是个好兆头象征一百分的话,三个人分着吃,不会三个人合起来才能考一百分吧?

    em……真希望自己这迷信的担忧是多余的。

    不知道自家孩子们到底啥水平,按照她的规划,以后可是要上大学的。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比后世扩招以后的大学生好多了,关键是还能分配工作,至少有个保底。

    啧啧,家里三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也不赖嘛。

    心里突然就从担忧变成了期待。

    自己都没搞懂,脑子里是怎么拐着弯绕过来的?

    小舒同志可真是个乐观的人。乐观好,乐观就没烦恼。

    ……

    到了养鸡场,舒月老远就听到王大嫂喊:“同志们,鸡下蛋了!”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总共十二个。

    一个普通而平静的夜晚过去,养殖场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舒月挠头,今天是什么黄道吉日?鸡们怎么纷纷选择了今天开工?

    一帮大嫂们把蛋收起来,高兴地合不拢嘴。就好像小孩子一夜醒来,看来白茫茫一片大雪后那么惊喜。

    此情此景,舒月觉得似曾相识,不就是一个多小时前自家小院里么。

    “小舒,这鸡蛋咋办?”

    “这没几个,要不然就分给大家吧?”

    “不对,是不是不能分,要卖?”

    “咱们咋卖啊?”

    对大嫂们的疑问,舒月早有准备,“对,你们说对了,这是公家财产,不能随意分。上交一半给军需处安排,剩下一半咱们自己卖,六毛钱一斤。”

    “谁都能买?”

    “能,只要是部队家属院的军属们都能买。以后鸡蛋多了,咱就在门口卖,早上九点开始,先到先得。人家副食品商店卖五毛一斤加一张票,咱不要票价格还一样的话,人家指定有意见。所以咱就贵一毛钱。”

    几个大嫂点头称是。

    “行,比副食品商店才贵一毛钱,而且不要票就能买,这么一说我觉得不贵。”

    “关键是没票能买到,我觉得肯定不愁卖。”

    第一批本地鸡有一百四十只,这种鸡大多数是每天下一个蛋,也有少数是两天下一个蛋。这样算下来,过几天等所有鸡都开始下蛋了,每天会有七十到一百四十个鸡蛋,大概十斤到二十斤。

    后来又陆续孵化的三百只本地品种的小鸡,过一个月也会陆续开始产蛋。等这四百四十只鸡都开始产蛋,每天产量就会达到六十到一百二十斤。后续九斤黄开始产蛋以后,鸡蛋产量会更多。

    舒月给大家算了个账,大嫂们听到这数据简直惊掉了下巴。

    不过守备区军人好几万,军属人口也上万,只有少数人家养了鸡,所以对鸡蛋的需求量还是挺大的,这个数量其实也不算多。所以销售根本不成问题。

    养殖场既然还有地方,舒月跟方大嫂商量的方案就是继续扩大规模,防止后续鸡出栏了,鸡蛋和肉都青黄不接。

    鸡们跟韭菜一样,也要一茬一茬的养,一茬一茬的割。

    攒了三天有六斤鸡蛋,第四天早上,还没摆到门口,就被养殖场内部抢购一空。

    第五天,还是内部消化。

    第六天攒了十斤鸡蛋,门口的销售摊子才支起来。

    舒月特意找了块木头牌子,让程山做得好看点,还找了别人家的毛笔,让他写了几个大字:“鸡蛋有售,六毛一斤。”又在底下写了一行小字:“绽放出品,必属精品。”

    程山夸她最后这句词想得好,舒月对着这块牌子“哈哈哈哈哈”,思绪好像回到了现代。

    绽放养殖场门口卖鸡蛋不要票的消息不胫而走,不用宣传就被口口相传,快速扩散。

    军属们陆续赶过来买鸡蛋。

    “剩下的我全要了!”一位老大娘豪气冲天要包圆。

    旁边还有两个人眼巴巴等着买鸡蛋,听到老太太的话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顿时萎靡了。

    “限购一斤。一次只能买一斤。”舒月迅速做出决定,限购。

    这对军属们算是一种福利,所以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这种福利,要限量购买。

    旁边两位妇女同志这才松了口气,眼睛里重新放射出渴望的光芒。

    在考试完放假后的一个礼拜,学校终于公布成绩。

    舒月好奇的跟着去,想要看看三小只学习到底咋样。

    程白鹭就不说了,她去上学,舒月也只把学校当托儿所,至于成绩不成绩的,不重要。

    关键是程白杨和舒兰啊。

    “郭老师,我们家程白杨和舒兰考得咋样?”

    教室里一片学生,只有舒月一个家长,突兀的站在讲台边上问一年级班主任郭莉莉。

    郭莉莉抬头笑笑,对舒月的到来很意外,“你怎么来了?”

    “我就是来看看孩子们考得怎么样。这不是三个孩子么,来一趟顶别人来三趟,值。”

    “哈哈你还挺幽默。程白鹭太小了,名字都不会写,我不知道哪个是她的卷子……程白杨和舒兰,考得不错!”

    “不错是多少分?”

    “我看看,两个算术是一百和六十七,两个语文是九十九和四十。”

    都是半路出家插班跟着上课,而且他们年龄都不够,舒月本来没多大期待,觉得能及格,最好离八十分不太遥远就行了。

    听到这么高的数,她有点不敢相信。又想到另一个成绩六十七和四十,舒月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了。

    不过她还是特别好奇:“谁考得分数这么高?”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