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重回油江口(求订阅求月票)
益阳县的县衙内,李俊汇报完之后,便迈着得意的步伐退下去了。
此次当真是大快人心!
前夕张耀他从李家坑走了多少人口与土地。
前些日子,五溪蛮人被少将军打败后,张家就要加倍奉还,承担这次后果。
原来人倒众人推的感觉,是令人如此之舒爽。
李俊只感觉自己从头爽到脚,扬眉吐气。
任你张家骑在大家头上数年,可一着不慎,终被摔了下来。
族长说的不错,抱紧少将军的大腿,今后李家兴许有机会更上一层啊,应该加大投入。
“少将军,此次王湘倒是出了大力的。”
刘敏坐在一旁笑意满满:“张家衰落,临湘县各家大姓定会自动争斗,相互争夺政治资源。
前有张耀、王湘此二人的举动,后面的吕义可不会轻易糊弄过去,谁不想趁此机会上位。
少将军此举,当真是撬了下车轮,大姓之间相互争夺的这辆车,它就停不下来了。”
张三爷没听全过程,此时对于这些世家大族能够奉献出土地与人口,也是颇为奇怪。
但他相信大侄子能够处理的好。
“就算吕义他没有心思,也不知道其背后的家族主事人有没有心思。”
关平对于这件事倒是十分上心,这些大姓有钱有粮还有人,实在是难搞,相互联姻,容易聚在一起搞事情。
他们有钱有粮有地,关平并不是很在乎,但大姓有许多浮客以及奴仆,这叫让关平十分不满。
如今三兄弟社团势力弱小,仅仅占据地广人稀的荆南四郡,官府版籍上的人就如此之少。
从中原迁徙而来的百姓以及本地百姓,大多成了当地大姓的附庸。
三兄弟好不容易占下一块地盘,满心怀喜。
结果你掀开遮挡的布幔后,发现盘子里全都是肥肥的蛀虫,它们吃的饱饱的,剩下都是边边角角的残羹冷炙。
要是晚点来,他们能全都吃进嘴里。
这让你如何能够不气!
现在不积累力量,努力薅大姓的羊毛,填充版籍上的人口,扩大自家社团的实力。
难不成等着以后三兄弟社团覆灭,全家族无论老幼都被仇人砍了吗?
关平可以估计,照这样下去,关家的仇人只多不会便少,除非把他们全都干掉,免得来一套九世之仇,优可报也!
“有文郡丞在临湘县看着,我心里也是安心的很,士卒有糜少掌控,我更是放心。”
糜威自是点头应了一声,此次要抓住机会,尽量从豫章郡那里忽悠一些逃难的百姓过来。
平哥说了,要两头吃!
摸粮校尉,当真是个好主意。
糜威嘿嘿的笑了笑。
关平端起漆杯,喝了一口热茶道:
“至于益阳县官员出现大量空缺,南和,你可先拟定一些名单,此次在防御战上出力的人以及豪强,给他们个甜枣,拉拢一批人。”
“喏。”
益阳县现任县令刘邕应了一声。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稳定民心,有主公的名声在外,能增加百姓的好感,基层官员万不可做出有损主公名声之事。”
关平顿了顿,又开口道:“要取信百姓,务必改变前任县令包奎的作风,让他们相信我们的官府,如此才会真心拥护主公。
最重要就是依法治县,建立起官府的威信,总之要重拾百姓对于官府的信任。
南和要建立起丰厚的基层工作经验,将来管一郡乃至一州方,可要做到心中有数,你身上的担子很重。”
“喏。”
刘邕心中感慨万分,想不到少将军对于为官之道,竟然如此娴熟,当真是难得的人才。
此时此刻,刘邕对于关平担任长沙郡太守一职,没有一丝不满。
可张三爷倒是从大侄子的话里听出了别样的心思,一州一郡?
如今大哥不过是占据了荆南四郡,未曾有一州,他倒是想的远。
不过男儿就该有如此志气,应喝上几杯庆贺一下。
关平对刘邕说的话,不过是拾人牙慧,要是连官府信任都没得。
反倒是让坏人给百姓发度灾用品收买人心,那还真是迷惑行为大赏了。
至于最后一句,不过是例行画饼,让麾下能够有个盼头。
毕竟谁还没有个上进心啊?
即使你嘴上不承认,可心中难免会去想将来自己能到达那种程度。
你自己不升职,也要给属下的人腾位置,要不然他们还如何晋升啊!
“对了,少将军,还有一事。”刘敏拱手道:“包亮被张家管事杀了。”
关平瞥了他一眼道:“这是为何?”
“张管事张新被抓后,心如死灰,求着包亮杀了他,结果包亮下定决心要帮他的时候,张新后悔了,夺过碗片反倒是把包亮给杀了。”
“呵,倒是一件奇闻。”
“少将军,这张新,该如何处理?”刘敏比划了一下,要不要干掉他!
张家大出血,又有张神医在,免得做的太过。
关平的食指不自觉的敲了敲桌子:“先留着吧。”
万一神医张仲景被他族中兄弟哄骗,还得有一个人证呢。
太阳落山,益阳县县衙内。
关平举杯向新担任县衙官职的一些人表示祝贺,希望他们好好干,一扫包奎留下的恶政,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的生活环境。
第二日,关平随着张三爷一同率军离开益阳县,与糜威相互道别。
一只战船前往临湘县,其余大部分战船则是前往油江口,重新赶往南郡前线。
“大哥,俺回来了。”隔着老远,张三爷就开始向岸上传声。
当真是人未露面,先有三分震音闪现。
刘备则是领着几个人站在岸边,满脸带笑。
“大哥,二哥。”张三爷一下船大笑着与刘备把臂大笑。
“翼德舍得回来了。”刘备拍拍三弟的肩膀揶揄道。
“大哥说的是哪里话,俺这是军务在身,故而在益阳待的,待得久了一些。”
“大伯父,父亲,近日安好?”关平下船抱拳行礼道:
“我一直记挂着二位的身体,此处病患还有不少,可勿要太过亲近,染上病。”
“大哥,二哥,俺也一样记挂你们!”
刘备拍拍关平的肩膀,笑道:“定国近些日子不见,长得又壮实了一些。”
关二爷眯着眼睛,在一旁摸着长髯,只是摸胡须的幅度有些大,足以见其内心的喜悦。
把儿子独自外放出去一段时间,向大哥很好的证明了他的能力。
平五溪蛮人的叛乱,以少胜多,大涨己方军威,平地地方。
将来儿子独自外放一军,成为偏师,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关二爷微微点头,也并未当众说些什么鼓励的话。
“二位军师安好。”关平又侧身向诸葛亮徐庶问好。
“好了,都别在江边站着了,风大,且回营在说一说这沅陵县的情况。”刘备拉着三弟的胳膊往回走去。
新城公安还在建造当中,如今不少人正在忙碌,如此看来,在张神医的照顾下,那些病患已经好了许多,皆是被派来帮忙。
一片繁忙的景象,也不知道在铁山缴获的粮草,还能支撑多久。
进入营寨当中,人吼马嘶,许多士卒还在加紧训练。
荆江对面的江陵城,江东大营近日来也是在打造攻城器械,未曾发生大规模的会战。
但三兄弟社团的人,皆是想要要过江大干一场,加紧训练整合,消化投降的曹军士卒。
营寨之内,众人面前摆上了一杯茶。
“大伯父,这是长沙郡两次丈量的土地以及清点出来的浮客,全都被文郡丞编纂在侧,成为治下百姓。”
关平把两份竹简放在刘备的矮案上。
刘备则是拿起来细细瞧了一眼,紧接着摸着胡须大笑道:“定国辛苦了。”
“顺水推舟,若是他们不贪心,想要相互挤压,事情也不会进行的如此顺利。”
诸葛亮也是晓得关平说的什么事情,这些竹简,文郡丞已经派人送过来一份了。
定国此举倒是颇为激进,就怕被割的太惨,世家之间相互达成协议,反过来在背地里使坏,那可就麻烦大了。
不过对于压制世家的这一策略,诸葛亮是赞同的,否则将来容易出现投降派。
乱世重用典,这些人必须要旗帜鲜明的支持自家主公,否则就把他们迁到更远的地界去,让他们从头再来。
刘备放下竹简,对着关平道:“定国可快与我等说一说在这沅陵县的见闻。”
“大伯父,我亲自去走了一遭才晓得,五溪人这些年的发展到底有多大。
他们北上打不过我等汉军,反倒是沿着溪流南下,地盘大的让我心惊。
向西直接把势力延伸到了益州的巴国,向南则是到了前滇国的地盘,而且还与交州接壤,皆有商路往来。”
关平这番话,倒是让在座的人纷纷感到不可思议。
益阳县的战报传来,众人对于五溪蛮人的战力纷纷表达了不屑。
但一听五溪人打下了如此大的地盘,难不成南方各族的战力,当真是如此低下?
关平从怀里掏出老羊皮,根据河流大致划了一幅简图,放在了刘备的面前。
粗粗一看,竟然比长沙郡还要大上许多。
最让刘备心动的是他们的势力深入到了益州南部。
益州整体划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皆是蛮夷居住,茹毛饮血。
但益州北部人员密集,颇为文明发达,经济也更好。
这可是孔明在隆中谋划的地盘,得陇望蜀,刘备自然也希望能够占据更多的地盘,如此才能真正的匡扶汉室。
从赤壁之战当中,他也想清楚了一些事情,若是自己实力再不变得强大,匡扶汉室始终就是一句空话。
他已年近半百,还能有多少时间匡扶汉室?
曹贼虽在此次战败,但依旧是北方的霸主,实力强横,否则孙权他也不会久攻合肥不下,足以见曹军的战力是何等的强大。
景山之下,长坂坡之战,汉津渡口,一幕幕回顾,让刘备对于未来的路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如此大的地盘,我们肯定要放在心上,反正五溪人隶属于武陵郡,那他们打下的地盘。
不管是荆州益州交州,也皆是属于武陵郡,我们理应开发大西南,让其成为我们的助力。”
“定国,南方多树木,瘴气,泥沼,多是深山老林,就算多了许多地盘,没有人,那又如何?”徐庶捏着胡须问了一句。
“五溪人几十万人口,分散在千余条溪上。”关平坦然一笑:“那我们就把他们编纂上户籍,让他们成为我们的人。”
一听到五溪人有几十万人口,诸葛亮心中一动,能提供多少战兵,能提供赋税,立马给他们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了。
“这可实在是太难了。”
徐庶叹息道,这些蛮夷皆是不同汉语,不认同中原文化,当初汉武帝派人征伐他们,也皆是采取迁民内附的策略。
“想要让他们内附,可能性不大,而且荆南四郡本就没有多少剩余土地可以分配给他们了。
此地又不似江东,随便扔些秧苗便能一年两熟。”
“元直军师,我一兴奋之余,忘记说了,我已经与五溪蛮王歃血为盟,攻守相助。”
“与五溪蛮人结盟?”关二爷摸着胡须,仔细思索。
这些蛮人什么时候成了自己盟友了?
实话实话,在大汉眼中,这些野人当真不算人,他们敢扎刺,就打他们。
诸葛亮笑了笑,指着关平道:
“定国此举倒是颇为适宜,也免得五溪人再次作乱,倒是稳定了我军后方,可以专心收服荆州。”
关平顿了顿又道:“而且我还发现他们当中有地方可以换马。”
“换马?”
一直旁听的赵子龙抬头看向未来女婿,南方实在是少马,就算是组建骑兵训练,也皆是从曹操那里俘虏来的。
几个武将听着,更是目光灼灼。
“定国,南方马匹矮小,无法与北方战马相比,比骡马大不了多少,仅此一条,于我军并无太大的好处。”
诸葛亮扇着羽扇说了一句。
军师此言一出,众人也都泄了气。
对于战马的需求,他们从来不嫌弃麾下少,但终究是受制于进货渠道,搞不到好战马。
“孔明军师,你可知他们的马,有多便宜?”
第260章 传播礼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不用谢(求订阅求月票)
西南战马便宜是便宜,但也改变不了它是矮马,不占优势的结果。
“大侄子,你说说,这矮马有多便宜?”
张三爷接过话茬,适时的捧起了哏。
“三斤盐换一匹两岁口的西南马,才三斤盐啊!”
关平伸出手指头向众人诉说着这个价格:“我们赚翻了,北地战马起事价格都是几万钱!”
“如此便宜,俺老张一准就知道,定然不是什么好马。
就好比俺卖猪肉的时候,好肉自然要卖的贵一些,碎肉卖的便宜些,甚至要白搭给旁人。”
张三爷哼哧了一声,北地好的战马那是多少钱才能买一匹,就算是驽马也比三斤盐要贵上许多。
三斤盐?
当真是闻所未闻,换来的马它能用于作战吗?
“便宜是因为战马在西南蛮夷手中,若是此等马卖到江东,那也能值几万钱。
江东他们骑兵连马都凑不齐,还有士卒骑驴混在骑兵当中的呢,咱们有战马的来源,他们就偷着哭去吧。”
“哈哈哈。”
现实版的人家骑驴我骑马的事情,关平如此一说,惹得帐中文武一通发笑。
不管如何,季汉都没怎么在战场上骑过驴,川马是有的。
当初诸葛恪拍孙大帝的马屁,说蜀国是他们的养马地。
这说明汉吴两国之间是有战马交易往来的,那季汉也只能是把西南马卖给东吴。
江东是真的缺马,要不然夷陵之战缴获了三百匹好马,也不会大书特书了。
千万不要小看马的作用,骑兵发展到现在,没有马是相当惨的一件事。
君不见楚霸王项羽三万精骑锤爆了刘邦的五六十万大军,睢水为之不流,搞的刘邦仅仅是率领数十骑脱身。
后有匈奴侵扰大汉,卫青霍去病等人皆是骑兵追赶,大破匈奴。
直到后世的马克沁问世,草原人才由能征善战的生活技能成功转型,把能歌善舞变为他们重点发扬的生活技能。
没有骑兵,如何北上与曹操对抗,否则孙大帝后期也不会不远万里的去公孙渊那里搞马。
实在是没有进货渠道,不跑远点就没没出买马了。
现在三兄弟社团有了西南马的进口来源,对于江东那更是有搞头的,江东六郡不是富裕吗?
关平用三斤盐换取西南马后,绝对不会给江东加价百倍的!
卖给他们阉马,经济战先搞起来。
“三斤盐。”
刘备捏着胡须点点头,与北方战马价格确实不同。
关平又给大家解释了一句,无论如何中原得到盐的机会要比大西南多,也会容易一些。
盐在他们那里珍贵,但马就不一定珍贵了。
毕竟大家都养马,不会无缘无故没有马。
物以稀为贵,要不然他们这些西南人民为何要以物易物呢。
不就是为了换取自身生存,可是自家地盘有没有的东西嘛。
“可终究是矮马,于我军不利。”
诸葛亮对于三斤盐换战马的事情,不抱太大的希望。
荆州也是少盐,还需要向江东购买。
“孔明军师所言不错,西南马确实是矮马,不如北方的战马高大,对冲起来很吃亏,被我斩杀的十八个蛮将,皆是骑乘这种战马。”
“那这种马于我军不利!”
关二爷直接开口,虽然军中缺少骑兵,但也不能用次马对付。
曹军那里有高头大马,唯一的法子,那就只能杀了曹军骑兵,从曹军那里把战马夺过来。
“父亲说的是。”
关平并未反驳,先是附和了一句,然后在准备说出自己的观点,谈话沟通都是有技巧的。
南宋少马,大肆收购水西马,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南宋骑兵的力量,这都是有利的一面。
“但是,有马总比没马强!
我们战马来源几乎全都指望着缴获。”关平顿了顿道:
“可是曹军铁骑乃是精锐,我听闻江陵城中便有虎豹骑,想要缴获他们的战马,难上加难。
而西南马个头虽然不大,但在地无三尺平的地界,这些马如履平地,冲起来的速度也不慢。
此马善于在山区崎岖羊肠小道上行走,如此就算当做驮马也是极好的。
对于我等运输粮草等,大有裨益,也就三斤盐一头马,这种买卖我们当然要做,而且还要做大做强。
到时候步兵也可骑马而行,到了地方在下马,节省了脚力,士卒充分保留了力气。”
关平这番话说完,帐中不同意的讨论声音倒是低了一些。
“定国所言不错,却是可以买一些马用来拖车,草料所耗无需太费,也是极好的。”徐庶摸着胡须表达同意。
战马不仅仅是要夜里喂草,喂豆子,豆子的质量还有要求。
而且几乎每两三个时辰就要喂一喂,照顾马比照顾人还要好。
养骑兵,首先就是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养马。
在大汉,售卖一个人,绝没有售卖一匹马要赚的多。
关平见徐庶点头赞同,继续蛊惑道:
“其实我是希望通过打通西南商路,从而通过商路买到河曲马,可前提也得给这些西南养马人一些好处。”
地处高原的人,冬日里需要茶叶,免得天天吃肉没有蔬菜容易得病。
以茶易马绝对是能够获取巨大利益。
“这么说,定国是心中早有腹稿了,故而才会说的条条是道。”诸葛亮扇着羽扇笑问道。
“知道此事后,自然是整理了心中一些想法。”
“定国尽管全盘托出,让我等参详参详。”刘备对于关平的想法,倒是感兴趣的很。
“大伯父,我的计划就是要开发大西南,充分利用蛮夷的力量,让他们认同我们的中原文化,继而转变为我们的助力。”
“开发大西南?”
刘备面带笑意,对于关平的说法,倒是想起来了,武帝就曾如此派人做过。
诸葛亮端起漆杯喝了口茶,示意关平继续说。
“简单点来说,就是中间商赚差价。”关平环顾四周见没有外人,便直接说道:
“我们用江东的盐先换取西南马,然后卖给江东,肯定能获利巨大。
再从江东购买大量的盐,去换取更加高大河曲马,剩下的用盐换取西南的牛,来增加耕牛的数量。
如此一来,我们只是付出了时间上与第一次所消耗的钱财,便可为我们赚来大量的好马。
后续钱财成本皆是有江东出了,这便是商机。”
关平如此一说,便让刘备想起资助过他的中山商人张世平与苏双两位旧友来了。
他们两个也是通过地域差异的价格用来贩卖行商的,倒是与定国所言差不多。
“定国若是在盛世,一定是个善于理财之人。”诸葛亮也是深得谈话技巧,随后又道:
“可是这慢慢行商路上,不知道要遭遇什么危险,蛮夷的偷袭,瘴气,毒虫,很可能你在行商路上,血本无归,这些风险需要我们承担。”
“军师说的对。”关平接过话茬也不恼,继续笑呵呵的道:“故而我们对西南夷人采取近交远攻策略。”
“近交远攻?”
诸葛亮诧异的瞥了一眼关平。
“没错,我与沙摩柯歃血为盟的目的就在此,雇佣他们为我们所用。
五溪人在山间行路,如履平地,我们自是比不上。
大伯父可借此机会,征召一支专门可以在山地作战的部队。
夷人不喜田地赏赐,多贪财,又狠辣。
只有打服他们才能让他们为我们所用,主公可把大小溪中首领封为汉吏,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
让这些底层蛮人成为我们汉军的一部分,到时候大西南有任何一族的叛乱,皆有他们出手平定。
我们只给赏赐,做到以夷制夷的策略。
此乃千金买马骨,也可以说是釜底抽薪,牢固稳定我军后方。
免得那些溪王或者蛮王拥兵作乱作乱,到时候前线兵力不足,也可调他们壮壮声势。”
关平所言就是诸葛亮后来平定南中,花费不小所创立出来的无当飞军。
这番话说的刘备心动不已,荆南四郡本就是人口稀少,百姓种粮食还不够用呢,在征兵,必然会惹得百姓不忿。
关平从临湘县大姓手里敲出了万余人口,刘备心中是欢喜的。
恨不得其余三郡,也能像侄儿这般,敲出如此多的人口来填充版籍。
而且江东也总是征伐山越,强者为兵,弱者充户。
若是此法用于五溪人,如果也能奏效,几十万人口,定能出现不少强兵,便是解决了兵源。
这些人只爱钱财,不爱田地,可比中原士卒要好赏赐的多。
毕竟土地也总是不够分。
以夷制夷。
对于这个说法,诸葛亮表示理解,就像那些臣服大汉的藩国一样。
只是五溪人他们不是藩国,分散的也更加散乱。
他们与五溪人交好,若是路上有夷人前来捣乱,完全可以让五溪人出手,这样转移了矛盾,就变成他们夷人之间的矛盾了。
“定国所言倒是让人挑不出错来。”
徐庶更是一阵点头,以夷制夷,这个词用的好啊。
让原本臣服各个渠帅里的士卒,成为大汉的士卒,既保证了他们战斗力,还削弱了渠帅在本地士卒当中的威信。
关平眨了眨眼,这就是大汉雇佣军,花钱买命。
“大伯父,我还想起一件事,我与五溪人的大巫交谈的时候。
他竟然希望我们派出几个通五经贯六艺之人前去教导他们族中子弟。”
“哦,还有此事。”
刘备只是听闻西域诸国仰慕大汉文化,未曾听过西南夷人也是如此。
“当真如此?”诸葛亮眼睛都亮了。
“自是如此。”
“太好了,主公。”诸葛亮拱手行礼道:
“五溪蛮人地位分明,我等若是派出大儒去教导贵族子弟,将来他们要是学习我大汉之书,后代定能成为大汉之人。”
血统论其实还是很严重的,四世三公,汉室宗亲,嫡子庶子等等。
诸葛亮这话倒是让帐内众人有些不解。
关平却是发现,诸葛军师果然是异于常人,西南夷人本就是华夏同宗。
若是让他们接收大汉文化的洗礼,自然也就能被更多的人认可。
那些夷人据说参加过武王伐纣的活动。
还有秦伯奔吴,不管是真是假,反正晋国以及大周都承认了越王勾践是姬姓血脉,认下了这个阔别已久的亲兄弟。
“诸葛军师大才。”关平也是紧随其后拱手行礼道:“我大汉不只是有利剑,还有礼乐为武器。”
“大侄子,跟蛮人说什么礼乐?”张三爷嚷嚷道:“一帮蛮夷,跟他们说,能听得懂吗?”
“三叔,我们开发大西南,不是非要发动战事,而是要向他们传播礼乐,传播大汉文化。
就像当初大汉鼓励蜀中习文一样,如今蜀中也成了文化盛典的大州,汉字多优美,代表了文明。
我们把文明传播到边缘之地,他们得感谢咱们,同为大汉疆土,凭什么他们就要做一辈子的蛮夷,子孙就不能学习汉字了呢。
所以咱们有义务传播大汉文明,就是为了传播礼乐,兴教化之事。
做的乃是文翁兴学之举,至于前期举刀,就为了更好的让他们坐下来听咱们讲道理。
他们尽管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是得到了文明的传播,可以一代一代往下传扬,免得连一些族中的先人故事都无法记录。”
有了商路,贵州各地的民族有机会到内地进行交流,他们的经济文化也会得到发展。
并且历史证明了,他们是主动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养分,加速了民族的融合,减小了他们与汉人居住地的差距。
对于双方都是好事。
可以说大西南的蛮夷总算是等到了春天,文化入侵,礼乐同源。
宣传华夏文化,让他们尽早认识自己是华夏人的义务就在我等身上,更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等他们学习了大汉的文明,谁还会一口一个蛮夷喊他们,大家都是一家人。
成了一家人之后,大汉这个家庭有难,他们不得出钱出力啊。
关平跟五溪人说的很是直白,但跟诸葛亮等人自然要说的婉约一些。
徐庶笑了笑,此子当真是善诡辩也!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