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二次偶遇
可能是因为午饭喝了点酒的缘故,她这一觉睡醒已经是将近两个时辰之后,睁开眼就觉得外面的光景不太对:“阴天了?”
桑珠这时早就回来了,也守在旁边打盹儿,连忙揉了揉眼睛过来扶她起床:“没。是天色有些晚了。小公子说东西整理收拾需要些时间,仓促往回赶只怕回城都得半夜了,就让在这边留宿一晚。奴婢看您赶路也确实累了,既然不赶时间了,就没叫您。”
京城那边城门初更就会关闭,如果理由正当虽然也可以进出,但是相对是会很麻烦。
并且他们带着行李赶夜路确实也不方便。
崔书宁想想也是,遂就作罢。
起身洗了把脸,在这宅子里大概逛了一圈,再回到前院时沈砚和小元都不在,胡伯已经在厨房做晚饭了。
院子角落里有个笼子里养了两只兔子,常先生正蹲在旁边拿了菜叶喂兔子,一脸的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吃……诶,对了,要多吃。”
崔书宁左右无事可做,就走过去抱着裙摆蹲在他旁边。
常先生侧目看过来一眼,随口问道:“你是京城将军府崔家的?”
“嗯。”崔书宁随口应他,笼里那两只兔子养的肥硕,吃东西的样子憨态可掬也十分可爱,崔书宁也拿了菜叶子怼过去,“先生也曾去过京城走动?”
常先生道:“老朽现在都想不起来你父亲的样貌了,不过他倒是将你教养得很好,不似那些娇滴滴的大家闺秀脾性。”
崔书宁却没想到他会认得崔舰:“您认识我父亲?”
沈砚可不是这么说的……
常先生道:“你父亲早些年领职北境,我老家就在恒阳城。可惜咯,也不知道这辈子还回不回得去。”
先帝定国之后划定的大周朝疆土最北边的一座城池便是恒阳城,因为崔舰一直驻守在那边,所以崔氏虽是闺中女儿对那里的情况也多少知道一些。
应该是在崔舰战败身死的前一年,北境恒阳城的守帅当时的定北王沈裎意欲联合北境六州拥兵自立,好在是被朝廷事先察觉给派兵镇压了下去,这一场内乱虽然是被消灭在萌芽之初,但却动摇了北境军心,并且造成了实力损伤。北狄人看出端倪,趁虚而入,派兵大举进犯恒阳城,最后崔舰和朝廷新派过去的监军裕亲王一个战死,一个在城破之时自刎身亡……
自那以后,恒阳城就被北狄朝廷占据了。
原先城中的大周百姓或是趁乱迁徙出来,或是被屠戮,再有一些就被北狄人俘虏奴役了。
这么多年了,朝廷一直没有放弃收复失地的想法,但是经历了新旧政权的交替,当今的皇帝萧翊是最近这三两年才逐渐稳固了朝局并且彻底坐稳了皇位的,一直还没能顾上。
崔书宁仔细回忆了一下:“七年前恒阳城失守被北狄人给占了,您是在那之后才辗转进京来的?”
常先生没应声。
崔书宁见他沉默,便知道这事儿该是没差了。
所谓的故土难离,若不是家国不再,谁会放弃安逸顺遂的生活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呢?
她无意去揭别人的旧伤疤,就没在细节上追问下去。
而常先生的心思显然还在兔子身上多些,两个人继续喂了会儿兔子,常先生又兴致勃勃的问她:“你喜欢兔子吗?我看老胡把这俩兔子养的白白胖胖是真可爱,要不明儿个顺路捎回去留着玩儿?”
崔书宁看着他那一脸慈爱的模样,差点没当场笑崩,一边拍着裙摆上的尘土起身一边一本正经的斟酌着跟他探讨:“您说兔肉怎么做好吃?红烧还是直接给炖了?”
常先生咂咂嘴,一拍即合:“那肯定红烧啊,不过之前在哪本书上看过有个红枣炖兔肉的做法据说大补……就是红枣味甜,这凑一块去怕是不太美……”
这老头贪嘴贪的也是没谁了。
崔书宁实在忍不住,失笑:“您该试试麻辣兔头,做下酒菜可得劲了。”
开了院门往外走,就听老爷子在后面嚷嚷:“这脑门上哪有什么肉啊……这怎么吃?啊?”
旁边桑珠也憋笑憋半天,出门就忍不住了:“这老爷子哪像是个教书先生啊,这么贪嘴,合该是学厨去。”
“能吃是福呢。”崔书宁随口应了一句,拐出了胡同口又正色问她:“我叫你打听的事有眉目吗?”
桑珠闻言也立刻整肃了神情:“邻里几家的妇人和老太都好事儿,奴婢出门来还没跟她们打听呢她们就主动搭话来查问咱们的来历了,奴婢就佯装跟她们闲聊大概问了一圈,都说是小公子平时鲜少出门,宅子里经常进出的就两位老人家,一个每天早晚出门买菜,另一个时常溜出去打酒或是茶肆听书下馆子吃饭的。但是两位老人家嘴巴严,她们都不知道小公子确切的身世和来历,就只知道宅子里住着的是个小主子,薄有家资,吃穿不愁,然后……这些年了,也没什么亲友过来走动。”
沈砚对外的身世是崔舰外室给生的私生子,这样不光彩的出身两位老人家讳莫如深也正常。
这些信息都和沈砚透露出来的吻合。
崔书宁仔细琢磨了一遍,她毕竟也是第一次养崽儿,对沈砚这个年纪这种出身的男孩子究竟该是如何性情行事也没个确切的评定标准,着实也没发现什么疑点。
“既然没什么可疑的就最好不过,就当是我多心了吧。”
这个小县城不大但也不算太小,是汇水渠流出京城之后的一个必经之地,附近有个挺大的港口,因为京城之地人口多,又官宦人家汇聚,不管是流动人口还是货物都多,所有货船都直接运送进京码头负担过大,这里提前设一站可以适当分担压力,所以这个小县城也沾了京城的光,算是发展的不错很是繁华的了。
码头那边比较乱,崔书宁就没往那边走,只在附近的街上逛了逛,吃了点东西又顺手买了不少乱七八糟,入夜才回的。
彼时前院就只剩下胡伯一个人,过来给她们主仆开门又帮忙提了东西进来:“这镇子上面生人多,姑娘出门没遇到什么事吧?”
“没。我也没走远,就在前面那两条街上转了转。”崔书宁道,转身帮他关上门,“崔书砚呢?”
“小主子他们都已经用过晚饭了,老朽给您留了饭菜,一会儿给您送屋里去。”
“不用,我在外面吃过了,你给桑珠吃吧,我去找崔书砚说点事儿。”崔书宁笑笑,把东西交代给他二人就先独自进了后院。
趁着她出门去的这个把时辰,沈砚那屋里的东西已经都被装箱打包好了,院子里堆了六个大木箱。
崔书宁随手打开其中一个,里面码放整齐满满当当的都是书本。
她绕开箱子进屋,屋子里就跟被洗劫了一样,书架桌面几乎全空,就只剩下几个大件瓷器和家具被褥了。
沈砚应该是听见她的脚步声了,刚好从后面推门进来。
崔书宁知道那后面连着有个天井,再后面另有一间小屋子,是个更安静的起居室。
“东西就打包好了?就院里那些了是吧?”崔书宁进去先倒了杯水。
“应该有两辆马车就差不多装下了,无非就是些书本衣物和小物件。”沈砚走过来,见崔书宁还在打量屋子就解释:“稍微值钱些并且能搬动的我都收拾了,胡伯年纪大了,留他一个看门家里还存着贵重物品会不安全。”
“你想的倒是挺周到。”崔书宁没反对。
她倒不是嫌麻烦不愿意多带上一个老人家,但是落叶归根,人越是老了其实就越是故土难离,胡伯未必就愿意跟着走,再既然沈砚这么安排了……
胡伯毕竟是与他更熟悉亲近些,她一个外人就不抢着做主了。
所以,她就只是问沈砚:“为什么非要在这留上一夜?”
今天紧赶着回去是会带点夜,却真不是非要留在这里不可的,何况这宅院也不大,为了方便次日赶路晚上都已经把东西收了,他还得额外安排这一行人将就着住下,这也不比连夜回去更方便。
沈砚就知道她不好糊弄,闻言便是冷嗤一声:“你管我!”
说完也没回答,径自推门出去了。
“臭脾气!”崔书宁翻白眼嘀咕了一句,他既然不肯说她就也没深问。
晚间沈砚睡在里面天井后面的小房间里,把自己这屋子腾出来给了崔书宁住。
崔书宁吃饭什么的还愿意将就,但她睡觉就喜欢睡大床,这样才自在。沈砚这熊孩子也是难得这么可爱周到,她当然得给对方尽地主之谊的机会,欣然接受。
一晚上相安无事,她睡得也还不错,次日清晨主仆俩是被院里搬箱子的动静吵醒的。
睁开眼,天色已经大亮,赶紧洗了把脸穿戴整齐了,出门前想到这里是沈砚出门的必经之路就又折回了后面,推门却发现那屋里已经没人了……
正在纳闷,就听见身后沈砚不悦的叫她:“你找什么?”
回头,却见他又从前面那屋子里走过来了。
这回连桑珠都奇怪了:“咦,小公子您是什么时候出去的?”
从屋里走的吗?没听见声响啊。
沈砚当然不会告诉她们自己是□□走的屋顶,直接忽略此话题:“吃了早饭就启程吧。”
转身又进屋子走了。
桑珠那里是真纳闷,她一直自认为睡觉很警醒的,不该是沈砚从她们屋子里走了一趟又是开门又是关门的就一点动静也没听见啊。
崔书宁却只当她也是赶路累了警觉性才低,拍拍她肩膀:“算了,到底是人家的地方,走就走了呗。”
一个驴脾气的熊孩子,跟他还能计较什么。
去前院吃了饭一行人就启程上路了。
小元昨天出去现买了三辆马车,装了行李箱笼,他押了一辆,常先生提着两只兔子蹲了一辆,四名镖师分散了帮忙赶车,一行人便启程回京了。
这一趟跟着的人多,而且崔书宁也过了新鲜劲了就规规矩矩的窝在马车里。
正被颠的犯困打盹儿,却听见外面桑珠和什么人说话的声音,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就见沈砚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正从窗边甩了窗帘退回来,随口骂了句:“阴魂不散。”
“怎么了?”崔书宁狐疑的爬过去探头往外看,看见外面刚好又走了一路的顾温主仆顿时就想明白了……
她收回目光问沈砚:“你特意留我们在县城住一夜就是为了躲他?”
这都什么事儿啊!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二更应该在下午六点左右。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