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永定门外, 进京贺寿的驼队一眼望不到尾。苏敏官倚着一棵大柳树,一边分心观察骆驼,一边注视城门口来来往往的行人。
没有他熟悉的身影。
算算时间, 她再磨蹭也应该出来了。就算她跑去便宜坊吃一顿烤鸭给自己压惊, 此时也应该结账走人了。
灰黄色的太阳挂在天上, 缓缓滚动。灰色的土城墙投下笨重的影子。风沙穿过落了叶的树枝,把地上的土石吹得原地乱滚。
苏敏官的心思跟着那些石头乱滚。这几日捻匪作乱, 地方官员剿匪不利, 不敢上报,捻军一度兵临卢沟桥。京城罕见戒严, 查得异常仔细。口音不对都能被盘问半天。
他记得自己幼年时上京。当时也正值什么皇家节日, 喇嘛庙门口排起长长的喇叭,低沉的乐声震得他头疼欲裂。十字路口戒备森严, 全幅披甲的满洲将军纵马扬威, 吓得他险些哭出来。
然后他就怎么也不肯下车, 觉得这京城是天下最可怕之处。
今日再临,心有余悸。
他像一只埋伏在丛林里的虎, 乌黑分明的眼, 盯着城门口的一草一木。
他倏地直起身。
一个马戏团正在过城门。其中一匹马突然受惊, 左冲右突, 鞍镫乱甩,马奴拉不住, 反而被踹倒。其他几个驯兽的连忙冲上去帮忙。守城门的把总营官连忙避到小屋里。
趁着一片乱, 苏敏官假装上去帮着牵马。马戏团的以为他是热心群众,守城门的以为他是马戏团的。在马儿的嘶鸣声中, 他趁机闪入城门,被七手八脚胡乱搜了身, 然后匆匆融入川流的人群当中。
不远处的篱笆墙下,不声不响闪出两个青衣营官,用安徽方言轻声交谈。
“李大人说了,那个红毛洋人背后应有中国人指使。就是这个吧?”
“查出叫什么了吗?”
“走!跟上再说。”
-----------------------------------
林玉婵张目向外望。外面果然已等了一顶小轿。抬轿的轿夫神气活现,穿着宝良府里的统一号服。
林玉婵迟疑,退后一步。
她过了两个月半饥半饱的日子,胳膊腿儿细如麻杆,走两步路就心慌,再要像当初似的抡拳头揍宝良,已经毫无胜算。
她强迫自己静下心,和颜悦色地问:“我到底是怎么洗清罪名的?请你跟我细说说,我好心里有数。”
“就是……就是我阿玛动用关系,另……另咨总理衙门缓颊,放你出来了啊。”宝良笑道,目光四处乱瞟,“我、我阿玛桃李满天下,有人争着给他办事儿呢,自然……自然一切顺利。当然我也跪了好几天……”
宝良今日容色有点憔悴,好像几天没睡好,看她的眼神躲闪,说几句话就赔笑。
“好啦,我这边践约了,林姑娘跟我回家吧。”
几个健壮的婢子跟上来,半拉半拽,把林玉婵往门口的小轿子里塞。
林玉婵:“等等!”
一个行人侧目。
宝良的神色狰狞了一瞬间,朝那行人喝道:“我接我自己媳妇回家,看什么看!”
他现在有婚书在手,可不算强抢民女,算合法接亲,谁敢有意见?
刑部的人全都眼瞎耳聋,一点没拦着。林玉婵出了这个门就和他们没关系。
林玉婵被人推进小轿,掀半个帘,认真看外面景色。
灰色的墙,土色的路,远处喇嘛庙的白塔金顶。小贩拖长了声音吆喝磨剪子戗菜刀。
轿子在一个小四合院门口停下。
林玉婵怀疑地问:“裕大人府上?”
“不不,是个别院。”宝良殷勤让她下轿,“先住两天,洗一洗,养一养。你看你都瘦一圈……”
院子里倒是新打扫过,里外两进,墙面有新漆,地上落叶扫在角落,石砖地上仓促摆着几盆花。
一个大麻袋,歪七扭八地堆在敞开门的堂屋墙边。看体积,像是自己之前带来的行李盘缠。
林玉婵屏息而立,过了几秒钟,才平心静气,对宝良道:“既然是裕大人运筹帷幄,救我于水火,我理应前去拜谢。你们不是最讲礼数吗?怎么不带我去见他?我做了你家媳妇,也总得拜见公爹吧?”
宝良用食指抹了抹冬帽缝里的汗,笑道:“他……可能还有点生你的气。最好别见。先让他适应适应。”
林玉婵心想,裕盛出手救她,反倒生她的气?
她敷衍:“先让我看看行李少没少。”
说话间,林玉婵已经迈入堂屋,检查自己的行李。
除了随身银两和铜钱不翼而飞,其他东西倒是一样没少,连个梳子都胡乱丢在布袋里。看来刑部的人知道她没什么油水,抄东西也抄得很马虎。
宝良凑到她身后,笑问:“喜欢这里吗?”
他这一个月过得不痛快。父亲裕盛大概是犯了太岁,莫名其妙被李鸿章摆了一道,焦头烂额应付不暇,白头发都多了一大把。他这个做儿子的,原本是回京休假,打算好好放松几个月,此时也不得不床前尽孝,承担起照顾老父的责任。没时间去探望他心爱的姑娘。
裕盛脾气上来时,随意打骂呵斥,罚跪罚写字,他也得受着。
但在他心里,希望的小火苗始终未灭。他多日的等待守望终于开花结果。林姑娘获释了!
当然,他不上朝,其中因由他也弄不清楚,也许就是太后天威难测,谁说得准呢。
他付出了无数努力想要把她救出牢狱,眼下她机缘巧合,提前获释,虽然有点打乱他的计划,但也算是殊途同归——说不定是老天爷见他心诚,有意推他一把呢!
宝良也不说破,等着姑娘感激涕零。
这个金屋藏娇的别院是仓促收拾出来的,虽然不大,里头铺陈了不少珍玩,应该比她在上海那个小破楼要舒服得多。
他摆着灯烛红纸,美滋滋地看着她拆行李,心想等生米煮成熟饭,她就算知晓自己案情的真相,估计也闹不动。
宝良忽然看到林玉婵拿出个漂亮的男式小帽。他眼一亮。
“马聚源的帽子!给我的?”
不由分说抢过来,摘下自己头上冬帽,把这新的往脑袋顶一戴——
林玉婵一瞬间来火,冷冷道:“这帽子是南方人戴的,您怕不合适。”
宝良是个典型旗人大扁头,把那帽子往脑袋上扣了好几次,果然尖尖的扣不下去。
他没好气地扯那帽子:“为什么不买个大点……”
突然,咔哒一声轻响,脖子上冰冰凉。
宝良意识到那是什么东西,当场有点腿软,两只手立刻举高,“林姑娘,你……”
她来一趟北京,怎么还会带这东西??
抄没行李的时候没发现吗?下人取她行李的时候没检查过吗?
“林姑娘,你哪里对我不满意,你这是谋杀亲夫啊啊……”
“婚书呢?交出来。”
林玉婵全身肌肉绷紧,死死盯着宝良的脸,拨下德林加1858的保险栓。
京师的官兵用惯了粗大的筒子枪,大概没想到洋枪还能造得这么小巧。她把这枪装在衬丝绒的漆木盒子里,上个锁,让人当成梳妆盒,砸都懒得砸一下。
鬼佬真是很会造东西。
宝良如痴似醉,光光的脑门上一头冷汗,突然意识到,林姑娘以前反复说的“不中意”,也许、可能、大概、似乎……是来真的!
可是他这百里路已经行了九十九,已经把姑娘请到了洞房里,怎么偏偏这时候突然翻脸?
“你息怒,别冲动,”宝良白着脸说,“婚书你赖不掉。你这是谋杀亲夫,我、我叫人了!”
“婚书拿出来!我知道就在这院子里!你们不是最讲礼数吗!洞房合卺的时候婚书怎么可能不在!”
林玉婵心里清楚自己是在犯法。然而这种犯法充其量算是人身伤害,不是谋反叛国,不是忤逆太后。而且如果她没听错太后谕旨,她现在还保有九品孺人诰封,衙门轻易不抓她!
只要把婚书毁掉。
宝良不敢触怒她,却也不愿听命,唧唧歪歪抱怨着:“林姑娘,你先把枪放下……你哪儿对我不满意,我改还不成吗……我错了,我不该任你在牢房里住着,我该早点把你接出来,我该派人给你送吃的,但是我实在分不开身,我阿玛……嗳,算我该死,我以后补偿你还不成吗……”
四合院里有三五仆役。林玉婵听到有人朝这边走来,一边叫道:“少爷?少爷您有吩咐?”
她用枪顶着宝良脑门,左手抄起预备着“洞房花烛”的几盏花灯,哗啦一声,灯油泼得满床都是。再找个火镰一擦——
-----------------------------------
“姓名?籍贯?干什么的?有没有案底?跟我们走一趟。”
苏敏官举着手,垂眼,偷偷打量面前几个气势汹汹的大汉。大多说京片子,腰间挂着兵马司巡牌。有两个却是安徽口音,当是李鸿章的淮军亲信。
大汉腰间佩着大刀,别着火`枪。其中一杆火`枪出套,正顶在他胸口。
会党逆匪悍然进京,本来就是鸟入捕网,就得有无法全身而退的觉悟。但他没想到,这网收得挺快。
他不过在刑部衙门口望了一刻钟的风,还没想好怎么开口打听,就让人围在墙角。
他不知道,自从他挟持赫德面见李鸿章的那天起,李鸿章就盯上了这个“捉刀人”,断定他有什么见不得光的意图。于是通告南城兵马司,查查此人到底是何来头。
“我唔识讲官话。”
苏敏官不动声色观察四周地貌,来来回回就这么一句粤语白话,假装听不懂也不会说。
几个兵马司捕盗倒拿他没办法,把他全身上下搜了个遍,只搜出个荷包,有点意外。
大家把里头的钱分了,皱着眉头互相商议:“李大人正忙。先找个地方押起来再说。”
于是按照惯常的手段,把他辫子上栓根绳,像牵狗一样牵着。又觉得这人身形矫健,不是那等孱弱愚民。因着洋务之便,淮军进口了一批英式手铐,今天正好开个张。
“快走!”
苏敏官被几个人推着后背,暗暗蓄力一挣。
扑街!比土镣铐结实得多,鬼佬真是很会造东西。
街上被捕的倒霉鬼不止他一人。因着太后寿辰,四九城统统清场。有那违规摆摊的、手痒捉鸽子的、聚众赌博的、家门口没挂红纸的……都被推推搡搡的拉出来,辫子栓在一起示众,成为不敬天家的反面典型。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苏敏官也不是第一次被捕了,很淡定地依着吩咐往前走。
但还是忍不住回头,瞥一眼火房衙门的方向。
他花了难以想象的代价,费尽千辛万苦捞出的人,平地长翅膀,飞了。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他轻轻叹口气,抬头看路。
走没多久,路被堵上了。
惊慌的百姓四处乱跑,叫着:“走水啦!快救火呀——”
胡同里一个小四合院,里面正冒着火光,热气窜出胡同口,把他激得全身一颤。
京城本就天干,又赶上深秋干燥时节,四合院里的屋子都是砖木结构,那火苗吞吞吐吐,奋力爬墙,大有火烧连城之势。
太后生日,这么重要的日子哪能捅娄子。不等“水龙局”赶到,街坊邻居已经自行出动,有的敲锣,有的打水,有的递送桶盆,有的在旁边叫喊鼓劲兼看热闹……
“是裕盛裕大人别院!”内城旗人多少都沾亲带故,大胆八卦,“平时就是个留客的去处,这两日忽然布置起来了,别是要置外室,哈哈,开门红……”
苏敏官的心弦被那笑声微微拨动了一下。
他停住步子,转着眼珠,朝那淮军营官说:“兜路行得唔得呀?”
说着,自作聪明地转身就走。
兵马司捕盗听不懂他讲咩,但从神态动作也推测出,这狡猾的广东佬大概是想绕路。也不知哪里有他同伙。
“不许耍花招!往前走!”
把他重重一推,从人群中挤过去。
“借过,借过,执行公务……”
着火的宅子里有人慌乱叫嚷。在哔哔啵啵的烧灼声和哄哄闹闹的人声中,突然,突兀地响起“砰”的一声。
苏敏官倏地停住脚步,撩起眼皮。
他认得这枪声!
热心的街坊们也都认得枪声,好似被施了定身法,集体迟疑了一刻。
“……鸟枪?”
不知何人脑洞大开,慌乱惊呼:“捻匪打进京啦!”
自古谣言传得最快。豪宅平地起火本来就可疑。里头又传出枪声……
北京城并非固若金汤。嘉庆年间就有天理教起事,几十个农民拿着锄头一路打进紫禁城,宫女太监大臣侍卫争相逃跑。当时还是皇子的道光爷挺身而出,一把鸟枪轰死几个反贼,这才扭转局势,以一己之力,将大清朝“皇宫沦陷”的耻辱推迟了八十多年。
上了年纪的北京人无不记得这惊心动魄的一日。京师承平日久,大家胆子都小。
“快跑啊……捻匪作乱啦……”
几个押送的兵马司捕盗也被吓了一跳,不满地嘟囔:“哪里有匪,老子们一路巡逻……啊!”
被铐住的可疑分子突然暴起,一个当胸肘击,把离他最近的捕盗打倒在三尺之外。紧接着踹倒另外一个,灵巧一蹿,挤进不知所措的街坊群众当中。
兵马司捕盗趴在地上,啐出一口血,匪夷所思地看着自己手里的一根孤零零辫子。
“X他大爷的,反贼!追!”
“让开!捉反贼!”
这一喊不得了。百姓们听到兵马司的人嚷嚷“反贼”,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也不管救火了,拼命朝胡同外头踩踏。
“果然是捻匪!捻匪打进京了!别管这儿了,快回家关门呀!……”
噼里啪啦,四合院里的火点燃了胡同里的大枣树,着火的树枝又掉在路边乱停的两轮板车上,车里的几捆柴草轰的爆燃,随风一飘,满地火花。
-----------------------------------
林玉婵飞快填了另一颗子弹,滚烫的枪管顶回宝良的脑壳。
“谁还敢过来?!”
宝良被她揪着辫子,脑袋活动范围有限,躲不过,哀号:“烫!”
林玉婵耐心地等了好一阵,等到整个主屋都烧了起来,婚书不管存在哪儿,约莫也化为灰烬。“烧卖身契”这事她也不是第一次干,早就轻车熟路。
外头似乎已经乱起来,有捕盗维持秩序,有街坊要冲进来救火,有人喊着“取水龙”。墙外泼进来一桶桶的水。
几个家丁护主心切,抄着菜刀棍子朝她冲过来。她不得已开了一枪,那家丁被打断腿,在地上打滚。她迅速把菜刀踢到远处。
“放开我家少爷……你跑不了,你等着……”
“让你的人退下!去救火!你也去!”
她凭本能下命令,一边飞速思考:怎么脱身?
宝良是人质,不能轻易杀。外面的捕盗要是顾忌他的安危也许……
咣当!
院门被砸开,一个灰影朝她疾扑过来!
林玉婵心头一颤,举枪喝道:“别过来……”
宝良见救兵来临,突然来了精神,用力扭林玉婵的手,扑到她面前,去夺她的枪。
砰!手臂被大力一推。德林加小手`枪走火,宝良一脸难以置信,捂着自己肚子,慢慢坐倒在地。
林玉婵反应不及,被灰影一把捞起来,拖到墙角。她手里还挽着宝良的辫子,踉跄好几步才被迫松开,宝良的哀叫声痛苦变了调。
几乎是同一时刻,几个兵马司捕盗提着火`枪冲进院子:“抓反贼!”
宝良趴在地上,肚腹下一滩血,虚弱地叫:“救命……”
都认得他是大学士裕盛的独子。兵马司捕盗连忙收枪,大骇:“宝少爷被反贼伤了!快,快去叫大夫!别怕,小的们这就去捉贼!宝少爷可曾看到反贼去哪了?”
耽误这几秒钟的工夫,林玉婵已被拖到游廊里,面前一堆杂物,身边是矮墙,后背则环贴着一个温热的、剧烈喘息的胸膛。
“唔好意思,忙,三日未冲凉。”轻轻的、颤抖的声音响在她耳边,“别嫌弃。”
仿佛被滚烫的枪筒烫了耳朵,林玉婵一瞬间大脑空白,感觉自己成了便宜坊里被烤熟的鸭子,在梦游中让人片皮剔骨,裸露出一个脆弱的核心,被那声音拂得全身发痛。
无数未解之谜涌入心头,无数未完成的对话在眼前徘徊成跳跃的音符。狂风卷着火焰,烧灼了她的眼,眼眶又热又痛,心中噎着的什么东西被暴力冲开,胸腔里难受得要命。
“没事,我……”她一开口就是哭腔,“呜,我已经两个月没洗了……呜呜……”
苏敏官快速亲一下她鬓角,问:“这院子能翻出去吗?”
他不知道她也是刚来,还不太熟悉这院子的构造。
林玉婵观察四周,四合院结构复杂,四周都盖着罩房耳房,唯有西耳房和后院相接的游廊一侧,裸露着一人多高的矮墙。
林玉婵点点头,满面的泪顾不得擦,被风刮得痛,痛出心间一道清明。
她说:“你先上去,拉我。”
这两个月连肉都没吃过。她觉得自己体力退化得不像样,不敢逞能。
“怕是不行。”苏敏官站起身,用余光瞥一眼院内,快速说,“太结实了。”
林玉婵这才发现,他摸出随身带的剃须刀片,一直在低头鼓捣什么。
宝良重伤,兵马司捕盗不敢坐视不管,正大呼小叫地求助。但那两个淮军营官尽忠职守,知道“反贼”就在院内,一东一西,飞快地分头搜过来。
咔的一声轻响,刀片断了。
苏敏官失望地丢掉刀片,朝她晃晃铐住的双手,说:“你踩我肩膀。再拉我。”
林玉婵满心不可思议,来不及问他又招了什么倒霉事儿,迅速提口气。
苏敏官半蹲。她踩着他后背肩膀,被他一送,用力攀上墙头。
谢天谢地,瓦片还算结实,没给她滑下去。
体能果然下降得厉害。她这一用力,觉得手臂有点酸痛,心脏跳得横冲直撞。
她趴在墙头,朝下伸出手。
苏敏官仰头,细致的眉目落在她视野里。脸上蹭了泥,头发有些凌乱,唯独眸子清澈带笑,一如往常。
他双手铐着分不开,十指紧握住她的掌心。
熟悉又陌生的触感。林玉婵又有点要哭。
“阿妹,用力——”
--------------------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