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种子商在古代 > 第72章

第7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酷暑时节,天儿炎热,缙城外头有片儿小杨梅林,今年果子长得尤其好,又红又大,头一批成熟的还没有虫子,能从树上摘下直接吃,味道甜里带着微微的酸,很是可口。

    楚纤受了胡常枝的邀约,两人一早乘坐轿子到城外的园子里去采摘。

    “我去年便想来了,只可惜去年杨梅本就长的并不好,又遇了大雨,成熟的果子都被打掉了。”

    胡常枝拎着篮子,下了马车一步一跳,全然没有个富家公子的样,反而更像个头一回见世面的乡野熊孩子。

    “我听说结果的树都是一年好一年坏,是要轮着休息的,总不能年年都长的好。”

    “是了,反正今年是长的好了。”胡常枝迫不及待窜到了树下摘了两颗杨梅,也不忌讳,一嘴就咬了上去:“嗯~比城里卖的还甜,小纤哥你也快尝尝。”

    楚纤摘了梅子小心放在篮子里,成熟的梅子很容易碰伤果肉流出红色的汁液。

    “等摘了梅子回去置了糖熬杨梅汁,再放到冰块儿里镇一镇喝。到时候让郑师傅买一只小羊羔,夜里在园子里烤肉吃可好?”

    胡常枝雀跃:“那可就这么说定了!今夜咱们就吃。”

    “你啊,说风就是雨。”楚纤笑道:“依你的意思。”

    胡常枝双手合十:“我就只小纤哥对我最好了。”

    “诶,那边那颗树上的大颗又红,我去摘下来。”

    看着人也不顾杂草跑过去,楚纤无奈道:“你慢点跑,别摔着了。”

    话音刚落,跑的像只花蝴蝶一样的胡常枝突然跟丢了翅膀一般往地下栽去,楚纤心里一惊,怕园子里的草太深藏着虫蛇咬到人,管理园子的人把草割过,地上一片浅浅的草桩子,若是扑到上头那还得了。

    他下意识想跑过去,只见一道伟岸的身影先他一步闪到了前头,徒手揪住了胡常枝的后衣领子,肉眼可见的把人给扯了起来。

    楚纤眸子一动:“常枝,你没事吧!”

    胡常枝看着地上直杵的杂草,双脚一瞬离了地,惊魂未定。

    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只觉得自己脖子勒得厉害,这才发现有人还扯着他的领子,想都不用想现在的模样有多狼狈,胡常枝回头瞪了人一眼,懂不懂得什么叫怜香惜玉。

    “还不快放开!”

    那人居高临下的看了胡常枝一眼,应声松了手,站稳了脚的胡常枝受到力道的影响趔趄了一下。

    楚纤连忙扶住了人。

    胡常枝赶紧躲到了楚纤身后整理了一下被抓皱的衣服,憋红了一张脸,气岔:“你这人怎么这样,哪有拉小哥儿衣服的!”

    “那我是应该拉你手了?”

    “你!”瞧着人面无表情的说着轻薄话,胡常枝气不打一处来:“你是什么人!”

    男子并没有回话,摆出了一张不与傻子论长短的脸,径直转身几大步便走了。

    胡常枝觉得受了折辱,追了两步上去:“你跑什么跑!”

    楚纤拉住人:“常枝别闹了,好歹人家也帮了你,这般闹得。”

    胡常枝瞪大了杏眸:“他帮了我是该感激,可他都把我给提起来了,我差点一口气就没喘上来。”

    楚纤看着胡常枝脖子赫然冒出的几条红印子,抿了抿唇:“我见那男子高大,许是力气大了些。你也别放在心上了,好了,回马车上去歇息吧,让下人去摘。”

    胡常枝抱着篮子,好不易摘的几颗梅子都洒了,泄气的回了马车。

    胡常枝心里不快活,回去时楚纤将他送到了胡家才折身回去。

    “你们把这些梅子先拿去晾着吧。”

    楚纤让下人把梅子拿去了后厨。

    “主夫回来了!”

    “小菊,来的正好,和郑欢去把梅子清洗清洗,午时熬梅子汤,对了家里还有糖吗?”

    小丫头苦着张脸:“主夫,家里今儿来了客人。”

    楚纤面露疑惑,旋即又想,怕是小丫头日日里伺候人有些累着了,便道:“家里这阵子客人是多了些,忙过了便好了。今儿的客人还在吗?”

    小菊见自家主夫意会错了,连忙小声道:“家里的客人还没走,方才奴婢去奉茶时听到,听到……”

    “听到了什么?”

    “韩家老爷说是带了两名艺人,要送来伺候老爷。”

    楚纤眉心一凝,垂眸眼观于鼻,这韩家是什么意思?

    虽说送人伺候无非是大户人家里常来常往的事情,就按照郑家眼下的势头,其实他早有心理准备,迟早都是有人会明示暗示的送人过来,若是到时候真的不好推拒,那人接下来安置到铺子里做活儿就是了,反正郑家后宅的事情都是他做主。

    他不想郑江停为难,当然,也不会让人留在宅子里让他不舒坦。

    送人便送人,只不过特地寻两个艺人是作何,难道不是为了打他的脸,试探他在郑家的位置吗。

    小菊见自家主夫的脸色不太好,心里也跟着扭成了一团,主夫待下人们都好,家里和和睦睦的,谁又想多两个倒像下人又不全是下人的人来呢。

    “主夫,您可要去瞧瞧?若是老爷真把人留下来了……”

    楚纤看了小丫头一眼:“老爷自会有安排,时下正在待客,我……”

    “小纤,你可算回来了!”楚纤话未说完,就见着郑江停信步而来:“你过来。”

    楚纤拢起眉毛:“韩家人走了?”

    “在厅里。”郑江停说着嘶了一声,抬手捂住了耳朵:“不知怎的了,我耳朵好疼。”

    楚纤下意识朝郑江停的手摸去:“怎么回事?可是睡觉时压着耳朵了?”

    郑江停弯下腰:“那你给我看看。”

    楚纤仔细瞧着耳朵,没有伤痕也没有发红的迹象,又伸手拨弄看了看耳背,面露疑惑:“也没见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啊。”

    郑江停未曾答话,忽的抬手按住了楚纤的手,哀嚎起来:“诶,诶!小纤你快放开!”

    楚纤瞳孔震惊,想要抽开自己的手,却是被人扣的死死的,郑江停又半弯着腰,配合着他的言语神情,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他在揪着郑江停的耳朵。

    “你这是干嘛!快放手。”楚纤瞪了郑江停一眼,家里还有客人呢,叫人看了去像什么话:“郑江停!”

    郑江停非但不松手,还朝一边儿上瞧呆了的小菊郑欢道:“还不去送客,让客人看到了像什么话!”

    小菊和郑欢半天才反应过来,手忙脚乱:“噢,噢,奴这就去。”

    ……

    “爹,这什么情况?”

    韩穹和韩启父子俩坐在茶厅里,郑江停半路要去更衣,这出去一会儿就听到外头发出一声惊呼。

    “像是吵起来了。”

    “这能和谁吵?郑家不就那么几号人嘛。”

    父子俩未讨论出个结论,就见着两个下人急急赶来。

    “韩老爷,韩少爷实在不好意思,家里出了点事情,老爷说改日定然设宴招待,今日实属招待不周。”

    “无碍,无碍,不知郑老爷可是遇到了什么急事,我也好……”

    郑欢连忙道:“多谢韩老爷美意,家事。”

    父子俩对视了一眼,随后韩穹道:“家事就不便打扰了,今儿多谢招待,他日再聚不急。”

    郑欢连连道谢引着父子俩出去,方才到花园,就见着两道身影飘然而去。

    虽不过几瞬功夫,父子俩还是清晰瞧见了意气风发的郑老爷被自家夫郎揪着耳朵进了屋,龇牙咧嘴求饶的样子与厅里喝茶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父子俩的神情异彩纷呈,很是有些复杂味道。

    “见笑了,见笑了。”郑欢尴尬着一张脸:“也不瞒二位,方才主夫听说老爷想收两个人伺候,这就闹了起来,还请二位把带来的人……”

    韩穹干咳了一声:“启儿,把人喊走。”

    把人送到外头后,眼瞅着上了轿子,郑欢才笑了出来,小菊瞪向郑欢:“你怎么还笑的出来,让人看了笑话去,还不劝劝老爷主夫。”

    “小菊你怎么那么傻,这明摆着就是老爷特地做给那韩家的看的。”

    “这是为什么呀?”

    郑欢见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忍不住摇了摇头:“主夫身子弱,怎的揪得了老爷的耳朵,就算揪了,按照老爷的性子,那能叫喊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嘛。这不,带来的人原封不动的就给遣回去了。”

    小菊恍然大悟,忽的捂住了嘴笑起来:“可真有老爷的。”

    郑江停喝了口茶,白嚎了两嗓子还渴了。

    “原以为你是个正正经经的人,没成想还会做些没皮没脸的戏来。”楚纤沉着张脸:“这下可好了,要不了多久外头就得传郑家有个悍夫,善妒又凶狠。”

    郑江停放下茶杯,坐到楚纤跟前去:“我也是想着永绝后患,你想想,就算今儿我把人打发了,管不起明儿还有人塞人进来,太伤脑筋了。”

    楚纤面上不说,心里却乐乎,郑江停就没有过收人的心思,倒是他之前的考虑多余了。

    “那你如何不干脆把人收下。”

    “我收下作何?咱们家宅子就那么大一点儿,收那么多人安置在哪里,再者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嘴,我可没兴致养着。”

    明面儿上的话是这么说,但郑江停也有思量,楚纤身体不好心思也有些敏感,若是他把人收下哪怕留着做仆役使唤,也保不齐让楚纤膈应,既然如此,那不如丢点儿脸皮,让人都觉得他惧内,如此以后有人想讨好,也不会打这方面的主意了。

    楚纤动了动眸子,伸手抱住了他的脖子,敛去了玩笑语气,认真道:“我知道你都是为了我。”

    “我说过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李客生出的什么馊主意,人没讨着,怕是还惹了嫌。”

    韩启忍不住笑:“爹,人没讨着却是瞧到了出笑话,我看郑江停以后在外头怎么威风。”

    “再好笑那也是家宅里的事情,谁没事儿明面上说。”韩穹大甩衣袖:“回去以后甭再听李客生胡说八道,这小子不安心读书考取功名,倒是对人后宅里的事情上心的很。”

    这事儿未出所料,很快便在一群商贾中传了开,成了人茶余饭后的笑话,不过笑话说了,倒是真再无人动过送人的念头。

    日子还算顺遂,一晃就到了秋收。

    今年郑江停出借的粮食多,收的也多,忙的时间长,郑江停只安排了牛车到阳亩村去收粮食,别的村子租借的村民零散,不方便安排人手过去,只好让人自个儿带去铺子里归还了。

    然而外村村民得到消息东家在阳亩村收粮,于是便把粮食运送到了阳亩村去,也可以少跑一段路进城。

    看到村民们还粮都很主动,郑江停自然也没拒绝。

    忙到七月中,粮食差不多都收齐了,今年的粮食品质和去年差不多,但是数量却多了近三倍,这大批粮食他囤在了家里,现在有种子铺,粮食可以放在那头卖,也不愁没有销路。

    这一年的大事也都算过了,郑江停闲来无事和楚纤商量了一通,决定把宅子扩修一下。

    其实新买一个大宅子也不在话下,可是这边都已经住习惯了,把房舍换来换去容易失去归属感,好在当初买宅子的时候也留了一手,周围地势空旷,就是把宅子扩建成三进院儿也不成问题。

    眼下倒是不比修的那么大,地儿太大了也没那么多人住,而且费力打扫。

    一经合计,准备就把宅子扩修成二进的,花园再圈大一些,到时候挖个鱼塘,能够种植养点荷花,修条长廊听雨喝茶,置个亭子乘凉观景。

    工程队的人来的快,月底就开始动工了。

    白日里工人挖土锯木,声音怪吵的,邹筠素日里也无事,就去看工人修建,过了几日也就烦了,索性邀约了别家老夫人一道去了城外的庵里吃斋饭听讲经义去了。

    楚纤还未曾去庵里住过,倒是也想跟着去长长见识,却是被郑江停拦了下来。

    “以后你到了娘的年纪再去,现在跟着去凑什么热闹,你也去了家里不只余下我一个人了吗。”

    “那日日无事可做也不是个事儿啊,书字都看腻味了,闹得整日身困体乏的。”

    郑江停叹了口气,话虽如此,但他也不打算放人去,这一去十天半个月的,他不是要一个人睡了吗。

    “庵里条件不好,客房连冰都没有,你那么怕热,去了晚上睡不着。”

    “胡说,我听娘说庵里四面皆是树荫,夜里睡眠很是清凉,可比城里凉爽多了。”

    “树多的地方潮湿,蚊虫也多,你细皮嫩肉的被咬了好多天都好不了。”

    如此一说楚纤倒是沉默了,他本来就招蚊子咬,而且一咬起个大包,好多天消不了。

    瞧着人焉焉的,郑江停又道:“你实在无事那我便给你寻点事情做,你可愿意?”

    “若是看账本儿便罢了。”

    “不看账本。”郑江停捏了捏楚纤的手:“听说春来县今年遭了蝗灾,许多百姓颗粒无收,都有灾民跑到了缙城。”

    楚纤闻言面露忧虑:“难怪这两日上街瞧见了路边要饭的乞丐多了许多。”

    “你若是无事那便让郑欢郑乐准备些粥面馒头发给灾民吧。”

    楚纤脸上有了笑意:“我这就去。”

    下午城里便有了消息,郑家要在正街施粥饭,一早就有难民跑去等着了。

    胡常枝在街上听到郑家家仆正在散发消息,急匆匆的赶去了郑家。

    “小纤哥要施粥如何不告诉我一声,我也好跟你一起准备啊,往年爹爹都要施粥救济难民的。”

    “那便一道准备吧。”

    “行,好了你差人过来知会一声,咱们一起去。”

    下午,郑胡两家一道支起了粥棚子给难民分粥面馒头,胡家还准备了一些粗衣布匹。前来领取救济的不仅是流落而来的难民,还有些缙城的穷苦百姓,人流直排了一条街,连衙役都来维护秩序了。

    “郑老爷家的粥真实在,汤少米多,我都想去多要两碗了。”

    “你要不要脸皮,去蹭粥喝便罢了,还想要几碗。”

    “若是觉得郑家的米好,去铺子买不就是了。米粒儿饱满卖的还不算贵,比其他铺子都实惠。”

    “嘿,那我倒是要去瞧瞧。”

    一次施粥,倒是给郑家引去了不少生意。楚纤忙碌了一日,回家已然是精疲力尽,再是不嫌无事可做了,郑江停好笑道:“明日可还要去?”

    “不是说了三日吗,我自是说话算话。”

    “夫郎好魄力。”郑江停正想给软塌上的人揉揉手腕,今儿光是盛粥都把手盛痛了,两人方才抱在一起,小菊便带了话来:“老爷,主夫,有客人来访。”

    郑江停不想见客:“我记着没有今儿的拜帖啊。”

    “是个老大爷,说是旺民街那一带的。”

    郑江停看了楚纤一眼:“莫不是任大爷?”

    楚纤听这称呼一时间还未想起是什么人。

    “以前租小饭馆儿给我们的那个老大爷,你还给他送过好些日子的饭呢,这就忘了?”

    被郑江停提点,他一下子想了起来:“任大爷如何会过来,咱们过来都没怎么有过他的消息,还是年初在庆丰楼里见过他一次。”

    “我去瞧瞧。”

    两口子一道去了茶厅,果不其然,还真是老大爷。

    再见故人,颇有些惆怅,楚纤赶紧吩咐了下人备些瓜果茶点心招待。

    “你们俩还是这般客气。”

    任老大爷越老越慈,笑起来眼睛眯起,很是和善,三人寒暄了几句,任老大爷有些着急。

    “我今儿上门来可不是做客的,是有事情要找小郑商量。”

    “老大爷有事便直说,咱们也是老熟人了,不来生意上那一套。”

    老大爷点了点头:“我听说你们两口子施粥给难民了,想来也知道春来县今年遭了灾,我儿正是在春来县做县令,今下上头的救济粮迟迟下不来,百姓饿的饿死,逃难的逃难,更有甚者进了匪窝子干起打家劫舍的营生来。这番光景,周遭的县城竟然还乘机涨了粮价。”

    “老百姓买不起粮食,春来县人心惶惶,我儿书信来,看能不能再缙城买到粮食运送过去。我听老百姓说你们郑家的米粮好,价格也实惠,这般便腆着老脸过来问问,可能大批量购买?”

    世道不安稳,即使是处在安稳地的人也唏嘘,缙城不是没有遭过难,对此也算的上感同身受了。

    粮食散卖是卖,批量卖也是卖,郑江停自然是没什么问题:“今年阳亩村的土豆产的不错,价格也不如米粮贵,我可以去阳亩村跑一趟,可以比市面上的价格再低一些买到大批土豆,到时候一并和粮食送到春来县吧。”

    “如此太好了!”任大爷激动的站起了身,径直要去握郑江停的手:“我此番跟着一道过去送粮食,去了也就不回缙城了,以前舍不得离开缙城,时下还是想守在子孙后代身旁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4-13 20:10:56~2021-04-14 20:38: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矿泉水 10瓶;南音雨閣 5瓶;表白太太们、dcm520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