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貔貅幼崽在六零年代 > 第37章 台风要来 就怕咻咻说一些不寻常的话……

第37章 台风要来 就怕咻咻说一些不寻常的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王巧蛮满脸兴奋, 激动地把自行车骑回旧军营,正好赶上四个小家伙从山上砍柴、摘蘑菇回来。

    “哇,新自行车。”看到新车四人很兴奋。

    王巧蛮嘱咐道:“不要乱动。”

    四个小娃眼睛里映着自行车上的锃亮的光, 纷纷点头:“不动。”

    他们目送王巧蛮的身影消失在拐角。

    “快, 冲呀。”顾海洲赶紧跑过去推车, 把车架支起来,他的腿不够长, 坐到车座上就够不到脚蹬,只能身体在自行车一侧,双腿在车梁下面, 分别蹬着两只脚蹬, 虽然重心偏向一侧, 可他还是把车骑得飞快。

    “谁上来,我带着你们。”顾海洲大叫。

    没人理他!

    “哥,这是妈的车,我们不玩,你自己玩吧。”顾海岛的声音难得的顺从乖巧。

    “我不玩, 我还要喂鸡。”沈肆说。

    “我也不玩, 我也要喂鸡。”咻咻也说同样的话。

    他们仨咋都这么乖?顾海洲感觉脊背发凉,一种强烈的大事不妙的感觉袭上心头。

    “顾海洲, 你给我滚下来。”王巧蛮叉着腰站在门口。

    顾海洲正好被小石子垫了一下, 听到她妈这句吼叫, 差点连人带车一块摔倒, 他赶紧稳住, 跳下车,把车停好。

    他摔坏了倒没啥,还能长好, 他妈一点都不心疼,可要是把车摔到掉漆肯定要挨揍。

    他不满地指着弟妹:“你们三个叛徒。”

    王巧蛮走过来,吧嗒一下把车锁上,钥匙摘下放进自己口袋。

    她满脸得意:“看吧,我就知道你们会乱动。”

    “妈,你刚才故意不锁车。”顾海洲气哼哼地说。

    王巧蛮这是钓鱼执法,可惜他们四个不懂这个词。

    “刚才我要是锁了车能抓到你吗?”王巧蛮脸上都是笑。

    ——

    到了晚上,王巧蛮又做了一顿好饭,干贝白粥、虾干烧菜心,还有鱼干炖萝卜,庆祝拒绝给书记大儿媳妇接生这件事圆满解决,还庆祝有了辆自行车。

    顾景远一下班就看到院子里的自行车。四个小娃赶紧跟他说是公社给老妈配的专车。

    顾景远惊讶地问:“公社还能给你配车?”

    他们渔业公司是县里数一数二的大公司,他在公司的职位也不低,公司也没给他配车呢,媳妇只是个接生婆,就骑上专车了。

    王巧蛮把自行车的来源解释了一遍。

    顾海岳说:“妈,你建议书记大儿媳妇去医院这件事还是不要传出去,自己知道就好,要是传开了对你不是啥好事。”

    这王巧蛮就不理解了,她说:“我可以不往外说,但纸包不住火,大家总会知道,我又没干见不得人的事儿,这是救了人命,咋不是好事了?”

    顾海岳耐心跟她分析:“书记大儿媳妇生产可能不顺利不是你看出来的,是咻咻说的,你并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万一传出去大家以为你有这个本事,你就麻烦了。”

    王巧蛮还是不明白:“我干的是好事,我咋就麻烦了。”

    顾景远理解大儿子的顾虑,他解释说:“你并不能预测产妇生产吉凶,要是大家认为你可以,必然对你产生更高期望,那样你的工作就难做了。”

    王巧蛮压根就理解不了他俩说得这些话,她说:“我该咋接生就咋接生,那哪个产妇生产不顺利,也不能赖我头上吧。”

    顾景远跟顾海岳见她的思路跟他们压根不在一个频道,就放弃说服。

    顾海岳说:“妈,反正你自己别把这事往外传,更不要说你是听了咻咻的话,才建议书记大儿媳妇去医院生。”

    不能让别人知道咻咻有不一样的能力,这跟财不外露一个道理。

    咻咻正在喂鸡吃虫,听大哥提到她,跑进厨房,支着小耳朵仔细听着。

    王巧蛮这次无异议,她说:“我肯定不往外说,也不跟人说咻咻的事情。”她现在越来越觉得咻咻跟寻常小娃不一样,真是这样的话肯定不能让外人知道。

    顾景远提醒她:“你可别跟人聊高兴了,把家里的事儿都说出去,咱家人嘴都挺严,连小娃都知道不能说的话不说,就你大嘴巴。”

    王巧蛮正在把鱼干炖萝卜往盆里盛,面对男人半开玩笑半指责的话,她知道自己有这个毛病,并没有生气,她说:“你们都放心吧,咻咻的事儿我肯定不往外说。”

    一家人吃着饭,顾海岳问:“妈,县里批准盐场的□□可以在咱们公社做技术支持工作,书记说要把他们从盐场调出来,这样工作才方便,我想着也没合适的住的地方,能不能让他们也住到旧军营?”

    王巧蛮痛快答应,干脆程度超出顾海岳的想象。她说:“当然可以,你是大队长,这事你决定就行,当时我不愿意颜家人住进来,他们一家子实在太烦。这旧军营又不是咱家的,咱不能一家霸占着,人家看着咱们住的好,肯定会有人也想搬进来,你是大队长,总不能不让人家住。”

    “再说,这跟你工作相关,我肯定会支持你。”王巧蛮说。

    顾海岳点了点头,外人都说他妈厉害不好惹,可他觉得他妈在大事上特别通情达理,他说:“是这个理儿,那些□□毕竟有身份压着,我想应该不难相处。”

    顾景远问了几个□□的情况,他说:“那个老段我认识,他到我们公司干过,他们要是住到这儿,我还方便跟他一起研究捕鱼装备。”

    既然这样,那就再好不过。

    ——

    四个□□带着铺盖、粮食、锅碗瓢盆欢欢喜喜搬进了旧军营。

    他们见过顾海岳,他是个很好沟通的年轻人,有学识,有见解,有想法,并不因为他们身份特殊轻视他们或者戴有色眼镜看他们,他对他们很尊重,把他们当做人才看待,这让他们感觉心情舒畅。

    生产队的环境宽松,旧军营居住起来也宽敞,他们觉得自己是运气好才到了这么一个好地方。

    他们四个住的那排房子就是原来颜老大一家住过的,跟顾家这边有房子隔着,互相独立互不干扰。

    顾海岳安排几个社员来帮忙,打扫、搭锅灶、做床、修厕所,到了傍晚床已经准备好,锅灶也搭好,厕所要慢一些,还需要一两天才能完工。

    下午下工后,王巧蛮回到旧军营,走到四个□□住的那排房子,跟他们打招呼。

    毕竟是大儿子费劲请来的人,她的尽力支持他的工作。

    “我把大部分空地都种了粮食种了菜,蔬菜我们一家也吃不完,你们可以摘着吃。旧军营围墙外边也可以种菜,赶明我再找点菜籽把空地都种上。今儿你们这锅灶还用不了,你们几个就到我们家吃吧。”王巧蛮热情地说。

    四人里比较年轻的是小杜,才二十多岁,是个海捕高手。以后顾景远没空跟生产队社员一起出海,就由他跟着去。

    只要给山海湾生产队培养出一批捕鱼水平高的人,他们不愁捞的鱼比别的生产队少。

    另外三人年级稍大,都四十多,老段懂捕捞装备,老李是研究水稻良种跟除草剂的,老杨懂海水养殖。

    都是顾海岳需要的专业人员。

    四个人感受到了王巧蛮的热情和友好,他们在生产队呆的时间也不短了,听说过王巧蛮,聊起天来感觉很放松。

    可他们哪里肯在别人家吃饭?现在这年头就是走亲戚也尽量避开饭点,更不要说他们还是身份特殊的□□。

    “不用,我们就生堆火,架上锅,随便弄点吃。”几人连连推辞。

    顾海岳这一天哪都没去,就在这忙活,他说:“大家就别客气了,以后一块住着,都是熟人,不用生分。”

    “就是顿家常便饭,一会儿都来吧。”王巧蛮说。

    家里新鲜蔬菜很多,加上干蘑菇,海鲜跟海菜干货,王巧蛮做出了一大桌菜。

    小鱼干炒茄子、海米油菜、海蛎干炖萝卜、鱼干炖杂菇、青椒胡萝卜炒干虾再加上几个凉拌菜,还有干贝冬瓜汤。

    并没有用掉多少海鲜干货,菜肴看起来却很丰盛,颜色也好看,红红绿绿一桌子。

    顾家七口再加四个客人热热闹闹坐了一桌子。

    “大家都不用拘束,就跟在自己家一样,一定要吃饱。”王巧蛮招呼大家。

    “你真是太客气了。”他们到了公社后哪里受到过这种热情接待!

    边吃着饭,顾景远、顾海岳就跟四人谈起了工作,吃完饭父子俩提着跟老段一块去大队部研究渔网去了。

    顾海洲跟沈肆在吃饭的时候就对他们聊的内容感兴趣,吃饭完也跟着去了大队部。顾海岛跟咻咻只好跟上。

    山海湾生产队就三条旧木船,暂时无法购买新的船只,只能在渔网上下点功夫。

    大队部是唯一通电的地方,他们说得起劲,顾海洲跟沈肆就在旁边听着。顾海岛跟咻咻觉得好无聊,就跑到院子里捉蛐蛐。

    第二天也是个好天气,风力风向都合适,顾海岳带着小杜一起出海,他现在很有信心,虽然没有资金,但是有了专业人士,一定能把山海湾生产队的生产搞起来。

    船山秋季渔汛是全国第一大渔汛,不仅船山本地渔业公司、渔民会进行捕捞,就连江省、海市还有附近省市的渔业公司跟渔民都会来。

    渔汛的日子越来越近,顾景远、顾海岳跟小杜已经改良好了渔网,渔网分不同型号,分别适应山海湾生产队这种八十马力的木质渔船,渔业公司一、二百马力的钢制渔船。

    有了这改进的渔网,顾景远、顾海岳预估渔汛期间捕捞产量能提高至少百分之十。

    王巧蛮也越来越担心,她问顾景远:“这次渔汛你必须出海吗?你是捕捞部主任,就在公司忙你的,安排别人去出海,你们公司会捕鱼的人还不多的是?你没必要跟着去吧。”

    顾景远说:“秋季渔汛是全年产量最高的时候,我是捕捞部主任,不跟着出海像什么话。”

    明知道自家男人说得有道理,可王巧蛮还是担心的不得了,她把咻咻抱过来问:“爸爸这次秋季渔汛能出海吗?”

    “妈妈别担心,爸爸可以去,他不会有事的。”咻咻说。

    脆生生的小奶音安抚了王巧蛮,也许咻咻有言灵的本事呢,再说顾景远的工作,她也无法干涉,只能盼他平安归来。

    至于大儿子,她倒没怎么担心。

    这天是渔汛第一天,秋高气爽,天气特别好,顾景远跟顾海岳都带着各自的捕捞队伍出发去船山渔场。

    顾海洲他们四个也早早起来去赶海,他们也想去参加秋季渔汛,可年纪太小,在船上也帮不上忙,这个时候又不能给大人添乱,只能乖乖在家呆着。

    今天收获不少,他们四个忙着翻礁石找各种海货的时候,咻咻拿着小树枝拨拉螃蟹玩,等她玩够了,站起小胖身子,望向远处海天相接处,突然说:“今天会刮台风。”

    手里拎着一只螃蟹的顾海洲怔住,他望向风平浪静的海面,突然感觉没来由的后背发凉。

    顾海洲就怕咻咻说一些不寻常的话,不信吧,怕成真,信吧,就怕她只是小孩子胡言乱语。

    咻咻迈开小腿就跑:“我要去找爸爸跟大哥。”

    顾海洲大步奔过去,把她拽住说:“你去哪找?咻咻你别乱说话,天气预报说今天海上风力才二级,大家都是听好天气预报才出海的,再说你看海面、看云、看海鸟,哪有要刮台风的样子。”

    顾景远早就教过顾海洲如何通过这些判断天气,不过不太准罢了。

    咻咻眨着黑葡萄样的大眼睛:“真的要刮台风。”边说边挣扎着想要跑。

    顾海洲连忙喊沈肆跟顾海岛:“你们俩听咻咻说了没,她说要刮台风。”

    沈肆冷静地说:“听到了。”他又想起咻咻要给她吃口水的事儿,觉得这小女娃不靠谱。

    他自小在蛇岛长大,自然也会观天象,并没有判断出有要刮台风的迹象。

    顾海岛笑话道:“咻咻也不看看天气又乱说,你比天气预报还准不成,你看天多蓝,又没风,刮哪门子的台风。”

    咻咻嘟着嘴,坚定地说:“就是要刮台风,我要把爸爸跟大哥找回来。”

    顾海洲耐心地问:“那你说为啥会刮台风?”

    “我是神兽小貔貅,龙的后代,能预知台风要来。”

    “哪有人是龙的后代?你胡说。”顾海岛反驳。

    咻咻急坏了,没有人相信她,“咱们得赶紧去找爸爸、哥哥,要不来不及了。”

    她无法解释为什么知道台风会来,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她是小神兽,能预知台风。

    顾海洲害怕了,他一向大胆,可没来由地感觉到恐惧抓住了他。

    夏季渔汛时就是天气预报不准,台风来时才有那么多渔船滞留海上。顾景远就是因为天气预报不准出事儿。

    虽然渔民出海都要参考天气预报,可天气预报却不怎么准,明明说是大晴天却突然下场大暴雨。

    可是夏季渔汛天气预报已经有一次不准造成了很多损失,这次还会这样吗,这可是渔汛第一天。

    “沈肆你信她的话吗?”顾海洲问。

    咻咻很着急,眼巴巴地看着沈肆,摇晃着他的胳膊:“沈肆哥哥你要相信我。”

    沈肆沉思几秒说:“上次咻咻让大伯娘给书记大儿媳妇接生,让送医院,这事你还记得吧。”

    从大人的谈话里,他们也知道了这件事,觉得这事超出他们的想象。

    他看着咻咻,这个粉嘟嘟的长得漂亮精致的小女娃多少有点不一般。

    顾海洲说:“就因为这事我才担心咻咻说的是真的,我现在心跳特别快,非常不安,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顾海岛插话道:“都是咻咻吓得呗。”

    顾海洲没主意了:“那咱们怎么办啊?”

    沈肆想了想说:“要不咱去船上渔场找大伯跟大哥,让他们决定。”虽然这样说,可他并不觉得顾景远跟顾海岳会相信咻咻的话。

    “好哇,那我们就去船山渔场。”顾海岛欢呼道。他才没把咻咻的话放在心上,可要是能去渔场玩,可太好了。

    咻咻也拍着小胖手焦急地说:“那我们就快点走吧,赶紧把爸爸大哥找回来。”

    “那我们得快点,他们要是出海了就来不及了。”既然决定要去,顾海洲很有紧迫感。

    四人马上行动,带着铲子、水桶等边商量边急匆匆往生产队的方向赶。

    “咱怎么去,船山渔场离咱么这儿也不远,但走路得一个多小时,咱肯定不能走着去,太慢了。”沈肆说。

    “要不去大队部借拖拉机,我能开。”顾海洲说。借是不可能的,只要拖拉机在,他打算偷摸着开走。

    “好主意。”沈肆说。

    四个小家伙连跑带走到了大队部,压根就没有拖拉机,顾海洲沮丧地说:“也许是开着去渔场了。”

    “要不咱坐公共汽车去渔场。”沈肆建议,“车票是八分钱一张,咱四个咻咻个子矮不用买票,一共需要两毛四,我这里有一毛三,你们俩有钱不?”

    渔汛期间会有头上顶着巨大燃气罐的公共汽车去渔场,一天有六趟,会经过山海湾生产队,如果能赶上的话比他们走路快多了。

    “有、有,”顾海洲赶紧说:“上次咱们去城里卖鲍鱼那次,买布的时候我特意留了一毛五,本来打算给咻咻买糖吃,钱还没花出去。”

    四个小娃赶紧往家里跑,到家后放下水桶,拿了钱,又给王巧蛮留了张字条,做完这些,又撒丫子往大路上跑。

    “我们先沿着路跑,等公共汽车来了再上车。”沈肆说。

    四人沿着大路一路狂奔,终于跑不动了,他们不得不停下来休息。

    “公共汽车咋还不来。”顾海岛气喘吁吁地说。

    “来了,来了。”顾海洲跳着脚看向远处说。

    公共汽车终于慢吞吞地行驶过来,四人拦车,顾海洲大喊:“去船山渔场。”

    公共汽车停下来,车门打开,四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人也太多了吧,塞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他们还挤得上去吗?

    挤不上去也得挤。

    顾海洲先把沈肆推上车,沈肆转过身,差点又被车上的人给挤下来,他努力稳住身子,把咻咻跟顾海岛拉上车。

    “叔叔、阿姨请让让。”咻咻奶声奶气地喊。

    众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这声音甜丝丝的还很有礼貌,让人很有好感,他们拼命又往里挤了点,又腾出一丁点地方,顾海洲终于挤到车上,车门顺利关闭。

    四人一脑门子汗,上了车就相对轻松一些,就等着车开到船山渔场。

    可到了船山渔场,他们傻眼了,在渔场边缘,就看到有好多人在补渔网、给渔船加淡水、粮食、猪肉等补给,再往里走,偌大的渔场更是到处都是人,他们去哪里找人?

    而且海面上都是渔船,密密麻麻有成百上千只,这才是渔汛第一天,还没到旺汛期间,都已经这么多船了,四个没怎么见过是世面的小家伙压根想象不到这种场面。

    “船山渔场的秋季渔汛是全国第一大渔汛,才会这么多人,这么多年,这里集中了附近省份的好多捕鱼人。”沈肆解释说。

    好在渔船还没有走,可他们还是能听见渔船的发动机声跟汽笛声。渔场广播站的大喇叭里传来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声音。

    他们感觉自己特别渺小,被淹没在了人山人海里。

    顾海洲急到跳脚:“我们去哪找爸爸跟大哥?”他望望天空跟海面,又看着渔场上来来往往忙碌的人群,开始怀疑咻咻说的话。

    这些捕鱼人里有好多人经验丰富,都会看天辩天气,水平可比他跟沈肆高的多,他们都看不出来要刮台风,咻咻就能说对吗?

    再说,咻咻说话比天气预报还准,他也存疑。

    “既然来了,我们就找找吧。”沈肆建议。

    咻咻已经迈开小腿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想起上次在码头遇到坏事的人,沈肆赶紧跟牢她,还牢牢拉住她的手。

    顾海洲赶紧拉住顾海岛:“被到处乱看,都跟紧了,咱们四个可别走散了。”

    在人群、车辆和物资里挤来挤去,他们终于在咻咻带领下找到正扛着一摞竹筐的顾海岳。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