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援兵
“是你。”
小巷口那人换换走了背光处, 彻底露出自己的样貌。
一双墨绿色的眼睛在日光下格外耀眼,宛若华贵的祖母绿宝石。
“好久不见。”白起目光落在她身上,片刻不离, 缓缓开口。
宁汝姗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他, 下意识警惕地看向四周。
白起一愣, 原本准备靠近她的脚步尴尬地停在原处。
“不,不是,我只是有些吃惊。”
宁汝姗被自己心中下意识的动作吓了一跳,连忙收回视线, 但于事无补, 只好勉强笑了笑, 捋了捋散落的头发。
白起站着没有动弹,只是深深地看着宁汝姗。
他瘦了许多,越发显得眉宇深邃, 一双眼睛湛亮清澈,面容更加俊朗, 可当他这样规规矩矩地站着, 宁汝姗却觉得陌生。
少年意气终究被时光磋磨。
临安城中那个狂傲不羁的少年郎还是自己背上枷锁。
这世上, 哪来的随心所欲。
宁汝姗也不知为何,心底突然升起一股难言的失落。
她曾多么羡慕白起,羡慕他肆意妄为,无所顾忌,羡慕他来去自如,无欲无求。
这个背着巨刀, 毫无顾忌地走在临安大街上的少年终究是变了。
他现在知道带着帽子在小巷中寻她。而不是站在大街上直接把人提溜到树上。
一时间,她竟然有些惆怅难过。
“我送你和岁岁离开。”白起沙哑说着,“应天府守不住了。”
“纣行不打算要颍州了, 他想要用颍州换取应天府,宴景池回城被伏击,赶不回来的。”
宁汝姗如雷轰顶,身形摇摇欲坠。
“今夜纣行就会强攻屠城。”白起盯着她惨白的脸颊,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来,“我,我送你去找容祈。”
宁汝姗愣愣地看着他,突然开口问道:“当日榷场之事,你是知道了所以离开吗?”
白起嘴角微动,那双总是含笑的眉眼宛若皲裂的泥塑在日光中一寸寸裂开,只留下那双生动的眼睛,只是他最后也是缓缓闭上眼。
“我不知道,是父亲传信说病重我才离开的。”
宁汝姗松开了一口气。
她是信他的,朝气的少年郎总是不屑于说谎,更何况,两人相处了三年,白起外表放荡不羁,心中却一直坚守着心中道义。
他不是坏人。
若是在和平繁荣的年代,他一定是一个五陵年少的纨绔子弟,打马游街,红梅轻嗅,没有人会不喜欢他。
她这般想着,心中泛出一丝疼意。
“白起,谢谢你为了救我冒险入城。”她抬眸,日光下的眸色在一片废墟中明亮认真,就好似还是初见时的温柔,是所有破败荒乱中坚韧艳丽的小花。
白起心中升起不安,看着她欲言又止。
“但我不能走。”宁汝姗看着他的眼睛,只是笑了笑,唇颊处的梨涡一闪一闪,“不论是宁家,还是韩家,还是梅家,我都不能做逃兵。”
“那岁岁呢!”白起上前一步,慌乱说道,只这一句,似乎又找到了点以前的模样,肆意大胆,带着鲜活的人气,“她才四岁。”
“我已经安排好人带她走了。”
宁汝姗从怀中掏出一根褪了色的红绳:“我找了一个燕支人帮我解下来的,一直想还你。”
白起盯着那根在风中飘荡的红绳,□□刺鼻的味道在空中瞟到,到处都是慌乱和破败,但她手中的红绳在风中飘荡着,却又格外显眼。
这是他第一次体会到书中所说的心如刀割的滋味。
一刀接着一刀,一下接着一下,那是一把杀不死人的钝刀,可却能让最坚强的人也疼得忍不住在发抖。
“你,你不要了。”
白起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字问道。
宁汝姗上前两步,把手中的红线塞到他手中:“我不能要的,白起,你要的我给不起。”
白起手指微动,勾着那根红绳,只觉得如千金之重。
“我没这个意思,就是一个,一个纪念。”
他的声音倏地放低,想把红绳重新递给她,却见宁汝姗牢牢握住拳头,避开了他的动作。
“回去吧。”宁汝姗后退一步,眸光中闪着盈盈泪光,可脸色却又格外平静,“在榷场的三年真的很感谢你,谢谢你帮我杀了纣开,谢谢你喜欢岁岁,更谢谢你带我走出困境。”
白起闭上眼,压下眸色涩意,狠狠握住手中的红绳。
“若是天下太平……”
宁汝姗看着他喃喃自语,只是后面的话被风吹散,连着自己都听不清,但她还是果断转身离开,染湿了血的裙摆在空中一闪而过,就像一道红色的墨笔,在两人中间划开一道刺眼的痕迹。
白起静静地站在原地目送她离开,长长的影子倒映在混乱的砖石残木上,被拉得弯弯曲曲,墨绿色的眼睛落入一点光,似万顷湖泊在艳阳下流动,波光粼粼,水光熠熠。
宁汝姗的背影已经完全消失在视线中。
他缓缓垂眸,看着手中的红绳,好一会儿,这才手指微动,把褪了色的红绳重新系在自己的手腕上,依稀想起那日出其不意系在她手腕时,她杏眼微睁的吃惊模样,就像一只受惊的小猫儿。
临安那段时间,竟然是他这辈子最无忧无虑的日子。
她还是沉迷于情爱的少女,自己也不过是白家不理俗务的少年。
当时只道是寻常,奈何明日已隔山。
白起盯着那个繁琐的绳结,这是燕支特有的结法,按理戴上了就不能拿下。
可这是他第二次见人摘下它,决然,毫无留念。
他苦笑一声,最后重新带上帽子,遮住了脸上所有情绪,成了一个冰冷无情的阴影,最后消失在拐弯处。
人生长恨水,寒雨晚来风,当时榷场别,从此不相见。
宁汝姗走了好一会儿,这才停了下来,站在街口思索了片刻,这才朝着城门口走去,这几日纣开强攻东城门,燕无双亲自站在城墙上督战。
长长的高耸城墙泛着一股恶心的血腥味,墙面上早已是粘稠深黑的血迹,冬青跟在燕无双身后,看着大魏军队再一次撤退,但大军并不曾走远,而是光明正大在河岸边驻扎。
有恃无恐,毫无畏惧。
纣行本就是这样的作战风格。
“殿下。”宁汝姗上了城墙,看着腰身如刀,身形挺直的大长公主,轻声说道。
“夫人,您怎么上来了。”
冬青手中的长刀已经卷刃,但还是被他珍惜地我在手中,盔甲上是擦不干净的血,连着内衣都被血浸湿,穿在身上越发难受。
宁汝姗看着大长公主的背影,小声说道:“我有些话想和殿下说。”
燕无双这才转身看向她,面容虽已衰老,但神情坚毅,瞳色冷静,闻言只是点点头:“下去说吧。”
“阿姐呢。”
宁汝姗跟着她离开时,经过冬青身边后小声问着。
“被宴夫人赶回去了,太危险了。”冬青指了指肚子,眉头紧皱。
还有一月容宓就该生产了。
太不是时候了。
宁汝姗眉心皱着,心事重重地跟着燕无双下了城墙。
“怎么了。”大长公主为了鼓舞士气,只在城门口不远处搭了个营帐。
她把手中沾满血的无双剑放在一侧,跪坐在长案前,拿了一块布仔细擦着,头也不抬地问道。
“纣行不打算救援颍州,宴国公回程被伏击,不知情况如何,大魏打算在今夜强攻应天府。”宁汝姗思索片刻后,直接说了出来。
燕无双手指一顿,抬眸:“消息准确?”
宁汝姗抿了抿唇,点了点头。
“嗯,你等会带着阿宓跟着岁岁离开吧。”燕无双沉默片刻后,低声说道,“现在临安还未来人,一定是出事了,你们暂时不要回去。”
“殿下不随我们一起走。”宁汝姗起身,快速问道,“纣行分明就是为了宴家来的。”
燕无双笑了笑,眉眼舒展,不见虑色。
“我听闻你当年在梅园富荣的宴会上,说过‘死国,忠义之大者’,当时我就想不亏是韩铮的女儿啊,哪怕你不曾见过他,甚至不曾受过他的教导,可血脉总是让子嗣重复走着前人的路。”
宁汝姗愣在远处,怔怔地看着她。
“我一直知道你,当年宁翌海救梅姗入宁府,是我点头同意的,宁家是寒门,但一直受梅家救济,两人也算旧识,他的心思我明白,这样的人才能更好的保护梅夫人,保护你,这才顺了他的意。”
燕无双神色幽远,想起往事时,带着一丝怀念。
“你知道为何韩铮会选择我吗?”她突然问道。
宁汝姗心中咯噔,摇了摇头。
“虽然当年皇室嫡系只要我和燕舟活了下来,但也有几个旁系,燕舟无能,他大可以选择其他旁系。”燕无双摸着剑柄上的花纹,花纹被血浸湿,已经失去了亮眼的光泽。
“因为,他们也不行?”宁汝姗小声说道。
燕无双噗呲一声笑了起来:“虽然确实不行,但纵观史书,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如扶持幼主,权倾朝野,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嘛,年纪太大了,也太有主见了,绝不是一个好人选。”
宁汝姗低声说道:“汝姗愚钝,不知其意。”
“因为你娘啊。”燕无双深邃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似乎透过她去看到已经归去的那对夫妻,“当年韩铮文武高中,金殿面圣,我在屏风后看着她,便知此人不是凡人。”
宁汝姗眨了眨眼,小声问着:“因为独一无二,才华出众?”
“因为若真的是温润君子,是不会有一双离经叛道的眼睛的。”
燕无双看着她漆黑的眼睛:“那双眼看人就好似能把这个人的一生看完一样,这样的人太过聪明,聪明人都是不合群的,也不会活得长久的。”
“那这和我娘有什么关系。”宁汝姗迎着她的目光,认真问道。
“因为你娘也是这样的人,梅家百年一见的神童,三岁通智,五岁成诗,这样的人,放在哪个年代都该是惊艳绝伦的人,可又偏偏,这样的人竟然是一个女孩儿。”燕无双摇了摇头,口气无奈,可神色却又是带着讥讽。
“只因为是一个女孩儿,你娘便只能一辈子待在内院。”
燕无双看着宁汝姗,低声问道:“你娘甘心吗?”
宁汝姗一愣,盯着那双衰老但依旧锐利的眼睛,缓缓摇了摇头。
“娘说过,天下人都该以能力区分,而不是男女。”
“若是甘心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可她藏的好,自小就藏的好,连我也没看出来,但你爹看出来了。”
燕无双像起那夜死牢中韩铮与她说的话,竟然觉得有些羡慕。
“他把所有事情都交代给我,只是希望我今后能给天下女子一个机会。”她缓缓说着,“当年我就是用这句话劝住了梅姗。”
宁汝姗瞪大眼睛,呼吸急促起来。
“满天计划,缜密布局,二十二年筹谋,步步为营,日日惊心,他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南北统一,可你仔细瞧瞧,这内在还是留了一个地方,给他至死难以忘怀的衷情人。”
“他说,他想看着梅姗走到人前,看着她能成了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想看着她开心的大笑,做自己想做之事,无所顾忌。”
宁汝姗闭上眼,只觉得心潮澎带,难以平静。
飞虹塔里的一幕幕在脑海中闪现,她原先只觉得震动,是遥不可及,是父辈理不清的关系,可现在突然觉得那原来是欣喜,是有人甘愿落在她身边,是两人年少相识的情思。
屋内安静极了,隐约听到外面人影走到的窸窣声。
“那殿下,更应该离开才是……”宁汝姗嗡声说着。
“谁都离不开的,能离开,你爹当年就不会死了,宁翌海也不会死了,阿姗,让我这么叫你一声,我们都曾是拨弄风云的诡谲之徒,可对手绝不能是百姓。”
燕无双平静说着。
“若是败了,那便败了,只能说是时机不待我,我并不遗憾。”
宁汝姗捏着手指,沉默地看着面前的大长公主,她有很多话要讲,可到了最后却又说不出来。
一个人的决心,是不会因为外物而改变的。
“我也不走。”宁汝姗低头,盯着袖口的那朵小红花,缓缓说道。
“我不能走,我爹我娘都不曾退步,我也不会逃避,山河破碎,身世沉浮,只能说我们韩家人,梅家人,宁家人,命该如此。”
燕无双见她神色坚定,不由摇了摇头:“你们家祖传的倔脾气吗。”
“大概吧。”宁汝姗不知为何,也跟着松了一口气,“我娘每年都不愿意喝药,谁劝也不听,确实很倔。”
“城中能上的人只剩下两千了,我可要好好安排一下。”燕无双摊开防御图,低声说道,“帮我把两位副将叫过来。”
“是。”宁汝姗行礼退下。
她刚一出门,就突然被人抱住大腿。
“娘。”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小声中也遮不住雀跃之色,“岁岁就知道娘在这里。”
宁汝姗低头,看着咧嘴傻笑的宁岁岁,皱了皱眉:“摔倒了。”
“不疼的。”宁岁岁大大咧咧地拍了拍膝盖,“不疼的。”
“长生呢?”
“去看姑姑了。”
“我带你包扎伤口。”宁汝姗蹲下/身,摸着她的小脸,小孩的皮肤因为缺水,变得有些粗糙,可她的瞳孔依旧明亮,整个人小小一只,就像春日花蕊里的嫩芽,生机勃勃。
宁岁岁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宁汝姗伸手要去抱她,却被宁岁岁躲了过去。
“娘累了,岁岁自己走。”
宁岁岁牵着她的手,因为宁汝姗没把她赶走,格外高兴,丝毫没看到宁汝姗不舍的目光。
“你怎么把她迷晕了。”程星卿看着软软倒在宁汝姗怀中的人,不赞同说道,“她醒来会生气的。”
“嗯,你跟着他们走吧。”
宁汝姗把宁岁岁递到程星卿怀中:“回去之后就断了那些联系吧,老程大夫年纪大了,好好照顾他。”
程星卿脸色微变。
“我问过冬青了,冬青说你是自己要求来的,我不管你想要做什么,但大错还未铸成之前收手还来得及。”
“我是来传消……”
“我看到白起了,他身上有药味,这里的药味。”宁汝姗直接打断他的话,疲惫说道,“程星卿,已经死太多人了,好好活着不好吗,你是个聪明人,从这趟浑水里出来吧,不要再死人了。”
“舅妈。”门口,传来长生颤抖的声音,“娘,娘说我们……”
宁汝姗目光一顿,狠狠闭上眼,不再去看宁岁岁:“走吧。”
“你呢?”程星卿呼吸加重。
“不走了。”宁汝姗低声说着,“当年临安我逃了,榷场我也走了,现在我不想走了,人这辈子一直逃也太难受了。”
“你在胡说什么,走,一起……”程星卿大惊,上前去抓她。
宁汝姗挣脱开他的手,向后退了一步,淡然说道:“直到现在我才知道我娘当年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想再躲躲藏藏了。
“你最该知道这个滋味的,若是应天破了,所有的一切也都结束了,若是应天活了下来,那所有的计划都成功了,不论如何,都是一个大喜事”
宁汝姗站在角落里,看着程星卿不可置信的脸色,最后落在眉心紧紧皱着的宁岁岁脸上:“就在我这里结束吧。”
—— ——
黑夜如约而至,大长公主精神矍铄,持剑站在最中央,背后是宴家大旗猎猎作响。
宴夫人穿着玄甲,站在战鼓前,目光落在那面巨大的牛皮大鼓上。
宁汝姗站在城门下,看着上面通红的火把,人影攒动,身形被火光拉长,落在空荡的大地上,带着最后一丝挣扎。
“哎,你看看没人会来救你们的。”城门外是纣行嚣张的声音,恶劣大笑着,“投降我还能留你们一个全尸,不然你们的下场就是襄阳的下场。”
“被我,挫、骨、扬、灰。”
燕无双冷淡地扫过纣行,嘴角微微挽起,并不搭理他,只是开始鼓舞士气。
“无耻无德之徒,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她声音不大,却足够安抚人心。
“众人随我拔剑。”
无双剑发出铮的一声,在烛光下熠熠生辉。
“你们现在不是为了应天府而战,是为了你们身后的家。”
城墙上的众人憔悴消瘦的脸在跳动烛火中越发显得坚毅。
“宁死不退一步。”
燕无双大喝一声。
“宁死不退一步!”
“宁死不退一步!”
所有将士都齐声大喊着,声如雷霆,气势如虹。
纣行脸色阴沉,阴狠骂道:“贱/人,给脸不要脸。”
“杀!”他手中的长槊打了转,冰冷的箭头在空中发出鹤鸣之声,一马当先冲了过去。
战火连天,惨叫连连,整个应天府好似都在晃动,铺天盖地的巨浪裹挟着孤零零的应天府在大海中剧烈地晃动,只等着一个大浪,就能把所有人倾覆。
源源不断有人被抬了下来,但也有更多的人顶了上去,甚至连十二三岁的小孩都走了上去。
“真的会有人来救我们吗?”宁汝姗给一个女子包扎伤口的时候,突然问道。
宁汝姗一愣,随后坚定点头:“会的。”
女子看着她,眼底泛泪:“我女儿才五岁,我还想看看她长大。”
“不会有事的。”宁汝姗低头,避开她的视线。
“西城门来人!”
“李将军战死!”
“南城门紧急!”
一道接着一道的急报在人群中逐渐传开,一种莫名的恐慌也在城中弥漫。
“不要乱!”宁汝姗站起来,咬牙大喊着,“想想家中亲人,相信殿下,相信……相信会有援军的。”
“没有人,十天了,没有人。”有人恐惧大喊着。
宁汝姗目光所到之处,所有人都避开视线,她大声说道:“所以就投降吗?我爹是襄阳主帅宁翌海,如果不反抗,襄阳是什么结果,今日应天只会比襄阳还要惨烈。”
“若是都是死,为什么不选择有尊严的方式!”
她掷地有声地说着。
“是的啊,一定会有人来救我的。”那个妇人小人说着,“不打一下,谁知道能不能撑到援军。”
“对,杀了这些畜生。”
“随我去杀/人。”
人群中的情绪被燃起,不少还能动的人都拿起武器去支援西南两个城门。
宁汝姗看着那些离开的人,只觉得呼吸窒息,莫名觉得难受,她甚至觉得恶心,觉得自己是编织一个谎言,送他们去/死。
可若是不这样,又能如何?
都是要死的。
纣行是抱着今日一定要破开应天府的觉醒,五万大军悉数而上,几乎是压城之势,势在必得。
冬青浑身是血,站在大长公主左侧,低声说道:“殿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走吧。”
燕无双一剑挥下爬上来的人,目光坚定冷毅。
“走了去哪!”燕无双冷冷说道,“应天一破,临安便是囊中之物。”
“他对我不仁,我却不能对百姓不义。”
飞溅起来的血溅染在脸颊上,血腥滚烫。
“本宫死,也要死在应天。”
燕无双眸光一愣,手中长剑一捅,一下两个人大魏士兵跌落下去。
“殿下说的是。”宁汝姗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冬青扭头,只见宁汝姗握着一根木棍走了上来,神色大惊。
“夫人怎么没……”
宁汝姗摇了摇头:“所有人都去支援了,我不想坐在下面等着……容祈可以忍辱负重,重新站起来,可我这次再退了,便再也起不来了。”
冬青发怔。
耳边是宴夫人的大鼓,一声接着一声,震得人耳膜发疼。
“杀,今天杀退了我们就赢了。”副将浑身是血,厉声大喝着。
“西城门要破了!”
“西城门要破了!”
报信的士兵背后中了一箭,撕心裂肺地大喊着,随后咣当一声倒在地上。
燕无双深吸一口气,一手握剑,一手拿过身后差点摔落的大旗,直接塞到宁汝姗手中,狠狠大喝一声:“不许退!杀!”
宴夫人闻言,重重地敲着大鼓,鼓声急促沉闷,声声敲在所有人心中。
城墙上到处都是杀红了眼的人,所有人都知道后面已经没有退路了,已经是死路一条了。
宁汝姗死死握着大旗,站在大长公主身侧,狠狠敲打着企图夺旗的人,牢牢握紧手中大旗。
旗不到,人不散。
就在此刻,大魏军内部突然乱了起来,所有攻城的人收到回撤的号声。
冬青停下动作,定睛一看,突然大喊道:“援军来了!愿君来了!”
“有人!有人!”
只见大魏后方突然乱了起来,军队像是被一把刀一样分开,人群中有一人手持大刀,所到之处,血肉横飞。
“是世子!”冬青大喊。
“援军来了!”
“安定军来了!”
人群中是一阵接着一阵的欢呼声。
安定军上的白虎旗帜被高高举起,在黑夜中要清晰可见,就这样突兀又如天降般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宁汝姗死死盯着那道如入无人之地的身影,突然红了眼眶。
——他来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