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战争结束
可能是头顶的皇帝陛下本身就是个性格不靠谱的, 导致姜国的官员们一个个对于收拾烂摊子这种事情都十分之拿手,而能够被朝廷千挑万选选中安置在边境的官员,更是其中翘楚。
秦门派去送信的兵按照秦门的要求, 在向边境县衙的县太爷汇报完了战况后二话不说就把人打晕掳了过来, 连带着师爷和衙差通通打包,等一群人醒过来之后人已经到了军营,见到外面是战败被俘的战俘,军营不远处是失去了头领手足无措的夷国百姓和奴隶,当县太爷的年轻官员先是叹了口气,冲着前来问好的秦门一顿猛敲:
“你要本官来代管下此处你只说呀!好歹让本官把县城的事儿给安排好, 就这么大咧咧把本官掳来,若是我县生乱, 本官看你怎么办!”
秦门连连讨饶, 认错认得十分之快, 那位县令在喷了秦门一炷香之后也累了,盘腿坐着缓了缓,然后便撸起袖子开始处理起秦门给他的这个烂摊子了。
先是写了封折子向朝廷和上官道明自己前来的内情希望他们恩准自己在夷国便宜行事(其实就是在给莽撞的秦关之擦屁股),然后又让秦门快些派人把他家师爷送回去坐镇县城顺带再送几封奏折, 而他自己则抓着秦门一起陪他带他到夷国的这个由各个部落组成的城里转了两圈,沉吟一番,很快就定下了稳定民心的方针——
互市。
简单来讲, 就是硬逼着这群吓傻了的夷国人来和他们姜国边境的小县城做买卖。
先指挥所有人把城里的动产, 包括那群有钱的战俘家里的, 都拿出来,连羊都不放过全部赶来,县太爷绕了两圈,选出里面比较珍贵讲道理要上交给国家的, 其余的则让衙差看着分给了城里所有的自由人。
是的,自由人。
姜国不讲奴隶制,姜国的衙差分东西只看脸,不看身份,好看的人多分点,不好看的少分点,长得好看的奴隶拿到一车的东西自己有点懵,长得丑的据说在部落里地位比较高的族人更懵,但姜国的县太爷并没什么工夫来听他们解释自己的身份,姜国的军队更是时时刻刻盯着他们。
一群人忍了。
反正都是白拿的,万一反对了这些白拿的东西又都被收回去了怎么办?
然后在得知要开互市,并且县太爷还直接宣读了互市上姜国会卖出和收购的产品之后,手上突然间有了大笔财产的夷国人脑子活络起来了,他们开始讨论,他们开始走街串巷,为了能更好的活着,他们开始筹划自己要买哪些东西,又要卖那些东西,要不要组个团,又或者去借点钱,这时候谁还记得在战俘营被管着的他们部落的领头人和身居高位的贵族们呢?
要是他们出来了,恢复了原来的身份,看到家里的财产出现在他们这群平民和奴隶的手上,睚眦必报的他们会怎么做?〔铱驊〕
而他们扪心自问,在见识过这么多属于自己可以由自己分配的财富之后,他们又真的会心甘情愿把这些财物再物归原主吗?
……突然之间好希望姜国把人都带走不要让他们都回来哦!
不是说他们会到姜国都城去过好日子吗?
那这些东西他们也用不着了呀!
等到第一波互市开启,姜国边境的百姓和夷国百姓头一次在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情况下面对面沟通谈买卖,双方都被对方给出的便宜价给惊呆了,然后就像火速进入蜜月期的小夫妻一样打得火热。
等夷国的百姓带着姜国的产品满载而归的时候,他们同样也第一次有了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
“我,我下次想买点茶叶……据说姜国的茶叶可以治头风,我娘已经得病好久了……”
“我女儿要嫁人了,要给她买点布做新衣裳……家里的羊得好好养,羊毛可以换布匹……”
“我听那些姜人说,以后这种互市每个月都会有一次……”
短短几天工夫,没有牺牲一个人的性命,原本躁动不安的夷国投降的百姓和奴隶们就平稳了下来,快速适应了他们的新身份,并且为自己找到了新的目标,这一系列操作看得秦门目瞪口呆。
刚投降的百姓最担心的就是遭到受降国家的欺辱和不公平的安排,边境县城的这位县太爷干脆不动用官方势力,引导这群百姓自发地去思考和筹谋,反而把最难控制也最难解决的这群人给撸顺了毛。
解决了最容易暴乱和最难控制的夷国百姓,转头就是要处理如今被关押在战俘营中的夷国部落首领和贵族们,而县太爷对这群人的处理态度就是——不处理。
不仅是不处理,秦门还睁大了眼睛看到他把军师上交上来的每日军队开销账单里有关战俘的那块给削减得令人闻之落泪。
原本的一日两餐被削减成了两日一餐。
原本的干饭变成了粥。
原本安排的肉更是全给替换成了烂菜叶子。
秦门:……这算不算是虐待战俘?
边境的县太爷在这时候露出了“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表情不屑道:“饿了就没有力气,没力气就打不过咱们的兵,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半的兵力去看守他们,此难道不是件好事么?”
“再过个几天让他们在军营里干干苦力,分配点馒头啊肉啊,这样,就能看出这群人里面谁才是我们需要注意的,而夷国上层的文化又究竟是怎样的的了。”
秦门咽了咽口水,感觉自己得意洋洋的现代智商放在这位县太爷面前走不过一个回合。
县太爷说完自己的用意,又瞬间脸色变得鄙夷和仇视:“两国边境的百姓是无辜的,但这群在战俘营里的人可不是!能留他们一命,已是本官仁慈,若本官再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们,等过几天回县城,本官要如何面对那些失了亲人的县城百姓?”
回想起自己当时在都城为了征兵宣传查到的有关姜夷两国边境发生的种种悲剧,秦门没有再开口。
找到了专业人士,秦门就没有再管过战俘和夷国战败地区百姓的事情,毕竟说到底自己身上的是个军职不是个文职,在军营里所有有名有姓的将军都冲到前线领兵打仗的情况下,秦门作为唯一留守后方且级别最高的长官,他必须要坐镇后方——
源源不断送到战场的粮草,
陆陆续续返回后方的伤兵,
随着伤兵一起押解回来的战俘,
以及一直在酝酿中的只等前线胜利就搭舞台办联欢会的文工团。
姜国酝酿这场战争酝酿了将近一年,一接到秦门发来的战报和求救信,朝廷果断拍板把他们早就挑选好的去夷地(夷国如果灭了就是地了)的官员们打包、连带着选好的衙差和师爷一起快马加鞭送到秦门的手里——
真·打包送到秦门的手里。
听到这个消息的暂管夷地的边境县太爷面容有点扭曲……总感觉这操作这套路有点耳熟啊呵呵。
虽然输送人才的方式不靠谱,但送过来的人才还是很靠谱的,一群未来夷地的官员们一个接一个醒过来,显然已经适应了自家皇帝陛下和朝廷骚操作的他们没多说什么,带着自己的团队围着秦门作为军事将领(是的,文工团团长在这种情况下也算个不大不小的将领了)提供的夷地地图,开始排排坐分果果,商讨夷地治理的大计。
毕竟秦门从边境借来的县太爷只是暂代,做的是维稳工作,真正治理这片土地的还得要看他们。
秦门送走边境的县官之后,回过头来凑热闹听了一耳朵这群读书人“开会”,读作开会,写作吵架,一群人引经据典,从整个夷地应该要以什么依据做行政区域划分开始,到夷地的百姓该以何为生,吵得秦门脑袋都大了,弓背收腰装孙子一般躲了出去……
有这点时间他还不如去给公主殿下写信联络感情!
姜夷之战正打得快速且热火朝天。
挂帅的大将军和其他厚着脸皮蹭仗打的老将军们本就期待着能打一场让他们爽出一身汗的仗,而夷国这个地方,多数地势平坦,少数有山丘和城墙,非常适合行军,且夷国的军队以骑兵为主,四肢发达,但是打仗不爱用脑,将军带着谋士随便用个计谋对面的夷国兵一定上钩,一钩一个准——
这就跟下象棋一样,你每次布置好的陷阱,对手都十分听话地跳了进去,你每次期待对方做出的反应,人家就那么恰好地能做出。
于是一场场战役下来,几乎每一场都是用计谋成功以少胜多的战斗,打得姜国的军队士气一次比一次高涨,呐喊声一次比一次响,爽到不要不要的。
据说他们接下来这一战打算试试“空城计+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组合套装连环计,把秦门听得心里痒痒的,公器私用,特地把文工团里文笔最好的两个编剧快马加鞭送到前线去充当战地记者。
“到时候送回来的报道先给报社用,再写成各种说书段子,最后再影视化一下到大剧院排成话剧,可以再搞一个为了庆祝此战胜利的大型娱乐活动……”在文工团团长和晋江文学城大老板两种身份之间无缝切换的秦门如是说。
等到姜国的军队攻破夷国皇城,成功掳了夷国的王一路押送返回营地的时候,秦门已经把文工团带出来且已经排练了好几波文艺汇演了。
战争胜利得意料之中,但夷地的治理却没有像朝廷一开始设想的那么简单。
夷地的百姓没有姜国百姓那么精明,因为留下来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和奴隶,易驱使,所以一开始大家治理各地都很容易上手,但接下来想要移风易俗、改变夷地这些老百姓的某些想法,让他们不要有这种奇奇怪怪的等级观念并且鼓励念书却很困难。
“因为他们信教!”某年轻官员愤愤不平。
“教义上说,他们之所以投胎成了个普通百姓当了奴隶,是上辈子造的孽,所以这辈子他们只能当个普通百姓或者奴隶,老老实实为首领干活赎罪,下辈子才能投个好胎……个屁!”某灰头土脸的官员忍不住爆粗口。
“老子若是信这玩意儿,还读个屁书考个屁功名,一辈子在家种田得了!”
“若这一套有用,我姜国又如何能建立?”
一群人声讨了一番这种诡异理论,然后很快就忍不住哀叹。
“虽然咱们不信,但架不住他们信啊……”
“我自己掏钱从商人那里买来的粮种,据说只要种下去,有土有水就能长出果实来,这群人死活不种!非说什么圣父说的,他们的地只能长出草,他们此生的使命就是放羊放牛养马,然后献给蒸神。”
“你这算好的了!某好不容易在辖区内找到了盐沼,想要圈起来煮盐,今天把台子搭起来,夜里他们就给某砸毁了,非说此地是圣父指定未来要建神庙的地方……”
“唉……”
“唉……”
“据说,有不少圣父如今就被关在战俘营里……”
“幸好这些圣父一直都说他只是灵魂落到了这具肉体上,以后等这具肉体老了不能用了灵魂就会再出来,所以老的圣父进了战俘营不见了,新的圣父立刻就冒了出来说圣父的灵魂到了他们的身上……”
“他们也算自己害了自己了。”
可关于夷地百姓的信仰问题依旧是个大问题。
“更重要的是,那些战俘以后都是要迁到姜国都城的,万一他们的蒸神有姜国的百姓信了被他们利用……”
一群官员一个个脸色都不好看了。
夷地如今的情况,他们是绝不想在都城看到的,若真如此,哪怕拼着会让夷地百姓起暴乱的可能,他们不得不考虑要让这群战俘。
旁听这次会议的秦门听到这里有点懵。
“不是,怎么的就开始讨论要怎么暗杀战俘营的这群人了?”
见识过宗教信仰的力量有多可怕的官员们心事重重,一脸严肃,打算给秦门科普科普这个新宗教的危害。
秦门挠挠头:“不是,你们这么搞,是不相信我晋江文学城的本事么?”
“诸位都不信这些,都城的百姓自然也如此,更何况为何要信一个什么都不存在也无法证明的蒸神?有这点时间,去大剧院门口拉个票,为自己的爱豆加油打气不好吗?”
“追一个虚无的蒸神?”
秦门忍不住发出现代言论:“是爱豆不好看,还是连续剧不好追?”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