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拆伙&员工宿舍
给秦门发奖励的是端王, 他是在秦门一行人抵达都城后的第五天夜里悄悄拜访的秦家。
没错,就是在夜里。
没错,就是悄悄的。
诚然, 平定安城的叛乱, 秦门出力不小。虽然打仗他没做什么,但事后安定安城百姓的人心,让他们快速接纳朝廷,这些功劳却全都有秦门的一份。
但是!这种引导舆论走向、愚弄百姓的做法,放在这个世道那是“旁门左道”,是不被主流所接受的。
没见秦门当时给圣人推销“以报纸主导舆论”都要屏退左右、悄悄进行吗?
没看到圣人想要让秦门去主导一下安城的舆论, 打个舆论战,都只能借助太子的手往他侄子给秦门的私人信件里夹带私货吗?
没看到明明整个朝廷都知道秦门在这场叛乱中出了多少力, 但真正对外宣传的时候还是只宣传了冯大将军吗?
所以即使朝廷和圣人对秦门的贡献心知肚明, 他们要给奖励也只能悄悄的给, 能给的东西也不可能是秦门设想的什么爵位啊官职啊这种上得了台面的,而是……
端王郑重地从怀里掏出了一叠地契放在桌子上,然后挪到了秦门的面前。
秦门郑重地表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心里鬼哭狼嚎假装毫不在意地把那一叠地契拿到手里,然后仔细看了眼上面的地段和面积, 然后就发现了问题——
首先,朝廷给他的这一叠地契所囊括的土地面积格外之大,并且相互之间靠拢, 都是连续的, 仔细看看背面的地图……朝廷居然给了他一整条街的地契!
疯了吗这是?!
然而还没等秦门高兴呢, 他又看了眼这些地契所指代的土地地址……在城外。
城外?!
城外的土地有个屁用?!
城外的土地本来就是无主的,只要距离城墙达多少的距离,就可以随便在那里造房子建村子,多少围绕着都城存在的村庄就是这么来的, 他如果真的要在城外安家,哪里还用得着朝廷送他地契?!
他自己想怎么围就怎么围!
朝廷这么神来之笔,弄得秦门差点都想骂人了,哪知此时的端王给他抛出了一个惊天大雷——
“圣人已经决定要扩城了。”
端王说这句话的时候神情很平静。
“这些地契所在的土地,在扩城之后就将属于都城城内的土地,大郎此刻看到的这些街道和道路地图,都是工部已经设计好的等扩城后整个城的布局图。”
换句话说,这些土地虽然现在是在城外,但过不了多久这些土地就会被朝廷划拨到城内了!到时候工部会派人在这些地方重新修新的路,划分新的区域和街道,而秦门手里的这一叠地契,就是其中一条偏短的街的两边所有土地的地契!
这些地契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秦门可以自由地在属于自己的这片土地上造房子!还可以把这些房子卖给其他人!
秦门一下子就激动了!
他其实一直是想要自己买地自己造房子的,这样不仅从成本上来讲更省钱,而且还能自己决定房子几室几厅、哪里是窗户哪里是厕所,更加自由,舒适度也更高。
然而都城的土地比房子还要难买,有价无市,哪怕是一块巴掌大的地方也已经有人占了,要买地,唯有连带着土地上的房子一起买了才行,这才逼得他不得不买房子。
但是现在!
一切都变了!
安城一事,朝廷以土地相酬,他有了自己的地,还是整整一条街的!哪怕这条街偏离市中心,那也是在都城内啊!
只要等朝廷把扩城的消息传开来,这些原本在都城外的土地就会全部归朝廷户部所有,成为可以被流通买卖的商品,而接下来,秦门不论是自己在上面造房子也好,还是把这些土地换做钱也好,都大有可为。
秦门已然觉得这份酬劳很够了,他在安城这件事情上其实也没什么损失,相反还赚了不少,虽然一开始担着“有可能一进去小命不保”的风险,但实际上他在安城过得挺好的,没饿着没冻着,他徒弟还在那里找到了自己未来的伴侣(……),可显然眼前的端王并不是这么想的。
处在政治权利中心的端王显然觉得秦门在安城这件事情上做得很好,更知道如果未来遇到类似的事情,朝廷还是会需要此人来帮忙,如此重要的人物,朝廷却用一堆钱(在他看来土地就是钱)来打发……
端王觉得心虚。
以往朝廷求人办事都是给官职给爵位的,结果到了秦门这里,人家干的活比那些人重要的多,还冒着生命危险,得到的却还不如那些人……
端王觉得愧疚。
一愧疚,他看对面这位也算是他儿子好友的少年郎面无表情地收了这叠地契,就脑补对面的少年郎内心一定是委屈巴巴的,他如此为国为民为他们皇室,却遭到如此对待……
端王一时心软,对着对面那个比自家儿子也就大了没几岁的秦门道:
“大郎还想要什么?可以和本王说,本王尽自己所能为大郎做到。”
秦门一听这意思是说他还可以要点别的东西吗?
顿时来了劲儿了!
他思索片刻,然后开了口:“……”
……
……
新年前的一个月,在整个都城百姓都开始忙着置办年货的时候,朝廷突然间扔下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扩城?!”
“都城要扩城了!”
“……要修新的路,要把周围这一圈,包括三个村子都纳进来呢……”
“城门口张贴着未来都城的布局图呢!快去看看哪里有空地,咱们家还有多少钱?”
“去什么城外?掏钱买份《齐天周报》就行了,今天早上周报工部那个版面画了图了!”
“……”
都城的百姓们都被这个消息给惊住了,然后开始私下打听扩城的事情,包括扩城要扩多大?会新修哪些路?哪些地能买?他们能从里面得到些什么?朝廷会不会征丁?
扩城这件事,放在这个时代其实是一件大事,它意味着整个城市的城墙都要往外挪,要修建新的道路、盖新的房子、并接纳更多的人口来填充这些曾经是荒地的地方,又要花钱又要很多人来做事,总之就是很麻烦。
可即使如此,都城的百姓却对朝廷的这个决定没什么异议——
因为都城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
多到城里已经住不下了!
试想一下,都城原本作为上一个国家盛国的首都,其他地方也许被前朝祸害得不轻,但天子脚下,王城内外,百姓的数量总还是要比其他地方多的。
等到后来姜朝替代了前朝,新任泥腿子皇帝十分警惕官员乱政,但对于曾经与自己处在统一阶级的百姓却是格外优待,十多年来赋税不加,每逢灾年还各种优惠政策,以至于这十多年来都城本地的百姓放开了肚皮生孩子,外地的百姓更是一个劲儿地想要进来!
再加上三番两次各地遭灾,灾民们大量涌入城内……
整个都城人口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经饱和了,这两年,都城的百姓一直受着人口太多的困扰。没看见当初科举年,不少从外地来都城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在城里转悠了几圈也没能找到住的地方,最终逼不得已住到郊外的寺庙和道观里去了么?
所以比起朝廷可能为了扩城增加赋税、可能会要雇人去修新的城墙,他们更希望他们的孩子未来成家了可以住得宽敞点,都城的房价和租金都能再降一点儿。
朝廷在年前确定了扩城要做的各种事情,包括要修哪几条路、哪些街道哪些土地是可以买卖的,哪些是朝廷要自己留做他用的,以及年后要雇佣多少的劳动力,每个人的薪资又是多少之类的。
都城的百姓们则坚持着每周买《齐天周报》,全家人讨论过完年后家里的劳动力是在城里工作还是去朝廷那里兼职赚钱,以及买地买房等各种大举措,为此争吵不休。
而就在都城的百姓都在为了年后要开始的扩城做各自准备的同时,晋江文学城新一次的会议上,秦门拿出扩建后的都城图纸,用毛笔蘸上红色墨水,圈出了一块地方并表示——
“我已经把这块地方买下来了,这里以后就都是我们晋江文学城的!”
朝廷和秦门之间的私底下的关系和交易是不能宣之于口的,两边统一口径,咬死说是秦门自己出钱走端王的关系到户部买的地,至于为什么买了那么多地却没有问账上要一分钱……
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又有地了!
这块地明显就要比他们现在所拥有的那个大剧院大得多!
果不其然,会上晋江文学城的骨干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振奋!这是一笔巨大的财产,用得好,晋江文学城就能再更上一层楼,他们的工资也能更上一层楼。
一群人看着那块被涂得红彤彤的地方,激动得两只手紧握成拳。
那是一整条街啊!
一整条街!
秦门站在这张放大版的地图前,用另一支更细的毛笔蘸了其他颜色的墨水,开始说着自己对这块区域接下来的规划。
朝廷给秦门派发的这块土地地理位置并不是很好,首先它整体靠近未来的城墙,其次它距离城门又很远,简单来讲就是可以预料得到,到时候房子在那里造好,街上不会有什么人。
比起店铺,这里显然更像是一块僻静的住宅区。
“所以我打算用其中一半的土地,来换几间西街的店铺和房子。”
秦门说着,就把红色区域的一半给划拉掉了。
都城有几条著名的商业街,其中有一条叫东街,一条叫西街。
东街多酒楼餐饮,方氏菜馆和晋江如今买下的大剧院就在东街上,这条街是整个都城最热闹的也是地理位置最好的一条街,西街则略显萧条,街上的店铺也比较杂,晋江文学城总部开在这条街上。
而秦门的打算,就是用他手里一半的土地,来换西街尽量多的商铺,因为他想趁着这个机会对晋江文学城做一个变动——
“我打算把每一个部门都分开,每个部门拥有自己独立的账册和独立的小金库,人员不再混编,各自有各自的招人主权。”
简单来讲,晋江文学城原先就相当于一个公司,然后下面有艺人部、报社、杂志社、出版社、旅行社等各大部门,而现在,秦门要做的就是把晋江文学城当做总公司,然后把各大部门挪出去,让他们成为不同类型的分公司。
秦门这么做当然有他自己的想法。
“之前因为各部门业务都不熟练,再加上咱们家当少,挤在一间屋子里干活也没什么大问题,可是如今一切不一样了。”
秦门说到这里,视线看向了座位上各部门的骨干精英了。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每个部门都已经有了独立的赚钱能力,你们都有自己固定的班子,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来施展手脚……晋江文学城还是太小了,这才要把大家分出去,让诸位能够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更深层次的原因秦门并没有当着大家的面说,那就是他已经隐隐感觉到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有些龃龉了。
比如说各部门之间招人和人才调用上问题就很大。
别的不说,就说报社现在的元老编辑当初其实是杂志社的编辑,再比如报社之前趁着科举年新招进来的实习生,现在又有很大一部分人实习期结束后去杂志社工作了,千辛万苦培养出的人最后去了另一个部门干活,要是你你心底能好受?
还有旅行社和艺人部,旅行社也有不少导游是从艺人部转来的,两家之间现在看着亲如一家,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
再说出版社……
出版社这方面的问题更严重,人手是报社和杂志社漏出来的,签约作者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没有表演天赋的说书人,并且没有自己独立的发行和宣传渠道,多年销量垫底,以至于副社长开会时常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
以前秦门和他的徒弟们都在都城看家,一直控制着这方面的问题,作为领导没有意见,下属当然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可谁让他们“离家出走”了快两年呢?
原本需要他们照料的婴儿长大成人,之前的小打小闹酝酿下去就会成为灾祸,分是一定,现在分,大家还是好的合作伙伴,以后分,那就不一定了。
果不其然,在听到“分家”的消息后,众人除了一开始有些小别扭,倒是很快就选择了接受,并且开始商讨起家里这些“家当”要怎么分的事情。
艺人部的地盘就是东街已经建造好的大剧院了,第一任分公司总裁是小五,他会带走所有的说书人和招来的演员、歌手,其中就包括老二和老三。
报社有自己的编辑和记者,旅行社也有自己的地接导游和旅行团保安厨娘之类的,都算是权属比较好划分的。
唯一复杂一点的就是杂志社和出版社之前都是共用的签约作者,双方现在必须掰扯清楚哪些是杂志社的签约作者,哪些是出版社的,最后还是秦门做主,把所有写小说和有过出版经历的都塞到了出版社,把经常在杂志上写稿的塞进了杂志社。
人员划拨完,再是资金的分配。
秦门想给这些分公司走的是股份制,作为总公司,秦门在每个分公司都占四成的股份,剩下的六成则由分公司的员工和领导划分,钱这方面的事情想要掰扯清楚可比人员这块难多了,所幸真的要拆伙起码也要过完年,到那时时间会让大家把一切都拆清楚的。
而在说明完这地图上已经被划掉的那一部分红色土地的用处之后,大家的目光又聚焦到了剩下的那一半上。
之前那一半的土地被换成了西街的商铺,那剩下的一半呢?
要换成什么?
“剩下的一半我们用来造房子。”秦门说。
“我们造员工宿舍。”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