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古代娱乐圈大佬 > 第76章 话剧

第76章 话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安城称王的反贼头头在山上被雷给劈死了!

    这条消息随着冯大将军风光带着自己的大军并押送叛党一起进入安城, 惊呆了安城上上下下的百姓。

    古代社会的百姓都信奉什么“以德配天”,他们坚定的认为老天爷是有意识的,看得见人间百态, 会惩罚作恶的人, 奖励善良的人。

    所以当反贼被老天爷一个雷给劈死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老天爷生气了”,然后再联想到的就是“前任知府一伙人必定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才遭到了天打雷劈”,最后一秒的想法就瞬间变成了——

    所以前任知府当初必定是骗他们的!

    晋江文学城那个演出的都是真相!

    所以那群他们眼中曾经的恩公真的都是大猪蹄子!

    上天的这一道雷成了一个百姓眼中的“石锤”,彻底地改变了安城百姓心目中对朝廷和前任安城知府的看法,调转了安城整体的舆论风向, 让安城的百姓立刻摒弃了这群“被上苍惩罚”的乱党,转而投向了朝廷的怀抱, 又一次抱紧了之前新任知府派发给他们的粮食。

    ……

    同一时间收到消息, 并且还得到了冯大将军的幕僚亲自进行战况解说待遇的秦门整个人则很懵逼。

    前几天冯大将军还传了口信说敌人太狡猾, 让他们做好其中会有安城百姓被误杀误伤的准备,迎接安城百姓的新一轮的暴击,结果不过是下了一场雷阵雨,事情就结束了?

    秦门联想到他还没来到安城的时候, 那一发来自“当红歌手”许威的乌鸦嘴……

    虽然听完了将军幕僚的描述之后,秦门很清楚这位“山大王”之所以会被雷劈完全是他作死大晚上跑到山顶大树下,为了第二天与朝廷军队的开战搞祭祀、还弄行为艺术, 在自己头顶插了根金属棍充当了“避雷针”的缘故……

    ……在这种充足条件下遭雷劈那是完全符合科学依据的作死, 试问老天爷不劈你劈谁?

    但即便如此, 秦门还是不得不感叹——自家“当红炸子鸡”的乌鸦嘴技能触发果然是百发百中啊,惹不起惹不起,果然惹了谁也不能惹他!

    惹别人顶多被打击报复,惹了他说不定就成了下一个被“天打雷劈渡劫失败”的样本遗臭万年呢!

    为什么说遗臭万年呢?

    ……因为此刻的秦门就在联合知府(政方)和冯大将军派来的幕僚(军方)一起商讨怎么让那个死去的前朝小世子遗臭万年的事情_(:з」∠)_

    说是商讨, 其实就是秦门在知会军政两家配合他接下来的工作。

    毕竟论安置地方百姓和打仗他是外行,但这种收拾“圈内小婊砸”、控制舆论导向、洗白手底下的明星(朝廷)、爆竞争对手(反贼)黑料的事情,秦门觉得,作为这个时代娱乐文化的中心人物,舍他其谁啊!

    爆竞争对手黑料这件事情,放在娱乐圈里是屡见不鲜的,毕竟这个圈子资源有限,今天你拿到了这个电视剧男主角的名额,就意味着好多人就失去了一个出名的机会,他得了这个奖,其他的候选人就没机会了,为了争抢资源,这种时候当然就要无所不用其极了!

    甚至事后为怕对手报复,有的公司做得过一点,直接逼得人家退圈或者打压个好几年让人家接不到像样的工作都是有的。

    当然,像秦门这种混迹粉丝内部的,从来没完全参与过他们公司组织的这种狙击战……但架不住他“粉”过的某一位明星被其他公司这么打压过啊!

    当时他带领着一群粉丝,为了反驳那些对手播撒出去的黑料不知道做了多少的功课,对于对家那套路他熟得很啊!

    再把目光聚焦到现在他生活的古代,虽然没有娱乐圈,但实际上朝廷与前朝之间不也一样在争夺民间的口碑吗?

    怀念前朝这件事,在任何朝代都是有市场的,总有过得不如意的人把自己的苦难转移到朝廷上面,然后怀念其实也没给他带来过好生活的前朝。

    而这就会导致有不少居心叵测的人,打着反对现在的朝廷复辟前面朝廷的旗号谋求一己私利——

    比如说建立个新王朝什么的。

    安城的暴动不过是第一波,如果不处理得好,接下来各路牛鬼蛇神就都要借着前朝的名义露头了。

    朝廷知道,秦门也知道。

    如今安城的叛乱因老天爷一个雷平定,正是舆论对朝廷最亲和、对前朝最仇视的阶段,敌方实力最弱、己方实力最强!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晋江文学城还有朝廷的股份在呢,秦门本人和现在这个朝廷的皇室关系也很好,更能够看出,起码两代之内这个朝廷的统治者都是愿意为百姓做实事有理想有抱负的,既如此,他不趁着对手“病”要他命,难道还要给他来个“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而秦门要做的就是把前朝的皇室给钉到耻辱柱上!

    他要给全城、乃至全国的百姓一个深刻的印象——

    前朝的日子都是苦日子,前朝是个被老天爷摈弃的朝代,如果有谁号召大家恢复前朝的生活,这个人就是叛徒!这个人就是坏蛋!这个人就是见不得他们这群小老百姓过好日子!祖宗十八代都要被骂出来!

    为此,秦门决定要排一出戏!

    这出戏就专门演安城的故事,突出强调在前朝统治下安城的痛苦和贫穷,以及在朝廷治理下的好!秦门对此已经有了一个简单的想法,只等回去动笔,他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出剧本。

    除此以外,《齐天周报》要详细报道这次战争情况,多带领老百姓忆当年,《雅俗》要给冯大将军以及安城的普通百姓做一次甚至多次的专访,他还打算压着许威让他写个安城的歌曲,再让他家在负责旅行社路线规划的小四把龙伏山当做一个景点——

    不论到安城选择哪条路线,都必须去龙伏山上看那棵和反贼头头一起被劈的树!并听导游介绍整个故事剧情!

    还不能忘了说书人和签约作者的戏份!

    秦门把自己那份有关如何提高百姓心目中对朝廷的爱戴和对前朝厌恶的计划说给知府大人和将军幕僚听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在他们这两个古代人眼里一定是个天才!

    如此先进的现代化的黑人套路,你们这群落后的古代人一定看得眼珠子都要爆出来的吧?

    许久不曾记起自己还有个某点人生赢家梦的秦门一时间又想起了他在现代看的那些升级流小说、穿越小说,只觉自己干得太厉害了!完全复制了人家男主角的套路!

    想想小说里的男主角,随便几句话就让别人赞叹不已,秦门觉得自己也可以!

    所以还不快快拜倒在他秦关之的长袍之下!

    秦门觉得自己终于为现代人争了一回光,结果下一秒就遭到了现场两位他眼中刻板的古代人的打脸——

    “没想到关之居然读过管圣人的书,还将这些融会贯通,果真英雄出少年!”

    “此类方法似是当年周对商的做法,关之兄怕是对史书也颇有研究啊!老朽佩服!”

    秦门:“……”

    你们说的啥?

    管圣人是什么鬼?!

    什么周对商?!

    两位读书人说的那几个人物他是一个不认识,但他算是听出来了,合着这种从舆论上打击敌人的方法不是现代的先进知识,而是古代人玩儿剩下的东西?

    古代人都那么赶潮流的吗?!

    那么早就学会了爆对手黑料还有花式黑人了吗?!

    秦门整个人有些懵逼。

    他觉得回到都城他得好好念书好好学习了。

    虽然过程上的挫折让秦门的心理受到了打击,但当天的会晤从结果上来看是很顺利的,政方和军方都答应了配合秦门的计划,并对他的计划表示高度的赞赏。

    秦门也压下心中的懵逼,开始就自己新一轮的计划,把联欢会的事情交给已经能够独立举办一场演出的小五,自己则闭关潜心写起了剧本,踌躇满志打算大干一场。

    ……

    ……

    整个安城在新任知府的治理下产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衙门里被挖出来的上一任知府的民脂民膏被现任知府按照自己的一套计算公式按量分给了百姓——

    虽然朝廷的动作已经足够快了,但粮食发到百姓手里的时候还是让他们错过了最佳的播种时期,这年的粮食产量怕是不会有多少了,在未来自家没有种粮食的一段日子里,安城的百姓需要用钱到粮铺用这些钱换取足够全家人吃饱的粮食。

    与此同时,一直被前任知府封闭隔绝的“内陆孤岛”安城也终于在万众期待下打开了城门。

    现任知府致信给周边城市的县令、知府,希望他们能通融,其治下如有亲人在安城的当地百姓,请允许他们到安城探亲,抚慰安城百姓十多年没见外来人(秦门等人不算)的惊慌。

    并且,他特地请示了朝廷,主动降低城门税以吸引这些年来不曾来到安城的商人们带着自己的货到安城做买卖,丰富安城市场、增加当地人口;

    他亲自带领衙门众人张贴告示、招纳人手,寻找能够修缮城门城墙清扫道路的百姓,以工代赈,增加百姓们的小金库,让他们有钱能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就这样一步一步按照自己还没入安城就设定好的计划来实施,安城百姓的生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得到了改善。

    安城的百姓已经连续十天每天都吃得上饭了,一天三顿,两顿干的一顿粥,原本僻静的街道上全是熊孩子和家长震天的吼声——

    在吃饱了饭之后孩子们终于有力气捣蛋了,今天拆了自家的被子,明天联合小伙伴凑了零花钱到外省人开的商铺买了小的爆竹,专门点燃了丢到讨厌人的家后门吓他们,后天拿了娘亲为他们炒的米花一蹦一跳地跑到菜市口看晋江文学城的一帮人表演节目,生活过得开心到不行。

    小孩子们开心了,大人们当然也开心了,但他们的开心是带着些忧虑的,即使朝廷对他们再好,他们如今也想明白了许多之前没想过的事情,但有一个事实是不变的,就是安城几乎全城百姓的家里都有人参与了叛乱,同为乱党,而乱党,那是要灭九族的大罪啊!

    哪怕朝廷的大将军在攻下龙伏山之后并没有把安城这些男人给抓走,还允许他们跟着大队回家,仿佛什么事儿都没有似的,可万一呢?

    万一朝廷追究起来,他们这群人可怎么办?

    他们的家可怎么办?

    惶惶不可终日了小半个月,连去看晋江文学城的演出时都精神恍惚了。

    一群人仰头看着戏台之上,各路人马唱着在朝廷治下的百姓过得有多么的幸福,低头看看自己现在身上穿的由知府大人发下来的以前连新年都不敢买的衣料子,转头身边无忧无虑的孩子,心里那个悔啊,那个恨啊!

    他们后悔自己怎么连前任知府那么点小把戏都看不穿,连累得如今一家老小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不知能不能活到明天,他们恨啊,恨自己错把吃肉的豺狼当报恩的狐狸,当初怎么就那么傻啊!

    如今的他们只希望朝廷和知府大人能忘记他们犯下的蠢事和过错,或者就算想起来,也能够只杀一人而非全家。

    为此,他们也愿意粉饰太平,假装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一样,不主动和任何人提这件事,然后把更多的情绪宣泄在联欢会的演出呐喊和每日的讨论会上。

    就这样抱着这种莫名的焦虑又过了三四天,安城的百姓突然间发现,他们每天早上都要准时来看的晋江文学城联欢早会不见了!

    戏台还在那里,但上面站着的不再是演员,而是一些敲敲打打的木匠师傅,原本大家熟悉的老面孔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生面孔。

    这是发生什么了?

    他们如今就指望着看这联欢会来安定自己的心了,看着这演出里朝廷如此温柔地对待治下百姓,他们就能有勇气相信朝廷也一定会宽恕他们的,如今联欢会不办了,一群人都疯了。

    他们无视了台上的木匠,陷入恐慌之中——

    联欢会不办了,是不是菜市口知府大人要用,不让办联欢会了?

    这菜市口不办联欢会能干嘛?

    一群人立刻联想到了菜市口本身的用途,然后全家人紧紧抱在一起哭泣。

    妈耶,知府大人要清算了,他们要洗干净脖子等着了呜呜呜……

    然而很快他们就发现,是自己想太多。

    晋江文学城的联欢会不办,不是因为不让办了,而是因为演员们都被叫走去排戏了,而新来的这些生面孔则是到安城来建晋江文学城分社的。

    “排戏?”被大家推搡着前来打听消息的金琳睁大眼睛听着她的小五哥和她透露的内幕。

    “对,排戏,我师父写了一出戏,打算这几天选演员,等排好了就上戏台子表演!”

    金琳一听来了劲儿了。

    对于戏剧,其实百姓们都是不陌生的,不是说他们都看过,但他们都知道大户人家有这种娱乐爱好,专门喜欢养些戏子听他们唱戏,如今晋江文学城居然要让安城的老百姓们一起看戏,这就跟让一个从小只吃过咸菜配粥的村民被邀请去吃圣人的御膳一样,如何不让人激动?!

    “会排什么样的戏?”金琳把消息告诉众人后,又被众人推着扭扭捏捏到小五面前接着问。

    小五笑着道:“就是讲安城的戏,我师父说,是为了安城百姓特地排的戏呢!”

    不多时,晋江文学城的掌舵人特地为安城百姓排了一出安城的戏的消息就被所有安城人给知道了,早已习惯了在大早上看晋江文学城演出的他们心中忍不住充满了期待。

    这份期待随着演员表和剧情梗概被有意透露出去之后变得更加深了。

    演员名单里,里面的演员有半数都是因为联欢会的节目受到安城百姓喜爱、被他们接纳为“自己人”的老演员,而剧情的主线则是讲安城百姓的生活和这一次龙伏山“大战”,真的是他们经历过的事情!

    真想早点看到这出戏啊!

    里面会怎么演呢?

    会不会有演员专门演他们呢?

    就在这万众期待之下,又过了半个月,一日清晨,金琳起了个大早,握着手里昨夜她娘给她的钱,出门预备着给全家人买一顿据说是晋江特色早点的早餐。

    如今的安城已经不是一个月那个家家户户觉得能早上喝碗粥就叫做幸福人生的安城了,知府大人的减入城税的决定一下来,一夜之间,安城的大街小巷就出现了不少来自外省的商人,他们带来各地的货物、各地的习俗和各地的美食,同样也带来了许多的工作机会。

    比如金琳的大哥和二哥如今就在一位从邻省来的大商人那里当护送货物的镖师,三哥则因为人机灵、能说会道,已经成为了刚搭建起来的晋江文学城安城分社的一名签约说书人,只等分社开张,他就要去小五的手下学习着如何说好一个故事。

    家里富裕了,当然愿意吃些好的,他们一家已经商量好了,以后每个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家里就不做早饭,从外面买着吃。

    今天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金琳便走出来准备买前几天奶奶好奇了许久是个什么味道的晋江早点。

    一路上,她热情地和在看演出时认识的人们打招呼,等买好了早点要回去时,金琳才终于发现了这一路上的不对劲——

    不对啊,这街上怎么一大清早那么多人?

    为什么大家都聚拢在一堵又一堵的墙边?

    金琳心下好奇,找到最近的一处人群,从里面挤了进去,就看到墙上贴了一张大大的醒目的红纸,红纸上写了一堆字,金琳不认字,歪头看了好久没看清楚上面写着啥,倒是对红纸右下角画出来的那两个不知为何揍在一起的小人很感兴趣。

    有人告诉她,这张纸是海报。

    那海报上究竟写了啥?

    那么多人看,必定是很重要的事情吧?

    金琳有点急,不过她看不懂不要紧,在这张红纸的边上,还守着一个长相讨喜的比金琳年纪小的小童,小童穿着整洁的衣服,笔直地站在那里,脸颊通红,大声念着红色纸上的字——

    大型魔幻动作话剧《龙伏山之战》即将上演!

    八月初一至初十连演十场!

    钱氏兄弟带你一起看龙伏山的秘密!

    金琳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

    话剧?

    那是啥?

    然后很快她就反应过来,这就是小五和她说的他家师父为安城专门写的那出戏!就是他们全家人都期待了已久的那出戏!

    那出戏明天要开演了!

    一想到这里,金琳一个激灵,转身挤出了人群,飞快地往家里跑,一如不少在安城其他角落同样刚听完小童念完这则海报消息飞奔回家的少年少女。

    八月初一很快就到了。

    晋江文学城的这出好戏也终于要开唱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