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古代娱乐圈大佬 > 第74章 补偿加更&联欢会……

第74章 补偿加更&联欢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金大娘本来是来找女儿金琳的。

    因为家里三个儿子全都参加了叛军上了龙伏山, 生死未卜,身边就只剩下了这么一个女儿,金大娘对金琳的关注度可以说是空前提高, 也正因为此, 这几天小女儿的异样情况、对那个叫小五的外乡郎君的在意、对菜市口那台戏的期待,她全部都看在眼里。

    金琳转述回来的故事让金家全家都有些三观动摇,他们羡慕着故事里那个只要努力就能够活下去能够吃喝不愁衣食无忧的主人公,也怀疑着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真的发生在同一时间段的另一个姜国的城里吗?

    不同于金琳在遇到两个完全不同的选择时果断选择了颜值更高与她也更亲近的小五,相信小五口中可爱的朝廷和善良的国家才是正常的,金大娘全家在安城住了好几辈子了, 从前朝到今朝,经历过不知道多少代皇帝多少个朝廷, 比起相信现在的朝廷和官员爱民如子, 金大娘更相信朝廷圣人昏庸无道、上一任知府大人是个清廉如水的官员——

    毕竟古往今来, 他们只听说过有清官,可从来没听说过有清廉的朝廷的!

    于是给自家女儿灌输了个这么个颠倒黑白故事的小五被金大娘盖上了个“花言巧语大骗子”的戳,连带着和小五一起来的这一伙外乡人都被金大娘认定是“居心叵测大坏蛋”……

    所以当金大娘一大清早发现女儿不见了的时候,她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女儿怕是去菜市口那个戏台那里去看戏去了, 然后她也快速解决手上的事情,急匆匆赶到菜市口,想把自家闺女给抓回去!

    她可不想自家闺女被花言巧语大骗子和居心叵测大坏蛋联合着给坑了!

    气冲冲跑到了菜市口, 却发现本来渺无人烟的菜市口今天人潮涌动, 一阵阵叫好声和欢呼声接踵而至, 听得心里憋着一股气的金大娘一愣一愣的,还没等她从乌泱泱的人群中找到自己小只的女儿,她就被人潮之中的其他观众给认了出来。

    衣袖被一下子拽住,金大娘转头一看, 发现是个熟人。

    “哎呀!这不是金琳她娘吗!”拉住她的是金家对面的邻居,那家也有个女儿,和金琳玩得很好,金大娘曾经有动过让那小姑娘当自己儿媳的心思,那家人似乎也有这个想法,所以两家最近走得很近。

    邻居接着道:“你也来看联欢会吗?”

    联欢会?

    是说戏台子上的表演吗?

    金大娘不懂什么是联欢会,想着这大概是那群外乡人带过来的词,但显然眼前他们家这位邻居对这个词适应良好,或者说是对联欢会本身十分喜爱,不然又怎么会那么轻易地就说出这样的话呢?

    联欢会……有那么好看吗?

    邻居身边是邻居家的小姑娘,也是她预定的儿媳,小姑娘眼睛亮得跟星星一样,腼腆地笑着小声道:

    “很好看的,刚才还听了一首晋江的歌呢!金婶要不要坐下一起看?”

    小姑娘一个提议,她娘觉得有道理,立刻挤出了个位置留给并不打算留下来但是反应慢了半拍一时间没来得及拒绝的金大娘,让原本还打算婉拒的金大娘不得不看在未来亲家和未来儿媳的面子上硬着头皮站了进来(是的,因为看戏的人太多,她们都是站着的)。

    未来儿媳和未来亲家母选择的地方还是很好的,虽然距离戏台有那么一段距离,前面也是层层叠叠的人群,但可能因为安城百姓全都营养不良(……),所有人个子都不高,两人选择的又是层层叠叠人群之中的凹陷处,直视前方,视野格外的好,可以毫无阻挡地看到戏台之上那群外乡人的表演,也能听清戏台上那群人说话的声音。

    她就看一个表演。

    金大娘别扭地想着。

    等看完了一个,给了未来亲家母和未来儿媳足够的面子之后,她就把女儿拽出来回家。

    对,就是这样。

    想好了自己要做什么的金大娘顿时就放下心来,专心地看起了戏台之上的表演。

    此时,恰好主持人报幕结束,在用各种话语夸奖了一番被秦门包装成了“晋江流行歌曲”的许威歌唱赞美晋江水的歌曲之后,主持人说出了新的节目名——

    “下面请大家欣赏小品《交税》。”

    小品?

    小品又是什么?

    那个叫晋江的鬼地方怎么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这些东西不会又要骗她的女儿吧?他们一家人的钱都已经被朝廷给收走了,手里可是一文钱都没有了!

    金大娘心生警惕,然而才刚露出排斥的神情,从台下走到台上的一男一女时,脸上的抗拒顿时就僵住了,等那一男一女一开口,她的脸上已经不再是抗拒,而是动容——

    因为那个场景,她实在是太熟悉了。

    那是他们家每次到了要交税时候的场景。

    ……

    ……

    《交税》这个小品是秦门亲自操刀创作的,参考了前世看过的那么多年春晚的各路小品,结合他创作的主题必须要歌颂朝廷和圣人的好以及唤醒安城沉睡的百姓们,秦门的第一个小品把目光聚焦到了最让安城百姓头疼的税收问题上。

    小品最大的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用一些插科打诨或搞笑或催泪的片段以达到表述创作者内心观点的目的,比唱歌来得更加直观,也更加容易被理解。

    为了写好这个小品,秦门拿出有限的时间假装自己是个安城的百姓,到安城的角角落落与当地的百姓交流,听他们的抱怨,感受他们的憎恨,并抽丝剥茧找到了能化解怨恨的重点。

    上台表演的一男一女其实是秦门的二徒弟和三徒弟,这年头会表演的演员不好找,愿意抛头露面抛开世俗观念站在大众面前表演的女演员就更不好找,无奈之下,秦门就把徒弟之中长得比较俊的二徒弟充作了个姑娘小巧,让三徒弟演了……小巧她爹。

    爹和女儿,这关系总比夫妻来得正常。

    秦门原以为这种搭戏两人一定会受不了笑场或者是过于反感以至于非暴力不合作,毕竟他俩本身是师兄弟,如今师弟演了师兄的爹,跨度有些大,却不想二徒弟和三徒弟不愧是天生自带表演天赋和搞笑天赋的晋江文学城内定相声兼小品兼喜剧演员,一换上给他们准备好的衣服就入了戏,排练了三天、一共演了十九回,除了台词会记不住以外从来没有一回是笑场演不下去的,这让身为师父的秦门忍不住感叹——

    大徒弟是古代第一个漫画家,二徒弟和三徒弟是古代首对喜剧演员,四徒弟是古代第一个导游,五徒弟是头一个明星经纪人……

    怎么他的徒弟一个比一个苏啊?

    这特么到底谁才是穿越的?谁才是在拿主角的剧本?

    言归正传,继续来看戏台之上,由二徒弟男扮女装与三徒弟一起演的这出戏。

    为了让安城的百姓对这个小品能够有代入感、感同身受,秦门在故事的前情提要和两个主演的服装道具上下足了功夫,特地借来了安城百姓日常打补丁的破烂衣服,还特地给两个人画了一个明明干净却看着落魄的妆容,只一出场,就让原本还热闹的气氛瞬间陷入了主人公的愁绪之中。

    小品的故事发生在盛朝和姜朝两朝交替的时间段。

    此时盛朝刚刚结束了它对这个国家百姓的统治,泥腿子出生的姜朝皇帝在都城登基,姜朝的第一个秋天,晋江却遭遇了一场十年难遇的旱灾,庄稼地里颗粒无收,所有人愁眉苦脸。

    然而还没等村里的大伙儿想办法度过这场旱灾,晋江新任的知府到了晋江到了,从衙门走出来的小吏贴了皇榜,挨个村子的通知,告诉他们知府大人会派小吏到各个村落来,请各位村长和村民做好准备。

    这一通知,村里的百姓更愁苦了。

    这往年,衙门的小吏不是没有来过村子里,可每一次他们到村里,就是通知他们交税,村里的老一辈聚在一起合计了一下,觉得今年估计也是如此。

    这可如何是好?

    他们今年遭了灾,哪里来的粮食交给官爷啊!

    小巧和她爹生活在晋江的村子里,小巧娘去世得早,她与她爹相依为命,好日子没怎么过过,从小到大没吃过一顿饱饭,一年到头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吃上一回肉,而他们之所以过得如此拮据,其实都是苛捐杂税给害的。

    小巧她爹讲述起了在盛朝(前朝)时,每到官吏来收税时候的事情:

    “这光景好的时候,一家老小勒紧肚皮,交完了税子省着点吃,还能熬过一年,可若是灾年……典儿卖女、易子而食这都是平常事儿……你爷爷奶奶就是怕自己成了家里的拖累,硬生生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饿死的,你娘,你娘她,她当年也是为了省一口粮食给我们父女自己舍不得吃,把自己饿病、最后饿死……如今旱灾一闹,咱自己的都不够吃,这粮食交不出来,可怎么活啊!”

    小巧她爹说起这一段来时声泪俱下,带着压抑哭声的一段话将整个家庭因为交税和粮食不够吃导致的种种悲剧全部描绘了出来。

    台上的老爹哭的凄惨,他佝偻着背,头发散乱,站在台上像一个失败的丈夫、一个失败的儿子和一个失败的父亲,而台下,安城的百姓们也跟着哭的凄惨。

    谁家不是如此啊!

    苛政猛于虎,小巧她爹说的那些家人的经历,他们安城哪一家没遇到过?

    金大娘在台下哭得凶,虽然她如今儿女都还在,头上公爹和婆婆也不缺,但她娘家就和小巧家一样啊,她和小巧一样早年娘亲就饿死了,爷爷奶奶也都上吊自杀,想一想自己,再看一看那站在台上亭亭玉立的小巧,金大娘神情恍惚,她觉得台上的不是什么外乡人,那就是她家的一家人!而她在看的,分明就是她自己的故事啊!

    无数个如同金大娘一般身世的安城百姓坐在台下,双手捂住嘴巴哭泣自己因为粮食饿死的亲人,爷爷奶奶、爹爹娘亲、大姐、小妹、小弟……

    小巧作为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悲伤了一会儿后站出来安慰自己的爹爹:

    “如今不是盛朝那个狗皇帝啦,咱们头顶上的天换了一个,也许这个皇帝知道咱这里闹旱,不会让咱们交这么多粮食呢!”

    小巧的爹立刻反驳:“哪儿像你这丫头想得这么好!这天换过了,难道就不会打雷刮风下雨了?难道地里的庄稼就能每个月都长出来了?”

    台下的观众很是理解地点了点头。

    台上,小巧的爹继续道:“你见过哪个人伸手要钱是越要越少不是越要越多的?爹在这里就告诉你,这天下乌鸦一般黑,一只更比一只黑!”

    说到这里,小巧她爹还和台下观众互动,朝着观众所在的方向就扯着嗓子问道:“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台下观众头一回见到这种互动式的表演,又因为被问感到莫名的兴奋,又因为小巧她爹说出了他们老百姓的心声,纷纷把自己对朝廷对税收制度的不满发泄个干净,一个赛一个的吼得响:

    “是!”

    “巧儿她爹说得对!皇帝就每一个好东西!”

    “丫头你别傻了!多听听你爹的话!”

    小巧一时无法反驳,气得直跺脚,一个动作娇俏女气到不行,看得后台的秦门一个激灵。

    小巧她爹先是对台下观众的支持表示感谢,然后又一次愁眉不展:

    “家里没粮食,若是那官爷要把爹抓去当苦力,爹也就认了,爹就担心这小吏到时候见到咱家的东西就开口问咱拿,见到了漂亮闺女就要讨你回家当小妾啊!爹苦一点没啥,可要是苦了闺女,爹的心啊,就碎了一地啊啊啊!”

    小巧瞪大了眼睛:“这,这这这这怎么可能?!”

    还没等小巧她爹说话,台下的观众已经学会了抢答,纷纷扯着嗓子对着台上单纯的小巧说她爹说得对,还举了自己和自己爹娘、爷奶、叔伯的例子,看得人又为了安城百姓的善良感动,又为了他们那凄惨的遭遇而眼红。

    台上的两个演员已然眼红。

    故事到这里不过短短十几句的台词,台下的观众却已经身临其境,身陷在故事之中成为故事中人了。

    是时候让故事进入下个阶段了。

    秦门在写故事上面很有一手,对于小品也有自己的理解,所谓小品,说到底就是“遇到问题——爆笑解决问题——大团圆结局”。

    十几句台词交代了小巧和她爹遇到的问题,于是就进入到了爆笑解决问题的阶段。

    什么给女儿的脸上抹猴屁股一样红一样大的胭脂啊,用口脂把樱桃小嘴涂成血盆大口啊,把家里的水壶和板凳都藏起来啊……

    等到了小品的第三位演员,由大徒弟扮演的小吏出场之后,果不其然,小吏一进家门就打量起了这一家的陈设装饰,又是问老爹和他闺女今年的收成,又是问家里的人口,还问他闺女多大,听得众人只觉得此人居心叵测。

    而又准备的小巧的爹和小巧各种插科打诨,小巧卖丑,她爹卖穷,看得台下观众的情绪不由得就从之前的悲伤转移到哭笑不得。

    大徒弟扮演的小吏道:“老人家你家这桌子不错啊!”

    担心桌子被小吏搬走的小巧爹:“哪儿呀,四条腿短了一截,全靠咱到山上捡了木头给补上的!”

    小吏:“……瘸的哪条腿?”

    她爹围着桌子转了一圈,挠挠头:“……四条腿都瘸了?”

    观众:“哈哈哈哈!”这家人真逗。

    小吏几次三番想要说税的事情,可还没等他把“税”字说完,小巧她爹就转移话题,就这样兜兜转转了三四回,她爹见小吏如此执着,非要提税,终于撑不住哭丧着脸和小吏说起了自己的难处、晋江的旱灾,希望小吏能宽限他们几日——

    “老汉哪怕是到城里给人卖苦力,把自己卖了去贵人家里当仆人,也必定把这税给交了!”

    观众们的心随着剧情开展到这一步,心里一揪一揪,祈祷着这个小吏能不能心肠好一些,多宽限些时日,却不想剧情突然间反转——

    原来小吏到小巧家并不是来要税的,相反,他是来发粮食的!

    不对,应该说他是来通知小巧和她爹去领粮食的!

    小吏说,朝廷和圣人得知晋江旱灾的事情,心里很急啊,圣人自己上数十八代都是农民泥腿子,最知道这百姓的苦和重税的累了,所以特地下了旨意,免了晋江这一年的税,还勒令新派来的知府开仓赈粮!他不是来要钱的,他是知府大人派来查看家家户户的情况,好判定每户人家发多少粮食的!

    小品的最后,是秦门每年春晚都看的老掉牙大结局,三人的手紧紧握住,说着对朝廷对圣人的感激,小巧擦掉了脸上夸张的妆容,老汉把藏起来的东西都拿出来,小吏一脸的惊讶。

    秦门觉得结局老掉牙,安城的百姓可不觉得!

    沉浸在故事里面的他们看到大结局,小吏要给小巧他们家发粮食,就像是要给自家发粮食一样,高声叫好,双手拍得通红,有的百姓还露出了感动的眼泪,有的则露出艳羡的神情。

    “真好,这样小巧就可以嫁个好人家,她爹也不用去做工卖命了。”

    金大娘愣愣地看着这一幕,擦干眼角的泪,听着身边未来亲家母的感叹,心中也涌出无限的希望。

    真好。

    要是她当年也能遇到这么好的一个朝廷和圣人就好了!

    这样她爹也不会死,她姐姐也不会被卖到贵人家当丫鬟……

    一直等到充当主持人的小五再次上台报幕,金大娘看着小五那张人模狗样的脸,这才想起来自己到这里来是来找自己女儿,要把她带回家不让她看这个演出的。

    可心里这么想着,金大娘的腿却怎么也迈不开。

    她心中犹豫,眼中也犹豫。

    要不……

    再看个节目再走?

    金大娘心定了定。

    对,再看一个节目,再看一个节目就走!

    就这样,金大娘站在那里看了一个又一个的节目,一直没舍得走。

    一场联欢会,她听了两首据说是在晋江很有名的歌曲,演唱者还是晋江特别特别火的歌手,虽然金大娘觉得这个歌怎么那么的奇怪,但毕竟是在外乡很有名的歌曲,大众的爱好肯定是对的,不愿意让别人看出自己审美有问题的她一个劲儿地和身边的未来亲家母夸着这个歌唱得好,比他们安城自己的调子都好听!

    听着周围其他人说着和她差不多的话,金大娘觉得自己真机智。

    除了歌曲,她还看了一个讲科举考试的叫相声的玩意儿,相声是啥金大娘不知道,但那两个讲相声的讲得真好笑,笑得她要不是后面黑压压一群人撑着她,她都能倒在地上打滚!

    最后是一个配乐的说书,那说书先生长得真的是好看,讲的故事也好听,男主角女主角配得不得了,一场故事听下来简直就跟嘴里喝了蜜一样甜!

    当然,私底下金大娘觉得还是一开始那个小品最好看。

    ……可能前面也有好看的节目,但可惜她来晚了,没能看到。

    没关系,据说这表演要连续演三天,今天没看的她明天早点来还可以看!把没看的给补上!然后把今天看了觉得好的再看一遍!不止是她看,她还要把公公婆婆一起带来!

    直到主持人在台上宣布联欢会结束、所有表演的演员上场向大家挥手,金大娘这才想起来自己出来时来找女儿的,找到了坐在最前排的金琳,扯着闺女的手带着她回家。

    她闺女居然在前排有个座儿!

    小闺女一扫往常因为吃不饱的沉默,头一次在金大娘面前露出了开朗的笑,说着联欢会的事情。

    “……我那位子是小五哥特地为我留的,他说还好我去的也早,不然那个位子他就要留不住了!”

    金大娘听到这里,心里说不出的复杂,既有对她闺女那么容易就被骗走了的辛酸,也有对自家闺女居然那么好运能在前排有个座儿心生嫉妒,还有一种吃了不知道什么东西又恶心又油腻又想要让闺女别说却又不知道该怎么阻止的奇怪感!

    那是什么感觉?

    另一边的后台,正在被迫听着自己小徒弟分享他对前排某小姑娘异常关注还各种照顾对方又被对方照顾从相遇到说过的每句话经历的秦门面无表情地回答道:

    这是被硬塞狗粮的感觉。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