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明朝买店 本章有部分论坛体
应天府分为八个县, 她现在所在的县衙就是应天府的上元县衙。
此时县衙门口不知因为何事聚集了很多人,连捕快都有四五个站在人群中维持秩序。
江皖抬头看下太阳,估计快到午时了, 怕待会儿官员们要去吃饭,寻思着赶紧办完。
“请问这位大人,办户籍在哪儿办?”江皖走到人群中, 找一位捕快问道。
那捕快被江皖这么一喊,原本是要骂人的, 他今日卯时便已在这县衙门口维持秩序,到了如今, 可谓是又累又饿了。
偏偏今天来办户籍的都是之前因战乱躲入山中的山民,一个个都不识字, 告示看不懂,还得他一条一条解释, 忙活了几个小时,火气都要窜起来了。
拉着脸转过头来一看, 此人虽没有打扮的大富大贵,但仔细一观察,这位身上穿的可是标布!
标布质量极佳但价格也高, 按理说他一个小小的捕快是不认识的,可他祖籍是松江, 标布就属他们松江产得好,他怎么会不认得。
于是那捕快脸上一变,立刻布满笑容, “请问这位公子有何事?”
干了几年的捕快,他总结出一个道理,他们捕快最重要的可不是武力, 而且眼力!
这位公子衣着低调中透点奢华,可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江皖忙问,“户籍在哪办?”
捕快回道,“您也是要办户籍的?”有钱人还会自己来办户籍?
“户籍在主簿那办,要不我带您进去吧。”捕快连忙推荐自己。
江皖心里赞叹着这服务态度也太好了吧,快速答应,“麻烦你了。”
那捕快听到她同意后就对着旁边的一个捕快喊,“顺子,你帮我看会儿,我带着这位公子走一趟。”
说完,就带着江皖走进衙门。
“我姓陈,叫陈壮。”那捕快说道。
“幸好您今天来了,今日可是最后一日了,门口那些都是之前登记户籍时没来登记的,全是山民,之前还怕被征兵不乐意下山。
可当说了今天之内不办好,那以后子子孙孙都没法办,于是个个山民都忍不住跑到县衙来办。您要是晚一天再来,只怕也没这么好办理。”
那捕快一边走着,一边这么对江皖说。
江皖听了十分庆幸,但想想自己不是山民啊,“可我非应天府外的山民,是从扬州而来,今日刚到,这也能办吗?”
那捕快笑笑道,“都可,只要您不是从通州来的元人,都可以办。”
这样一说,江皖就放心了。
那捕快听他是从扬州来的,于是心里猜测或许他是个商人。
江皖这次选择的身份也确实还是商人。
在来之前,她有想过要不要当个地主乡绅什么的,但翻阅了资料,发现明朝早期对商人的限制并不大。
甚至因为新朝刚立,为了市场,反而把商人的税收给降低了。还有驿站的建立,运河的开凿,海港的繁荣,种种贸易硬件的出现,让这个时期的商人可以更好的发展。
至于朱元璋后期慢慢加大力度打压,那就到时候再说吧,没准到那时她都赚够本回家了。
而且她又没想当沈万三,更不会赚了钱还捐钱修南京和长城,导致被朱元璋忌惮而被充军流放。
等到店开了之后,再用钱财寻个靠山,她最多也就开个几间绣庄,应该也没人能看得上她这小虾米的吧?
听她说是今日刚到的扬州,捕快一路给她介绍应天府如今又发布了那些条例政策,江皖竖起耳朵认真听着,可没一会儿,便到了户籍登记的地方了。
进门有两人,一人坐在椅子上,一人站在旁边。捕快忙说,“徐主簿,这位公子来办户籍的。”说完,又补充一句,“是自扬州而来。”
主簿原本都打算去吃饭的,看有人进来又坐下了,问了她的基本信息,江皖答完。
最后,那徐主簿抬头看了她一眼,“公子入何籍?”
江皖想想,“商籍。”
主簿听她说完章一盖,热乎乎的明朝身份证就到手了。
出了衙门,江皖寻思着得好好感谢这位捕快,于是对他说,“陈捕快晌午饭可还没吃吧,今日你助我良多,你总得让我请你吃顿饭。”
那陈壮受宠若惊,连忙摆手,“不必不必。”他原本就是想着不得罪人,或许这个江公子还会给他打赏几个铜板。
刚刚还以为没戏了呢,没成想这江公子这么看得起他,还要请他吃饭。
江皖倒是有想到给点钱啥的,但是手放在银子上摸了摸,总觉得这样不大好,所以想想还是请人家吃顿饭吧。
“哎,反正也到了吃饭时间,如果你这会儿不方便的话,我晚上再请你。”江皖坚持说道。
拉扯半天,陈壮终于同意。
江皖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座生意挺好的酒楼,于是带着陈壮走了过去。
陈壮到地方一惊,连忙对江皖说,“江公子,这儿是临江楼!”
江皖看他这表情,猜测这座酒楼价格应该蛮高的,“对,就来临江楼。”
说完,店里的一个小二走出门来,笑着对他们说,“客官吃点什么?”
江皖闻着空气中的香味也有点饿了,走进去,在一楼找个地方坐下,“你们这招牌有什么?”
那小二就答到,“水煠肉,鲜蒸鲥鱼,油煎鸡,盐水鸭这几样都是我们临江楼的招牌。出了这些,大多数客人还会点一盘薛湖牛肉水煎包。”
江皖点点头,“那就这几样都上一份。”
“好嘞!”小二快速往后厨跑去。
那陈壮看她这么点,整个人都不自在了。他也没来过这里,只听说临江楼菜都极贵,就这些不得要好几贯钱。
其实江皖请他吃饭也不单是为了还人情,还想问问他附近哪里有好的房子卖。
当捕快的,肯定对这些情况熟悉得很。
于是江皖看着他,笑笑问,“陈捕快可是本地人?”
陈壮点点头,“祖籍松江,但自我祖父那辈便来到应天府定居。”
“那你可知这附近哪里有什么房子店铺出售,或者哪里有牙人。”江皖问道。
那陈壮说道这个就有话题聊了,
“您要是问我这个就问对人了。江公子若想要买店铺做生意,那便去上元南街买,最好是靠近中正街那块,那儿热闹繁华,是个好地方。
若是要买房居住呢,便去北街,北街清净,那儿多是私塾学堂。”
江皖心想要是在上元南街买店铺,那她典当来的钱恐怕还不够用。
她开店的目的主要是就是有个固定的地方进货,这里没人和她合开,她也就不用考虑是否要把店铺放在繁华地段,这样才能够赚更多钱的问题。总之,店铺在哪不重要,最关键的还是得绣娘。
“那北街可有闲置的房子店铺?”江皖询问。
陈壮笑笑说,“有,如今应天府哪里都有房子。因为战乱,这里走了不少人。但新朝建立,这段日子里不少达官贵人都又迁到这儿来。但如今还没填满呢,所以空余的房子多的很。
不过,价钱肯定偏高,但是我猜想再过几个月可能这应天府的房子也就差不多没了,所以江公子您要买还是尽快买,这儿成了都城,价钱是肯定不会降的。”陈壮压低声音对江皖说。
江皖还正要追问时,小二端着个托盘向他们走来。
“客官,这是您的菜,鲜蒸鲥鱼、水煠肉和油煎鸡,剩下的待会儿给你们上,请慢用。”
江皖看着色香味俱全的菜,嘴巴分泌出口水,这下肚子已经空空,于是招呼陈壮先开吃。
这是水煠肉看着很像将肉剁成肉泥,加入调料后放油中炸好后焖煮。鲜蒸鲥鱼味道鲜美,上面还放了火腿,让味道更加丰富。而油煎鸡是稍稍腌制过后,用油煎过的,外边金黄,煎得微微有些焦,但咬一口却外酥里嫩,成为江皖心中这三样菜的top 。
过一会儿,其他几样菜也来了,吃过之后,就觉得这二两银子付得真值!
空余的饭菜因为江皖目前还没地方落脚,干脆让陈壮带回家,并且约好了明天带她去上元北街看看。
吃过饭后,下午时先是又去兑了些钱财,在早上那个典当行掌柜不可思议的目光中出了店铺。
然后又找几家成衣店转了转,如今圣旨已发,所以成衣店中的衣服都与唐宋有些相似。
江皖买了几件平纹暗花缎袄,菱格万字纹花绢袄,都为左侧开襟,还有几件薄纱裙子,和云纹暗花缎裙。
之后在众人的惊奇的目光之下,她一个“大男人”,腰上背着、胳膊挎着、手里拎着一大包衣物,穿过层层人群,找到一条无人的小巷回了现代。
到家后,江皖拿起手机给摄影师老马打个电话,让他带着装备来店里。
老马接到电话后就知道这江老板又有好货了,这段日子里,一个月总有那么几次是让他去店铺拍照。
还别说,每次拍都跟拍艺术品一样,这让他非常舒服,每个月都盼着这几天。
给一旁的徒弟小马使个眼色,小马原本都困得快要站着睡过去了,接收到师傅的意思瞬间双眼一亮!
他就爱给江老板拍东西,时间宽松还有小甜点,关键说话温温柔柔的还不会乱指挥!
随后,两人一脸得意,抖起身子,在众人羡慕的注视中离开了摄影棚。
“老板,这回又是什么衣服?”老马不一会儿就到了店铺。
江皖见他们来了,招呼两人到客厅,几件衣服已经挂在客厅的衣架上了。
“呦!居然是明制!老板咱们不是只做唐制汉服的吗?啥时候不声不响的来了明制?”老马一脸惊讶,连忙跑上前仔细看。
“早就在做了,不仅有唐制明制,之后还会有宋制呢!”江皖解释。
“那现在开始拍吗?”老马看了会儿,问道。
“拍吧!”
此时天气不错,春末的阳光是温暖的。院子里生机盎然,花朵在此刻怒放。
老马找了几个角度,他咔嚓咔嚓,没一会儿就拍好了。
修完图给江皖后,吃了几块水果点心,又在她院子里休息(摸鱼)了会儿,等到下班时间快到了才离开店铺。
江皖在晚上九点时,发了条上新预告的微博,再配上图片,顿时引来一片嚎叫。
#你们要的明制已经在做了,过段时间再见面哦(图片)
【啊啊啊!明制,永远的神!】
【是的,不知道为什么,别的款式我都可以,但明制永远是我的最爱!明制就是白月光啊,我还以为老板只做唐制呢!】
【老板既然明制都有了,能不能满足我们大宋少女!大声喊,我要宋制!】
【唐宋元明,老板怎么也得先上宋制吧!】
【不可以!先明制!!而且这个好美,我真的爱了,星汉灿烂永远靠谱!】
【快上新吧,我就要图中这样的就行了!!桃红缎袄太美了!】
没一会儿,江皖微博下几波人已经开始为先上什么争论起来了,热度也在渐渐上去,突然,学姐一个怒号的语音发了过来。
……
好吧,她又忘记通知高学姐了。
“学姐,我说我这一次是真忘了你还信不?”江皖诚恳的解释。
“我不信,你上回就是这么说的。不过现在不说这些,你就和我说第一批货什么时候能到,大概能有多少件?”高童心在电话里噼里啪啦一通,把江皖都给问蒙了。
“啥时候能到?我想想,现在是三月二十七号,怎么也要再过一个月才能到,而且数量不会很多。怎么了?又很多人来定吗?”
“对啊,很多人都以为咱们只做唐制,如今出了明制,好多单都把唐制改成明制了呢”高童心无奈说道。
这也就算了,毕竟高定的订单孙明怡都可以做,关键是那些景区影楼汉服摄影工作室的订单大部分都给改了。
“那就这样吧,我跟他们说下时间,若是愿意等改就改吧。”高童心想想说道,这些订单大概都不急,没准还真会等到五月份。
电话挂完没多久,江皖又把图片发到视频平台和外网去,却不想外网顿时掀起惊涛骇浪。
【无耻!这是我们h国的传统服饰!!请立刻下架!】
【无耻,h国建国不足百年,居然舔着脸说传统!传统就是我华国当了你千年的爸爸!】
【当主人的给听话的狗赐了服装,却不想让狗得寸进尺,也不想想这本来就是人穿的,狗穿上只能模仿其形不能模仿其神呢!】
【众人皆知,这是我们h国的衣服,华国自己没文化就别剽窃了,博主立刻删除!否则等着受死吧!】
【众人皆知,h国曾经是我们华国的附属国。文字服装饮食文化通通是华国所赐,h国就是小国寡民,文化自卑!请不要再碰瓷我们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泱泱大国,你们的文化只有偷盗!】
江皖原本这发完之后就没去管了,完全未曾意识到还能有这事儿,当时还真在洗澡呢,卫生间门外的手机就不停的在响。
第一次响时没管,第二次响时还没在意,第三次响时就纳闷了,什么急事儿啊,这么来不及。
于是她只能加快速度,出门时头发上还滴着水呢。
拿起手机,发现电话不仅有张屏屏,高学姐,有黎誉,更有孙明怡,和未曾联系过的大明星杨菲。
啥事儿啊,搞得她都不知道先给谁打了。
寻思着可能是公司出了事,就想先给学姐打过去,结果还没等她拨出呢,学姐的电话就又来了。
“喂,学姐怎么了?”江皖奇怪问道。
高童心急急忙忙说,“你先看微博,然后去外网发个声明。”说完,立马挂断电话。
江皖更疑惑了,这么急的吗?外网账号出事儿了?
她打开微博,只见自己消息那栏居然有上万条私信!吓得她赶紧点进去看。
【老板,h国又来偷了,去外网怼死他们!】
【那群文化小偷又来了,老板快点去啊!我帮你一起去骂!】
【这是我们的历史证据,文献图片都帮你整理好了,去发去发!】
江皖粗略翻了翻,好家伙,都是关于这方面的。
她赶紧登录外网,外网上比国内更激烈,好家伙,她从来没有见到过她外网评论区里有这么多国人!还特别有才能得用了好几个国家的语言发评论,生怕他们看不懂!
江皖把网友在私信里给她发的资料看了一遍,挑出锤得不能再锤得发在外网账号上。
#明制汉服是华国的传统服饰,它姓华夏!
【刚!它姓华夏!】
【别偷了,即使披在你们h国人的身上都不伦不类,只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才能撑得起它!】
【恶心,从此不会买这个品牌了!】
【需要你买吗?买了我们还脏呢!就连所谓的h服都是我们国家的朝鲜服,你们自己的服饰麻烦找图片看看,别自卑!】
这场风波,不仅是华国与h国的争论,还引来许多其他国家的人看热闹,同时,也把这件事的热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也让她们星汉灿烂的知名度再次扩大。
面对这样的事情,江皖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加快开店的速度,起码要招几个好绣娘,像上次拍唐制的视频一般,用这种h国人做不到的方式来狠狠打他们脸!
第二天,江皖一大早起来,到了昨日与陈壮约定好的酒楼门口。
原本她还以为自己够早了,没想到人家陈壮早就在那等着了。
“江公子您来了。”陈壮迎过去,然后看江皖眼圈下还发青呢,于是问道,“江公子您这是昨晚没休息好?”
江皖摆摆手,“唉,我们家给家仆赐了件东西,结果给这个家仆放了奴籍后,他却说此物是他们祖传的,与我们家无关。这个不要脸的劲儿让我到半夜都睡不着。”
陈壮听着这事儿觉得奇怪离谱,一个下人的话怎么会有人信呢?
“公子不必忧虑,能说出这种话,就注定了他再怎么样也是当下人的。即使被你们放籍出去,也是辗转到别人家去当下人,没有傲骨的人走不远。”陈壮随口安慰江皖。
江皖听了一笑,确实!
这会儿江皖没吃早饭,路过一家面馆时带着陈壮进去吃了一份,看陈壮这样也是没吃的。
吃饱喝足,路上,陈壮心想这位江公子还真是大方,昨天请吃临江楼,今日还请他吃羊肉面,还给他点了两大碗,加了两份羊肉,真真是为好人!
一路上,江皖怕尴尬和他找话题聊,于是得知了他做捕快已经有五年了,家中不仅上有老父母,更有老祖母,中有两位弟弟两位妹妹和一个媳妇,下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侄子侄女若干……
好家伙,难怪江皖看他好歹是吃公家饭的,怎么袖口上还一层一层的补丁呢!这是身后有个大家庭啊,这还是长子,压力可不得大吗!
不过他的底细大致都被江皖掏完了,而这位憨憨的兄弟还只知江皖是从扬州而来,准备在应天府开绣庄做生意,顺便进货运回扬州卖,其余半点不知。
陈壮却完全被发现自己被江皖套话了,他还沉浸在昨日那些饭菜带回家后,祖母父母不肯吃,一个劲的给孩子们夹,而孩子们吃得头也不抬的场景。
心中暗暗发誓,以后每个月都得给家人添一次肉菜!
到了北街,这块地区陈壮熟,带着江皖敲响一户人家的门。没一会儿,门里出来一个人,看见是陈壮,笑道,“陈捕快今日有何事啊?”
陈壮笑笑说,“你不是要卖商铺吗,我听闻这位江公子要来北街买商铺,就来拉个线。”
那人刚刚就注意到江皖了,江皖外表细皮嫩肉的,穿的又是上好布料,很容易被人认为是个不缺钱的主。
江皖也在观察他,刚刚来的路上陈壮就对她介绍好了,这人在这片地方名声还行,有几间商铺,但是家中有人在读书,不得不卖掉一间来给孩子凑钱?
陈壮第一个带她来这家其实也是因为条件最好的就是这家。
不是因为纠纷卖的,所以没有麻烦;家中有读书人,要爱惜名声,所以更没有麻烦。
还有就是这家铺子较大,还带有后院,这就更好了,这样江皖买一间就足够了。
两人一打眼都挺满意对方的,一个看中有钱,一个看中麻烦少,于是一拍即合,带着江皖两人到了店铺。
这间店铺大是真的大,但位置也确实是偏,难怪陈壮一开始建议她去南街买,在她不停强调自己不看重地段后才带她来北街。
“江公子,您做绣庄生意的,怎么会看中我这间店铺?”那人看江皖满意的神情,实在忍不住问道。
他原本还以为这位江公子开的是书店呢,最起码周围私塾多,还能有点生意,谁承想开的是绣庄!
江皖算算这个店铺的面积应该抵得上唐朝两个店铺的面积,就连后院还是二进式的,面积也大,所以脸上的满意藏都藏不住!
听到他这么问,于是解释,“我招人绣完后绣品并非是在应天府卖,而且运回扬州,回扬州卖。”
那人更是一头雾水了,这图啥,莫非应天府的更好?
不过既然江皖能爽快的给出钱,于是他也不多问,直接去县衙过户了。
回到这间店铺,江皖思考了会儿,在纸上列出要买的东西。
列完后先是和邻居拉拉关系,然后说出自己想买人的事情,没一会儿,好几个闲的没事干的大娘纷纷给江皖介绍靠谱的牙人。
江皖在那牙人买了一对兄妹,一对姐妹后,带着他们疯狂置办日用品,人多力量大,居然在这一天之内,把店铺整理出个大概来了。
就这样,在第二天时,江皖在门口贴了招聘绣娘的信息。
三天后,这天早晨,一位女人战战兢兢的走进门来。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