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章 课题研究(求月票)
文科专业真好,毕业论文写的短,还容易过。
陈明亮去看过,同年级一个搞建筑的小子,一篇毕业论文写了整整80页。老师也是使坏,一栋节能建筑布置的是不规则体,墙少梁多窗多,而且每个面还都要计算。
这还是挑着捡着做的,画图也只要画10幅,而且还已经不用手绘了,直接CAD打印就可以。
如若不然,下半年真的不要出去实习了,天天做论文就可以了。
还是《会计学》好,一篇毕业论文只要6000-8000字,随意发挥。
陈明亮的的论文题目就更简单了,叫做《新时期下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与对策》。
可着劲编呗,陈明亮虽然没用过财务软件,但是他用过OA啊,后世肉联厂走流程都用上金蝶了,他们的销售做的真好。
会计电算化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产物,这都啥时候了,还不搞电算化的话,难道还要拿个算盘珠子扑棱不成。
不过这个时候,会计电算化还算是热门的前沿课题。这个课题正在把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融为一体,真的蛮对得起陈明亮了。
陈明亮不光做毕业设计,他还要当好他的大师兄,孟教授的课题组正等着他来推进和发展呢。
老孟这家伙啥也不交代,直接把钱往陈明亮这里一放,不管了。
他知道陈明亮有钱,看不上这仨瓜俩枣的,也不用设置题目去考验人性。
春节之后,陈明亮从老孟那里拿到一口气全发放的项目款,他的研究生生涯也算是正式开始了。
这些读大四和研三的学生们也算在孟老师这里算正式上班了,孟老师成了孟老板,陈明亮就是工长兼项目经理同时还是生活秘书。
还好这些同学之前的学校也在京城,外地的学生其他老师不知道,孟老师是不招的。
这些人都在京城就有一点好,不用考虑解决他们的住宿问题。
不然陈明亮还真的成了保姆了。
孟老师已经好几年没有这么猛的招学生了,这次一口气先是说招8个,后来加上朱正午是9个,这还不算完,陈明亮后来又给孟老师拉来一个学生,终于凑够了两位数。
这下招生简章倒是好看了,学部委员孟教授一次性招募6名研究生,4名博士生,这是多少年未有的壮举呀。
主要是孟老师之前的那波学生被任静一锅给端了,太凶残了!
以前是有来有往,没想到被李成芳搞了一把大的。
李学姐当时说的是帮助陈明亮管理下资产,也相当于是个实验性的课题,学金融的,不拿真钱去实践,总是缺乏可信性。
孟老头就信了她的邪。
加上当时刚好孟老师的儿子也在寻求投资,也算是作为PY交易的一部分吧,让他们全都毕业了。
从此孟教授后继无人!
孟老师其实有点懒,他并没有真心去培养学生的意思。
要的就是这些人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自己有什么想法的时候,这些学生们能够帮的上忙,能够去做模型,去做验证吗,这就够了。
他真的没有心思年年去带萌新,教书育人?玩呢。
因此,在孟老师这里读书,毕业就太难了!
读完研究生,如果接着读博还好,当年就给毕业,甚至毕业答辩都可以马马虎虎。
如果下定决心不读博了,研四毕业算你运气,研五是常态,读到研六,这跟读博还有啥区别。
真的这样想的话,你读起博来就发现还是有区别的。正常情况下研六确实就是博士第三年了,问题还在孟老这里,博三怎么舍得放你走呢。
你要养家糊口,老师给钱大方啊;你没老婆,老师托人帮你介绍啊;怕毕业后工作不好找,老师提前帮你找好啊,其他啥都好说,就是不给毕业。
真的上手研究课题了,陈明亮才发现这个大师兄做不得。
人家京大研究生毕业过来读博也不是吃素的,水平好像真的不比他们学校差多少。
现在孟老师课题组里,只有陈明亮和小朱是正经清沐本校生,其他几个都是隔壁院子的,还有人大过来的,孟老师也勉强接受了。
陈明亮是个半桶水,小朱学习是好,可毕竟人家是降维打击,真的有一种智商上的碾压感。
虽然所有人在孟老师那里都是渣渣,但是跟这6只大四萌新比较起来,多读了三年书的他们真的没有把书读到狗肚子里去。
陈明亮这个大师兄做的难受,他还是把自己公司前台的漂亮小姐姐给孟老板还回来了。
这位小姐姐叫做莉娜,一笑嘴角两个酒窝,走路姿势贼有韵味。
课题组有位美女,书读起来也有劲不是。
从此,莉娜小姐姐掌管课题进度,陈明亮掌管后勤,孟老板的队伍终于稳定下来了。
陈明亮向来不讲究什么有用社交无效社交,这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思维方式。
陈明亮交朋友图的就是开心,他需要有人捧着,只要你说的奉承话不要太假,不要夹枪带棒的,陈明亮通常照单全收。
孟老板课题组从此进度飞快,第一个课题在莉娜小姐姐的主持下很快就完成了。
陈明亮的后勤工作也是做的好,没事就带他们去陈明亮俱乐部玩一玩。
这帮人别的没有学好,骑马,骑鸵鸟都溜的飞起。
女孩子骑骑马,还是蛮优雅的,尤其是身材好的女孩子穿骑马服特别好看。
这些男士对鸵鸟爱的那是猝不及防,这才是我们想要的速度与激情!
陈明亮的基地里有时候还组织骑马和骑鸵鸟比赛,结果每次都是鸵鸟完胜,这玩意不服输,看不得别人比它快,有时候冲上去还要踹一脚。
他们每周一次课题讨论,划定新任务,这些工作分配福现在都是莉娜小师姐来安排了,莉娜师姐可以的,一边给陈明亮做前台,还能一边领导课题组。
现在陈明亮的投资公司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成立了两个事业部,一个叫做投资事业部,另一个叫做企业咨询事业部,都发展的都有声有色。
尤其是今年,逼格更是高了不少,除了新招了三个前台做秘书处之外,前台主管已经是博士生莉娜了,对外吹嘘又有了新段子。
草长莺飞的季节,孟学长的药厂经过这几年的建设,终于算是落地投产了,他们邀请了陈明亮过去看一看,感受一下蒙古风情。
第三九零章 内蒙之行(求月票,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奋发,愿祖国昌盛!)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流氓。
陈明亮对大草原一直是很向往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陈明亮的师兄矮大紧将来也会写一首歌,其中里面有几句歌词,也很让人向往。
“我们去大草原的湖边,
等候鸟飞回来。
等我们都长大了,
就生一个娃娃。
可见,历史是一脉相承的。
生育,是人类繁衍的主题。
陈明亮这次要去的地方就是蒙古大草原。
蒙古曾经强大的无可比拟,只是后来蒙哥死在四川钓鱼城后忽必烈进行篡位,然后阿里不哥就分裂了蒙古。
中间的这些历史就不说了。
到了明末清初,蒙古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
中间的这个沙漠也叫做戈壁大沙漠。
汉朝时期北击匈奴就曾经跨越过这个沙漠,唐朝时北击突厥也跨越过这个沙漠。
之后的历史,不提也罢。
清朝初年最强大的就是漠西蒙古准格尔部,当时它能够与清和俄罗斯抗衡,是三足鼎力的存在。
清朝国力强大之后,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发起举国之力进行了庞大的灭国战争,终于在乾隆二十五年,弘历皇帝下令屠杀掉所有的漠西蒙古准格尔人,然后把收复的西域改名叫做新疆,从此蒙古就只有漠南和漠北留了下来,新疆留给了维吾尔。
陈明亮他们要去地方的是漠南,漠北现在人家已经不归你管了。
这里是孟老师下乡的地方,也就是师娘的家,是科尔沁部落驻地-通辽。
师娘是著名的蒙古女高音歌唱家,蒙语歌曲唱的贼溜,舌头都会打弯。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明亮似乎听师傅还是师娘说,她也是汉人,只是生长在蒙古的汉人,因为读书的关系,读的是民族大学,加上歌舞有天分,这才做起了蒙古人。
这个剧情咋还有种熟悉的配方,是一种熟悉的味道呢。是不是后来那个姓周的河南大妞,也从这里得到了灵感。然后她也起了个姓萨的艺名,先是一曲《万物生》再加一曲《左手指月》两度翻红。
来科尔沁草原并不方便,从京城过来距离还是挺远,当然是可以坐火车的,不过从沈阳或者长春会更近一些。
陈明亮过来是一行五人,包括任静和李学姐,再加上两个负责孟学长项目投资的师兄。
高磊没来,他要在家奶孩子。
作为航空公司VIP大客户,陈明亮没有坐灰机。其实有钱又有闲的话,坐火车会更有意思,陈明亮专门给自己包了一个软卧包厢,就是不想别人打搅他的二人世界。
这趟火车是京城开往乌兰浩特的,终点在大兴安岭那块。
K1189,很传统的绿皮火车,速度不快,很有时代特点。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火车出发了。
过通州,经滦平,跨隆化,天色慢慢黑起来。
很多人坐火车的时候都期待有艳遇,很多人看的很多小说也都是在火车上怎么浪怎么爽。
陈明亮一点都不期待,因为他自己就是带着艳来的,还是自己养成的国民偶像大明星。
大明星这会没一点觉悟,正盘腿坐在那里啃鸭头。
明明涂抹了那么贵的口红,还要吃廉价的鸭头,何苦来哉。
下午四点多出发的火车,过了隆化已经九点半了。
四张软卧床铺,只有一张睡了人,还是摞在一起睡的,睡梦中带着点蠕动。
软卧的好处就是上下铺之间间隙很大,不用怕碰头。
切换去上铺也是个好选择,可以看窗外的风景。串流不息的人群,飞驰而过的灯光,伴着有节奏有韵律的声音,旅行真美。
这里要强行解释一波,算是科普。老式的火车不比动车,两根导轨之间有空隙,车轮轧过的时候会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哐当,哐当......。
坐火车久了,有时候下到地面,感觉还在坐车,还能产生幻听和幻动。
早上五点半,火车停靠在通辽站。
从火车上下来,这一通坐的还是挺累的,感觉腰酸背痛。
踩在地上,还是有点绵软无力,坐火车真的累。
3月底的京城,已经惠风和畅了,3月底的通辽,还是寒风彻骨。
尤其是这个朦胧的早晨,冻的人直打抽抽,任静钻在陈明亮怀里,还是瑟瑟发抖。
幸好出站不用抖太久,孟学长亲自带人来接了。
其实中国人就是这么怪,人家来接吧,显得繁文缛节;要是不来吧,铁定会怪罪。
孟学长过来还真的解救了这帮冻的浑身颤抖的人。
通辽城市很小,学长很快就带他们来到了酒店,酒店就在辽河边,这应该是西辽河。
住进开好的房间,被暖气使劲熏一熏,这才缓过劲来。
陈明亮和任静两个人四仰八叉的趟在床上,终于感觉生机在渐渐恢复了。
任静感叹的说,刚才在车站,被风一吹,感觉胸都被冻小了。
陈明亮没接话,其实他刚才,感觉冻的小兄弟都抽抽不见了。
蒙古的早餐比较有特色,先是去吃的面。这里的叫法是大骨头抻面,其实就是拉面,骨头便宜,汤的味道十足,配菜也还不错,花生米,萝卜丝,咸菜条。
吃早餐的途中,陈明亮发现蒙古的汉子果然辽阔。大早晨的,两个汉子竟然就着拉面在喝酒,就是那种玻璃瓶的一斤装牛栏山,也不用杯子,每人一瓶,你一口我一口。
陈明亮一碗拉面觉得不饱,还点了一份乌日莫。这玩意看着有点像冰淇淋,其实是奶皮子,就是鲜奶冷冻,拌上炒米和白糖,味道还真不错。
吃过饭还可以回酒店再睡个回笼觉,两个人躲在被窝里又重温一下作业。
这里的生活节奏并不快,当然也是照顾远来的客人,临近中午,这才出发去工厂参观。
蒙古的城市果然和东山的城市没什么两样。
冬春季节,开到郊区也看不到一望无垠的大草原。
这时候的草才微微泛绿,一块一块的,看着还有点像麦田,现在距离碧绿青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开车出郊区,又走了很长的一段路,这才到孟学长的“菊花”厂区。
孟学长偏爱菊,但是陈明亮受不了,非得改成梅花。
问为什么?菊花有味。
梅花也有味道啊?梅花香自苦寒来。
菊花还可以泡水喝。
洗澡水吗?
泡脚也挺好呀!
守着辽河,水倒是不缺的,做工厂也合适。通辽有煤矿,有辽河,有电厂,就不说风电光伏发电了,就是火电厂发出来的电,都便宜很多。
也怪不得师兄大老远的跑过来建厂,工业用电只要2毛多一度,还不到3毛,就是居民生活用电也只要4毛2,商业用电贵一点,也才6毛多。
京城商业用电多少钱?一块五!就连陈明亮那个农场的电价批准的是农业用电,还要9毛多。
投资一个亿在蒙古能够建设多大一片厂?陈明亮见识到了,这道围墙就可以叫一望无垠。
陈明亮的综合基地和这里比起来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孟学长投资这个工厂,当地政府直接划拨了方圆3公里的土地给他,意思是三公里内的土地只给他一个工厂搞建设!
这是多少地?接近10个平方公里,比普通的一个村子还大。
现在的蒙古已经不怎么游牧了,很多牧民在有水的地方开始种植玉米,用玉米秸秆做青贮饲料进行养殖,做药的原材料就是玉米淀粉,因此孟学长来这里开药厂,真的是深思熟虑。
到门口了,就进去看看吧。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