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我的病娇权臣队友 > 第202章 番外三 假如顾莘莘留在了小谢栩的世界(上)

第202章 番外三 假如顾莘莘留在了小谢栩的世界(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顾莘莘牵着着小谢栩的手,看向眼前收拾利落的小院。

    小家伙不曾留意被称作新家的地方,仍然瞅着顾莘莘,不敢相信顾莘莘说留下来陪他到永远的决定。

    顾莘莘的确决定留下,自打借助徐清的高科技穿到这个世界,找到小家伙后,想着他小小年纪日后要受苦受难,再舍不得走。

    既然决心留下,便干脆在当地买了一处房子,准备收拾好入住。

    再看小家伙睁着黑白澄澈的大眼睛,太过欢喜反而不敢相信。顾莘莘摸摸他的头笑:“姐姐真的留下不走了,你看姐姐把房子都买好了,以后这里就是小栩跟姐姐的家了,好不好?”

    “来,小栩,帮姐姐一起收拾家。”

    “好!”小家伙总算相信,抱着自己的小包裹往屋里去。

    新买的屋宅是极为寻常的乡镇小院,内有两间灰白瓦房,院内一棵大枣树,一口水井,典型的边关民风建筑。

    前房主走时已将屋子收拾干净,两人只需将行李整理得当即可入住。

    顾莘莘将行李衣物摆好,又将新买的床褥铺上,原本她打算自己独自搞定,毕竟谢栩只是个六岁孩童,不指望他做什么,不料小家伙积极的很,拿着小扫把将屋里外扫得干干净净。

    屋子整理好后,顾莘莘买了些菜肴回来,夜里,两人在新屋里吃了第一顿饭。

    这也是顾莘莘第一次给小家伙做饭,做饭时见她在厨房忙里忙外,小家伙竟然有些不安,非要进去替她洗菜烧火。顾莘莘一问才知小家伙过去在酒肆的亲娘身边,亲娘不将他当人看,几岁便将他当小奴役使唤,平时大人们在厨房里干活都要他帮忙,小小体格搬柴烧火端菜打杂都是他,小手伤痕累累。

    顾莘莘听了甚是心酸,对小家伙说:“你能为姐姐分担,姐姐很开心,但姐姐不是那些人,不会强迫你,更不会伤害你,且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以后你不用再像从前那般生活。日后,姐姐会尽最大努力照顾你,陪伴你,让你开心成长,好吗?”

    小家伙听完呆了半晌,从未想过有人会对他这么说。

    不再强迫他,不再伤害他,保护他,只对他好。

    须臾,他露出孩子最天真无邪的笑,用力点头,“嗯,小栩信姐姐!”

    最后,这一顿饭小家伙仍参与了帮忙,小小的身子蹲在灶台给顾莘莘递柴火,不过这次帮忙跟过去被强迫不同,是他心甘情愿的。他感激姐姐,喜欢跟姐姐一起,愿意力所能及与姐姐分担。

    菜烧好后,两人头挨着头在小饭桌上吃饭,想着从此再没有打骂与虐待,小家伙吃的很安心。

    饭后就寝时间,屋里有左右两厢房,顾莘莘计划一人一间,左厢房归她,右厢房给小家伙。

    可临让小家伙儿去就寝时,小家伙却瞅瞅西厢房露出一丝犹豫,最后没说什么,扭着小屁股去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顾莘莘瞧小家伙小脸发白,似是昨晚没睡好,便问情况。

    小家伙儿默了默,声音小小的说:“刚住进来,有点不习惯。”

    不是不习惯,是他年纪太小,单独睡一间屋不踏实,且边关风大,夜半吹的窗户呼呼作响,摇晃的树影投到窗纸上,跟妖怪鬼怪肆虐似的。

    孩童时期不论小男孩小女孩,放到陌生环境,都会不安,习惯依赖大人,这是孩子天性。想了想,顾莘莘觉得是自己考虑不周,便说:“以后你睡我屋吧,我在床旁架个小床。”

    反正以前在客栈也这般睡过,先这么着吧,等他再大点,再让他搬到西厢房。

    得到跟姐姐同睡一屋的答复,小家伙眼睛亮起来,撒着小腿跟姐姐一起将小竹床搬进来。

    此后,姐俩就睡一个房间,一张大床挨着一张小床。有姐姐的陪伴,小家伙再没有害怕过。

    彻底安顿好后,顾莘莘开始考虑生存问题,既然打算在此长住,总得有点安身立命的营当,她虽是带了银子来的,但坐吃山空非长久之计。

    她去小镇上转了转,很快,她在屋子附近租了一家店面,打算重操旧业卖甜点。

    边关小镇经济水平不高,卖时髦高档的东西难有销路,但民以食为天,卖吃食总不怕没人买。

    店面开张那天,她牵着小谢栩进去。小家伙太小,看着她做甜品忙前忙后有些懵,顾莘莘冲他弯弯唇角,“以后姐姐就要靠这个养活你了!”

    顾莘莘选择正确,甜品店店面不大,但胜在口味独特,开张后来来往往的生意不错。

    有了店面,顾莘莘白天都在店里忙活,小家伙也常跟去帮忙,往往顾莘莘负责烘培甜点,小小的人儿就擦桌扫地给客人点单收银等等。

    因着生意尚可,每日收下的银钱够两人日常开销。

    但顾莘莘还在琢磨另一个问题。

    她要送谢栩去读书,穿到这世界来,可不是为了让谢栩做小工的。

    得知姐姐要送自己去学堂,小家伙懵懵懂懂。

    这不怪他,边关穷,除了富户官家,普通人家哪里读得起书,养活自己都难,生了孩子都是盼着孩子早些长大卖体力赚钱养家。

    是以小家伙虽先前收了姐姐的书本做礼物,姐姐夜里偶尔也会给他讲书上的故事,但他从没奢望过姐姐会送他去学堂。

    更何况顾莘莘送他去的是边关最好的学堂。别看该学堂设在不起眼的边陲小镇,却是附近有名大儒开的学堂,专供上流子弟,不仅教授文武课堂,还配有音律绘画等课业,聘请皆是拔尖夫子,教学水平方圆百里首屈一指。

    当然入学资费也很贵,是普通学堂的数倍。

    顾莘莘认为教育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哪怕多花钱,她也要尽最大能力,给他最好教育。

    可小家伙拒绝了,他不想姐姐太破费,姐姐为了养他已是辛苦。他摇头说:“姐姐我不想去,我就在店里给你帮忙不好吗?再说为什么非要去学堂读书呢,身边这么多人都没去。”

    顾莘莘对他说:“谢谢小栩为姐姐着想,但小栩还小,不懂读书的意义。姐姐让你读书就是不希望你困在这小小的店面里,包括以后困在任何狭隘的地方。你只有读书了,识字了,才会有见识有本事,有让人生更加开阔,更多选择的能力,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

    这番话对于六岁孩子来说不好理解,顾莘莘不知道小家伙能不能听懂,小家伙喃喃思考了片刻,最后注意力集中在最后一句话上:“有本事让自己过得更好,那我过好了,也能让姐姐过好吗?”

    顾莘莘笑着答,“当然啊。”

    “那我就去读书!”小家伙答应。

    次日,小家伙背着顾莘莘给他准备的小书囊去了新学堂,第一天入学,顾莘莘送他去,领着孩子一道见见师长。

    掌管学堂是位严厉的老夫子,板着脸对谢栩开门见山:“既然来这,便得尊师重教,用心研学,不然可是要打手板的!”

    小家伙既然想通要好好学习,便一改过去在房里单独睡的不安小模样,丝毫不怯场,昂起小胸膛说:“是,夫子。”

    小家伙正式入了学堂。

    学堂每日分上下午两个半天课,上午固定是文课,读书识字做文章,下午开启武课,强身健体,且不定时有音律作画等其他文艺修身养性。

    顾莘莘对学院安排很满意,不愧是高收费学院,一分钱一分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不过顾莘莘仍有些担心,学堂里学生多是富户官员之子,怕小谢栩受排挤。

    很快她发现担心是多余的,学堂夫子教风严厉,管教有方,学生们不敢造次,学堂内皆是规矩受教,同窗间和睦有礼。

    小家伙背着小书袋每天上下学,充满了孩子的轻松开心。直到某天放学回来,顾莘莘在他脸上看到了一丝小遗憾,但他并不表达。

    顾莘莘留心观察,很快懂了,第二天便给了小家伙一个惊喜。

    这天散学时,小家伙像平常般拎着小书袋出学堂大门,他瞅一瞅别家来接孩子的父母,面上露出些微艳羡,随后他便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

    是顾莘莘,姐姐来接他了。

    小谢栩是看到别家孩子有家长来接,心里羡慕,但他知道姐姐要忙店里生意,不好辛苦姐姐每日再为他跑来跑去,即便羡慕也从不提。

    同窗们虽在夫子教导下谦和有礼,但人人有父母陪,可每日他孤单单拎着小背囊走回去,小同窗们看他的眼神难免有些同情,以为谢栩是家里不受宠,不被长辈喜欢的孩子呢。

    而顾莘莘今天来了。

    这一路顾莘莘也在反思,先前考虑学堂离店面不远,便没有接送小家伙,但今天想了想,她是大人腿长走得快,十来分钟的路程才觉得不远,但对孩子来说小短腿得走半小时,点大的孩子若路上出什么状况可如何是好,这边关小镇,治安并非安稳。

    加上不想小家伙孤零一人艳羡别的家长,便决定以后提前关店一刻钟,接小家伙放学。

    而她不仅来接,还带了一食盒的糕点,担心谢栩散学后饿。

    可小家伙此刻眼里哪有糕点,姐姐倏然出现,他小脸上写满惊喜,眼里全然是姐姐,他雀跃的朝姐姐奔过去,小书囊背在身上,跑得一颤一颤。

    到她身边,他拉着顾莘莘的手撒娇,周围有小同窗路过,小家伙自豪的说:“这是我姐姐,我姐姐来接我了。”

    顾莘莘便将食盒里的糕点分给小朋友们,换来小朋友一片艳羡——谢栩不仅有个好姐姐,姐姐还会做一手好糕点。

    分完糕点,两人大手牵小手走回去,夕阳照在两人身上,小家伙嘴角牵出一抹满足的笑。

    回家后吃了饭,小家伙对着灯火做课业。

    他刚入学,夫子教课教导文字,先从最基础的横竖撇捺开始,是以目前他不会写字,只练习最基础的偏旁部首。

    不过有几个完整的字必须练习,是每个人的名字。开学最先要学习的字便是自己的名字,哪怕不会写字也要记得名字。

    谢栩名字笔画复杂,又刚拿笔不久,毛笔不好上手,小家伙在纸上苦练良久依旧吃力,顾莘莘便握着他的手带他在纸上示范练习。

    小家伙聪慧,练了几遍就学会了,自身名字算是他认识的第一个字。

    练完后,他巴巴看着顾莘莘:“姐姐能再教我几个字吗?”

    “还想学啊,学什么?”

    “姐姐的名字。”

    顾莘莘很意外,小家伙接触笔墨,除开自己的名字,最早要学会的还有她的名字。

    她便握着他的手,将她的名字教给他。

    顾莘莘名字也不太好写,小家伙握着笔一遍遍练习,一边写一边逐字默读,“顾、莘、莘,顾、莘、莘……”仿佛要牢牢记得。

    最后纸上姐姐名字密密麻麻,竟比自己名字还要多,也因为练习多,越发工整端正。

    瞧着纸上字迹,顾莘莘心头一暖。

    此后大多数夜里两人都是在灯火下度过,白日谢栩在学堂学文习武,夜里则在灯火下做课业,顾莘莘在一旁陪他,偶尔给他辅导书上的知识,学累了就给他讲几个故事。

    灯火下两人头挨头凑在一起是一天中最轻松温馨的时光。

    半个月后发生了另一件事。

    谢栩那位酒肆歌姬母亲,突发急症快不行了。

    毕竟是他的生母,又同在小镇,顾莘莘征询谢栩意见后带他去见母亲最后一面。

    几个月前还尖牙利齿无情无义卖掉儿子的女人,此刻因疾病瘦得皮包骨。

    人之将死,其心也忏,她紧瞅着谢栩,头一次面对孩子露出愧疚与不舍,随后她看向一旁顾莘莘。

    如今小谢栩能够吃饱穿暖还能上学堂,全靠顾莘莘。女人眼里充满感激,拼尽最后一口气道:“多……谢你。”

    女人很快咽了气。在收拾完女人的尸骨后,荒凉的郊野上,小家伙看了一眼母亲的坟,然后低下头,他没有流泪。

    但顾莘莘知道他难过,毕竟这是他的生母啊。

    她蹲下身,缓缓抱住他,轻拍他的背脊道:“小栩不难过,小栩还有姐姐,姐姐会一直陪在小栩身边的。”

    小家伙默了半晌,终于将自己的小脑袋贴着姐姐温热的身体,回抱住了姐姐。

    跨过悲伤,生活再度恢复到从前的平静。

    但不久后顾莘莘发现,小家伙在课业上比以前更用心,夜里看书更晚,白日上学表现也更加用功。

    某一天顾莘莘好奇问他:“小栩上学这般用功,是以后有什么愿望想实现吗?是想做官吗?”

    这年头读书人的目标大多功利,要么做官要么发财,尤其是谢栩所在的学堂,学生们多是官宦之后,绝多数人读书都是为了走上仕途。

    以谢栩好学与头脑,其他几个世界稳坐朝堂风生水起,这个世界也该是不难的,而且——顾莘莘记起来,谢栩还有一个做武将高官的父亲,若是要从政,自带优势。

    可转念她又想了想,照原世界过往轨道,谢栩的父亲该来边关接他了,她曾还想着如果他来接孩子她该如何面对,也一直积极留意武将寻亲的事,可就是等不到消息。

    莫非,她强行穿到此处改变了原世界轨迹,小栩的父亲不会再来了?

    罢了,不来更好,孩子跟着他尽吃苦,日后还是她继续抚养小家伙吧!

    如果小家伙这一世也有从政意图,她会尽全力协助他。

    于是顾莘莘握起小家伙的手,情感丰沛地说:“小栩,只要你想,你就去做,做官没什么难,姐姐会帮你……”

    结果换来小家伙一脸懵,“我没有很想做官啊……”

    “嗯?”误会了?

    小家伙笑得有些腼腆,“小栩没有很想做官,做官在其他人心里或许是第一要紧的,但我不是,我心里最要紧的是姐姐。”

    小家伙此时不到七岁,小脸白净语气稚嫩,唯独眼神坚定。

    生母已逝,他只有姐姐了,姐姐是他世上唯一的亲人。

    他还小,并不清楚未来一定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能够肯定的是,他会按照姐姐给的道理,努力读书,让自己变得强大。

    现今姐姐是他的依靠,日后他要成为姐姐的依靠。

    顾莘莘闻言内心滚烫,真是个好孩子,没有白疼。

    小家伙废寝忘食的勤奋中,时间渐渐白驹过隙。

    小家伙七岁,八岁,九岁,十岁了……

    九岁时小家伙终于离开小竹床,搬回自己的房间。

    他一如之前好学上进,成为学院里最出色的学子,备受夫子喜欢,同窗敬佩。

    生活上他是个体恤人的孩子,学业勤奋,假日休息便会去顾莘莘店里帮忙。

    每年顾莘莘都要给他做一批新衣,孩子成长速度太快,六岁时才她的大腿高,七岁时长到及腰,十岁快到她脖颈,在家帮她做家务,去井边打水双手能拎起大水桶。

    顾莘莘惊喜于孩子的成长,同时还要面对其他问题。

    学费。

    孩子越大,学费越贵。

    顾莘莘这些年经营着小店仅够温饱,谢栩学费都是从她穿来自带的银两老底里掏。近年一年年的用,加上之前又是买屋宅,又是租店面花了不少,再这么下去。过几年怕是不够了。

    顾莘莘得想办法做点其他营生赚更多银钱。

    她在小镇上转悠,打听几天,得到一门新营生。

    说是内陆某大厨告老还乡回到祖地边关,打算重操旧业带领子孙开个大酒楼,但需花费大笔银两。大厨自身积蓄不够,如有人愿意入股,日后哪怕不参与饭店管理,每年依旧可拿分红。

    顾莘莘觉得主意很好,但对方要求入股至少得一百二十两。

    一百二十两在边关小镇算大数目,顾莘莘回去掏掏自己老底,勉强凑出一百两,剩下二十两怎么办?

    不凑又不行,顾莘莘拿下日常戴的一对黄玉耳坠,送到当铺。

    这耳坠是她从京城穿来时带的,正统宫廷贵族货,价格不菲,当铺老板识货,当场给了二十两。

    拿着凑足的一百二十两,顾莘莘入股饭店。

    谢栩下完课后,顾莘莘讲了入股饭店的事,并没有提耳坠,十岁的小谢栩却盯着她空荡荡的耳垂良久。

    他渐渐长大,越发聪慧,俨然看透。

    最后他没说话,更用心的回房读书。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