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节
。”
皇帝有些头疼,也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轻信了明钰的话,或者自己就不该将希望放到明钰身上。
明钰朝皇帝眨眨眼,“难道父皇还不相信儿臣吗?”
皇帝伸手扶额,“那你且说说你会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法?”
明钰应是,粲然一笑,他现在大殿中央,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既然皇帝发话了,行吧,那就看看他怎么说。
“国库没有银钱,我知。我就不明白了,户部没有银钱,不会开源节流吗?国家拿不出银钱难道还是很光荣的事吗?看看大燕财政年年都亏损,还不思考改变进取,按部就班,固步自封,那就永远都没有出路。”
此话一出,邹常脸色忽青忽白,一口老血哽在喉咙差点没有吐出来。户部官员,连带着户部尚书也都脸色阴沉下来。
“老臣……老臣有愧。只是这些年,天灾人祸频发,故而税收不尽人意,所以才……才会有今日的局面。”邹常吸了一口气,解释说道。
大燕以农为本,所有的开支运转也几乎全靠了农税。又因为皇帝上任之初就规定了十五税一,并且不得另行增加税收明目,这几十年来,从未更改过。
一开始还好,可是随着年年征战,军备开支也逐年递增,那点税收基本就是将将维持罢了。近些年大燕南边又受灾,税收减了不少,加上赈灾花费巨大。他们也没办法,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了。
明钰摇摇头,如今人们的眼界大约也就只有这么点了。“所以啊,要开源嘛。本王现在规划的在未来,这个西岐走廊创造出来的价值,比起农税要高得多。现在机会已经摆在面前了,你们不积极争取,反而极力阻拦,真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
邹常快被气死了,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开源节流,谁都知道开源节流,可是真正的开源节流并非易事,更不是两张嘴皮子上下一碰就能做到的。
户部尚书忍不住站出来,“端王此言差矣,非是我等极力阻拦,即便是我等不阻拦,也拿不出这笔银两。王爷册子上也写了,兴建西岐走廊所花费的银两不低啊。”
明钰嘿嘿一笑,“这笔银两不用国库出一文钱,由本王一个人搞定,怎么样?你们还拦着吗?”
所有人面面相觑,不用国库出银两,他明钰从哪里弄银钱来?就算皇帝小金库还有这私房贴补,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够吧?
邹常气极反笑,“既然不用国库一文钱,那我们倒也不必死死咬着不放了。”
“好!”明钰拍掌,然后对皇帝恭谨道:“不过这里儿臣还有一个条件,还请父皇答应。诸位大臣也在此做个见证。”
皇帝点头,已经看惯了明钰不按理出牌,明钰说什么也没半点惊讶了,“你说!”
“儿臣一力主导西岐走廊一事,不让朝廷国库出一文钱,可不希望将来成事之后,一窝蜂的人眼红的盯着这块香饽饽。儿臣出钱出力,可不想到最后白忙活一场。就算要上交朝廷,那最少也得要十年后,这十年的收益,就算是儿臣的辛苦投资付出收租了。”明钰搓搓手,笑眯眯的说道。
就算是他贷款搞投资吧,至于贷款的对象,当然是谁有钱找谁了。他眼神晶亮的看着皇帝,“父皇,你要是有闲钱的话,也可以投一点过来,到时候儿臣给您分红啊,连本带利都给您赚回来。”
皇帝没好气的挥挥手,像是赶苍蝇一般,“去去去,想都别想。”说完看向底下的朝臣,“你们怎么说?”
邹常第一个站了出来,“既然端王这么说,老臣没什么好说的,附议!”
薛伦也站出来,“要是端王能自己也解决掉防守兵力的问题,臣无二话。”说完他看向明钰,很明显想要看看明钰怎么说。
“兵力好说,我不会动用石崇关的守军,而是要求自行募兵。募兵数量可依据西岐走廊的防守量来定,当然,这些兵卒依然属于朝廷管辖。”明钰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他最后也说明了兵权他不会沾手,交由朝廷,这也是为了摆脱麻烦。亲王除了皇帝派发的护卫军的兵力,是不能掌兵的。私自募兵更是大忌。他此时说在明处,算是过大家的眼,要是此议通过,别人也不可能拿此来说事。
其实他之前在村子里选青壮训练之后回去自行组织成立护卫队,方便守卫村子,也就是按简单的募兵制来做的,只是规模小罢了。这些人平日里在村子里也能组织人训练,而遇到敌寇进犯他们也能拿起武器杀敌。
“自行募兵?”薛伦惊讶道:“这是何意?”
如今大燕兵制属于军户制度,也就是说一家人是军户的话子子孙孙都得去当兵。而其他的百姓根本就无法成为军户,这就限制了兵源,造成后备力量的不足。
明钰解释道:“不错,顾名思义,也就是说百姓中符合条件要求的可以自愿当兵。战事起可以拿起武器杀敌,平日闲暇时依旧种地。当然了,这些人不入军户,依旧算作百姓。等到天下太平之时,或者几年后,年纪大有伤残时,可以给一笔补偿金放归还家。”
“这——”薛伦惊讶了,他还从来没有听过可以这样的。军户当兵,上阵杀敌,这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他们身为军户,就没有田地,唯一维持的就是军饷,而军户子弟,从小就接受刀枪棍棒锻炼,至少能够一上阵就能杀敌。
可是端王所说的,让一群百姓上阵冲锋杀敌,这真不是玩笑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1-26 10:06:28~2021-01-27 10:46: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弈医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五讲四美好青年 3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14、第 114 章
“百姓种地, 军户卫国,各有各职责不同,岂能混为一谈?”薛伦铿锵有力的质问。
“的确职责不同。”明钰赞同一部分却又不尽其然, “为什么不能综合起来?为什么一定要分军户不军户?军户就一定想成为士兵打仗?而百姓有志却注定报国投效无门?首先这样的制度就不一定适合于现状。”
明钰明目张胆质疑的话一出口, 不仅仅是众臣哗然, 就连皇帝都变了脸色。这话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的话了,制度是祖宗定下来的, 岂能在挂在嘴边随意诋毁的?
薛伦横眉怒目, “大胆, 无知!这是大燕开国之初就定下来的祖制。岂能信口雌黄!”
明钰不怕, 梗着脖子理直气壮的说道:“祖制虽然重要, 可也要与时俱进懂不懂啊?祖制还和亲呢?现在父皇不也打破了这一常规?我倒以为父皇这么做是有大魄力,大气度的有为之君。一群大男人,还要牺牲女人, 来获取安稳生活,这还叫什么男人?直接阉割做太监得了。”
皇帝原本还想拿祖制的话训斥明钰,可明钰这话说出来他还真就开不了口了。身为皇帝的他当年冲破万难不就为了打破祖制的和亲之策吗?现在小儿子做出与他差不离的事情, 自己却要责难,这就说不过去了。
而且小儿子这话他听着心中着实舒坦, 比起到如今还在埋怨当年, 说他手段太过强硬奴颜媚骨之人, 自家儿子说出这般有骨气的话, 这才是好样儿的。
如今天下不得安宁, 朝中隐隐有和议的声音冒头, 可议和不就还是老样子?用女人,钱帛开路。如果开了个头,那么几十年来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
“我也不怕告诉你们, 军制不改,想要边地安宁是永远不可能的,而边地不宁,国亦无宁日。别想着和敌人议和你们就能高枕无忧了,谁提这话就是卖国贼,这种人首先就应该扔去边地跟夷人相亲相爱一番,能活着回来就算你命大。还有和亲?哼!可以,拿你们自己的妻子女儿去,别指望着别人家的女儿为你们牺牲!”
明钰这话让所有人都闭了嘴,有的人被这话戳了心窝子。脸色涨红伸手指着明钰,想要说什么哆嗦了半天到最后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谁都知道,此时出头反驳,那就是打自己的老脸。
明钰昂着头,继续说道:“我大燕不是无人,更不是怕了夷人,就是怕软骨头太多。你们去看看边地的百姓,被夷人祸害得家破人亡,哪一个身上没有血海深仇?堂堂大好男儿,想要杀敌报仇雪恨,却因为不是军户的身份,报国无门,怎能不以为憾。”
薛伦叹了口气,明钰说的很好,他是最看不起那些软骨头的,明钰却能够明目张胆的说出来,能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么?他曾经征战沙场,当然了解这些情况,只是他们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去深想,更别说什么改军制之类的逆天想法了。
“话虽是这样说,可是百姓打仗去了,谁来种地?田地荒芜下去,于民生有何好处?”文丞相站出来半步,脸上带着笑意问道。
他一下子就问到了点子上,所谓的国计民生,民以食为天,很多人关心的也就是这个问题。当初大燕开国之际定下来军户这样的制度,很大的程度上也是为了保证农耕的生产劳动力。
明钰偏过头,似乎意想不到丞相会问出这个问题来,他挠挠脑袋,“怎么可能会让田地荒芜?有很多办法啊,比如说一家人有一人入伍足矣,又比如可以驻军屯田什么的,战时训练作战,闲暇之余照样耕种。等过上几年,入伍参军时间长的可以光荣退伍,回乡分得田地一样能过活。这总比军户不事生产,离开军队,就如同废人一般要好多了吧?”
“可是,百姓一边训练一边耕种,真不会贻误战机吗?或者说会不会耽误到训练成果?”薛伦担忧的问。
明钰自信的道:“此时说再多只怕也不会有人相信我的话,毕竟是没有亲眼见过的事情。”他环视一圈,“既然这样,何不让我试试呢?看看我募来的兵与世袭的军户有什么样的区别。反正暂时也没有触动到大燕的军制,等以后两厢一对比,看看孰好孰坏,到那个时候,你们军制改不改那也是你们的事情。”
同样的东西,有了好坏之分,谁不想要好的?这是人之常情,明钰提出这个算作试点,让大家都看到成果,说服力肯定比现在好得多。
“嗯哼!”皇帝清了清嗓子,大殿内立马安静下来,他才开口道:“行吧,西岐走廊的一切就交由端王明钰负责,成与不成都在你一身,与他人无关。”
金口玉言一出,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所有人都闭了嘴,没有半点意见。毕竟最难的两点,端王都算是给出了答案,虽然不知道他会怎么做,但是只要不伤及到自己的利益,那便无妨。皇帝都已经答应下来了,他们这些人又何必自讨没趣。
于是,朝堂之上吵吵嚷嚷了好些天的西岐走廊之事,算是圆满解决了。大家也都不必再为此事伤脑筋,算是皆大欢喜吧。
可此时的他们只是想着朝廷不用负担所有一切,等到西岐走廊发展起来,真正财源滚滚之时,这些人早就后悔莫及。
想要皇帝收回成命,将这些利益收归国有。然而今日早就答应过的十年之约,是有皇帝乃至所有朝臣亲自见证过的,一旦毁约可不就是将所有人的脸面撕下来踩得稀烂?
因此,哪怕这些人再眼红也只能望洋兴叹,更有叹息懊悔当初明钰上门,都避之唯恐不及。若是当时能拿出全部家当全力支持明钰,那些收益可就有自己的一份。再看看那几位出过银钱的,年年拿分红拿到手软,哪怕坐着什么都不干,也够吃几辈子的了,叫人看着实在艳羡不已。
散朝之后,太子本想与明钰同路,顺便问问他哪里来的银钱够他夸下海口,以及对于西岐走廊他到底是如何规划的?虽然他也帮不上什么忙,但至少也要跟他透个底儿,让他不至于心中七上八下难以安稳。
今日朝堂之上他都快被明钰给吓死了,这世上恐怕也只有明钰敢在朝堂上大放厥词,还能不被皇帝训诫第一人了。
就连文丞相也想跟明钰说说话,哪里知道,皇帝却第一时间开口将明钰给留下来了。
明钰跟着皇帝一路到了德毓宫,此时天已微明,应该是卯末辰初了。还未说话,明钰肚子就咕咕叫起来,今儿个一大早起床,一直折腾到现在,还粒米未进,他此时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皇帝看了他一眼,明钰已经腆着脸笑道:“父皇,儿子都快饿死了。”说完还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示意自己并未说谎。
“看看你,就这么点出息。”皇帝恨铁不成钢。
“儿子哪里能跟父皇相比?父皇每日里这么早就上班……呃!不对,是早朝,真的是太辛苦了,儿子难以望及项背。”明钰感慨说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明钰深得拍马屁的精髓,自然是知道怎么说话才能讨皇帝的欢心。
果不其然,皇帝眼中带了笑意,已经吩咐宫人将今日的早膳送上来。
明钰狼吞虎咽的喝了两碗燕窝鸡丝粥,又吃了好几块珍珠糯米糕,翡翠虾饺皇,填饱了肚子,这才感觉活过来了。
皇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等到皇帝吃完之后。宫人收拾完毕,这才谈起正事来。
“西岐走廊事关重大,所费银钱不菲,你哪里来银钱?”皇帝担心的还是明钰轻易许下承诺,万一不能兑现,又该怎么办。
明钰歪头想了想,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是借啊!”
皇帝原以为明钰有什么手段,才能应下自己全权负担的话来,结果来了这么一句,让皇帝不知该气还是该笑。
“借?你找谁能借到这么多银钱?国库都拿不出来,难道大燕还有富可敌国之人?”皇帝心中疑惑,他怎么从未听过有这样的人。
明钰搬了小凳子,凑了过来,亲热无比的说道:“来来,您听儿子说,儿子这里有这么一个计划,父皇小金库不是还有钱嘛?别说没有啊,上次西域货品太子哥哥分给父皇的也不少的吧?”
他偷偷瞄一眼皇帝,见他嫌弃的神色,嘿嘿一笑,继续道:“父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