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建立标准才是解决卡脖子的方法(万更求订)
早在年前基金给的500亿投资款即时到账后,前沿就分出来多达76亿的资金款来筹备生产白泽半导体一二期所需要的DUV光刻机。
根据相关规划,为了实现年产百万片12寸晶圆,需要38台光刻机。
这还是在当时预计清华能解决‘工件台系统’稳定性的可能下。
好在,去年海量资金的投入和基金投资及时到来,总算是搞定了所有核心部件。
前沿向上微电的委托订单,根本就没有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中断。
所以,预计顶多半年后这批光刻机就能下线。
而且这批光刻机按理论上的设计标准是能支持28~10纳米这中间几个阶段工艺的光刻。
只需要升级核心部件即可。
2013年开年就有这等好消息,方年心情很是愉悦,起码是解决了一桩大事,有了最基本的底气。
方年看看陆薇语,笑着道:“正好你继续咬吸管,我给苗大部长通个电话。”
一年多以来,陆学姐还是保留了短发的造型,贼御姐风。
听方年这一说,立马甩了下头发,故意嗲了句:“哼~你肯定是不喜欢我了!”
“嘶~~~”方年倒吸一口凉气。
陆薇语得意的笑了。
当我女孩子家家的不会撒娇的吗?
然鹅,方年虽然吃这一套,但不是很吃这一套,还是拿起手机拨出了电话。
电话接通后,苗为的声音就传了出来:“方总现在消息都这么灵通了吗?”
“嚯,原来苗部已经知道了啊,我还寻思给汇报一下。”方年眉头轻动。
苗为很快反应过来:“什么事需要汇报?”
“光刻机,28纳米将在今天正式量产。”方年随口道,他虽然意识到两人说的不是一件事,但也不妨碍语气随意。
毕竟是一定会有定论的事情。
苗为啧啧称奇:“我还是觉得给前沿的资金支持太少,你们前沿就是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也就是一年时间,从不稳定的90纳米一路研发到了28纳米稳定版,真是奇迹!”
方年就笑:“苗部长怕不是忘了国际实验室标准已经到16/14纳米了?”
“从90纳米到28纳米,无非是换一些材料,调整一下镜头,解决一下浸入式光刻胶,也没太大的变化,又不是本质上的突破。”
闻言,苗为冷哼道:“方总说得倒是轻巧,莫不是欺负我不懂技术?”
“我也不懂啊,反正我觉得简单。”方年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无非是前后花了一两百亿呗,工程师们都说是拾人牙慧。”
苗为:“……”
他差点就觉得方年说得很有道理。
其实这玩意有个锤子的道理。
鬼晓得前沿哪来那么大勇气投那么多钱,也不怕无底洞。
鬼知道前沿从哪买来那么多的技术。
反正都是鬼知道。
但苗为转念一想,又觉得方年确实有轻巧说话的底气,谁让前沿成功了的。
国内那么多科研单位,那么多公司,这么多年怎么别人没见成功?
偏偏它前沿能行?
这也是本领不是?
想着,苗为嘴上道:“你们这消息还来得真是时候。”
“本来打算明天再跟你说,现在顺便告诉你,平书听了我的汇报,办公室研究了下,下午刚决定近日去庐州前沿考察,这是今年第一次。”
末了,苗为赶紧补充道:“具体哪天你也别问我。”
方年连道:“我懂我懂,明天我就过去。”
“也不用那么着急,迟个一天两天也行,懂我意思吧。”苗为提了句。
方年嗯嗯的应了下来:“承蒙苗部关照前沿,十分感谢。”
苗为笑了笑,没再多说。
挂电话后,方年嘀咕一句:“真难为这糟老头子还知道想着前沿,要不是怕进去,真想给他送个几亿感谢一下。”
“……”
陆薇语眨巴眼睛,看着方年:“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好事,平书要去庐州考察。”方年笑眯眯地道。
陆薇语眼睛瞪大了些许:“我也觉得我是个福星呦~”
“……”
次日。
方年去了前沿办公室。
见到坐在工位上哼着小曲儿的温叶,方年招呼道:“咦,温秘,你在这边啊,可省事了。”
温叶起身道:“方总,您吩咐。”
温叶将CEO职位交接给谷雨后,更多的待在前沿办公室这边。
此前方年还真不知道。
说起来,温叶跟谷雨俩依然都是方年的秘书,但温叶用起来依旧更顺手。
方年稍微给点信号,她就知道该干嘛。
方年做了个手势:“整理公司最核心的研发项目进展,重点跟老吴要各外联事务的进展和关键点,跟老白要前沿生态的最新重点进展,下午给我。”
温叶一一记下,回答道:“至多两小时后能给您。”
“都行,没那么着急。”方年倒无所谓。
然后望向刘惜:“刘惜,把财务上面临的困境突出一下,给我个文件。”
“好的。”刘惜应了下来。
“……”
好容易有这种罕见的机会,方年当然是会利用起来。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话放哪里都可以相对适用。
在合适的时候,适当的表现出前沿的难处,会让许多事情变得顺利起来。
“……”
相关资料汇总以后,方年翻阅了一遍。
大体上前沿的发展形势还是不错的。
最后方年把大家喊过来开了个小会。
“……大概是这么个事情,有没有谁想去露脸的,名额有限。”
吴伏城跟白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了摇头:“不去不去,以前还好,现在不敢去。”
“别看我,我也不想去,我感觉我身上商人气息太浓。”关秋荷也摇了摇头。
方年都愣了:“怎么个意思?”
“……”
意思就是表面的意思,一点都不复杂。
连陆薇语在基于公司职务的前提下,都不是很想去,但身为方年的夫人,她倒是有勇气去。
方年差点都被搞了心态。
不过仔细想想,又觉得不是不能理解,身份有时候真的挺重要的。
“……”
…………
…………
1月9号下午,方年最终只身一人乘坐前沿办公室的公务机湾流G650抵达庐州。
这架飞机前沿办公室有其他人坐过,方年还是第一次乘坐。
是在关秋荷的极力奉劝下,方年才使用的。
用关总的话来说,公司公务机跟私人公务机不同的。
方年:……
他能说什么呢。
方年的忽然到来,让苏姿丰都有些奇怪。
她当然知道适用于28纳米光刻工艺的光刻核心系统都已经从试验线转给各个厂商生产,最终交由上微电总成,是个大消息。
但之前的汇报,方年本人并无太大的重视。
方年也没多说,他倒是也想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那样,来点操作,可是庐州前沿这万亩工业园搞点操作有点太浪费了,劳民伤财;
只是让苏姿丰给他安排个空闲的员工别墅入住。
然后就没再有其它的安排。
起初庐州前沿的高管都很茫然,公司董事长来这边,一没进公司考察,二没有其它吩咐,过来度假?
庐州能有什么稀奇的?
就这样,从9号到10号、11号一直没什么动静。
12号一早,苏姿丰忽然就接到了相关单位的电话,多少就有点手忙脚乱。
这一年半的时间,苏姿丰早就入乡随俗,知道平书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然后苏姿丰才想起方年就在庐州。
方年也很及时的出现在了行政办公楼。
简单跟几个高管说了句:“不用慌,一切照旧,其它的配合相关部门即可。”
“好的方董。”大家都松了口气。
这会一下就明白过来方年为什么提前好几天来庐州。
但又不明白方年为什么什么安排都不做。
这会儿都还是只说一切照旧。
就不应付一下?
方年可不知道大家心里那么多项目,他只是看着表慢悠悠的走着,然后接到了电话。
再然后很多人鱼贯而来。
然后方年才不紧不慢的下楼,跟苏姿丰等一众高管等在园区门口。
不大会功夫,几辆考斯特就开了过来。
井然有序的停成一排。
方年这才迎上去。
堪称轻车熟路。
平书第一个从车上下来。
方年连忙笑着招呼:“平书好,欢迎您莅临指导。”
平书笑呵呵地招呼了一声:“小方啊,我们过来叨扰一二。”
然后伸出手,方年赶紧伸出双手握了上去。
再就是依次跟一众人握手,其中就有苗为这个糟老头子。
除了平书是喊小方外,大家基本都是喊一声方总。
苏姿丰等人莫名就觉得方年排面是真高。
寒暄完,平书招呼道:“小方,听苗部长说你这里搞了个万亩工业园就想来看看,请你带我们走一走。”
方年连连点头,做了个请的手势:“麻烦各位领导上园区的电瓶车,工业园面积有些大。”
“……”
相较于上个月底苗为来考察,前沿工业园又多了一些新的变化。
别看只有半个月功夫,其中有些之前在建的建筑都封了顶。
前沿一向是愿意在这种基础建设上以最大限度的投入来换时间的。
让苗为很是感慨的说了句:“上个月底我才来看过,今天再看,颇有一种日新月异的感觉。”
“是工人们不辞辛苦的功劳。”方年微笑道。
平书微微笑着,没有插嘴。
工业园跟平常差不多,该干活的还是在干活,承建单位该搞建设的还是在搞建设。
只是会配合相应部门的工作,减少到处晃的频次。
有人道:“这就是半导体工业园了吧,真是壮观啊。”
“这也有几千亩占地了吧,要是完全建设完成的话,怕都是一个工业小镇。”
“蔚为壮观。”
“……”
跟着来的领导们都颇为感叹。
单以整体设计风格和占地面积等来算,庐州前沿这个工业园,在全国范围内都算是较为可观的。
若是再加上高科技含量,应该是独一份。
这也真得感谢孙淦泷和吴存嵘先后两任庐州书记的大力支持。
要不然哪有这么顺利。
平书的考察比较细致,围绕着整个园区转了圈,哪怕是生活区也没放过。
末了,还是点评了句:“你们这生活区搞得有声有色,很不错。”
“……”
…………
大会议室里,各方分别落座。
苗为主动开口:“方总,请你给我们介绍介绍这座工业园。”
方年自是当仁不让,以尽可能简略的语言简述了工业园的分类等。
也简单提了提一些项目的进展。
大概花了不到四分钟。
很是克制,一点都不吹嘘成绩,而且是完全脱稿。
这就是方年同学身为学霸的必备技能。
听方年说完后,有领导提出了问题:“据有关消息,贵司去前年在研发经费上的投入都十分可观,不知道方总可不可以简单讲两句。”
方年轻轻点头,介绍道:“2011年,前沿研发费用支出为337亿人民币;
2012年,前沿研发费用支出为496亿人民币。
2013年预算研发费用支出约700亿人民币。
截止至2012年12月31日,前沿的研究开发人员有21000多名,占公司总人数的65%。”
又有人问:“方总还没说贵司缘何要如此大力支出研发费用?”
方年微微一笑:“当然是因为有需要,没有无缘无故的产品。”
“……”
“贵司如此海量的投入研发费用,做出了哪些成果?”
方年冷静道:“不知道领导想了解哪些方面。”
领导说:“都有吧。”
闻言,方年愣了下,然后坦言:“抱歉,这个我也不了解,我只关心少量重点项目的进展;
前沿旗下有七个实验室,与其主要合作的12个前沿院中有数百个研究中心,以及全国数以千计的高校研究所、科研单位等,开展了数以万计的在册项目,各有成果;
此外还有部分工程师们乃至科学家们自行开展的项目;
以及前沿学术、前沿生态通过资金和知识产权介入的数十万计研究项目已经或正在产出成果……
所以,您这个问题有点难为我了。”
领导心里有一万头曹尼玛奔踏而过。
这也太淦了。
其实越是了解前沿,才越会知道前沿到底有多可怕。
方年的这番话让许多领导若有所思。
很多人心里都在念叨:“看来前沿在产学研政用一体化走得十分深入和顺畅!”
很多人忽略的前沿社团其实真的是核心,它像是一条线,把全国所有的‘珍珠’串成了一张‘珠帘’。
最终促成前沿在任何领域开展任何形式的研究项目都能畅通无阻。
也是胜遇实验室在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忽然那么惊艳的原因之一。
表面上大家以为前沿就是几个实验室的研发能力很强。
实际上,前沿的研发能力是没有极限的。
只要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前沿就有能力干成,无非是时间早晚、投入多寡而已。
“……”
大家各有简单的了解后。
平书忽然开口说了句:“小方,几次见你,发觉你似乎一直十分紧迫,甚至,我也听闻曾有院士抱怨前沿给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前沿取得的成绩是十分瞩目的,能否跟我们讲讲个中缘由。”
闻言,方年略作整理,郑重的吐出几个字:“因为我们没有标准。”
接着方年心平气和地道:“先不说前沿,就说我们的高校学府,理工大类下有众多子科目的专业课程有多少只是学习一样工具的使用方式?
工具使用固然重要,但对于高等学府来说,更重要的难道不是去了解工具的工作原理,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更深入的研究,让工具变得更加好用?
尤其是泛工业类尤为触目惊心。”
“我说得直白一点,这些工具有几样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的?”
“但凡有一天这些工具不给我们用了,我们是不是连如何正常工作都不懂?”
“其实这种大事情与我一个小商人无关。”
说到这里,方年话锋一转:“说回前沿,很简单,我不想沦为别人分工的对象。”
“别人的标准规则再漂亮也是别人的,与我们无关。”
“是,我是很有紧迫感,因为社会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快到我们很容易掉队,如果不尽快建立我们的标准,将始终逃不开被别人分工的可能性;
这种事情根本容不得今天拖明天,明天拖明年,只能是越早越好,不然每过一天,就需要付出多一份的代价。”
“人类的习惯很可怕,举个简单的实际例子,女娲的‘泰山’系统在中立评测机构那里根本不输于微软的Windows,但‘泰山’普及率却那么可怜。
就算不提前沿,苹果的OSX也远比微软的Windows更易于操作,占有率也一样很可怜。”
“在无数行业里,人类被养出来的习惯就是一种标准,如此而已。”
“……”
方年说完后,会议室久久没有人出声。
方年同学是懂得如何合理的运用语气,让大家更注意自己说得每一句话。
结果还是很好的。
苗为身为工信部的部长,很快提出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前沿所有的科研成果突破,并不是为了解决被西方卡脖子的问题?”
闻言,方年微微一笑:“其实是同一个意思,之所以被卡脖子,不是因为我们完全没有,是我们在他们的标准里不够优秀,当然事实上也确实有不优秀的地方。”
“但如果我们有自己的标准,可以定义被世界接受的优秀,我们就有了解脱枷锁自由努力的方向,而不是在别人的标准里循规蹈矩。”
其实方年的意思很简单。
还是之前跟苗为提过的,将来一定是两套标准的时代。
国内一定要有自己的标准,依托于自己的标准才有可能建立稳定可靠的生态。
才不是建在沙子上的城堡。
有了自己的标准,建立的生态才是属于自己的。
与其说前沿是在尽力突破欧美国家的科技封锁,不如说前沿是在调动很多人的自主思考能力,建立属于自己的体系。
这个世界除了标准以外,还有中立的评估方式。
先在中立的评估方式中成功领先,再普及自己的标准与生态,才能逃开被迫分工的可能性。
这当然很难,因为现在很多的科技结晶都是因为上世纪的几次战争发展而来,天然的就是被白头鹰掌握着。
苗为抿着嘴说了句:“难怪对你来说,那些听起来很奇迹的成果并不让你觉得骄傲。”
方年轻轻眨了下眼睛,没吱声。
心里:“果然是个糟老头子,我什么时候不骄傲了,我觉得我牛逼坏了!”
“……”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了不少。
最后,平书微微笑着说了句:“小方这是给我们上了一课啊,我看小方比我们很多同志要看得明白得多。”
“……”
…………
午前,平书等人与方年等人合了影,然后各自上车。
不大一会,方年又被喊上了考斯特。
一上车,方年就看到了坐在那的平书朝他招手,考斯特上面只有平书一人。
在平书对面落座,平书平和开口:“小方,你今天的这番话说得振聋发聩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我们喊了很久,结果很不乐观。”
“……”
平书简单说了两句,话锋一转:“苗部长很想给你们申请一些补贴款,是因为这原因吧?”
闻言,方年搔搔头,还是照实说道:“不是,苗部只是在楼顶看了工业园很久,忽然想给前沿申请补贴款的。”
“哦?”平书微有意外。
“……”
又说了两句,就在方年寻思自己是不是该主动起身离开的时候,平书忽然说了句:“听说你老家是一个比较落后贫困的小山村,你对贫困怎么看?”
方年一愣,刚想说话,就看到平书平和的目光盯着自己。
他一下就明白了过来,只好实话实说:“以我的实际例子来说,我侥幸的通过高考离开了家乡,现在我有了一些能力,就会想办法反哺老家,如果越来越多有能力的人离开老家再反哺老家很容易形成良性循环,贫穷就会消失;
小山村的能人当然比例会小,不过如果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比例就会一代代变多。”
听方年说完,平书似乎沉吟了下,然后才说:“小方啊,要努力!”
方年也不懂平书忽然这么说的意思,只是认真点头。
平书当然知道是方年促成的当康公益基金,也看得出前沿在高校教育领域的海量投入。
甚至……
他的案头上曾经有摆上过智库对方年的全面分析报告。
比如认为方年是个罕见的天才,对商业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敏锐直觉。
比如认为方年对西方有极端的厌恶感。
比如认为方年有极致的民族自豪感。
但这些外在的东西,始终不如直接接触方年来得全面。
在平书看来,方年身上有个奇怪的特质,对某些东西有一种外人难以理解的执拗坚持。
远不是抛弃幻想之类的那么简单。
这跟他身上的另一特质十分矛盾,那个特质叫:懒。
而时隔一年多,再当面见到方年,平书心里冒出来一种奇怪的直觉:
方年骨子里可能带有某种极致的爱国平民主义。
简略来说,他向往平权,是某种意义上众生平等的平权,偏偏他有极致的民族自豪感,这就使得他的向往会局限在中国这个区域内。
在方年打算起身告辞时,平书又说了句:“小方,你有没有想过加入智库?”
方年再次一愣,好片刻后才摇头道:“没想过。”
最后,平书道:“多去京城走一走、坐一坐,不要吝啬你的空闲时间。”
“提前祝贺你大学毕业。”
“……”
考斯特离开良久,方年都还没收回目光,他脑子里的念头有点多,总觉得平书有很多意有所指的地方……
======
PS:晚安~
第840章 也不知道漫长到没边际的假期该怎么过呦~(感谢盟主‘好烦C’)
当天下午,方年离开待了四天的庐州。
没有给庐州前沿再下达什么新任务。
如同来时的那样,走时也没什么动静。
湾流G650冲上云霄时,庐州前沿的几个高管收回望向车窗外的目光。
他们心里都有点说不出来的奇怪。
考察是正经的考察,但怎么感觉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样子。
那位远道而来的方总有些过于平静了,尤其是他们听说方总受邀去参加了招待所的接待午餐。
还知道,湾流G650其实仅在一架民航客机后面起飞。
要是方年知道了,可能会说一句:习惯就好。
“不是哥们吹牛,哥们这次还是坐在左手位置!”
“关总,你有点太不尊重我了,知道我什么排面吧?”
“我跟你说,你肯定不知道哥们今天拒绝了什么?”
“哥们差点就能坐上带俩小飞机的民航客机了,唉,早知道哥们应该坐高铁过去,然后厚着脸皮说哥们没有交通工具回申城,不如就去京城转机吧。”
“都赖你关秋荷,要不是你建议,我就坐高铁去庐州了!”
“这种机会百年难遇你懂吧啊?”
“哥们后悔了,我就不应该拒绝的……”
陆薇语抿嘴笑着,不好在心里嘲笑自家先生现在多少有点脑瘫的样子。
关秋荷根本不稀得看方年,让这玩意嘚瑟吧。
淦!
真尼玛离谱!
咋还能搞出来那么大的动静。
关秋荷十分嫌弃自己的消息之灵通,要不然她不会知道:方总在会上独领风骚!
更不会知道:方总被平书邀请上车两人单独促膝长谈!
至于什么用餐坐左边……也不怎么稀奇了,又不是第一次了。
关秋荷打断了方年的喋喋不休:“就没给你批点补贴款?”
“苗为去弄了。”方年大手一挥,一副满不在意的样子说。
略顿,方年乜着关秋荷说了句:“对了,平书应该对当康公益基金的做法相当满意,可惜了,某些人自己不去庐州,错失良机啊!”
关秋荷不以为意:“你以为谁都能跟你一样,轻松自如,谈笑风生,独领风骚?”
“关总什么时候说话这么好听了?”方年眨眨眼,纳闷道。
关秋荷瞥了眼方年:“这是事实,谢了。”
“……”
嘚瑟了半个下午,方年同学很是心满意足。
哼着曲儿下厨准备了晚餐。
关秋荷差点连眼珠子都瞪了出去,别说关秋荷,连陆薇语都很是吃惊。
林凤女士跟方歆更是十分的意外。
天可怜见,虽然家庭条件十分之好,但方年的惫懒是众所周知的。
她们甚至以为今天太阳是打西边出来的。
“就至于这么高兴?”
“不就是跟平书相谈甚欢?”
听着关秋荷的吐槽,旁边林凤女士脖子似乎一下子僵住了,只朝电视柜用力努努嘴,喃喃道:“我,我是觉得这都得祖坟冒青烟。”
关秋荷下意识说了句:“阿姨,你怕不知道方年是……啥待遇……”
说着说着,关秋荷话音就小了下去。
电视上刚好是主持人的画外音配图像。
“今日上午,平书考察庐州前沿工业园……”
“对庐州前沿的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很巧,方年同学又上镜了。
平书一行人徒步走在工业园一角,方年同学于画面一角出现。
而且不得不佩服摄影师的掌镜能力,很容易让人觉得方年同学是个边缘角色,很符合方秘书的身份。
但……
就是那么奇妙的,为了配合平书的正面视角只能将就让方年同学也露脸。
连苗为等人都没混上镜头。
林凤好悬没喊‘方正国’。
关秋荷:“淦!”
这玩意一定是花钱收买了总台的摄影师!
一定!
这玩意仗着有钱真是为所欲为!
举报!
淦!
也不知道关总是不是更年期提前了,这一阵以来,心态都不是很好。
总是羡慕别人。
也不知道她一个大上市公司老总是怎么会这么眼红的。
当康股价从上市敲钟至今就都只在小范围波动,别说破发之类的,现在市值在5000亿港币上下横跳。
好家伙,一会就破了,一会又跌了。
让很多分析机构认为当康市值要稳定在5000亿港币,需要一个比较重大的利好消息。
“……”
方年下厨的水准当然是比不上家里精挑细选的做饭阿姨,但也是不错的。
起码方歆小朋友是吃得满嘴流油。
关秋荷虽然嘴上嫌弃,但吃得也不少,也不怕撑着。
至于陆学姐那是不用说了。
用方年的话来说,但凡有手就行的事情,他都能很擅长,毕竟他是有‘手聪’的人。
…………
晚上的新闻出来后,低调的前沿再次获得了一定的关注。
先有苗为考察。
后有平书2013年首次下地方考察企业。
再算上苗为考察时顺便带去的500亿基金投资。
哪怕当时因为基金投资的事情争论的吃瓜网民,也看出来了这里面的门道。
是,前沿确实仿佛忽如彗星般划过天际般销声匿迹。
也确实再没听说有什么动静,媒体也好,个人也罢,都减少了关注量。
可这并不意味着前沿破产倒闭了,前沿仅仅只是收缩了第三方商务。
内部不仅一直在研发,而且看情形,研究的还挺棒。
不少吃瓜网民在一些相关问题下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从最近的一些报道来看,前沿不仅没有衰落下去,可能发展还越来越好了,我相信上面的头头脑脑不是傻子,他们知道的信息一定比我们更多,年前年后这么接连的考察,代表的只能是重视。”
“……”
“其实从最近小米等公司推出的4G新品手机的销量就能看出来,背后的前沿有多强,网传白泽现在是提供所有类型的芯片套装,包括4G基带芯片等等;
而现在考察的又是白泽这个主体,很明显,白泽肯定是又有了新的突破;
说不定真的会有国产集成设备制造厂。”
“……”
“我有个朋友在上微电工作,据他说,前沿的委托单从来就没有撤销,而且还在增加中。”
“……”
“我也有在某些单位工作的朋友,他偶尔提过一嘴,他们的生产线是满负荷的,在一次次的试验某些高端工业设备,从行业来说,很大可能是给白泽半导体准备的!”
“……”
“所以……@年方二八,方年同学,你就不打算出来说点什么吗?我们可都在新闻上看到你那张脸了!”
方年同学当然是受邀冒泡。
年方二八:“谢邀,我只是边缘人物方小年啊,你们太高看我了!
这次连握手的机会都没有,有点遗憾,不过有合影,可惜人家摄像大哥不给底图,要不然可以晒给你们看看;
至于前沿内部的事务,抱歉,有保密协议,只能说:
各位思考一个问题,前沿如果忽然破产倒闭的影响有多大?
所以,低调归低调,不代表前沿不做事了;
还有个消息可以说一嘴,前两天国外好事媒体统计了全球科技企业研发费用支出,最高的是三星100多亿美元,前沿榜上有名,估算是30亿美元,这个反正最起码少算了一半。”
“……”
“卧槽,这次居然还合影了!唉,果然牛逼的人生是开挂的,我们只能看看电视,你不仅能说说话,还能照照相!”
“也不看看人家方年同学的履历!”
“@年方二八,话说你们这届毕业典礼上,是不是你演讲啊!”
年方二八:“这问题有点太早了,起码是五个月后的事情,怎么确定得了哦。”
“……”
方年同学上网冲浪一会一会儿,就下了线。
这波没太多话题可说的。
…………
几日后,在方年同学还未正式结束实习前,收到了最新消息。
受产业投资基金的带动,庐州地方和安徽方面计划给庐州前沿投资80亿资金。
这次与银行都无关了。
是庐州方面的主动行为。
庐州前沿对庐州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随着万亩工业园的曝光,愈发的汹涌澎湃。
也相当有利于吴存嵘定下来的新硅谷等计划。
所以综合考虑,将庐州前沿打造成一张名片是很有利的事情。
方年倒是默认了这种安排。
各取所需的事情,就很棒。
如果说这个消息还算一般般,可有可无,那么接下来接到的消息就很有点说头了。
根据相关消息和政策,财政计划给前沿综合补贴数十亿款项。
不过这是针对整个前沿集团的。
但……
这些钱不用还,免费的。
然后是1月18号,方年同学正式结束实习,拿到了实习材料。
前沿公司陆薇语办公室的那张小办公桌也随之裁撤。
往后大概都不会有方秘书这个职位了。
作为方秘书的顶头上司,陆总很是慷慨的请方秘书和公司的一小撮人吃了顿饭,言语间很是关照方秘书。
方秘书除了点头就是点头。
说实话,陆薇语的正牌秘书薛思很是有点懵。
好家伙,这俩还挺会玩啊?
但她一个小秘书能说什么呢。
“……”
原以为年前不会再有什么大事,毕竟眨眼功夫都过完腊八节了,按照老传统,这会都算是过年了。
结果有些地方似乎是很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启发还是咋的,接连启动了对前沿各个分支机构的投资。
比如长春地方想要给梼杌实验室投资130亿,支持其研发EUV光刻机。
长安地方更猛,因为饕餮实验室实际的带动作用以及研发方向很重要,一口气给饕餮投了190亿。
材料……
其实很多行业的生死命脉。
尤其是饕餮开展的材料研发方向,并不仅仅会作用于消费级产业,有很大一部分其实算是绝对禁运级的核心材料。
而饕餮材料实验室是前沿所有实验室中,资源排面最大的。
当初可是陆薇语亲自协调多日才算是定下基本根基的。
最初就有27家重点高校的常务副校长等亲至,签订了联合合作框架协议。
随着前沿的海量资金投入,和研发项目的相继展开,以及饕餮②在蓉城成立,原有的27家高校已经扩展至51家,几乎覆盖了国内所有重点综合型高校。
清北复交这些就不用说了。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饕餮实验室也解决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光刻机项目上多有贡献。
虽然这个实验室还没有集团级科学家冒头,但实验室级科学家有三个。
如无意外,这个实验室是最有可能冒出诺奖的。
根据相关汇总消息,大概率会出现在生物材料上的突破。
白泽、梼杌、饕餮先后获得相关方面的投资、补贴,这让前沿的破产压力大大缓解。
不仅如此,前沿也能腾出更多的资金去发展核心软件。
系统以及工业类软件也是很重要的。
“……”
最后,方年简单算了下,包括基金投资的500亿,算上补贴,这一段时间里,前沿累计获得960亿资金。
有意思的是,这跟官方公开的标准国土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数字一样。
而之后方年就接到了苗为的电话:“方总,答应你的我可是做到了。”
“我说这些地方怎么忽然想要给前沿投资了。”方年一副刚想明白的恍然模样。
苗为笑了笑:“太高看我了,我顶多是搭了把手,背后不是我在推动。”
“哦?”方年稍作迟疑,斟酌道,“那领导有没有说什么?”
苗为平静道:“你难道对这个总数一点都不敏感?”
“我倒是敢想,毕竟我曾经还是个作者,但怕想岔了。”方年坦言。
苗为微微一笑:“就是你想的那样,领导的意思就是,前沿的身后是整个国家,只要你敢做,就不用担心投入。”
方年连道:“说得是说得是,我就是不乐意用资本手段来解决,要不然我能保证前沿明天就成为全世界最值钱的公司,营收什么的,都不应该是前沿应该考虑的。”
苗为一听这话,冷哼一声,道:“你小子想法不要那么多!老……安心按你的计划走比什么都强。”
方年笑了。
苗为这糟老头子也有顾虑了啊,明明想说老老实实,都给憋了回去!
方年轻松笑着道:“提前祝苗部长新春快乐,忙了一年,挣点钱都被拿去修桥,我也该给自己放个假了,也不知道这漫长到没边际的假期应该怎么过呦~”
苗为:“……”
这玩意说的是人话吗?
“……”
方年还真是说到就走,在苗为这个电话后,方总连前沿办公室都没去,就单方面宣布自己带着夫人休假。
这天凑巧是农历十二月十三,林语淙的21岁生日。
方年拾掇拾掇,拉上陆薇语坐上关字号飞机回往湘楚老家。
同行的有林凤女士和方歆小朋友、李安南、林语淙、刘惜。
至于关总,得一个人可怜巴巴的住在12亩大的院子里过冬。
不过方年并不打算在家过年,他之所以回去这么早,就是想在茅坝多待几天……
======
PS:感谢大佬‘好烦C’成盟,好家伙,居然是上善若水~可惜没办法加更~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