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下一个风口(第2更)
月底求月票.
………………
今天的阳光不如前几日那么明媚。
下午三四点时,云雾逐涌。
太阳公公时不时就被云彩藏在身后。
同在一栋小楼的另一处房间里已经布置成了课桌式会议厅。
毕竟有小一百人来参加了这个局,圆桌式会议布局根本就坐不下。
虽然有设立主席坐席,但包括沈尼尔、方年都没坐上去。
跟大多数课桌式会议一样,主席台一侧有站立式发言台。
在众人各自落座后,红杉资本的刘星上台主持会议流程。
本来按照常理,这个流程应该由前沿天使的某位管理合伙人,比如温叶来主持。
但温总显然只是过来凑数的。
这个对她来说算得上是比较大的锻炼,不太能拿下。
方年也不在意这些名头,就这样了。
站在台上的刘星面带笑容,沉着热情道:“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刘星;
首先我谨代表沈尼尔沈总、方年方总对各位的到来深表感谢。”
“……”
“下面请沈尼尔沈总上台发言。”
简单的开场白后,沈尼尔走向了发言台。
站在发言台后,沈尼尔清了清嗓子,目光虚虚的望向台下,温和道:“如各位所知,最近几天时间里,我与方总磋商交流,准备在申城成立一个资本俱乐部。”
“其实这件事情我们准备了许久,最早是年前的某次提议。”
“……”
“我们希望通过俱乐部搭建一个合适的上下游平台,打通从资本到创业者的投资通道,专注于互联网产业……”
“……”
“为了节约投资时间成本、减轻投资压力、更好的获取利益,方总同我商量出了一个模式,叫做……”
“人为风口。”
这个词落下后,现场立马响起了交头接耳的嘈杂声。
沈尼尔不紧不慢道:“各位稍安勿躁,就‘人为风口’我简单说几点浅见,全当抛砖引玉。”
“在当下的时代风口上,资本能做的事情很多,并未完全发挥出全部的作用。”
“……”
沈尼尔说了几点概念,然后做了个手势:“下面请方总上台给大家更详细的解释这一模式的优势。”
“……”
虽然申城天气还有点冷,但方年还是穿上了单薄的商务休闲西装。
多少有点卓尔不群。
走到发言台后,方年望向会场,微笑道:“各位下午好,我是方年,很荣幸见到大家。”
“……”
没多犹豫,方年轻松自如的讲起了‘人为风口’的理论依据、优势、利益。
“早在多年前,钱学森钱老与几位教授联合发表了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的论文;
有相关学者根据这篇论文整理出了复杂性科学视野下面向知识社会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其中重点提到,以人为本,从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协同互动入手,构建政、用、产、学、研多方协同驱动的多元化科技创新系统;
以这套系统理论为根基,参照当下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风口,身为资本,我们可以在上层导向下发挥出更重要的主观作用。”
“……”
“从细分行业上,以我们在座各位的能力、资本,足够推动任意一个领域形成足够的风口,化过去的被动为主动,主导把控某个单一的细分产业轻而易举。”
“……”
“……如此一来,我们少花精力寻找合适的项目,企业少花时间去融资……”
“……”
方年说完后,台下立马有人发问:“方总,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投入、发展、产出几乎完全由我们自己控制?”
“没有这么霸道,但可以这么理解。”方年微笑着回答。
“……”
第一个环节是完全概念性质的东西。
沈尼尔跟方年轮番上阵。
甚至结合了幻灯片、演示文档等等东西,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形成一个平台的优势。
起码是能避免重复竞争的浪费。
也说明了政用产学研这套体系下,资本可以介入的环节实在太多了。
无论是什么样的经济体系,钱总归是最好用的‘武器’。
合则多方有利的道理,在座的没人不懂;
但之前为什么没有联合起来,主要原因是找不到一个共同的、可控的、有利的目标。
尤其实可控这一点,谁都不敢打保票。
但在方年跟沈尼尔的解释下,在座众人发现,人为风口这个模式的可控性很高。
此外……
沈尼尔特别用到了一个词。
资本……可以扭曲人性。
虽然在座众人男的西装革履,女的端庄大气,一个个都看起来很像是名流。
但!
大哥不说二哥,都是一帮满肚子男盗女娼的货色。
利益至上四个字在资本这个领域,那是尤为的淋漓尽致。
其实从大家愿意不远千里赶过来,就说明那些透露出去的消息早就吸引到了他们。
之所以现场还需要解释理论依据、优势、利益等等,无非是为了更好的印证每个人的需求是否匹配。
用一个词来形容最为恰当不过了。
财帛动人心。
总而言之。
在‘政用产学研’这个体系下,‘人为风口’这个模式一出,在场的资本差点垂涎三尺。
别说退出,恨不得当场拉人进来。
但是很显然,这里面有某种默契约束着,来多少是多少,看似没有邀请函,但能不能进门都是很看资格的。
虽然方年明确表示并不认可‘霸道论’。
但大家心里都认为,这就是背后的真相。
表面上还是要冠冕堂皇的嘛。
…………
基本意见一致后,刘星再次主持了会议进程。
“下面由沈尼尔沈总简单描述俱乐部的名称、形式、发展规划。”
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沈尼尔也不多又有,很快正式道:“经方总提议,我们的俱乐部取名为影响力。”
“意思简单明了,就不多说了,各位是否有意见?”
自然是全部认同。
“好,现在我宣布,影响力俱乐部正式成立。”
“俱乐部不设立会员制度,是否吸纳新成员取决于是否能被俱乐部认可。”
“为了方便大家日常交流,方总个人出资3000万,我个人出资2000万,在申城环球金融中心76层设立俱乐部日常办公室。”
“……”
“在静安这边设立私人宴会厅。”
基本事务确定之后,沈尼尔不急不躁的说了下一项议题:“经多方商议,俱乐部设立一位会长、一位常务副会长、三位副会长,一位永久荣誉会长。”
“……”
“各位可有异议?”
“……”
当然是没有异议的。
接下来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会长副会长。
毫无疑问,会长是沈尼尔。
这是必然的。
根本直接就是等额选举。
在座众人谁不是人精,没人会提出异议。
常务副会长是靳海滔。
副会长是雷军、周全、李朝辉。
分别是顺为资本、IDG、鹅厂投资的代表。
人选的考虑上不仅仅是简单的管理资金规模,还考虑到各方面的人脉、资源、能量。
比如雷军能当副会长,顺为资本以外的因素很多很多。
他本人的官面身份、小米、金山等等等等。
包括IDG的周全和鹅厂投资的李朝辉,都有各种各样的因素。
反正是多方权衡利弊下的认同。
至于常务副会长靳海滔,怎么说呢,几乎完全是因为深创投的各方关系,以及管理的资金规模着实在座第一。
方年……
方年自然是名誉会长。
接下来由常务副会长靳海滔宣布了俱乐部相关规则。
“……”
“1.名誉会长拥有唯一的投资提案一票否决权。
注:在超过90%以上同意时,否决权无效。”
“……”
“2.……”
“……”
“以上,有异议者请当场提出。”
“……”
当然……
仍然没有人发表不同意见。
虽然在座都是资本,在利益领域比较斤斤计较。
但是……
这里是中国。
自然也是有约定俗成的特色。
那就是能当场提出来的任何明面规则,早就是私底下最起码进行过基础交流的。
反正无论如何,是绝对不会遭到任何反对的。
包括方年拥有的唯一一票否决,也是通过之前的理论依据等等阐述,最终得以被认可,才放到规则上的。
要不然……
这种场合,方年会拉温叶来凑数,而不是关秋荷?
关总可是自费印制了一沓名片,自封前沿天使合伙人的。
总而言之,在靳海滔宣读规则完毕后,影响力俱乐部的整个框架完全定了下来。
成员机构包括:前沿天使、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深创投、顺为资本、IDG、鹅厂投资;
以及晨兴、启明、纪源、今日、君联、基石、德同、天图、正海等二十五家创投机构。
现阶段暂时不吸纳任何形式的私募股权机构。
当然……
根据发展规划,将来势必会有合作甚至第二批成员集体吸纳的时候。
风口这东西,最适合的还是创业阶段介入。
…………
当俱乐部的一应事务商议完毕后。
方年、沈尼尔、靳海滔、雷军、周全、李朝辉六人坐到了主席台坐席上。
沈尼尔喝了口茶,望向台下,和和气气道:“影响力俱乐部能这么顺利成立,其实并不容易,我提议大家一起给自己鼓鼓掌。”
“……”
大家都报以善意的微笑。
掌声哗啦啦响了起来。
的确不算容易。
不提方年跟沈尼尔的频繁见面,磋商,意见交换,大方向上的求同存异。
光是今天的流程会这么顺利,就可知背后的辛苦。
要不然干嘛不一开始就直接拉去开会,而要先搞一个酒会?
要协调多方的利益,怎么会是很简单。
这几天,连方年都忙得脚不沾地——虽然还是没有逃课。
会场的气氛宽松了些许。
沈尼尔这才不紧不慢的道:“考虑到管理、协同、科学、互利互惠、开放、共享、共赢等诸多因素,我,提议由大家共同出资成立一支归属于俱乐部分管的影响力基金。”
“……”
沈尼尔的话语落下后,雷军率先开口:“为了避免可以预见的利益冲突,我同意。”
“我也同意。”
“……”
这个议题得到了现场所有二十六家投资机构的全部认同。
资本的‘武器’只有一个:钱。
顺着这个议题,沈尼尔提出了附加议题。
“好,影响力基金提案通过。”
接着,沈尼尔字斟句酌道:“基金规模方面,我跟方总经过多方考虑,参照市场分析等因素,有二个提议;
一是总规模人民币50亿,每家机构出资2亿。
二是总规模人民币100亿,每家机构出资4亿。
原则上不接受第三类提议,出于公平、公正、公开、共享的原则,平均更能体现利益共同。”
“当然……在商定下一个人为风口形成投资提案通过之后,俱乐部鼓励各方机构追投。”
沈尼尔话里的意思很清晰。
影响力基金需要确保各方利益的共同公平。
不存在是会长、是副会长,又或者机构资金实力更雄厚,就多出钱。
虽然资本圈内本身很残酷,但这不利于长远发展。
不过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也有补充条款,在影响力基金根据投资提案投入资金后,便是各凭本事了。
这一点,谁都没话说。
这个提议多了些讨论。
有人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50亿和100亿有什么区别,比如这样那样。
在各个问题得到解答后。
最终有十九家机构选择了100亿。
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提案选择了100亿这个资金规模。
“……”
提案通过后,沈尼尔望向台下某几处:“其实我知道各位心中的一些疑虑。”
“不用着急,方总已经根据各方面信息汇总,提出了下一个风口的选择。”
方年当仁不让的接过了话头:“大家请看大屏幕。”
“经过严格的市场数据收集、汇总、分析,参考这个模型,以及参照长远发展等众多因素,目前最适合的两个细分行业分别是:
移动社交软件、手游网络化。”
“这两个细分行业,在形成风口后,都可以产生后续的投资风口与相应的利益。”
“……”
接下来包括雷军、沈尼尔等人都分别从各个角度论证支持了方年的观点。
比如:两个细分领域都有小风口迹象;
考虑到这是俱乐部成立后第一次投资,应综合考虑稳妥、影响力与后续发展……等等。
反正……
模型是真的,是刘惜熬了两个晚上做出来的。
有后续发展也是真的。
甚至包括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服务必然会崛起等理论也是真的。
但别的……
都是方年瞎几把扯的。
他这次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见到实打实的利益,真正领会到‘影响力’三个字带来的甜头。
顶多是夹带了一点点个人的小目的。
最终在各种对方年的彩虹屁中,大多数选择了手游。
因为游戏的市场大、利润率高,且手游目前的市场一片蓝海,还没有探索出比较广泛的商业模式。
网络化是那个以点带面得点。
于是……
下一个风口就这么产生了。
至于后续的基金成立、投资事务等等等等,都与方年无关。
都名誉会长了,这种细节上的事情,怎么能跟方年有关?
是吧!
这就是方年为什么会是名誉会长的原因。
皆大欢喜的会议宣告结束。
众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像极了正在春天里播种的老农们。
在无数恭维中,方年同学婉言谢绝了晚宴,让温叶代表他出席。
自己则轻轻松松的驱车去了虹桥机场。
去接出差归来的陆学姐……
======
PS:先更两章,今天争取四更~
第649章 方总嘴里没有谎话,都是交个朋友(盟主‘Hanish’+1更)
“才三个工作日,陆总果真完成了工作。”
方年一脸认真的赞扬着。
“越来越厉害了呦!”
副驾驶上,陆薇语偏过头望着方年,眨巴眼睛道:“这就……不叫学姐了吗?”
闻言,方年正经道:“起码现在得是陆总,怎么说呢,精明干练,气场强大,我见了都要低头。”
“你确定是低头的、吗?”陆薇语挤了挤眼睛,一脸揶揄。
方年轻咳两声,一脸冷静道:“自然是低头,谁让你穿高跟鞋都没我高的。”
“……”
奥迪平稳的行驶在高架上。
方年跟陆薇语有一搭没一搭的抬杠。
也提到了陆薇语这次出差羊城的工作进展。
批了一个亿,只需要选个相较不错的地理位置租一套办公室,让行政人员打理后续的办公设施布局。
再通过前沿社团和前沿院这两个平台从中大、华南理工、深大等学府招聘软件工程类硕博研究生、教授即可。
这次是最简单的。
因为只针对eda、工业软件的国产化。
虽然也面向终端用户,但市场并不大,就也不是个太着急的事情。
规模也不大,包含协助的行政团队,规模定在199人内。
分成eda、工业两个领域。
优先针对的是几个常用软件,根据市场调研结合白泽实验室的实际需求排了序。
投入的经费也很充足,按平均月薪1万元算,能烧5年。
当然,虽然是开发软件,但也有其它的研发经费支出,预算上1个亿烧到明年3月份。
该说不说的,前沿在研发经费上的支持力度非常大。
动辄亿级起步。
不少从现在来看根本就是赔本的买卖。
为了协调各方事务,陆薇语的秘书薛思暂时留在了羊城,处理首尾,周日才回来。
方年也简单提了两句影响力俱乐部成立的事情。
“温总就这么被你无情的扔在了资本堆里应酬啊?”陆薇语咂咂嘴。
方年平静道:“温总毕竟是前沿公司CEO,应酬是避免不了的,再说前沿的饭局都得给前沿面子,没什么所谓。”
听方年这么一说,陆薇语点头认同:“这倒是。”
“前沿两个字在很多行业都可以刷脸,这次在羊城之所以这么快,就是因为带了前沿,高校方面很支持。”
说到这里,陆薇语一脸骄傲的看着方年:“这都是方总打下的江山啊!”
“那可不。”方年一脸自得。
“……”
…………
很快就回到了君庭别墅。
还在院子里就看到了红色的奥迪,今天周五,林凤女士带着方歆过来了。
一般情况下,方歆的周末得在君庭这边过。
因为明珠小学附近的那套房子条件不允许摆下钢琴这种物件。
林凤女士对申城还不咋太熟悉,周末自然也没有别的安排,暂时也是在这边过周末。
不过方年估摸着不久的将来,林凤女士大概率是会将方歆小朋友周末单独送到这边来。
毕竟周二林凤女士就去过偷闲了。
见到陆薇语,林凤女士微笑道:“小语出差回来啦。”
陆薇语笑着点头:“事情很顺利。”
“……”
叽叽喳喳唠了会嗑,林凤女士看了眼方年:“听说你这周都挺忙的?”
“还好,就是跟人喝喝茶,打打高尔夫,今天下午开了个会,花掉了3000万。”说着方年叹了口气。
林凤女士嚯了一嗓子:“还真是头一次听你说花钱,干嘛了?”
方年无所谓道:“谈下来个刚刚好一百亿的大盘子,我算是出钱省了各种杂事吧,主要这次是真金白银的100亿。”
“哦呦!”林凤女士都找不到词语形容。
一旁陆薇语温声说道:“阿姨,您别太放在心上,方年是想偷一年的懒,所以正在争取把事情都在最近搞完;
这阵子光是我有经手的项目就有好多个亿级的了;
这种百亿的项目应该不会太多,估计下个月开始他都要赋闲在家了。”
方年确认道:“确实是这样,从国外回来的这些天有点太忙了,往后应该能休息到下半年。”
林凤想了想,面露困惑道:“我比较好奇,你这上百亿的生意都怎么谈的,是不是每个字都很值钱?”
闻言,方年稍加思索,回答:“也没什么复杂的,一两三个人凑一块坐下来喝杯茶,觉得能做就往下聊,做不了就光喝茶;
跟买菜一个样,你觉得菜新鲜,价格也合适,就买下来,觉得不行就去下一家了。”
“不过去前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建立前沿,让前沿在商场立足,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多人巴不得跟前沿做生意。”
“小语,好像前沿天使是去年全国收益最高的机构吧?”
陆薇语点点头,补充道:“方年去年眼光不错,做了一单比较大的生意,两千万买入转手卖了30亿。”
前前后后听了很多次解释,林凤女士也算是明白了过来。
换做是她,她也愿意跟挣钱厉害的人合作。
林凤啧啧称奇:“我算是懂了,那些人都想跟你做生意,是想抱大腿吧。”
“差不多。”方年欣然点头,“不过因为我比较懒,很多生意都懒得做,于是大家就像攒个大的来打动我,这样一来就得相互考察实力,看我是不是真的大腿。”
林凤连连点头:“懂了懂了。”
“那你为什么能成为大腿呢?”
方年耸耸肩:“我书读得多,喜欢看新闻,于是懂得多,做生意跟捡钱一样,干啥啥成功,偏偏我又不怎么喜欢钱,所以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成了大腿。”
“仔细想想,忽然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关秋荷的声音插了进来。
“看来方总今天很顺利?”
方年看了眼关秋荷,回答:“混了个不用管事,但权限较高的名誉会长,有个一票否决权,我想要的都拿到了。”
稍顿,方年又说:“正好,你准备准备,手游网络化被投票成了下个风口,预计最近一两个月会有最低20个亿的资金进来,抓住机会可以一股脑干掉鹅厂游戏。”
接着补充道:“不过应该会比较难,鹅厂投资也是成员机构。”
关秋荷啧啧称奇:“方总牛逼啊。”
“手游这波搞成了,接下来该你说谁能挣钱,谁才有资格挣钱了吧?”
方年嗤笑一声:“你怕是在做梦,我这么低调的人,怎么可能给自己立靶子。”
“手游网络化是大家选的,无非是接下来我会希望借助手游这个风口打通第三方移动支付体系的风口,再打通移动社交,最后推动国内手机产业链等等行业形成一个风口闭环。”
关秋荷眨着眼睛:“如果不是我提前知道,我是真的会相信这些都是具备科学依据、符合长远战略的。”
“看起来是风口二选一,实际上不管是手游还是移动社交,结果都一样,选手游还更好,你有足够的时间让轻聊一飞冲天,让人看到你化腐朽为神奇。”
闻言,方年平静道:“关总你可别瞎说,这真的具备科学依据,而且还符合大方向的政策导向。”
“我从来不会把这些混迹资本圈几十年的大鳄当傻子,我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组合起来也只是一个更大的真实,没有任何谎言。”
关秋荷嗯嗯的应着:“我相信你,真的,我信,你嘴里没有假话。”
然后一口气道:“你只是凑巧甚至被迫的在每个关节节点上提前部署了一点……嗯,微不足道的东西;
比如白泽的芯片;
比如去年通过前沿天使投资的数十个小游戏公司;
比如明面上没有的当康手游研发中心〇;
比如轻聊;
比如还在酝酿中的通信标准实验室,但相关研究项目去年三四月份就投了下去。”
稍顿,关秋荷连气都不换一口,继续说道。
“我相信,去年投资游戏公司是为了让当康平稳度过艰难时刻,为了扛住鹅厂游戏的凶猛针对;
我相信,你让手游研发中心〇保密是为了低调,不让鹅厂游戏过分针对;
我也相信,你真的只是看着轻聊这个软件是自己提议成立的,所以不忍它发展不顺,所以给雷军支招;
雷军在看到了轻聊的未来后,脑袋秀逗了主动找你独立轻聊,给你30%的股份;
我更相信,去年你真的只是看在那个叫程潜的面子上,所以去投资了lte研究项目,光是我经手的就投了7个。”
说到这里,关秋荷长长呼出一口气,平静道:“我知道大多数国内资本是会关注国际新闻,但是多数是盯着华尔街,可能都没听过3gpp这个组织;
更不会注意明年一月份的会议就会彻底确定国际4G标准;
他们只是在想,国家投了几千亿的移动3G不可能说不要就不要,更不会关心什么4G不4G!
我也知道,方总只是不小心在会议上忘了提醒各个资本巨鳄这件小事;
顺便也忘了提国家几千亿投下去的移动3G绝大多数成果都在展讯,而方总只是为了设计芯片,不小心收购了展讯的设计三部,顺便拿到了相关成果共享。”
末了,关秋荷轻描淡写的做了个总结:“哦,对了,方总还不喜欢挣钱,做什么生意都是交个朋友。”
“一不小心就出让个几亿十几亿的真金白银,就连明明白白在一旁看着的我,看在这些真金白银的份上,都不得不信。”
林凤听得都愣了。
陆薇语也听得有点愣神。
只有方年笑了起来,心平气和道:“关总,发泄得还舒服吧?”
“嗯。”关秋荷认真的点点头。
她要再不发泄一下,都要把自己憋疯了。
一件件一桩桩,几乎都是她亲自经历的。
看起来都是平平无奇,没什么卵用。
然而,就在今天,方年用一个影响力俱乐部的成立,将这一切都串联了起来。
甚至心里早在图谋更远的未来了。
关秋荷明白,最终方年的目的是绕到前沿正在实施的产学研全国一体化大项目上。
让绝大多数如方年所愿,净流入他划定的范围内。
见状,方年大手一挥,淡然道:“那就把这些事情都忘了吧。”
关秋荷再次认真点头:“方总只是个复旦大二学生;
没有野心,做生意只讲究大家一起挣钱,偶尔做做投资,前沿的大门往哪里开都不知道。”
方年欣慰的笑了:“对,一个大学生不存在野心,只是喜欢表现自己独到的长远眼光。”
林凤再不懂商业,也知道自己儿子到底有多厉害。
但她知道自己会忘了这些。
陆薇语反而没什么想法,她的男人,优秀也好,内敛也罢,还是想要去弄险,她都毫不犹豫的跟着。
…………
晚饭后,方年跟陆薇语低声聊了几句。
然后喊了关秋荷一声,去了书房。
“荷姐,你还有多少个人资金?”方年开门见山道。
关秋荷眼睛转了一圈,才回答:“实际可用的只有4亿3,不过卡上不止这么多,但有两个亿是飞机的尾款。”
闻言,方年稍加思索,道:“前几天小语去羊城前,我跟她提了下将来要不要换个城市常住,我比较中意羊城。
小语在羊城的这三天顺便多有留意,她对羊城也还比较满意。”
“考虑到气候、生活环境等众多因素,我觉得你可以考虑考虑。”
陆薇语在一旁补充了两句:“羊城的人们整体比较悠闲,我觉得整体上不错,气候条件也比申城舒服。”
“……”
关秋荷一知半解的,不解道:“怎么忽然提到这个?”
方年语气随意道:“之前你不是说让我搞个大件,我就想去买块二百亩地盖点楼,顺便给自己盖一栋。”
“这玩意是肯定升值的,大城市的土地永远是越来越稀缺。”
“看你的想法。”
说到这里,方年略作停顿,认真道:“我说直接一点,假如将来你真是遇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以你的性格,搞不好就真的钻牛角尖,然后守着永远也花不完的钱孤独终老,毕竟……
你家里的事情是早就不可逆了。”
末了,方年直接道:“我跟小语俩,你选一个,想当谁的姐姐。”
关秋荷:“……”
她看看陆薇语,又看看方年:“不……不是邀请吗,怎么这就强迫上了?”
“看你磨磨唧唧的,一点都不从容,就没耐心了。”方年一副气死人不偿命的语气说道。
没等关秋荷开口,又补充了句:“有我们在,多少也算是能照顾点你。”
“本来你就是个普通得不行的小富婆,天大的运气认识了我,一不小心就成了首富,现在你一般二般得人确实入不了你的眼;
将来要是真不行,也可以通过医学手段生个孩子玩儿。”
关秋荷被方年说得一愣一愣的,然后一昂头道:“过分了啊,方年!”
“追老娘的人能从这里排到金华!”
接着赶紧道:“去羊城也行,那边气候条件确实不错,没有太冷的时候。”
闻言,方年大手一挥:“那行,我都看好了,我网上都选了地方,没想到只是个三级居住用地,6000块一平,买个10万平就行,打钱。”
“我正好也剩4亿5的样子,都拿4个亿出来,一共8个亿,够玩一个地块了。”
关秋荷:“……”
一旁的陆薇语感叹道:“我感觉方总现在做惯了上百亿的大生意,几个亿已经很随意了。”
关秋荷附和道:“我也有这种感觉。”
“瞎说八道,你们不知道我准备了多久。”方年忍不住丢了个白眼,没好气道。
这玩意都能追溯到上辈子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