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二六零
任雾夫妇的副业走上了阳光大道, 公婆的事业也算是焕发了第二春,而她的父母还在老家种着菜种着田地。
七月中旬,程韶君放暑假了。任雾也申请休年假, 两口子带着女儿回乡下看看父母、帮忙干点农活。
家里的房子还是小时候住的老房子, 一幢灰不溜秋的土砖房,看上去非常简陋。任雾牵着孩子走进屋,孩子便吓得直嚷:“妈妈抱、妈妈抱, 我害怕!”
任雾赶紧让程韶君打开电灯。老家的房子就是这样,不管外头多亮, 里头都是暗暗的。
任父任母尴尬地笑,拿来过年时存下的饼干糖果哄孩子, “倩倩, 看外公外婆这里有什么?是你最喜欢吃的饼干哦!”
程宛倩怯怯地扭头看了一眼,迅速转了回去, “妈妈,我不要吃!我要回家!我害怕!”
任雾轻声安抚她, 把她抱出屋, 坐在家门口和父母说话。
程宛倩见到阳光后又活泼起来,任父任母再说有饼干糖果, 这只小馋猫就贴在外公外婆身边了。
任雾两口子挣了不少钱,现在两人分开写小说了, 程韶君挣得少些, 任雾挣得多些,生活算得上很滋润了。
程韶君也跟任雾商量过,要不要拿一笔钱出来给岳父岳母起新房子,让他们住得舒服点。
任雾当然希望父母能住进好房子,但她更清楚:“别, 爸妈才不乐意我们拿钱给他们起房子,村里人会笑话的。”
在村里头,人们总是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平时有空就回来看看父母,手头有钱也可以补贴一下父母,但是没道理让外嫁女给娘家起房子。娘家父母和娘家大哥可怎么抬头见人啊!
程韶君听任雾这么说,也断了这个心思。房子破点旧点,也不是不能住人。
这次回娘家,任雾心里也有自己的盘算。她的日子过好了,父母也不能差到哪去,不然让她这个当女儿心里也不安乐。
父母在家里主要是种菜、种稻子和花生黄豆,这些都是农家最日常的东西,集市上虽然能卖出去,但是价格也不算高。忙忙碌碌一年到头,也就挣那几千块一万。
怎么样才能让父母轻松点、又能多挣点钱呢?
在农家,这些稻米花生黄豆鸡蛋是最不起眼的东西,但在城里人眼里,这些土产既天然又有营养。那么,她是不是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呢?
下午一家五口出门收黄豆的时候,任雾特意录制了几条短小的视频发在朋友圈,配上文字——“年假在老家帮爸妈收黄豆,瞧我家的黄豆,多饱满啊!”
等她晚上闲暇时掏出手机一看,点赞评论的人数不少,有人打趣她回老家干农活,有人夸赞黄豆长得真好,有人问这黄豆是不是留着自家吃的。
任雾在自己朋友圈底下回复:“哈哈哈,家里黄豆还挺多的,等到晒好了就拿去集市上卖掉~”
很快就有几个人找她私聊。
“小雾,你家黄豆真的好好哎!能不能给我带几斤出来呀?”这是臭不要脸想要任雾送黄豆的。
“哇,小雾你真辛苦!这么大太阳还要干农活!下次还是等不晒了再去干活吧,不然会晒伤皮肤的。”这是阴阳怪气嘲笑的。
“小雾,你家黄豆怎么卖呀?能不能买几斤给我呀?我家小姑子生了孩子没多久,要喝黄豆炖猪脚,我正愁着去哪儿找些好点的黄豆呢!”这是来买黄豆的上帝。
……
任雾了解了一下,家里平时拿出去买的黄豆大概是每斤三块五、带壳干花生是每斤两块、去壳的大米是每斤一块五。于是她考虑了一下,定下了价格,黄豆每斤五块、带壳干花生每斤四块、去壳大米每斤两块五,都不包邮。
这个价格跟县城里的超市相比几乎持平,想买正宗农家土产的人也不会觉得自己吃大亏,任雾父母也能比平时多点赚头。
任雾干脆利落把这些土产的价格发在朋友圈,顺便配上黄豆、花生和大米的图片。
这天晚上,只有一个客户下了单打了钱过来,买了六斤黄豆,到时候货物到付即可。任雾跟她说好,等黄豆晒好就打包寄过去。
大家都是现实生活中相熟的,那客户也很放心,只等过几天收获。
“爸、妈,你们看,我帮咱家卖了六斤黄豆出去,五块钱一斤呢!看,钱都已经打过来了,地址也发过来了。妈,我转你微信上啊!”任雾拿着手机对父母晃了晃。
任父任母都是识几个字的,凑在闺女身边把聊天记录和朋友圈都看了又看,惊奇不已,怎么突然间就把黄豆给卖出去了呢?价格还比平时在集市上卖要贵呢!
“妈,你平时也玩微信、也会发朋友圈,这几天我就教你怎么宣传咱家的土特产哈!”任雾和任母凑在一起,详细地说了起来。
任父的手机是老人机,没有上网的功能。之前任雾说要给他买台智能手机,他摆摆手拒绝了,直说手机能打电话就行,旁的都没用。这下子他着急了,围在老伴和闺女身边,听着闺女的经验传授,却发现自己啥也不知道。
“这个微信是拿来干什么的?是信息吗?你们来来回回发那么多,是不是要扣钱啊?”任父既疑惑又担心。
任雾把任父交给程韶君,让他好好介绍一下什么是上网,什么是微信,什么是朋友圈。
程韶君有些想笑。他还记得年前任雾提出给岳父换台智能手机,岳父那个拒绝的样子。现在岳父像个小学生一样坐在他身边,听着他耐心介绍手机和各种软件,满脸都是诧异。
任母虽然没读多少书,但她脑子也算灵活,家里那些土货也是她提出拿去集市上卖的,现在有了新的售卖方式,还能挣更多钱,她几乎是拿出了百分百的专注力来学习。等闺女教完,她还重复了好几遍,问闺女是不是这么做。
任母手机里的联系人列表都是乡下认识的人家,没有一个潜在客户,那些土货谁家没有啊!
任雾先把第一个客户推荐给母亲,让她做好发货和售后的工作。趁着这几天她在家,能帮母亲看上几眼。
任母睡觉前还捧着手机看,任父酸溜溜地说道:“闺女还是跟你好点。”
任母没好气瞪了他一眼,“得了,明儿让你闺女去镇上给你买台新手机,行了吧?”
任雾的卧房里,程宛倩早就睡得香喷喷,小两口还说着睡前悄悄话。
“老婆,我在狗东上给爸买了台手机,明儿应该就能到。到时候我再给家里扯条网线吧,家里信号不好,用流量太慢了。”
“行,我下午看到菜地里有很多白萝卜,明天我跟妈在家拔萝卜、腌萝卜干,你跟爸去地里继续收黄豆。”
……
夜逐渐深了,田地里传来聒噪的蛙鸣虫叫。就在这种熟悉又陌生的伴奏下,任雾陷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任父就骑着破单车去集市买肉,任母则煮了白粥摊了韭菜饼,叫醒大家洗漱吃早餐。
早餐之后,程韶君和任父便出发去地里了,临出发前,任父还不断咳嗽,气得任母在他背上狠狠拍了一巴掌:“行了行了,我会记得提醒的,你就安心去地里收豆子吧!”
任雾今天把宣传萝卜干的事情交给母亲来做。在拔萝卜之前,先拍一波萝卜缨子绿油油的照片放在朋友圈里,上面写着:“家里萝卜成熟了,准备开工!”
拨出来的萝卜又大又长又沉,用手掂一掂就知道水分极足。任雾给母亲拍了个正在拔萝卜和拿着萝卜开心笑着的照片,传到朋友圈:“哇,萝卜长得太好了!必须拿来做萝卜干!”
拔完萝卜还得清洗、切四瓣、揉盐、腌制去水、晾晒等等,每一个步骤都留下了照片和视频。任雾和任母的朋友圈里,全是萝卜。
不过,效果也很好。前一晚的顾客向两个亲朋推荐了任母的名片,并加为好友。这下见到有萝卜干,便好奇地发信息过来询问:“阿姨,请问现在有萝卜干卖吗?”
任母慢悠悠地在手机上写字:“现在没有,要做出来才有。”
然后把去年做好的萝卜干找出来,拍了个视频发过去,“这是我去年做的萝卜干,今年颜色还白着呢!”
新客户看到玻璃罐里压得严严实实的萝卜干,瞧那白胖模样,准爽口香脆,拿来就粥或是做肉饼都好吃得很!存放了一年半载,还能有这个颜色,那手技术差不到哪儿去。于是便主动问价。
集市上这种白胖的萝卜干要比干瘪黄色的萝卜干贵上不少,每斤约摸要二十块左右。任母试探性地表示每斤要二十二块,不包邮。新客户也爽快地要了两斤。
“闺女,你瞧我,买了两斤萝卜干出去,挣了四十四块咧!”任母欢喜得不行,“咱们家里之前给了不少地别人耕,今年干脆都收回来,拿来种萝卜种黄豆,多好啊!能挣这么多钱!”
任雾不赞同母亲这个想法,“妈,我恨不得你跟爸不用下地干活呢!你倒好,还想着种多点地,多累人啊!要挣钱也不是这样挣的啊!”
任母见闺女不同意,嘴唇动了动,有些丧气地低下头干活,不出声了。
“按我说,你还不如收点萝卜、花生、黄豆回来呢,咱们就赚个差价也好啊!”任雾悄声说,“萝卜拿去集市上能卖几个钱?又重得很!你就直接在村子里收萝卜,自己做萝卜干卖出去。还有那些黄豆花生,家家户户都种,反正到时也是拿去集市卖的,还不如你都收了,再专卖出去。不过你得仔细检查过,别买到那些混了坏的小的土货!”
任母不大乐意,“你说得倒是容易,收货都是要钱的,还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呢!到时要是收了一堆土货回来却卖不出去,那可有得哭了!”
任雾没有深劝母亲,就这样先做着吧,什么事也不能一步登天。谁知道过多些时日,母亲自己会不会就变了想法呢。
在娘家待了六天,给任父换了台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给家里牵了网线、帮忙从地里收拾了不少庄稼土货、给任母介绍了不少客人。
任雾表示:假期虽然短,但是过得非常踏实。
任雾一家三口回县城了,任父任母两口子开始忙碌了——黄豆晒好了,萝卜干腌好了,得打包拿去寄出去。但忙碌个两三天,也就忙完了。
任母坐在小板凳上,有些提不起精神:“闺女介绍的这些客人都买了土货,也都寄出去了。可咱家里还剩了不少黄豆呢!还有刚收回来的花生,也差不多晒好了,可没人买呢!唉,这可咋办啊?”
任父比起任母更是不懂,他没出声,捧着手机东看西看,一不小心就点开了一个直播软件,首页上刚好是果农在进行水果售卖。
“哎,老婆子,你快来瞅瞅,这里可以卖东西的呢!”
在任雾无知无觉中,任父任母糊里糊涂打开了直播卖货之路。比起任雾那时教的朋友圈售卖,这个直播卖货明显要复杂很多,要准备上货链接等等。任雾当初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没采取直播卖货。
然而令任雾意想不到的是,任父任母也根本没有准备上货链接等,他们把自己的手机号码(也就是微信账号)写在一个长板子上,直播时就放在他们身后,极为显眼。看中土货的顾客只需要添加微信就能轻松购买。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