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女帝生存手册 > 第一百二十章 结局

第一百二十章 结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慕水寒走后不久, 裴熙便以姜太后突发恶疾、需要到宫外静养为名,派人将她送往遥远的燕京行宫,严加看管起来。

    与此同时,原先永寿宫的宫人因伺候太后不周全之故都被留在了宫中论罪受罚, 没有一个与姜太后同行北上, 包括姜太后倚重了多年的心腹应姑姑。

    姜氏临走之前, 裴熙自然去永寿宫见过她一面, 清楚明白地将他们所掌握的证据一一摆给姜太后看, 希望她能够走得平静一些,不要闹得太难看。

    有失皇家颜面不说,还会带累姜贵妃和三皇子。

    听完裴熙的最后一句话之后, 姜太后像是被触碰到了逆鳞一般, 瞬间站了起来, 怒不可遏地瞪视着裴熙:“你这是在威胁哀家吗?!”

    裴熙学着慕水寒的样子, 笑了笑说:“您若觉得是,那就当我是威胁你了吧。”

    和裴熙用眼神对峙了一会儿之后, 姜太后突然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无力地跌坐回去。

    她声音发颤地说:“无论如何,哀家毕竟是你的生身母亲,你一定要如此心狠做到这般地步吗?”

    裴熙是个容易心软的人不假, 但一想到当年在大火中惨死的白氏, 那个将她从小带到大、用生命保护她的女人,裴熙便完全无法原谅姜太后。

    “您还记得自己是我的生身母亲?试问一位母亲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烧死却不闻不问吗?”裴熙自嘲地一笑:“那日在庆宁宫,若不是水寒他冒死回来救我的话, 只怕我如今早已化成灰烬了吧。”

    姜太后十分委屈地说:“可我也是没有办法的啊!当年入宫为妃本非我所愿, 若是不能登上后位、换取家族的荣光,我这一生岂不是白白地葬送了吗!”

    这么多年了,姜太后终于可以说出自己一直压抑在内心深处的心里话。她已经憋闷了太久, 哪怕应姑姑在一旁拼命地给姜太后使眼色,姜太后也不理,自顾说道:“你怎么就不能站在我的角度上替我考虑考虑?我好不容易才有了先帝唯一的皇子,我怎么能允许节外生枝?可你偏生就是那个‘枝’,如果不是因为有你的存在,我的人生原本可以 * 更加顺遂,我根本就不用那般遮遮掩掩、提心吊胆地活着!都是因为你这个意外出世的女儿,才会克死了我的小光啊!”

    见姜太后哭得声嘶力竭的样子,裴熙不觉半分心疼,只觉心寒。

    她冷笑一声,寒声道:“事到如今,你还觉得重光是被我克死的吗?分明就是你啊,是你错信了景王,将不该有的心思寄托在一个不值得托付的男人身上,是他亲手杀了重光,杀了你视若珍宝的儿子!”

    景王是杀害重光真凶的这件事情曾让姜太后一夜苍老,大病一场。即使如今景王已然伏法,此事仍是姜太后心中不可触碰的伤痛。

    听裴熙这么说,姜太后痛苦地捂住了双耳,抗拒道:“不!你住口!别说了,你别再说了!”

    “麻烦你睁开眼睛看看,我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只能听你话的影子了。”裴熙浅浅一笑,“你让我闭嘴,我就不能开口了吗?我今天还偏要说——重光他就是被景王,被你的愚蠢害死的。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姜太后的心病本就未除,这会儿被裴熙这么一激,控制不住地热血上涌,几乎要将心头血呕了出来。

    “你克死了我的小光,不知愧疚也就罢了,怎么还能大言不惭地说出这种话来……?”姜太后哭诉道:“你这个没良心的,哀家当年就不该一时心软,留下你的性命!”

    应姑姑没有经历过姜太后的那些伤痛,相对来说要比姜太后更加理智、清醒一些。见姜太后如此口不择言、看不清楚形势,应姑姑着急地跪在裴熙面前,哀声说道:“皇上恕罪!太后娘娘是病糊涂了,她不是有心要这样说您的!其实娘娘她心里一直都是记挂着您的,不然从前怎么会让奴婢一日不落地给您和白氏送饭呢?要是太后娘娘真有那么心狠的话,早就将您和白氏活活饿死了啊!”

    “是啊,每日拿一些你们吃剩的饭菜施舍给我和乳娘,我就应该感激不尽了,是吗?”裴熙不想再让自己的情绪为了姜氏这个不值得的女人而波动,可是说到这里之时,她还是忍不住掉下两行泪来,“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是否愿意那样活着?我从来不求王权富贵,甚至不求衣食无忧、父母疼爱,我只想像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正常地生活在阳光底下,我只是想要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名字……如果连这样的权力都不能给我,你又为什么要将我生下?”

    姜太后好像被抽走了魂魄一般,无力地垂着眼睛,漠然道:“事已至此,再说那些还有什么意义?哀家不想再和你计较对错,都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与子女之间本就是没有对错的。”

    裴熙嘲讽地一笑,完全不赞同地说:“错了就是错了,还要给自己找这么多开脱的理由?看来还是受的教训不够多啊。以为自己 * 身为父母便可以对子女为所欲为,正是因为有你这样的母亲,天底下才有那么多悲剧发生!”

    “你现在是翅膀硬了,哀家斗不过你,但你也不必在这里说教。”像是“宽宏大量”地原谅了裴熙一般,姜太后冷声道:“你忤逆不孝,将哀家赶去行宫也就罢了,哀家如今只有两个要求。一,让哀家带雪兰同去行宫。二,你册封焕儿为太子,等慕水寒打完仗回来,就让位给焕儿。”

    面对着姜太后如此荒诞的要求,裴熙都忍不住笑了。

    “不好意思,你这两个要求,我一个都不会答应。”

    “皇上!”跪在地上的应姑姑意外地抬头看向裴熙,没想到昔日里那个懦弱、胆怯、像是一团面团儿似的的小女孩儿如今竟会变得这般心硬。

    她极为不解地问:“册立太子乃是国之大事,您不肯轻易应许也就罢了,为何不能让奴婢随行伺候太后娘娘呢?”

    裴熙:“应雪兰,你不要以为朕当初年幼无知,什么都不记得了。你多少次打我,打我的乳娘,你都忘了?”

    当年的应姑姑虽然是皇贵妃身边最为得脸的大宫女,但她要辅助姜氏和中宫对抗,心中亦有很多烦忧。

    软弱无能的白氏,就是她最好的发泄对象。

    还有裴熙。虽说应姑姑是看着小光出生、长大的,向来对他十分疼爱,可小光顽劣不堪,整起人来连应姑姑都不放过,没少叫应雪兰气结。

    应雪兰在意姜氏,知道姜氏看重这个儿子,不敢对小光做什么,就只能拿和小光长得极为相像的小影儿撒气。

    那种凌虐尊贵的“小主子”,看她无法反抗的感觉,曾经是应雪兰最喜欢的“游戏”。

    这也是当初应雪兰提议让姜太后派人去击打裴熙的头部,同时服用少量的药物,让影儿失忆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一旦影儿想起来了过去之事,姜太后或许还有命可活,她应雪兰却是不好说了。

    虽说自打影儿代替小光出去上学之后,应雪兰就没再轻易对影儿动过手,但她无法确定影儿是否记得小时候的事情。

    现在她终于知道了。

    原来影儿什么都知道,当年不过是隐忍不发罢了。

    “如你所说,你当年毕竟没有亲手害了我和乳娘的性命,所以如今朕也饶你一命。等太后明日北上之后,你就去西北边关上做一个给将士们干杂活儿的仆妇吧。”

    一想到她要与姜太后分开,一把年纪了还要去那刀剑不长眼的战场上伺候一群老大粗,应姑姑绝望地哭喊道:“皇上……”

    姜太后倒是不哭不闹,只是用刀子一样的目光瞪向裴熙:“你可真是不知好歹,哀家劝你让位给焕儿,那也是为了你好!你和慕水寒都多大了,还不想着成亲生子吗?只要你让位给焕儿,你就可以和他一起离开京城,长相厮守了啊!”

    姜太后嘴上说是为了裴熙考虑,可实际上她是怎么 * 想的,裴熙心知肚明。

    只要裴熙将皇位传给年幼的三皇子,慕水寒再将手中的兵权交还给姜家,新帝便可以立即将姜太后接回宫中,让她以太皇太后之名听政。

    一切都会如同姜太后所愿。

    可老话说的好,主少国疑。

    在侄儿们长成之前,裴熙并不打算轻易让出这个皇位。

    “皇子们尚且年幼,如何能够挑起大梁?我虽不才,但毕竟已然成年,对政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心得。皇位在我手中,总比交到别人手中更为稳妥。”裴熙认真道:“至于成亲生子之事……在国家安危之前,我个人的得失根本不值一提。”

    听裴熙这么说后,姜太后不由一怔。

    没想到……倒是她小瞧了这个孩子的胸襟和格局了。

    “总之我绝不能将这摇摇欲坠的江山置于孤儿寡母之手,更不能让传承了几百年的裴氏江山断送在我的手中。”裴熙不容置疑地说:“册立太子之事,还是过几年再定吧。”

    不说裴熙先前如何,光是今日她这一番话就让姜太后忽然间无比清晰地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孩子实际上比她疼爱到了骨子里的小光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如果……小光能有她一半儿出息就好了。

    “唉……都是命啊……”姜太后发自内心地感慨道:“是哀家没有那个福气享儿孙福。”

    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裴熙不打算再与姜太后等人多费口舌,起身准备离开。

    不想姜太后却忽然叫住她说:“影儿。”

    裴熙心中一震。

    这好像还是姜太后第一次用正常的、不带厌恶的语气叫出她的名字。

    姜太后知道,她与裴熙这一别,只怕是此生再难相见了。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你……可恨我?”

    面对姜太后的问题,裴熙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道:“如果当年不是有老国师的那番话,我就会像其他公主一样正常地在慧曜楼里长大,对吗?”

    姜太后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

    她只是更加想要保全儿子而已。

    如果不是女儿的命格可能会威胁到儿子的话,姜太后根本就不会那样对待小影。

    这一点裴熙自己也明白。

    见姜太后点头,裴熙面无表情道:“你是我的生身母亲,没有你,这世上就不会有我。如果这世上没有水寒,没有阿宴,没有顺阳姐姐陪在我身边的话,或许我根本不会想要来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可我现在有了他们,有了想要守护的人和事,我还是很感激你和父皇将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所以我不会恨你,可我也永远都不会爱你。”

    一个没有得到过母爱的孩子,又怎么会爱她的母亲呢?

    若说谁曾给过她母亲般的温暖的话,那就只有定格在裴熙记忆之中的白氏了。

    这一生,她是注定要有这样的遗憾。裴熙在遗憾的同时选择了接受。

    接受这样的事实,和珍爱她的人一起继续好好地生活下 * 去。

    姜太后本想着,若是裴熙怨恨她到了骨子里,临别之际对她说出一番恶毒之言的话,她或许就会彻底地将这个“白眼狼”从自己的心中割除,就当自己从来都没有过这个女儿。

    可裴熙说她不恨她,只是永远都不会爱她的时候,姜太后的心忽然间狠狠地揪了一下,痛得她几乎无法呼吸。

    她本可以拥有一个这个世界上最善良、最聪慧、最勇敢、最宽容的女儿,是她自己亲手把她给弄丢了。

    姜太后突然悔恨无比地大哭起来:“孩子!”

    听到姜太后声嘶力竭的哭喊声时,裴熙眼中也有泪意上涌。

    但她终究没有再哭,只是决绝地转过身留给姜太后一个此生再也见不到的背影。

    ……

    北凉与大齐的这一战,慕水寒是抱着最后一战的决心来打的。

    鏖战了三年之久后,慕水寒终于得胜归来,彻底将北凉击退的同时夺回了两国交界处先前被北凉掠夺的十座城池。

    大军回朝后不久,裴熙正式册封佳贵妃颜氏为皇贵妃,四皇子裴景明为皇太子。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远在燕京行宫的姜太后希望破碎,大病一场,从此一蹶不振,几不能言。

    打了胜仗、册立了太子之后,裴熙和慕水寒便在最亲的亲朋好友们的见证下秘密完婚。

    因为四皇子尚且年少之故,裴熙成婚后并没有立即卸下皇帝的重担,而是和慕水寒一起继续整顿朝纲,充盈国库,争取留给景明一个更加稳固的江山。

    也是在这个时候,佳皇贵妃终于得知了裴熙的真实身份。

    这主要是因为佳皇贵妃果敢坚毅,能力出众,许多事情裴熙都要倚仗她去做,加上要共同培养太子的缘故,两人之间的交集不可避免地增多。

    作为一个当年曾经女扮男装在国子监读书的人,佳皇贵妃逐渐猜出了裴熙的真实身份。但她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默默地帮助着她。有时候裴熙和慕水寒见面时,她还会替二人做掩护。

    她所做的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一个永远都见不到的人,那就是当年和她在国子监邂逅的重光。

    少年人一动心,似乎便是永恒。哪怕他后来变得再荒唐,她也愿意倾其一生养育重光的儿女,照拂重光的姐姐,将那个少年永远埋藏在心底。

    只要她心中的光不死,她眼里的光便永远都不会消失。

    如此又过了几年之后,终于到了裴熙不得不离开皇宫的时候。

    因为她怀孕了。

    裴熙身材削瘦,加上孕期反应不大,一开始还能瞒住。可等到四五个月的时候,就有些勉强了。

    慕水寒不愿意看她挺着个肚子还要熬夜批阅奏折,萧宴也劝她早些卸下包袱,放心地将一切交托给他们。

    早先裴熙坐在这个皇位上的时候一直想着如何生存,如何处理危机,如何稳固江山,如何早日卸下重担……可真的到了要离开的时候,裴熙发现自己居然还有些不 * 舍。

    做皇帝,虽然责任重大,但那种君临天下之感,没有体验过的人是永远都不会懂得的。

    不过一码归一码,裴熙很享受当皇帝的感觉不假,但她并没有过分贪恋权位。

    如今不说江山永固,但起码她这一代、下一代的朝局应当都还算安稳,裴熙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是时候功成身退了。

    只是大齐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裴熙心里并没有底。

    慕水寒看出裴熙隐隐的担忧,劝慰她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承担了那么多原本不需要你承担的责任,为大齐做的已经够多了。”

    “可太子毕竟还未及冠,我……”

    慕水寒将手贴在她的肚子上,揽去所有的责任:“都是我的错,是我让你怀上孩子的,不该让你因此而自责。所以我想等我们离开京城之后,我们就去西北守边。那里有当年定国长公主留下的府邸,条件并不算差。你安心将孩子生下,我会誓死保家卫国,守护你们母子和大齐的平安。”

    慕水寒此言让裴熙心中的最后一丝担忧也彻彻底底地放下了。

    她感动地点点头,深深地望着他,忍不住揽住面前的男人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不久之后,裴熙在慕水寒的安排下假死离宫。

    太子裴景明正式继位,奉“先帝”遗诏,命内阁大学士萧宴、钟昂等人为辅政大臣。

    新帝的生母佳皇贵妃与中宫皇后倪氏顺理成章地被封为太后。

    与上一朝的两宫太后不同的是,倪太后温顺善良,颜太后聪慧睿智,两人相辅相成,不曾有过一句龃龉。

    等“孝期”过去,慕水寒顺利地护着新帝完成了权力交接之后不久,裴熙在慕水寒京城的别苑里平安诞下一子。

    对于生头胎的女子来说,裴熙的年纪已经不小了。慕水寒比裴熙大了整整六岁,更是已经被裴熙调侃为“老寒”。

    慕水寒随便她“老慕”、“老寒”换着喊,也不生气。

    儿子出生那日,他高兴得跟什么似的,眼泪都差点掉了出来。

    知道她怀孕生子不易,不过随口调侃他几句而已,他又有什么可介意的呢。

    京城里认识慕水寒和裴熙的人太多,不宜久居。等小家伙满了三个月之后,慕水寒按照计划请旨戍边。

    新帝准允后,夫妻二人便带着提前收拾好的行李一路朝着西北而去。

    他们将用一生守护他们的家,守护他们的锦绣河山,信仰与光明。

    【正文完】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