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天道
两日后, 大朝会当日。
裴熙早早起身,用了之荷与之蓓反复检查过的早膳,穿戴整齐后去往宣政殿。
谣言经过发酵之后变得越发厉害起来,这几日不光是京中, 就连宫里都已隐隐有了传言。
现在他们不仅仅是说华北旱灾乃是裴熙无德招致天谴所致了, 甚至还有人说裴熙已然违逆了天道, 若是再不赶紧退位的话, 老天就会降下更大的惩罚于世间。
一时之间宫中人心惶惶, 颇有山雨欲来之感。
倪皇后经过裴熙的提点之后倒是长进了不少,知道出面管束宫人了,还严惩了几个多嘴的太监。
宫女太监与官员、文人甚至普通老百姓不同, 他们是皇家的奴仆, 自然不可在宫中议论皇帝的是非功过。
杀鸡儆猴这一招在宫里倒是很有效的。华阳本以为在大朝会之前宫中的情势也会变得像宫外那样不可控, 没想到倪皇后的反应这样快, 没过多久就将宫中的谣言压制了大半下去,多少破坏了华阳他们的计划。
不过他们谋划的重点本就不是在后宫而是在前朝, 所以华阳只是在长公主府里摔了几个杯子,背地里扎了个皇后的小人儿,除此之外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反正只要裴熙能在大朝会上招架不住、颁下罪己诏, 他们的目的就算是达成了。
不知是不是裴熙多心, 这日来到宣政殿后,裴熙便觉得今日的气氛和以往似乎有所不同。
群臣们仍旧按着礼制对她山呼万岁,可许多人像是站不住了似的动来动去, 甚至还有人交头接耳, 窃窃私语,看起来十分躁动不安。
从高处看去,这些人就像是些蠕动着的蠕虫一般, 看着就叫人很不顺眼。
裴熙忍不住被自己的这个念头给逗笑了。她还敢说人家像蠕虫?八成这些人还觉得她是个大蛀虫,要把她从龙椅上拉下来呢!
内阁大学士丁德惠见裴熙脸上竟然还有笑意,脸色不自觉地沉了下来。
作为华阳长公主的公公,温太后一系的代表人物之一,丁德惠率先朝裴熙发难:“启禀皇上,华北大旱已有数月,睿王殿下救灾得力,实乃我大齐的功臣。只是先前华北发生灾情之时,皇上仍然夜夜笙歌,纵情享乐。消息传出去之后,百姓们怨声载道,纷纷指责皇上乃是无德之君,有违天道!如今大齐上下对皇上议论者甚众,就连京城之中也是人心惶惶啊!”
京中品阶较高的官员们大多有些人脉,再加上这几日的发 * 酵,在场的大臣们几乎都已经听说了有关于裴熙的那些个传言。
说实话,尽管皇上近日来有了些改变,可在他们看来裴熙贪玩好色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那些流言蜚语倒未必不是事实。
只是他们身为人臣不敢轻易得罪皇帝,在此之前只有几个老臣敢规劝裴熙。后来发现无用之后,朝上便再也没有人提及此事,只把裴熙这个皇帝当个摆件儿一样地供奉起来。
好在小皇帝虽然昏庸无道,但却很少胡乱插手政事,所以在内阁的主持下朝廷还能正常运转。
现在丁德惠当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将世人对皇帝的议论说了出来,尽管众臣心中早已有数,却还是如同置身于烧开的沸水中一般坐立不安。
在一片窃窃私语声中,被视为慕水寒傀儡的首辅苏腾也站出来道:“内阁收到奏报,这几日各地打着‘铲除昏君,顺应天道’的名义烧杀抢掠者约有十几起,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华北的农民军,已集结了八千人有余。臣恳请皇上降旨,调兵平叛,以除祸患,维护我大齐的长治久安。”
一旁的丁德惠闻言十分不赞同地说:“首辅大人在想什么呢?如今民怨四起,朝廷要解决的岂止是那几千个农民军?而是要想办法从源头上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啊!”
“从源头上解决?”姜太后的堂兄、姜贵妃的父亲姜豪冷笑一声,满脸不悦地看向丁德惠:“丁大人的意思,是要弑君谋反咯?”
“你!”丁德惠瞪大双眼,指着姜豪的鼻子怒不可遏,“姜大人怎可胡乱攀咬老夫!老夫的意思是,华北旱灾的确有皇上之过,身为人臣,老臣建议皇上颁布罪己诏,昭告天下,以平民怨!”
像是为了给丁德惠壮大声势似的,温太后一系的官员瞬间呼啦啦地跪下了一大片,齐刷刷地说道:“微臣恳请皇上颁罪己诏,昭告天下,以平民怨!”
这么多人同时发出这样振聋发聩的请愿之声,可谓声势浩大,气势逼人,甚至还有隐隐的回音传来。
在他们说完这句话之后,充斥着上百人的大殿忽然安静得针落可闻,陷入一片死寂。
丁德惠见自己苦心安排的计划已经顺利进行了一半儿,心中不由泛起些微的得意。
只是……他们似乎过于顺利了一些。
姜氏那边的人除了为首的姜豪替皇帝说了两句话之外,竟然没有旁人出言相帮。
高坐在皇帝旁边的慕水寒也是罕见地一言不发,只是面色淡淡地坐在那里,仿佛事不关己一般。
丁德惠越想越觉得哪里不大对劲,可一时又想不通问题在哪。
就在这气氛降到了冰点之际,坐在最上首的裴熙忽然笑了:“哈哈,你们真有意思。”
群臣:“?”
丁德惠皱紧了眉。
“丁爱卿,朕好好奇啊,你身后这些人是心有灵犀不成?这十八个字说得如此整齐划一,应当是没少在 * 私底下演练吧?”
“这……”丁德惠没想到裴熙发问的角度如此清奇,不由一怔,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应答是好,只能勉强着说:“老臣……老臣不知。不过皇上,这并不是重点吧?”
内阁次辅乜肃与姜家交好,见丁德惠被裴熙的话噎住,立即上前质问:“那丁大人以为今日大朝会的重点是什么?就是你们结党营私,逼迫皇上降下罪己诏吗?”
“乜大人慎言!”丁德惠指着殿外的方向厉声说道:“外头的流言蜚语又不是老夫传出去的!老夫不过是想要为皇上分忧,尽快平息众怒罢了,乜大人怎能说老夫这是在逼迫皇上呢?!”
昭信侯世子邹通乃是睿王继妃的同胞兄弟,见丁德惠被姜豪和乜肃左右夹击,立即上前替丁德惠说起话来:“臣以为丁大人所言甚是!臣身为神枢营指挥使,愿率神枢营将士出京平叛。只是这根源若是不平,只怕各地的起义将会永无停歇之日啊!”
姜豪同为武将,很是不满于邹通这般态度,没好气道:“怎么着,敢情就你们邹家手中有兵了?若说到平叛,我们兵马司几万人马也不是吃素的!你以为你手里握着神枢营,就可以拥兵自重,不把皇上放在眼里了?!我呸!”
眼看着姜豪都开始当众喷唾沫星子了,若是任由事态继续发展下去,只怕两派人马会当众火拼起来。
双方实力势均力敌,一时半会儿倒是应该拼不出个什么结果来。
不过此事若是继续拖下去的话,只会对裴熙更加不利。
裴熙哭笑不得地朝下方的萧宴使了个眼色。
裴熙的眼神并不明显,不过萧宴立即会意,站出来说:“众位大人息怒。大家都是为了朝廷做事,各抒己见罢了,无需大动肝火,当众争执。”
萧宴如今在翰林院当差,品级并不高。他身子又不好,若是换成是别的翰林,恐怕压根儿没人会听得进他的话,甚至还要将他嘲笑一番,让他滚到一边去。
可萧宴是靖宁侯府这一辈唯一的公子,萧氏一族世代忠良,在大齐地位超然,没有人敢轻视于他。
不光姜豪,就连丁德惠、邹通等人也都暂时噤了声,聚精会神地去听萧宴要说什么。
“微臣虽人微言轻,却也要为皇上说上几句公道话。天降大旱,皇上忧心不已,近日以来顿顿清粥小菜。若论膳食精致贵重,尚且不及末等官员,更是远远不如在场的诸位大人。”
萧宴说着目光还在周遭的大臣们脸上转了一圈儿,最近没少吃大鱼大肉甚至还胖了一圈的大臣们纷纷垂下眼睛,躲开萧宴的视线。
“不仅如此,皇上贵为天子,连换季新衣都舍不得做。近日皇上清减了许多,穿着的却还是旧日的衣服,甚至都不够合体,诸位难道看不到吗?”
一开始众人由着萧宴说话还是看在靖宁侯府的面子上,可他说着说着,原本 * 处于摇摆之中的中立派还真是听进去了不少。
“还有,前些日子乾元殿宫婢为人所买通,行大逆不道之事被贬为罪奴,诸位大人都是知道的。皇上宫里因此而短了人,却不叫内务司添补,事事力求从简,只为省下些银钱用于救灾。”萧宴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这些日子以来,皇上已然多日未曾宴饮,后宫更无新人,可见皇上心系灾民,心系天下百姓!臣常伴皇上左右,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于萧宴而言,皇上就是臣的天道!无论外界如何言说,臣都只相信皇上一人!”
裴熙早就知道萧宴定会为自己说话,可她并不清楚萧宴要说什么。
如今听完他这番肺腑之言后,裴熙不由心生感动。
她真的没看错人!她的阿宴是懂她的,甚至裴熙觉得,萧宴眼中的她比实际上的自己还要好。
裴熙的眼睛都有点湿润了。
她用力地眨了眨,才把那点泪意赶了回去。
裴熙身为天子,占据着身份上的优势。除了萧宴之外,还有不少坚定的忠君派跟随着萧宴站了出来,比如钟昂、宁国公世子容陵、内阁大臣仰永年等。
他们都坚决反对将这场天灾归罪于裴熙一人身上。
再加上姜太后一系的支持,一时之间,丁德惠等人似乎落入了下风。
但他们好不容易才有机会叫裴熙下罪己诏,怎肯轻易放弃?
丁德惠怕自己功败垂成,他按捺不住,疯狂地给一旁的御史大夫韦浩言使眼色。
韦浩言与丁德惠向来私交甚密,两人说是至交好友都不为过。
只是韦浩言与丁德惠不同的是,他并没有一个长公主儿媳,并不似丁德惠一般死死地绑在了温太后一系的船上。
韦浩言心中更看重的是大齐的江山、祖宗的家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一个老臣,一个直臣,还是一个忠臣。
不然的话,他先前也不会费力不讨好地拿别人不愿意管的各种事情去劝谏裴熙。
丁德惠与韦浩言相交多年,自然十分了解好友。在今日大朝会之前,丁德惠费了好些功夫才说服韦浩言,让他为了大齐的江山社稷考虑让当今皇帝下罪己诏。
只有如此,皇上才能痛改前非,做一个心系百姓的明君。
韦浩言想到裴熙先前的荒唐,一开始的确是答应了的。
只是方才听萧宴说了那么多裴熙近日以来的改变,韦浩言又有些犹豫了。
见好友一直看向自己、给自己使眼色,韦浩言长叹一声,心一横,站出来说:“老臣以为,小萧大人所言有几分道理。”
丁德惠见韦浩言似乎有临阵倒戈的意思,不由面露惊讶之色。
好在接下来韦浩言话锋一转:“只是皇上有所改变,也只是近来几月的事情,能否保持下去犹未可知。先前华北灾情刚起的时候,皇上行事的确还很荒唐,派去救灾的钦差也都是只知谄媚君主、昏聩无能、中饱 * 私囊之辈,致使华北地区的灾情进一步加重,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韦浩言总结:“所以老臣以为,皇上为自己先前的所作所为颁下罪己诏、平息民怨并不为过。”
韦浩言是大齐的三朝元老,向来德高望重。
他一开口,局势瞬间又发生了惊人的逆转。
许多追随韦浩言的大臣们纷纷倒向了丁德惠这边。
虽说现下的情形和丁德惠预想当中的颇有几分不同,不过见自己这边再次占据了上风,丁德惠暗暗松了一口气,嘴角上扬,露出一个志得意满的笑容。
韦浩言并不知晓让裴熙颁下罪己诏的下一步便是逼皇帝退位让贤,不过那又如何呢?
成王败寇。等大皇子登基为帝,温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他丁德惠就是大齐第一权臣!等到了那个时候,他就再也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包括他最好的朋友韦浩言。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