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嫁给白月光的哥哥后 > 第33章 . 成亲(1) 姑娘,睿王来了。

第33章 . 成亲(1) 姑娘,睿王来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最后一道针线从正红色的布料中穿过, 顾锦瑟如释重负,抬了抬脖子,知夏很快就上前给她揉捏酸痛的脖颈, 绯红色的襻膊穿过宽大的橘黄色对襟衣袖,交错缠于背后, 经顾锦瑟长时间伏案刺绣, 襻膊恍若在顾锦瑟纤细的颈项间留下印迹。

    知夏看了心疼, 揉捏的动作愈发轻柔缓和,“姑娘绣制嫁衣,何故夜以继日, 不辞劳苦?成亲之日尚一月有余啊!女工精细, 姑娘若是累坏了身子, 可真不值当了。”

    听着身后知夏忿忿的语气, 顾锦瑟沉吟了半晌, 不消知夏说,她也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宵衣旰食地赶嫁衣。

    比起别的大家闺秀,顾锦瑟女工中规中矩,不至于上不了台面, 但也达不到叫人惊鸿一瞥的程度。况缝制嫁衣并非易事,顾锦瑟觉得麻烦,即便是前世嫁给裴铭时,她的嫁衣都不是自己的绣制的,唯在衣袖两端绣了几朵并蒂莲, 顾锦瑟还堪堪绣了两月有余。

    这一世,当圣旨一下,婚期一定之际, 顾锦瑟忙差人叫绫罗绸缎悉数送来,恶补女工后开始绣起了嫁衣,怕婚期前不能完成,顾锦瑟废寝忘食,紧赶慢赶才终于将嫁衣绣制完成。

    然绣完之后,经知夏这么一说,顾锦瑟却无法回答,她想了许久都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只好道:“我这辈子就嫁人一次,无论是未来夫婿,还是眼前的嫁衣,都需得慎重待之。”

    “姑娘今日早膳用的不多,快喝些银耳莲子羹吧。”芝兰边说边从盛了一碗银耳莲子羹递给顾锦瑟,“这是老爷特意吩咐膳房炖的,姑娘这几月辛苦,老爷都看在眼里。”

    自打顾易打了顾锦瑟一巴掌后,碍于面子,加之顾易的确不十分赞同这门亲事,他虽心中有愧,但见顾锦瑟专心致志准备出嫁的样子,顾易心里堵着难受,寻着机会想和顾锦瑟促膝长谈,父女俩好就此揭过。无奈顾锦瑟这几月忙着绣嫁衣,整日忙碌,顾易见了更觉不好打扰,只默默地从衣食住行上弥补。

    顾锦瑟未置一词,点点头接过玉碗,她早膳吃的少,此刻饥肠辘辘。银耳香甜,莲子炖的软糯,顾锦瑟十分受用,又喝了一碗才作罢。

    一家人哪有隔夜之仇,虽然那一巴掌,的确是有些痛吧,但顾锦瑟并不怪顾易,她知道,若自己是父亲,想来会做一样的选择。

    顾锦瑟心如明镜,在年轻有为,前途无限,相貌人品中上之姿的高门世家子弟、和一个相貌如高山之巅,但品性暴戾,双腿残疾,虽年轻有为,然现在无为且前途未知的皇家子弟中,挑选一个作为未来夫婿,其实并不难。

    况定国公府并非小门小户,顾易是一品公爵,顾老夫人身有诰命,是京城有门有脸的高门勋贵。

    顾锦瑟并不怪父亲,因她明白,换做旁人,都只会选前一个。

    然,顾锦瑟双目微阖,内心自言自语,她并非旁人,她是个经历了前世,又重生回来的,顾锦瑟。曾经经历的岁月,嫁为他妇的五年记忆尤甚,尚在闺中,她可以凭着父亲祖母无忧无虑,可之后,人心沉浮,她在冷暖自知中长大成人,才渐渐知晓裴铭的真面目。知人知面不知心,换作其他人,顾锦瑟却没有信心,能否窥探其内心一二。

    但死后就不同了:作为孤魂,她能看到人后是何心肠,在寂寥寒冷的夜晚,裴泽一手一抔土,时刻不停地洒在顾家姐弟的尸首上,他一身锦衣沾了不少泥土,却不曾因此停下手中动作半分。

    若非裴泽坐着的那把轮椅,顾锦瑟可能都想不起来裴泽是谁,那个曾经是她未婚夫的少年,梁元二年后,不曾娶妻,踽踽独行。

    前世,裴泽之于顾锦瑟,就像一首淡去的曲音从顾锦瑟的脑海中消散而去,却又在任谁都无法预测的情形下“相逢”。

    那个夜晚,无星无月,满空寂寥,那一片平地中,一眼望过去,皆是土墓,木碑立于墓前,未刻铭文。

    时至今日,顾锦瑟都不知晓,裴泽因何缘故为顾家惨死之人立碑埋骨,入土为安。彼时定国公府落败,裴铭连根拔除,没人敢蹚这趟浑水,更不会有人为顾家收尸。

    除了裴泽。

    杏目徐徐睁开,顾锦瑟听微风将树叶摇曳地“沙沙”作响,听窗棂外叽叽喳喳地鸟鸣声,一时出了神。

    绣好的嫁衣已经被芝兰收了起来,她身上的襻膊也卸了下来。宽大的衣袖束缚了一上午,顾锦瑟觉得胳膊有点疼,一张朱唇淡了颜色,她如画的眉眼间略显疲惫,想趁着午膳前,休憩片刻。

    知夏扶着顾锦瑟进去,杏色的纱幔掀开,她更了衣刚躺在床上,芝兰匆忙进来,轻道:“姑娘,荷叶来了。”

    这个时辰顾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过来,顾锦瑟下意识地觉得没什么好事,顷刻间太阳穴隐隐作痛,她轻柔了会儿,道:“叫她进来吧。”

    不多时,荷叶走了进来,躬身行了礼后,才道:“姑娘,睿王来了。”

    顾锦瑟单手支额,果真不是什么好事,她眼皮都懒得抬,问:“祖母要见我?”

    睿王来了,自然先去见顾老夫人,顾锦瑟以为荷叶来是叫她去长安院的。

    荷叶道:“顾老夫人叫姑娘不用去长安院,在屋中休息就好。”

    不用见裴铭,这是好事,顾锦瑟应该放心的,可此刻她却抬眸,眉目微蹙:“既是如此,荷叶何故前来?

    “睿王来公府,身后跟了宫里的公公。”荷叶见顾锦瑟眉眼蹙得更厉害了,知晓她的疑虑,面上略显担忧之色,抿唇后才道,“圣上口谕,离王身体不便,迎亲一事不能躬亲,命睿王代离王行迎亲之礼,接姑娘入王府,与离王大婚。”

    话音刚落,一时间屋内落针可闻,最先有反应的是知夏,她一张嘴张到最大,好一会儿才逐渐合了回去,面上愤懑,欲破口而出,好在芝兰眼疾手快,及时制止了她。

    屋内的三个丫鬟齐齐看向床上的人儿,纱幔之下,如墨的青丝垂于身侧,姿色殊丽的一张脸上,是何神情,三人看得并不真切。

    “我知道了。你且回禀祖母,有劳她老人家替我谢谢睿王了。”没多久,顾锦瑟就开口了,声音不温不火,听不出来有何情绪。

    三人微怔,过去几月顾锦瑟对睿王厌恶皆有耳闻,三人都做好了顾锦瑟大发雷霆的准备,却不想她不动声色,平平静静接受了。

    “是。”荷叶年长,略略懂了些,福身道:“老夫人定会欣慰姑娘今日之举,奴婢这就先行告退了。”

    荷叶走后,知夏终于忍不住了,直言道:“睿王真是的,明知道姑娘定了王二少爷为傧相,代离王接姑娘,偏得这时才向圣上讨旨。”

    “知夏,睿王天潢贵胄,莫要多言!”芝兰对知夏口不择言的性子叹了声:“亏得这是自家院子,你若是在外人这般言论,罚你一月月钱都不够你受的。”

    知夏撇撇嘴,知道芝兰是为了她好,奈何心中愤懑,她很不情愿地闭嘴不言。

    顾锦瑟忽而道:“意料之中,无需大惊小怪。”说完,在两个丫鬟的错愕之中,顾锦瑟掀开帷幔,不紧不慢地坐在梳妆台上,轻抚墨发,悠悠道:“圣上口谕,岂能不从。睿王是离王皇弟,于情于理都比二哥哥合适。”

    芝兰知夏知道顾锦瑟言之有理,不敢作声。

    顾锦瑟又道:“确是委屈了二哥哥,芝兰,你去库房将那对琉璃玉盏取来,我亲自去趟镇国公府。知夏,且去膳房,告知他们无需为我准备午膳。”

    知夏诺了声就出门去,芝兰却还停在原地,怔愣了半晌,好容易才吐声道:“姑娘,那可是皇后娘娘送您的,预祝新人美好,金玉良缘。”

    “正是如此,才更要赠予二哥哥,聊表歉意。” 顾锦瑟望向铜镜中的自己,眉目如画,杏眸里宛如平静的水面,波澜不惊, “姨娘照顾我和锦元多年,二哥哥亦是待我如亲妹,且这事本就是我先提出的,虽是圣上口谕,但话还是得说的清楚,别叫二哥哥难过。”

    婚约一事传遍京城后,世人多敬佩顾锦瑟,而对裴泽,羡慕之后,裴泽的一双腿又成了京城谈资,不减当年。

    裴泽身体状况摆在那里,不能像正常婚礼那样,大喜之日来公府迎接顾锦瑟。裴泽如今能出府,已叫人错愕惊诧,若再让裴泽众目睽睽之下,坐着轿辇迎娶顾锦瑟,且不说裴泽是否愿意,顾锦瑟第一个就不愿。

    一想这几年裴泽受到的流言蜚语,顾锦瑟心中就隐隐作痛。裴泽五年闭府不出,可见腿残一事对裴泽的伤害之深。

    顾锦瑟原先害怕裴泽不愿娶她,如今大事将成,她不想在这件事上,让裴泽饱受非议。

    是以,顾锦瑟主动提及了让王少林为男傧相,送她去离王府。

    想到这里,顾锦瑟望了望窗棂外一片秋色,不再言语。

    芝兰见了,以为自家姑娘心中怅然,不再打扰,默默退了出去。

    屋内只剩顾锦瑟一人,她一动不动望着窗外,面无表情。裴铭临插一脚,顾锦瑟确实不满,但也多亏了裴铭,让顾锦瑟有了应对之策。

    思及此,顾锦瑟明眸皓齿,唇边忽而一抹笑意,深不可测。

    镇国公府,正堂。

    林夫人面目和蔼坐在上座,王少林和顾锦瑟分别在下首,对立而坐。

    顾锦瑟简明扼要说明了来意后,就吩咐芝兰将那对琉璃玉盏拿了出来,送给王少林,嘴里还说着“二哥哥辛苦筹备了几日,锦瑟心中愧疚”云云。

    王少林很想对顾锦瑟说:其实,我并不难过。我难过的是,你让我当男傧相,送你去离王府。如今轻松,我高兴还来不及。

    但王少林不能说,一旦说了,没等顾锦瑟发问,他亲娘一道犀利的目光就会落在他身上,然后王少林缴械投降,实话实说,林夫人会向他亲爹告状,最后结果就是,王少林面壁思过,月银砍半。

    预见了结局之后,王少林干咳两声,装作忍痛割爱的样子,温言道:“锦瑟妹妹有礼了,此乃圣上口谕,为兄自当遵从。锦瑟妹妹花容月貌,为兄平平之资,难堪大任,不及睿王卓资不凡。圣上思虑周全,这迎亲之事,睿王比为兄更是稳妥。”

    “二哥哥善解人意,锦瑟谢过二哥哥了。”

    林夫人面目含笑看向下座二人,这几个月,林夫人去了定国公府几次,知道定国公府已经接受了婚事,除了真心相祝,她不好多说什么,只盼顾锦瑟日后莫要受了委屈。是以,顾锦瑟隐隐透露离王不能迎亲,可否让王少林暂代时,未及王石开口,林夫人自作主张,答应了。

    圣谕一事,林夫人已有耳闻,她并未多想,给王少林说了此事后,便以为就此揭过了,不曾想顾锦瑟竟亲自登门,还备了厚礼。若是往常,遇到这事,因两家关系亲厚,顾锦瑟大概是不会登门的,最多在大婚之日和她说起此事,至于送礼,林夫人更是想都不敢想,若说是顾老夫人送的,林夫人才会相信。

    是以,林夫人暗暗惊叹,一想过去几个月,她惊觉,顾锦瑟长大了,比过去稳重了不少。

    目光看向桌上的琉璃玉盏,林夫人目光温柔,想了想大婚当日离王府会是和情形,便对王少林说:“既如此,少林,大婚当日,你便去离王府庆贺吧。”

    王少林:“……”

    “娘,儿,可以不去吗?” 王少林看了顾锦瑟一眼,见她噙着笑意看着他,纠结了半晌,才道, “儿与锦瑟妹妹亲近,离王那边无需儿,父亲去了就好。”

    林夫人却摇头:“顾易和老爷相交多年,锦瑟是顾公爷的女儿,你父亲和娘自是要去定国公府。”

    王少林不服,梗着脖子道:“那儿和锦瑟妹妹亲如兄妹,更当要去定国公府庆贺了。”他是真的不想去离王府好么?

    “话虽如此,锦瑟又不是你亲妹妹,定国公府届时人多热闹,不差你一个。离王府冷清,娘听闻宾客只拟了礼单,并不打算上门,咱家和王府近,毕竟大婚,王府不好冷冷清清的,你去了,带点人气也好。”

    王少林:“……”

    不及王少林回答,顾锦瑟先道:“姨娘说的极是,二哥哥曾去过离王府一次,二哥哥与王爷照过面,也算相识了,二哥哥若能去离王府,锦瑟感激不尽。”

    离王府五年没接待过客人,即便是大婚,也没几个人敢来。

    王少林:“……”正是因为他去过一次,心里有了阴影,所以才更不想去啊!

    可王少林不能说,不然预见的结局今晚就要面临他头上。

    林夫人和顾锦瑟目光双双落过来,王少林两面夹击,头疼不已。

    王少林看了看桌上那一对琉璃玉盏,日光下闪着玉泽,王少林咬咬牙,点了头。

    看在这一对玉盏份上,他,舍生取义吧!

    一个月后,定国公府之女,顾锦瑟和当今圣上长子,离王裴泽大婚。

    定国公府门庭若市,前来道喜宾客如云而入;而离王府却是门可罗雀,偌大的正门清清冷冷,除却两排衣着严肃的侍卫外,竟无宾客一人。

    热闹的街道上,迎亲队伍声势浩荡,声乐并起,给寂静的离王府带来了一丝烟火气。

    众人皆知今日离王大婚,好奇之人大了胆子守在近处,想一睹未来的离王妃芳容,更有心仪睿王的少女纷至沓来,翘首以盼。

    迎亲队伍如约而至,一匹膘肥体壮的骏马之上,一男子蓝衣锦袍裹身,在队伍前端,众人屏息,在场的少女们心中雀跃不已,伸着脑袋急切切地侧头看去。

    离王府正门前,蓝衣男子下马,拾步于花轿侧,右手向前伸去,不多时,轿内一抹红影出现,凤冠霞帔,一张纤纤玉手覆在男子右腕之上,另一手执红锦团扇置于面前,恐他人窥了这扇后真容。

    二人双双抬步,转身之间,候着见离王妃的看客面色惊叹,然剩下的少女们则面面相觑。

    “刚才的那人,确定是睿王吗?

    不是说睿王风度翩翩,玉树临风,怎得我看了并非如传言啊。”

    “传言而已,做不得真。”

    “别不是睿王吧?”

    “你想什么呢,离王腿脚不便,让睿王代迎亲之责是圣上的意思,那人若不是睿王,还能是谁?”

    “也是,可,可他委实平平无奇,这传言再不实,不至于一点都不符合吧?”

    路人你言我语,最后总结了一个道理:传闻不仅不真,掺水还尤为严重。

    好比这睿王,明明一张脸平平无奇,毫无特色,非要说成一表人才。

    路人摇头,见蓝衣男子携离王妃入了府,不再驻足,叹了两句后,都散去了。

    不多时,二人来到了离王府正厅,厅内一人红袍婚服,坐在轮椅之上,目光直视款款而来的蓝衣男子和凤冠霞帔的顾锦瑟。

    王少林俨然是懵逼的,他一脸茫然无措,直到对面一道如冰冻三尺之寒的目光刺过来,王少林才缓过神来。他定了定睛,对上一丈外的目光,心脏倏地一紧,脊背森然发麻,他转过头,目光所及之处,一只细长白嫩的手搭在自己深蓝锦袍的衣袖之上,王少林再抬抬头,顾锦瑟凤冠霞帔,立于他身旁。

    他恍然忆起了什么,今日顾锦瑟大婚,裴泽身不能行,迎娶一事由睿王裴铭代行,此时此刻,带顾锦瑟入离王府与裴泽行大婚之仪的,应是裴铭才是。

    王少林一脸懵逼:谁能告诉他,他应是作为宾客来离王府道喜的,怎么稀里糊涂地又成了傧相呢?

    睿王人呢?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