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节
套大旺村村服已经完成了选款。
唐耀祖清了清嗓子说:“今天来了这么多人,都算是大花的娘家人。大伙看着她长大,又看着她有对象,不对,应该说有未婚夫了,都为大花高兴。来吧,大伙一块呱唧呱唧。”
哗哗哗,院里墙头一片掌声。
县委的杜主任也说了几句场面话:“今天,是县里通讯员沈晏清同志和唐昭同志订婚的日子,他们两位是县里的优秀通讯员,写过很多的通讯报道,写出了丰盛县的精神,也写出咱们社员的质朴,今天他们订婚,是天作之合,我由衷为他们高兴。”
哗哗哗,又是一片掌声。
这时候,院里有人问:“沈知青,你俩打算啥时候成亲?”
沈晏清道:“大花岁数一到,我俩就结婚。”
“那也快,就一年多呗。其实也不用那么讲究,乡下有得是不到岁数就结婚、完事再去补结婚证的,你俩要是着急也可以这么干。”
唐昭气道:“我俩不着急,我俩坚决响应号召!”
“对,你俩还得少生孩子多种树!”
哈哈哈,下面笑成了一团。
墙头又有人问:“三花,沈知青给你姐拿了啥礼呀?”
三花道:“上回队里奖励了一张缝纫机票,沈哥就把缝纫机给抬回来了,还送了我姐一块瑞士手表。我们家一人一双皮鞋,我和虎子的新衣服都是新做的,都是沈哥拿来的料子。”
四周一片哗然,要知道现在订婚,也就是男方拿几块布几双袜子过来,双方见个面,这事儿就算定下,没想到沈知青居然这么大手笔!
说好的乡下姑娘被嫌弃呢?这哪里是不嫌弃,这都要供起来了好吧?
之前公社里有知青回城,把另一半抛下从此杳无音信。这年月交通和通讯都不方便,如果成心不联系,消息闭塞的一方就真的啥办法都没有。所以村里人认为,和知青在一块儿不靠谱。因为眼界不同,知识层面不同,对劳动的认知也不同,在思想的碰撞上会有一些矛盾存在。
但是今天一看,人家沈知青对大花真是没说的,就算票是现成的,缝纫机也不少钱吧?那手表就更不用说了。这还没算他放在大花这儿的自行车和收音机呢,还没算他们四个天天玩儿的照相机呢!这哪是订婚,直接就是结婚的配置啊!
“沈知青,三转一响都有了,结婚的时候都不用送聘礼。”
沈晏清笑笑:“那可不行,聘礼必须有,还得比今天的好,我可不能委屈大花。”
哎呀妈呀,院里院外的乡亲直拍大腿,四大件订婚的时候就齐了,结婚居然还要给更好的?你别说县里了,就是省里都没这么宠媳妇的!
“大花,”有几个女知青直冒酸气,“你可真是高攀了。”
“对呀,”唐昭一点也不生气,笑眯眯说道,“可他就是看上我了,就愿意往我家送这送那,我也没办法呀。”
53、我太焦虑了
村民们都散了, 也到了午饭时间,沈晏清早就跟唐耀祖商量好在大队部摆了一桌,款待专程赶来的宣传部杜主任。男人们陪领导吃饭,沈晏清顺手把虎子也牵上了。
家里只有姑嫂三人吃饭, 于洋觉得, 跟老宅的水深火热相比, 大花这儿简直不要太愉快。
三花教于洋糊火柴盒,说自己跟虎子有一搭没一搭地糊盒子, 比不上村里其他人, 但是两个月也挣了些零花钱。于洋心生向往, 自己和唐田阳虽然都有工资, 但是谁不想让生活变得更好呢?
唐昭表示赞成, 只是村里拉原料和运成品都是统一行动,嫂子在县里恐怕不方便。
唐昭道:“回头先跟大队长知会一声,我哥原本就是村里人,耀祖叔应该不会反对。咱们跟赶马车的大爷说好,请他帮你们捎原料。大队这边要计数和质检,隔个十来天再让大爷帮忙捎回成品,等工资发下来, 就让晏清给你们带去。”
于洋觉得可行, 虽然麻烦了点儿,但是村里必走的流程一定要遵守,这样人家才能允许你跟随。
这事商量妥当,沈晏清和唐田阳领着虎子回来了, 唐田阳要去老丈人家过节,于是带着媳妇儿赶回县里。
送走哥哥嫂子,唐昭困得不行, 于是回屋睡午觉。三花问虎子:“唐曜,你跟领导一起吃饭,有啥感受?”
虎子煞有其事叹口气:“太烦了,耀祖叔总让我表演节目,一会让我背个唐诗,一会让我唱个歌。”
“那你背了吗?”
“背了,也唱了,我还给他们讲了个评书。”
三花扑哧笑出声来:“我看你挺乐在其中的呀。”
虎子道:“就一点不好,我想尝两口酒,他们都不让。耀祖叔本来赞成,但是咱哥说怕我耍酒疯坚决不给喝。”
三花哈哈笑着,“你要是不累,把小西服脱了帮姐剁肉馅儿,今儿个中秋,咱们吃点好的。”
虎子欢呼一声,换了方便的衣服出来,多多多开始剁肉馅儿。而沈晏清,也开始在院里劈柴了。
唐昭睡得正香,就觉得有人在摇自己。
“唐大花!我下午才回来,你居然上午就敢订婚?你怎么不等我?”
唐昭没好气地拍开:“唐春妮,我订个婚还要等你?误了时辰怎么办?再说你今天放假,为啥不早点回来?”
春妮将她推起来:“你今天穿的衣裳呢?快拿给我看看。唐招娣她们都羡慕死了,结果我还没看着!”
唐昭被她闹得一点办法都没有,把衣服拿出来,唐春妮气得鼻子都抽抽了:“你凭啥能买到这料子?我怎么就买不着这个颜色?衣服样子从哪弄的?我见都没见过!”
唐昭打了个哈欠:“你当然没见过,这是杂志上的外国样子。”
唐昭把服装杂志拿出来,春妮吓了一跳,指着v字母打头的那本说:“这上面还都是外国字呢!”
“嗯,沈晏清弄回来的,他说上边的衣服好看,我可以照着做,布料不够跟他说。我不识外文,就叫他帮我翻译。”
春妮冷不防被塞了一嘴狗粮,气道:“你就显摆吧!”
虽然文字不认识,但并不耽误看图。春妮从头翻到尾,眼睛里直放光:“大花,咱们哪天研究着把这件做出来呗?还有这件!”
“那得跟赵婶一起研究,我这件也是她教我裁的。”
“也是,只要赵婶会做,全村都能穿上。我得多整点儿布票,要不我可撵不上你。”
唐昭想起件事来,“每人每年的布票都是定量,我是不缺,但我看你也总做衣裳,额外的布票你从哪弄的?”
“这你就不懂了吧,”春妮得意地在炕沿坐下,“其实咱们公社好多人家都不舍得买布做衣服的,这些布票又有期限,到时候不花出去就作废了。所以总有人用布票换钱,你不是也换过?”
差点儿忘了,以前的大花还真换过。
“我认识邻村的姑娘,让她们帮我换的。”
“那你小心点儿,别让人发现,现在布票不能交易,让人举报可就麻烦了。”
“我知道,没事儿,都偷偷换了好几回了。”
唐昭又问:“咱们村的布票,没有人往外换吧?”
“那肯定没有,大旺村多牛啊,有闲钱,吃得饱,现在还都想穿得好看。”
正说着,外面三花喊吃饭,春妮儿看见桌上的大肉丸子就走不动了:“大花,我在你家吃得了,唐耀祖没有丸子吸引我。”
唐昭赶紧往外撵:“中秋是团圆日,你跑我家算怎么回事儿?”
三花笑着找了只碗,去灶间给春妮装了个大丸子,春妮这才开心地捧着碗回家去。
唐昭一家抱着唐胖胖,桌子旁边再趴个唐白桃,一家六口吃着团圆饭。桌上四菜一汤:红烧鲤鱼、四喜丸子、糖醋排骨、素什锦、鸡丝蘑菇汤。
还有黄澄澄的大苞米,香喷喷的锅贴饼子,以及有肉丁的猪油拌饭。
唐胖有鱼,白桃有豆腐渣。
今天全是硬菜,小虎子又快哭了。
唐昭给沈晏清倒上酒,自己也倒了一小杯轻轻尝了口。产自东北的葡萄酒,主席待客都用它,果真醇厚芳香,回味绵长。
虎子急了:“今天中午就没喝上,哪有爷们不喝酒的,给我尝尝!”
三花想拦,唐昭道:“让他喝,殿……呃……古时候有个太子爷,八岁就在国宴上与群臣共饮,虎子只尝个味儿,没事儿!”说完还看了一眼沈晏清,“我说的没错吧?”
沈晏清扶额:“那时候的酒跟现在不一样,再说我……那个小太子,也就敬了一口,没多喝。”
“没关系,我尝了,酒是甜的。”
“可是它有后劲儿。”
两人争论着,就听“夺”地一声,虎子那一小盅已经干了,把酒盅拍在桌上。
三花喃喃道:“这么好喝的吗?我也尝尝。”
一仰头,一盅也进去了。
这下可真拦不住了,葡萄酒甜丝丝的太好喝,虎子和三花连着喝了三盅,两个人还碰杯呢。
三花还好,只是有些头晕,完全撑得住。虎子毕竟是小孩,虽然酒盅小喝得也不多,说话却开始大舌头了。
他一边摸着唐白桃的狍头,一边跟沈晏清抱怨:“我太焦虑了,我不知道该管你叫啥!”
沈晏清被逗得直乐:“你想叫啥就叫啥呗。”
“我叫你清清吧,我大姐不让,可你叫她昭昭,她就让。我想叫你姐夫吧,我二姐又不让。”
“哦?”沈晏清挑了挑眉:“为什么不让?”
三花喝得小脸泛红,头脑却清楚:“现在只是订婚,不能乱叫。但是我以前叫你沈知青,现在叫沈哥,这不已经改称呼了吗?你得循序渐进,还得戒骄戒躁。”
虎子举起空酒盅跟沈晏清碰杯:“来,循序渐进!”
唐昭噗嗤笑了,也去碰了一下:“来,戒骄戒躁!”
晚餐过后,这边刚收拾完桌子在院里摆上水果和月饼,唐春妮、唐北枫、大磊磊三个人前后脚来了。
春妮说:“别家吃顿饭就完事儿,就知道他们还有节目。没说错吧?有茶,有果子,有蜜饯,有月饼,人家这是正儿八经的赏月。”
唐昭问:“我家中秋赏月,你们来凑什么热闹,在自己家院子玩儿不好吗?”
春妮可理直气壮了:“你们白天订婚,晚上我还不能来热闹热闹?”
唐昭哼了一声:“你当结婚闹洞房呢?”
大磊磊一屁股坐下:“在哪赏月不是赏?再说,咱们两家就隔一堵墙,沈晏清都在这儿,我和北枫差啥呀?”
唐昭心道,不差啥,可我差月饼,明明可以慢慢吃,你们几个一来,都得造进去!
春妮拿出一袋瓜子:“唐大花你别矫情了,不就是上你家赏个月?我带了瓜子呢!”
唐昭气哼哼的:“你那点儿瓜子能跟我月饼比啊?”
虽这样说,还是搬了凳子让他们坐下,一群人围坐赏月。
唐北枫在学校也是个优秀少年,在月光下朗诵了一首《再别康桥》,春妮也不甘落后,唱了一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以前真没瞧出来,春妮嗓子挺好的。
大磊磊那么大坨,居然打了一套猴拳,给虎子乐得,跑过去跟他对打。到了三花,借着微醺酒劲儿嗖嗖嗖连发三矢,全都命中靶心,把春妮和唐北枫都震傻了。
大磊磊道:“你们是没看着,那天晚上的三花,简直了!”
三花道:“我可赶不上我姐,我姐是穆桂英,我就是她手下小兵。”
左右邻居的院子都不隔音,俩奎奎早就爬上墙头连连叫好,春妮问:“大花,你表演个啥?”
唐昭道:“我都困了,我现在可以表演趴桌子上睡觉。”
大磊磊问:“晏清,你今天又订婚又过节的,你不表演点啥?”
沈晏清好好的中秋夜,全被这帮人搅和了,他很想表演往院子外扔人。
虎子酒劲儿还没过去,小脸红扑扑的:“我跟你们说,我现在状态特别好,我要替他表演,给你们每个人画两只螃蟹。”
唉呀妈呀,虎子这螃蟹画得不太行,自信心却爆棚。唐昭赶忙阻止:“唐曜,你一会儿去睡觉,歇好了明天再画。”
“不行不行,王羲之醉酒写兰亭,我今天喝了小酒,要是不画螃蟹,以后就再也找不着手感了。”
唐北枫听到这话吃了一惊:“虎子居然懂兰亭?”
“我是我姐教出来的,要是这都不懂,不是给我姐丢脸吗?”虎子执意画了几张螃蟹,给唐北枫、唐春妮、大磊磊各送一张,“你们好好保存,以后都老值钱了!”
54、场院里头又开会
田里的麦子割完, 捆成麦捆,再垛成麦垛,堆成金色小山,看得人心怀喜悦。
接下来就是秋收最热闹的场景:晾晒、打碾、扬场, 然后颗粒归仓。
把需要上交的公粮先留出来, 生产队上下一片欢声, 孩子们满巷子跑,大声喊着:“分粮食啦!分粮食啦!”
所有人都奔向场院, 手里提着粮食口袋, 脸上是说不出的高兴。忙了一年, 盼得不就是今天?
队里的保管员和会计坐在粮食堆旁, 旁边放着大称, 社员们排着队,按账本上的记录取自家粮食。
在分粮的大日子,连小学校都放了假,虎子领着俩奎奎二狗子他们,跟在田壮后头维持秩序。家里负责排队的是三花,唐昭没见过这阵仗,也跟过来看热闹。
我们沈大记者跨上照相机一顿咔嚓, 拍队伍, 拍粮堆,拍小姨子小舅子,还拍自己的小媳妇。
袁磊摆了个姿势,“晏清, 给我捏个影。”
沈晏清勉为其难给咔嚓了一张。
袁磊又换了个姿势:“再捏一个。”
沈晏清无情拒绝:“一张够了,别浪费我胶卷。”
看着他不停地拍唐昭,大磊磊可气愤了。
唐昭家分的粮虽不多, 但毕竟是刚下来的粮食,带着一股新鲜的香甜味儿。这一晚,大旺村所有人家都用新粮煮了饭,连炊烟都喜气洋洋的。
热闹的分粮结束,就开始交公粮了。村里所有马车都上阵,每车三五十个口袋,堆起了小粮山,唐田野的拖拉机也装得满满当当。
大队每年的交粮数量年初就定好了,装车完毕,拖拉机在前面突突突引路,马车在后面跟着,浩浩荡荡奔往县城。所有粮食拉到粮食局仓库如数上交,今年的任务就算完成。
这个时候,沈晏清又带人上了一次山,摸清迁过来的狍群地点、数量后,先抓了两只回来。生产队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