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节
不敢揭露,她怕她姐不好意思。质检的时候她还纠结呢,内俩人现在到底啥关系呀?敢不敢跟弟弟妹妹说个明白啊?
清脆的车铃声响起,引得上工的社员频频回头。
“啊啊啊啊!”唐春妮气得直跺脚:“唐大花一定是故意的!我昨天跟她说要买白的确良衬衫,她今天就非要穿上!气死我了!还戴条那么红的纱巾,她当是红领巾啊!”
大磊磊看见,心里一哆嗦:哎呀我去,白衬衫是不是那件我不知道,但红纱巾肯定是!我还四处嚷嚷沈晏清有对象,我是不是傻,他天天跟大花在一块,不是大花还能是谁?!
知青们看见,也都是恍然大悟的模样。李东来正往养猪场方向去呢,也被这一幕扎了心:干啥呀这是,你俩都穿白衬衫,想晃瞎我眼睛啊?我灰头土脸奔猪圈,你俩光鲜亮丽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挣的工分要填上队里赔给李家村的损失,还要被你们弟弟克扣,而你俩骑着自行车去李家村迎接恭维和表扬,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刘媛媛也气坏了,咣当把劳动工具扔地上,就听唐壮一声大吼:“刘知青,你这是有意破坏劳动工具!给你扣分!”
作者有话要说: 大花跟春妮之间是塑料的哈哈哈!
36、通讯员之间的感情
写了第一篇通讯之后, 唐昭忙着画画,再也没写过稿子,倒是署名为“通讯员沈晏清”的稿件经常被选用。太子殿下一跃成为丰盛县的小名人,挣着稿费, 骑着自行车, 撩着自己喜欢的小姑娘, 日子过得不要太浪。
不仅如此,他还坚持给省报和市报投稿, 寄出去的信封里除了锦绣文章, 还配上了照片。报社可省事了, 直接文章照片全印上, 篇末贴心地加上——摄影:沈晏清。
不觉到了八月。
中元节那天, 唐昭带着虎子和三花去给妈妈扫墓,俩孩子嘟嘟哝哝对着墓碑说了好些话,唐昭心里也不好受,临走时轻声道:“您放心吧,我一定会把他们照顾好。”
从山上往回走,唐昭不由想起自己的爹娘,他们还安好吧?祖母也安好吧?还有跟自己一同落水的阿暄, 他被救上岸了没有?
心中惆怅, 生活却还是要继续,她每天重复着墙绘和画画的工作,为了想要达到的大目标而努力着。
刷墙已经进行到东风大队,这天中午, 唐昭和沈晏清收拾好刷子桶子,顺路去公社送稿件。
“前面那个是不是刘媛媛?她今天不是请假了?怎么跑公社来了?”送完稿子出来,唐昭跟沈晏清一起取自行车, 一眼瞧见走进大门的刘知青。
沈晏清开了车锁,调侃道:“你连队里谁请假都知道?”
“春妮告诉我的。”
春妮虽然跟李东来散了,但是不耽误她讨厌刘媛媛,刘知青每次去跟唐耀祖请假,春妮都会找小伙伴吐槽一番,有时候找唐昭,有时候找唐招娣,有时候找唐昭加唐招娣。
沈晏清淡淡道:“谁没事儿会往这儿跑?不都是想往高处走么?”
“对哦,”唐昭点点头,“其实她比李东来强,她都来公社这边活动了,李东来还在猪圈呢。”
沈晏清笑笑,二人正要骑车回村,就听有人大声说:“是唐昭同志吧?”
唐昭和沈晏清回头,只见后面站着位男青年,带了一副黑边眼镜,斯斯文文的,一看就挺文艺。
唐昭点点头:“是我。”
沈晏清则问:“有事?”
“哦,我是胜利大队的知青陶建,也是县里的通讯员。你们在这边刷墙的时候我远远观望过,后来才知道你就是唐昭同志,是收养小孩那篇通讯的作者。呃……之前拜读了大作,很是钦佩,最近没有新作品吗?”
大中午的,拦住人就为了问作品?
唐昭道:“没写,我忙。”
“哎呀,那太遗憾了。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沈晏清冷笑,呵,你想跟谁“共同”?他挑了挑眉:“我也是通讯员,我姓沈,昨天公社各队都播了我的稿子,你也读了吧?”
“哦哦哦,原来是沈知青,久仰久仰。”陶建面色尴尬,说得有些敷衍,又转向唐昭:“你的那篇通讯,我还有些疑问,想跟你探讨一下。”
沈晏清淡淡道:“不好意思,中午了,我们要回去吃饭。”
陶建特别执着:“正好刚拿到稿费,我请你们吃饭,咱们可以边吃边探讨。”
“我觉得不行,”沈晏清跨上车子,“我们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唐昭,走了,回家!”
唐昭赶紧坐到后座上,沈晏清长腿一蹬,骑车带着姑娘绝尘而去。
陶建傻愣愣地看了半天,叹了口气,正午艳阳中的红纱巾那么亮眼,可惜却坐在别人的自行车上。
沈晏清骑着车,心道:胜利大队的是么?想请我家唐昭吃饭?呵呵。
当天下午他就去找唐耀祖:“耀祖叔,咱们还剩三个大队的墙面,我跟大花每天只能画半天,战线拉得太长了,怕是秋收结束也画不完。”
唐耀祖道:“那怕啥,慢悠悠整呗,反正工分多。”
“我琢磨着,快点儿把这些墙刷完,我好全力以赴写稿子,好好为人民服务。大花也能回村质检,马上就开学了,三花回学校也不能替她。”
如果当初只有他自己,他是不会盘算刷墙活计的,因为他心里有数,凭着一手好文章,迟早会拿到通讯员或是老师的工作。是唐昭坐在树底下抹眼泪的样子触动了他,硬是给她撕开一道口子,找了个不是特别累的活。
现在不一样了,姑娘进可画画,退可质检,刷墙绘反倒折腾她,赶紧弄完也好。
而他自己呢,更不用指望这几个工分。
唐耀祖磕了磕烟袋锅:“你想咋快?”
“带上春妮和袁磊,四个人一起,集中几天一起突击完。”
唐耀祖一想,完全可行啊!早点整完,那几个大队答应的好处就能早点儿落实。更何况沈晏清还主动提出带春妮,咱闺女还能跟着多学一样技术呢。
“那就这么定了!这可是你□□妮去的,我可没给她开后门。”
唐耀祖本想给春妮整个自行车,可是转念一想,让她骑车吧,怪累的,坐后座就得袁磊带着,不妥。
于是唐田野又出场了,每天早晨把四个人突突突带走,晚上拉完货拐一下,再突突突把他们几个拉回来。
袁磊和春妮这回得了好工作,都乐坏了,虽然是短期的,但每天十二个分呢!两人学得特别卖力,刮墙啊,补色啊,都做得有模有样。
很快,东风大队的墙面完工,轮到胜利大队了。
中午时分,陶建前往大队部,他早就知道唐昭今天会来这边刷墙,拿定主意要跟她聊聊,最好是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
争取请她吃个饭,那个沈知青虽然不友好,但是他有信心说服他。
其实最好不带沈知青,但是没办法,唐昭同志得坐他的自行车回去,自己又没有自行车,让唐昭同志走回去也不太好。
一想到聊诗词歌赋,陶建脚步轻快了起来,到大队部一看,果然,唐昭在树底下乘凉呢。
“唐昭同志,你们已经完事儿了?”
“对,今天上午的结束了。”
“去我那儿吃个饭呗?今天刚从水库捞的鱼,可新鲜了,顺便再聊聊你写的通讯。”
唐昭显得很为难:“实在抱歉,我得跟工友们在一起。”
“没事,沈知青,你也来呗?我提前准备了,够吃!”
沈晏清点点头:“既然陶知青盛情邀请,我却之不恭。不过咱们确定一下,真是我们工友一起请?”
“那当然,我说了一起就一起。”
殿下微微一笑,朝远处墙根喊了一声:“你们两个收拾完没?快点,有鱼吃。”
“啊?!”大磊磊乐得撒丫子跑过来,“真有鱼?”
沈晏清瞥了眼目瞪口呆的陶建:“这位知青也是通讯员,今天中午请咱们吃饭。”
袁磊一拍巴掌:“真妹想到,你们通讯员之间的感情这么深呢!”
陶建有苦说不出,谁跟沈晏清感情深?!谁要请你们这么多人吃饭!
“哦,对了,”沈晏清道:“我们村的拖拉机手一会儿过来送立德粉,大中午的,也不好不搭理人家。”
陶建气得直咬牙:“来都来了,咱们一起吃!”
于是,请两个人变成了请五个人,陶建无奈又加了几个菜,心拔凉拔凉还在滴血。那唐田野开着拖拉机跑了一上午,贼能吃!那袁知青,坐在那儿嘴就没停过,嘴张得大频率还快!还有大旺村大队长家闺女,吃一口挑剔一句,嫌鱼不进味儿,嫌豆角丝不脆,说没有三花做得好吃。三花究竟是谁?老子谈个人生理想就这么难吗?
还是唐昭同志好,一声不吱,就等着沈知青给她挑鱼刺。
妈蛋再也不请客了,兜里那点儿稿费都被他们吃光了!
臭不要脸的,袁知青居然说下午还在这儿刷墙,刷完还要来!我可去你的吧,不伺候了!
接下来几天,陶建看见刷墙大军就绕着走,沈晏清可坏可坏了,离老远还喊他名字,说要上他那儿喝几盅,吓得陶建撒腿就跑。
在四个人共同努力下,刷墙工作终于结束。而大旺村这边,村委会已经开始组织小学校的报名了。
为了全员入学,唐耀祖做了不少工作,带着刘老师挨家走访,凡是有适龄孩子的社员家都坐下来唠过。因为连糊了两个月火柴盒,村里人再也不会心疼三块钱学费,所有该上学的孩子都能进学校。
唐耀祖跟刘老师商量了一下,从来没念过书的一律并入一年级,中途辍学的,报名的时候给出几道题,老师根据情况分班。
刘老师说,每个年级一个班不现实,还是要搞复式教学。孩子们可以分成两个班,一年二年在一个教室,三四五年级在另一个教室。
这样一来,还真像李东来猜得那样,小学校要选一名新教员啦!
乡亲们奔走相告,不出半天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位置有好多人盯着,如果选上,不仅显得有文化,还不用下田干活!于是,村里念过中学的社员,还有大部分知青都赶去报名,想竞争这个岗位。
唐耀祖琢磨着该怎么选人,是整个考试好呢?还是看谁顺眼指派一下?沈晏清给他出了个主意——公开选举。
于是广播员赵秋丽在喇叭里通知:凡是报名的,每人准备一节课,找一个不能下田的大雨天,来大队部统一讲课。
知青们都问咋讲,下面给不给安排学生,唐耀祖大手一挥:“你们想吓死村里的孩子啊?都对着空气讲!”
知青们又问:“谁给评分啊?”
“村委会成员,加上沈知青和大花。”
“都是知青,凭啥让沈晏清给我们评呀?再说大花才二年级文化,这也不够格啊!”
唐耀祖瞪眼:“咋滴?你反对?他俩写的通讯你能整出来么?不能就别叭叭,好好准备公开课去!”
作者有话要说: 请一天假哈,有病了太难受了,休息一天就回来!等我!
37、全方位无死角毁灭式
终于等到大雨天, 大旺村广播站发出通知,所有报考小学教员的,今天下午来大队部模拟讲课。
雨一下,乡间路就特别泥泞, 要不是被委以评分重任, 唐昭才不想出门。
上次大队部借的雨衣早还了, 沈晏清觉得正值雨季,家里必须备上雨具, 也没跟唐昭商量, 直接买了四套雨衣雨鞋回来。唐昭说也没用, 如果杠, 那就是你有理, 我乱花钱不对,你要还我钱也行,都放伙食费里就好……
大队部为这次选教员做足了准备,特意腾出一间屋子,像模像样给弄了个讲台,第一排坐着评分的唐耀祖等人,后面坐着来看热闹的乡亲, 还有几个虎子这样的熊孩子。
来试课的知青和社员在走廊里排成一队, 按报名顺序挨个进来试课,谁讲得怎样一目了然。
因为没给安排学生,一些师生互动就得演单口相声,也有聪明的知青, 拿下面评分、看热闹的诸位当小学生提问。
“唐昭同学,你来回答5+4等于几?”周芸问。
唐昭煞有其事地想了想,十分笃定地回答:“8!”
虎子几个笑得都躺长板凳上了, 周芸愣了愣,大花妹子你太坏了,我拿你当优等生,谁知道你居然扮学渣。
“唐曜同学,你来回答。”
虎子大声道:“9!”
周芸赶紧表扬:“唐曜,你以后要多帮助落后生,唐昭,你要多向唐曜学习,这样咱们班才能提高成绩。”
下面笑成一团,都说周知青应变能力不错。
外面的队伍越来越短,大家轮番讲课,讲完的回去等消息。唐昭看得津津有味,并认真在小本本上打分写评语。
沈晏清偏头看了眼她的本子,只见上面写着:
周芸:举例言之有物,过程简明流畅,不急躁,能随机应变。5分。
李东来:不华也不实,2分。
刘媛媛:该说雨声大还是声音小?什么都没听到。仪态不错,勉强给2分。
沈晏清不由低笑,唐昭瞪他:“不许笑,小心你的评分被袁磊看见。”
沈晏清除了给周芸打了五分,其余的人都是一分,他还给袁磊写了一条评语:适合教体育课。
大家都讲完了,广播员跟妇女主任坐在一起累加成绩,因为雨大,排在后面的几个知青暂时回不去,于是站在走廊避雨。
雨声越来越急,地上激起水雾,天空墨染,时不时有闪电带起惊雷。
“砰!”大队部的门被人撞开,唐壮披着雨衣闯进来:“大队长!不好了!知青点出事了!
啊?站在走廊的知青一听出事了,都悬起一颗心!
“啥?”唐耀祖霍地站起来:“知青点怎么了?”
“旁边那个偏厦子塌了!”
一听只是旁边的小仓库,大部分人松了口气,又把心放回肚子里。
唐耀祖皱眉,“小仓库塌了?前几天不是刚修了棚?”
唐壮道:“雨太大,仓库是后接上的,不抗造。底下土松了,抹的泥都给冲掉了,轰隆一声就塌了!”
唐耀祖急道:“里边没人吧?”
“没人,”唐壮道:“幸亏今天咱们选老师,里边住的两个知青不都在这儿吗?”
大家望向沈晏清和袁磊,这两位也够倒霉的,来的时候大屋不够住,只能去偏厦子仓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