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要转行电影
后来苏采青才知晓, 苏根妹是和孙强国约好了, 要一起去参加考试, 一起读书去,两个人都有些不甘于平凡。
大约也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气和理想, 两个人才走到一起的。
因为读书的事儿,苏根妹不再去工厂那边做事了, 而是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读书这件事上。这是苏采青支持的, 其他的人也不敢有什么意见。
不过, 几个孩子倒是受了一些激励, 连小姨妈都读书那么认真努力, 有自己的目标, 为什么他们不能呢?一时之间, 还兴起了一股读书较劲的风潮来了。
这样良性竞争的状态,倒是苏采青想要看到的。
苏根妹爱情和学业都进展顺利, 有苏采青的鼎力支持,她还有机会去找有名的辅导老师求学, 和孙强国一起, 两个人进步很快。
可是另一边的苏小壮, 就没那么顺利了,他想要见见人家姑娘,两个人好好谈一谈,都难找到机会。
苏采青也心疼这个弟弟,但是没办法,这种事她也不好插手。
六月, 拍戏的剧组终于完成了所有拍摄的工作,收工走了,除了一些谈资,也没留下什么东西。蒋芳走之前,还让人带话给梁启恒,希望能请他吃顿饭,被梁启恒直接拒绝了。
剧组走了,梁启恒那颗躁动的心,却是安定不下来了,他觉得相对于拍电影,摄影工作显得有点枯燥,没什么挑战性了。
他决定要尝试着走电影这条路!
借着两个人散步的时候,单独相处的机会,梁启恒把自己的决定和苏采青说了:“就是一种很强烈的冲动,很想去试试,你的鼓励让我更加不想放弃这个事情。”
苏采青说:“你的这个决定,我倒是毫无保留地支持你,我想,问题还是在你家里那边?”
梁启恒看着苏采青,说:“果然还是你最懂我,我不知道怎么和他们开口。我辞职开照相馆的事情,我的父亲都生了好大的气,如果我突然再转行,不知道他会不会不许我再进家门了。”
梁教授倒是个学识丰厚的人,不然在那段特殊时期,也不会得到特别的照料,可是在教育的事情上,他是有些守旧了。
梁启恒的思想也比一般人开放,可是对家庭对父母的感情,也带着传统的特点,天不怕地不怕,就算是一头扎进电影领域,没什么成果也不怕,就怕父母不高兴。
“我是家里的小儿子,在许多事情上,他们已经包容了我许多,纵容了我许多,我如果将这份宽容当做是胡作非为的资本,就太对不起他们了。”
苏采青发现,他的思维还是有些古板的印记:“什么叫胡作非为?浑浑噩噩,不事生产,或者出去做坏事,才叫胡作非为。你这是在探索人生的新方向而已,哪里是胡作非为了?你自己的心态都没有摆正。”
梁启恒想了想,觉得苏采青说得很有道理,说:“平时大哥训我胡作非为说多了,我也就习惯性觉得自己在胡作非为了。”
作为家中的小的,经常被哥哥姐姐教训,倒也不奇怪。
“有些事情,也得自己想一想,不能因为他们年纪比你大,你就什么都觉得是对的,都奉为圭臬。你想拍电影,就只管去做好了,大不了以后我养你。”
梁启恒听了这话,并不觉得有冒犯他身为男人的尊严,反而颇受感动:“谢谢你,采青姐。若是这条路我真的走不通,我也不会执迷不悟的。只是,我应该怎么和我的父母说这件事呢?”
苏采青想了想,问:“你觉得,是你父亲更容易说服,还是你母亲?”
梁启恒想都没想就说:“当然是我妈了,许多事情,我都不用跟她讲大道理,她就自然支持我了。我父亲的话,他最爱讲道理,可惜我又讲不他赢,每次都变成我挨训。”
这时的梁启恒,看上去有点可怜兮兮的,完全没有平日里意气风发的样子。这副模样,反倒是激起了苏采青的一些保护欲来了:“正好,我也是个喜欢讲道理的人。这样吧,咱们两分工合作,你去说服你母亲,我和你父亲谈谈,去说服他,怎么样?”
梁启恒一听,就觉得这主意不错:“我觉得行!你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我父亲常说写得好,有道理,如果你和他去讲道理,肯定能讲得通的。”
苏采青也没想到,梁教授背后还挺欣赏自己的。
梁学超接到苏采青的邀约的时候,很是诧异,二人没什么私人交集,苏采青怎么突然约自己了?
见苏采青在邀请函中措辞恳切,他没有多由于,就决定前往赴约。
苏采青也知道这种清高的知识分子,不愿意有太多的事情的,就把地点定在了梁教授上班的大学门口的咖啡厅。
“百忙之中叨扰您了,感谢您抽空与我会面。”苏采青一见梁学超,就主动开口说。
梁学超也不瞎客套,直奔主题地问:“不知道苏老板约我见面,是有什么事?”
苏采青也直白地说:“是关于梁启恒的一些事儿。他最近对电影十分感兴趣,不知道您知道吗?”
梁启恒跑去剧组干活的事儿,他们全家都知道,虽然都觉得他因为没定性,所以看到个新鲜事儿就瞎凑热闹,但也没人反对。
“我知道,不知打你想要说什么?”梁学超有些迷惑了。
苏采青直接说:“他想去学做电影,想成为一个导演,但是他不敢和家里说,有些愁苦,因而请我当这个说客,和您聊聊这个事情。”
梁学超果然惊讶,还有些生气:“这臭小子,又闹什么花样,从小到大就不务正业。都二十好几的人,也不想想这一生该如何立足,唉……”
苏采青等他骂完了,才说:“这件事,您先听我细细与您分说一番,再判断他是否是不务正业,可以吗?”
梁学超点点头,反正来都来了,不如听人家把话说完。
苏采青给他续了一点茶,说:“我反倒觉得,这次他可能会定下来呢。之前启恒就是对照相有兴趣,自己琢磨加跟人学,现在也能拍得不错了,特别是在人像上,他照的相片会有一种特别的美感,所以我每一季都会找他给我们家的新款衣服拍宣传图。”
梁学超闷不吭声,他是看过梁启恒拍的照片,但是没有仔细研究过,更加不知道梁启恒的照片有自己的美学创作在里面。
“电影和照相的共通之处,就是在于镜头说话,启恒对光影的艺术很敏感,对人像的美也很善于去捕捉。这是他的天赋。而且这次他在剧组干活,帮着导演解决了好些个难拍的镜头,人家也说启恒是有这方面的天赋的。”
梁学超依旧不吭声,隔行如隔山,他不懂什么电影美学之类的,也插不上什么话,只隐约想起来,梁启恒似乎在家也说过这事儿,只是自己没太在意。
说到这里,苏采青顿了一下,总结自己刚刚说的话:“这是我要和您说的,启恒走这条路的可行性。他有这方面的天赋,尝试是完全可以的。另一点,则是您会比较关心的,这份工作的意义。”
梁学超不由得坐直了一点,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女人讲道理的时候,他就不由自主地接受了她的逻辑和说法。
“您是教书育人的教授,志在探索历史人文方向的秘密,希望能够让大家以史为鉴,以他人为镜,在思想上获得提升。而拍电影这件事,一样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电影通过讲故事,去促使人们获得感悟,明白一些道理,与您在课堂兢兢业业地传授知识有异曲同工的效果,不同的是,坐在您的教室里的,最多几百人,可是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会有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到将来,会有上亿人。”
梁学超很有些震惊,他从没有往这个方向想过,更没发现过教育和电影之间这种联系。
“可是,电影讲的东西都十分粗浅,哪能和大学的课堂相比呢?”梁学超第一次开口说。
苏采青不慌不忙地给自己添了咖啡,说:“小学课堂也十分简单粗浅,可是你能否认它的重要性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不需要,也没有机会去获得大学课堂上才有的高深知识,可是那些粗浅的道理,他们却必须明白。《地道战》、《铁路游击队》、《上甘岭》这样的电影,是不是会激起每一个人心底里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更加明白今日的和平安宁来之不易,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呢?”
真是一次完美的反驳,梁学超感觉,自己好像无言以对了。
苏采青抿了一口咖啡以后,继续说:“广大民众,大多是不追求那些高深的学问的,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生活里的柴米油盐,更关心家人和孩子,而电影做到的,就是既能够将那些高审的知识拉到他们面前,又能将生活中的烟火气,展现出来。梁教授,我相信,梁启恒他可以做到的。”
说完,苏采青不再继续滔滔不绝地阐述了,而是安静了下来,让梁学超教授自己去考虑。
作为一个教授,梁学超被苏采青说服了,相信了电影有那样的能力和魔力,也相信了自己的儿子,有机会闯出来。可是作为一个父亲,他依旧有着担忧。
“虽然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也相信了,启恒成功的几率很大,可是万一他不能成呢?如今他已经年且25,三十而立的年纪,就快到眼前了,那时候他若还没有一点收获,甚至生活都不能支持下去,又该怎么办呢?”
苏采青轻轻笑了一下,摇头说:“这个您无需担忧。我和他说了,若是他真的没有那份气运,无法做出一番事业,我会养他。”
梁学超一惊:“你?你……是什么意思?”
梁学超心里顿时乱七八糟的,这比他听到自己的儿子要去搞电影还要震惊。
梁学超不知情,苏采青一点都不意外,她让梁启恒不要透露两个人的关系的,这件事越早说出来,越不好控制。
苏采青说:“正如您所想的那样,所以他才推心置腹地与我说了他对未来的打算和期盼,也将说服您的重任,交与了我。”
梁学超深吸了好几口气,拼命地眨着眼睛,好像要确定这是不是在做梦一样。
“梁教授,我甘当启恒身后那最后一道保险,如果他真的不能做出什么成就,我依然能保他衣食无忧,甚至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苏采青的话,一字一句地钻进梁学超的耳朵里,让他觉得有些不真实。
过了好一会儿,梁学超才说:“难道他是为了这,才和你处对象的?”
苏采青突然觉得好笑,梁学超竟然以为他儿子为了搞电影,“委身”于自己了。毕竟所有人看来,她是一个拖着七个孩子的寡妇。
“如果您这么认为的话,那就是侮辱了您的儿子,也是侮辱了我和他的感情了。梁教授,我觉得您不够了解您的儿子,更不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才会一直误解他。”
最后这句话,一直到梁学超回到家里,依旧萦绕在他的脑海里。
他确实不太理解自己的儿子,不仅是梁启恒,其他几个孩子也是,所以他一只充当的是严父的角色,为的就是不让几个孩子被他们的妈给宠坏了。
可是这次,听到苏采青这么说了以后,他突然有些被惊醒了的感觉。
梁启恒那边比苏采青还简单,不需要说太多的道理,只需要利用他作为小儿子的身份,就能获得心软的母亲的许可了。
杨雪和梁学超说了这个事儿,很惊讶地听到她那不轻易松口的丈夫只说:“我知道了。”
吃惊之下,杨雪忙问:“我可是和他说了,我没意见,只要你同意,他就可以去做的。”
梁学超点头:“我知道,这事儿我有计较。他回来了的话,让他来一下我的书房。”
梁启恒进门,就听到他妈说,父亲找他,顿时心里就有些忐忑了。
虽然苏采青很有把握地说,他父亲已经被说服了,可是他有些担心父亲会反悔。
整了整衣服,梁启恒深吸了一口气,去敲响了自己父亲的书房门。
进了门以后,梁启恒像个乖乖地小学生一样,站在说桌前说:“爸,您找我?”
梁学超没有像往常一样,先晾晾他,而是直接抬起头来,问:“你想去学拍电影的事情,苏……老板和我说了。”
梁启恒乖乖点头,有些紧张地等着他父亲发表意见。
“你对这个事情,有什么计划?”梁学超问。
梁启恒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啊?”
“计划!就是你准备去哪里求学,学多长时间,什么时候拿出作品来,来展现你学习的成绩。”
梁启恒这才反应过来来,忙说:“这些我和采青姐都想好了,我会去上海那边学,这不快暑假了吗?我先去上海电影厂找个小工的活儿,学习他们一些实践的经验,然后去上海戏剧学院参加成人自考,争取考进导演系,学习那些理论知识。大约两年以后,我就可以开始着手第一部 作品了。”
梁学超听了后,点头说:“这个计划听上去倒是还不错,五年,我给你五年的时间,在你三十岁那年,你得拿出一部像样的作品,获得观众的认可。如果做不到的话,你就给我乖乖回来,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工作。”
梁启恒不由得咽了咽口水,果然三十而立,在他父亲心里,简直是比法律还重要的规矩。
“同不同意啊!”梁学超拔高了声音问。
梁启恒忙说:“同意!您说的有道理!”
“那你要记得现在的许诺。我告诉你,作为男儿,不能靠女人养的,就算是你将来没什么成就,也不能靠人家养着,你至少得养活自己!”
梁学超还是有些对苏采青说的养梁启恒的事儿,耿耿于怀。
“爸,我知道了,采青姐那样说,也是为了安慰你我,意思是反正我有人兜底,所以大胆地往前走。她就是那样的人,愿意做所有人的后盾。可是这种事,我也不能随便答应对吧?我有手有脚,还读过大学,怎么可能让别人养我呢?”梁启恒立马领悟了自己父亲的痛点,忙做出了保证说。
“那你去上海学习的经费,哪里来不会靠人家吧?”梁教授立马提出了灵魂发问。
梁启恒冷汗都出来了,忙摇头:“当然不是,这两年照相馆赚了一些钱,而且我打算把照相馆盘出去,这样我自己就能负责这次学习的经费了,也不用您和妈掏钱。”
梁学超似乎这才满意了一些,没有对着他穷追猛打了。
“行了,既然你都想好了,那就去做吧,反正你没做好,就给我回来老老实实工作去。”梁学超最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梁启恒老老实实地答应了,在他父亲面前,乖乖受教才能尽快脱身。
梁学超示意他出去,梁启恒小心翼翼地问:“那……我和采青姐的事儿……”
既然苏采青说了能养他,估计自己的父亲也猜到了是怎么回事了。
梁学超盯着他,有些阴恻恻地问:“难道你是想听我怎么反对这件事吗?”
梁启恒忙求饶:“不敢不敢,爸,我先出去了,就不打扰您了!”
说完,忙溜出了房间,把门关上以后,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颗心回到了肚子里。
想到父亲也同意了自己的事情,梁启恒就快活得不行,下了楼来,飞快地抱了他妈杨雪一下,说:“妈!我爸同意了!我要去上海学拍电影了!”
杨雪虽然吃惊,但也挺为儿子高兴的。小儿子在他老子的手里吃过不少苦头,没想到这次倒是答应得爽快。
消息传开后,梁启恒的兄弟姐妹都有些质疑声,但是梁启恒又不靠他们过日子,自然也不把他们的话放在心里。他只一心准备着去上海。
如他所说的那样,照相馆是要转出去的,他去搞电影以后,这个照相馆也顾不上了。
照相馆的地段很好,生意不错,因为他家确实有些自己的特色,梁启恒也因此存了一些钱。他这转手的意思一透露,文成钢就有接手的意思。
这照相馆的流水,文成钢和苏幺妹最清楚了,两个人负责了照相馆的基础业务,知道这照相馆赚的钱也不少。
苏幺妹想让苏采青去帮着讲讲价,让梁启恒价格低一点,苏采青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事儿我夹在中间不好做,帮哪一边都不好。再说了,文成钢和梁启恒也算是很好的朋友了,对自己人,梁启恒不会开高价的,你们自己考虑着能不能承受得来。”
为了这事儿,文成钢特地带着苏幺妹去见了父母,表示两个人会一起接了梁启恒的照相馆,然后一起经营,算是开个夫妻店,好好过日子。如果文成钢的父母不同意,那苏幺妹就不会出这份钱,全靠文成钢自己也拿不下来,就算是他父母支持,也支持不了多少。支持了文成钢那么一大笔款,其他的孩子怎么办呢?
即便是有些不满意苏幺妹的农村身份和学历,文家父母觉得,好像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这事儿点头同意了,儿子就直接双喜临门,成家立业一起办成了,摇头的话,一件事也成不了。
迫于这样的现实原因,文家父母还是点了头。
见完文成钢的父母,苏幺妹立马带着文成钢去见自己的爹妈,这事儿快得让人目不暇接的,两个人就这么把事儿定了。
既然是订了婚的男女,自然是可以一起置业了,两个人拿着平日里存的钱凑了一部分,苏幺妹又腆着脸,跟苏采青借了一部分,以她和文成钢两个人的名义打了借条,凑足了钱交给梁启恒,然后去办了转让手续,这事儿才算是完了。
苏采青看着梁启恒手里拿的钱,笑说:“这钱是在外面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梁启恒立马把钱塞她手里:“你先拿着吧!”
苏采青接了那一堆现金,说:“咱们可没像幺妹两个那样过明路,你就这么交给我了?”
梁启恒抱住她说:“你都说了要养我了,我还怕什么?”
小男人不要脸起来,也挺让苏采青心动的。
“那成,这钱我就拿着了。你要想好怎么回你妈才是。”
转了照相馆,肯定是一大笔钱,人家当妈的肯定要问问的、
“直接告诉她,我存银行了。”
作者有话要说:以后就是名导夫人……哈哈哈……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