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 第35章 出了一口气

第35章 出了一口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夜晚的上海, 显得十分繁华, 灯光璀璨辉煌, 将整座城市都点缀的熠熠生辉。

    苏采青在一家高档的餐厅请王厂长吃饭。

    王厂长看着满桌的菜色,说:“只有咱们两个人, 实在是有些铺张浪费了吧?”

    苏采青说:“您难得来上海一趟,也难得和我合作一次, 当然要好好招待您一番。您放心好了, 咱们吃不完, 我就打包带回去给小壮他们。最近他们也挺辛苦的。”

    王厂长哦了两声, 这才拿起筷子, 颇为矜持地夹菜。

    “这次的事情, 要多谢您的帮助, 不然我的生意可就砸了。”苏采青说。

    “就像你说的,这是合作共赢, 不必客气。而且你这单啊,也切实地提升了机械厂的业务。现在的厂子啊, 都要努力谋生路了。就说奋斗、四化几个服装厂, 今年春装就卖的不好, 发往上海人家不要,说款式老套,穿着老土,上海人也不喜欢了,卖不出去。”

    苏采青笑眯眯地听着,这是她意料之中的事情。

    上海这样开放的城市, 已经被改革开放的风吹醒了,开始泛出了自由和鲜活的气息,市场就像百花齐放的春天一样,多姿多彩了。可是吉阳还没跟上这样的节奏,他们生产的东西,自然会被上海的市场所拒绝。

    苏采青这次的春装生意不错,甚至比秋冬装卖的还要好,采英这个牌子,已经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了。

    王厂长见苏采青只笑着,并不搭话,也明白点苏采青的意思。

    年初的时候,是几个厂长联合拒绝为苏采青生产的,现在又想求人家回去?哪有那么美的事儿。以前的时候,确实是别人求着他们工厂要买东西,今时不同往日了,是他们求着别人买了。

    许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还没有注意到市场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了。

    “那个……我知道也有些为难你……”王厂长有些艰难地措辞。一边是他帮助过的寡妇,一边是合作了几十年的老友,他不在中间撮合,就没人能做这个事情了。

    苏采青摇头说:“我并不为难,选择权还是在我的手里的。”

    王厂长愣了一下,才忙点头说:“是,你说的是。”

    苏采青继续说:“我个人还是更愿意在吉阳生产的,孩子们都在那边,我总是两边来回跑,也很辛苦。但是生意不只关乎到我自己,还关系到我的家人,还有为我工作的员工。就像厂长您,如果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最担心的还是影响到工人们的工资和生活,对吧?”

    说起这点,王厂长还是深有感触的,于是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我理解。”

    “所以我需要稳定的合作伙伴,不能因为这样的事情,就抛下我,导致我的生产生意不能顺利进行。我们一家人都是要穿衣吃饭的。”

    对于苏采青的话,王厂长无从反驳,只能点头表示认同。谁还不是为了一口饭在干活呢?

    说了半天,王厂长问:“那你的意思是,要怎么样,才肯原谅他们呢?”

    苏采青说:“谈不上原谅不原谅,毕竟他们也是身不由己。如果他们愿意生产降价,我还是可以回吉阳的。”

    什么道歉之类的,都不如实质的好处来的好。

    “原来是这样,你的意思,我会传达给他们的。”

    苏采青点头说:“您回去后让他们直接联系我吧,既然想找我回去,总要来面对我的。”

    不管如何,苏采青松了口,就是好事,王厂长忙说知道。

    苏采青本就有这个打算,一直没主动表示过,也是为了让王厂长在中间做这个人情,顺便拿一下乔,告诉那些自命不凡多年的国有厂,就算是个体商户,也是有能力有实力的,不要因为是个体就瞧不起人。

    这个观念不改变一下,以后合作还会有波折。

    王厂长谈完了这桩生意,就直接回去了,很快机械厂的货车把机械设备送到了,文具厂也加紧进入了生产。

    第一天生产的货出来以后,苏采青特地去车间看了,检查了一下货品的质量。

    事实上,只要不马虎生产,只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步,国有厂生产出来的文具,也可以有不错的质量的。

    铅笔的质量解决了,本子的质量,主要来源于纸质,所以采购更好的纸张,就能够生产出质量不错的本子来。

    苏采青自己设计了封面图案,一本本纸张顺滑白皙的本子,包裹着颜色漂亮鲜艳的封面,就生产出来了。

    至于铅笔,为了和市面上那些劣质的铅笔区分开来,苏采青特地让将铅笔笔身漆成了淡蓝色,六边形的柱体,只有烫金的文字标注了黑度和小白杨三个字,显得简洁流畅又美观。

    东西生产出来后,苏采青就联系了百货大楼的采购经理们,给他们看样品,并且展示了包装之类的。

    虽然苏采青是初涉文具产品领域,可是这些老客人们,因为信赖苏采青的行商道德,纷纷下定金定了一批货。

    这样的高档货,摆在百货大楼里,也是十分合适的。

    苏采青的意思,并不是要做高档文具,就算是她有那个想法,现在国内的技术和审美也没有那个水准,现在只能一步一步来。

    她把这批本子和笔带回家,张云冰姐弟三个也觉得很好用,比以前买的那些文具好用多了。

    “妈,这个真是你让工厂做出来的啊?”张云扬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苏采青有些得意地扬了扬头,说:“怎么了?不信你妈有这能耐啊?”

    张云扬摇头:“不是,只是你说过生产成本的问题,如果做的不多,价格怕是很贵吧?”

    苏采青说:“那是当然,不过这批货量还挺大,都已经分销出去了,钱早就赚回来了。”

    “妈,你好厉害!”张云冰立马拍马屁说。

    苏采青点头:“那是当然。”

    “都卖掉了?”张云扬显得很意外,嘟囔说:“我还以为贵的东西都不好卖呢。”

    “当然不是了,”苏采青耐心地说,“这和消费者——也就是买东西的人和经济水平和需求有关,也就是他想要什么样的,买不买得起的问题。上海的商业发展很快,人们赚到的钱越来越多,对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文具虽然是个小东西,可是使用也很频繁。就算是一支比普通的贵一倍,也才一毛钱,许多人都承担得起的。”

    张云扬若有所思地点头。

    这孩子就是想的问题多,幸好苏采青也很难被问倒。

    “妈,下次你可以不可以买点邓丽君的其他磁带回来,家里的我都听厌了。”张云冰说。

    张云冰的兴趣爱好,果然还是唱歌,苏采青年初从上海回来,就买了个录音机回来,她天天都要听,还会自己唱不少歌了。

    如果张云冰想往这个方向发展,苏采青倒是挺乐意的。

    “行啊,还有谁的你想要?”

    张云冰歪着头想了想,说:“蔡琴,还有千百惠!程琳也不错……”

    “我去那边找找,找到了就给你买!”

    “好!妈你太好了!你简直是天底下第一好的妈妈!如果你听到了别人好听的歌,也帮我买回来!”

    苏采青都答应着:“好好好!”

    自从喜欢上音乐后,这丫头在家里的时间才多一些,没有像以前那样四处疯玩了。

    张云清也跟着在家里的时间长多了。

    四月底的时候,苏采青就开始让苏小壮把春装的生意收收尾,要为夏装做准备了。

    苏小壮现在也习惯了苏采青的做法,会提前一个月左右完成一个季的服装生意,不会去惦记那最后一块钱。

    “这一季度的春装生意,你们几个都着实是辛苦了,等结束后,我带你们去吃好吃的,要什么你们自己选!”

    “火锅好吃!”

    苏采青之前带着他们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了。

    “这大热天的,吃什么火锅?我觉得可以试试西餐,咱们还没吃过西餐呢!”

    “我听说西餐肉都不做熟的,切开里面都是带血的,噫——我才不要吃!”

    ……

    几个人也是争个不停,苏采青也由得他们去争,反正谁赢了听谁的。

    苏采青转了自己的房间,苏小壮跟上来,把最近的出货单和账本交给苏采青。

    “你去跟伶俐婶说,老七最近吃东西吃得少,蒸蛋里面放点点酱油和肉沫沫,就按照我上次教她的方法做。”

    伶俐婶是她们在这儿的帮着做法洗衣服的阿姨,为人八面玲珑的,再加上她名字用上海话挺像伶俐的样子,所以就叫伶俐婶。

    “好的。”苏小壮应了,立马就去说了。

    此时老七正在床上睡觉,因为天气有些潮热,他的小脸也微微红着。

    苏采青摸了摸他的尿布,又亲了亲他的脸蛋,才转身到桌前去忙活自己的。

    晚上一碗蒸蛋,老七也没有吃多少,精神显得有些恹恹的。

    苏采青本以为他只是睡多了,有些没醒神,没想到到了半夜的时候,她半睡半醒间,顺手摸了摸老七,却发现他浑身都发热起来,烫的苏采青直接醒了过来。

    苏采青忙爬起来,扯亮了台灯,去查看老七的情况。

    老七看上去情况很不好,他的脸蛋嫣红嫣红的,身上一摸就烫手,显然是发高烧了!

    苏采青心急如焚,立马披了衣服起床,去叫了苏小壮起床:“快,老七发烧了,咱们得送他去医院!”

    苏小壮本来还揉着眼睛,听到苏采青这么说,立马就醒了,说:“那我赶紧去拦车!”

    苏采青点头:“你快去,我收拾东西带他上医院。”

    回到屋里,苏采青找出自己的身份证明,户口本,介绍信等一堆文件,然后把现金和存着也都装进了包包里,另外又找了一些老七干净的尿布和衣服出来,全部打包好,又将他喝水用的水壶之类的装起来。

    收拾好了后,她用毛巾打湿了敷在老七的额头上,背上大包,抱起老七就朝外面急匆匆地跑去。

    幸好此时苏小壮已经拦到了车,这里的交通还是十分方便的,半夜打个电话就会有出租车过来。

    一路疾驰到医院,苏采青让苏小壮抱着老七,自己跑去挂了急诊,跑前跑后才把老七安置下来。

    医生开了药,护士给老七打上吊瓶,苏采青焦急如在火上烤一般的心情,才稍微安定了一些。

    “姐,你别担心,老七肯定会好起来的。”苏小壮干巴巴地安慰苏采青。

    苏采青胡乱地点头:“我知道,肯定的,他当然会没事的。”

    苏采青之所以害怕,是因为老七就是早夭的命运,虽然不是这个年纪,但苏采青既然能把几个孩子寄人篱下的命运给改了,难道不会把早夭的时间也改了吗?

    老七早夭的原因是破伤风,症状和感冒高烧的样子十分相似。

    想到这些,苏采青心里就怕的不行。

    当了这些孩子快一年的妈,她早已经把他们当成心肝宝贝一样。特别是这个老七,这两三个月天天背着,见证了他一点一滴的成长变化,感情已经无法形容。她真的不敢去想老七出现任何事情的样子。

    见苏采青就那么枯坐着,苏小壮说:“姐,你去休息会儿吧,我在这儿看着。你最近也挺忙的。”

    苏采青拉着老七的另一只小手,说:“你去休息吧,我守着。”

    苏小壮知道他是劝不动苏采青的,只好说:“那行,我先去眯会儿,等会来替你。”

    苏小壮去走廊的长椅上眯着了,苏采青却睡不着。

    此时她心里充满着自责的情绪。

    老七才三四月大的时候,张敏死了,原身因此不吃不喝,天天躺着下不来地,简直跟个死人一样,那时的老七就喝不到什么奶水,身体发育生长也被耽误了,身体就比同龄的孩子差一些。

    苏采青后来给尽力补了,但显然底子还未完全修复。再加上这段时间,跟着苏采青东颠西跑地,很多时候吃东西没法好好吃,觉也没法好好睡,这样一来,身体自然就有些扛不住了。

    这是自己的失职,苏采青深深地自责。

    担心老七会直接没了,又担心老七会被烧坏了脑子,许多孩子因为年纪小生病而变成傻子的。

    越是这样,苏采青就安不下心来,就越无法休息。

    一直挂水到早上,老七的体温才降了一些,医生建议说:“孩子还是呆在医院比较好,他这样的情况,容易反复,住院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保险。”

    苏采青连忙应了,又去给老七办了更久的住院手续。

    苏小壮在医院走廊上守了一晚上,一大早又赶去工厂了,厂子里还在出货,最后一批货需要一个收尾的交割,他忙的没片刻的空闲。

    苏根妹和几个姑娘也是如此。

    苏采青在医院里守了一天,老七的情况确实是反复了,上午刚撤掉挂水,又开始烧,下午也反复了 。

    这样一来,苏采青更走不开了。

    晚上苏小壮来替苏采青,苏采青吃着饭说:“你还是回去睡吧,你也累了一天了。万一你也倒下了,事情就更糟了。”

    “可是姐,你也不是铁打的人啊!”

    苏采青食不知味,却还是强行咽下口中的食物,说:“我会看情况休息的,你放心吧。”

    苏小壮哪里放得下心,回去后,给苏幺妹打了个电话,问她有没有时间过来,可是家里还有六个孩子需要大人看着,她也走不开。

    “我打电话找朝英姐问问!她或许可以帮忙找到人帮忙呢!”

    苏小壮有些苦恼地抓了抓头,说:“她那边快生娃娃了,估计也不太方便。你就问问,有没有会照顾一岁的娃娃的,特别是生病的那种,多少钱咱们都请!”

    他们在上海人生地不熟,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帮忙,苏小壮倒是想找于志新问问看,可是他记得苏采青说过,他们和于志新只是生意伙伴,私事最好不要去打扰人家,更何况人家现在也谈婚论嫁了,影响了不好。

    于是苏小壮只能想着在吉阳找一个,然后过来帮忙。

    这一晚,苏采青也只是在窗边撑着打了下瞌睡,不敢睡踏实了,生怕老七又发高烧,错过了时间。

    早上,苏采青等着人给她送早餐的时候,却见梁启恒手里提着包子豆浆油条之类的进来了:“采青姐,饿了吧?”

    苏采青睁大了眼睛,吃惊至极:“你怎么来了?”

    他明明在吉阳啊!

    梁启恒轻轻把病房门带上,压低声音说:“昨晚连夜坐火车过来的,放心,我在车上睡了一夜,现在精神正好呢!”

    苏采青毫无意识地接过他递过来的早餐,依旧有些回不过神来:“你怎么来了?我的意思是,照相馆,还有你家里,怎么办?”

    梁启恒熟练地去倒了开水,说:“照相馆有文成钢,他和你妹妹配合的不错,客人们也挺满意的,我走开几天没关系。至于我家里,我这么大个人了,难道什么事情都要一一报备啊?我又不是干坏事,我是来照顾生病的孩子的。”

    苏采青敛了敛心神,说:“非常谢谢你来,之前完全没想到你会出现在这里。”

    梁启恒把开水递给她,提醒了一句:“小心烫。”

    “我也是接到了王朝阳的电话,才临时决定来的。你们这儿,除了小壮,都是女人,另外几个都是云英未嫁的姑娘,哪里懂照顾孩子。”

    苏采青说:“你也是未婚单身。”

    梁启恒自信地说:“你放心,我学习能力很强的,你只需要仔细教教我,我就能很快学会的。”

    这人确实是很聪明,和他共事那么多次,苏采青每次都有这样的感觉。

    重点是,他给人一种心安的感觉,好像任何事情,只要交给他,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看着他自信满满的笑容,苏采青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好,那你要好好跟我学。”

    梁启恒郑重地点了点头。

    吃完早餐,苏采青就开始教梁启恒如何注意老七的体温,吊瓶还剩多少就要去叫护士,如果他出汗了,衣服里面可以塞一个干毛巾。毛巾也被汗湿了的话,就要打热水来给他擦一下身体……

    事情都不难,难得是有耐心,而且随时能注意一些细节变化,因为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是老七情况发生改变的苗头。

    梁启恒学的十分用心,等到护士来看情况,见到这样一个年轻又阳光的男性的时候,都忍不住脸红了。

    到了中午,苏小壮特地送了饭菜来,梁启恒说:“你先回去休息吧!两个晚上没怎么好好睡,铁打的人也熬不住的。”

    苏采青看了看床上的老七,呼吸平稳,脸上的红晕也退了许多,整个人都显得安宁了不少。

    掖了掖被角,苏采青说:“好,我晚上来替你。”

    梁启恒提议:“晚上咱们两轮流值守,就都能休息了。”

    苏采青点头:“到时候再好好商量一下。”

    等梁启恒吃完饭,苏采青收拾了饭盒和筷子,跟着苏小壮回去了。

    “姐,我也没想到他会来,我是想着,联系幺妹,看能不能联系大哥,让咱们娘来帮着看着老七的。”

    苏采青心里也有些乱,但是好歹不慌了,说:“我知道,不是你也不是幺妹让他来的,是王朝英打电话给他了。等娘来,娘如果来,至少要明天才能到。”

    孙细娥是有照顾孩子的经验,可是让她一个人在这陌生的大医院里,找医生叫护士缴费办手续之类的事情,怕是两眼一抹黑。

    想来想去,梁启恒怕是最合适的人。

    见苏采青没怪自己,苏小壮也暗暗松了口气,说:“姐,你快回去休息一下吧,等恢复了精神,还有些单子需要你看和批呢!”

    是了,生意的事情也不能耽搁。

    苏采青揉了揉眉心,她本以为自己修炼成了钢铁超人呢,没想到遇到这样的事情,还是会有些慌。

    回到家,苏采青让伶俐婶抽空给自己熬了一锅皮蛋瘦肉粥,吃下以后,就去睡了。

    竟然也没有因为担心老七而睡不着,也许是梁启恒让她觉得真的可靠吧。

    一觉睡到晚饭时分,伶俐婶把饭装了好几份,连她自家的饭盒都拿来用了:“饭都装好了,我去厂里送饭,医院那边你自己去?”

    苏采青点头:“好,交给我了。”

    伶俐婶拎着饭盒先走了,苏采青用网兜装好饭盒,自己也装了一份,直接带到医院去和梁启恒吃。

    一个人吃饭,竟然会觉得有些孤单。

    医院里很平静,老七还睡着,梁启恒坐在床边看书,是一本摄影书。

    “你来了!”梁启恒放下书,露出笑容道。

    看到他笑,苏采青就觉得一切都是安稳的,心情也轻松了许多,说:“给你送晚饭来了。”

    梁启恒接过网兜,将饭盒拿出来,轻手轻脚地打开。

    两个人挤在一张桌子上,就着同一份菜吃了起来。

    一边吃饭,梁启恒一边轻声和苏采青说了老七的情况:“下午稍微有点发烧,很快被压下去了。医生说,他状况在好转,过几天就能出院了。”

    “这真是个好消息,我就放心了。”苏采青说。

    梁启恒说:“没敢打电话给你,是担心打扰了你休息。今晚你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苏采青状似无意地说:“我下午就睡得挺安稳的。”

    梁启恒似乎很欣慰:“那就好。”

    吃完饭,梁启恒主动去洗了碗,才半天,他就把这儿科的医生和护士都混熟了。

    晚上,苏采青守半夜,梁启恒守半夜,倒也安安稳稳的。

    白天,苏采青还是回去处理生意上的事情了,有些事儿不能够拖了。

    老七在医院又住了两天,终于恢复了平日里健康可爱的样子。

    苏采青去把最后两天的药费缴了,给她拿病历单的护士说:“我真羡慕你,你丈夫长得很好看呢!”

    苏采青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谁?”

    “你丈夫啊!对孩子这么关心又耐心的爸爸,可不多见,要是我以后的结婚对象能有他一半,我就知足了。”

    听着护士的夸奖,苏采青心里滋味莫名,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难过。高兴是因为,她和小了差不多三岁的梁启恒看上去像夫妻,说明她显得年轻啊!难过的是,这么优秀的男人,还真不是她的丈夫。

    交了费,苏采青返回病房,刚到门口就听到老七响亮而清晰的声音:“爸!”

    梁启恒也十分响亮地回答:“嗳!”

    苏采青顿了顿,轻轻敲了敲门,梁启恒正两手撑着老七的咯吱窝,逗着他玩呢。

    “是不是可以收拾东西走了?”梁启恒看上去没有任何异状。

    苏采青点头:“是的,交完费了。”

    梁启恒直接把老七抱起来,说:“要回家啦!开心吗!不用打针也不用吃药咯!”

    梁启恒把老七轻轻地抖了抖,老七就咯咯地笑起来,张着嘴露出了米粒一般的小白牙。

    苏采青歪着头看着,感觉这一幕确实是挺像亲父子的。

    收拾了东西,苏采青抱着孩子,梁启恒提着大包跟着,时不时做个表情逗得老七笑个不停。

    听到老七的笑声,苏采青也感觉踏实了不少。

    她还以为自己会失去这个心肝宝贝呢。

    这次好险是虚惊一场,却也让苏采青更加警醒一些,要小心照顾孩子,不能再疏忽大意了。

    接下来的几天,老七也要好好调养,要把损伤的元气补回来,苏采青也是回忆了好几个小儿食疗方,亲自下厨做了。

    梁启恒并没有直接回去,而是留下来帮着照顾老七,苏采青忙着生意的事儿的时候,就是梁启恒看着孩子的。

    伶俐婶悄悄和苏采青说:“附近几个人,都和我打听,梁先生是不是你先生呢!”

    苏采青显得漫不经心地问:“你怎么回的?”

    “我就说,雇主家的事儿,我也不太清楚。”

    果然是个伶俐人,苏采青赞扬说:“你做得对,我和梁先生是朋友,外人却不一定这么想,不要说一些引人猜测的话就对了。”

    伶俐婶笑呵呵地说:“这点分寸我还是有的。不过你家小拧和梁先生看着还挺像一家人的。”

    梁启恒长得眉眼周正,性格外放自来熟,老七也是个爱笑宝宝,见谁都咧着嘴笑眯眯的,逗逗他还笑得更厉害,而且他也长得跟粉团似得,漂亮可爱,别人以为是亲的,也不奇怪。

    在医院,护士看了好几天都没发现实情呢。

    苏采青扭头看正带着老七学走路的梁启恒,心情有些起伏不定。

    这些天,苏采青都在处理春装的收尾工作,苏小壮给苏采青传话说:“生产部的主任,都想问问你,咱们夏装还在他们那儿下单吗?”

    上海人的思维转换的最快,丝毫不觉得给个人商户生产有什么丢人的,对苏采青这样的稳定客户也很重视。

    苏采青想了想,说:“这事儿我去谈,你就说我还在想新衣服的款式,等款式出来了,就会做决定。”

    上海的厂家并不知道,苏采青这次来上海生产的原因,还以为真的是这儿的技术更好,效率更高的缘故。

    苏小壮点头说好。

    “衣服还有几批货?”苏采青问。

    苏小壮熟练地回答说:“就两三批了,大概后天能出完.。”

    苏采青轻点头说:“速度还不慢。小壮,我和你商量个事儿。”

    “你说。”

    “这批货出掉了,我们就要回吉阳了,你暂时留在这儿帮我办件事好不好?”

    “没问题,不知道是什么事儿?”

    “就是我和文具厂生产了文具,这个事儿你也知道,第一批单子填满了百货大楼之类的地方,后面生产的还没怎么卖出去。我这儿有几个文具经销商的电话,到时候你去跑一跑,联系一下,尽量把东西都卖掉,如果能够签下长期合作的协议就更好了。”

    服装的事儿了了,文具厂的事儿还没了呢!

    “没问题,我一定去尽力跑下来。”

    跟着苏采青和经销商打交道大半年了,苏小壮的成长是十分惊人的,独当一面已经不成问题了。

    苏采青回家,吉阳的那几家服装厂都盼着呢,一听说她要回来了,都十分高兴。

    梁启恒的消息也快得很:“我父亲已经接到了政府的邀请,去参加一个扩大会议,就是要广泛听取他们这些教育界人士的意见,以便对教育政策进行改革。”

    苏采青也有些惊讶:“速度很快啊!”

    “是的,我想是有人在后面推动吧。”

    官场上的那些事情,就不是他们能知道的了。

    茅主任所在的利益集团犯了这样一个错,也是其他人对付他们的好机会。借此机会把事情搞大,打压他们这一派,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那就和我们无关了,”苏采青说着,用口水巾给老七擦了擦嘴角的口水,“总的来说,对咱们是好事就行。”

    现在改革派的声音比较大,苏采青得偿所愿的机会也就很大。

    苏采青带着四个姑娘并梁启恒,一起坐火车回到了吉阳。

    一下车,就发现有人在等着了。

    “苏老板!好久不见啊!”

    是服装厂的厂长。

    苏采青说:“您好啊,孙厂长,好久不见了。”

    “是啊,还怪想念的。不知道你现在有没有时间谈谈?”

    苏采青说:“现在还不方便,我得先回家去。”

    “没关系,我们可以送您一行人,车都准备好了。”

    真是盛情难却。

    “可是我衣服的布料还么选好,其他的也没准备……”

    “这个没关系,今年织染厂生产的旧款和新款,我们都给取了样来了,你可以直接看,不用辛苦跑去织染厂了。”孙厂长笑得极为殷勤。

    没想到,国有厂也能有这样的服务态度和水平,苏采青也算是开了眼界了。

    苏采青觉得,再不给面子,就是自己的不对了,更何况以后还是要合作的。

    于是她点头说:“好吧,那就请孙厂长上我家一趟,喝杯茶吧!”

    见苏采青松口,孙厂长十分高兴,立马帮着提东西上车。

    回到家里,家里依旧没什么改变,只是苏幺妹知道姐姐一行人要回来了,特地把屋里屋外都收拾了一下。

    行礼有苏幺妹接了,孩子有梁启恒抱着,苏采青直接和孙厂长在起居室的小桌子边谈了起来。

    “听说您的夏季新款,已经设计出来了?苏老板你真是脑子灵活啊!”

    夏季新款还是苏采青带头的说法。

    苏采青笑着说:“还好吧,这是吃饭的本事,总要强出那么一点不是孙厂长,您今天的目的我也知道,之前的意思,我也和王厂长说过,不知道他有没有转达?”

    孙厂长忙点头说:“转达了转达了,就是不知道具体你想要多少优惠?”

    苏采青早已经打好了算盘,说:“每件衣服便宜五毛钱就行。”

    “五毛钱!”孙厂长有些肉疼。

    五毛钱本就不少了,而苏采青的单子都是几万十几万的,好些单子合起来,就要少掉几万块了。

    这年头,单位是万的数字,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啊!

    苏采青说:“因为您实在是诚意十足,我才干脆地交了底,如果您觉得不行,我可以找别人问问。”

    孙厂长显得为难极了:“你看这……我……这……苏老板,我们除了人工,水电、机械损耗之类的,都是要钱的。这么一笔砍下去,我们都要赔本了啊!”

    苏采青当然知道他说的不是真的,她这个价格,只是把纺织厂的利润几乎压到了极限而已。

    “那您觉得多少合适?”

    孙厂长做出为难的样子:“我看能够给你少两毛一件。”

    苏采青立马摇摇头,孙厂长似乎下定了极大的决心,才说:“两毛五!”

    ……

    这样拉锯战似得谈了快一个小时,才确定一件衣服的工价少三毛五。

    谈好价格以后,孙厂长的脸变得灿烂如花了,把布料的册子放在桌上,说:“这是今年各家织染厂的产品,很全乎了,您可以看着用。”

    苏采青点头:“那行,谢谢您了。”

    孙厂长和苏采青约好了,整个人都轻松了,痛快地告辞了。脚下生风地离开了。

    虽然只是口头约定,但说明事情成了八成。

    苏根妹进来了,说:“姐,你这是不是吐口太快了?我看那孙厂长可高兴了。”

    跟着苏采青,苏根妹也学了不少东西。

    “还好吧。”

    苏根妹在王厂长刚刚坐的凳子上坐下,说:“我觉得,你可以用那个法子,就是把几个厂子叫到一起,让他们自己出价,谁出的价格低,咱们就跟谁合作。”

    苏采青点头说:“不错,这法子你倒是学会融会贯通地运用了。”

    “既然好,那就赶紧把孙厂长的事儿给否了啊!”苏根妹急得不行。

    苏采青摇头说:“你可别忘了,他们是国营厂,他们确实是很想要咱们的单子,可是如果咱们一点钱都不让他们赚,他们也完全可以选择不和咱们合作。做生意的时候,不能想着赚到最后一毛钱,那是杀鸡取蛋的做法。你要是那么强硬厉害,以后谁还和你合作呢?”

    苏根妹似乎有点明白,但是还是有些不甘心。

    “合作伙伴合作伙伴,意思是伙伴关系,伙伴关系当然是合作共赢了。再说了,这一毛两毛的,出货的时候也可以赚回来的。”

    苏根妹想了想,觉得也是。压低价格,并不是为了多赚钱,而是为了增强竞争力而已。如果厂家因为赚不到钱,影响到了生产的士气,到时候次品瑕疵品多了,也影响生产效率,最后也会影响生意。

    苏根妹做验货点数的事儿这么久了,也明白其中的一些弯弯绕绕的了。

    “姐,还是你最聪明厉害。”

    苏采青笑说:“是吧?你也想这么聪明厉害吗?”

    苏根妹忙点头。

    “那你就今天休息一天,明天去夜校继续上课。落下了那么多功课,怕是要重读一学期了。”

    苏根妹觉得无言以对。

    孙厂长走后,其他的厂长也是闻风而来,都十分礼贤下士地亲自拜访苏采青,为的就是求得她的合作。

    孙厂长那边,每件衣服便宜三毛五的价格已经说出去了,其他的人也基本上就照这个来谈了。

    苏根妹回来后,也没闲着,带着三个姑娘,去织染厂收集布料样品,供苏采青挑选。

    苏采青对比了和孙厂长送的布料样本,发现种类什么的没少,但是在排序之类的小细节上,用了些小心机。

    果然能当厂长的,没有一个蠢人。

    不过,这次苏采青准备的货量大,一两家工厂怕是无法完成她的订单量,所以准备多和几个厂子合作,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当然,这个事情苏采青不会提前说出来的,她还想让几家有点竞争压力,好主动降一下价呢。

    事实上,几家确实也做出了让步。

    苏采青的心头算是出了一口气,别以为她真是泥人没气性,也不是真的只看钱,为了钱可以忍气吞声。抢一块肉过来,看着他们心疼难受,才是真的出气呢。

    苏采青觉得自己还真是挺记仇的。

    等到苏采青和几个厂子都签了约,几个厂长一碰头,才知道怕是被苏采青给算计了。

    “这女人啊,真可怕!”孙厂长还心有余悸,当时自以为抢到了订单而沾沾自喜的自己,真是个傻子。

    “得了,这女人天生做生意的料,没法子。我听说,她这次回来好处是不小的。”

    苏采青这边也得到了消息,赵主任亲自来告诉她:“采青,这是吉阳商业联合会的邀请函,他们请你去参加商讨会呢!”

    大红的请柬,金灿灿的大字,还真会土豪暴发户的风格。

    苏采青接过来看了看,原来是吉阳那些做生意的人弄了个组织,互相交流信息,互相合作。

    大约是苏采青这次赢得漂亮,而且是教育改革的引爆人,那些人就觉得她社会影响力不小了,有资格参与了。

    作者有话要说:苏采青:我知道怎么让人感觉到最痛…………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