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七零之我不当极品 > 第65章 过年穷开心

第65章 过年穷开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今日元旦, 天气虽冷却挡不住人们对过节的热情,副食品商店门前早已排起了长龙,收购站也乌压压一片人,供销社里更是人来人往, 好不热闹。

    农民辛苦劳作一年, 养的猪呀鸡呀, 攒的鸡蛋和自留地种的蔬菜,就拿来收购站换钱换粮换票, 以保证过个丰盛的好年。

    “秋秋, 月底就是除夕啦, 你看大家都来卖农副产品换年货, 我们买点什么?春联怎么样?”

    供销社里已经开始卖起春联, 春联不要票证, 摆放春联的柜台前挤满了人, 不要钱似的疯抢。

    明明平日里缩衣节食, 过得紧巴巴的,可一旦到了春节前后, 人们就突然变得大方起来,花钱一点都不手软,以犒劳清苦一年的家人。

    “可以呀!”阮清秋边看边回道。

    在现代社会,人清淡薄和物质丰富, 让过年过节的氛围也越来越淡,她喜欢这个年代的过节氛围,俗称:穷开心~

    “秋秋, 你觉得哪条丝巾好看?”少年挨着过来问她, 神情有些忐忑。

    阮清秋扭头看了眼,颜色很正的中国红和颜色艳丽的水红色, 正红色再过几十年都不落伍,指着前者说:“这个不错。”

    顾青林得了答案,眉眼明亮起来,付了钱和票,让售货员仔细包好,然后小心翼翼揣在兜里。

    逛完供销社,买了些生活用品,他们又去副食品店称了斤枣泥糕和糖栗子。

    褐红色的枣泥糕,外表彭松,味道香甜,用纸包着还能闻到浓浓的枣味儿,反正阮清秋快馋哭了。

    穿过热闹的街道,公社最宽的大街上并排停了四五辆拖拉机,那是各个公社的交通和运输工具,车上坐着三三两两的人群。

    他们跟身边的人聊天,也跟隔壁车上认识不认识的聊得火热,见到阮清秋和顾青林一同走来,场景安静了片刻。

    “他们是谁?真好看!”年轻的男孩女孩们羞涩又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交头接耳。

    远远的,只见那对少年男女停下,站在路边说话。

    过了会儿,少年从棉衣里掏出一个纸包打开,女孩们伸长脖子,好奇极了。

    哦,原来是条红色的丝巾。

    那少女低头浅笑,之后转身背向众人,露出一条黑亮的单股辫,辫子松松地垂着,少年表情专注,像对待易碎的东西,把红丝巾绑辫尾,骨节分明的修长手指,有些笨拙但很认真地系了个蝴蝶结。

    呀,真好看啊。

    哦,少女比蝴蝶结还好看。

    找到杏花村的车时,阮清秋觉得怪怪的,怎么周围总有些若有若无的视线瞟过来?

    “你是哪个队的?你真好看。”有个浓眉大眼的姑娘,大着胆子和阮清秋搭话。

    “她是我们杏花大队的!”有人抢先回答,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她们自问自答,好像没自己什么事了,阮清秋好笑地想。

    幸好拖拉机很快启动,挥手告别了这群可爱的姑娘们,她松了口气。

    拖拉机冒着黑色浓烟,奔跑在荒芜的天地间,车晃动得厉害,人也摇晃着挤作一团,顾青林时不时偷偷卡一眼少女,为挨在一起的胳膊和双腿而心情甜蜜。

    阮清秋却看着路两旁被雪覆盖的地,心里想到一句谚语:瑞雪兆丰年,五谷登丰收。

    不过这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可不一样,就算连续下几天,一旦雪停了,很快就会融化,到时候可冷了。

    又湿又冷,冷入骨髓,所谓的魔法攻击不外如是。

    下车的时候,人们缩着脖子迅速散去,李梅菊小跑追上阮清秋,喘着白气说:“秋秋你慢点,等等我!”

    “给,芳芳给你的!”她从背后甩下一个大布袋,看起来很重,身体都跟着踉跄了几步。

    “二伯母,这是什么?”阮清秋连忙接过来,好奇道。

    李梅菊站稳,小声说:“刚刚车上人多,我就没给你说。芳芳说在厂里仓库堆放的废旧书本,本来要当废品烧掉,被她要去藏起来,说是给你的,看你用不用得到。”

    闻言,阮清秋神色柔和下来,“今天元旦,芳芳不回来啊?”

    “嗐,回来干啥?家里伙食还没厂里好呢!”李梅菊撇嘴,又眉飞色舞起来,“而且她们纺织厂今天搞文艺晚会,芳芳参加了,没空回来!晚上还有员工聚餐,那肯定比咱家好!”

    滔滔不绝了十几分钟,她才离去。

    阮清秋吁口气,终于说完了,单手拎着布袋,与顾青林一同往家赶。

    到家后,她倒出那袋书,惊喜不小。

    有十几本国内外的经典小说,还有七八本学习资料,以及一些年青报刊和纺织布科普介绍,这其中最让阮清秋惊喜的要属三本厚书——《一九四九至一九六五全国历届高考试题及解答》,分别是数学物理化学三科。

    她翻过背面看,右下角几行小字:某省新华印刷二厂印刷,新华书店发行,一九六五年一月一版,定价三毛四分。

    阮清秋爱不释手地翻看,这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来。

    这回真得好好感谢阮芳芳!

    平复了激动的心情,她拿出那两封信细细阅读起来。

    见字如见人,陈雪的字龙飞凤舞,透着意气风发和张扬肆意,李茹秀的字秀气圆润,通篇散发着温婉坚韧的气息。

    看完,阮清秋翻出信封看了遍,突然发现她们居然在一个部队!居然有这么巧的事?

    李茹秀来信中除了几页信纸,还有一张两寸见方的军装照,她剪了短发,眉眼间郁郁消散不见,看起来身姿挺拔,状态很不错的样子。

    阮清秋看着照片上的姑娘,眼尾染了笑,真好。

    吃过晚饭,天黑之后,她端坐在桌前,分别给陈雪和李茹秀回了长长的信,说了自己最近的情况,又聊了未来和理想,还有期待与她们相聚,祝愿她们实现自我,叮嘱她们照顾好自己,云云。

    几天后,雪彻底融化,阮清秋去邮局寄信,随信寄走的还有两份家乡吃食,比如:糍粑和红糖年糕,还有罗阿奶腌制的咸菜和炒的辣酱。

    村里的雪融化了,山上的雪却还有不少残留,离过年还有半个月,她打算去县城之前,再进一趟山。

    冬天,山里有不少动物会冬眠,这其中当然不包括野猪。

    这些野蛮的家伙,冬天也会频繁出来觅食,一般在山洞、树洞,或者向阳坡的树林里,吃些树皮树根挫草干果之类,也吃昆虫禽蛋,杂食性,生命力极为顽强。

    天黑时,阮清秋收获了一头四百多斤的野猪,送到张二牛那,让他给自己留一半,第二天来取。

    两百多斤猪肉扛回家,五十斤拿去给已经开始显怀的阮小红。

    “这是给我侄子补身体,你们都不许拒绝。”

    陈家人听她这样说,只好无奈作罢,塞了不少自家做的吃食,才放阮清秋走。

    之后,她又往张支书家送了五斤,并对管春花说:“恰好遇到有人卖不要票的野猪肉,感谢支书叔叔这半年来对我们的关照,还请一定收下。”

    这年月,过年的年礼,再没有比送猪肉来得实在有排面了。

    “老张啊,你瞅瞅这孩子,多会做人?以后你可多看着点,别忘了人家的好。”管春华看着肥滋滋的五花肉,语气喜滋滋,很敬业地给自家男人吹起枕边风。

    张献民吸了口旱烟,只说:“明天队上就分猪肉了,你还收!”

    “为啥不收啊?你看小秋每次来借车,我哪次没答应?再说,村上分的肉,能分到十几斤就不错了,还不一定是肥的。”管春花白了自家爷们一眼,又喜滋滋起来,“你看这多好的肉,用来做酥肉正好!我们小满爱吃!”

    提到儿子,张献民沉默了。

    罗家灶房。

    阮清秋在罗老太太的指挥下挥刀分割猪肉。

    有的切成条状,每条三四斤,这是要腌制成腊肉的;有的切成块状,切了满满两盆,这是要油炸好,装在罐子里吃一年的;有的切成片状,洒上调料和黄酒粉面,这是要成炸酥肉的;有的剁成肉泥,往里面掺了野菜沫,这是要炸成肉丸子的……

    为了防止隔壁红眼病的张翠莲举报,等第二天队上分了猪肉,他们才开始油炸这些美味。

    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飘出炸猪肉的香味儿,罗家也就不显眼了。

    又过了两天,野猪肉都腌制好,一排排挂在堂屋里时,阮清秋把这些腊肉、腊肠和炸好的部分吃食装进帆布包,找张支书开去县城的介绍信时。

    他爽快开了介绍信不说,又另给了她三张空白,但盖了章、签了名的介绍信。

    阮清秋明白,张献民这是变相偿还那五斤猪肉的人情。

    这真的很方便,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不用再找队里开介绍信,想去哪儿,自个儿往空白处填就成,反正盖了章的。

    “谢支书叔叔!”

    离开村委办公室,阮清秋背着包,脑袋后的红色蝴蝶结一甩一甩的,灵动异常。

    “我说,小林子,你不用送我啦。”她回头无奈地劝说跟身后的少年。

    顾青林不说话,无论少女走多块,他都吭哧吭哧紧跟其后,不离左右。

    这小子固执起来,真是头晓倔牛!

    阮清秋无奈地想,慢下脚步等他,二人一同坐村里的拖拉机去公社。

    到了车站,顾青林默默递来一个包裹,“鸡蛋饼,拿在路上吃。”

    说着,掏出一把白兔糖,塞进她兜儿里。

    这别扭的小屁孩,阮清秋有些好笑,剥了一颗糖,递到少年嘴边,在他愣怔之际,不由分说,塞到他嘴巴里。

    “下次,带你去,嗯?”

    少女长长的尾音像雨点落在少年的心湖,甜意在舌尖一圈圈荡开,他又开心起来。

    直到大巴车远去,顾青林才转身离去。

    在以后漫长的余生中,她回,他接,她走,他送,从无例外。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当当的鬼画符”灌溉营养液,笔芯~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